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七趣 [佛学大词典]
谓七种所往。即:地狱趣(梵narakagati )、饿鬼趣(梵preta )、畜生趣(梵tiryagyoni )、人趣(梵manusya )、神仙趣(梵rs!i )、天趣(梵deva )、阿修罗趣(梵asura )等。[楞严经卷九]
七贤 [佛学大词典]
(一)小乘俱舍宗所立。为‘七圣’之对称。谓声闻入见道以前之七方便位。又作七加行位。即:(一)五停心位:修不净、慈悲、缘起、界分别、数息等五观,顺次对治贪、嗔、痴三毒及着我、散乱等五障。(二)别相念住位:于身、受、心、法等四项所缘,观其自性与共相,以治净、乐、常、我四颠倒。(三)总相念住位:总观身、受、心、法,修非常、苦、空、非我之行相。(四)暖法位。(五)顶法位。(六)忍法位。 (七)世第一法位,具观三界四谛之境,修十六行相,遂至生世间最胜之善根之位。前三位为三贤,又称外凡;后四位为四善根,又称内凡。以未生无漏智,不能名圣;而以入正性离生之方便加行位故,又称七方便、七加行。法相宗立五位,以最初资粮、加行二位,总名七方便位。[大乘义章卷十七本、法华经玄义卷四下、华严五教章卷二](二)大乘所谓之七贤,即(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此七贤皆于地前调心顺道,故称为七贤。[仁王经天台疏卷上]
七羯磨 [佛学大词典]
羯磨,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谓治罚比丘之七种作法。即诃责、摈出、依止、不至白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舍举等七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
七篇 [佛学大词典]
巴利语satta a^pattikkhandha^。又称七聚。即七种罪聚。戒律之分科,有波罗夷、僧残、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突吉罗、恶说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参阅‘七聚’119、‘篇聚’6119)
七聚 [佛学大词典]
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一)波罗夷(梵pa^ra^jika ),意译断头。(二)僧伽婆尸沙(梵sam!gha^vas/es!a ),即僧残。僧为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三)偷兰遮(梵sthu^la^tyaya ),意译大障善道。(四)波逸提(梵pa^yattika ,或 pra^yas/cittika ),意译堕。(五)波罗提提舍尼(梵pratides/ani^ya ),意译向彼悔。(六)突吉罗(梵dus!kr!ta ),意译恶作。(七)恶说(梵durbha^s!ita )。七聚之说各有不同,毗尼母经卷三,以尼萨耆波逸提代恶说。律二十二明了论则载七聚为:(一)波罗夷聚,谓四波罗夷。(二)僧伽胝施沙聚,谓十三僧伽胝施沙。(三)偷兰遮耶聚,谓一切三聚不具分所生偷兰遮耶。(四)尼萨耆波罗逸尼柯聚,谓三十尼萨耆波罗逸尼柯。(五)波罗逸尼柯聚,谓九十波罗逸尼柯。(六)波胝提舍尼聚,谓四波胝提舍尼。(七)非六聚所摄罪、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学对。[四分律卷六十](参阅‘五篇’1197、‘律’3789)
七种辩 [佛学大词典]
谓菩萨七种殊胜之辩慧。又作七辩。(一)据大品般若经卷八幻听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五所载,七辩为:(1)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2)利辩,有人虽能捷疾,但以钝根故犹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为利。(3)不尽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4)不可断辩,于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绝者。(5)随应辩,能断法爱,故能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6)义辩,为说趣于涅槃之利益事。(7)一切世间最上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即指大乘。(二)据大般若经卷四九九所载,七辩为:(1)无碍辩,相当于利辩。(2)无断尽辩,相当于不尽辩。(3)无疏谬辩,相当于不可断辩。(4)应辩,相当于随应辩。(5)迅辩,相当于捷疾辩。(6)诸所演说丰义味辩,相当于义辩。(7)一切世间最胜妙辩,相当于一切世间最上辩。
七种忏悔心 [佛学大词典]
指忏悔时应发露之七种心,即:(一)生大惭愧心,惭愧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佛已历多劫,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二)生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所作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后应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诸道,受无量苦,以此而生恐怖。(三)生厌离心,我等流转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并此身为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以此而生厌离。(四)发菩提心,欲成就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以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五)冤亲平等心,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无人我相,平等救度,以此心为忏。(六)念报佛恩心,如来为我等故,往昔无量劫中修诸苦行,如此恩德实难酬报,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入于正觉,应以此为念。(七)观罪性空,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可知罪之性本来为空,故罪亦无,以此作观。[慈悲水忏法卷上]
七种礼佛 [佛学大词典]
据法苑珠林卷二十仪式部第七载,中印度勒那摩提三藏传来七种礼佛之法,有是非浅深之不同,欲令人知其中我慢与求名二种礼之非,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七种礼佛即:(一)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设拜,而内怀我慢。(二)求名礼,又作唱和礼。谓人礼佛,但为要其修行名誉,而实无殷重之心。(三)身心礼,谓人礼佛,口唱佛名,心存佛之相好,身业翘勤,恭敬供养,无有异念。(四)发智清净礼,谓人礼佛,慧心明利,达佛境界,内外清净,虚通无碍,礼一佛时即是礼一切诸佛,礼一切诸佛即是礼一佛,以诸佛法身,体本融通,故礼一拜,遍通法界。礼佛如是,礼法、礼僧亦同。(五)遍入法界礼,谓人礼佛,想自己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诸佛不离我心,我心不离诸佛,性相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即遍通诸佛,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观镜,镜皆现像,镜无不照,影无不现,如是正观,则功归法界,德用无边。(六)正观修诚礼,谓人礼佛,摄心正念,虽对佛身,即是自礼自身佛。(七)实相平等礼,谓人礼佛,前正观中,犹存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
七种语 [佛学大词典]
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举出佛陀为众生说法时之七种类型,即:(一)因语,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之果,如谓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二)果语,如来于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如见贫穷丑陋之众生,则谓此皆由是人前世破戒嗔妒、无有惭愧所致。(三)因果语,如来说一事过去之因乃至未来之果,如谓众生现在之六入触乃由过去之业为因,且现在之六入触能起惑业而招未来之果。 (四)喻语,如来为钝根之众生巧说譬喻,如喻佛身为狮子王。(五)不应语,如来说法必依真俗二谛之理,真则言一切法离性离相,皆即中道;俗则言世间、出世间之法,法法宛然,不可断灭。如是而说,无不于理相应。然如来亦尝谓天地可合、河不入海、四方山来、沙罗树能受八戒;如是等说,于理不相应,故称不应语。(六)世流布语,如来随顺世间流布之语,如谓男女、大小、车乘、房舍、城邑等。(七)如意语,如来于诸众生,凡所教诫,悉如其意,方便而说。
七种圆满 [佛学大词典]
谓法身佛之德所具备之七种圆满。又称七种圆德。即属自心圆满、具常住圆满、具清净圆满、无功用圆满、能施有情大法乐圆满、遍行无依止圆满、平等利多生圆满。此出自摄大乘论本卷下果智分,惟以偈颂示其名称。广义释为:(一)一切法皆随属佛之自心,自在无碍之德圆满。(二)如来身者,圆满具足常住之德。(三) 既已永断烦恼垢习,即圆具清净之德。(四)于一切佛事,圆具无功用之德。(五)法身自住清净佛土,不惟受用大法乐,复能施与一切有情大法乐,自在之德圆满具足。(六)佛既已离诸垢染,故遍行世间而垢染亦无所依止,转为清净无碍。(七)佛以万德能平等利乐诸多众生于圆满。[摄大乘论释卷十(无性)]
七种无常 [佛学大词典]
出自楞伽经卷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乃非佛法。即:(一)作舍无常,以四大造色,作已而舍,故为无常。(二)处坏无常,处即诸色形状,彼以为四大及造色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等坏灭,故谓无常。(三)色即无常,前项乃见形处变坏以为无常,此项谓形色即为无常;佛破其言,谓同前之处坏无常。(四)转变无常,以四大及造色为常住,唯色相之转变为无常。(五)性无常,即彼计着无常之自性不坏;谓此性虽不坏而能坏一切法,使之无常,犹杖破瓦石,坏他物而自体不坏。(六)性无性无常,四大之性皆无自性,能造及所造之相皆变坏是为无常。(七)不生无常,一切之法本来不生,不生即无常,佛破其言,谓不生尚无,何有生灭?名为无常,实不成无常。
七种善 [佛学大词典]
普光据俱舍论所立之生得、闻、思、修、学、无学、胜义等七种善。生得善者,谓于自然起任运之善心。闻、思、修三善亦称三慧,乃发心修行入见道,持戒修观所得加行善中之三善。由闻而成者谓闻慧;思惟而成者谓思慧;修定而成者谓修慧。以上四种皆属有漏善。又无漏善分有为、无为二种。其中,学、无学属有为无漏。前者乃于四向三果之有学位所起之善;后者即无学位;乃于阿罗汉果所起之善。胜义善者属无为无漏,乃择灭无为之涅槃法。[俱舍论卷四、卷二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一](参阅‘三性’563)
七种净 [佛学大词典]
(一)七净华之异称。(参阅‘七净华’105)(二)指初地菩萨愿求净土之七种清净相。即:(一)同体净,系就土体之无别而言。即一切报应土以法性土为体,一切应土以真土为体。应土中诸土亦同体无别。(二)自在净,系就土体之清净而言。即如净珠之体净,能自在显现其美丑,以土体净故,染净圆通,法界齐等。(三)庄严净,系就土之相而言。即以神变自在庄严净土,又常具光明,照破痴闇,且集众宝而予以庄严。(四)受用净,系就土之用而言。即受用净土之境界时,能灭烦恼,出生圣道。(五)住处众生净,系就寄人以显胜而言。即有无量功德智慧之众生充满净土。(六)因净,系就举因以显果而言。即得净土之德业,所谓净土三昧法门。 (七)果净,系就对因明果而言。即依净土三昧之德业,随众生心之所乐,示现种种果。[十地经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九]
七种舍 [佛学大词典]
即:(一)心性平等,情无存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三) 舍一切贪嗔等过。(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五)证空平等离相。(六)自舍己乐,施与他人。(七)益众生无所希望。[维摩经义记卷三本]
七种食 [佛学大词典]
谓眼、耳、鼻、舌、身、意、涅槃等七种之食。即眼以眠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细滑为食,意以法为食,涅槃以不放逸为食。以彼等能增益身心,长养发达,故称为食。[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七种定名 [佛学大词典]
谓禅定之七种异名。即:(一)三摩呬多(梵sama^hita ),译为等引。 (二)三摩地(梵sama^dhi ),译为等持,音译为三昧。(三)三摩钵底(梵sama^patti ),译为等至。(四)驮那演那(梵dhya^na ),又称禅那,略称禅。译为静虑。(五)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梵cittaika^grata^ ),译为心一境性。(六)奢摩他(梵s/amatha ),译为止。(七)现法乐住(梵dr!s!t!a -dharma-sukha-viha^ra ),又称现法乐行。(参阅‘三昧’580、‘定’3171)
七种受胎 [佛学大词典]
据善见毗婆沙律卷六载,有七种受胎,即:(一)相触受胎,指女子月水生时,喜乐男子,若男子以身触其身分,即生贪着而便怀胎。(二)取衣受胎,如优陀夷共妇出家,后优陀夷往到妇处,两情欲爱不止,各相发问,欲精污衣,尼得此衣而怀胎。(三)下精受胎,指往昔有一道士,小便与精俱下,鹿母饮之而怀胎,生鹿子道士。 (四)手摩受胎,如睒菩萨,其父母俱盲,出家学道,受帝释之教,以手摩脐下而怀胎,生睒子。(五)见色受胎,指有女子,月华水成,欲情极盛,唯目视男子,即便怀胎。 (六)闻声受胎,指如白鹭鸟,皆雌无雄,到春来时,阳气始布,雷声初鸣,雌鹭一心闻声,即便怀胎。(七)嗅香受胎,指如■牛母,但嗅犊气而怀胎。
七种衣 [佛学大词典]
乃七种故衣。佛制比丘不得使非亲族之比丘尼浣洗故衣,若犯,则得舍堕之罪。此故衣有七,是为七种衣,即:(一)毛,(二)刍摩迦(野麻衣),(三)奢搦迦(粗布衣),(四)羯播死迦(白毡),(五)独孤洛迦(纻布),(六)高诂薄迦(上毛緂),(七)阿般阑得迦(絁绢之衣)。[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八](参阅‘父六亲’1503、‘母六亲’2008)
七种自性 [佛学大词典]
七种染净诸法之自性。又作七种性自性。即:(一)集性自性(梵samudaya -svabha^va ),又称集自性,谓善恶聚集,成就染净法之性。(二)性自性(梵bha^va -svabha^va ),谓诸法各自任持之性。(三)相性自性(梵laks!an!a -svabha^va ),又称相自性,谓诸法相状各别之性。(四)大种性自性(梵maha^ -bhu^ta-svabha^va ),又称大性自性,谓能造一切色法之因,亦即四大种各各之性。(五)因性自性(梵hetu -svabha^va ),又称因自性,即诸法生起之亲因之性。(六)缘性自性(梵pratyaya -svabha^va ),又称缘自性,即诸法生起之助缘之性。(七)成性自性(梵nis!patti -svabha^va ),又称成自性,谓诸法之实性,即净法成就之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入楞伽经卷一、楞伽经通义卷一]
七种立题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以一切经题不出人、法、譬三者,此中,又由单、复、具足之不同而生分别,即单三、复三、具足一,总为七种。(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为能说之人,阿弥陀为所说之人,乃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二)单法立题,如涅槃经。涅槃为经中所说之法,是为以法立名。(三)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乃梵天之罗网,以譬戒律之节目交络无尽,是为以譬立名。(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为人,般若为法。(五)法譬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为法,莲华为譬。(六)人譬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譬。(七)具足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为法,佛为人,华严为譬。(参阅‘单三复三具足一’4912)
七种生死 [佛学大词典]
众生于六道迷界中之轮回流转可大别为分段、变易等二种生死,诸论书就此二种又别立新说,而有‘七种生死’之说。(一)据显识论、摩诃止观卷七上之说,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故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界外之四种生死,即:方便、因缘、有有、无有,共为七种生死。(二)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说,七种生死指:(1)分段生死,谓三界果报,其寿命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2)流入生死,谓众生从有识之初,迷真逐妄,流入生死苦海,漂溺不息。(3)反出生死,众生若发心修行,背妄归真,则能反出生死,至于涅槃。(4)变易生死,又作方便生死。因移果易,称为变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等,既离三界之生死,出生于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故称生死。(5)因缘生死,初地以上之诸菩萨,皆以所观之不思议理为因,能观之真无漏智为缘,共破无明之惑,复为化度众生之故而示现生死。 (6)有后生死,谓第十地(法云地)菩萨因有最后一品无明未断,尚有一番变易生死。 (7)无后生死,谓等觉菩萨破最后一品无明烦恼,究竟永尽而入妙觉之位,不受后身。[翻译名义集卷十七](参阅‘生死’2059)
七种不净 [佛学大词典]
乃对自他‘身分’贪着所说之七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与父母遗体之外种,皆为不净。(二)受生不净,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净。(三) 住处不净,于不净之女体胎处十月。(四)食啖不净,胎中食母血之不净。(五)初生不净,十月生时之腥秽狼籍。(六)举体不净,即薄皮之下尽为秽物。(七)究竟不净,死亡后置于冢间之不净流溢。
七种大 [佛学大词典]
据菩萨地持经卷八载,菩萨有七种大,即:(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二)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指菩萨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解大,解,即解了。指菩萨由解十二部经,了知诸法之义理,全无疑碍。(四)净心大,指菩萨既能解了十二部经,依之而行,则能远离诸惑染,超过一切解行,心得清净。(五)众具大,指菩萨所修福德智慧,皆为成佛之具,毕竟证得无上菩提。(六)时大,时,即时数。指菩萨历三阿僧祇劫修行六度,毕竟当得无上菩提。(七)得大,指菩萨由前六种功德为因,证得无上菩提之果。
七种二谛 [佛学大词典]
真俗二谛有七种之别。即:(一)三藏教之二谛,以阴入界等实法而成之森罗万品为俗谛,灭此俗谛所会之理为真谛;即承认诸法实生实灭,故又称实有二谛、生灭二谛。(二)通教之二谛,以幻有为俗谛,幻有即空为真谛;即不承认实生实灭,又称无生灭二谛。(三)别接通之二谛,以幻有为俗谛;别接通之人禀通教之法,见但中之理,接入别教,其所见为真谛,即以幻有即空、不空为真谛;又称单俗复真二谛、幻有空不空二谛。(四)圆接通之二谛,俗谛同通教;圆接通之人禀通教之法,见不但中之理,接入圆教,以其所见为真谛,即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谛。(五)别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不有不无之中道为真谛。(六)圆接别之二谛,俗谛同前之别教,圆接别之人禀别教之法,悟入不但中之理,接入圆教,以其所见为真谛,即合但中、不但中为真谛。(七)圆教之二谛,以幻有、幻有即空为俗谛,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谛。[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大般涅槃经疏卷十五]
七福神 [佛学大词典]
乃日本七尊能赐予财宝之福神。盛行于室町时代末期之民间信仰。此即:(一)大黑天,本非福神,因其性爱三宝,护持五众,无令耗损,求者称情,故为福神之一。(二)惠比须,乃自中世西宫之信仰演变成福神。(三)毗沙门天,原为佛教护法神,亦演化为施福之神。(四)辩才天,能令寿命增益,资身具悉圆满。(五)福禄寿,为南极星之化身,司长寿(或福、禄、寿)之神。(六)寿老人,同为南极星之神格,象征寿命久长之意。(七)布袋和尚,为我国五代时之禅僧契此(?~916),被称为弥勒之化身,以福神祀之,概取其乐天之意。其中大黑天、毗沙门天、辩才天三神为佛教之天部;福禄寿与寿老人皆为我国延寿之神,与布袋和尚共为宋代所流行道释画之一种。
七漏 [佛学大词典]
谓七种有漏烦恼。即见漏、修漏、根漏、恶漏、亲近漏、受漏、念漏等。漏者,漏泄之义;即烦恼之异称,谓一切烦恼之流注漏泄。(一)见漏,即见道所断之诸种邪见。(二)修漏,修道所断之贪、嗔、痴等诸烦恼。以上二者系就漏之体所立,分别为见、修二道所断。(三)根漏,依眼、耳、鼻、舌等根所生之烦恼。此系就诸根能生烦恼之外缘而立。(四)恶漏,依一切恶象、恶王、恶知识、恶国等之恶事、恶法所生之烦恼。(五)亲近漏,依亲近衣服、饮食、医药、房舍四事所生之烦恼。与恶漏同为漏产生之内缘,前者为违缘,后者为顺缘。(六)受漏,受乃苦、乐、舍三受,能生贪、嗔、痴等烦恼。(七)念漏,念乃邪念。与受漏同为漏之因,与前三缘和合而生诸烦恼。[中阿含经卷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成实论卷十、大乘义章卷五末]
七境界 [佛学大词典]
全称七种第一义境界。乃诸佛所证所得之境界,计有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过二见境界、过佛子地境界、入如来地内行境界等七种。约其极处,悉皆成就,故总称第一义。(一)心境界,心乃中道之理心。此为诸佛菩萨中道之理心所造。(二)慧境界,慧乃慧性。谓诸佛菩萨之慧性照了分明。(三)智境界,智乃智用。谓诸佛菩萨之智力现前,了知一切万法。(四)见境界,见乃正见。谓诸佛菩萨之正见现前,无诸邪妄。(五)过二见境界,又作超二见境界。二见乃断、常二见。即诸佛菩萨能超断、常二见。(六)过佛子地境界,又作超子地境界。子地者,登地菩萨等视众生如己子,故名。此谓诸佛菩萨能超十地,成正觉。(七)入如来地内行境界,又作如来自到境界。内行乃果上之行。谓如来能尽法性之源底,成就二利,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以上七种,前六者通于佛菩萨,后者则为如来之自境界。[入楞伽经卷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九]
七僧斋 [佛学大词典]
西国之法,以钱财或庄田布施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称为七僧斋。[俱舍论光记卷十八]
七僧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界举行大法会时,有司重要职务之七位僧侣,称为七僧。即:(一) 讲师,(二)读师,(三)咒愿师,(四)三礼师,(五)呗师,(六)散华师,(七)堂达。由七僧所举行之大法会,即称七僧法会。
七叶树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pta-parn!a。音译作萨多般罗那。乃由七枚小叶形成掌状复叶之常绿乔木。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之处─七叶窟,即因窟前有大七叶树而命名。[翻梵语卷九、枳橘易土集卷十]
七叶窟 [佛学大词典]
梵名Sapta -parn!a-guha^ 。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又作七叶树窟、七叶树林石室、刹帝山窟、车帝石室、七叶穴、七叶岩、七叶园。位于印度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巴Vebha^ra )山中之石窟,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因窟前有七叶树,故名。其地原为释尊说法之灵迹,佛灭后迦叶尊者于其处会五百贤圣,以阿难陀、优婆离、迦叶等为上首,结集经、律、论三藏,安居三月,完成大业。据法华经文句卷一载,五精舍指鞞婆罗跋恕、萨多般那求诃、因陀世罗求诃、萨簸恕魂直迦钵婆罗、耆阇崛山等。但据枳橘易土集卷二十一,则将萨多般那求诃、鞞婆罗跋恕二者合并为鞞婆罗跋恕萨多般那求呵,而加入竹园一名,合为五精舍。[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大唐西域记卷九](参阅‘五精舍十塔’1190)
七圣财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谓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 (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而不造诸恶。(四)愧财,于不善法心生羞愧。 (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染着。(七)定慧财,摄心不散,照了诸法。[长阿含卷九之十上经、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般泥洹经卷上、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七圣 [佛学大词典]
乃指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七种圣者。又作七圣人、七圣者、七士夫、七丈夫。诸论所载各异,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一)随信行,禀性多信,得遇如来或佛弟子宣说正法,教授教诫,依此修加行,而入见道。(二)随法行,禀性多思惟,自依正法修加行,以入见道。(三)信解,随信行之人入修道位(十六心)。(四)见至,随法行之人入修道位。(五)身证,虽未以慧尽诸漏,身已证八解脱。(六)慧解脱,身虽未证八解脱,以慧永尽诸漏。(七)俱解脱,身已证八解脱,亦以慧永尽诸漏;即于烦恼障、解脱障俱得解脱。[中阿含卷五十一阿湿贝经、异集门足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十四]
七灭诤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pta^dhikaran!a-s/amatha^h!。即为裁断僧尼之诤论所设之七种法。又作七灭诤法、七止诤法。即:(一)现前毗尼(梵sam!mukha -vinaya ),又作面前止诤律。使起诤之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证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证戒律之制条而决之。(二)忆念毗尼(梵smr!ti -vinaya ),又作忆止诤律。即诤议罪过之有无时,质犯人记忆之有无,若无记忆则免之;但仅限平生为善,以善知识为友者。 (三)不痴毗尼(梵amu^d!ha -vinaya ),又作不痴止诤律。犯戒之人若精神异常,待其冶愈,羯磨而令悔其罪。(四)自言毗尼(梵pratijn~a^ -ka^raka ),又作自发露止诤律。比丘犯罪时,令其自白,始治其罪。(五)觅罪相毗尼(梵tat -svabha^vais!i^ya ),又作本言治毗尼、居止诤律。犯人不吐实,陈述矛盾时,举示其罪状,尽形寿令持八法,不得度人或受人依止等。(六)多人觅罪相毗尼(梵yad -bhu^yasiki^ya ),又作多觅毗尼、展转止诤律。互相诤议而不易裁决时,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而决是非。(七)如草覆地毗尼(梵tr!n!a-prasta^raka ),又作草伏地、如弃粪扫止诤律。斗讼者互悟其非,如草之伏地,共至心发露,相道歉而忏悔。[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四分僧戒本、四分律卷四十七、摩诃僧祇律卷四十、十诵律卷五十三、五分律卷二十三](参阅‘四诤’1834)
七塔寺志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民国陈寥士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七塔寺位于浙江鄞县甬江之东、南海之北,与阿育王、天童并峙,号四明名蓝。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迄今已有千余载。明洪武年间,因普陀山前寺悬于海边,乃徙建于本寺余地,改称补陀寺,故当地尚有本寺即‘南海普陀’之说,世因称曰‘小补陀’。清康熙间重加修葺,建七浮图,‘七塔寺’名始于此。民国以来,传戒讲经,设藏经楼,立佛学院,大振临济宗风。寺志草创,纲目有八:图记、金石、沿革、建置、僧谱、法要、产业、艺文。
七黑山 [佛学大词典]
由印度毗舍离城北方至喜马拉雅山脉中香醉山(梵Gandha-ma^dana )间,有七座黑山。其名称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南剡浮提品所载,为小黑山、大黑山、多牦牛山、日光山、银山、香水山、金边山。若人登金边山顶,转面向北,耸身远望,唯见黑暗。又据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可知,喜马拉雅山脉诸山,山顶常戴白雪,故称雪山;以南之诸山山顶无覆雪,草木丛茂,其色黑故,称为黑山。[法苑珠林卷二]
七阶佛名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七阶佛名经、礼忏、礼忏文、礼佛忏悔文、六时发愿法。隋代三阶教之祖信行(540~594)撰,记述三阶教之礼忏法。目前有大英博物馆史坦因第五十九号、第二三六号、第一三○六号等数种敦煌写本,而各版本之内容、顺序等,皆略有出入。经录中之‘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佛名’一书,亦即本书之别名,为一卷三十纸或一卷三十一纸之广本,及一卷六纸之略本。或谓广本即系本书之原本。此外,有一种敦煌写本之后记中,附有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之年号。
七番共解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释五重玄义之七法。天台宗立名、体、宗、用、教等五重,以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等七法,分别加以解释。(一)标章,即标名。(二)引证,引经文为证据。(三)生起,明其次第。(四)开合,分别种种之开合。(五)料简,设问答而料简。(六)观心,实际即观心。(七)会异,会释其异点。法华玄义卷一(大三三·六八二上):‘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门。’
七无记 [佛学大词典]
小乘分别无记法为有覆、无覆二种,其中无覆无记又分异熟、威仪、工巧、通过、自性、胜义等六种,与有覆无记合称七无记。(参阅‘三性’563)
七最胜 [佛学大词典]
谓安住最胜、依止最胜、意果最胜、事业最胜、巧便最胜、回向最胜、清净最胜等七者。盖一切布施等行,不得悉名波罗蜜多,必具最胜,方能成之。(一) 安住最胜,安住于菩萨之种性。(二)依止最胜,依止于大菩提心。(三)意果最胜,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具行一切事业而不限一行。(五)巧便最胜,住于无相智,了达一切法如空如幻而离执着。(六)回向最胜,回向于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不为烦恼、所知二障所间杂。[成唯识论卷九]
七善律仪 [佛学大词典]
‘七不善律仪’之对称。略称七律仪。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戒律。前三律乃离恶之身业律仪,余为离恶之口业律仪,加以意业之不贪、不嗔、不邪见而称十善戒。十地经论卷四曾就此论其因离、果行离、对治离三者。以不杀生而言,因离者,乃离杀心之因;果行离者,离杀生之行;对治离者,以慈悲心及安稳心对治杀心杀业而予以远离。余者准此。七者合为唯一善律仪,开之或成身、口二业之七律仪。若各由上、中、下三品之心加以分之,则成二十一种;配以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则成六十三种。[成实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二]
七善士趣 [佛学大词典]
不还果之圣者,断尽欲界烦恼,故无恶业杂行,有生般、中般、上流般等三种涅槃。生般又分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三种,中般又分速般、非速般、经久般三种,此六者与上流般合之,而称七善士趣。趣者,行之义,以行善且住于上地而无还来,故称善士趣。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五之说,上流般之所以不别立者,以各受多生,其行易知,故不分之;生、中二般,各为一生中之差别,行相难知,故分之。然另有别立上流般为全超般、半超般、遍没般等三种,合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等四种,称为七善士趣者。[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卷一七四、俱舍论卷二十四]
七善 [佛学大词典]
(一)七处善之略称。(参阅‘七处善’106)(二)佛所说大小乘经典具有七善。此大小乘经论之解略异。(一)据成实论三善品,七善即:(1)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2)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可得今世、后世出世之道利。(3)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4)独法,仅为无余而说。(5)具足,指诸法圆满,不待余经而成。(6)清净调柔,语清净故谓清净,义清净故谓调柔。(7)梵行,此道能至涅槃之意。(二)依法华经序品所载,法华文句卷三释之。又称顿教七善、大乘七善。即:(1)时节善,顿教之序、正、流三分皆善。(2)义善,了义之理以二乘之智慧不能测知。(3)语善,以八音(极好、柔软、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吐露,会理直说,悦乐菩萨之心。(4)独一善,纯一不共二乘。(5)圆满善,明界内、界外满字之法。(6)调柔善,无二边之瑕秽。(7)无缘慈善,即无缘大慈清净之行。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典,其法体则随经论而有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余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三)北本涅槃经名字功德品亦说有七善,即(大二一·三八五上):‘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
七胜事 [佛学大词典]
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七种无上。即:(一)身胜,谓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千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二)如法住胜,谓如来安住如法之大道而修正行。即如来既自得利益,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三)智胜,谓如来成就无上殊胜之四无碍智。(四)具足胜,如来圆满具足最胜之正戒、正命、正行、正见。(五)行处胜,如来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六)不可思议胜,如来威神力不可思议,超乎一切。(七)解脱胜,如来断所知、烦恼二障,并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此七胜事依次相当于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别译地持论卷三)所说七种无上:身无上、道无上、智无上、正无上、住无上、神力无上、断无上等。[优婆塞戒经卷三]
七处征心 [佛学大词典]
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阿难先后以七处回答之,均为佛所论破,称为七处征心。楞严会前,阿难因乞食而遭遇摩登伽女以幻术诱惑,将毁戒体时,佛遥知之,敕文殊持咒往护阿难归来。楞严会时,佛乃征其心目所在之处,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迨佛征其心不在内时又答以在外。如是辗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著处。盖佛欲破除阿难之妄想缘心,使其妄心无所依止,故一一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之妙净。(一)心在内。阿难初答‘心居身内,目在于外’,佛遂谓:‘心若在身内,则应先见身中之心肝脾胃等物,然后才能见外境。若不先见身中之物,心岂在身内?’(二)心在外。阿难以灯光为譬喻,谓:‘众生心在身外,不见身中,如灯光在室外,故不能照见室内。’佛诘之:‘若言心在身外,则身心两异,各不相知;而今身心相知,岂可谓在外?’(三)潜根。阿难以琉璃笼眼为譬喻,谓心潜伏眼根里,若眼见物时,心随即能分别而无有障碍,如以琉璃笼于眼上而不碍于见物。佛以阿难引喻失义而责之曰:‘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谓心潜伏根内而可分别?’(四)在闇内。阿难又计:‘诸众生之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如我今者,开眼见明为见外,闭眼见暗为见内。’佛乃问其:‘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与眼相对否?若与眼相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不相对,云何成“见”?’(五)随所合处。四度被论破后,阿难答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佛又诘之:‘汝言随所合处者,若心无体,则无所合;心若有体,则汝以手自挃其身,汝心必能觉知,此觉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来?若于内出,则心在身中;若从外来,则应先见表面。既非内外,则无出入;出入既无,体性何有?若无体性,谁为随合?’(六)在中间。阿难谓:‘心在根、尘中间。’佛又问:‘心若在根、尘之中,此心体为复兼于根、尘?为不兼于根、尘?若兼于根、尘,则根有知而尘无知,根、尘敌对,有知、无知两立,云何为中?若不兼者,不属根、尘,即无体性,中何有相?’(七)无著。阿难最后答以‘一切无著,名之为心’,然佛又诘之曰:‘若言不著名之为心者,如世间水陆飞行一切物象,汝心不着,然此等物象为有为无?若言无者,则同龟毛兔角,云何更有不着之物而言不着?若言有者,物在则心亦在,又云何无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七处说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华严七处说。谓佛说华严经之处有七。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载,七处包括人间三处、天上四处,即指:(一)第一处菩提场,指佛在摩竭提(摩揭陀)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此处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共六品经,即: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严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二)第二处普光明殿,指佛于菩提道场之侧普光明殿中,三次聚会,共说十八品经。初于此处说十信等法门,共六品经,即: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次于此处说等觉法门,凡十一品经,即: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寿量品、菩萨住处品、佛不思议品、十身相海品、如来随好光明品、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后于此处说离世间法,即离世间品。(三)第三处忉利天,指佛于须弥山顶帝释所居之处说十住等法门,共六品经,即:升须弥山品、山顶偈赞品、十住品、梵行品、发心功德品、明法品。(四)第四处夜摩天,指佛于夜摩天说十行等法门,共四品经,即:升夜摩天品、夜摩偈赞品、十行品、十无尽藏品。(五)第五处兜率天,指佛于兜率天说十回向等法门,共三品经,即:升兜率天品、兜率偈赞品、十回向品。(六)第六处他化天,指佛于他化天说十地法门,即十地品。(七)第七处逝多林,指佛于给孤独园说入法界法门,即入法界品。以上系指八十华严经一部三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又六十华严经一部三十四品,七处八会所说,乃合他化天与普光明殿(次说者)二处,而为他化天会十一品经,故成八会。
七处善 [佛学大词典]
乃观法之一。略称七善。此说见于阿含经与一切有部之说。自七方面如实逐一观察五蕴,如以色为例,观色本身(果)与其所生原因(因)、消灭之相状(灭)、至灭之实践道(对治道)、成为执着对象之可爱面(爱味)、成为嫌恶对象之不可爱面(过患),甚至超越以上二面(出离)而如实作观。[杂阿含经卷二]
七处平满相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七处隆满相、七处满足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谓佛两足下、两手及两肩、颈项等七处,皆平满端正,柔软微妙。此系佛于因位时,不惜施舍,不计福田非福田,所感得之妙相;乃表佛断尽七随眠,具足七圣财,令一切众生得灭罪生善之益的一种德相。[大智度论卷四]
七处三观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或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乃集辑有关修道修观之小经。此经版本有二:(一)高丽本为一卷,共收三十部小经。(二)宋、元、明三本为二卷,共集四十七部小经。就后者而言,第一经(称为七处三观经)及第三经后半(无眼)说色谛、色习、色尽、色灭、色味、色出要、色苦之七处,及观色、观五阴、观六衰之三观,故经名七处三观。
七众溺水 [佛学大词典]
北本涅槃经对众生之分类譬喻,谓众生有七种。该经卷三十二载,第一人入水,以不习浮,故入水即溺;譬如一阐提,入生死河即没。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如人天乘将进而退者。第三人没已即出,出更不没;譬如内凡之人,具软、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永不堕三恶道。第四人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譬如四果之人。第五人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譬如缘觉。第六人入已即去,浅处则住;譬如菩萨。第七人既到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冤贼,受大悦乐;譬如佛。同经卷三十六亦载:(一)常没,入水则没,譬如一阐提,常堕于恶道。(二)暂出还没,如人天。(三)出已则住,如内凡。(四)出已遍观四方,四方即四谛,如声闻。(五)遍观已行,越声闻而行于缘觉,如缘觉。(六)行已复住,如菩萨。(七)水陆俱行,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