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五梦法 [佛学大词典]
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一所列举者,即:(一)热气多见火,谓如人钻火得火,复理火事,以暖相分多,暖想即生,故梦于火。(二)冷气多见水,谓如人凿井得水,复理水事,以冷相分多,冷想即生,故梦于水。(三)风气多见飞坠,谓如人乘风登高,运转初息,以动相分多,动想即生,故梦飞坠。(四)闻见多熟境,谓如人坐禅诵经,调练身心,以惯习分多,所习之想即生,故梦熟境。(五)天神与心灵所感,谓如人平昔向善,喜奉天神,以敬奉故,念想不忘,故梦天神。(参阅‘梦’5774)
五梦 [佛学大词典]
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于如来入寂之夜所感之五种恶梦。即:(一)月落而日从地出,(二)星宿云雨缤纷而陨,(三)烟气由地而出,(四)七彗星现于天上,(五)天上有大火聚,遍覆虚空而坠于地。[后分涅槃经卷下、俱舍颂疏界品卷二]
五境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rtha^h!。又作五尘、五妙欲境。指为五根所取之五种客观对境,亦为五识所缘之五种境界。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等五境。若加上意根对象之法境,则为六境。五境使人起烦恼,污染心性如同尘埃,故称五尘;又因贪心而起执着之故,误为净妙之境,故亦称五妙欲境。其中,眼、耳二根之体必须与境相离,始能发生作用,故又称此二根为不至境、离中知;鼻、舌、身三根之体必须与境密接,始能产生作用,故又称至境、合中知。[俱舍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参阅‘五欲’1149、‘六境’1298)
五过 [佛学大词典]
(一)破戒五过。毁破佛所制定之禁戒有五种过失,即:(一)自害,谓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贫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二)为智者所呵,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呵责而常畏避,如避恶死尸。(三)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三业不净,而与不善之人共住;虽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四)临终生悔,谓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五)死堕恶道,谓毁戒之人既绝于梵行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堕恶趣。[四分律卷五十九、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三](二)依语五过。于正教未得正解而生之五种过失,即:(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人,(四)谤法,(五)轻圣法。[归敬仪通真记卷中]
五道转轮王 [佛学大词典]
又称转轮王。为冥界十王之第十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系执掌冥间亡人第三年之官王。其本地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众狱司,专治众生愚痴烦恼之冥官。亡人于‘中有’将尽之时,须至此王之大殿,受最后之审判,始可投胎转世。据传在转生之前,须先至‘孟婆亭’喝下‘醧忘汤’,以忘记前生之一切事,次至‘转轮台’上投生于五道(或谓六道)中,如此才不致天下大乱。(参阅‘阎罗十殿’6339)
五道六道 [佛学大词典]
与五趣、六趣同义。有情往来之所,由于开合不同,有五处、六处之别,称为五道、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者唯摄于天趣,一者摄于天趣与鬼趣二者之中。[大智度论卷三十、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
五遍行 [佛学大词典]
唯识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指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即触(梵spars/a )、作意(梵manasi -ka^ra )、受(梵vedana^ )、想(梵sam!jn~a^ )、思(梵cetana^ )等五者。此五心所皆具四种一切之义,即:(一)一切性,遍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之心而起,故谓一切性。(二)一切地,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等三地而起,故谓一切地。(三)一切时,又分为三义:(1)于一切有心之中皆具有此义,此系就‘自他’相待之情形而言,即‘他’之一切心若起,则‘自’心必与之相应而起;而一切之有心莫不具有此自他相待之性质。(2)自无始以来皆不间断。(3)缘一切境时皆起。(四)一切俱,此五遍行相互俱生,故谓一切俱。此五心所之外,无一具有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称为遍行。于萨婆多部,除上记五心所之外,别加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等五别境,而立十心所之说,是为大地法。[成唯识论卷三、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三、大乘五蕴论、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解脱轮 [佛学大词典]
(一)谓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大圆轮中之五大月轮。又作五月轮、五智月轮。金刚界曼荼罗为修生修显之法,入此轮坛中者,解脱五趣生死之缠缚,成就圆明清净之五智,故喻其具有月轮圆满明了之德,称为五解脱轮。其图像,于一大金刚轮中敷布五个月轮,中央为大日,东方为阿■,南方为宝生,西方为阿弥陀,北方为天鼓雷音。在成身会,则有四大神抱此大金刚轮。四大神系表地、水、火、风等四大,五解脱轮则表五智之大空。[金刚顶经卷上、大教王经卷五](二)为五轮塔婆之异名。(参阅‘五轮塔’1201)
五葬 [佛学大词典]
五种葬法。指土葬、火葬、水葬、野葬(置死尸于山野)、林葬。其中,或称林葬为野葬;或视林葬为弃葬,即将死尸弃置于林地,任鸟兽啄食。(参阅‘葬’5593)
五叶 [佛学大词典]
指禅宗五代或五家。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法偈(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说五叶表示五代,指禅宗经五传至六祖慧能而得发扬其正法。另一说则以五叶表示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等五派,即达磨对于五家分派之谶语。[景德传灯录卷三]
五义平等 [佛学大词典]
心王与心所互相对应作用(相应法),共有五义,即:(一)所依平等,如心王依眼根,心所亦依眼根;此乃两者依于相等之事物。(二)所缘平等,指心王与心所所取之对象平等。(三)行相平等,指心王、心所中显现之对象的形态平等。(四)时平等,心王与心所同时作用,故称时平等。(五)事平等,心王与心所作用时,乃一个心王与同一种类之心所起作用,并非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心王或心所。亦有主张除去行相平等,而说四义平等者。[俱舍论卷四]
五义分通 [佛学大词典]
南山四分律宗所说。四分律之本位虽为小乘,然有一分通于大乘。求其义于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于大乘,称为五义分通。即:(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卷三载,有沓婆罗子阿罗汉,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欲求牢固之法,欲以己力供养于僧。即厌无常生灭之三乘身,求菩萨之法,回心于大乘,修利他之行。(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回向文(大二二·一○三○下):‘我今说戒经,所说诸功德,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由‘皆共成佛道’一语,知非小乘。(三)相召为佛子,四分律卷一序中有‘如是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语,小乘戒中常称僧众为比丘,梵网经卷下所说之大乘戒中乃称佛子。今以佛子之称呼召,故知其意在大乘之佛道。(四)舍财用非重,此于忏悔舍堕罪时,先向僧众舍出其所犯之财体(如赃物等),而后行忏悔之法,僧众一旦没收其财物,忏悔之后,复以之还于本人。四分律宗虽不还于本人,而于僧中用之,亦仅结突吉罗之轻罪,不成偷盗之重罪。此因忏悔之人既已诚心舍出,则彼之财物即非彼之所有,是为以意业为主之大乘义。 (五)尘境非根境,谓色声等之尘境为眼识等之所识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晓了。四分律卷十一释小妄语戒中,有‘见者眼识能见,闻者耳识能闻,触者三识能触,鼻识、舌识、身识,知者意识能知’等语,非同小乘有部之以根见为正义,乃为大乘识见之义。[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三下、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一、济缘记卷三下]
五当召 [佛学大词典]
蒙语‘召’字,意即寺。位于绥远包头东北约五十公里之五当沟中。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面积两万多平方公尺,依山而建。墙上柱壁镀金箔,黄瓦朱栋,飞檐画梁,藏有不少经书,惜在中共文革时遭受破坏。其建筑可分:(一)阿仑独宫,建于嘉庆五年(1800),为筑于斜坡上之宫殿,形势险要,殿中四壁满绘佛像,玲珑精妙。(二)洞阔尔独宫(广觉寺),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赐名‘广觉宫’,正门有汉满蒙藏等文字雕塑之匾额。(三)洞阔尔活佛府庙,为活佛之寝宫、办公室。(四)日木伦独宫,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本寺之最后建筑物。(五)却依拉独宫,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殿内有高十公尺之佛像。(六)苏吉秘独宫,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全寺最大之建筑物,往昔全寺集会皆在此举行,宫殿金碧辉煌。
五瓶灌顶 [佛学大词典]
又作瓶水灌顶。密教以五瓶之水灌于行者之顶上,表受者得五智如来之智慧。行灌顶仪式时,五瓶应先经五佛印言加持,而后由大坛移置正觉坛,灌五瓶之水于受者之头顶。(参阅‘五瓶’1167)
五瓶智水 [佛学大词典]
为密教修法中,用以表示五佛智之五瓶香水。修法时,于大坛中央及四隅分别安置五个宝瓶,瓶中香水象征五佛之智水,行灌顶之法时,即以瓶水灌于受法者之顶。(参阅‘五瓶’1167)
五瓶 [佛学大词典]
又称五宝瓶。乃密宗造坛修法之时,安置于大坛中央及四隅之五宝瓶。此宝瓶安置之法,原本可置十八瓶乃至百余瓶,然若因应需要及方便,则至少亦须备置六瓶,即除大坛上之五瓶外,另外于坛外置一瓶,为行者出入及弟子引入之时,洒净其身之用。今因专就修法坛上之庄严而论,故称五瓶。宝瓶中盛装五宝、五谷、五香、五药等二十种香药,五瓶之香水即表示五佛之智。于传法灌顶之时,将加持过之五瓶从大坛移至正觉坛(小坛)上,执瓶于曼荼罗之周围三匝行道,称为五瓶行道,然后将瓶水灌于受者之头顶,称为五瓶灌顶、瓶水灌顶,乃灌五佛之智水于受者之义。五瓶有五智、五部、五佛等义,中央之一瓶代表大日如来,其余四瓶则分别代表普贤等四菩萨。又瓶颈所系之彩帛(即瓶带)有白、赤、黄、青、黑等色。于传法灌顶时,若诵大日如来之真言,则以白带瓶之水洒于受者之头顶;若诵普贤之真言,则以赤带瓶之水洒于受者之顶右;若诵弥勒之真言,则以黄带瓶之水洒于受者之额;若诵除盖障之真言,则以青带瓶之水洒于受者之顶后;若诵离诸恶趣之真言,则以黑带瓶之水洒于受者之顶左。念诵真言加持五瓶,称为五瓶加持。另就五瓶安置之次第、方位而论,据大日经疏卷六、摄真实经等所举,即:(一)金刚界坛,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其余四瓶以青、黄、赤、黑之色为次第。(二)胎藏界坛,中央亦置白带瓶,其余之次第为赤、黄、青、黑。(三)不二坛之次第为白、黄、赤、青、黑。又安置之时,一般皆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其余四瓶则分为二种,即:(一)丑寅瓶,从东北隅开始安置。(二)辰巳瓶,从东南隅开始安置。此外,据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一举出,最上等宝瓶之瓶量高二十指,腹阔十六指,颈高五指,瓶口则广为八指。又瓶之种类有金、银、铜、玻璃、铁、木、瓦等七种。其中,息灾、增益及灌顶用金、玻璃、瓦等三种瓶,降伏调伏及阿修罗之法用铜瓶,诸忿怒法则用银、铁、木等瓶。又息灾法用白色瓶,增益法用黄色瓶,敬爱法用赤色瓶,降伏法用极黑色瓶。又插瓶之花,有五茎莲花、三茎莲花、一茎一叶莲花等,以此花表征五智、三部、一法界。[大日经卷二具缘品、陀罗尼集经卷一、卷十二、蕤呬耶经卷中奉请供养品、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金刚萨埵仪轨、密教法具便览]
五业 [佛学大词典]
(一)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载,随受报之迟速分为五种:(一)顺现法受业,即于现在作业现生受报。(二)顺次生受业,即于现生作业来生受报。(三)顺后次受业,即于第三生以后受报。(四)时分不定异熟定业,即仅知何果而不知何时受报。(五)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即不知何果亦不知何时受报。[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四十、俱舍论光记卷十五](二)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之说,五业分为:(一)取受业,谓眼等能见色等。(二)作用业,谓地等能任持等,或复诸法自相所作,谓所有色质碍变坏等。(三)加行业,谓意解为先,起身业等。(四)转变业,谓金匠等造庄严具等。(五)证得业,谓圣道等证涅槃等。[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四、杂集论述记卷八](三)据玄奘所译摄大乘论本卷下之说,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即:(一)以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有情作种种不善业,招感盲聋、疯狂等疾恼灾横,若得暂见佛时,便能获得救济,则盲者得视,聋者得闻,狂者心正。(二)以救济恶趣为业,众生因造恶业,堕落恶趣,佛以大慈大悲,救拔有情出离不善之三恶趣,而安立于人、天之善处。(三)以救济‘非方便’为业,方便即解脱之方法;外道所行之苦行,如持守牛戒、狗戒等,不能出离三界,称为非方便。佛令诸外道舍离非方便而求解脱之行,安立于如来之教法中。(四)以救济萨迦耶见为业,萨迦耶见即身见,于三界流转之众生妄认五蕴和合之生命现象为恒存之自我。佛欲救济我执之有情,遂授与能超三界之无我正道,使有情破除虚伪不实之身见,超出三界。(五)以救济乘为业;乘,此处指二种佛教之修行者,一为欲退菩萨道之修行者,二为徘徊于大小乘之‘不定种姓诸声闻’。第一种人见众生难度,菩萨道难行,而欲从菩萨道退出,趣入其余小乘之菩萨。第二种人虽有大乘种姓,却发狭小心。针对此二种修行者,佛怜愍之而为其说一乘法,令退心之菩萨不退,不定之声闻回小向大,修行大乘之法门。[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为世亲之往生论所说之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一)身业,即礼拜。 (二)口业,即赞叹。(三)意业,即作愿。(四)智业,即观察。(五)方便智业,即回向。此五业和合,则为随顺往生净土之法门,自在之业成就。[往生论注卷下、往生论注记卷五]
五会法师 [佛学大词典]
唐朝法照依准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之音声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时人视之为善导之后身,而美称为五会法师。(参阅‘五会念佛’1166、‘法照’3416)
五会念佛 [佛学大词典]
为唐代法照依无量寿经所创之念佛法门。又作五会真声。法照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佳美之道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之音调而念佛。其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亦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阿弥陀佛四字转为急念。此五会念佛具有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疾成就五分法身等利益。现在日本真宗本愿寺派犹持守此一念佛法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参阅‘念佛’3208)
五意 [佛学大词典]
(一)意识之所依即为‘意’(末那识)。依大乘起信论之观点,‘意’有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等五种名。即依心而生起意,此心即众生心,亦即阿赖耶识,为一切物之本体;故依阿赖耶识而说有无明。(一)业识,即由于阿赖耶识之根本无明不觉而生起心动(即妄心现起)。(二)转识,即依心动而产生能见之相,亦即主观之作用。(三)现识,即能现起一切之境界,亦即客观之对象。(四)智识,即有分别境界之能力,认为其对象是心外的实在物。(五)相续识,指不断的分别作用(念),亦即由认识而有种种概念积留于心识中而相应不断,由此故产生意识。有关阿赖耶识与五意、意识间之关系,慧远在起信论义疏卷上末说,心是第八识,五意是第七识,意识是第六识。而在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中末则说,五意之中,业识、转识、现识是第八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后二识是意识,至于第七识则未言及。又元晓之起信论疏记卷三亦认为业、转、现三识是第八识,智识是第七识,相续识是第六识。[释摩诃衍论卷四](二)法华经称人意、天意、慧意、菩萨意、佛意等为五意。
五塔寺 [佛学大词典]
(一)又称五塔召。蒙语之‘召’字,意即寺。位于绥远归绥市内,蒙古名为塔布斯尔罕召,建于清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系为笼络蒙藏边民所建之喇嘛庙,后赐名慈灯寺。寺后有方形台基,周约三十二公尺,上筑有五塔矗立,塔之表面全以琉璃砖筑成,上刻有梵文和无数佛像及七珍八宝图案,镀以泥金,光艳异常,为塞外最精致之艺术品。塔门上有汉、藏、蒙等文字书写之‘金刚座舍利宝塔’匾额,金刚宝座中,有我国唯一以蒙文雕刻而成之天文图。(二)位于北平西直门外。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为具有印度风格之寺院。(参阅‘大正觉寺’772)
五黑 [佛学大词典]
黑,谓染污不净之恶业。即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五恶。与‘五戒’相对。[往生论注卷下]
五须弥 [佛学大词典]
(一)谓阿弥陀佛之毫相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出自观无量寿佛经之第九佛身观(大一二·三四三中):‘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须弥山举高三百三十六万里,纵广亦然,而弥陀之毫相超过此五倍,故称五须弥,非指五座不同之须弥山。[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慧远)、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二)比喻众生之我慢、烦恼、无明高广无量,犹如五须弥山。(参阅‘四大海’1655)
五云 [佛学大词典]
指五障。譬指修道之五障、女子五障,及欺、怠、嗔、恨、怨等五障,犹如云之蔽覆于物,令其不得成就之意。(参阅‘五障’1194)
五间色 [佛学大词典]
相对于青、黄、赤、白、黑五正色之中间色。即:绯、红、紫、绿、硫黄等五色。[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一之一](参阅‘五色’1082)
五钝使 [佛学大词典]
‘五利使’之对称。两者并称十使。于十随眠之中,推求之性钝拙者有五,即贪、嗔、痴、慢、疑等五种。此五者能驱使行者之心神,使其流转于三界,故称‘使’,乃烦恼之异名。[大乘义章卷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参阅‘烦恼’5515)
五果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果。盂兰盆供所用之五种果品。即:(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果,■,粗糠皮之义。又作桧果。如松柏子、苏荏等。(五)角果,如菱豆、大小豆等。或说瓜、茄、面、馒、饼为五果,以五盆盛之。[盂兰盆经疏卷下、盂兰盆经疏新记卷下、盂兰盆经新疏、翻译名义集卷三]
五菩提 [佛学大词典]
指佛之五种菩提。菩萨发心之后,须经五阶始得无上菩提,故称五菩提。即:(一)发心菩提,在无量生死之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折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三)明心菩提,观察三世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着于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乃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五结乐子 [佛学大词典]
随侍帝释天之乐神。尝至王舍城东□林村北鞞陀提山之因陀罗室,为佛陀弹奏琉璃琴,赞颂佛德。[中阿含经卷三十三]
五结 [佛学大词典]
谓系缚众生,犹如绳结,使众生流转于三界而不得出离之五种烦恼。即: (一)贪结,(二)嗔结,(三)慢结,(四)嫉结,(五)悭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三、集异门足论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参阅‘结’5179)
五痛五烧 [佛学大词典]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
五无间 [佛学大词典]
(一)即阿鼻地狱。又作五无间狱。法界有情众生随所造业,堕此地狱,受苦报无有间断。为八大地狱中之最苦处,乃极恶之人所受之果报。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载,此狱以‘五事业感’,故称无间。即:(一)时无间,指历劫受罪,无时间歇。 (二)形无间,指此地狱纵广八万由旬(限量),一切有情于中受苦,其身形亦广八万由旬,遍满此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无有间隙。(三)受苦无间,诸有情于剑树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锯凿及剉斫镬汤等,备受诸苦,无有休歇。(四)趣果无间,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鬼,罪业所感,悉同受之。(五)命无间,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万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大楼炭经卷二泥梨品、起世经卷四地狱品、翻译名义集卷二](二)又作五无间业。即: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罪。此五种罪业能招感无间地狱之苦果,故又称五无间业。(参阅‘五逆’1142)
五无量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所立心、身、智、众生、虚空等五种无量。由心之无量能得身、智、众生及虚空之四无量,即表明成就最胜觉之义。此五种无量可次第配于阿■、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大日等五佛。此外,亦可配于五字五大。[大日经百字果相应品、大日经疏卷十八、辨惑指南卷一]
五智真言 [佛学大词典]
表示金刚界五智五佛之真言。即五佛之种子。即谓徤(vam!,鍐)、傆(hu^m!,吽)、痜(tra^h!,怛洛)、逳(hri^h!,缬唎)、奥(ah!,恶)等五字,依次为佛部大日、阿■、宝生、弥陀及不空成就佛之真言。同于五大虚空藏宝部之五智真言。[瑜只经金刚吉祥成就品、略出经卷一]
五智如来 [佛学大词典]
密教以五智配于五佛,称为五智如来。即:(一)大日如来,位于中央部位,具足法界体性智。(二)阿■如来,位于东方部位,具足大圆镜智。(三)宝生如来,位于南方部位,具足平等性智。(四)阿弥陀如来,位于西方部位,具足妙观察智。(五)不空成就如来,或作释迦如来,位于北方部位,具足成所作智。[菩提心论](参阅‘五智’1161)
五智印 [佛学大词典]
(一)据金刚顶义诀载,五智印即:(一)傆(hu^m!,吽),金刚智印。(二)痜(tra^h!,怛洛),宝智印。(三)逳(hri^h!,缬利),法轮智印。(四)奥(ah!,恶),羯磨智印。(五)徤(vam!,鍐),一切如来法界智印。(二)为五股印之异称。(参阅‘五股印’1116)
五智三身 [佛学大词典]
于密教,谓依大日如来所具足之五智各生身、口、意三身佛或菩萨。五智,指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一)法界体性智,身业为毗卢遮那佛,口业为普贤菩萨,意业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身业为阿■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三)平等性智,身业为宝生佛,口业为虚空藏菩萨,意业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五)成所作智,身业为释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业为金刚业菩萨,意业为摩诃药叉金刚。[莲华三昧经、十住心广名目卷六]
五智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 jn~a^na^ni。(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秘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梵dharma -dha^tu-svabha^va-jn~a^na ),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梵a^dars/a -jn~a^na ),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梵samata^ -jn~a^na ),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梵pratyaveks!an!a^ -jn~a^na ),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梵kr!tya^nus!t!ha^na -jn~a^na ),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 (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
五恶 [佛学大词典]
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又五戒所防即为上述之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
五惑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钝使。即贪、嗔、痴(无明)、慢、疑等五种迷妄。(参阅‘五钝使’1164)
五善五恶 [佛学大词典]
指五种善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五痛五烧之苦果,五善得福德度世长寿涅槃之乐果。[无量寿经卷下]
五备 [佛学大词典]
指僧侣必备之五种条件。即:福、戒、博闻、辩才、深智。此五者具足则道业精进,未具足则流于凝滞。[释氏要览卷中罗什答远法师书]
五顶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pan~cas/ikhin。音译作般遮尸弃。指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如五字文殊尊,为童子形。[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二)为五佛顶之略称。(参阅‘五佛顶’1094)
五阴炽盛苦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m!ks!epen!apan~copa^da^na-skandha-duh!kha,巴利语Pan~cu/pa^da^na-kkhandha^pi dukkha^。又作五盛阴苦、五取蕴苦。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例如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等,均属之。[中阿含经卷七、增一阿含经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三、显扬圣教论卷十五、大乘义章卷三本](参阅‘八苦’291)
五阴世间 [佛学大词典]
五阴之世间。为三世间之一。又作五蕴世间、五众世间。即色、受、想、行、识等五阴之法,有十界有漏、无漏等之差别。摩诃止观卷五上载,十法界虽通称为阴入界,然其一一之法界实则各有不同,如三途为有漏之恶阴界入,三善为有漏之善阴界入,二乘为无漏之阴界入,菩萨为亦有漏亦无漏之阴界入,佛为非有漏非无漏之阴界入;即以十种之阴界各自不同之故,称为五阴世间。此乃天台智顗大师根据大智度论所立之说法。[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
五部灌顶 [佛学大词典]
密教五部各别之灌顶。谓金刚界行灌顶仪式时,结诵佛部等五部各别之印言,以其部之瓶水灌于弟子之顶上。即依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二等之说,先结诵大日灌顶印明,印弟子之顶上,以白带瓶灌之;结诵东佛灌顶印明,印额,以赤瓶灌之;结诵南佛灌顶印明,印顶右,以黄瓶灌之;结诵西佛灌顶印明,印顶后,以青瓶灌之;结诵北佛灌顶印明,印顶左,以黑瓶灌之。[金刚王菩萨念诵仪轨]
五部总持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五部,指佛部、金刚部、莲华部、宝部、羯磨部。陀罗尼为梵语dha^ran!i 之音译,意译作总持。
五部禅经 [佛学大词典]
说禅法之五经。皆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即:(一)禅法要解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二)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三)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僧伽罗刹造,鸠摩罗什译。(四)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造,刘宋昙摩蜜多译。(五)禅要经,一卷,译者佚名。
五部尊法 [佛学大词典]
谓五种之修法。又作五种坛法。就五种修法论五部之别,即:(一)息灾法,用佛部尊等,故有五智佛。(二)增益法,用宝部尊,故有宝、光、幢、笑。求福德者宝,求智慧者光,求官位者幢,求敬爱者笑。(三)降伏法,用金刚部尊等,故有五大忿怒尊等。(四)爱敬法,用莲华部尊,故有本尊观世音等。(五)钩召法,用羯磨部尊,故有钩、索、锁、铃等。[补陀落海会轨五部尊法条]
五部净居炎摩罗 [佛学大词典]
二十八部众之一。又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跟随、拥护行者之善神。五净居即五那含,净居位于上天,炎摩罗则处下地。于善极果时,净居天示礼法;于恶极果时,炎摩罗示治法。今取上下之轨则合为一部,故称五部净居炎摩罗。其形像,依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所记,身呈紫白色,左手持炎摩幢,右手执女竿。[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手二十八部众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