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种菩提心 [佛学大词典]
谓缘事与缘理二种求真道之心。(一)缘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 (1)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乃应身菩提之因,是为饶益有情戒、恩德之心、缘因佛性。(2) 烦恼无尽誓愿断,乃法身菩提之因,是为摄律仪戒、断德之心、正因佛性。(3)法门无量誓愿学,乃报身菩提之因,为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4)无上佛道誓愿成,由具足成就前三行愿,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更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二)缘理菩提心,谓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六祖法宝坛经、往生要集卷上末]
二种结界 [佛学大词典]
即自然界与作法界二种作法所限定之区域。(一)谓自然所限结界之区域者,大至阎浮一洲,小如一洲、一岛等。(二)为作羯磨之法,而限定大小之摄僧界、摄衣界,乃至戒场等者。又自然界中,但得作最初结界之一法,其余之羯磨法,则必行于作法界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
二种无碍 [佛学大词典]
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载,菩萨有二种无碍,即:(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指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二)神通作用无碍,指菩萨由内心证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
二种无漏因果 [佛学大词典]
即无漏因与无漏果。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载,即:(一)无漏因,指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三界生死之苦果,则戒、定、慧三学,称为无漏因,即是道谛。(二)无漏果,指二乘之人,既断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证真空涅槃寂灭之乐,此真空涅槃,称为无漏果,即是灭谛。
二种无义语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语言无义,今生所得之二种果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无义语报即:(一)人不信受,指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而人亦不能信受。(二)不能明了,指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亦不能明了。
二种无量 [佛学大词典]
指实无量、不知为无量。据大智度论卷二十载,二种无量即:(一)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皆不能量度,称为实无量。(二)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其斤两与滴数多少,诸天世人等,智力浅劣,所不能知,称为不知为无量。
二种无心约教 [佛学大词典]
约,要约、依约之义。谓如来之教,本离心缘言说之相,若众生依教而修,舍离妄着之心,安住真实之理,自然成就圣道。据宗镜录卷四十五载,二种无心约教即:(一)澄湛令无,众生若能摄念安禅,澄神静虑,能使定体湛然,不为妄尘所挠,称为澄湛令无。(二)当体是无,众生直了心源本寂,法亦无生,以一念起处,了不可得,称为当体是无。
二种恶骂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口多恶骂,所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恶骂报即:(一)常闻恶音,指因前世口无禁忌,发言粗恶,令不忍闻,故感今生常闻秽恶之音。(二)恒有诤讼,指因前世恃力怙势,好诤健讼,恶逆无德,故感今生常致诤讼而不和。
二种恶事 [佛学大词典]
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三载,即:(一)众生恶事,指诸众生贪欲、嗔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之教诲,造种种恶。(二)土地恶事,指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
二种善机 [佛学大词典]
能修善根之根机有定、散二种。(一)定机,谓能修止息妄念等定善之根机。(二)散机,谓能修三福等散善之根机。[愚秃钞卷上]
二种胜行 [佛学大词典]
指福胜行与智胜行。菩萨所修之福、智二行,就通相而言,一切皆福行,一切皆智行;就别相而言,如六度中之前五度属于福,第六度属于智,此为‘克性出体’之所谈,即其体为慧者为智胜行,非慧者则为福胜行。然亦有以前三度为福,后一度为智,中间二度则通于福、智,此为‘邻近出体’之所谈,即以中间二度近慧而起慧,故亦属于慧。[成唯识论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九]
二种胜 [佛学大词典]
因胜与果胜。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菩萨初发心坚固有二事,发心成道所摄善法,出胜一切所摄众善,即:(一)因胜,指菩萨所修之出世善法,皆以菩提为因,胜于二乘,故称因胜。(二)果胜,指菩萨之修行,既以菩提为因,乃终证菩提之果,胜于二乘,故称果胜。
二种通相 [佛学大词典]
指宗通相、说通相。据楞伽经卷三载:(一)宗通相,宗,即心、要;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指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指以方便,随顺众生之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
二种贪报 [佛学大词典]
即多欲与无厌。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贪报即:(一)多欲,指由前世纵恣贪欲,心无止息,故感今生业习不忘,倍复增胜,而生贪着。(二)无厌,指因前世贪求不已,展转驰逐,故感今生业习不忘,欲心转盛,用之无度,求之无厌。
二种众生 [佛学大词典]
指习爱众生、习见众生。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一)习爱众生,习,指数习;爱,指贪爱、爱乐。谓诸众生,于世间一切声、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贪爱,不能舍离,故有此称。(二)习见众生,见,指分别有无等见。谓诸众生于一切法,计有计无,及计断常等见,故有此称。
二种毕竟 [佛学大词典]
指庄严毕竟、究竟毕竟。据大涅槃经卷二十七载,即:(一)庄严毕竟,毕竟,为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然须修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庄严,不修则不得正性。即此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二)究竟毕竟,究竟,为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若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于至极之地。
二种淫报 [佛学大词典]
指妇不贞洁、得不顺意眷属。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由前世所作邪淫,今生所得之报有二种,即:(一)妇不贞洁,指因前世犯辱他人之妻妾,邪行秽污,故感今生妇不贞良端洁。(二)得不顺意眷属,指因前世邪淫,夺人之所爱宠,令彼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属常不顺意。
二种清净 [佛学大词典]
(一)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一)众生真如之心体,本来清净无染碍,称为自性清净。(二)此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故称离垢清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六](二)语清净与义清净。(一)乃能诠之言语离过失而清净。(二)为所诠之义理无过失而清净。[成实论卷一](三)众生世间清净与器世间清净。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以净土之正报为众生世间清净,净土之依报为器世间清净。二十九种庄严中,佛之八种、菩萨之四种属前者,国土之十七种属后者。
二种深信 [佛学大词典]
即信机与信法。乃指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散善义所谓之‘信仰告白’。即深信自己系一罪业深重、自无始以来即于世界轮回不止之愚痴者,并深信必须依靠阿弥陀佛之本愿,始可得救。前者系机深信,又称信机。后者为法深信,又称信法。然日本净土真宗认为二种深信实则为一,乃谓信仰佛之本愿即是深信自己之罪障,他力信心之相虽有两面,实即为一体。
二种杀生报 [佛学大词典]
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杀生报即:(一)短命,指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二)多病,指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
二种授记 [佛学大词典]
即无余记与有余记二者。(一)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如是有国土眷属等,称为无余记。(二)若言告某甲众生,汝于未来某佛时当毕此罪,称为有余记。[大日经疏卷四]
二种常住 [佛学大词典]
(一)百岁至劫灭称为常。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入灭,称为常。又称非真常;此‘常’乃久远住世之义,而非指不变不迁之常。(二) 常住不坏者称为常。若诸菩萨烦恼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其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变不坏,称为常。又称真常。[大智度论卷四十三]
二种寂静 [佛学大词典]
即身寂静与心寂静。寂静者,谓离烦恼,绝苦患,亦即涅槃之理。(一) 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避喧闹之世而闲居静处,不作一切身之恶行者,称为身寂静。 (二)离贪、嗔、痴等诸烦恼,修习禅定,不起恶心者,称为心寂静。[释氏要览卷下]
二种偷盗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偷盗,今生所得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偷盗报即:(一)贫穷,指因前世盗取他人财物,令彼空乏,故感得今生己亦贫穷。(二)不得自在,指因前世劫夺他人财物,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于五家(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不得自在受用。
二种偈 [佛学大词典]
谓通偈、别偈二者。(一)通偈者,即首卢偈。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令三十二字满即称为偈。(二)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由四句所成。[百论疏卷上]
二种健儿 [佛学大词典]
谓自不作恶,及既作恶而能忏悔,更不复作,此二种乃有力量之人。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九载:(一)自不作恶,指此健儿之身、口、意三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二)作已能悔,指此健儿,虽作恶于先,后能改悔,更不敢作。
二种退 [佛学大词典]
指究竟退、不究竟退。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修行人退其道心有二种分别:(一)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后由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发起菩提之愿,称为究竟退。(二)修行之初,努力精进,中途懈惰,退其道心,而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称为不究竟退。
二种般若庄严 [佛学大词典]
般若,意译作智慧。智慧能严饰法身,故称般若庄严。据大智度论卷八载,般若庄严分为二种,即:(一)已庄严,指人能修习智慧,如着美妙缨络,庄严其身。(二)未庄严,指人未能修习智慧,如无缨络严饰其身。
二种神力 [佛学大词典]
(一)令远处见闻神力与令各各见佛神力。(一)谓佛在一处说法,能使他方异土之众生皆得见闻之神力。(二)谓能使一一众生各自见佛说法之神力。[大智度论卷九](二)现身面言说神力与以手灌顶神力。(一)乃初地之菩萨,住于佛之神力,入于大乘照明三昧,是时,十方世界之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当面说法。(二)为初地之菩萨,得三昧神力,于千劫积集善根成就,次第入于诸地乃至第十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是时,一切如来自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手以甘露灌其顶。[楞伽经卷二]
二种破着 [佛学大词典]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载,即:(一)破欲着,指人于好色多起贪欲,若观色为无常、不净等,则不生贪着之心,而得解脱之乐,此称破欲着。(二)破见着,指人虽观色为无常、不净,而犹着法生见,若能了达色相本空,则不起于分别之见,此称破见着。
二种破戒人 [佛学大词典]
指因缘不具足破戒、因缘具足破戒。据大智度论卷九十一载:(一)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因而心生偷盗,即破于戒,此称因缘不具足破戒。(二)若人衣食之缘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毁犯禁戒,此称因缘具足破戒。
二种病 [佛学大词典]
(一)身病与心病。(一)身体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称为身病。(二)失心之平和,或欢喜太过,或忧愁太甚,或依恐怖,或依愚痴等,而起诸病者,称为心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二)先世行业病与现世失调病。(一)先世好鞭打人,以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于今世多病,此即先世行业病。(二)现世失调病,即今世冷热风发等因所致之四大不调等病。[大智度论卷八]
二种涅槃 [佛学大词典]
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又称有余依与无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称为有余涅槃;更灭依身无所余者,称为无余涅槃。此二种涅槃,同为一体,然无余涅槃之现,在于命终之时。[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胜鬘宝窟卷下本]
二种根本 [佛学大词典]
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称无始。生死根本,指攀缘之心,即用攀缘之心为自性。(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称无始菩提涅槃;以其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称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
二种差别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指有法差别和法差别。所谓差别系指言陈与意许不完全一致。差别发生于前陈(主词)者,称有法差别;发生于后陈(述词)者,称法差别。设例如下:有鬼论者相信人死后有肉体与灵魂遗存,其灵魂称为鬼,生活于冥间。无鬼论者则以为人死后仅有肉体遗留。有鬼论者对无鬼论者立宗(命题)时,若用到‘鬼’字,即为自有他无体,宗依不极成,宗体无从成立,又不甘加简别语‘我许’,改成自比量,以减低比量之力,而故意含混其词,用敌者(问难者)所能许(同意)之词‘死后所遗’来代替敌者所不能许之‘鬼’,欺蒙敌者,以避免宗依不极成之过失。立者(立论者)所用之‘死后所遗’一词,即含二种差别:一鬼,二尸。前者为敌者所不许,却为立者立宗时意中所专指,因明称之为‘乐许’。后者为敌者所许,虽亦为立者所许,然却非立宗时所乐许。此处所云之差别,即指‘死后所遗’一词所影射之‘鬼’。综上所述,即知差别乃立者用一极成之名词,遮掩其意义上之不极成,以陈述立者所乐许,而敌者所不许之事物。[因明大疏蠡测、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
二种修行 [佛学大词典]
指真实修行、不实修行。据涅槃经卷二载,依佛所说,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称为真实修行;反之,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修诸行,称为不实修行。
二种甚深 [佛学大词典]
谓证甚深与阿含甚深。(一)证甚深者,指诸佛之智慧甚深无量。(二)阿含甚深者,指其智慧门甚深无量。亦即前者为所诠之理甚深,后者乃能诠之教甚深。又证甚深可分为义甚深、实体甚深、内证甚深、依止甚深、无上甚深等五种。阿含甚深分为受持读诵甚深、修行甚深、果行甚深、增长功德心甚深、快妙事心甚深、无上甚深、入甚深、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等八种。[法华经论卷上、法华玄赞卷三]
二种迥向 [佛学大词典]
乃净土门所立。(一)往相回向与还相回向。(一)以己之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愿同往生弥陀净土者,是为往相回向。(二)已生彼土,成就一切功德,而愿回还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使向净土,则为还相回向。[往生论注卷下](二)众生回向与佛果回向。(一)谓以己之善根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二)谓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天台仁王经疏卷上](三)正回向与邪回向。(一)以所作回向众生、回向佛果者,是为正回向。(二)以此功德期望为未来鬼神者,则为邪回向。
二种却魔法 [佛学大词典]
谓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魔自灭谢,故有二种却魔之法。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种却魔法即:(一) 修止却魔,指坐禅之人,于修定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等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着;或见虎、狼、罗刹等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应了达此为诸魔惑乱之相,皆属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二)修观却魔,指坐禅之人,于修定时,修止却魔,而魔境不去,即应反观,观此能见之心,无有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魔即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不喜不惧,则正定现前,彼当自灭。
二种信心 [佛学大词典]
谓对法华经起信之二种信心。(一)就佛立信,以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以无量寿经、涅槃经皆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信 [佛学大词典]
此二种信有三,即:(一)信解与深信。(一)信解,又作解信,梵语 adhimukti ,音译阿毗目底。即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之意。(二)深信,又作仰信,梵语s/raddha^,译为舍罗驮,依人而信其言之意。大日经疏卷三(大三九·六一四中):‘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泥,虽未见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下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罗驮,是依事依人之信。如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尝)欺诳故,即便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二)邪信与正信。(一)与贪、嗔、痴三不善根相应之信为邪信。(二)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之信为正信。(三)自力信与他力信。(一)自发之信为自力信。(二)依佛之大悲心而发者为他力信。
二种非器 [佛学大词典]
指二种不能听闻华严经之根器。据华严经疏卷三载,佛说华严经时,有二种非其根器:(一)二乘非器,指一切声闻、缘觉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此经,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二)众生非器,指一切邪见众生,无有信心,故非其根器,虽闻此经,而生诽谤,堕于恶道。
二种舍利 [佛学大词典]
(一)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属前者,释迦佛之舍利属后者。[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二)身骨舍利与法颂舍利。前者为佛之遗骨,后者系对肉身之遗形称不灭之法身,即指佛之遗法,转而敬称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浴佛功德经](参阅‘舍利’3495)
二种法施 [佛学大词典]
指世间法施、出世间法施。据般若经卷二十四载:(一)世间法施,指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足不履地、知人心命、回眼千里、呼名即至、石壁无碍)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称世间法施。(二)出世间法施,指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称出世间法施。
二种法性 [佛学大词典]
出自地持经卷一。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一切法性无有变易,皆可依轨则而修,故称法性。可分为二种:(一)实法性,即一实之理,离虚妄相,本性平等,无有变易,一切诸佛莫不轨此法性修之成正觉。(二)事法性,即世间种种诸法,皆依于理,施设建立,如地、水、火、风、五阴等,随俗所知所见,虽属于事,然不外乎法性之理。
二种法身 [佛学大词典]
于佛、菩萨之法身所立之理法身、智法身二种;在诸经论中,其种类及名称有下列数种:(一)据华严经疏卷十、金光明经所举之二种:(一)理法身,理即性德;谓本觉之理性,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同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与众生皆同一相,但在众生为无明所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所显现者,称为理法身。(二)智法身,智即修德;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称智法身。(二)据金刚般若论卷上载,即:(一)言说法身,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称言说法身。(二)证得法身,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故称证得法身。(三)前之证得法身又分二种,即:(一)智相法身,指具足智慧,善能演说诸法,为智慧之相:由此智慧之相得至法身住处,故称智相法身。(二)福相法身,指受持演说教法之福相胜于七宝布施,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称福相法身。[金刚般若论卷上(无著)](四)昙鸾所立之二种,即:(一)法性法身,谓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往生论注卷下](五)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之说,即:(一)法性身,指法性所流之实智。(二)应化法身,由法性身所应现之一切身。(六)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之说,即:(一)果极法身,即法性法身。(二)应化法身,即方便法身。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七)宝性论卷四之说,即:寂静法身及得寂静法身之因身。(八)元照所立之二种,即:(一)理法身,如来所证之真理。(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此为大小二乘相对之二种法身。[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三]
二种性 [佛学大词典]
即指本性住种性及习所成种性二种。种性为梵语gotra 之译。又作种姓。系唯识系及如来藏系典籍所用之术语。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菩萨地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大三○.四七八下):‘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大乘庄严经论遂承此说,于种性品第四举有性种(梵prakr!tistha )与习种(梵samuda^ni^ta )二种。且依其机能复别举所依自性(梵a^s/rita -svabha^va )与能依自性(梵a^s/raya - svabha^va ),合以上二种为四种种性之特质,然基本上仍为二种性说。以上二例,乃对菩萨种性而言。此外,引用庄严经论之究竟一乘宝性论,则解种性为如来性(梵tatha^gata-gotra ),认为此系一切众生所具有之性质,故称一切众生为‘如来藏’(梵tatha^gatagarbha ,含有如来胎者)。[瑜伽论研究(宇井伯寿)、大乘庄严经论研究(宇井伯寿)、宝性论研究(宇井伯寿)]
二种受具戒法 [佛学大词典]
戒,乃万善之根本。据大宝积经卷一○四载,能受正戒者,增长一切善法,反之,则着于邪见,堕于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即:(一)受正平等戒,指修行之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二)受邪不等戒,指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我、断常、憍慢、贪欲、嗔恚、愚痴等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
二种两舌报 [佛学大词典]
因前世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今生感此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两舌报即:(一)得弊恶眷属,指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得今生得弊恶眷属。(二)得不和眷属,指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得今生得不和眷属。
二种供养 [佛学大词典]
供养佛菩萨之二种方法。(一)事供养与理供养,即以香花、灯明、饮食等物质供养,为事供养。以信心等之精神供养,为理供养。(二)财供养与法供养,即以香花、珍宝等财物供养,为财供养。以修菩萨行,利益众生等供养,为法供养。[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遗教经论](参阅‘供养’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