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不空供养宝菩萨 [佛学大词典]
梵名A^rya^mogha -pu^ja-man!i 。又作不空供养菩萨、供养宝菩萨。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南方之第五位。此菩萨主以苏悉地之功德宝慧施予法界为德。密号如意金刚,种子为亴(om!),三昧耶形为宝珠或三股杵。其身呈肉色,左右共四臂,分别持莲华(上置宝珠)、索、剑、三股戟,跏坐赤莲华。[青龙寺仪轨卷中、胎藏界曼荼罗尊位现图抄私卷五、秘藏记、胎藏界七集卷中、诸说不同记卷六、两部曼荼罗义记卷三]
不空见菩萨 [佛学大词典]
不空见,梵名Amogha -dars/ana 。又作不空眼菩萨、正流菩萨。属于贤劫十六尊之一。在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微细、供养、降三世羯磨、降三世三昧耶等诸会中,位于第一重东方金刚钩菩萨之北。此菩萨以五眼普观法界众生之平等差别,能除一切恶趣,令转趣正善道不灭涅槃,故称不空见。密号普见金刚、真如金刚,种子为奥(ah!),三昧耶形为一股眼(独股杵,两侧具眼)。其形像依各会而稍异,微细会之尊为左掌仰置膝上,右手持莲华,华上立一股眼,跏坐莲华。又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中,此尊位于东方第二位,密号普观金刚,其三昧耶形、身形等均与金刚界曼荼罗有别。[大乘观想曼荼罗净诸恶趣经卷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贤劫十六尊、大日经疏卷六、胎藏七集卷中、诸说不同记卷六](参阅‘贤劫十六尊’6175)
不空成就如来 [佛学大词典]
梵名Amoghasiddhi 。又作不空成就佛。金刚界五佛之一。位于金刚界曼荼罗五解脱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央。表五智中之成所作智,亦为五部中业部之主尊。在成身会中,不空成就如来身呈金色,左手结拳印,安置膝上,右手舒覆五指当胸,跏坐莲华。其四方安置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等四菩萨。密号不动金刚,种子为奥(ah!),三昧耶形为十字羯磨杵。胎藏界称之为天鼓雷音佛。[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二十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中、菩提心论、秘藏记卷末]
不空如来藏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不空真如。‘空如来藏’之对称。如来藏离脱一切烦恼,称为空如来藏;如来藏具足恒沙不思议佛法,与之不离、不脱、不异,称为不空如来藏。[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大乘起信论](参阅‘真如’4197)
不空王三昧 [佛学大词典]
又作金刚王三昧。指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即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据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载,释迦能仁如来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于不空王三昧。释迦入此三昧时,直为法身大日如来。[诸仪轨禀承录卷十二]
不空大灌顶光真言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光明真言、大灌顶光真言。略作光言。为大日如来之真言,又为一切诸佛菩萨之总咒。此密咒系谓自大日如来不空真实之大印中,可产生宝珠、莲华、光明等功德,并以如来之大威神力照破无明烦恼,从而转地狱之苦为净土之乐。[大灌顶真言经钞、光明真言经钞](参阅‘光明真言’2176)
不空 [佛学大词典]
(705~774)梵名Amoghavajra 。又作不空金刚。为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师子国人。天资聪明,幼从叔父游南海诸国,其后出家,十四岁从金刚智三藏学悉昙章,诵持梵经。寻渡南海,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抵洛阳,时年十六。一说系北天竺婆罗门之子,少孤,随叔父至武威、太原,后师事金刚智。二十岁(开元十二年)于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师聪敏过人,深获三藏器重,尽得五部三密之法。及金刚智示寂,师遵遗命,往印度求法,偕同含光、慧辩等浮海西游,经广府、诃陵而达锡兰,从普贤阿阇梨(一说龙智阿阇梨)受十八会金刚顶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十万颂、五部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夹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又遍游五印度,于天宝五年(746)还京师,为玄宗灌顶,住净影寺。以祈雨灵验,赐号智藏,并赐紫袈裟等。安史乱起,住长安大兴善寺行禳灾之法。及长安陷,玄宗于成都蒙尘,肃宗即位灵武,其时师虽陷身乱军之中,仍屡次秘密遣使致书肃宗,传达日常起居与竭诚效忠之意,肃宗亦遣使密求大法。代宗时,制授特进试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曾于太原五台山造密教道场,展开宣教活动。大历六年(771)表进开元以来所译经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录一卷,并请入藏。大历九年六月中,师预知时至,上表辞别,献五钴金刚铃杵等,倚卧而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谥号‘大辩正’,于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并称c 大翻译家,对确立梵语与汉字间严密的音韵对照组织之功甚钜。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付法弟子有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觉超等,而以嫡传之惠果称真言付法第七祖。[宋高僧传卷一、表制集卷一至卷六、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上、卷下、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
不知足者 [佛学大词典]
‘知足’之对称。指于自己本分之外无餍的贪求者,亦即欲念强烈而不知餍足之人。一切苦恼皆由强劲之欲念而起,故修行者须以‘不知足’为戒慎。遗教经谓,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虽富而贫,为知足者所怜悯。
不放逸 [佛学大词典]
梵语aprama^da。心所之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防范于恶事,专注于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于对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故‘说一切有部’将其归纳于十大善地法之一。[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参阅‘放逸’3276)
不定聚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iyata-ra^s/i,巴利语aniyata-ra^si。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见际。三聚之一。聚为聚类、聚集之义。依众生根机之别,分类聚集之,可有三类;其性正邪未属,遇善缘则成正定(聚),得恶缘则成邪定(聚)者,以其不定,故称不定聚。[成实论卷二、圆觉经大疏钞卷三](参阅‘三定聚’562、‘正定聚’1990)
不定种性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iyataikatara-gotra。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指由本有无漏种子之差别,而于声闻、独觉、菩萨等三乘种性尚未决定之机类。即具有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可为阿罗汉、辟支佛乃至成佛,以其性向不定,故称不定种性。分为四类:(一)菩萨声闻二性不定,具菩萨、声闻二性,而所得之果不定。(二)菩萨独觉二性不定,具菩萨、独觉二性,而所得之果不定。(三)声闻独觉二性不定,具声闻、独觉二性,而所得之果不定。(四)声闻独觉菩萨三性不定,具声闻、独觉、菩萨等三性,而所得之果不定。其中除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外,其他时至皆可成佛。[入楞伽经卷二、解深密经卷二无自相性品、佛地经论卷二](参阅‘五种性’1179)
不定业 [佛学大词典]
‘定业’之对称。善恶业中,受果与否尚未决定,或决定受果而未决定其时者,称为不定业。与定业相较,不定业概属轻业。(参阅‘定业不定业’3182)
不定教 [佛学大词典]
三教之一,化仪四教之一。即不摄于顿渐二教的化仪之教。又作得益不定化仪。依法华经玄义卷十上、华严经疏卷一载,南中诸师以胜鬘、金光明等经不拘顿渐之次第,明佛性常住之旨,称为偏方不定教。然天台智顗则反对此说,主张不定乃一音异解之义,于五味中通有之,且立显露不定、秘密不定之别,而与顿渐二教共称化仪四教。据法华经玄义卷一上、八教大意所载,佛以一音演说法,依如来之不思议神力,能令众生于渐说中得顿益、顿说中得渐益,以得益不同之故,称为显露不定教。又如来之三轮不思议,于此人说顿,于彼人说渐,使其各各得益而彼此互不相知,称为秘密不定教。[法华经玄义卷五下、摩诃止观卷一上、摩诃止观辅行讲义卷一](参阅‘三教’609、‘化仪四教’1327)
不定地法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iyata-bhu^mika dharma。为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共有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等八种。此等心所不入其他五地(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为特别之法,即不同于其他五种心所之具有决定性;既不遍于一切心或染心,亦未有或善或恶之决定性,其相应之界地等不定,故称不定地法。其中,寻、伺等前四心所为随烦恼,贪等后四心所为根本烦恼所摄。然大乘唯识家则以前四者为不定,后四者为烦恼所摄。[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成唯识论卷六](参阅‘五位七十五法’1089)
不定因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指因明论式中,缺乏因(理由)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或第三相(异品遍无性)所致之过失。计有六种,即:(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五)俱品一分转,(六)相违决定。不定因之前五种,或出于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或出于异品遍无性之未能完成。依因后二相之要求,能立法必须为若干宗同品(与宗相同之品类;宗为命题之意)所有,同时又必须为一切宗异品(与宗别异之品类)所无。必须二者同时具足,而后所证之宗方能决定正智。今若能立法虽为宗同品所有,同时亦为宗异品所有,或虽为宗异品所不有,同时亦为宗同品所无,则既不能证明其所欲证明之宗,亦不能证明其相反之宗。如此之因,不能决定证明一宗,故称之为不定因。第六种相违决定,与前五种过失有别,非出于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亦非出于异品遍无性之未能完成。乃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各用一正因(具足因之三相),证明两个相反之宗,旗鼓相当,不分胜负,谁是谁非,无可决定,故亦归入不定因中。[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六不定过’1253、‘因明’2276)
不定主义 [佛学大词典]
梵名Sya^t -va^da 。又称或然论。印度耆那教之一种判断理论。耆那教哲学家婆达罗巴忽(梵Bhadraba^hu )之主张。认为由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则有不同之结论,故每一论点皆有条件,而无绝对之肯定或否定;若欲清晰而正确地判断某一命题,须于前面冠以‘或许(梵sya^t )’字样,故称不定主义。此种判断理论分为七种,称为七支论法。(参阅‘七支论法’93)
不定止观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又作不定观。既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任修一法,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得无生忍。智顗依之说六妙门一卷。[摩诃止观卷一上、法华经玄义卷十、止观私记卷一](参阅‘三种止观’649)
不定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aniyata。又作不定法、二不定(梵dva^v -aniyatau )。为比丘受持具足戒之部分。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之义。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一)屏处不定戒,比丘于屏处(不能见闻之处)、覆处、障处等可作淫事之处,与女子独处共坐,或说非法语。(二)露处不定戒,比丘与女子于露现处共坐,说淫欲粗恶等语。此二不定戒在五篇及六聚中,与百众学、七灭诤等共摄于突吉罗。[四分律含注戒本卷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三上、行事钞资持记(会本)卷十九](二)不定地法之略称。不定地法乃俱舍宗所立心所六类之一。即指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等八心所。(参阅‘不定地法’973)(三)因明用语。指因明似因十四过中之六不定过。即共不定、不共不定、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不定、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俱品一分转不定、相违决定不定等诸过。(参阅‘六不定过’1253)
不和合性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a^magri^。又作异性。‘和合性’之对称。唯识宗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即能妨碍诸缘和合而令诸法不生之能力或性质。[显扬圣教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六、大乘百法明门论]
不受一切法 [佛学大词典]
谓心无爱着,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法华经化城喻品]
不两舌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is/unya^t prativirati。十善之一。谓不说能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参阅‘十善十恶’468)
不来迎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而期待佛之来迎,以往生极乐净土,日本净土真宗唯独相反,彼等主张获得他力金刚信心之修行者,其平生业成于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既已成办,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待弥陀来迎。
不来不去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a^ya-vyaya。为佛典中表示诸法自性之用语。谓自本性而言,诸法均无去来往复。盖若自世俗之见解而言,则宇宙万法之因缘皆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然自佛法中道之谛理观之,则诸法因缘固有聚散,其自性实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此乃印度大乘中观学派与我国三论宗所特重之教说。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九七中):‘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参阅‘八不中道’275)
不见举 [佛学大词典]
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不认罪者,称为不见。举发不见者而治其罪,称为不见举。[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参阅‘三举’687)
不见三宝厄 [佛学大词典]
于弥陀化土所受灾厄之一。往生弥陀之化土者,以于因中疑惑佛智之罪咎,故未能得见真实之佛、法、僧三宝,唯得见化土当分之佛,称为不见三宝厄。[无量寿经卷下](参阅‘方便化土’1438)
不男 [佛学大词典]
男根不具之人。依先天及后天等差别,有五种不男。(参阅‘五种不能男’1175)
不成因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因(理由)须具备三相,方能成正因,缺乏任何一相皆成似因,其中因缺乏第一项而不能证明宗(命题)者,称为不成因。共分四类:(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因’须遍是宗有法之法,方有证明宗之力量,若非宗法,或虽是宗法而不遍,便不能证宗。其遍是宗法,必须为立(立论者)敌(问难者)所共许(共同同意),且必须为立敌所决定共许(极成)。换言之,因于有法,须依转极成,且其依转极成决定而无疑。故凡不极成或极成犹有疑义,皆谓不成,故所谓‘不成’,即遍是宗法之不极成。不成可从二方面说,一者不能成宗,二者自不成因。依第一释,‘成’字乃成立之义,着眼于因与宗之关系而立说;依第二释,‘成’乃成就之义,着眼于因之本身而立说。此二释,相容且具有因果关系。因支原系用以证明宗体,使宗体成立,故凡无力使宗体成立者,即可称为不成。就因本身言,既无证宗之力,又不克尽因所应尽之责任,自亦不成因。故自不成因,可谓不能成宗之果。又求其不能成宗之故,乃遍是宗法之未能极成。故遍是宗法之不极成,应是不成因之所以不成之根本意义,不能成宗与自不成因二义,皆由此所衍生。[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因三相’2271、‘因明’2276、‘依转极成’3059)
不忘禅 [佛学大词典]
禅定之一种。即练习记忆之禅定。舍利弗问经记载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不但空 [佛学大词典]
指中道空。又作不可得空。为‘但空’之对称。谓不但见但空,且兼见不空,而达中道义之空。观不但空之理,称为不但空观,即天台化法四教中,通教利根之机所观之空理。智顗之摩诃止观(会本)卷三之三分别通教三乘人所见之空理,谓二乘人体假入真,唯入但空,而未由但空入假,无化他之用;菩萨体假入但真,能由但空入假,化度众生,净佛国土;唯上根菩萨体假入真,次第入但空、不但空,故能破除无明而见佛性。[天台四教仪](参阅‘但空’2771)
不但中 [佛学大词典]
‘但中’之对称。天台宗作空、假、中三谛之说,以双遮双照为中道之实义,其中,观即空、即假、即中,即三观圆融,于空假二边即谈中道,称为不但中。为圆教所诠之中道义理。观此不但中之理,称为不但中观。[法华玄义卷二之下、维摩经文疏卷二十一](参阅‘但中’2771)
不住拜 [佛学大词典]
指礼拜不止,以至于百千拜。禅林象器笺卷十:‘法益之时,亦有不住拜,谓礼拜而不止也,可到百千拜,是皆佛祖之会所用来拜也。’
不行而行 [佛学大词典]
指体达真如之理而修行。真如之理平等无相,冥合此无相之理而修行,即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称为不行而行。据往生论注卷下载,真如乃诸法之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之行,称为如实修行。[大日经疏卷一]
不至境 [佛学大词典]
‘至境’之对称。指色境与声境。五根缘五境之中,眼根取色境,耳根取声境,鼻根取香境,舌根取味境,身根取触境。其中,前二境根境之体相离,故称不至境,又作离中知。后三境根境之体密接,故称至境,又作合中知。[俱舍论卷一](参阅‘五境’1171)
不自在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a-i^s/vara。音译阿伊湿伐啰。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经(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则以不自在为乐。’(二)为印度数论派哲学所立根本思惟机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金七十论(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二非智,三爱欲,四不自在,此四法是多摩相。’
不老不死 [佛学大词典]
指悟入诸法实相。悟诸法实相者,知生老病死本来空寂,原无老死,故法华经药王品、法华义疏卷十一等均谓听闻法华经者,能得不老不死。
不死觉 [佛学大词典]
八种恶觉之一。谓人甚富有而常忆不死之念。觉,新译寻思。以其觉违逆正理,故称恶觉。大乘义章卷五之末以八觉为修道四使,而以不死觉摄于痴分。[八十华严经卷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一](参阅‘八觉’319)
不死药 [佛学大词典]
能得长寿或远离病苦之药。此有二说,一指雪山香药娑呵(梵saha^ ),一指阿伽陀药(梵agada )。[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往生拾因、慧苑音义卷上](参阅‘阿伽陀药’3617、‘娑呵’4076)
不死矫乱论 [佛学大词典]
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过去而起之分别见解。即针对不死(一说为所事之天)之问题,自己并非如实了知却矫乱回答他人者。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不死矫乱论、四不死矫乱论。即:(一)就善恶业报之问题,随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二)就他世有无之问题,随问者之所见而答以如是如是。(三)就善不善法之问题,答以非善非恶。(四)取他人之见解而作为问题之答案。此类主张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中之‘不死矫乱宗’。[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大乘义章卷六](参阅‘六十二见’1241)
不死矫乱宗 [佛学大词典]
外道十六宗之一。即印度古代外道中之不死无乱外道。彼外道执天之长寿为常住不死,自说不死不乱。以所言矫乱,故有此称。[瑜伽师地论卷七、显扬圣教论卷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参阅‘外道十六宗’1871)
不死门 [佛学大词典]
指入涅槃之门。无常经(大一七·七四五下):‘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不死 [佛学大词典]
梵语amr!ta。指永远的生命。一般译作甘露。佛陀之教称作甘露法,以其超越时空而永恒,故佛生时降甘露雨,象征不死之意义。以甘茶浴佛,即由甘露而来;甘茶之音颇似甘露之原语。又涅槃称不死;密教灌顶中表金、胎两部不二之灌顶水,称作不死甘露。
不安稳业 [佛学大词典]
‘安稳业’之对称。指不善业。此业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称。俱舍论卷十五(大二九·八○下):‘不安稳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与前安稳性相违故。’
不如无子 [佛学大词典]
家有逆子不如无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父母教诲,嗔目怒应(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不如密多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不如蜜多。禅宗传灯系谱印度第二十六祖。为南印度得胜王之子。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得法后,游化至南印度,其时,南印度国王得胜信奉外道,构难婆舍斯多,太子不如密多以进谏被囚。王欲以邪法之罪名囚戮婆舍斯多,遂与之问答佛理,然反为婆舍斯多所折服,王乃追悔致礼,并赦放不如密多,不如密多遂求出家,历六年,婆舍斯多付以大法,是为第二十六祖。得法后,不如密多行化至东印度,彼地国王名坚固,信奉外道长爪梵志,师以正法折服梵志之幻法,并为王演说法要,俾趣真乘;此后六十年间弘法其地。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传法予般若多罗后,即跏趺入灭,化火自焚,坚固王收舍利而瘗之。[祖堂集卷二、宝林传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二]
不如法 [佛学大词典]
‘如法’之对称。又作不法。谓不如正理之义,或谓违背佛法而所行非道。一般而言,遵循佛陀所说之教法,或符合正确、正当之道理者,皆称为如法;反之,违逆正理而与佛陀所示之教法处处不能相应之情形,则称不如法。以布施为例,如尊重施、无畏施、不望报施等均为‘如法施’;反之,求报施、要名施、希天施等,则为‘不如法施’。
不共变 [佛学大词典]
谓由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自不共之境。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参阅‘四变’1855)
不共种子 [佛学大词典]
‘共种子’之对称。又作不共相种子。指能变生一人受用之法的种子。即五根种子。五根之胜义根不通于他人,故为不共中不共;扶尘根则他人亦得受用,为不共中共。其种子亦随之而异。[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阅‘不共相’966)
不共业 [佛学大词典]
梵语a^ven!ika-karman。‘共业’之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之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受用之非有情数之法。其中,关于业之相续,唯识家立有业种子,就中以不共业所熏之业种子称为不共种子,此种子于阿赖耶识中成熟,由其力变现有情之色根等。然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于非有情数之法,亦分共不共业之所生。又据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六载,共业所感之中,山河等为共中共,田宅等为共中不共;不共业所感之中,如自身之眼根为不共中不共,扶尘根等具有他受用之义,是为不共中共。[顺正理论卷十八、卷三十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阅‘不共相’966、‘共业不共业’2198)
不共无明 [佛学大词典]
‘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称为不共无明。唯识宗更分不共无明为二:(一)恒行不共无明,指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此无明乃一切凡夫无始以来相续不断者,与我见、我爱、我慢三大惑相应,能障碍真义智。(二)独行不共无明,指与第六意识相应,然与贪等本惑不相应而独行之无明。独行不共无明复依与忿恨等随烦恼,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别,其与随烦恼不俱起者,称为主独行不共无明;反之,与随烦恼俱起者,称为非主独行不共无明。[成唯识论卷五、卷六、俱舍论卷十、卷十九、俱舍论光记卷四、百法问答抄卷一](参阅‘无明’5094)
不共许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许,同意、认可之意。因明论式中,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双方不共同认可立论中之条件。就宗依而论,作共比量时,两宗依皆须共许;在自比量或他比量中,可以不共许。不共许与共不许,其意义不相一致。立敌双方皆不许,或一方许一方不许,皆是不共许,故知共不许仅为不共许之一种。为分别起见,因明称立敌双方共不许为两俱不许,称一方许一方不许为随一不许。随一不许又分二种:(一)立不许而敌许,称为自随一不许。(二)立许而敌不许,称作他随一不许。共许即是极成,自随一不许,是他许自不许,若着眼于许者,则可称他极成;他随一不许,是自许他不许,依同样道理,可称为自极成。立敌共许其前陈(宗前段之主词)实有称有体,立敌共许其后陈(宗后段之宾词)实有称有义。立敌不共许其前陈实有称为无体,不共许后陈为实有称无义。体、义因位置不同而分称,其意义无别。不共许既可分为两俱不许与随一不许,无体与无义亦应分为二种:(一)两俱无体或无义,(二)随一无体或无义。随一无体或无义,与随一有体或有义相同,有无之名称虽相反,所指为同一事件,仅因从所观之角度不同,遂异其名称。两俱、随一无体或无义,虽表明共不许、一许一不许,然未能显示立敌之谁许谁不许,故有无体与有无义宜分四类:(一)立敌双方共许其为实有者,称为两俱有体或有义。(二)立敌双方共不许其为实有者,称为两俱无体或无义。(三)立者许其为实有而敌者不许,称为自有他无体或自有他无义。(四)敌者许其为实有而立者不许,称为他有自无体或他有自无义。[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共许法’2196、‘因明’2276、‘极成’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