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八人地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宗所判立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人者忍之意,谓三乘之人共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所谓八忍位,即见道之苦法智忍、集法智忍、灭法智忍、道法智忍、苦类智忍、集类智忍、灭类智忍、道类智忍等八忍。[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
入藏 [佛学大词典]
(一)编集现存佛教典籍之丛书,称为入藏。即编集印度佛典之汉译本,及中、日习法者之撰述。始于东晋末,道安综合整理当世既行之经典,作成综理众经目录。至南齐僧祐着出三藏记集,编集东晋、刘宋、南齐三代之译经目录。以上两者仅为大藏编纂以前之目录,尚未有大小乘,或如经律论之区分。各朝钦定大藏经,始自梁天监十七年(518),庄严寺宝唱等奉敕撰梁世众经目录四卷。魏永熙年中(532~533 ),李廓撰魏世众经目录一卷。高齐武平年中(570~575),法上撰齐世众经目录一卷。至此已大致有分类,梁世众经目录收有大乘经二六二部,六七四卷;小乘经二八五部,四○○卷。内容区分为:先异译经、禅经、戒律、疑经、注经、数论、义记、随事别名、随事共名、譬喻、佛名、神咒等十二类,凡一四三三部,三七四一卷。元魏众经目录区分为:大乘经、大乘论、大乘经子注、大乘未译经论、小乘经、小乘论、有目未得经、非真经、非真论、全非经愚人妄作等十类,总为经律论真伪四二七部,二○五三卷。又齐世众经目录区分为:杂藏、修多罗、毗尼、阿毗昙、别、众经抄、众、人作等八类,凡经律论真伪七八七部,二三三四卷。另据广弘明集卷二十二载,北周保定三年(563)曾有钦定大藏经之编造。至隋代开皇十四年(594),法经奉敕勘定经目,编成众经目录。开皇十七年,费长房编纂历代三宝纪十五卷,其中之代录九卷、入藏录二卷,相当于藏经经目之编纂。此后有隋仁寿二年(602),彦琮等奉诏编纂之仁寿众经目录;唐显庆四年(659),奉诏书写之西明寺大藏经入藏录(收在大唐内典录第八卷)等。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集之开元释教录,虽为私撰之经录,但却为经录中经典之作,其中第十九、二十两卷,即是收录当时流传经典之入藏录。唐贞元十年( 794),圆照奉敕编纂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下卷即其入藏录。至南唐保大三年( 945),恒安奉敕编纂续贞元释教录,为写本钦定大藏经最后之作。要之,自六朝末期梁陈时代经隋唐至五代末期,钦定大藏经悉依写本流传,至赵宋发明印刷术后,始依刊本流通。北宋之官版大藏经为最初之开版,其后大藏经均依此而编集刊行。有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之敕版(又称蜀版),覆刻此经版者,有高丽版、金版。金版为元代弘法寺版之基础。北宋有祟宁万寿大藏。南宋后又刊行思溪法宝资福寺大藏经、思溪圆觉禅院大藏经、碛砂延圣院大藏经等。元朝钦定大藏经有弘法寺版,私版有杭州大普宁寺大藏经(今日本所存者即此版)。迄明朝,官版虽有南藏、北藏之分,除编集组织相异外,内容仅有少许出入。至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完成之清版大藏经,为钦定大藏经最后之着。日本自我国请回藏经,于德川时代(1603~1867)始由天海依宋本刊行,复由铁眼依明本刊行。明治时代(1868~1911),有大日本校订缩刻大藏经(略称缩刻藏经)、大日本校订藏经(卍藏经)刊行;大正时代(1912~1925)有大正新修大藏经(大正藏经)。[出三藏记集、历代三宝纪、仁寿众经目录、开元释教录、佛书解说大辞典佛典总论第三部第四章(小野玄妙)](参阅‘大藏经’893、‘中文大藏经’ 1001)(二)谓人、物等入进西藏。如唐代文成公主嫁与弃宗弄瓒(藏Sron%-btsansgam-po ),为史实明载入藏记录之始,自此唐及印度文化亦相继入藏,入藏者亦随之增多。印度僧寂护(梵S/a^ntaraks!ita)受王招请入藏弘法,继有莲华生(梵Padmasambhava )入藏传密。佛教遂大行于藏。(参阅‘西藏佛教’2593)
入坛 [佛学大词典]
(一)谓入灌顶坛受法,为密教修法之一。坛,为梵语man!d!ala(曼荼罗)之意译,系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诸尊各如法集会之处。真言行者进入此坛场接受灌顶,即称为入坛。此时所行之灌顶法,即称为入坛灌顶。付法传卷二:‘便许入檀,授发菩提心戒。’(二)指登戒坛受戒法。又作登坛。(参阅‘登坛受戒’5166)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佛学大词典]
禅宗四祖道信(580~651)撰,原书已佚,仅由楞伽师资记道信条之记载,而知道信曾著有本书。又据同书道信条所用之资料,若推测其书曾大量摘录本书内容,则依其所述,道信于本书主张以坐禅观心为主之五种禅要,即: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入道 [佛学大词典]
(一)谓证入无漏圣道之意。(二)引申转指出家入佛道者,称为入道人、入道者。日本对于天皇与公卿等晚年剃发,归依佛门,亦敬称为入道。亲王之入佛门者,则称为入道亲王。
入圣 [佛学大词典]
谓入正定聚、证果之意。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称为圣。俱舍论卷十八(大二九·九四中):‘僧已破,及至未合,一切世间,入圣得果,离染尽漏,皆悉被遮。’往生拾因(大八四·九八上):‘从散位入定位,是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也。’[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七之本]
入瓶 [佛学大词典]
指出自阿育王传卷七所载‘沙弥入瓶’之传说故事。昔有阿育王,见有位七岁沙弥将至屏处,乃向其作礼,并告沙弥(大五○·一二八下):‘莫向人道我礼汝。’此时沙弥见前有澡瓶(水瓶),遂运用神通力入澡瓶,旋又自瓶中出,亦向王说(大五○·一二九上):‘王慎莫向人道沙弥入澡瓶中复还出来。’然王则谓:‘我当现向人说,不复得隐。’此传说乃表示,沙弥虽小,不可轻之,以能度人故;王子虽小,亦不可轻,以能杀人故;龙子虽小,亦不可轻,以可兴云致雨故。
入灭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rin!irva^ti 或 parin!irva^yati,巴利语parinibba^ti或 parinibba^yati。入灭度、入寂灭之略称。或译为入涅槃、取灭度、示寂等。(一)依原语有二义,一为寂灭世间之烦恼执着,入无漏解脱;二为入无余依涅槃界,亦即漏尽者舍肉身而殁。一般多采后者之义,此语不仅指佛陀之入灭,高僧、圣者之死亦称入灭。(二)为释迦八相之一。(参阅‘八相’289)
入楞伽心玄义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门,即: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解释等,并立有相宗、无相宗、法相宗、实相宗等四宗之教判,旨在揭示法相、实相之区别。
入菩提行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Bodhicarya^vata^ra 。为七、八世纪印度中观学派论师寂天(梵S/a^ntideva )所著。本书系英国之东方学者荷吉森(B.H.Hodgson, 1800~1894)于尼泊尔所发现大量梵文原典之一。全书由九一七梵文偈颂组成,共分十章:(一)赞叹菩提心,(二)皈依三宝与忏悔,(三)誓发菩提心,(四)修道,(五)保护正知,(六)忍辱,(七)精进, (八)禅定,(九)智慧(般若)与波罗蜜,(十)对诸佛菩萨之赞叹。本书梵文原典蕴满诗趣,以醇郁之诗偈表达慈悲博爱之宗教信念,乃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文学之杰出著作。本书原有西藏译本与汉译本,梵文原典刊行后,陆续有蒙古译本,及法文、德文、日文等各国之译本。其中,西藏译本题为 Byan%-chub-sems-dpah!ispyod-pa- la h!jug-pa(入菩萨行);汉译本题为‘菩提行经’,译者为天息灾,古来被视为印度中观学派之祖龙树所集颂。然若将寂天之另一著作‘大乘集菩萨学论’内之思想及龙树之‘经集’,与本书相互对照比较,则可确定本书非龙树所作;且于梵文原本、藏译本,及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中,皆以寂天为本书之作者。此外,若比较梵本与汉译本之内容、篇幅,则汉译本之第二章部分不全,第三、四章全缺,遂将第二章作为施品,第五章作为戒品,故汉译本仅包含八品(共四卷)。(参阅‘菩提行经’5201)
入众须知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分坐禅、入室、请益因缘、沙弥戒文、训童行、劝坛信等五十余项,为初入禅林者阐明日分、月分、年分之诸般规矩作法。书中并无编述者及出刊记,仅由‘念诵’项内所云(卍续一一一·四七九下):‘白大众,如来大师入般涅槃,至今皇宋景定四年(1263),已得二千二百一十三载’之语推测,此卷约成于南宋理宗在位年间。
入众日用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日用清规、入众日用小清规、日用小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系南宋僧宗寿于宁宗嘉定二年(1209)佛诞日,在江西千龟峰以百丈清规为准,说示禅林一日之规矩,使入众之学人得以日夜遵守,其内容包括:起床、洗面、着袈裟、进食、如厕、入浴、卧相乃至看经、步行等诸种法则。
入众五法 [佛学大词典]
入众即与众共同起居之意,又作交众。学人初入丛林须知之五事,称为入众五法。即:(一)下意,自己要低声下气。(二)慈心,以慈悲心对待他人。(三)恭敬,要尊重上座。(四)知次第,要明白事物之次第。(五)不说余事,不谈修行以外之余事。[五分律卷十九]
入众 [佛学大词典]
(一)与师家问答结束后,归回大众之中,称为入众。又作入阵。[禅林象器笺参请门](参阅‘出阵’1561)(二)指得度后初入丛林,或指初出于江湖会,或指加入丛林大众之列。(参阅‘得度’4552)(三)指与大众共同修行。禅苑清规卷二小参(卍续一一一·四四四上):‘况是出家行脚,入众参禅(中略)应系众中规矩。’(参阅‘入众五法’264)
入堂法 [佛学大词典]
入堂之仪式法则。大众倚西序之柱由左足而入,正面叉手低头分东西两序就位,先于佛前问讯,再对座互作揖而立;住持人由中央先由右足而入至靠近拜席处正面和南,此时大众皆齐叉手低头。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载,前门入时必从南颊(面向僧堂,其前门左侧之柱处)入,先举右足;不从北颊入,系尊敬住持人之故。后门入时,上间坐者从北颊入,先举左足;下间坐者则从南颊入,先举右足。既入,则于圣僧前问讯而坐。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日僧圆仁撰。又称入唐求法巡礼记、入唐巡礼记、五台山巡礼记,或简称巡礼记。为圆仁在唐之见闻记。承和五年(838),圆仁随遣唐使来华,至承和十四年返日。此书即为此期间之实地见闻录。叙述海上行程之旅途劳苦,入扬州开元寺受学,巡礼五台山之经过。以及到长安受法后,遭逢唐武宗会昌法难,被迫还俗,历经千辛万苦始返回日本之经过。其内容极富变化,除佛教教义之外,尚有关于交通与社会风俗之珍贵资料,故不仅有助于研究佛教史,于一般东方史之贡献亦大。本记珍藏于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被视为国宝。此书未收藏在一般大藏经中。国内有文海出版社之单行本。
入唐八家 [佛学大词典]
指日本平安初期来华留学,并携去密教经典以广弘密教之八位僧人。又作八家真言、真言八家祖师。 此八家之请经数目及时间如下:(一)最澄(天台宗)于延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804~805)间,请去二三○部,四六○卷。(二)空海(真言宗)于延历二十三年至大同元年(804~806)间,请去二一六部,四五四卷。(三)圆行(真言宗)于承和五年至六年(838~839)间,请去六十九部,一二三卷。(四)常晓(真言宗)于承和五年至六年间,请去三十一部,六十三卷。(五)圆仁(天台宗)于承和五年至十四年间,请去五八四部,八○二卷。(六)慧运(真言宗)于承和九年至十四年间,请去一七○卷。(七)圆珍(天台宗)于仁寿三年至天安二年(853~858)间,请去四四一部,一千卷。(八)宗睿(真言宗)于贞观四年至七年(862~865)间,请去一三四部,一四三卷。
入重玄门 [佛学大词典]
即指菩萨在成佛之前,于等觉位再度重返人间修习自凡夫以来所作之事,使其一一契合真理(即成就玄妙),此谓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天台家认为,别教菩萨于等觉位难以断除元品无明,故成为凡夫,与一切众生相交而入重玄门,以此行力断除元品之无明(教道之重玄);圆教菩萨则普遍现身于世界而入重玄门(证道之重玄)。[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维摩经略疏卷一]
入室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开室。乃进入师父室中,亲受法门而嗣法之意。 (二)禅林弟子进入师父之室,参学问道,称为入室。(三)贵族檀越入寺院,亦称入室。(四)于真言宗,入灌顶室受法灌顶者,即称为入室弟子。
入阿毗达磨论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塞建陀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古来阿毗达磨俱舍论之论旨系以五位七十五法为纲目,本论系研究俱舍论必备之入门书。然与俱舍论稍异,俱舍论乃将诸法分为七十五法,本论则加上欣、厌二心所,总成七十七法。[大唐内典录卷五、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一]
入门 [佛学大词典]
即进入师门。凡蒙师父允许,剃发成为弟子,以进入佛门修行佛道,称为入门。
入竺 [佛学大词典]
即入天竺,乃佛教徒为求佛法、经典或佛像,而远赴印度之意。又作渡天。远赴印度求法之僧人,则称入竺僧。天竺一词,始见于后汉书卷十八西域传;魏晋以来佛典亦多采用。我国至印度之主要路线,系经由北方内陆、越中亚之葱岭,入罽宾;或经南方海路、苏门答腊或爪哇,而至东或南印度等。法显、玄奘、义净为三位入竺名僧。如法显入天竺时,经内陆,归途则取道南海;玄奘则往返均由陆路,而义净则均由海路。(参阅‘佛教入传’2661、‘取经’3094)
入空 [佛学大词典]
乃悟入真理之意。此有大小乘之不同,二者虽皆系从假入空观,但小乘乃由分析诸法而了知空理(析色入空),大乘则由了解因缘生之意义,而悟入‘一切事象本性为空’之真理(体色入空)。
入法礼 [佛学大词典]
梵语upanayana。印度四种姓中,再生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为进入婆罗门教四期之第一期而举行之仪式,称为入法礼。法,指婆罗门教法规,举行入法礼后,即正式成为婆罗门教徒。然各种姓入法之年岁有别,婆罗门为八至十六岁,刹帝利为十一至二十二岁,吠舍为十二至二十四岁,超过此期限者,即丧失再生族之特权。
入法界 [佛学大词典]
证入法界之理,称为入法界。华严谓之法界,法华谓之实相,两者实同体异名,为诸法本真之理,为诸佛所证之境。华严宗立三处之入法界:(一)上根菩萨于初住之位破无明,证法界之理。(二)中根菩萨于十回向终入法界。(三)下根菩萨于初地位入法界。[华严大疏钞卷七]
入定佛 [佛学大词典]
又作肉身佛、即身佛。略作肉身、真身。据弥勒下生经载,弥勒佛当来下生娑婆世界,救度释迦牟尼佛未度化之众生。基于此一信仰,将自己保持肉身不朽,以待弥勒佛出世,即为入定佛之滥觞。我国自古即有此种信仰,于历代高僧传中多有所记载。据大唐西域记载,七世纪顷,帕米尔高原以北地方之石窟中即祀有入定佛。六朝初期之入定佛多见于西域僧,我国入定佛之习俗或系受中亚影响所致。如晋之歌罗竭(阳樊人)、单道开(四世纪顷)、隋之智顗、唐之僧彻、法顺、善无畏等,皆系入定佛。广东曲江南华寺慧能(638~713)之肉身,为现存最古之入定佛,全身着衣涂漆。台湾汐止慈航堂弥勒内院入定之慈航(福建人)为当代佛教著名之入定佛。
入定印 [佛学大词典]
指入禅定之印。密教三部各有不同之入定印,佛部为法界定印,莲华部为妙观察智定印(弥陀定印),金刚部为外缚定印。[胎藏曼陀罗大钞卷一](参阅‘定印’3176)
入定 [佛学大词典]
(一)入于禅定之意,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中):‘出定、入定,恒闻妙法。’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七下):‘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定放光明。’ (二)指高僧示寂。如迦叶于鸡足山中入定;大唐西域记中亦有清辩论师入定待慈氏佛出世之说。(参阅‘定’3171)
入我我入 [佛学大词典]
乃密教之观法。指因本尊佛之加持力,使如来与自己成为一体之境界;即如来身、口、意之作用(三密),入于自己身、口、意之作用(三业),使自己与如来成为一体。为三密与三业相应相入、无二平等之观法。
入佛供养 [佛学大词典]
乃日本佛教用语。指新建寺院之佛像安置仪式。又称入佛式。寺院中之安置佛菩萨像,有入佛、入座、迁佛、迁座等仪式;新建之寺院,安置佛像之仪式为入佛式,菩萨、高僧像之安置仪式称为入座式。又寺院烧毁或朽坏后再建时,佛像之安置称为迁佛式;菩萨、高僧像之安置,称为迁座式。
入佛平等戒 [佛学大词典]
即入佛三昧耶,为密教胎藏界三种三昧耶之一。乃以佛心之种子下于众生之心田,以示托圣胎之义。大日经疏卷九称,世尊入法界胎藏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子,乃与诸佛等同,故说入佛三昧耶之持明,以此持明入佛平等戒。(参阅‘三三昧耶’522)
入寺 [佛学大词典]
(一)指入寺院住持。与入院,晋山同。 (二)指为挂搭而进入寺院。禅苑清规卷一装包(卍续一一一·四三九上):‘入寺之法,于三门外檐下下笠。’ (三)日本净土宗,徒弟始入檀林(僧侣学校)入学,称为入寺,又称入寺挂锡。 (四)日本神宫寺行佛事之僧为社僧,社僧中之一种阶级即为入寺僧,须有十人之定额参加。
入出功德 [佛学大词典]
即指五念门。五念门者,乃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门,为入出之义,以前四念为入于安乐净土之门所得之功德,后一念为出于利他教化门所得之功德,故称为入出功德。(参阅‘五念门’1109)
入中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dhyamaka^vata^ra ,西藏名Dbu-ma-lah!jug-p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Candraki^rti,560~640)所著。中文有法尊译本。其内容叙述具缘派中观宗之教义大纲,解释并阐明龙树所著之中观论。本颂三二九颂,中有自注。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入中论颂讲记(演培)]
入不二法门 [佛学大词典]
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地。略作入不二门。维摩经卷中之入不二法门品,记载文殊师利等三十二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谈论有关入不二法门之问答。其中,诸菩萨对生灭、善恶等相对原理,各提出超越此类相对问题之绝对答案,而以之为不二法门;文殊师利则认为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者为不二法门;对此,维摩诘唯以沉默不语(默不二)显示入不二法门。 对于上述三种意义,诸家各有说法。僧肇认为三者之中以维摩之境界为最高。慧远则谓法门虽殊,然妙旨虚融,总为一义,而唯以遣相、融相二门统摄之:(一)依舍遣相对,以表示高层次之绝对,此指诸菩萨之观点,是为遣相门。(二)认为二法同体,非有所舍遣,此即文殊及维摩之观点,是为融相门。[维摩经义记卷三末、注维摩诘经卷八]
入山学道 [佛学大词典]
乃八相成道之一,即世尊出家后六年之苦行。无量寿经卷上载,释尊因见老病死,悟世间之无常,遂弃国财位,入山学道,并弃所乘之白马、所服之宝冠璎珞,着法服,剃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江苏摄山栖霞寺舍利塔之八角基坛中,东南面即为入山学道之浮雕。(参阅‘八相’289)
入大乘论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印度坚意菩萨造,北凉道泰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论述大乘教之书。分义品、讥论空品、顺修诸行品等三品。初之义品先说诽谤大乘之过,更明菩萨所学之大乘具足五乘故,为真之三藏,又依十种行法,劝发引入佛果。次之讥论空品乃论菩萨十地之阶位。最后之顺修诸行品则论佛果说三身。坚意适值大乘渐兴而世起种种毁訾之论时,承龙树、提婆之后,依其说诫谤法,论大乘为佛说。
入 [佛学大词典]
(一)契证真理。大乘义章卷一(大四四·四八一下):‘证会名之为入。’ (二)解知事物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三)指梵语、巴利语a^yatana 之旧译,新译为处。即根境相涉入而生识称为入;如十二入,新译作十二处。[唯识二十论](参阅‘十二处’343、‘处’4782)(四)心或心作用之根据或端绪之意。维摩经卷上(大一四·五三九中):‘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同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六上):‘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 (五)进入某种境地。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二七三中):‘忍观行人能入正定。’
人宝 [佛学大词典]
誉称佛为人中之宝。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维摩经义疏卷二]
人药王子 [佛学大词典]
释迦牟尼佛前生所修菩萨行之一。依菩萨藏经卷下载,阎浮提有一摩醯斯那王,其夫人生一子,病人触之即愈,故称人药王子。如是于千岁中治众人之病以至命终,死后碎其骨,涂病人之身亦能令病愈。
人间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nus!ya。音译摩■沙、末奴沙、摩奴阇、摩■史。指人所住之界域。乃六道、五趣、十界之一,又称人间界、人界、人趣、人道或称世间。印度原语与汉译之语,皆以复数来表示;盖人之欲真正为人者,必须与众人接触,谋众人之幸福,此亦大乘佛教菩萨精神之基础。又manus!ya 系自 manas(末那,即思考之意)语根衍生,即认为能思考者是人,此想法见于八正道第二之‘正思惟’,其所以特重般若(梵prain~a^ ,巴Pan~n~a^ ,睿智)与意识问题,即由此种佛教观点而来。 至于人之住处,即所谓须弥四洲,面貌各如其洲之地形,寿命则随各洲而互异。关于阎浮提之人寿,俱舍论卷十二有住劫二十中劫之说法。又人间受生之业因,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载,若行十不善业则生地狱,虽生人中则受诸难;若行十善业则生天上,若生于人中则能免诸难。[长阿含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起世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卷一、法苑珠林卷五、玄应音义卷二十五](参阅‘十岁减劫’478、‘四洲’1731、‘劫’2811)
人华 [佛学大词典]
依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大九·二○中):‘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此品乃佛以三草二木(小药草、中药草、上药草;小树、大树)喻佛以智方便演说一相一味之法(如一味雨)滋润一切众生,众生随其根性(如草木所禀各异)所受不同,而各得大小道果。[法华义记卷六、法华经玄义卷四下](参阅‘三草二木’603)
人尊 [佛学大词典]
乃对佛之尊称。意为人中之尊。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二·五五○上):‘人尊说六度无极。’
人鸟明暗 [佛学大词典]
眼赤鸟见黑夜为美而光耀之色,而人类惟见一片闇黑之色。此喻立场不同,所见亦互异。显密二教论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而已;譬如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人造华 [佛学大词典]
取绢、木、纸、黄铜等材料造花,以金银色庄严之,常年供在佛前。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之灌沐尊仪中,谓日日浴佛时,应布列种种名花香草,然于缺乏鲜花之冬季,剪缯彩造花,置于佛像前亦甚佳。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三中):‘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现今寺院中亦有以木片制莲花,贴金箔,供于佛前,称常华、木华、木莲华。其他场合如葬礼时,亦有用纸花。[尘添壒囊钞卷十五]
人祭 [佛学大词典]
梵语purus!amedha。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苏摩祭之一种。以人为牺牲。与马祭类似,乃为祈求获得马祭所不能达成之更大欲望而行之祭礼。白夜柔吠陀第三十章列举用作牺牲之百八十四种人,其中有盗窃者、歌者、妓女、洗衣妇等。牺牲之方式说法不一,一说使人自投于火,一说使人礼拜太阳神之后,即隐退山中,永不入世。
人记品 [佛学大词典]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九品。乃‘授学无学人记品’之略称。本品记载佛授予阿难、罗侯罗等二千位学与无学将来作佛之记 。又‘学’,指未断尽一切烦恼,尚须修学无漏的戒定慧之人;‘无学’,指断尽一切烦恼,而得阿罗汉果之人。
人格神 [佛学大词典]
乃具人格之神。有神论宗教,多立有人格之神;然佛教是一种‘法信仰’,并不立人格神。诸弟子系透过释尊之人格,而信奉其教法。释尊入灭之后,弟子追慕之心坚定不移,故有佛陀观、佛身论之发展。佛教教理中,真理之法与人格之佛两者间之关系,迄今仍为各家议论之课题。
人师 [佛学大词典]
乃指凡夫之具有教化他人能力者。不指佛菩萨等圣者。
人施设论 [佛学大词典]
巴利名Puggala-pan~n~atti (补特伽罗坋那坻)。系分类说明补特伽罗(人)之书。即主要论述蕴、处、界、根、谛、人我等六施设中之人我施设及人我之各种类。为南传佛教上座部巴利七论之一。内容分论母(巴ma^tika^ )与解说分,解说分为本书主要部分,将论母揭出之一人五十种以下分为一人乃至十人等十章逐一解说,然祗下定义,而无精审之解说。在巴利七论中,一般认为本书与分别论为最早之著作,并且本书与汉译‘舍利弗阿毗昙论’之人品及连结于集众经之‘集异门足论’,具有相当密切之关系。本书现有原文出版及英译( A Designation of Human Types, P.T.S. 1924)、日译南传大藏经第四十七卷)。[善见律毗婆沙卷一、阿毗达磨论书の研究、B.C. Law: A History of Pa^li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