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不共教 [佛学大词典]
‘共教’之对称。又作不共般若。指不与二乘共学,而独为菩萨之教。依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上之说,华严别教一乘乃唯为大菩萨所说,不与声闻共说,故称不共教。即根据大智度论所举共、不共二种般若波罗蜜中,以不思议经(指华严经)为不共般若波罗蜜而来者。又天台家于般若分为共与不共二种,其中,不共般若即指别、圆二教,以之为般若部之正意。[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卷七十二、卷一○○、法华玄义释签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共教’2196)
不共相 [佛学大词典]
又作自相。‘共相’之对称。谓一人所感,一人受用之相,如色法中五根等正报。正报之亲因缘种子称为不共相种子,受不共业种子之资助而起现行,即不共之正报。又分为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二种。如五根中之胜义根(五根之实体)独为自识所依用,不与他人共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不共;五根之扶尘根(五根之外形)虽亦各人有其特殊相异之五根,然与他人共通而受用,故称为不共中共。[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阅‘共相’2195)
不共法 [佛学大词典]
梵语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
不共有法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因明中,能别之宗法应为立(立论者)敌(问难者)所不共许(共许,共同承认之意)其为实有者,称为不共有法。与不共许法、不极成法异名同实。
不共不定过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六不定之一,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一。指因三相中缺第二相,遂致同时不通于同品与异品之过失。相当九句因中之第五句‘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因明入正理论中,举声论师对佛弟子提出‘声为常(宗,即命题),以所闻性故(因,即理由),如虚空(同喻),如瓶(异喻)’之论式。其中,同喻与异喻二者皆非所闻之性,即同品与异品皆与因隔绝,且声之常、无常二品外,更无余法之所闻性,故此因为犹豫不定之因,既不决定所立之常,亦不成就异品之无常,即成不共不定过。[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参阅‘三十三过’ 513、‘六不定过’1253、‘因十四过’2271)
不共 [佛学大词典]
梵语a^ven!ika,巴利语同。指不共同,即独特之法。如十力、四无畏等十八法唯独佛所得,余阿罗汉等圣者则未能通,故称为不共法。又如阿赖耶根本识为诸识所共依者,故称共依;六根则仅为六识各自之所依,故称不共依。此外,诸法各自之性相称为自相,亦称不共相;有情各自所感异熟果之业,称不共业。又因明论式中,自(立论者)他(问难者)共同认可,称为共许;自他不共同认可,则称不共许。[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参阅‘共不共’2192)
不立文字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指以心传心。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述,必须由师心直接传予弟子心,此种以心传心之境地,称为不立文字。五灯会元卷一、无门关第六则等,均有世尊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之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之记载。盖禅宗固每用难解之语句为接引方法,所重者仍在以心传心。
不生断 [佛学大词典]
三断之一。谓缺一切生法之缘而毕竟不生。即得初地法空之时,能令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更生,且使人中之无根二形、北州、无想天等种子,皆不生后果。依此不生断所得之无为法,称为非择灭无为。[宗镜录卷七十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参阅‘三断’687)
不生不灭 [佛学大词典]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
不生不生不可说 [佛学大词典]
四不可说之一。语出大涅槃经德王品。天台家以之配为圆教所诠之谛理。圆教说真如之理本来不生,十界差别之事以即于理故,亦为不生,故称为不生不生。即真如之理与十界之差别相无二之意。此不生不生之理玄妙难说,仅可智证,故称为不可说。[四教义卷一、维摩经玄疏卷一](参阅‘四不可说’1660)
不生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arhan。音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者,不再受生于三界五趣之中,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之果报,故称为不生。[大智度论卷三](二)如来之异名。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称为不生。[楞伽经卷四](三)‘涅’字之义,谓众法常住而无始生。据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五载,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称为大涅槃。(四)梵语anutpa^da。音译阿耨波陀。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中):‘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
不正食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kha^dani^ya。音译作珂但尼、佉陀尼、佉阇尼。意译为嚼食。即需要经过咀嚼而后吞食之硬食。据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载,不正食有根、茎、叶、花、果五种,食后亦不容易满足。又作枝、叶、华、果、细末磨食等五种,称五不正食、五嚼食。‘不正食’之称,系相对于‘正食’一词。诸部律典亦皆举出五种可供嚼啮而令人饱食之食物,称为五正食,意指五种正餐之食物。若食过五正食,则不可再食用五不正食。故知‘不正食’非指禁止比丘食用之食物,而系指‘非正餐之食’,盖以虽食之而不易饱足之故。(参阅‘二五食’189)(二)指斋食以外之饮食。
不正知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am!prajany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误解所观之境之精神作用。即不符合佛教教义之认识。以此心所遍满一切染心,故说一切有部将之摄属十大烦恼地法;于唯识宗,以其为八大随惑之一,并认为不正知既以障蔽正知之故,易于毁犯为业,故有败坏戒律之作用;俱舍宗则视其为被烦恼所污之智慧,故不认为是独立之心所。又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以之为‘痴’之一部分。[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
不可说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abhila^pya。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八虚空藏菩萨品、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等,均以第一义毕竟空故不可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则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即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天台智顗取前四句分别配释藏、通、别、圆四教,而以前二者明界内之事理,后二者明界外之事理。此外,大乘玄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十六等亦各c 数种不可说。又赞叹佛之功德非言语所能穷尽者亦用此语,多与不可称、不可思议等语连用。[大品般若经卷十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七十四、四念处卷一、维摩经玄疏卷五](参阅‘四不可说’1660)
不可称 [佛学大词典]
(一)与不可思议、不可说同义。谓佛之大功德超绝殊胜,非言语所能称赞。(二)梵语atulya。古印度十大数之一。据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载,十大数依次指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此十大数,自阿僧祇渐次转倍,乃至于不可说不可说。其中,不可数乘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梵agan!eya -parivarta );不可数转乘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乘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梵atulya -parivarta )。[旧华严经卷二十九心王菩萨阿僧祇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参阅‘十大数’371)
不可越守护 [佛学大词典]
梵名Durdhars!a -dva^rapa^la 。居于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之门二守护之一。又作难持、难胜、对护门、奉教者、无能见者。常守护于内门右边,与左方之相向守护者共受如来教敕而守护法门。密号为金刚,三昧耶形为刀。其身呈肉色,右手持鉾棒,左手竖拳当胸,面向左方,双脚交坐,结难胜金刚印。[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大日经疏卷十、卷十一、卷十三](参阅‘二守护’194)
不可弃 [佛学大词典]
小乘化地部开祖之名。传说于出生时,其母弃诸井中,幸为其父所救,故称不可弃。初为婆罗门,通解外道诸义,后皈依佛教,学‘说一切有部’,复别立化地部,又称不可弃部。
不可得空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upalambha-s/u^nyata^。又作无所有空。十八空之一。生死涅槃等一切诸法,性相寂灭,求之不可得,称为不可得空。即由三种不可得而称为空:(一)于蕴、处、界中求我不可得,(二)于其因缘中求法之自性不可得,(三)求法之因缘不可得。其中,第二种不可得如于五指之中求拳不可得,第三种则求五指亦不可得。[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卷三、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卷四](参阅‘十八空’353)
不可得 [佛学大词典]
梵语an-upalambha。为空之异名。指无论如何寻求,皆不能得知。佛教谓一切诸法之存在并无固定不变之形态,若推察寻求之,皆不可得,称为不可得空。故知此一名词包含下列四义:(一)不可能。(二)不存在。(三)无自体存在之执着,如‘诸法不可得’。(四)对于不确定而无本质之物,求亦不可得。(参阅‘四不可得’ 1659)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佛学大词典]
指二乘声闻等无法思议之大乘教法。解脱,为三昧之异名。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系缚,故称解脱。此为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又为华严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
不可思议尊 [佛学大词典]
(一)诸佛之通称。佛境界非人之心智所能分别思虑,亦远非言语所能述说者,故有此称。据大宝积经卷三十七载,如来具有身不思议、音声不思议、智不思议、光不思议、戒不思议、神通不思议、力不思议、无畏不思议、大悲不思议、不共法不思议等十种不思议法。依之,泛称诸佛为不可思议尊。(二)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弥陀之本愿力为不思议中之最不可思议,且酬报其本愿所成之庄严亦最不可思议,故阿弥陀经载六方恒沙诸佛特赞叹弥陀之不可思议功德,故以不可思议尊为弥陀之别名。[无量寿经卷下、赞阿弥陀佛偈]
不可思议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阅‘四不思议’1662)(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
不可见无对色 [佛学大词典]
三种色之一。指十一色法中之无表色。无表色非眼能见,非由极微所成,其自性无对碍,故称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虽无对碍,然系有对碍之四大所生之法,故摄之于色。[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三](参阅‘三色’550)
不可见有对色 [佛学大词典]
三种色之一。指十一色法中之五根、四尘。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其胜义根及声、香、味、触四尘等,均非眼所能见及者,乃由极微所成,具对碍之自性,故称不可见有对色。[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三](参阅‘三色’550)
不分教五意 [佛学大词典]
唐代之清凉澄观推求佛教之根本有五意:(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谓佛所说诸法,理本无二,随机异解,故有殊途;机见虽殊,终归一实,故不分。(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谓佛一音说法平等普应,大小根器皆得利益,如大地草木,一雨普滋,故不分。(三)原佛本意,为一事故。谓佛本为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众生,咸得作佛;故教法虽分九部,然皆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佛意如斯,故不分。(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谓如佛说无常法,或以生灭为无常,或以不生不灭为无常;法本是一,机解不同,故不分。(五)多种说法,成支流故。谓法欲灭时,有多种异说,恐混纯原之一味,成差别之支流,故不分。
不丹佛教 [佛学大词典]
不丹,为位于喜马拉雅山东麓之小国,面积四万七千平方公里,北界西藏,南邻印度,西接锡金,大部分为险峻山区,对外交通困难,夙有‘秘境龙国’之称。住民多为藏人系统之不丹族,分僧侣、贵族、庶民等阶级,最奇异之风俗为不论僧俗男女均蓄短发,服装大体模仿西藏。崇奉西藏喇嘛教之红教派,系由于八世纪中叶,印度佛教著名的密咒师莲华生(梵Padma Sam!bhava ),自西藏返印,途经不丹驻留宣教之故。正式传教则在十二世纪末以后,由旧喇嘛教主传入。寺院多建于十六世纪中叶以后,且有大藏经目录之开雕,惜烧毁于十八世纪之内乱。又十六世纪中叶,曾有一喇嘛教主挟其势力强行入境,宣称乃不丹之支配者,此即今不丹称教主为法王(梵Dharma Ra^ja )之由来。此一法王组织中央政府,任命地方官,采政教合一政策。法王则以转生再现为继承方式。又不丹佛教最大庆典为每年四月于巴罗(Paro )举行的巴罗大祭,节庆共进行四天,主要纪念莲华生大师。[Journal of Royal GeographicalSociety of Britain & Ireland 35,1910; L. A. Waddell: Buddhismof Tibet, 1895](参阅‘巴罗大祭’1390)
不才净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系禅林呵斥语言文字为葛藤之语。与‘不才不净’一语同义。临济录示众(大四七·五○二上):‘山僧今时,事不获已,话度说出许多不才净,尔且莫错。’
不久诣道场 [佛学大词典]
谓不久将成佛。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九·四六中):‘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不二观音 [佛学大词典]
三十三观音之一。表三十三身中之执金刚身。凡有众生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执金刚身为其说法。此执金刚神为佛之守护神,以系迹身故,依本迹不二之义,称为不二观音。其像为两手相叉、足踏荷叶之立像。[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像图汇卷二](参阅‘三十三观音’514)
不二摩诃衍 [佛学大词典]
指性德圆满海。释摩诃衍论(为起信论之注释书)立义分所立之三十三种门法中,以不二摩诃衍为第一门法,即超越根机、远离教说之绝对不二之境界。故对应于余三十二门法,不二摩诃衍称为性德圆满海,余三十二门法则称为修行种因海。
不二法门 [佛学大词典]
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旧译华严经卷十、十二门论疏卷上](参阅‘入不二法门’259)
不二不异 [佛学大词典]
不二即不异。由性而言,称为不二;由相而言,称为不异。[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四]
不二 [佛学大词典]
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据大乘义章卷一载,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称为不二。又为真如、法性之别名。然主要系作为认识论与方法论而受重视。中论等总结般若思想,以‘不生亦不灭’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质,并作为不执偏见、契合法性之佛教认识,此称中道观。
不了佛智 [佛学大词典]
谓于佛智之不可思议存疑,未能了悟如来所以为大、为尊之原因。[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康僧铠译)]
弓长 [佛学大词典]
明代河北高阳人。创始明代民间宗教之圆顿教。曾拜闻香教教主王森为师。熹宗天启四年(1624)创教。崇祯初年,于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地传教。著有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简称龙华经。(参阅‘圆顿教’5412)四划
弓 [佛学大词典]
梵语dhanus,巴利语dhanu。音译驮怒沙。为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二载,七穬麦(梵yava )为一指节(梵an%guliparva ),二十四指节为一肘(梵hasta ),四肘为一弓。故诸经论所载,大抵皆合四肘等于一弓之说,然配之于我国之丈尺,则一肘有二尺、一尺八寸、一尺五寸等异说。如南山律宗之祖道宣所著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卷一载,弓长四肘,则为七尺二寸。故一肘为一尺八寸,一指为七分五厘。佛本行集经卷十二载,七大麦成一指节,七指节成半尺,合两半尺成一尺,二尺为一肘,四肘为一弓。又慧苑音义卷下载,一肘为一尺五寸,四肘为一弓,三百弓为一里。上记各种异说,盖因古代印度以指为度量之准则,自依各人身长不同,丈量亦殊;而我国之丈尺,于各朝代不同复为其因,夏一尺为十寸,商一尺为九寸,周一尺为八寸。摩诃僧祇律卷八谓五肘为一弓,或即依准周朝之制。若系依据周尺,则周尺之五肘,与夏尺之四肘,皆为八尺。故诸经记载虽有一弓为四肘、五肘之异,恐亦因各朝代的丈尺不同之故。[方广大庄严经卷四、起世经卷七、大唐西域记卷二、翻译名义集卷八](参阅‘一肘’46)
干阇那 [佛学大词典]
梵语kan~cat!a,巴利语 kan~caka。又作建折那、干阇罗。学名 Commelina salicifolia,属于鸭跖草科之一种,为盛产于印度孟加拉区之热带植物。叶形如蝶翼,花有红、白二种,皆为五瓣,然无香味。果实如荚豆,种子扁平而小。此树有两种,一种为矮小之灌木,另一种为高达六至十公尺之乔木,然花叶相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鞞婆沙论卷三、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二十六]
干潟龙祥 [佛学大词典]
(1892~)日本佛教学者。福井县人。西元一九一七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历任东京大学讲师、九州大学副教授、教授等职。自一九二七年始,曾留学英、法、德、印度等国四年。归国后,历任九州大学附属图书馆长、文学院长、教育学院长、福冈女子大学校长等职。著有本生经类の思想史的研究、ジヤ─タカ(本生经)概观等书。
已离欲者 [佛学大词典]
又作已离欲人。指脱离欲界修惑之人。通常可分为异生与圣者两种: (一)异生,依俱舍论卷二十三之说,在凡夫位,修有漏之六行观,断尽欲界第九品之染,至此见位,称为第三果向,此即异生之已离欲者。(二)圣者,依俱舍论卷二十四之说,入见道后,重修有漏、无漏二道,总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成不还果,而不须再来欲界受生,此即圣者之已离欲者。[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
已还 [佛学大词典]
又作以来、以至。还,还归之意。如谓‘三千年已还’,即指三千年之过去以至于目前之间。或谓‘等觉已还’,则指自等觉以至于凡夫间之一切地。
已辨地 [佛学大词典]
梵语kr!ta^vi^-bhu^mi。又作所作辨地、已作地、已办地。即天台宗所说三乘共位之第七地。三乘之行者,断尽色界、无色界之思惑,发起真无漏智,断尽五上分结七十二品。智断功毕,故称已辨。然于此位,虽已断尽正使(烦恼之主体),而尚未能除去习气。相当于三藏教中之第四果。又于三乘共位中,声闻位终于此地,故就声闻而立已辨之名。另据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载,七地中之菩萨,必须不着二十法,而另具足二十法始可。所不着之二十法为:(一)不着我,(二)不着众生,(三)不着寿命,(四)不着众数乃至知者、见者,(五)不着断见,(六)不着常见,(七)不应作相,(八)不应作因见,(九)不著名色,(十) 不着五阴,(十一)不着十八界,(十二)不着十二入,(十三)不着三界,(十四)不作着处,(十五)不作所期处,(十六)不作依处,(十七)不着依佛见,(十八)不着依法见,(十九)不着依僧见,(廿)不着依戒见。所须具足之二十法为:(一)具足空,(二)证得无相,(三)了知无作,(四)三分清净,(五)具足对一切众生之慈悲智,(六)不念一切众生,(七)平等观一切法,(八)了知诸法实相,(九)无生法忍,(十)无生智,(十一)宣说诸法一相,(十二)破除分别相,(十三)转忆念,(十四)转见,(十五)转烦恼,(十六)等定慧地,(十七)调意,(十八)心寂灭,(十九)无碍智,(廿)不染爱。(参阅‘十地’419)
已相应 [佛学大词典]
大乘起信论就薰习真如之体用,而有已相应与未相应二门之分。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载,已相应者,地上菩萨得根本智,与诸佛自体相应;得到后得智,则与诸佛自在之业用相应,故其修行,不若地前未相应者单以信力而行。因其证得真如之法而修行,是为依法力之自然修行。故地前未相应者之修行称为缘修,地上已相应者之修行称为真修。依此自然之修行而薰习真如,灭除无明,故称为已相应。(参阅‘未相应’1936)
已生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u^ta。与‘未生’相对。(一)指法体自未来之生相位(即未来位之最后一刹那)流至现在位之刹那。[俱舍论卷五](二)指本有。中有之众生常求受生于次生,称为求生;对此,本有系已生,故称已生。
已今当 [佛学大词典]
指已生、今生、当生,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或指已往、现今、当来。又以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等前四时为所说之经已说,无量义经为今说,涅槃经为当说。(参阅‘三世’536)
己证 [佛学大词典]
又作自证。即指自己所证见之见解、境界,为他人所难以窥知者。又指对一般传承之说,有其独到之见解。由此等自证之见解所开示之法,则称己证法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二(大四六·二二五下):‘五百比丘无非正说,各说己证,名随自意。’成实论卷一(大三二·二四四中):‘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法华玄义卷五上](参阅‘内证’1239、‘自证’2536)
己界 [佛学大词典]
(一)即佛界对众生界自谓己身为己界。此系为别于众生烦恼生死之染法及佛解脱涅槃之净法而方便说示之语。(二)指心法,而与‘法界’、‘众生界’共成三法,表示生(众生)佛(诸佛)一如、等无差别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一(大三七·二○一上):‘己界及法界、众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而为体故,对众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无差别,故云一界无别界也。’
己心弥陀 [佛学大词典]
又作己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弥陀。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四八·三五二中):‘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即依万法唯心、十界互具之理,弥陀存于一己心中,以观我心而显自性之弥陀。亦即一般所谓凝视自心,以开悟佛性而成佛之意。通常与‘唯心净土’并列为联句,即‘己心弥陀,唯心净土’,为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禅宗等圣道诸宗所盛谈。唯净土教之信仰与之有异,而主张净土系在己心之外。[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一、宗镜录卷二十九](参阅‘唯心净土’4422)
己心法门 [佛学大词典]
即于一己心中所修得之法门。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一中):‘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此自己心中实感实证之法门,即称为己心中所行法门。
工布查布 [佛学大词典]
清代乌朱穆秦部落人。自幼承清圣祖鞠育之恩,后任仪宾之职,又通西土之语,故世宗特留之于帝都,任西番学总理,掌管翻译之事。于高宗乾隆年中译出佛像量度经、弥勒菩萨发愿王偈、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等三部,尤以佛像量度经影响乾隆以后之造像。生卒年与其余事迹均不详。
工巧明 [佛学大词典]
梵语s/ilpastha^na-vidya。又作世工业明、巧业明。指通达有关技术、工艺、音乐、美术、书术、占相、咒术等之艺能学问。为五明之一。可分为二,即:(一)身工巧,凡细工、书画、舞蹈、刻镂等艺能皆是。(二)语工巧,指文词赞咏、吟唱等艺能。世间诸工巧皆为无覆、无记法之一种,故又称为工巧无记。瑜伽师地论卷二将工巧明分为营农、商贾、牧牛、事工、习学书算计数及印、习学所余工巧业处等六种。同论卷十五则列举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事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业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邪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等十二种。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则谓,举凡文辞赞咏、城邑营造、农田、商贾、音乐、卜算、天文、地理等一切艺能皆属工巧明。[长阿含经卷六、大日经义释演秘钞卷四](参阅‘五明’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