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五种顺受 [佛学大词典]
指自性顺受、相应顺受、所缘顺受、异熟顺受、现前顺受。(一)自性顺受,指一切受。即以受之心所为体,总括三受、五受等一切受,通于三世。以不违自性之故,称为自性顺受。(二)相应顺受,指一切触。即以触之心所为体,触受相应,故称相应顺受。(三)所缘顺受,指一切境。即以色等六境为体,所缘之境顺于能缘之受,故称所缘顺受。(四)异熟顺受,指感异熟业。即以感一切异熟果之业为体,感异熟之业乃顺异熟果之故,即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等,皆称为异熟顺受。(五)现前顺受,指正现行受。即以正现行受为体,唯指现在,与通于三世之自性顺受不同。[俱舍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五种结界相 [佛学大词典]
出自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为如来制定比丘结界之法,系指比丘作法事、行布萨、建塔寺时,于空地、山林、水边,随其场地之广、狭、大、小,结界而以立界相。依其所呈现之形相,可分为五种,即:(一)方相,即结界之处,其形方正。(二)圆相,即结界之处,其形团圆。(三)鼓形相,即结界之处,如鼓之形。(四)半月形相,即结界之处,如半月之形。(五)三角相,即结界之处,其形三角。此五种结界相即以四方或一方有长流之水,则以水为界相,若无水源或水不常流,则不可。或以树为界相,若枯朽之树及不相连者则不可;或以路为界相,若断绝之路亦不可;或以石为界相,若散漫之石亦不可。若无水、树等,则当立石或种树于四边,以为界相。[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二之一、释氏要览卷下](参阅‘结界’5181)
五种无 [佛学大词典]
为印度胜论学派所立‘无说句义’之五种分类。胜论学派将一切客观事物分成实、德、业等六大范畴,称为六句义,后又加上‘无说’,而成七句义。无说,梵语abha^va,非有、非存在之意。前六句义皆属‘有’之句义,无说句义则属‘非有’之句义。胜论学派之论师慧月(梵Mati -candra )于其胜宗十句义论中举出五种无说之句义,即:(一)未生无(梵pra^g -abha^va ),谓实、德、业之因缘不具足而犹未得生。(二)已灭无(梵pradhvam!sa^bha^va ),谓实、德、业或以因势已尽,或由违缘而生,虽已生成,终将坏灭而不存在。(三)更互无(梵anyonya^bha^va ),谓诸实(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彼此互无(相互非存在),如谓牛非马(牛的存在非马的存在,马的存在亦非牛的存在)、瓦罐非布。(四)不会无,谓有性与实等彼此不相和合,遂终无有。如谓‘兔子无角’,兔子与角不相和合。(五)毕竟无(梵atyanta^bha^va ),谓以无因之故,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毕竟不生不起。亦即自始至终皆非有,为绝对的非存在,如‘颜色在空气中’即为遍及一切时之非存在。(参阅‘十句义’409)
五种散乱 [佛学大词典]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之说,众生心中具有五种散乱。散乱,梵语viks!epa ,乃心流荡于所缘境之精神作用。即:(一)自性散乱,谓五识不守其自性,随逐外境而念念变迁。(二)外散乱,谓意识随外尘而驰动,起种种之分别。(三)内散乱,谓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乱,谓执着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脱。 (五)思惟散乱,谓下劣之心,即舍弃大乘而忆念小乘。‘六门教授习定论’中亦列举五种散乱,即:(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乱,(三)邪缘心散乱,(四)粗重心散乱,(五)作意心散乱。此外,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举出六种散乱,摄大乘论本卷中举出十种散乱之说。(参阅‘散乱’4975)
五种恶病 [佛学大词典]
佛住世时,毗舍离国所流行之五种大恶病。即:(一)两眼赤如血,(二)两耳出脓,(三)鼻中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请观音经、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二]
五种恶性 [佛学大词典]
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分为善性人、恶性人二种,恶性人复有五种,即:(一)谤真行伪之恶人,(二)谤正行邪之恶人,(三)谤是行非之恶人,(四)谤实行虚之恶人,(五)谤善行恶之恶人。此五种人称为自性恶人。日僧亲鸾依此分恶性为恶性、邪性、虚性、非性、伪性等五种。[愚秃钞卷上]
五种善根发相 [佛学大词典]
坐禅所积功德之五种相。即:(一)息道善根发相,修行者数息观成就,于禅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又分为(1)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2)随息特胜善根发相。(二)不净观善根发相,修行者于禅定中起不净观,舍爱着之所而发善根;又分为(1)九想善根发相,(2)背舍善根发相,(3)大不净善根发相。(三)慈心善根发相,修行者于禅定中起慈悲心,入于深定,起清净之善根。(四)因缘观善根发相,修行者于禅定中生起正见,远离断常之邪见,心生法喜而起善根。(五)念佛善根发相,修行者于禅定中忆念诸佛功德相好等,而发清净善根。[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五种善性 [佛学大词典]
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有善性人、恶性人之别,善性人又分五种,即:(一)闻即舍恶行善之善人,(二)舍邪行正之善人,(三)舍虚行实之善人,(四)舍非行是之善人,(五)舍伪行真之善人。此五种人称为自性善人。日僧亲鸾依此而将善性分为善性、正性、实性、是性、真性等五种。[愚秃钞卷上](参阅‘善’4873)
五种通经 [佛学大词典]
谓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五法而弘通经典,敷演佛法。即五种法师之行。[法华文句卷八上](参阅‘五种法师’1181)
五种通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通。通,即通力,指身、口、意三业通用无碍而可变化自在之能力。即:(一)道通,由证悟中道实相之理而得,如菩萨所得无碍之通力。(二)神通,由凝心修定而得,如阿罗汉所得自在之通力。(三)依通,凭借药饵符咒而得,如神仙所得灵变自在之通力。(四)报通,又作业通。即依果报而自得者,如诸天所得变化之通力。(五)妖通,指老狸或古木之精化所为之奇变等。[宗镜录卷十五、大藏法数卷二十七]
五种眷属 [佛学大词典]
据法华玄义卷六下载,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计有五种:(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与众生之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故一切众生虽未曾受道,亦得称为眷属。(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三)愿生眷属,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证果,曾发誓愿,务在得道,今乘宿愿,见佛闻法。(四)神通眷属,指先世值佛,破惑见理,或生他方,因佛出世,以神通力来生此界,辅佛行化。(五)应生眷属,菩萨既破无明之惑,已得法身之本,即能起用化他,应入生死,导引众生,令向佛道。[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三]
五种净食 [佛学大词典]
适于比丘食用之五种清净食物。净者,离过之义。即:(一)火净食,宜煮之食物如法煮之,待熟然后食。(二)刀净食,果物宜以刀去其皮与核者,如法去之而后食用。(三)爪净食,果物宜以指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然后食。(四)蔫干净食,取果物中之已蔫干而不能更为种子者食之。(五)鸟啄净食,即取鸟所啄残之物而食之。[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六]
五种梵音 [佛学大词典]
梵音,即大梵天王所发之声,具有五种清净之音,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大梵天王修习禅定,戒行清净,心离欲染,故能具此五种清净之音。[长阿含经卷五、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二]
五种得失 [佛学大词典]
指修往生净土正杂二行之五种得失。又作五次相对。即亲疏、近远、无间有间、不回向回向、纯杂等五种相对之得失。(一)亲疏对,修正行者称礼忆念阿弥陀佛,弥陀即见闻觉知,彼此之三业不相舍离,故称亲缘。修杂行者,则佛与众生之三业常相舍离,故称疏行。(二)近远对,修正行者愿见弥陀之心恳切,时刻系念犹如弥陀即在目前,故称近缘。修杂行者,则心有旁骛,故与弥陀较疏远。(三)无间有间对,修正行者忆念阿弥陀佛永不间断,故为无间。修杂行者,则对弥陀之忆念时常间断,是为有间。(四)不回向回向对,修正行者不别用回向而自具回向之德,成往生之业。修杂行者则必须用回向,始感往生之业。(五)纯杂对,修正行者乃纯极乐之行。修杂行者则非纯极乐之行,而另通于人天及三乘,亦通于十方净土,故为杂。[观经疏散善义、选择本愿念佛集]
五种唯识 [佛学大词典]
(一)法相宗之慈恩,将诸经论所说唯识之文义总摄为五种,即:(一)境唯识,就所观之境而阐明唯识之义者。如阿毗达磨经说‘一处四见’之喻即是。(二)教唯识,就能诠之言教而阐明唯识之义者。即楞伽、华严、深密等诸经所说之唯识唯心之旨。(三)理唯识,经论中成就唯识之道理者。即说唯识转变之理。(四)行唯识,经论中阐明唯识之观法者。即说菩萨依四寻思、四如实智等,思惟观察唯识之理。(五)果唯识,经论中阐明佛果之妙境界者。即说由思惟观察唯识之理而得之果智。五种唯识之中,教唯识为总体之能诠,其他四者则为所诠之别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唯识义章卷三本、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本](二)法相宗于一切诸法悉称唯识,而立五义之说,即:(一)自相,八识为识之自体。(二) 相应,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三)所变,心、心所之见、相二分为其所变。(四)分位,不相应法为假立于心、心所与其所变色法之分位者。(五)实性,无为法乃心、心所、色、不相应法四种之实体。以此五义之故,一切法悉称唯识。又以一切诸法皆不离识之一义而说唯识之理者,称总门唯识;此五种各别而论者,则称别门唯识。[成唯识论卷七]
五种问 [佛学大词典]
发问之五种原因。即基于不解、疑惑、试验、轻触、欲利乐有情等原因而问。[瑜伽师地论释]
五种般若 [佛学大词典]
般若,梵语prajn~a,慧之义。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依般若心经疏、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所载,五种般若即:(一)实相般若,指真如之理。此理为般若之实性,故称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诸法无相,悉皆空寂,故称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指般若之章句。语言文字能诠般若之理,其性空寂,故称文字般若。(四)眷属般若,指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能成就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五)境界般若,指一切诸法。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界般若。据金刚经疏记科会卷一,五种般若系罗什三藏就大智度论所说文字、观照、实相等三般若中,于观照中开出眷属,于实相中开出境界者。又吉藏之大品经义疏卷一举出自性、共有、方便、境界、文字等五种毗昙之说,其中,境界毗昙相当于实相般若,自性毗昙相当于观照般若,文字毗昙相当于文字般若。[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一上、般若心经会疏连珠记卷上、仁王经疏法衡钞卷一]
五种修法 [佛学大词典]
密教之护摩法有五种之别,即:(一)扇底迦(梵s/a^ntika ),意译作息灾、寂灾。(二)布瑟征迦(梵pus!t!ika ),意译作增益、增荣、增长。(三)阿毗遮噜迦(梵abhica^ruka ),意译作调伏、降伏。(四)阿羯沙尼(梵a^kars!an!i^ ),意译作钩召、摄召,或译招召。(五)伐施迦啰拏(梵vas/i^karan!a ),意译作敬爱、庆爱。此五种修法与金刚界五部、五智之内证相应,其炉形、炉文、色、护摩木、起首时、方向及坐法等,皆有不同,列表于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五种衲衣 [佛学大词典]
以废弃无用之布缝缀而成之五种僧衣。即:(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
五种甚深 [佛学大词典]
甚深,指如来所证之真如理智境界。法华经论以此五法深妙难解,非声闻、缘觉之所能知,故称五种甚深。即:(一)义甚深,谓如来所证之种智性义,微妙不可思议。(二)实体甚深,谓如来所证之实相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 (三)内证甚深,谓如来所证所得之一切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不可思议。(四)依止甚深,谓如来所证之真如法体,遍一切处,无染无净,不变不迁;于一切法不即不离,不可思议。(五)无上甚深,谓如来所证之无上正等正觉,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思议。
五种故思 [佛学大词典]
经过思惟所造之故思业分为五种,即:(一)他所教敕之故思业,谓自己虽不欲作,但由他人之强制,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二)他所劝请之故思业,谓自己虽不欲作,但因他人之劝请与引导,而执为自己之利益,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三)无所了知之故思业,谓无得失之分别,亦无所执着,随欲所作,发起故思,行不善业。(四) 根本执着之故思业,谓由贪嗔等诸不善根缠蔽其心,猛利执着,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五)颠倒分别之故思业,谓由颠倒妄见,爱乐邪法,为求当来世可爱之果,发起故思,行不善业。五种故思业中,前三者属轻业,为不定业,不必受异熟果,又称不增长业。后二种为重业,系决定业,又称增长业。[阿毗达磨集论卷四、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参阅‘故思业’3826)
五种法师 [佛学大词典]
能弘扬道法之五种法师。又作五法师。即:(一)受持法师,谓于如来之言教经论能坚固深信受之,又能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能正心端坐,眼观经文而宣读者。(三)诵经法师,于经能背诵而不须对文者。(四)解说法师,能教授并解说经中之文句者。(五)书写法师,能书写经文而流布广传于世者。另于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列举出: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难晓须释等六种法师。又根据梵文本法华经法师品所列举者,有:受持(梵dha^rayis!yanti)、说话(梵va^cayis!yanti)、解说(梵praka^s/ayis!yanti)、亲近(梵sam!gayis!yanti)、书写(梵likhis!yanti)、记忆(梵anusmaris!yanti)、睹见(梵vyavalokayis!yanti)等,称为七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法华文句卷八上、法华疏私记卷八本、法华疏慧光记卷五十二](参阅‘六种法师’1303、‘法师’3378)
五种法身 [佛学大词典]
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历来大小乘诸家有关法身之说各异,有二身、三身、四身、五身等诸说。(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举出下列五种法身,即:(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通,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二)菩萨璎珞经所出之五种,即:(一)如如智法身,谓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谓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天台宗称之为胜应身,法相宗称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即天台所称之劣应身,法相所称之变化身。(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虚空法身即法身,总称为法身者,以其皆为法身之德相。(三)密教立自性、受用、变化、等流等四身为法身,加上六大法身(法界身),则称五种法身。(参阅‘法身’3353)(四)指自性法身、自受用法身、他受用法身、变化法身、等流法身等五种法身。(五)指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分法身。(参阅‘五分法身’1066)
五种法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种成就法。为密教所行修法之类别。即息灾法、增益法、降伏法、敬爱法、钩召法。瑜伽护摩轨中说五种护摩,以五法配于五智、五部,则佛部为息灾法,金刚部为降伏法,宝部为增益法,莲华部为敬爱法,羯磨部为钩召法。(参阅‘五种修法’1182)
五种果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 phala^ni。又作五果。(一)六因所生及道力所证之有为无为之果有五种之别。指:(一)等流果(梵nis!yanda -phala ),谓众生由修不善之故,而乐住于不善,则不善之业转多,反之亦然;如此则果随业转,业与果同,业果相似,故称等流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同类、遍行二因所得。(二)异熟果(梵vipa^ka -phala ),谓众生以现世恶业招来世三恶之苦,以现世善业招来世人天之乐果;以其异世而成熟,故称异熟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异熟因所得。(三)离系果(梵visam!yoga -phala ),即无为果。依涅槃之道力而证之者,远离一切烦恼系缚。此法常住,非自六因而生,唯以道力而证显。(四)士用果(梵purus!aka^ra -phala ),士用,谓士夫所用,即造作之力用。谓于世间诸法,随依一种而起士夫之用,如农夫因稼而苗稼成熟,商人因货而获利;以其依于造作之力用而得,故称士用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俱有、相应二因所得。(五)增上果(梵adhipati -phala ),谓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识,由和合照境而成诸事,故六根各有增上胜力;如眼根虽有见性,但若无眼识之缘境,则无照用之力,故称增上果。此果系由六因中之能作因所得。[菩萨地持经卷三、显扬圣教论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五](二)指二乘证果之五种分别。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独觉果。[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一、华严五教章卷下四、三论名教钞卷一](参阅‘五果回心’1114)
五种性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gotra^n!i。指众生之五种种性。又作五种姓、五性、五种种性、五乘种性、五种乘性。法相宗将一切有情众生之机类分为五种,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说。即:(一)声闻乘定性(梵s/ra^vakaya^na^bhisamaya -gotra ),又作声闻定性、定性声闻、决定声闻,乃具有可证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独觉乘定性(梵pratyekabuddhaya^na^bhi -gotra ),又作辟支佛乘性、缘觉定性、定性缘觉,乃具有可证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此二种性法尔唯有生空无漏之种子,故深厌生死,专修自利乐寂之法,唯断烦恼障,证生空之理,定得自乘之果而入无余涅槃。以其不具佛种,故不成佛,即二乘所被之机,故两者合称二乘定性。(三)如来乘定性(梵tatha^gataya^na^bhi -gotra ),又作如来乘性、菩萨定性、定性菩萨,乃具有可证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以法尔具有生法二空之无漏种子,故修自利利他之行,断烦恼障与所知障,证二空真如,得菩提涅槃二转之妙果。即入无住处涅槃而成大觉圆满之极果。为大乘所被之机。(四)不定种性(梵aniyataikatara -gotra ),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指由本有无漏种子之差别,而于前三乘之种性尚未决定其性之机类。分为四种:(1)菩萨声闻二性不定(具有佛果、罗汉果等二种子者),(2)菩萨独觉二性不定(具有佛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3)声闻独觉二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等二种子者),(4)声闻独觉菩萨三性不定(具有罗汉果、辟支佛及佛果等三种子者)。(五)无性(梵a -gotra ),又作无种性、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虽无三乘之无漏种子,然具有可成人天果之有漏种子。上记四种性称为有般涅槃法,无性则称无般涅槃法。此种性法尔不具无漏种子,唯具有漏之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不能解脱生死,但以修习世间之善业,得人天之善果。即所谓无性阐提。五性之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及无性三者,皆无佛种子,毕竟不成佛,故称‘三无’。定性菩萨及不定性中之具有佛果者,系有佛种子而必定成佛,故称‘二有’。法华经药草譬喻品以三草二木配于五性之机类。大乘唯识家以五性各别为前提,立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说,谓佛陀为声闻及独觉种性说二乘之法,为菩萨种性说大乘之法,又为诱引一类之不定种性,而方便唯说一乘法,其虽说一乘,实有二、三之别。[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入楞伽经卷二、解深密经卷二无自相性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一、卷五、佛地经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八、卷一四四、佛性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卷五十二、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二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法华经玄赞卷一](参阅‘五姓’1107、‘五性成佛’1111)
五种念诵 [佛学大词典]
念诵之法可分五种。一般经轨多列举四种念诵之说,仅秘藏记与金刚界对受记举出五种念诵之名。(一)秘藏记之五种:(一)莲华念诵,即诵声仅闻于自耳之念诵;系用于莲华部之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唇齿相合,小动舌端之默诵;系用于金刚部之念诵。(三)三摩地念诵,不动舌,仅于心中念诵;系用于佛部之念诵。(四)声生念诵,又作生念诵,即于心莲华之上观想商佉(梵s/an%kha ,意译白贝),复观想自商佉出妙音声,犹如振铃响声,随声而诵;系用于羯磨部之念诵。(五)光明念诵,又作光念诵,即念想口出光明,遍照法界而持诵;系用于宝部之念诵。(二)对受记之五种,即声、金刚、三摩地、真实(又作实相)、忿怒等五种念诵。前四种与金刚界法之音声、金刚、三摩地、真实等四种念诵同;忿怒念诵即内住悲心,外现威猛,颦眉顾视,嗔怒厉声而持诵,与降魔念诵同。[金刚界大法对受记卷八](参阅‘四种念诵’1805)
五种言说 [佛学大词典]
言说之相有五种类别。即:(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二) 梦言说,依梦中所现虚妄境界不实而生之言说。(三)执着言说,以念过去之所闻所作而生之言说。(四)无始言说,无始以来执着戏论,依烦恼种子熏习而生之言说。(五)如义言说,如义而生,诠旨无殊之言说。此五种言说中,前四者乃由虚妄而说,故不得谈真;后一言说则为实说,故得谈真理。马鸣菩萨依据前四种,谓真如为离言说相。[释摩诃衍论卷二、辩显密二教论卷上]
五种行 [佛学大词典]
(一)为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说五种法师之行。谓于经文能:(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华文句卷八上](参阅‘五种法师’1181)(二)往生净土所须修之五种正行。即:(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叹供养正行。[观经疏散善义](参阅‘五正行’1074)
五种色法 [佛学大词典]
总括诸法为十二处,摄属于法处而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称为五种色法。即: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定所生自在色。(参阅‘法处所摄色’3389)
五种布施 [佛学大词典]
依布施之对象分有五种。即:(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诸经要集卷十一]
五种比量 [佛学大词典]
五种推理之方法。即:(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如见烟则推知有火。(二)体比量,由此一体性而推知彼之体性,即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未来。(三)业比量,由活动、作用而推理其主体,如见动物迹印宽长而推知是象,由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相属着法,以一部之事而推理其他之真理,如见生故知有死。(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理其结果,反之亦然。如见物行,知其必有所至。[显扬圣教论卷十一]
五种天 [佛学大词典]
指世间天、生天、净天、义天、第一义天五种。(一)世间天,指人中之王假名为天,如称天子。(二)生天,指众生可生之天处,如四王天乃至非想天。(三)净天,即预流果至辟支佛等诸圣者。(四)义天,指能悟解大乘深义之十住以上之菩萨。(五)第一义天,即佛及佛所证得之涅槃。[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二]
五种不翻 [佛学大词典]
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即:(一)为秘密之故,例如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二)多种含义,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三)此方所无之故,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故保留原音。(四)顺古之故,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故保留前人规式。(五)为存尊重之心,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等,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乃因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后者则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此一五种不翻之义例乃唐代玄奘大师所倡言,颇为后世译经者所法式。[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翻译名义集序](参阅‘译经’6806)
五种不还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种阿那含、五不还果、五种般。不还,梵语ana^ga^min 之意译,为声闻四果之第三,乃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至欲界受生之圣者之名。五种不还,即不还果c 圣者,以其根有利钝,于证阿罗汉果时,有先后之不同,而分为五种类别。即:(一)中般(梵antara -parinirva^yin ),不还果之圣者死于欲界而生色界时,于‘中有’之位,证阿罗汉果而得般涅槃。又分速般、非速般、经久般等三种。 (二)生般(梵upapadya -parinirva^yin ),既生于色界,未久即能起圣道,断除上地(无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三)有行般(梵sa^bhisam!ska^ra -parinirva^yin ),生于色界,经长时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四)无行般(梵anabhisam!ska^ra -parinirva^yin ),生于色界,但未能加功用行,任运经久,方才断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五)上流般(梵u^rdhvasrota -parinirva^yin ),生于色界之初禅,由此渐次上生至色究竟天,或至有顶天而入般涅槃。又分为乐慧、乐定二种。乐慧者,即爱乐智慧,杂修静虑,生于色界之最高处色究竟天而般涅槃。乐定者,即爱乐定,不杂修静虑,流生于上界,终至无色界之最高处有顶天而证圆寂。此二种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等三种。此外,于中般与上流般各别立三种,合上记之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则为九种不还。若仅别立上流般为三种,则合前四般而称七善士趣。然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之说,仅别立中般为速般、非速般、经久般等三种,合五种不还之其余四种,则称七善士趣。又于五种不还中,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三者总合为一种生般,与中般及上流般并称为三种般。又五种不还加上无色般、现般,则成七种不还。其中,中般乃至上流般等五种乃于色界般涅槃,无色般乃由上流中所别开,故于无色界般涅槃,现般则于欲界般涅槃。[杂阿含经卷二十七、中阿含经卷二、卷三十、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四、卷一七五、俱舍论卷二十四](参阅‘七善士趣’109、‘九种不还’154)
五种不应施 [佛学大词典]
指不应施与他人之五种事物,即:(一)非理求财,指不顺理所得之财物,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不以施人,乱众生故。 (三)罝罗机网,罝为兔网,罗为鸟网,机为机弩,网即网罟,皆为设置以残害禽兽、恼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害众生故。(五)音乐女色,能惑乱众生正性,不以施人,坏净心故。[法苑珠林卷八十一]
五种不退 [佛学大词典]
谓生于净土,有五种永久不退失菩提之功德。即:(一)大悲摄持不退,众生生于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持之,故一生之后,永不退失菩提心。(二)佛光照触不退,生于净土者,常照触佛光,故一生之后,永不退转菩提心。(三)常闻法音不退,生净土者,常闻水鸟树林之说法音,故一生之后,永不退失菩提。(四)善友同居不退,生净土者,与彼国诸菩萨为善友,故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一生之后,永不退失菩提。(五)寿命无量不退,生净土者,寿命无量,故一生之后,永不退失菩提。[净土十疑论]
五种不能男 [佛学大词典]
指五种男根不全之人。又作五种不男、五种黄门(梵pan~ca pan!d!aka^h! )。据十诵律卷二十一所举,即:(一)生不能男,又作生不男、生黄门(梵ja^ti -pan!d!aka )。即生而不能淫者。(二)半月不能男,又作半不男、半月黄门(梵paks!a -pan!d!aka )。即半月能淫,半月不能者。(三)妒不能男,又作妒不男、妒黄门(梵i^rs!ya^ -pan!d!aka )。即见他人行淫而起淫心者。(四)精不能男,又作变不男、变黄门、抱生黄门、触抱黄门(梵a^saktapra^durbha^vi^ -pan!d!aka )。即行淫时变失其男根者。(五)病不能男,又作犍不男、犍黄门、形残黄门(梵a^pat -pan!d!aka )。即因朽烂而截去男根者。俱舍论卷十五则分黄门为扇搋(梵s!an!d!ha )、半择迦(梵pan!d!aka )二类。扇搋即无男根者,有本性扇搋、损坏扇搋之别。半择迦为有男根而不具者,分嫉妒、半月、灌洒等三种。其中,本性扇搋相当生不男,损坏扇搋相当病不男,嫉妒半择迦相当妒不男,半月半择迦相当半月不男,灌洒半择迦相当精不男。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则以五种不男通称为半择迦,扇搋唯限于无根。即: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此等扇搋或半择迦者,皆不得出家受具足戒。[四分律卷三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顺正理论卷九、俱舍论卷三、法华文句记卷九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一、俱舍论光记卷三、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
五种不生 [佛学大词典]
于菩萨阶位中之上忍位所得之五种利益。即:(一)生不生,谓于卵生与湿生得非择灭,不受其生。(二)处不生,谓不生于无想天、大梵天处,亦不生于北俱卢洲。(三)身不生,谓不受扇搋(缺男女根者)、半择迦(不具男根者)、二形(同时具男女二根者)之身。(四)有不生,谓于欲界第八生及色界之第二生,得非择灭而不生。 (五)惑不生,谓见所断之惑绝不复起。[俱舍论卷二十三]
五种大师功德 [佛学大词典]
指为人戒法之师者,必须具足五种功德。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所举,五种即:(一)戒行无失,谓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二)善建立法,谓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令人修学,无所违越。(二)善制立所学,谓于律仪中当学之法,善能裁制安立,令无差谬。(四)善断疑惑,谓于所建立法则及所当学,或众有所疑,善能广为开说,断除其惑,令得如法修持。(五)教授出离,谓善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
五种土 [佛学大词典]
据华严经疏卷七载,(一)唯性土,唯性,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三)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种种性相。(四)融三世间土,三世间,即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谓如来法界之身遍一切处,一切众生国土即是如来清净法身,交彻混融。(五)总摄土,谓如来所证十身四智,一一圆融,称性周遍,言一土则融一切土,举一身则摄一切身,法法互融,尘尘无碍。
五种三谛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有五种,即于别教、圆教、别接通、圆接通、圆接别各立三谛。(一)别教之隔历三谛,又作次第三谛、别相三谛。其特质为隔历不融,空者必非假中,假者必非空中,中者必非空假,行人必先证空谛,进证假谛,复证中谛,不许一证一切证。(二)圆教之圆融三谛,又作不次第三谛、非纵非横三谛。其特质为圆融无碍。即随德用虽分空假中三谛,其体则唯一,互具圆融。(三)别接通之三谛,即被接之根机由通教之真俗二谛而发现中谛,所解知之中道为但中。(四)圆接通之三谛,如上被接引之根机由通教真俗二谛发现中谛,所解知者为不但中。(五)圆接别之三谛,由别教之隔历三谛点出中谛,此中谛为不但中。[法华玄义卷二下、摩诃止观卷一下、卷三上、卷五上]
五种三乘 [佛学大词典]
华严宗随小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等五教各各立三乘之名,即:(一)始别终同三乘,乃随小乘教而设。小乘教之始,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三乘之因行虽异,然最终皆能断除三界见思之烦恼,成一罗汉果。(二)始终俱别三乘,乃随始教而设。始教立种性各别,三乘之因行(谛、缘、度)各别,于其终极唯独菩萨成佛,定性二乘则灰身入寂。(三)始终俱同三乘,乃随终教而设。终教三乘于因时皆具如来藏平等之佛性,同修六度,共学般若,最终皆能成佛。(四)始终俱离三乘,乃随顿教而设。顿教以绝想为宗意,三乘于其始终俱离心缘之想与言说之相,故称始终俱离。(五)始终俱同三乘,乃随圆教而设。圆教三乘于因时会三归一,了知自所得之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之教而起,其终极俱能成佛。[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探玄记卷一、五教章通路记卷十六]
五种三昧道 [佛学大词典]
真言宗将一切三昧分为五种,即大日世尊为普摄众生而现之五种喜见随类身。即:(一)佛地三昧道,究竟发菩提心,于一切三昧道中最为牢强精进。一生补处之菩萨住于佛地三昧道,正行大空三昧,远离从缘生法微细之戏论,了知世间本起因缘,住于业地,复坚住佛地。(二)菩萨三昧道,八地自在之菩萨不得一切诸法,远离有生,而知一切幻化,故世称为观自在者。(三)声闻三昧道,住于九想、八背舍、八胜处、三三昧等各各有缘之地,识知因缘生灭之义,远离断常二边,极观察智,得不随顺修行之因。(四)缘觉三昧道,观察十二因缘,深达其法之实相,然以智慧有碍之故,住于无言说之法而不转无言说,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五)世间三昧道,谓修世间之四禅、八定等诸三昧。世间之行人不解正因缘之义,观世间之因果与业皆系属于神我或自在梵天等,则生空三昧。大日经疏卷七将五种三昧道分为出世间三昧及世间三昧二种,以佛、菩萨、声闻、缘觉四种称为出世间三昧,诸天等所说之真言法教道则属世间三昧。[大日经卷二具缘真言品、大日经疏卷六、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六、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九]
五种三昧耶 [佛学大词典]
三昧耶者,要誓之义,即‘戒’义、不可违越之义。指入真言门五种要誓之次第。即:(一)初见三昧耶,遥于坛场之外礼拜曼荼罗,以花香等作供养,未授真言及印。(二)入睹三昧耶,引入曼荼罗坛,得见曼荼罗之坐位,若请印真言,得随所应者而授之。(三)具坛三昧耶,阿阇梨特为此人造曼荼罗,告示诸尊及印等,并授予真言、手印及一一之行法。(四)传教三昧耶,行者能依随修行真言门之所有法则,并具知缘坛所须之方便众艺,得在师位,师即为其作传教曼荼罗。(五)秘密三昧耶,于秘密坛中如法作灌顶,经入此坛,能生秘密智,悉见如教所说之印坛配位。此五种三昧耶配于后世之灌顶,第一三昧耶为曼荼罗供,第二为结缘灌顶,第三为受明(学法)灌顶,第四为传法灌顶,第五为以心灌顶。[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大日经疏卷十五、菩提心义卷三、大日经疏钞卷三、乳味钞卷十五]
五种力 [佛学大词典]
指阿弥陀佛果上之威神力,与因位本愿力所开之满足、明了、坚固、究竟四愿力。据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所解,威神力为无量寿如来现在之威力;因位之本愿力是总,其余四者为别,其中满足愿谓愿心圆备,明了愿谓求心显著,坚固愿谓缘不能坏,究竟愿谓终成不退。[无量寿经卷上、赞阿弥陀偈]
五种人我见 [佛学大词典]
据大乘起信论载,初学大乘之凡夫,于教未解玄旨,由人我见而起五种邪执,即:(一)执虚空是如来性。(二)偏执真如涅槃之性空无。(三)偏执如来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四)执如来藏之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染法。(五)执如来所得之涅槃有其终尽,既尽还作众生。同论并举说五种人我见之对治法。[起信论义记卷下末、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五]
五种一乘 [佛学大词典]
华严宗随始、终、顿、圆四教而各立一乘之名,即:(一)别教一乘,(二) 同教一乘。此二者皆随圆教而立。说‘一乘无尽’之法门,与诸乘迥异,故称别教一乘。又说‘三一共同’之法门,即说一乘同于三乘,三乘亦同一乘,故称同教一乘。 (三)绝想一乘,随顿教而立。此说相想俱绝而无能乘所乘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法门,故称绝想一乘。(四)佛性一乘,随终教而立。说‘统收佛性中道真妄’之法门,故称佛性一乘,又称佛性平等一乘。(五)密意一乘,随始教而立。说‘三乘显了真实,一乘隐密方便’之法门,故称密意一乘,又作密义意一乘。[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探玄记卷一、五教章通路记卷十六]
五悭 [佛学大词典]
为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所举之五种悭吝。即:(一)住处悭,唯我独住此处,不容他人同住。(二)家悭,唯我独出入此家,不容他人同进出,若有他人,则我当于其中为胜。(三)施悭,唯我受此布施,不与他人共受,若有他人,则勿使其所受过多于我。(四)称赞悭,唯我受此称赞,不令他人共受,若赞他人,则勿使其所受过多于我。(五)法悭,唯我晓知十二部经之深义,秘而不宣。(参阅‘悭’5810)
五实 [佛学大词典]
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就深心列举七种,其第七之深心,相对四重破人,而明四种信心,并就其中之上上信心,说明增长成就决定之原因,谓‘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日僧亲鸾据此分别,称为五实,即:(一)真实决了义,佛语不虚妄,故称真实;决择正理,究竟明了,故称决了。(二)实知,指一切种智。一切种智,谓遍知一切事法差别之相,乃佛之智,故称实知。(三)实解,谓四无碍。四无碍,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此四者皆契实而解,故称实解。(四)实见,谓佛眼。佛眼能究竟如来藏中之性相为常,知见一切诸法,其所见契实,故称实见。(五)实证,谓大涅槃。即万德圆满之大般涅槃真实之极果,故称为实;证得实果,故称实证。[愚秃钞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