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谛 [佛学大词典]
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梵语parama^rtha- satya,巴利语paramattha-sacca,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真理。俗谛,梵语 sam!vr!ti-satya,巴利语sammuti-sacca,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之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之真理者,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二谛之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玆将其较具代表性者胪列于下: (一)小乘之说:(一)原始佛教之经典如阿含经中,所说之四谛(苦、集、灭、道)颇多,然甚少论及二谛,仅于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经中举出‘真谛’一词,然未与俗谛并用。又于增一阿含经卷三载有‘二谛’一语,惜其内容不明。(二)俱舍论卷二十二不仅举出真俗二谛之名,且举例说明其意义。例如瓶、衣等物,其外形、状态一旦毁坏,则不能再称为瓶、衣等。又如水、火等,若以胜慧分析之,即成为‘色、香、味’等各种之要素,故亦不能再称为水、火等。凡此,给予假名(施设有),而为世间一般常识所认可者,称为世俗谛。对此,色、香、味等乃构成万物存在之要素,其形态纵然碎至极微,或以胜慧分析之,其本质恒常存在而不变,故被视作出世间之佛教真理,称为胜义谛。 (三)据成实论卷十一立假名品之说,色、香、味等法与涅槃俱为真谛;反之,由色等各种基本要素形成的瓶、水等,以因缘和合,仅有假名而无实体,故称俗谛。例如‘人’系由五蕴和合而成,故亦属俗谛。(四)经部主张,依无漏之出世间智及后得之世间正智所认可之诸法,称为胜义谛;反之,依有漏智所认可之诸法,称为世俗谛。(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之说,以世间常识所能理解之事物,或世间一般约定俗成之道理等,称为世俗谛;依无漏之圣智所澈见的真实之理,称为胜义谛。至于苦、集、灭、道四谛与真俗二谛之关系,小乘各部派之看法亦极纷歧,有主张苦、集为世俗谛,灭、道为胜义谛;有主张苦、集、灭三谛为世俗谛,仅以道谛为胜义谛;有主张四谛均为世俗谛,而以‘空’、‘非我’为胜义谛。大毗婆沙论则主张四谛各具世俗与胜义二谛。 (二)大乘经典有关真俗二谛之说甚为丰富,历来诸家亦各创新义,互别门户,颇有兰菊竞美,相得益彰之妙: (一)北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谓,一般世人所能知者为世谛;出世之人所证知者为第一义谛。复次,‘有名有实’者为第一义谛,‘有名无实’者为俗谛。如四谛之理为第一义谛;旋火之轮、热时之炎、乾闼婆城、龟毛、兔角等则为世俗谛。 (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之说,一切事物无固定不变之本性(即实体、自性),为无生无灭之空;了知此等空无之理,是为第一义谛。又一切事物之空性,为保持空性之作用必须于假现之事物上显现,而由其相依相待之关系产生认识作用;了知此等假名之法,是为世俗谛。世俗谛虽为不究竟之法,然可藉之探索、趋近胜义谛。例如吾人之言语、思想、观念等,均属世俗谛,然若不藉言语、思想、观念等世俗谛,则无从向众生解说超越世俗谛之第一义谛;而无法了知第一义谛,即无法证得涅槃。 (三)仁王般若经卷上二谛品中,更进一步举出‘二谛相即、真俗不二’之说,亦即自谛理而言,有真俗二谛之别;但若以真实智慧观照之,则二谛不二之理昭然自现。(四)三论宗之说,我国自从成实论与中论之讲习展开之后,有关二谛之论究极为兴盛,三论宗之祖吉藏于所著二谛章卷下详述古来对于‘二谛之体’之十四家异说,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如下三说,即:(1)二谛之体为一,(2)二谛之体个别,(3)二谛之体为中道。其次,吉藏于二谛章、大乘玄论卷一揭出‘于教二谛’与‘四重二谛’之说,以赅摄各种二谛之教说。于教二谛即指‘于之二谛’(于谛)与‘教之二谛’(教谛)。分别言之:(1)‘于’,即‘所依’之义,系指诸佛说法所依之六尘境界(即现实之世界)。同一六尘境界,凡夫见之,视为实有,称为‘于俗谛’;圣者灼鉴,知其为空,称为‘于真谛’。于谛复分本末二种,诸佛未出世以前本即存在,诸佛乃依之而宣说教法者,是为‘所依于谛’(本);听闻诸佛说法,而众生得以理解者,是为‘迷教于谛’(末 )。(2)‘教’,即‘能依’之义,系指诸佛依六尘境界所说之教法。宣说真空妙有之教,称为‘教俗谛’;超越言语思虑而宣说无所得之理者,称为‘教真谛’。上记之本末二种‘于二谛’,与‘教之二谛’,合称三种二谛。 此外,又有说明毗昙、成实及大乘(二种)之四种二谛,此即四重二谛。(1)第一重以‘有’为俗谛,‘空’为真谛,此系指毗昙家之说。(2)第二重以‘有、空’为俗谛,‘非有非空’为真谛,此系指成实家之说。(3)第三重以‘有空、非有非空’的二、不二为俗谛,以‘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的非二、非不二为真谛。(4)第四重以前三重为俗谛,而以‘言亡虑绝’之绝对境界为真谛。第三重与第四重皆指大乘之地论家、摄论家。如下表所示:吉藏评论历来之二谛说为‘鼠喽栗二谛’(犹如老鼠食栗,尽食栗肉而残余栗皮;即指真谛为空,俗谛为假有之说),与‘案 二谛’(犹如探水取瓜,复将瓜沉入水中;即指以俗谛为假有,其‘假有原来即空’为真谛之说)二种。(五)法相宗之说,窥基于所著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所举之四种世俗谛,与成唯识论卷九所说之四种胜义谛归纳成‘四真四俗’(四胜义四世俗)之四种二谛。表解于后。详言之:(1)瑜伽师地论举例谓,‘瓶’与‘我’等并无实体存在,但由凡夫之迷情视为实有,遂依照世间一般之见解给予假名,称为世间世俗谛。相对于此,成唯识论谓,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系由因缘所生者,虽会崩坏(故称世间),但因有实体与作用,圣者依后得智即可了知,称为世间胜义谛。窥基乃归纳以上二说,而以二谛之‘体’之‘有’、‘无’立二谛之别,称为名事二谛。名,指有名无实,如幻化存在;事,指有名有实之现象之存在。(2)瑜伽师地论谓,五蕴等事乃本来之道理,因有差别,故其相可以判然别之,称为道理世俗谛。对此,成唯识论谓,四谛之理虽有迷悟因果之别,但依无漏智即能了知,称为道理胜义谛。窥基乃依‘事’与‘理’立二谛之别,称为事理二谛。(3)瑜伽师地论谓,四谛之理能令修行者趋入涅槃,但须假藉言说以说明迷悟因果之差别,始能了知其相,称为证得世俗谛。对此,成唯识论谓,‘我空’与‘法空’之二空真如须由圣者之智慧观照始能彰显其真实之理,而非凡夫所能了知者,称为证得胜义谛:窥基乃依道理之‘浅’、‘深’立二谛之别,称为浅深二谛。(4)瑜伽师地论谓,二空真如超越一切有为法,仅由圣者之智慧所证知,故须假藉二空之名,而以言语表诠其道理,称为胜义世俗谛。对此,成唯识论谓,非安立之‘一真法界’系超越言语思虑之绝对境界,乃圣者之根本无分别智所证悟者,称为胜义胜义谛。窥基遂依‘言诠’与‘超言诠’立二谛之别,称为诠旨二谛。四世俗谛中之世间世俗谛是‘唯俗非真’;四胜义谛中之胜义胜义谛是‘唯真非俗’。其他之三世俗谛、三胜义谛本为同一,但由于自真俗两面而观,故有所别。 (六)地论宗之说,慧远(净影寺)于所著大乘义章卷一,判立立性宗、破性宗、破相宗、显实宗等四宗之名,以说明二谛之义有深浅不同。(1)立性宗,系指研究有部教说之毗昙宗。毗昙宗主张事理相对,而以‘事’为世谛,以‘理’为真谛。例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彼此隔碍,是为世谛;无常、苦等十六圣谛彼此相通,是为真谛。此宗以事理相对立其教说,故又称因缘宗,属于小乘中之浅说。(2)破性宗,系指成实宗。此宗以‘因缘生之假有’为世谛,以‘无自性之空’为真谛,又称假名宗,属于小乘中之深说。(3)破相宗,系指三论宗。此宗以‘一切诸法妄相之有’为世谛,以‘无相之空’为真谛,又称不真宗,属于大乘中之浅说。(4)显实宗,系指慧远自身所属之地论宗。其要旨可分为依持与缘起二义。自依持之义而言,以妄相之法为能依,乃妄有理无之世谛;以真如为所依,其相虽空,然有实体之存在,故为真谛。自缘起之义而言,真如之自体即为真谛,其依缘起所显出之迷悟世界则为世谛。以此宗辨明真如之体,故称真宗,属于大乘中之深说。(七)天台宗之说,天台大师智顗于法华玄义卷二下,就化法四教及三种被接,判立‘七种二谛’之说:(1)藏教之二谛,以‘诸法为实生实灭之实有法’为俗谛,以‘灭了此实有法而归于空无之理’为真谛。系指小乘教之说,又称生灭二谛。(2)通教之二谛,以‘诸法为因缘所生之幻有法’为俗谛,以‘既非实有,故即是空’为真谛。系指通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教之说。又称无生二谛。(3)别接通之二谛,以‘诸法为幻有’为俗谛,以‘幻有即空、不空’为真谛。此系别教接于通教所说之二谛,又称含中二谛、单俗复真二谛。(4)圆接通之二谛,以‘诸法为幻有’为俗谛,以‘幻有即空而不空、诸法趣入空而不空’为真谛。此系圆教接于通教所说之二谛,与别接通二谛同称含中二谛。(5)别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不有不空之平等法界’为真谛。此系别受大乘菩萨教说之二谛。又称复俗单中二谛、无量二谛。(6)圆接别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不有不空、诸法趣入不有不空’为真谛。此系圆教接于别教所说之二谛。与别教二谛同称复俗单中二谛。(7)圆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以‘诸法趣入有、趣入空、趣入不有不空’为真谛。亦即有空之外,别立中道,有空中三谛隔历,是为俗谛;不偏有空中,三谛相即,圆融无碍,是为真谛。此即天台圆教之二谛,又称无作二谛、和合二谛、不可思议二谛,其真俗二谛,互为一体,圆融不二,其体为中道,此乃历来各家所未论及者。参见本文末之表解。(八)末法灯明记转用二谛之意义,称佛法为真谛,王法为俗谛。日本净土真宗承袭此说,谓宗教之信仰(安心)面为真谛,世间之道德面为俗谛,此二者具有相依相资之关系。[菩萨本业璎珞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辩中边论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六、大乘庄严论卷二、成实论卷二无相品、卷十五见一谛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摩诃止观卷三上、四教义卷一]
二亲 [佛学大词典]
即指父母。据法苑珠林卷五十载,即:(一)父亲,指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长成,教诫抚育,其恩无穷。(二)母亲,指资生之始,自怀抱以至乳哺,鞠育护持,劬劳甚至,其恩无穷。
二缚 [佛学大词典]
(一)相应缚与所缘缚。(一)相应缚,见惑、修惑束缚一聚相应之心、心所法,使其不得随意缘所缘之境。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五见、贪、嗔、慢、疑、无明),一一能束缚相应俱起之心、心所法。(二)所缘缚,惑缘境有毒势力,缚此所缘令不自在。如欲界苦谛下之十随眠一一互缚,成同部之所缘缚;集谛下遍行之惑缚苦谛下之法,成异部之所缘缚;又修道之烦恼缚善无记之五蕴。[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六、俱舍论光记卷一](参阅‘所缘缚’3251) (二)相缚与粗重缚。(一)相缚,所缘之相分拘碍能缘见分之心,使不得自在,不了境相如幻。慧沼之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列举有三种,或以一切相分皆相缚,或唯有漏之相分即相缚,或以行六度时执三轮之相为相缚。并解相缚之体,有所知障与烦恼障。百法问答钞卷六分其体为正、助,若正相缚之体,唯有我执;若助相缚之体,并通法执。(二)粗重缚,其性无堪任,非调柔细轻,故谓粗重。即其性刚强深重,能缚有情身心于生死,或使之不了如幻者,皆称为粗重缚。其‘出体’有异说,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谓其为一切有漏不安隐之性(种子)。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明示四说,一为现行有漏之心、心所,二为现行之二障,三为二障之种子,四为二障之习气。百法问答钞卷六则谓,诸说虽有不同,然二障之种子为粗重则是常义。 (三)能缘缚与所缘缚。所缘之境为能缘之心缚之,称为能缘缚;能缘之心为所缘之境拘碍,称为所缘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 (四)子缚与果缚。(一)子缚,见思二惑为众生受生三界之因子,故为子;因此之故,不能出离三界,故为缚。(二)果缚,以前业之所感,即以一期五蕴之报质为果;亦于此间不能离三界,故为缚。四谛中,集谛为子缚,苦谛为果缚。法华玄义卷三上谓,不断此二缚,则不得声闻菩提。[大乘义章卷五本]
二学 [佛学大词典]
(一)读诵与禅思。前者即指读诵佛经及祖师语录等。后者即指坐禅修行等。[释氏要览卷中] (二)定学与慧学。(参阅‘戒定慧’2908 )
二轮 [佛学大词典]
(一)乃指食轮与法轮。食轮谓斋食,法轮谓说法。大会必有说法,说法即转法轮,又必行斋食,称为食轮。此二者必相属而转,犹如车之两轮,故称二轮。(二)佛书中亦有以车之二轮比喻定、慧。
二请 [佛学大词典]
言请与念请。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二请即:(一)言请,谓以言说而请问。即华严第一会三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三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二)念请,谓不假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即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
二缘 [佛学大词典]
指内、外二缘。据楞伽经卷二载,二缘即:(一)众生所依之世界,皆由妄想因缘而生,称为外缘。(二)众生之身,因无明、爱、业等缘,出生阴界入(即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法,称为内缘。
二德 [佛学大词典]
(一)智德与断德。(一)众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称为智德,乃照了一切事理者。(二)众生所具之缘因,至于佛性果,称为断德,乃断尽一切妄惑者。前者为菩提,后者为涅槃。[观音玄义卷上] (二)悲德与智德。(一)悲德,为诸佛菩萨利他之德。(二)智德,为诸佛菩萨自利之德。 (三)性德与修德。(一)性德,谓本来性具之德,如三因中之正因佛性,三德中之法身即是。(二)修德,谓修成之德,如三因中之了因、缘因二佛性,三德中之般若、解脱二德。[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
二领 [佛学大词典]
乃指探领与齐领之二种领解。法华经信解品载四大声闻陈述自己之领解,此等领解分为二类,即:(一)探领,其领解如来未出世前,在法身地照声闻之机与大悲状者,称为探领。亦即探佛意之底蕴而有所领解之意。(二)齐领,又作齐教领,是以取声闻之身,受教于如来现在之身而领解者,故称齐教领。[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七]
二际 [佛学大词典]
际者际畔。指涅槃际与生死际。小乘认为此二者有别,大乘则言生死即涅槃,二者无异。又指相互对立之两个极端,例如有与无,生死与涅槃。[中论之僧睿序]
二障 [佛学大词典]
又作二碍。(一)烦恼障与所知障。系瑜伽行派与法相宗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之分类。(一)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二)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离此二障,则称二离。[成唯识论卷九] (二)烦恼障与解脱障。(一)烦恼障同上所述,乃障无漏慧之生起。(二)解脱障,又作不染无知定障、定障、俱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因障圣者入灭尽定之法,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俱舍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五、俱舍论颂疏卷十二] (三)理障与事障。(一)理障,谓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者,相当于所知障。(二)事障,谓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者,相当于烦恼障。[圆觉经卷下] (四)内障与外障。(一)内障,即三毒,为令众生内心生起烦恼之障。(二)外障,即七难,为外界所加之障碍。[阿娑缚抄卷一八七]
二语 [佛学大词典]
意为‘两舌’,乃指前后矛盾之语,或作诽谤之语。[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参阅‘两舌’3070)
二种观法 [佛学大词典]
即唯心识观与真如实观。(一)观身、口、意三业之所作,及一切差别之长短、善恶等外境,悉是唯心所作,不在心外,称为唯心识观。(二)思惟无生无灭之心性,离分别之想念,入诸三昧,观其如实之理,称为真如实观。又行人之机分利、钝二根,利根之人修真如实观,钝根之人修唯心识观。天台家以之为事理二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六](参阅‘事观理观’3046)
二种观 [佛学大词典]
观,谓定心运想。指死尸臭烂不净观、闻法忆想分别观。为修行者息止贪着心之法。据禅要呵欲经载:(一)死尸臭烂不净观,指修行之人,于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尸臭烂不净之相,心生厌恶,而知己身之不净,亦复如是,由此而息贪着之心。(二) 闻法忆想分别观,指修行之人,忆想自身由骨、肉、毛发、爪齿、皮膜筋血等聚合而为身,实无一者坚固,由此而息贪着之心。
二种显示 [佛学大词典]
指言显示、使修行显示。显,即显露;示,即晓示。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然以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不能显发,故谈华严大经,令其知心合体,智显情亡,故有二种显示。即:(一)言显示,指佛以言说显示,令诸众生悉皆知有如来智慧德相。(二)使修行显示,指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
二种护持事 [佛学大词典]
诸佛菩萨护持之二种事。据地藏十轮经卷五载,二种护持事即:(一) 护持佛种,佛种,指佛之种性。谓诸佛菩萨以大悲之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二)护持正法,正法,指四谛等真正之法。谓诸佛菩萨以大悲之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
二种灌顶 [佛学大词典]
即传教灌顶与结缘灌顶。为密教之法。(一)对如法修行之人,传授秘法,使绍阿阇梨职位之仪式,称为传教灌顶,又称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二)不授秘法,唯为使结佛缘,引入一般世人于灌顶坛,使其投花而授本尊之印与真言,称为结缘灌顶。[演秘钞卷四](参阅‘灌顶’6853)
二种阐提 [佛学大词典]
二种一阐提之略。即舍善根阐提与方便阐提。(一)舍善根阐提,谓起大邪见,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不成佛者。(二)方便阐提,乃菩萨为化度众生,以方便假为阐提。即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楞伽经卷一、入楞伽经卷二]
二种忏悔 [佛学大词典]
谓理忏与事忏。(一)理忏者,观诸法实相万法皆空之理,以罪恶乃妄心所造,而妄心无体,罪恶是空,因以灭除众罪。(二)事忏者,以礼佛诵经等事相上之作法发露忏悔罪过。又理忏乃忏烦恼道,事忏忏苦道、业道。[心地观经卷三、摩诃止观卷二]
二种劝请 [佛学大词典]
菩萨向佛陀所作之二种劝说请求。据大智度论卷七载,二种劝请即:(一)劝请转法轮,指佛陀初成道时,菩萨劝请世尊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二)劝请住世,指佛陀欲舍寿命而入涅槃时,菩萨劝请世尊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众生。
二种颠倒 [佛学大词典]
指众生颠倒、世界颠倒。据楞严经卷七载,二种颠倒即:(一)众生颠倒,指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称众生颠倒。(二)世界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迁流为世,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称世界。颠倒指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称世界颠倒。
二种愿 [佛学大词典]
可得愿与不可得愿。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一)可得愿,指修福可得生于人、天二界,修戒、定、慧三学,可得阿罗汉果乃至佛果,此称可得愿。(二)不可得愿,指人依一己之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此称不可得愿。
二种讥嫌 [佛学大词典]
指讥嫌之名与讥嫌之体。天亲之净土论谓体有三种,即二乘之人、女人及诸根不具之人,此三者乃修行佛道者之所厌,因其能生种种讥嫌,故其体为讥嫌体,其名为讥嫌名。
二种证 [佛学大词典]
(一)意谓修小乘法门以证阿罗汉果者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作次第断,谓自初果须陀洹次第断惑而证第四果阿罗汉。(二)超越证,又作超越断,谓利根声闻,一时断多数之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证阿罗汉果。 (二)事证与理证。戒、定、慧三学之中,修戒学者为事证,修定、慧二学者为理证。[南山戒本疏卷一上]
二种医 [佛学大词典]
指小医与大医,比喻声闻与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载,小医但知病、病因、愈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愈病药。譬如声闻,不能遍知药与病,故称小医。大医遍知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愈病之药,乃至遍知众生之病因及愈病药等。譬如菩萨,无病不知,无药不识,故称大医。
二种薰习 [佛学大词典]
即相分薰与见分薰。七转识各缘其外境时,依其识自体之力,薰习所缘境之相分与本质之种子于第八识,称为相分薰。薰习能缘之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称为见分薰。
二种薰 [大乘起信论、大藏法数卷四] [佛学大词典]
指薰习与资薰。(一)薰习,薰即薰发,习乃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薰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即自习惯而薰者。(二)资薰,资者,资助。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薰发而成染净等事。即资助而薰者。
二种声闻 [佛学大词典]
即愚法声闻与不愚法声闻。声闻学于小乘之法,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为愚法声闻。虽取小果,然解大乘之理,而回心向大者,为不愚法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末]
二种独觉 [佛学大词典]
独觉乃出于无佛之世,观外物之凋零,觉内心之生灭,无师而自悟者。据析玄记载,独觉有二种,即:(一)部行,部,指部类。此独觉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后群,故称部行。(二)麟喻,麟,即麒麟。此独觉唯欲自度,略无为人之心,譬如麒麟,仅有一角,故称麟喻。
二种轮身 [佛学大词典]
谓二种佛菩萨之身。即正法轮身与教令轮身。以其具有摧破众生烦恼之力,故称轮身。(一)正法轮身,如般若菩萨等,乃现菩萨之身。以其住于摄取之心地,说如来之正法,故称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如不动明王,乃现明王忿怒之相。以其欲济度不从正法化导之难化众生,住于折伏之心地,现忿怒形,令彼遵奉佛之教令,故称教令轮身。[秘藏记钞卷二、胎藏界曼陀罗大钞卷三](参阅‘教令轮身’4599)
二种论 [佛学大词典]
即宗经论与释经论。(一)乃依大小乘经之教理所造之论,如唯识论等。(二) 为解释大小乘之经义者,如大智度论等。
二种羯磨 [佛学大词典]
(一)依四分律忏六聚法篇,羯磨分为二种,即:(一)治罪羯磨,谓比丘犯罪,则大众作法,以定其罪。(二)成善羯磨,谓比丘有犯戒之罪,准以对众僧发露忏悔,则灭其罪而成就善根。 (二)依毗尼母论卷二,羯磨分为二种,即:(一)永摈羯磨,佛陀在世时,若有比丘犯罪,而不见自过,且性刚强,永无悔改,则作法白众,随即摈出,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二)调伏羯磨,谓比丘犯法而未曾忏悔,则凡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之,以调停摄伏犯者,使其知过悔改求僧忏,不复犯罪。
二种嗔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多嗔,所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嗔报即:(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指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指因前世嗔恼众人,令不安稳,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
二种数 [佛学大词典]
指数量数、色心有为数。据华严经疏卷五载:(一)数量数,即一、多之数量。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二)色心有为数,色,指色身;心,即所起之心。二者皆有生灭,故称有为。此色心二法,分别而言,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称色心有为数。
二种广利 [佛学大词典]
指利今、利后。华严经疏卷一谓:(一)佛陀在世时,当机之众,闻法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今。(二)佛陀示寂之后,一切众生亦得闻经受法,修行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后。
二种远离 [佛学大词典]
即身远离与心远离。修行佛道之际,为使身器清净,故须远离身心二种之恶。如对外界断绝恶友之交游者,为身远离;于自己之内界,令思惟远离不善之迷惑者,为心远离。
二种说法 [佛学大词典]
如来为菩萨及诸众生说法,有细、粗之别。宝性论卷四载,(一)细,如来为诸菩萨演说甚深微妙之法,以依第一义谛(即如来所证出世间之妙理)而说,故称为细。(二)粗,如来或时为诸众生,演说诸法名字章句等种种差别,以依世谛(即世间一切诸法)而说,故称为粗。
二种语 [佛学大词典]
指世语、出世语。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四载,如来为二乘人与菩萨之说法不同,其中,为诸声闻、缘觉宣说世间有为之法,称为世语;为诸菩萨宣说出世间无为之法,称为出世语。
二种精进心 [佛学大词典]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即二十一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皆当精进,故有二种心。据法华忏仪载,二种精进心即:(一)事中修一心精进,指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此称事中修一心精进。 (二)理中修一心精进,指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与所礼,本性空寂;虽为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此称理中修一心精进。
二种精进 [大智度论卷八十] [佛学大词典]
即身精进与心精进。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恶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
二种寿命 [佛学大词典]
谓众生之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大智度论卷七十八(大二五·六一○中):‘众生有二种命,(中略)是人得智慧命故,说寿命中最。’(参阅‘命根’3127)
二种僧物 [佛学大词典]
(一)现前僧物与四方僧物。此依施者之意志而区别。(一)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诸物,为现前僧物,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二)属于四方僧之物件者,则为四方僧物,又称十方僧物、僧祇物,如寺之房舍、米饭等。 (二)重物与轻物。此依物之性质而别。房舍、田园等为重物,钵、锡杖、三衣等十八资具为轻物。又此轻、重物之别,在明死者遗产相续之法。
二种僧 [佛学大词典]
(一)声闻僧与菩萨僧。(一)声闻僧乃以出家沙门形像,修小乘三学者。(二)菩萨僧则指以在家带发之形像,修大乘三学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应供僧与三归僧。(一)应供僧系自佛以下以迄凡夫沙弥皆是。以其皆可为檀越供养,故称应供。(二)三归僧则指声闻人中已得四向四果者。凡夫比丘无德可归,是以不取。此二类僧,为毗昙法中所分者。[大乘义章卷十]
二种资粮 [佛学大词典]
即福德、智德二者。以此二德为资益己身之粮,得证佛果,故称资粮。(一)福德资粮者,谓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即六度中之前五度。(二)智德资粮者,谓修习正观而勤求妙智者,如第六度即是。[大明三藏法数卷七]
二种灭 [佛学大词典]
指暂时灭、究竟灭。据显扬圣教论卷八载,如来有二种灭:(一)暂时灭,指如来出世,逗机设教,化导众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脱;机缘既尽,更无可化,如来即便入灭,然其法身之体如如不动,实未曾灭,此称暂时灭。(二)究竟灭,指如来妙觉圆明,断灭一切烦恼,净尽无余,更不复生,此称究竟灭。
二种爱语 [佛学大词典]
指随意爱语、随所爱法为说。据大智度论卷六十六载,菩萨为众生说法,有二种爱语,即:(一)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称为随意爱语。(二) 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之法而为宣说,如为高心之富人而赞布施,其人爱著名声与福德之故,心则喜乐,称为随所爱法为说。
二种爱 [佛学大词典]
谓有染污与无染污之二种爱。(一)有染污,即贪爱,指贪染五欲之境而不能离者,如爱妻子等。贪与爱,异名而同体。(二)无染污,即信爱,如爱师长等。[大智度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
二种超越三昧 [佛学大词典]
指超入三昧(定)与超出三昧。盖散心之人的禅定深浅次第为四禅、四无色、灭尽定,出入禅定时皆须顺此次第。即其必先入初禅定,顺次入第四禅,后入四无色之初定等,出定时则逆此次第而出,此为声闻人之法。然佛及深位菩萨,不必依此次第出入,而可由散心直接超入灭尽定,称为超入三昧,亦可由灭尽定直接超出散心,称为超出三昧。上述超入、超出三昧之法,称为超越三昧。[大智度论卷八十一]
二种菩萨身 [佛学大词典]
乃指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乃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二)法性生身,乃证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此法性生身,经论所说多谓系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大二五·五八○上):‘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上):‘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二种菩萨 [佛学大词典]
指成就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载,(一)成就大力菩萨,此菩萨为济度众生,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避生边地及邪见之家。(二)新发意菩萨,此菩萨初发心,若生于边地及邪见家,既不能度人,且自败坏善根,故不生于边地及邪见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