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一缕一触 [佛学大词典]
指获得袈裟之一缕或一度触及袈裟者,皆可得无量之功德。如往生要集指麾钞卷九载,一牛尝以其角触及袈裟,遂于来生受报为僧,由此功德而能听闻佛法。[法华文句记卷三]
一禅 [佛学大词典]
(一)(1488~1567)韩国李朝时代僧。庆尚南道蔚山人,俗姓张。号休翁、禅和子。弱年入断石山出家,二十四岁至妙香山苦修。后参于智异山智严,游历诸方。中宗王三十一年(1536),垂教化导于楞伽山,旋为官方嫌恶而遭拘禁,赦免后晦迹于西山九年。三十九年复入妙香山普贤寺讲说经论,大振玄风。朝鲜宣祖元年入寂,享年八十一。[清虚堂集卷三、朝鲜寺刹史料卷下、朝鲜佛教通史(李能和)](二)(1533~1608)韩国李朝时代僧。俗姓郭。号静观。十五岁出家,博学精修,通晓诸乘。后参访西山休静,传其心印,学徒达数百人。晚年,自俗离山移至德裕之白莲社。宣祖四十一年秋以疾终,享年七十六。著有静观集一卷。嗣其法者有任性冲彦等人。其法系称静观派,与松云、鞭羊、逍遥三派,为西山休静门下之四大法系。[李朝佛教(高桥亨)、朝鲜禅教史(忽滑谷快天)]
一瞬 [佛学大词典]
瞬者,目动之意。摩诃僧只律称,二十瞬名一弹指,谓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摩诃僧祇律卷十七]
一默 [佛学大词典]
默者无言之意。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维摩经卷中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后,文殊师利问维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默然无言。文殊叹道(大一四·五五一下):‘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以无言遣言,正谏实相之意,故教内有‘维摩一默一声雷’之语。
一髻罗刹女 [佛学大词典]
为守护众生之罗刹名。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载,此罗刹妇居大海岸,闻血气香,能于一夜中行八万踰缮那之里程。常卫护处胎、初生,或已生之菩萨,并以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守护行者及其眷属。
一髻罗刹 [佛学大词典]
梵名Ekajat!a^ -raks!ah! 。全称一髻罗刹王菩萨。此菩萨列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之南端。密号电雷金刚。种子为觗(迦)或訮(翳)。以不二之一智现忿怒形,降伏烦恼,故得此名。若人受持此菩萨真言,能摧碎天魔、恶药叉、罗刹斯、毒恶鬼神、及一切疫病、水火、盗贼等害,亦能息诸冤敌。又胎藏界七集卷中载其形像,身呈绿色,现忿怒像,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剑,次手持钺斧钩;左第一手持索、下垂,次手持三股杵,坐于赤莲华上。[秘藏记、诸说不同记卷六、两部曼荼罗义记卷三]
一髻尊陀罗尼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七日作坛灌顶法、坛法、护摩、根本印等,并详载结界之法。[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一髻 [佛学大词典]
谓头上结一发髻。系古印度婆罗门之习俗。
一餐 [佛学大词典]
谓一餐之食。盖言声闻之人于般若会上蒙佛加被,为诸菩萨说大乘法。声闻自谓小乘,而于大法不生喜乐,譬如见食而不能餐。即法华经卷二谓‘而无希取一餐’之意。
一灯 [佛学大词典]
谓灯能破暗,以喻菩提之心,能破烦恼之暗。华严经载,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提心灯亦复如此,一入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故称为一灯。[华严经卷七十八、大集经卷一]
一树之荫一河之流 [佛学大词典]
谓众人之所以能同乘一树荫、同渡一河流者,皆系前世因缘所促成之果。
一机一境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机,是内在的,为心之作用;境,是外在的,为具有形象之物。譬如释尊拈花,是为境;迦叶领会其意而破颜微笑,是为机。又如见远方之烟,是为境;见烟而知有火,是为机。于禅林中,师家每以之为诱导学人之机法,其后,渐倾向所谓一机一境之形式化,此一用语反成为一般人嘲骂禅僧拘泥于悟道轨则之贬讽语。碧严录第三则(大四八·一四二下):‘一机一境,一言一句,且图有个入处,好肉上剜疮,成窠成窟,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此即机境,盖凡涉及言句者,即欲暂使学者有个入处,仅为诱导上之方便。然若大用现前,则不必拘泥于此规则。此外,已然彻见自性之师家,徒以拈槌竖拂以对学人而拟禅机者称为一机一境之禅者。
一机 [佛学大词典]
(一)一类之机缘。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碧岩录第四十六则评唱(大四八·一八二中):‘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二)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一机以喻耳之一根,一根返源,诸根解脱。楞严经谓,虽见诸根动,要在一机抽。[楞严经卷六]
一担禅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形容一知半解,似通非通之禅。担,即担负行李之意。谓禅之真意,系无穷无极者,半通之禅,则如担负行李之累赘。碧岩录第九十八则(大四八·二二一下):‘担一檐禅,绕天下走。’
一擒一纵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为禅宗师家指导学人时所用临机应变之机法。擒,即夺其思路;纵,则放任自由。与‘把住、放行’同义。碧岩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一八五上):‘一擒一纵,逢强即弱,遇贱即贵。’
一坛构 [佛学大词典]
(一)密教行灌顶时,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曼荼罗建于同一坛之谓。系‘两坛构’之对称。两坛构是以金、胎两部之曼荼罗分别庄严于两坛。传授灌顶,如道场狭隘时,通常用一坛构。(二)法会时,仅建立大坛一坛,而不造表白坛或护摩坛等余坛,称为一坛构。又建护摩坛时,供养法与护摩供均于同坛修,亦称一坛构。
一发 [佛学大词典]
谓日晷过午一发许。盖言修行之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发许,则不当进食。
一质不成 [佛学大词典]
系东晋道安所立。为三不成之一。道安之净土论详论净土与秽土之关系,谓以秽心所见,遍界为秽土;以净心所见,则遍界为净土,故知净土由净业所生,秽土由秽业所生,且二土之本质亦不为一,此即一质不成之义。[安乐集卷上](参阅‘三不成’528)
一论 [佛学大词典]
指天亲之净土论。又作往生论。因恐与迦才之净土论名称相混,特称为一论。净土宗所依之经论素称三经一论。
一莲托生 [佛学大词典]
即二人以上往生净土时,托生于同一莲花中之意。此即阿弥陀经所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五会法事赞文中之‘各留半座乘华台,待我阎浮同行人’义同。
一箧四蛇 [佛学大词典]
以一只箱箧容纳四条蛇,比喻人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 大一二·四九九中):‘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见毒、触毒、气毒、啮毒,一切众生遇是四毒,故丧其命。众生四大,亦复如是,或见为恶,或触为恶,或气为恶,或啮为恶。以是因缘,远离众善。’即以四大比喻四蛇之吐毒,此四大交恶,能令众生远离诸善,害其慧命,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大二五·二二八上):‘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箧,云何智人以为安隐?’[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达磨多罗禅经卷上]
一箭过西天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超越言语、心得,无任何迹象可寻之谓。系形容遥远、崇高而绝踪迹之境界。临济录行录篇(大四七·五○六中):‘师云:“设有,亦无举处。”峰云:“但举看!”师云:“一箭过西天。”’
一箭道 [佛学大词典]
印度里程名。相当于一公里。后引申为极近之路程。[法华经药王品、法华嘉祥疏卷十一]
一缘 [佛学大词典]
指同一类之因缘、机缘。大集经卷三十八(大一三·二六○上)即有‘行住坐卧,常系一缘’之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之上(大三三·六八四下)亦有‘一根一缘,同一道味’之语。
一窑烧就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以同一窑所烧成之物,禅林中用以比喻同一师门下所造就之弟子。从容录第六则(大四八·二三一上):‘白头黑头兮,克家之子(一窑烧就);有句无句兮,截流之机。’
一磔手半 [佛学大词典]
日本古来造念持佛或胎内佛时,所依用之长度名称。又作一桀手半。尘添壒囊钞卷十五载,一磔手半约一尺三寸,或谓一尺二寸(一磔为八寸,半磔为四寸)。人在母胎,至第二十之七日,人相皆备,以手推面,蹲踞而坐,其时身体之长度与母亲一磔手半之长度相等。造佛像之所以常取一磔半之长度者,即是取胎内等身之义。
一磔手 [佛学大词典]
梵语vitastih!。为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又作一磔手,一张手、一拆手、一搭手。磔,张开之意。造像量度经解(大二一·九四一中):‘一麦分为一小分;二麦并布为一足,四足为指,又谓中分。十二指为桀,亦谓大分。倍桀为肘,四肘为寻,即一托也。’一磔手即中指与拇指两指端张开之距离,称为十二指幅,约今之二十三公分。然翻译名义集卷三(大五四·一○五五下)则谓:‘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唐于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盖周尺八寸也。’[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慧琳音义卷二十四]
一弹指 [佛学大词典]
弹指,梵语acchat!a^,以拇指与中指压覆食指,复以食指向外急弹,为古代印度所盛行表示虔敬、许诺或警告之风俗。一弹指,即弹指一次所需之时间,系诸经普遍用来形容极短暂之时间。又作一弹指顷。然诸经论所举一弹指之长短各异,俱舍论卷十二谓一弹指有六十五刹那。大智度论卷八十三则谓六十念。处处经谓一弹指之间有九百六十生死。大安般守意经序谓一弹指之间心有九百六十转。戒疏卷二下谓,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摩诃僧祇律卷十七谓,四百念为一弹指,一万二千弹指即一昼夜。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一(大八·六五九下):‘若复有人于一弹指顷,能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其所得福,倍胜于前。’(参阅‘弹指’6002)
一增一减 [佛学大词典]
指人寿于劫波之间一增一减。推算劫波,人寿从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寿一岁,如此至十岁,是为一减;复由十岁,每百年增寿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是为一增。如此一增一减,鸠摩罗什等旧译家称为一小劫,法意译之提婆达多品及新译家皆称为一中劫,其梵语均为 antara-kalpa。[立世阿毗昙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俱舍论卷十二、佛祖统纪卷三十](参阅‘劫’2811)
一饱忘百饥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饱食一度即可忘却昔时千百次之饥饿感受;丛林中用以比喻曾一度入于自由自在之解脱境界者,则必不再执迷于此一纷纷尘劳之世间。赵州录卷下(卍续一一八·一六七下):‘日昳未,者回践光阴地,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老僧身便是。’
一际 [佛学大词典]
谓彼此二边无有分别。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二五·一九八上):‘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宗镜录卷二十二(大四八·五三五上):‘法报虽分,真化一际。’
一障一切障 [佛学大词典]
谓造恶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
一说部 [佛学大词典]
梵名Eka -vyavaha^rika 。乃小乘二十部之一。又作猗柯毗部、婆诃利柯部、鞞婆诃罗部、执一语言部。系佛陀入灭后二百年之际,由大众部之‘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一说分裂而出之部派。此部主张一切法皆无实体,但有唯一之假名,故称一说部。以其异于大众部之本旨,故别立一部,并从其所立为名。窥基及法藏则分小乘二十部为六宗,称此部为诸法但名宗,属分通大乘。以其谓诸法皆为假名,无体可得,故与般若皆空之说无异。[异部宗轮论、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五教章卷一、异部宗轮论述记发韧卷上、卷中]
一綟丝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以一束丝比喻众生迷妄之根源,即烦恼。綟,指■草。以■草为染料,染成黎黑而近浅绿之线,称为綟丝。碧岩录第十九则(大四八·一五九上):‘一尘举,大地收;一花开,世界起。只如尘未举,花未开时,如何着眼?所以道,如斩一綟丝,一斩一切斩;如染一綟丝,一染一切染。’
一网打就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谓一掬即起,而无剩余。比喻禅师一语即能道尽佛法之真髓而无余。碧岩录第五十二则(大四八·一八七上):‘渡驴渡马(一网打就,直得尽大地人无出气处,一死更不再活)。’
一精明 [佛学大词典]
指人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精明’乃形容其明澄绝妙。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中):‘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传心法要(大四八·三八二上):‘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
一个浑身无处着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谓人开悟时,全身充塞宇宙,遍满虚空,而不着于任何一处。无门关(大四八·二九五下):‘抬脚踏翻香水海,低头俯视四禅天;一个浑身无处着,请续一向。’
一个棺材两个死汉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一个棺材同装两个死人;丛林中用以形容见解平凡,同是一丘之貉的二位(以上)禅僧。碧岩录第二十则(大四八·一六一上):‘不见僧问大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梅云:“西来无意。”盐官闻云:“一个棺材,两个死汉。”玄沙闻云:“盐官是作家。”’[景德传灯录卷七]
一槌便成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又作一椎便成。槌,乃对大众宣告时使用之工具。谓在宗师一槌之下,即可彻底大悟,故引申为言下即悟之意。碧岩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一八二中):‘一槌便成,超凡越圣。’
一槌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椎。槌,为木制八角之锤。乃禅宗丛林所用之器。在丛林通告大众时,以槌敲打砧,警觉众人,通常使用于通告展钵、作务等时候。此外,住持上堂说法时,白槌师亦有打槌一下之举。碧岩录第九十二则(大四八·二一六下):‘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
一实观 [佛学大词典]
指真实不二之观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大一一·六三四中):‘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
一实谛 [佛学大词典]
谓一实相中道之理。无有虚妄,无有颠倒,若圣若凡,性本不二,故称一实谛。[北本涅槃经卷十三]
一实境界 [佛学大词典]
(一)指平等而真实之悟境。(二)指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占察经卷下(大一七·九○七上):‘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三)指如来之法身。
一实圆乘 [佛学大词典]
指法华经。法华经阐明一实圆顿之教旨,故被称为一实圆乘。
一实圆宗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宗。天台宗主张一乘实相之圆顿教法,故该宗被称为一实圆宗。
一实无相 [佛学大词典]
指究竟、绝对不二而远离一切虚妄相之真理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无量义经(大九·三八五下):‘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一实理 [佛学大词典]
梵语ghanaika-sa^ra。指唯一坚实之妙理。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上(大二○·八○九下):‘金刚一实理,世主最上生;虚空自然智,大智大慧眼。’
一实乘 [佛学大词典]
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一实神道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神道教名词。又作山王一实神道、天台神道。系依一乘真实之法华经而说之神道信仰。源于镰仓前期或平安后期,至江户时代则广泛流行。此思想起自比睿山延历寺地主神之日吉神山王,其二十一社之中心为大宫、二宫,而以此二十一社配属佛、菩萨山王七社之宗,其中大宫、二宫、圣真子等三社即为释迦、药师、弥陀之化身。又大宫之本地释迦,与伊势大神宫之本地大日如来,乃一体不二者。此外,一切诸神皆可称为释迦之化身。此说法流行于日本江户初期之天海一地,从日光山东照宫之创建、日吉社各城之镇守与祭祀,皆可见其盛况。
一实相印 [佛学大词典]
一实相,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印,即信。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法华玄义卷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