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五根色 [佛学大词典]
五根之色。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据大日经疏卷六载,若以五色配列五根,则分别为白、赤、黄、青、黑等色,称为五根色。又有以白、黄、赤、青、黑等顺序略异之五色为五根色者。
五根有四事增上 [佛学大词典]
五根,指眼、耳、鼻、舌、身;增上,乃增胜之义。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载,五根具有四种增胜之义,即:(一)庄严身,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缺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完美增胜。(二)导养身,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趋好避恶,令身增胜。(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四)不共事,谓眼唯见色、耳唯闻声、鼻唯嗅香、舌唯尝味、身唯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
五根本 [佛学大词典]
指六大烦恼中之贪、嗔、痴、慢、疑等五大根本烦恼。天台宗将所有烦恼分成钝利两种,而称此五大烦恼为五钝使。[大日经疏卷二](参阅‘烦恼’5515 )
五根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endriya^n!i。五种根之义。(一)指眼、耳等五识所依之五种色根。又作五色根。即:眼根(梵caks!urindriya )、耳根(梵s/rotrendriya )、鼻根(梵ghra^n!endriya )、舌根(梵jihvendriya )、身根(梵ka^yendriya )五根。亦即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五官及其机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则称为六根。五根除能摄取外界之对象外,并能引起心内五识之认识作用,因具有此等殊胜之作用,故称为‘根’。又五根系由物质而成立者,故又称五色根。数论派有五知根之说,其中身根又作皮根。就五根之体而论,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将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二种。扶尘根,又作扶根。系由眼球、耳穴、鼻梁等血肉(肉团)所形成之根,本身无超胜对象之力,但可由胜义根从旁协助起识,即一般所谓之五官。胜义根则在肉体之内部,非肉眼所能见,但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又胜义根与扶尘根虽共为‘极微’所成,然胜义根以殊胜之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之实有法,由是萨婆多部主张五根系指胜义根,亦即现今吾人所谓之神经。然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尘根为五根之说。又依唯识大乘之说,护法等诸师别立现行之净色为五根;难陀等诸师则认为五根唯是种子,而非现行之净色。另就五根之次第而论,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卷二等举出两说:(一) 五根之中,前四根皆取所造之色,故先举之;身根或取能造,或取所造,或二者俱取,即由于所取之境不定,故后举之。又前四根中,眼根、耳根能取远境,故先举之;鼻根、舌根取近境,故后举之。又取远境中,眼根之作用较耳根为远且速,故先举眼根而后举耳根。又取近境中,鼻根之作用较舌根为速且明,故先举鼻根而后举舌根。总此,而立五根之次第先后。(二)五根所依处(即扶尘根)之上下差别的次第如下:眼根之所依居于最上,耳、鼻、舌、身四根之所依则依次居于下方。又于此五根中,眼根、耳根唯取不至境,称为离中知;鼻根、舌根、身根三者唯取至境,称为合中知。离中知,谓眼根能见远处诸色,然于如眼中之药等则反不能观;耳亦能闻远处声响,然近逼耳根者则反不能闻。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必与对象直接接触,即根与境必须没有间隔方能产生作用,若两者相离则无从作用。又鼻、舌、身三根唯取等量之境(根与对境等量),此即合中知之故;眼、耳二根则并取等量境与不等量境。眼、耳二根因取量之不定,故有时取小境,如见毛端、闻蚊声等;有时取等境,如见葡萄、闻琴声等;有时则取大境,如见大山、闻雷声等。此即离中知之故。五根之外,意根属于无色法,因无形状,故无法计量。据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等举出,五根各于四事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为根。四事指:(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上述为‘根见家’之说。然俱舍论卷三举出‘识见家’之说,认为四事非为根之作用,而是识之增上。[品类足论卷一、异部宗轮论、成实论卷四、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五根有四事增上’1139)(二)指五无漏根。此五者对于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有增上之作用,故称五根。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即:(一)信根(梵s/raddhendriya ),信三宝、四谛等之道理者。(二)进根(梵vi^ryendriya ),又作精进根、勤根。勇猛修善法者。(三)念根(梵smr!ti^ndriya ),忆念正法者。(四)定根(梵sama^dhi^ndriya ),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五)慧根(梵prajn~endriya ),由定中观智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此五者皆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为五根。又‘根’有增上、出生等之义,上记五种能令人出生无漏圣道,故称为五根。另据大乘义章卷十六说明根之意义,即:此五种出生‘出世圣道’之力偏强,故称为根;又此五种有依次对治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无明烦恼等之作用,故称为根。此外,止观辅行传弘决(会本)卷七之一举出,修行之人虽善芽微发,然根犹未生,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称为根。五根与三十七道品中第五科之五力同体,五力乃显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五力为利根者所修,五根则为钝根者所修。又五根摄入二十二根中,与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无漏根,同于无漏法上具有增上之作用。另据俱舍论卷二十五举出五根之次第如下:即于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为果修因而起精进(进根),次由精进而念住所缘(念根),复由忆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则能知如实之理(慧根)。[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法界次第卷中](参阅‘三十七道品’506)
五时教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时。即于佛教经典之批判上,主张释尊四十五年之说法,乃从浅而入深,故将之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时教。我国对于经典之传译,并不依其发展之先后,而系以五时教判为准。五时教之分有如下数种:(一)涅槃宗之五时教。刘宋时代之慧观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前者乃专以菩萨为对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华严经。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次第导入悟境所说之教,称为渐教,依所说之顺序,渐教之内容复分为:(一)三乘别教,又称有相教。即为三乘之人分别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个别教,如阿含经。(二)三乘通教,又称无相教。即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经。(三)抑扬教,又称褒贬抑扬教。即赞扬菩萨,贬抑声闻之教,如维摩经、思益经等。(四)同归教,又称万善同归教。即开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之教,如法华经。(五)常住教,又称双林常住教。即主张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经。此说为我国判教之嚆矢,流行于江南,刘虬、僧柔、智藏、法云等诸师均承袭此说,僧宗、宝亮等复以之配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譬喻,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又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教判,亦以此五时教为其本据。[三论玄义卷上、大品经游意、法华经玄义卷十上、法华玄论卷三、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三十五、华严经疏卷一](二)南齐之刘虬亦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而渐教复分为五时,即:(一)人天教,世间之教。(二)有相教,承认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阿含经等。(三)无相教,否定有差别事象存在之教,如般若经等。(四)同归教,如法华经等。(五)常住教,如涅槃经等。但出三藏记集卷九所载之无量义经序(刘虬作)中,唯列七阶,而未举五时。[大乘义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赞卷一、华严经疏卷一](三)隋代智顗亦有五时之说。所立五时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参阅‘五时八教’1132)(四)据唐代法宝之说,五时教应为:(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第二般若教以下,依次又称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法宝五时之说,在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中详述之,然该书仅存卷三,缺教判章,故其内容不详。[俱舍论宝疏卷一、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
五时五教 [佛学大词典]
乃日本台密之说。即以密教为中心之佛教教义批判分类法。我国天台宗智顗大师依释尊教说之年代分为五时,而由教说之内容立化法四教,由说法之方式立化仪四教。日本台密利用其说,而从密教优等位之立场,再分五时中之第五时为初、中、后三阶段,认为佛陀依此顺序说法华经、涅槃经、大日经,由此,另将密教加入化法四教中,合称为五教。此说系综合圆仁、圆珍等说,而由安然组织完成。但对此排斥四教而说五教之见解,台密中亦有人持反对之意见。[苏悉地经略疏卷一、菩提心义卷五末、自在金刚集卷九](参阅‘五时八教’1132)
五时八教 [佛学大词典]
智顗所主张之天台宗教判。即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从释尊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从教导众生之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其关系如左表所示。(一)五时,智者大师将佛陀所说之一代圣教,分判为五时。(1)第一华严时,指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间说华严经之时期,如日照高山之时。当时说教之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而说法之对象是别教之大菩萨众与圆教中之优秀份子。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言,因是佛陀自内证之佛慧,拟试验是否适合众生根机,故称拟宜时;从教之顺序来说,相当于初从牛身挤出之乳味。华严经有前分与后分之区别,前分是三七日时之说法,不含声闻在内;后分如入法界品,则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此时之说法程度太高,声闻皆如聋如哑,未能收到化益之效果。(2)第二鹿苑时,是指佛陀说华严经后之十二年间,于十六大国说小乘四阿含经之时期,如日照幽谷之时。因佛陀最初说法之场所在鹿野苑,故此时期称作鹿苑时;又取所说经之名,故亦称阿含时。此期所说之教法程度较低,仅为小乘法(即三藏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而言,因是以根机较浅者为对象而诱导之,故称诱引时;在教之顺序上,此期譬喻为酪味。(3)第三方等时,指鹿苑时之后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之时期,如日照平地之时(食时)。此时之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打破视第二时得小乘之浅证为与佛之深证同一之偏见。其中所说斥小叹大(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弹偏褒圆(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之意义,乃欲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慕大(耻小乘,尊大乘)之心。若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而言,此期称弹诃(诃责小乘)时;在教之顺序上,则喻为生酥味。又‘方等’为大乘经之通称,此时为初说大乘经之时期,故亦称方等时。(4)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般若经之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如日照禺中之时(巳时)。此时所说教法,在内容上为通、别、圆三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言,此时为淘汰大小乘分别之偏执,说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称为淘汰时;在教之顺序上,喻为熟酥味。此一时期乃佛陀为须菩提等说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二乘更进展至大乘中之空,故称为般若转教;以此能消除法上之区别,故亦称法开会。其中,除阐示通教的消极之空(即共般若,为三乘共学之般若)外,亦说明别圆二教积极的不空中道之理(即不共般若,为菩萨所学之般若)。(5)第五法华涅槃时,指为使受教者之能力进至最高境界,证入佛知见之时期,约于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入涅槃之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之时期,如日轮当午之时。此时所说之教法纯系圆满之圆教,即会通前四时之浅方便教,并彰显真实之开显圆。从佛陀教化之意义上言,此不止于理论上之法开会,乃是实际令一切皆证入之人开会;在教之顺序上,喻为醍醐味。法华经与涅槃经之关系在于显扬毕竟一(佛)乘;法华经属于前番五味中之后教后味,系将华严时以后至法华经间之二乘加以开会,令成就‘入佛知见’为大目的(大收教);涅槃经则对法华经所遗漏之有能力者,追说追泯藏、通、别、圆四教,并说佛性常住、扶律谈常,教化使令成佛,故为后番五味中之后教后味,亦称后教涅槃经(捃拾教)。除华严三照、涅槃经五味外,另有法华长者穷子喻,亦显示佛陀一代教化之次第。如左表所示。五时复有通、别二种。别五时,即将佛陀教化众生之方法,依次分为五时期,以显说法之次第;通五时,则指于每时期中,相应受教者之能力而说法,使其各得不同之法益,以显教法之融通。此外,关于五时之年限有多种异说,又此五时是否应以时间而别之,或以理论之组织分类之,自古以来即成为争论之问题。(二)八教即谓化仪四教(佛陀教化众生所用之形式与仪则)与化法四教(佛陀教化众生所采用之教法内容)。(1)化仪四教:1.顿教,佛陀最初将自内证之方法直接教示众生;相当于华严经之所说。2.渐教,教化之内容由浅而渐深之教法;相当于阿含(初)、方等(中)、般若(末)三时所说。3.秘密教,佛陀应众生之不同根机能力因材施教,施予个别教化,而彼此互不相知。4.不定教,各种根机之众生虽同坐一席,然随各人之能力,所体悟之教法不一定。其中,秘密教与不定教之共同点为‘同听异闻’,即同座一席听法,而所闻法各异,但前者相互俱不知利益之差别,是为人法俱不知,后者则了知相互利益之差别,是为人知法不知。又不定教原意谓各人所体悟之教法不一定,故严格言之,上述秘密教理应称为秘密不定教,而不定教则应称为显露不定教。对此,顿渐二教乃为公开之教法,故称之为显露定教。(2)化法四教:1.三藏教,略称藏教。即小乘教。即为三乘人说阿含经,以明但空(仅知空之一面,而不知同时有不空之面)之理,并由析空观(分析之观空,又作拙度观)而入无余涅槃之教。该教之菩萨已制伏见思二惑,惟未断尽烦恼,为教化众生,经三阿僧祇劫至证悟之长期间实践因行,故称伏惑行因。2.通教,‘通’有通同、通入与共通等三义。以该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通之大乘初门教,故称通教。即由如幻即空(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成立,故为如幻之空假)之理,观体空观(观全体本来毕竟空,又作巧度观)之教。此教菩萨中之钝根者,仅能理解较浅之教理,与藏教之菩萨同证菩提果(通同);胜根菩萨则能领悟教中所含深奥之中道妙理,最后入别圆二教(通入)。如此由通教转进别教者,称为别接通(或别入通),由通教转进圆教者,称为圆接通(或圆入通)。同时,通教之菩萨为学习别教之教,而以别教修行之名目来表示通教之位次,此称为名别义通。3.别教,别,有不共与历别二义。即:不共二乘而独为菩萨说(不共),此点别于其他三教,又由差别面观察诸法(历别),故称别教。此教次第观空、假、中三谛而悟中道之理,但因其中道别于空、假,故称但中(观空、假之外另有独立之中)之理;其观法为次第三观,又称隔历三观。别教之菩萨,至初地后悟中道之理,与圆教之人相同,但在初地以前从但中之理体悟其中所含之不但中(空、假不离中)之理,即自十住至十回向之间,有从别教转进圆教者,此称圆接别(或称圆入别)。前述别接通、圆接通及圆接别,合称三被接。被接之意,主要是指于观理之际,体悟其中所含之深意,由此再继续转进更高层次之教。以上三教,在理论上皆可通至佛果,但实际上行者在因中即被接,以致无人可达三藏教之断惑位、通教八地以上,乃至别教初地以上,故称为有教无人(无人证教),或果头无人(无至佛果者)。4.圆教,圆,意即不偏、圆融、互备。即不论迷悟,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此为真实之理,亦为佛所觉悟之理,故圆教在显示佛之所悟,亦即为明示佛陀自内证之教。此教观空、假、中三谛之理在一谛中互具其他二谛,故此中道之理称为不但中之理。圆教之菩萨以一心观空、假、中三观,故此三观称为一心三观,或称不次第三观、圆融三观。以上四教中,藏、通二教为教证俱权(教与证俱为方便,非真实法),别教为教权证实(教为方便法,证为真实法),圆教则为教证俱实(教、证俱为真实法)。若以此配于五时,则第一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兼),第二鹿苑时但说三藏教(但),第三方等时则对说四教(对),第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教正说圆教(带),第五法华涅槃时中法华为纯圆教,而涅槃经之追说为并说四教,追泯则为纯圆教。同时,法华之圆(今圆)与说法华经以前之四时圆(昔圆)虽为同一教义(今圆、昔圆圆体无殊),但论其作用则互有优劣,故谓今圆为纯圆独妙之开显门,而超越前四时之昔圆,显出殊胜之作用。由此,法华经乃四教之外,‘超八醍醐’之最胜教,亦即超越化仪、化法等八教,而为最上之醍醐味教。[法华玄义卷一、卷十、四教义卷六、法华经文句卷六下、维摩经玄疏卷六、摩诃止观卷五下、天台八教大意、学天台宗法门大意、天台四教仪、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天台四教仪集解卷上、天台四教仪备释卷上](参阅‘三照’641、‘五味’1104、‘譬喻’6809)
五悔 [佛学大词典]
指五种悔过,乃为灭除罪恶所作之五种忏悔法。(一)天台宗修法华三昧时,于昼夜六时所作之五种忏悔法。又称五忏悔。即:(一)忏悔,悔罪而修善果。(二)劝请,劝请十方诸佛转法轮以救众生。(三)随喜,喜悦、称赞他人之善行。(四)回向,把善行之功德回向菩提。(五)发愿,发愿一心成佛。以上五者,天台家称为‘别方便行’,乃助修法华之行为,由最初五品位至等觉位,位位皆须勤行此方便,以助开观门。[摩诃止观卷七下、修忏要旨](二)密宗修金刚界法时所诵之五首偈颂,即归命、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五者。可配以五智,而与普贤菩萨十大愿同义,故亦称普贤行愿赞。[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乳味钞卷一](参阅‘密教忏法’4493)
五师 [佛学大词典]
(一)五种法师。指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等。[毗奈耶杂事卷十二](二)付法五师。有异世五师及同世五师之分。据三论玄义之说:(一)异世五师,指佛陀入灭后弘法传化之师,即摩诃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婆鞠多。(二)同世五师,指佛陀入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鞠多之五弟子,即昙无德、萨婆多、弥沙塞、迦叶遗、婆粗富罗。[大集经卷二十三、善见律卷二、阿育王传卷七](参阅‘同世五师’2244、‘异世五师’5150)(三)指日本中古时代南都诸大寺所置之僧职名称。每一寺选拔五位勤于世事,廉节能治之僧,称为五师。
五峰楼阁 [佛学大词典]
密教观想五佛位为五楼阁之意。即观想时,以五峰观为五佛之位,于中央及四方建立楼阁。亦即观想波罗、吽、剑三字为须弥山,于山顶想鍐、吽、多啰、奚哩、恶等五字为大殿,殿上有五楼阁,珠网花鬘严饰,殿内建立曼荼罗,于中以八金刚柱为庄严。[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金刚顶经义决卷上]
五家辨正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日僧德严养存撰,约刊行于东山天皇元禄年间(1688~1703)。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为有关禅宗系谱之论文。由于日本临济宗僧虎关师炼(1278~1346)等人屡有述作,咸认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皆属马祖道一之法系,数百年来已成一种普遍之观念。然养存等甚疑之,苦思欲辨。适逢清代僧白岩净符所撰之‘法门锄宄’传入日本,足为驳斥师炼等诸人之资料。养存即自撰五家辨正一卷,附于法门锄宄之后而刊行之。
五家辨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日本临济宗僧虎关师炼(1278~1346)撰。为论述我国禅宗五家法脉系统之文。本书乃阐明青原行思下之雪峰义存及其系下之云门宗、法眼宗皆出自马祖道一之门,甚至药山惟俨及其下之曹洞宗亦转属马祖道一,乃主张五宗全系马祖之法系,致使青原系统消失无存。(参阅‘五派一滴图’1119)
五家语录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明代郭凝之编。略称五宗录。内容系收录我国禅宗五家各祖之语录,计有七部,即:临济宗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一卷、沩仰宗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一卷、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一卷、曹洞宗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一卷、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一卷、云门宗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法眼宗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本书亦编入明续藏经第五十八函。其中临济、云门二语录以外之五语录,概为最初编集之作,颇令人注目。[佛典疏录目录卷下、扶桑藏外现存目录、第二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五家参详要路门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日僧东岭圆慈撰,光格天皇天明八年(1788)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禅宗五家,家风虽异,但皆以究明向上之大事为主,所别者唯其要门而已,故著者辑录五家门风之特色以成此书。内容包括临济宗战机锋论亲疏、云门宗择言句论亲疏、曹洞宗究心地论亲疏、沩仰宗明作用论亲疏、法眼宗先利济论亲疏,并附录腊八示众、看经榜。详细研讨各祖师之行履及语录。
五家所共 [佛学大词典]
谓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大智度论卷十一(大二五·一四二中):‘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
五家宗派 [佛学大词典]
宋代僧达观昙颖(989~1060)撰。今已不存,故内容不详。昙颖为宋代临济宗禅僧,本书为昙颖于仁宗嘉祐(1056~1063)年中所编辑有关唐宋时期禅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禅师之传记、语录,乃昙颖晚年之著作。
五家宗旨纂要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又作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清代三山灯来撰,性统编。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全书论述禅宗五家特殊之宗风及重要法门,然重点在临济宗与曹洞宗上。并附录三身四智说及八识拈评。所述各家宗风,如:临济宗之全机大用、曹洞宗之正偏相资、沩仰宗之师资(徒)唱和、云门宗之出语高古、法眼宗之见色明心等,所述各家法门则有临济宗之四料简、三玄三要,曹洞宗之正偏五位、四宾主等,且一一略解并附颂。此书为了解禅门法要之入门书。
五家正宗赞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又作正宗赞。宋代希叟绍昙撰,理宗宝祐二年(125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收录达磨祖师至雪峰大师及禅宗五家之耆宿计七十余人之略传,各传之后附有四六排偶之赞,描绘诸师之风貌。
五家七宗 [佛学大词典]
我国南宗禅各派之总称。又作五派七流。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家,加上出自临济之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七宗。禅宗自菩提达磨六传至慧能,下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巨匠。此二支之传承如下:(一)南岳之下经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至临济义玄,大振禅道,是为临济宗。又义玄之下,经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至石霜楚圆,楚圆传黄龙慧南与杨岐方会,创黄龙派、杨岐派。另百丈怀海下有沩山灵祐,沩山传仰山慧寂,立沩仰宗。(二)青原之下有曹洞、云门、法眼等三宗,然关于此三宗之传承,有诸多异说,乃因各家对传承法统之道悟禅师的看法不一而起,兹列举如下:(1)据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禅林僧宝传卷四、传法正宗记卷七等所举,道悟,乃指石头希迁之下的天皇道悟。即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石头之下出天皇道悟、药山惟俨二师。天皇之下经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至云门文偃,创云门宗。又雪峰之下经玄沙师备、罗汉桂琛至法眼文益,创法眼宗。另与天皇道悟同门之药山惟俨传云岩昙晟、洞山良价至曹山本寂,创曹洞宗。如下表所示:(2)据祖庭事苑卷一、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禅宗正脉卷七、五宗原等所举,道悟乃有二者。一为石头法嗣之天皇道悟,然其法统经慧真、幽闲至文贲而绝。一为马祖之下的天王道悟,此道悟之法统,经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等次第相传,而出云门、法眼二宗。此说乃根据唐代丘玄素所撰之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禅师碑铭而立。(3)据一源五派辨、五派一滴图、佛祖宗派图等所举,亦皆主张道悟有二人。其中,天王道悟为马祖法嗣之一说,与前述相同。然另主张与道悟同门之药山惟俨,亦为马祖之法嗣,而将曹洞宗归于马祖之下,故日僧虎关师炼撰之五家辨中认为,我国南宗禅之五家皆系马祖之法系,致使青原法统消失无存。然另一日僧德严养存撰之五家辨正,则驳斥师炼之说。(4)据致祐之人天眼目后序载,天王道悟碑乃后人假托丘玄素之名伪撰者,碑文中所记天王道悟之因缘语句,与景德传灯录卷十、荆州旧图志等所载之白马寺昙照禅师(马祖之法孙)之因缘完全相同,故主张道悟唯石头法嗣之天皇道悟一人而已。盖上述诸种异说之由来,恐系云门、临济二宗互争曹溪之正统而起。唐末以后,临济之宗风大兴,故一般皆以南岳为曹溪之正统,致使临济之宗徒有视云门宗为曹溪旁出之倾向,故至云门末流,乃传有伪撰天王道悟碑之事,以此作为主张云门正统论之资料。[释氏源流五宗世谱定祖图序、佛祖统纪卷二十九、教外别传卷七、林间录卷上、联灯会要卷十九、五灯会元卷七、五家语录序、五家宗派图](参阅‘五家’1128、‘禅宗’6455)
五家 [佛学大词典]
我国南宗禅各派之总称。指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加黄龙与杨岐二派,则称为七宗。禅宗自初祖菩提达磨五传而至弘忍,其下分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派。北宗主渐悟,行于北地,并无分派;南宗主顿悟,行于南方,盛于中唐以后,尤以慧能门下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支,为唐末以降禅宗之主流,传衍出五家七宗等派别,各树独特之宗风。南岳怀让一支,至唐末有百丈怀海之下之沩仰宗,及以大机大用为禅风之临济宗,迨至石霜楚圆之下,乃有黄龙、杨岐之分立。黄龙派甫现即衰,杨岐派则得北宋士大夫阶层之归依,至明末清初犹称隆盛。另青原行思一支以下,曹洞宗以兀坐及五味为禅风,其影响不若临济宗。法眼宗于宋初得江南钱氏归依,穷究公案,蔚成风气。云门宗则承法眼之后,流行于江南,至北宋末年乃渐趋没落。我国禅宗虽有上记五家七宗之分,而旨归不二,所异者唯宗风而已。(参阅‘五家七宗’1128)
五俱意识 [佛学大词典]
唯识家谓与五识(眼、耳、鼻、舌、身)同时生起之意识。为四种意识之一。即指意识中之明了意识。明了意识与五识俱起,助五识生起现行,复能令五识明了取境,故称五俱意识。[成唯识论卷七、百法问答钞卷一]
五俱伦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俱轮、五拘邻、五俱邻。即佛陀成道之初,于鹿野苑最先度化之五比丘。依法华文句卷四之三,五比丘依序为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然‘俱伦’一词,其义不详,一说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为同伦,故称俱伦;或谓‘俱伦’乃阿若憍陈如之别译,又作拘邻,五比丘中以俱伦为首,故统称之为五俱伦。[法苑珠林卷十一、寂照堂谷响集卷四]
五乘齐入 [佛学大词典]
五乘齐入净土之意。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根机,皆藉弥陀广大本愿力之强缘而齐入真实之报土。[观经疏玄义分、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二、卷六]
五乘 [佛学大词典]
乘,梵语ya^na。指道、船、车,即运载之义。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之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一)通常指:(一)人乘(梵manus!ya -ya^na ),人以三归五戒为乘,运出三涂四趣而生于人道。(二)天乘(梵deva -ya^na ),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而达天界。(三)声闻乘(梵s/ra^vaka -ya^na ),即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四)缘觉乘(梵pratyeka -buddha-ya^na ),即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无余涅槃而成辟支佛。(五)菩萨乘(梵bodhisattva -ya^na ),即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盂兰盆经疏卷上、法华玄论卷七](二)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所举之五乘为:(一)天乘,即以十善法运载众生,使其得以生于欲界天。(二)梵乘(梵brahma -ya^na ),即以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运载众生出生死海,生于色界、无色界。(三)声闻乘,即以生灭四谛之法运载众生出离三界。(四)缘觉乘,即以生灭无生之十二因缘法运载众生出离三界。(五)诸佛如来乘(梵buddha -ya^na ),即以事理之六度、次第之三观等诸法运载众生同至涅槃彼岸。[入楞伽经卷四、楞伽经义疏卷二下、华严五教章卷一](三)华严宗所揭示之五乘为:(一)一乘(梵eka -ya^na ),即以一乘实相之法为乘,至涅槃彼岸。(二)菩萨乘,即以六度万行为乘,出离三界。(三)缘觉乘,即以十二因缘为乘,越出三界。(四)声闻乘,即以四谛法为乘,超出三界。(五)小乘(梵hi^na -ya^na ),即人天乘。以五戒十善为乘,出离四趣。[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五教章义苑疏卷一、华严五教章匡真钞卷二](四)据称赞大乘功德经载,佛以随类音而为有情类说五乘法。此五乘指:(一)声闻乘, (二)独觉乘,(三)无上乘(梵an -uttara-ya^na ),(四)种种乘(梵na^na^ -ya^na ), (五)人天乘(梵deva -manus!ya-ya^na )。(五)真言宗以五大配于五乘,此五乘皆为毗卢遮那(大日如来)法身中之自体,故别立五乘成佛。即:(一)人乘,即地大。以人皆住于地之故。(二)天乘,即水大。水以鍐为种子,鍐,离言说之义。水从方圆之器自在而转,与天自在之义相应和。(三)声闻乘,即火大。以声闻自心发火,而灰身灭智之故。火大之种子为啰,啰为语菩萨之种子,声闻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于火大。(四)缘觉乘,即风大。风大之种子为诃,诃,因缘之义。缘觉观十二因缘,故二者之义相应。又缘觉之开悟以观缘起无常之理而证悟,如由风缘而观飞花落叶,遂体悟花叶毕竟随风飘零之无常,故以缘觉配于风大。(五)菩萨乘,即空大。因菩萨以二空为观之故。[秘藏记卷末、秘藏记钞卷十](六)净土宗则认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五乘,皆得蒙受阿弥陀佛广大之愿力,而往生净土,称为五乘齐入。(七)又天台宗将声闻、缘觉二乘合并为一,再加佛乘,则亦为五乘。总之,教导、运载众生生于人、天乘之世间法门,称为世间乘;教导、运载众生生于声闻、缘觉、菩萨乘,以超越生死迷界之法门,称为出世间乘。五乘之外,另有所谓四乘之说,系指:(一)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二)人天乘、小乘、三乘、一乘等四乘。(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四乘。(四)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等四乘。依声闻、缘觉、菩萨、佛四乘所说之观法,其智慧有所分别,故有下观智、中观智、上观智、上上观智(四乘观智)之别。
五香 [佛学大词典]
(一)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谷等共埋于地中之五香。指沉香、白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二)密教为成就诸真言而备办之五种坚香。即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备物品](三)密教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等三部通用之五香。即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啰娑、诃梨勒、石密。[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四)密教修孔雀经法时所烧之五香。即沉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乳味钞卷二十、卷二十五](五)谓五分法身清净之香。又称五分香、五分法香。即指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集诸经礼忏仪卷上、大藏法数卷三十三、建立护摩私记](参阅‘五分香’1067)
五食 [佛学大词典]
五种出世间之食。乃长养圣者慧命善根之五种法食。即:(一)念食,谓修行者常持正念,长养一切善根。(二)法喜食,谓修行者爱乐大法,而得资长道种,其心常生喜悦。(三)禅悦食,谓修行者由得禅定力而能自养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悦。(四)愿食,谓修行者以身持愿,不舍万行而长养一切之善根。(五)解脱食,谓修行者解脱各种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提善根。[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华严经疏卷十九、卷二十八]
五风 [佛学大词典]
指存于人体内之五种气息。据金七十论卷中之说,五风乃诸根共通者。五风即:(一)波那风(梵pra^n!a ),此风由口、鼻摄取外尘,动十三根,又称呼吸风。 (二)阿波那风(梵apa^na ),此风见可畏之事物即缩避之,致人怯弱,又称缩避风。(三) 优陀那风(梵uda^na ),此风令人高慢,以己独胜,他人皆不及我,又称胜他风。(四) 婆那风(梵vya^na ),此风遍满全身,其极至则渐离人体,离尽而卒,又称遍满风。 (五)娑摩那风(梵sama^na ),此风住于心处,摄持身心,又称摄持风。此五风之消长,能左右人之行动作为乃至其一生之荣枯。
五音七声 [佛学大词典]
为我国自古相传用以表示音律高低之法。梵呗音谱所用之十二音律之音阶亦由此而成(示图于后)。五音中以宫调最低,依商、角、征、羽次第增高。又于角下加变征,羽下加变宫,乃成七声。七声复有律旋、吕旋之别,加变征、变宫为吕旋;若于商下加婴商、羽下加婴羽,则称律旋。[通典卷一四三、隋书音乐志第九、礼记注疏卷三十七]
五音 [佛学大词典]
我国古传之五种音调。又作五声、五调子。即宫、商、角、征、羽。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即说极乐净土之七宝诸树,清风吹时,出五音之声。五音之中,宫为土声,其音最浊,为壹越调,配于中央。商为金声,次浊,为平调,配于西方。角为木声,半清半浊,为双调,配于东方。征为火声,微清,为黄钟调,配于南方。羽为水声,其音最清,为盘涉调,配于北方。后世密教遂以五音配列五智、五佛、五部、五色等,宫表中央法界体性智,商表西方妙观察智,角表东方大圆镜智,征表南方平等性智,羽表北方成所作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二、净土五会念佛法事仪赞、汉书律历志第一上、通典卷一四三、隋书音乐志第九]
五重塔 [佛学大词典]
五层之塔婆。又作五层浮图、五层塔、五级塔。其顶端置有相轮,印度古来即有其制。据佛祖统纪卷五十三、洛阳伽蓝记卷二等所载,可知我国自东晋以后即盛行造立五重塔,现存者亦甚多。[陀罗尼集经卷二、广弘明集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一、法苑珠林卷三十八]
五重云 [佛学大词典]
比喻女子之五障。女子之身具有五种障碍,即不得作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圣王及佛身。以五障碍譬喻能遮覆之云,故称五重云。[中阿含经卷二十八、大智度论卷九]
五重唯识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重唯识观。法相宗以诸法均由观识转变而来,持此观法,将唯识体之浅深粗细次第分为五重,此即五重唯识观。又见道以前之相似观有五重层次,但在见道真观,达到第一重之唯识观时,即可立证真如。五重唯识观为窥基所创,即:(一)遣虚存实识,遣,即遮遣,意为否定。在三性中,遍计所执为虚妄,体用皆无,故舍遣之;以依他、圆成为诸法之体相与实性,以其为真实,故存留之,并观此二性乃唯识之所现,此为第一重唯识观。(二)舍滥留纯识,在第一重观之时,依他之事与圆成之理虽不离识,但内识中仍有客观之境界(相分)与主观之心(见分、自证分),心唯内有,境亦通外,为恐相分之内境与心外之境混淆,无法得到正观,故须舍境留心,此为第二重唯识观。(三)摄末归本识,在第二重观之时,虽已舍离心境相对之滥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自证分)之本与作用之末(见相二分)的分别,因末离本则不存在,故摄末归于本,此为第三重唯识观。(四)隐劣显胜识,心王和心所之自体,虽同样变现见相二分为能缘、所缘,然心所仅为心王之伴属,作用较劣,故须隐蔽较劣之心所而彰显较胜之心王。此为第四重唯识观。(五)遣相证性识,第四重时,虽已显存心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别(事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为性体之圆成实性),故须遣依他之相用,证圆成之实性。此为第五重唯识观。以上乃对心王而说,若从一般观点视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真如等五法之事理上,亦应遣前四重,而证第五重。复次,以上五重乃在说明悟入三性之层次,故离三性观则不存在。又五重中之第一重为总观,后之四重为别观。又前四重乃观现象识之相唯识,为见道以前之修法;第五重为观真如唯识之性唯识,乃见道以后之修法。[般若心经幽赞卷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本、唯识义章卷一末、卷二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五重相对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五重教相、五段相对、五段相传。为日本日莲宗五纲判教中所用之判教名称。即:(一)内外相对,佛教与非佛教。(二)大小相对,大乘与小乘。(三)权实相对,法华经之实教与其他权教。(四)本迹相对,法华经之本门与迹门。 (五)教观相对,经文上显示之教相及文义中所示之观心。
五重相传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重血脉、五重。乃日本净土宗所行之传法仪则。即以五重之次第相承宗义,并传授五份血脉,传说此一仪则乃以明德四年(1393)圣冏之传予圣聪为滥觞,其对象本为出家众(学匠相承),但后来对在家众亦有传授结缘五重(化他五重)者。此种依师徒相承传法之方式,有所谓誉号、莲社号、阿号之称。
五重念佛 [佛学大词典]
(一)为华严大疏钞卷六十二所举之五种念佛法门。即:(一)称名往生念佛门,谓口中称念佛之名号。(二)观相灭罪念佛门,谓观念佛之色相而灭罪。(三)摄境唯心念佛门,谓观万法唯一心。(四)心境无碍念佛门,谓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二者相融而无碍。(五)缘起圆通念佛门,谓观法界一相,泯绝心境之名,法性自缘而非随缘,自性融通而非彼此互融。上记五种之中,前二种乃事念佛,后三者则为理念佛。[华严经疏卷五十六、华严大疏钞卷八十五](二)智顗大师所立之五方便念佛门,即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五重玄义 [佛学大词典]
天台智顗为解释各经内容之深义,所立之五种义解法。又作五重玄谈、五重玄、五玄、五章。即:(一)释名,解释一经之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之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之妙体。(三)明宗,阐明一经之宗趣。(四)论用,论说一经之功用。(五)判教,又作判教相,判立一经之教相,以定一经之评价。此一义解法,见诸于其法华玄义、维摩经玄疏、金光明经玄义、仁王经疏、金刚般若经疏、观音玄义等著作中。如法华玄义卷一举出妙法莲华经所具五重玄妙之义,称为法华五重玄义。即:(一)以法喻为名,(二)以诸法之实相为体,(三)以一乘之因果为宗,(四)以迹门十四品为断疑生信之用,以本门十四品为增道损生之用。(五)以无上醍醐为教相。维摩经玄疏亦举出维摩经之五重玄义:(一)以不思议之人法为名,(二)以不思议之真性解脱为体,(三)以不思议佛国之因果为宗,(四)以不思议之权实、折伏摄受为用,(五)以不思议之带偏显圆为教相。然智顗于菩萨戒义疏中,则依五重玄义而取‘释名、出体、料简’之三重玄义,此则为特异之释例。[阿弥陀经义记、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私类聚卷一、卷四、法华略义见闻卷一、法华玄义讲述卷一](参阅‘法华五重玄义’3399)
五重世界 [佛学大词典]
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之世界性,在大智度论中称为一佛世界,冠注五教章卷下之四则依准旧华严经所说十重世界之次第,称之为世界性。[旧华严经卷五十六、大智度论卷五十、华严经搜玄记卷一末、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彰所知论卷上、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二]
五衲衣 [佛学大词典]
又作衲衣、弊衲衣、坏衲衣、百衲衣。衲,缝补之意;以五色之碎段重重缝补之衣。即因朽坏而经修补缝缀之法衣。[四分律卷四十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一](参阅‘衲衣’3952)
五衍 [佛学大词典]
指五乘。衍为梵语ya^na之音译,意译作乘。又作道、船、车,为运载之意。即:(一)人乘(梵manus!ya -ya^na ),即三归五戒,以之运载众生,可渡越三涂,生于人间。(二)天乘(梵deva -ya^na ),即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以之运载众生,可渡越四洲,生于天上。(三)声闻乘(梵s/ra^vaka -ya^na ),即四谛法门,乘之可至阿罗汉果。(四)缘觉乘(梵pratyekabuddha -ya^na ),即十二因缘法门,乘之可至辟支佛果。(五)菩萨乘(梵bodhisattva -ya^na ),即悲智六度法门,以之运载众生,可渡越三界三乘之境,达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盂兰盆经疏卷上、法华玄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阅‘五乘’1126)
五苦 [佛学大词典]
五种苦恼。经论中有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五趣之苦,即:(一)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并依先世之所作而定寿命长短,又诸天皆有命尽、劫尽二大灾。(二)人道苦,由奴婢下使至帝王转轮圣王,皆受生老病死、饥渴寒热等无量百千种之苦。(三)畜生苦,禽兽虫鱼等类皆受饥渴寒热、供人取食、相互啖食等万般之苦。(四)饿鬼苦,饿鬼身长一由旬,而咽细如针孔,其喉中喷火,不得饮食。(五)地狱苦,地狱有铁城镬汤、剑树刀山等八寒八热之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就苦之自体列举五种,即逼迫苦、众具匮乏苦、界不平等苦、所爱变坏苦、三界烦恼品粗重苦等五苦。复列举五乐所治之五种苦,即因苦、受苦、唯无乐苦、受不断苦、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此外,广弘明集卷三十说生、老、病、死、爱离五苦。释氏要览卷上则说多食之五苦。另如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所举之五苦,即:(一)生老病死苦,众生初受生时,在母体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衰老时,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最后至命终时,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二) 爱别离苦,常与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三)怨憎会苦,所憎恶之人,本欲远离,却反而常相聚。(四)求不得苦,于世间色声之境,及一切利养之种种可爱乐者,心生贪欲而不能得。(五)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在此为一身之总称。谓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菩萨地持经卷七、显扬圣教论卷十五、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一]
五胡十六国 [佛学大词典]
晋朝由于北方民族入侵,遂向南方迁徙,此即后来之东晋,在晋惠帝太安二年至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303~439)之间,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种胡族(异族),各于中国北方建国,约有十六国之多,故称为五胡十六国。佛教于当时被汉族视为外来之宗教而大加排斥,却反受北方胡族之欢迎,而得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佛图澄为代表之后赵、以道安为中心之前秦、以鸠摩罗什为中心之后秦,及以昙无谶为代表之后凉等诸国,佛教皆异常兴盛。
五相成身观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五转成身、五法成身。密教观行之一。指行者在现实身作观,而完成本尊之佛行。此观法与三密观同为金刚法重要之观行。三密观乃以本尊与行者互入,而由横面作观;五相成身观则次第纵观五相。此五相各有自证、化他两门。又五相依序配以五智之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即: (一)通达菩提心,理论上悟到自己之本性即菩提心。(二)修菩提心,进一步求实证。(三)成金刚心,观本尊之三昧耶形,而依广金刚与敛金刚两观,证得自身与诸佛之融通无碍。(四)证金刚身,行者之身即刻成为本尊之三昧耶身。(五)佛身圆满,完成观行后,我与佛一致无二。若以五相配以种三尊之次第,则通达菩提心与修菩提心为种子位,成金刚心与证金刚身为三昧耶位,佛身圆满为尊形位。又种三尊可依其次第而配以法报应三身,则种子位为法身,三昧耶位为报身,尊形位为应身。[金刚顶经卷上、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中、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五相 [佛学大词典]
(一)天人之五衰相。六趣中之天人于临终时,显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等五种衰相。[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参阅‘五衰’1142)(二)密教行者成就本尊身所应具备之五相。即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菩提心论](参阅‘五相成身观’1120)(三)迷悟之五种法相。又作五事。即所诠相、能诠相、相属相、执着相、不执着相。所诠相为法,能诠相为名,二者皆通于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相属相为执着法与名相属着之相,是遍计所执性。执着相以所执为自性,是依他起性。不执着相则为离执着之相,是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
五畏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n~ca-vibhi^s!an!a。指五种怖畏,即见道以前之人(或称初学菩萨)有五种怖畏之心。又作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学之人虽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二)恶名畏,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讥谤之故。(三)死畏,又作命终畏。虽发广大之心,施与财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又作堕恶趣畏。造不善业,恐堕三涂恶道,故恒怖畏。(五)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
五派一滴图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日本临济宗僧日庵一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法门锄宄之附录。有关禅宗五家宗派传承源流之说,宋代以降,达观昙颖、觉范慧洪、梦堂觉等诸师皆有所论究,然日本临济宗僧虎关师炼撰五家辨一卷,批判彼等之论,而主张五宗皆系马祖一脉之法系。一东将道原之景德传灯录、梦堂之重校五家宗派序、虎关之五家辨三者所述之五家法系逐一列表,异同并比,而谓虎关之说最为正确。
五星 [佛学大词典]
五个星之意。又作五执。即:(一)岁星,即木曜,为五行中木之精,乃东方苍帝之子。(二)荧惑星,即火曜,为火之精,乃南方赤帝之子。(三)镇星,即土曜,为土之精,乃中央黄帝之子。(四)太白星,即金曜,为金之精,乃西方白帝之子。(五)辰星,即水曜,为水之精,乃北方黑帝之子。此五星行一周天之迟速不同,太白星与辰星各须时一年,荧惑星二年,岁星十二年,镇星二十九年半,人每至其命星,而吉凶不等,七曜攘灾决中一一明其攘灾之法。[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宿曜经卷上、大方广菩萨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三]
五后得智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行圆满后所起之五种化他智慧。即:(一)通达智,欲见之境得以自在得知之智。(二)随念智,于前观心中了知诸法实相,虽出观后亦得忆持不忘之智。 (三)安立智,在了知之诸法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四)和合智,以已得之智慧,观察诸法和合之境,转一切烦恼为菩提之智。(五)如意智,于自己所欲之一切事,能得自在随意之智。
五形 [佛学大词典]
指方形、圆形、三角形、半月形、团形。密教以此为五字、五大之形色,为一切形色之根本。五形次第与黄、白、赤、黑、青等五色相应。(一)方形,为阿(豙)字地大之形色。方形为四方均等之形,有安住不动之义,相应于阿字本不生之理,能表地大之义。(二)圆形,为缚(釯)字水大之形色。圆形为旋转自在、不住一处之形,水性则随器而不定其形貌,故圆形相应于缚字言语无穷转之义。(三)三角形,为罗(高)字火大之形色。三角为锐利之形,表火大烧除尘染垢障之猛利德用,相应于罗字尘垢不可得之理。(四)半月形,为诃(嵔)字风大之形色。半月一方为平坦安住形,一方为圆形不住形,表能造作诸法之义,相应于诃字风大之具有大力,能成诸法,亦能坏诸法。(五)团形,为佉(傡)字空大之形色。乃三角与半月相合之相,为方圆不二、众形具足名,即如意宝珠形,相应佉字等虚空之法性。此五大、五色、五形等说,系密教所立。显教则仅立地、水、火、风四大,而说黄、白、赤、青四色及方、圆、三角、半月等四形。[五轮九字秘释]
五帝 [佛学大词典]
我国古代神话中之五位天帝。道教供奉为神。据唐朝贾公彦疏载,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老子中经、太上飞行九神玉经]
五品弟子位 [佛学大词典]
八行位之一。略称五品位。天台宗立圆教之行位有八,五品弟子位即其中第一位。十信以前之外凡位区别为五品,在六即位中相当于第三之观行即(观行五品位)。五品,一般指专心于自己之实践行,故称弟子位。五品即:(一)随喜品,闻实相圆妙之法而信解随喜,内以三观观三谛之境,外用忏悔、劝请、随喜、发愿、回向等五悔勤加精进。(二)读诵品,信解随喜,并读诵讲说妙法之经。(三)说法品,以正确说法引导他人,更由此功德观自心之修行。(四)兼行c 度品,观心之余,辅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五)正行六度品,观心之功夫进时,自行化他事理具足,故在此须以六度之实践为主。以上所说原系出自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而在法华玄义卷五上,以三藏教之五停心位比拟于此。又法华文句记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其中前三人配闻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据传智顗尝称说自己为五品弟子位。[天台四教仪、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佛祖统纪卷六](参阅‘六即’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