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十藏 [佛学大词典]
即指十种藏。藏,指含摄、积集、出生之义;以其能含藏功德,故谓之藏。有下列三种:(一)华严宗将菩萨之行法,依诸佛所说之教法,分为信藏、戒藏等十藏,称为十无尽藏。(参阅‘十无尽藏’475)(二)十回向中,第五位(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所知之十种法藏。即:(一)分别数知一切法藏,(二)出生一切法藏,(三)普照一切陀罗尼法藏,(四)分别解脱一切法辩藏,(五)于一切法觉不可说巧方便藏,(六)示现一切佛自在力大神变藏,(七)于一切法出生平等巧方便藏,(八)不离常见一切佛藏,(九)入不思议劫皆悉如幻巧方便藏,(十)于一切诸佛菩萨欢喜恭敬藏。若菩萨安住于此十藏,则得一切诸佛之大智慧藏,能救度一切众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称此十藏为:字藏、义藏、持藏、辩藏、慧藏、通藏、巧藏、见佛藏、入劫藏、喜敬藏。此十藏中无有惑障,故又称十种伏藏,或称十事藏。此乃华严宗之说。[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三)八地以上菩萨内具之德分为十种,喻意腹内之脏腑,故亦称十藏。即:(一)不断如来种姓,(二)受持守护如来正法,(三)长养僧宝,(四)觉悟正定众生,(五)教化成熟不定众生,(六)发大悲心救护邪定众生,(七)满足如来十力不可沮坏,(八)住四无畏大狮子吼,(九)得佛十八不共法,(十)平等觉悟一切众生、一切刹、一切佛、一切法。若菩萨安住此十藏,能得一切诸佛之无上善根大智慧藏。此亦出自华严宗之说。[旧华严经卷四十一离世间品]
十斋日佛 [佛学大词典]
指我国佛教界于每月之十斋日每日所礼敬之一佛或菩萨。即:初一日为定光佛,八日为药师如来,十四日为普贤菩萨,十五日为阿弥陀如来,十八日为观音菩萨,二十三日为势至菩萨,二十四日为地藏菩萨,二十八日为毗卢遮那佛,二十九日为药王菩萨,三十日为释迦如来。
十斋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持斋戒。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中说,此十日诸罪结集,定其轻重,而娑婆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何况又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有百千罪状。若能于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之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之长幼,现在未来之百千岁中永离恶趣。又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二载,十斋日中,初一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定光佛名号;初八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十四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贤劫千佛名号;十五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八日四天王太子使者下降,念地藏菩萨名号;二十三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大势至菩萨名号;二十四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二十八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卢舍那佛名号;二十九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药王菩萨名号;三十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释迦牟尼佛名号。我国自唐末以来即行此法,于斋日持佛菩萨名号,祈福灭罪。然近时所奉行之十斋日本尊,即将十四日之贤劫千佛改为普贤菩萨,十八日之地藏菩萨改为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之观世音菩萨改为地藏菩萨。[释门正统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参阅‘十斋日佛’500、‘斋日’6545)
十讲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称法华十讲。即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经一卷,合计共为十卷;在五日间朝夕共讲十座,称为十讲。此等讲经法会,为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七年(798),在比睿山所创行。
十禅 [佛学大词典]
禅定自初步至高度之十种阶段。即:(一)出家清净禅,(二)近善知识清净禅, (三)阿兰若处禅,(四)离戏论愦闹禅,(五)身心柔软禅,(六)智慧寂静一切音声禅,(七)七觉八道禅,(八)离味着诸烦恼禅,(九)通明清净禅,(十)内智方便游戏神通禅。[大藏法数卷五十八]
十随眠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十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分见随眠为五见,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合计有十种。其中推求理而性猛利之五种烦恼称为五利使(有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其性迟钝之五种烦恼称为五钝使(贪、嗔、痴、慢、疑)。新译家则不用五利、五钝之名称。[俱舍论卷十九](参阅‘五利使’1096、‘五钝使’1164、‘见惑’2997、‘根本烦恼’4135、‘随眠’6351)
十谛 [佛学大词典]
指十种真实理。即:(一)摄化众生之差别方便中,有十种所知之谛理。即谓十地中第五地菩萨之差别方便智有十谛之别:(一)世谛,根未熟,不堪入大,为说四谛、十六行等法。(二)第一义谛,根已熟堪入大者,为说第一义法空。(三)相谛,为不解第一义、疑惑一向断灭者,说诸法非有非无,乃一实相。(四)差别谛,闻一实理惑之,以谛为一者,为说二谛差别不一。(五)说成谛,既闻差别,执有各体,离正念者,为说四谛等法乃随言说而因缘集成,其体无自性。(六)事谛,为正见之众生说,若迷于四谛将起苦果之事;即说苦谛。(七)生谛,若迷于四谛将造集,能生后苦;即说集谛。(八)尽无生智谛,若解四谛则能灭染累;即说灭谛。(九)令入道智谛,为正见之众生说应解达苦等;即说四谛中之道谛。(十)一切菩萨次第成就诸地起如来智谛,为大乘可化之众生说成就大乘如实之行德。[旧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十地经论卷七、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二](二)开演苦等四谛为十种。即:(一)逼切苦谛,指苦果中生、老、死、怨憎会等四苦逼切之法。(二)财位匮乏苦谛,指财位匮乏等求不得苦。(三)界不平和苦谛,地、水、火、风四界不和产生之病苦。(四)所爱变坏苦谛,指爱别离苦。(五)粗重苦谛,指有漏法之五取蕴苦。(六)业谛,指一切业因。(七)烦恼谛,指一切惑法。(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听闻无漏正法,如理作意修习。(九)正见谛,指中道正见。(十)正见果谛,指寂灭无为之果。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以此十者配以四谛,谓之开四谛,谛观八苦、二集、两道、一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法苑义镜卷一]
十轮 [佛学大词典]
(一)指如来之十力。出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二之十轮品。地藏菩萨依如来之本愿力,转十种之佛轮,成就如来十力。(参阅‘十力’361)(二)同经卷九之善业道品载,佛述菩萨之十轮即十善业道,为大乘本、菩提因。(一)远离杀生轮,(二)远离不与取轮,(三)远离欲邪行轮,(四)远离虚诳语轮,(五)远离离间语轮, (六)远离粗恶语轮,(七)远离杂秽语轮,(八)远离贪欲轮,(九)远离嗔恚轮,(十)远离邪见轮。
十缘生句 [佛学大词典]
乃陈述由缘所生十物之句。出自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即:(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二)阳焰,热、空、尘等因缘和合,于旷野中现水相。(三)梦,睡眠中所见之种种境界。(四)影,镜中之影像。(五)乾闼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中现宫殿之相。(六)响,深山空谷等中,依声而生之响音。(七)水月,映于水中之月影。(八)浮泡,水上所现之泡沫。(九)虚空华,依眼膜见空中种种花。(十)旋火轮,人持火炬旋转于空中所生之轮像。此皆喻诸法从因缘而生,无自性。依此十句观诸法无自性,则称十缘生句观、十缘生观、十喻观。即十种遮情之观门。大日经疏卷三谓此观有三重:(一)观一切法由因缘所生故空,此即空观。(二)观万法由心展开,此即心观。(三)观心与诸法非一非异,舍离凡夫之情而不可思议,此即不思议观。此外,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为解诸法空理亦设有十喻;维摩经卷上方便品,亦以十种事象喻人身之空无常。(参阅‘譬喻’6809)
十乐 [佛学大词典]
即念佛行者由极乐净土之依正二报,所得之十种快乐。又作净土十乐。据袾宏之阿弥陀经疏钞卷二载,相对于娑婆之苦而言,极乐净土有十乐,即:(一)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 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八)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日本净土真宗第六祖源信于往生要集卷上亦举出往生净土之十乐,即:(一)圣众来迎乐,(二)莲华初开乐,(三)身相神通乐,(四)五妙境界乐,(五)快乐无退乐,(六)引接结缘乐, (七) 圣众聚会乐,(八)见佛闻法乐,(九)随心供佛乐,(十)增进佛道乐。[释净土群疑论卷五、往生要集义记卷上之三]
十慧章句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十慧、十慧经、沙弥十慧章句。东汉僧严佛调撰。本书正文已佚失,今仅残余序文,收于出三藏记集卷十。道安曾抄录康僧会之六度要目与本书,而成十法句义一书。[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四]
十德 [佛学大词典]
(一)法师十德。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十地品’,谓菩萨于第九地,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法藏。华严经疏卷四十三慈氏论师之释,以具足十德者谓之大法师摄义具足。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二)长者之十德。即: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持心律己)、礼备(威仪庠序,世所式瞻)、上叹(为在上者所叹服)、下归(为在下者所归向)。[法华经文句卷五上、翻译名义集卷五长者篇、维摩经略疏卷三](三) 弟子十德。大日经疏卷四,谓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即:信心、种姓清净、恭敬三宝、深慧严身、堪忍无懈怠、尸罗净无缺、忍辱、不悭吝、勇健、坚愿行。然以上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得兼备者甚稀,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四) 日本僧侣着用的法衣之一。其形简略,有若素袄,乃直缀之讹音。(参阅‘直缀’3460)
十诚证 [佛学大词典]
意指十方如来诚证阿弥陀佛之本愿。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一二·三五一上):‘舍利子!由此经中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及十方面诸佛世尊,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各住本土,现大神变,说诚谛言,劝诸有情信受此法,是故此经名为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十诵律 [佛学大词典]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叙述,故有此称,为萨婆多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广律。此律之梵本多已发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陀所制定之戒律,故各部派所传,原则相同,但细部则不一致。十诵律首举比丘戒法有波罗夷法四条、僧残法十三条、不定法二条、舍堕法三十条、波逸提法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四条、众学法一○七条、灭诤法七条,合计二五七条,除戒条外,并一一解说。其次为七法、八法、杂诵二法等十七法(十七章),系说明僧伽之组织与管理,约为他律之犍度部。其次说明比丘尼戒,计三五五条。最后附增一法、优波离问法与比丘诵。唐代义净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十诵律与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同为有部之根本律。兹以十诵律与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较,义净所译者相当于十诵律之比丘、比丘尼戒法,而内容较十诵律广泛,多载录本生因缘故事。据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载,大迦叶所传之法藏原为八十诵,至优波掘多时,因恐后世钝根者无法完全受持,遂删为十诵。或谓罗什所译者系迦湿弥罗国所传之略律,义净所译者则系摩偷罗国所传之广本。又传来我国之四广律中,十诵律最早译出,盛行于南方,南朝之僧业、僧璩、道俨、智称等师皆精研此律。 律部与本律有关之著作,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一卷、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等。本律之注释书则有智称之十诵义记八卷、僧祐之十诵义记十卷、昙瑗之十诵义记疏十卷等,惜今皆已不存。[大智度论卷二、卷一○○、梁高僧传卷二卑摩罗叉传、卷十一明律篇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经录卷五、历代三宝纪卷七、卷八、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八、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律藏の研究(平川彰)]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十诵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比丘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为萨婆多部所传之比丘戒本。内容系随布萨说戒之仪例,列有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九十波夜提法、四波罗提提舍尼法、百十三众学法与七灭诤法,共二百六十三戒,卷末并载有过去七佛之略戒、流通偈。与广律之十诵律相比,其数目及顺序稍异。敦煌出土之藏卷中,有此戒本之古写本一卷,系西凉建初元年(405)所书写者,今藏于大英博物馆。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另于库车发现此戒本之梵文本,其后遂有梵本与罗什译本之比较翻译校订本之出版。[梁高僧传卷十一、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三、卷四、炖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戒本解说]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刘宋法颖集。又作十诵比丘尼大戒、比丘尼大戒、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律比丘尼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系自广律集出者,计有三百五十四学处。敦煌出土之六朝时代古写戒本一卷,缺首部及尾题,记载三百五十八学处,其内容与用语类似鸠摩罗什之戒本。又有自库车发现比丘尼戒本之梵本断片。大正藏载此戒本为‘刘宋法显集出’,实系法颖之误。[炖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戒本解说]
十种广大智 [佛学大词典]
华严经载,菩萨安住十法已,则具足十种广大智。此十种广大智为:(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三)知一切佛法智,(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五)知一切陀罗尼门智,(六)知一切文字辩才智,(七)知一切众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八)于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九)于一切众会中普现影像智,(十)于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新华严经卷四十九]
十种演说 [佛学大词典]
遍行外道所修菩萨行之一。善财童子遍求法门,南游参访五十五善知识,第二十一位即遍行外道,为说其所修之菩萨行。即:(一)演说一切世间种种技艺,令得具足一切巧术陀罗尼智。(二)演说四摄方便,令得具足一切智道。(三)演说诸波罗蜜,令其回向一切智位。(四)称赞大菩提心,令其不失无上道意。(五)称赞诸菩萨行,令其满足净佛国土度众生愿。(六)演说造诸恶行,须受地狱等种种苦报,令于恶业深生厌离。(七)演说供养诸佛,种诸善根,决定获得一切智果,令其发起欢喜心。(八)赞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功德,令其乐佛身,求一切智。(九)赞说诸佛威德,令其愿乐佛不坏身。(十)赞说佛自在身,令求如来无能映蔽大威德体。[新华严经卷六十七]
十种境界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宗圆教之菩萨于十信位所证得之十种境界。又作十种证相。略称十境界。据法华三大部读教记卷五,十种境界即:(一)见神力化事,(二)见化事变现, (三)见普贤说法,(四)见东方之佛,(五)见十方之佛,(六)见十方之佛土,(七)见佛及地,(八)见座上之世尊,(九)见释迦分身,(十)见多宝佛塔。十信位中,位位有十种境界,总成百法,此百法即为以后一切法门之根本。[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法华玄义卷五之上、四教义卷六]
十种补特伽罗 [佛学大词典]
补特伽罗,梵语pudgala,意译有情,又译作人。有情之类罪业深重,轮回生死,难得人身,故佛说十种差别。据地藏十轮经卷五载,十种补特伽罗即:(一)不种善根,指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不种菩提善根,唯作恶行。(二)未修福业,指未曾修习布施、持戒等福德之业,多诸恶行。(三)杂染相续,指为贪、嗔、痴等杂乱染污,相续不绝。(四)随恶友行,指随顺恶友,习不善之恶行。(五)不畏后世苦果,指但造恶业,不畏未来生死苦报。(六)猛利贪欲,指贪求诸欲而无厌足。(七)猛利嗔恚,指于逆境忿怒嗔恚,不知止息。(八)猛利愚痴,指于一切境迷惑不了,起诸邪见,蔑裂正法。(九)其心迷乱,指心无所主,迷惑狂乱,作不善业。(十)守恶邪见,指不信如来正教,坚持外道邪'见。
十种发心 [佛学大词典]
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由发心不纯。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三十五载,十种发心即:(一)发地狱心,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造上品(作恶之时,于欲作、正作、作已三时皆不能悔)十恶、行火涂道(即地狱道),称为发地狱心。(二)发畜牲心,众生念念起心,欲多眷属,愚痴贪着,起中品(作恶之后,起少悔心)十恶,行血涂道(即畜生道),称为发畜牲心。(三) 发饿鬼心,众生念念欲得名闻,内无实德,唯行谄诳,起下品(作恶之时,即已能悔)十恶,行刀涂道(即饿鬼道),称为发饿鬼心。(四)发下品十善心,下品指作善之时,即生悔心。众生念念欲胜于他,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行修罗道,称为发下品十善心。(五)发中品十善心,中品指于作善之后,起少悔心。众生念念欣乐世间,修行五戒,行人之道,称为发中品十善心。(六)发上品十善心,上品指于十善之欲作、正作、作已三时,心皆不悔。众生念念求生天上,闭摄内根,不着外尘,修行天道,称为发上品十善心。(七)发欲界主心,欲界主即他化自在天主。众生念念张大威势,夺他所化,以自娱乐,而行魔罗道,称为发欲界主心。(八)发世智心,众生念念欲得利智辩聪,不信出世教法,而行尼犍(即外道)道,称为发世智心。(九)发梵心,众生念念厌下欲界尘境,欣上梵天胜妙之乐,而行色界、无色界之道,称为发梵心。(十)发无漏心,无漏谓不漏落生死。众生念念厌离世间生死之苦,断除贪、嗔、痴等妄惑,常修无漏之因,而行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之道,称为发无漏心。
十种善法 [佛学大词典]
(一)宝雨经卷五所载日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破无明暗、能觉悟有情、光耀十方、出现善法、诸漏灭尽、能作光明、映蔽外道、能示高下、发起善业、善人爱乐。(参阅‘日喻菩萨十种善法’1454)(二)除盖障菩萨所问经所载之十种善法。有如下数种:(一)月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皆生欢喜、众所乐见、善法增长、恶法损减、咸皆称赞、体相清净、乘最上乘、常自庄严、游戏法乐、具大神通。(二)海导师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得他信许、为他所敬、善作指引、为他依止、能为济命、善备资粮、富有财宝、希取无足、为作先导、善到一切智城。(三)水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流润赴下、植善法种、信乐欢喜、坏烦恼根、自体无杂清净、息烦恼热、止欲渴爱、深广无涯、高下充满、息诸尘坌。(四)莲华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离诸染污、不与恶俱、戒香充满、本体清净、面相熙怡、柔软不涩、见者皆吉、开敷具足、成熟清净、生已有想。(五)火喻菩萨之十种善法,即:烧烦恼薪、成熟佛法、干烦恼淤泥、如大火聚、作光明照、能使惊怖、能作安慰、利与众共、人所供养、人不轻慢。(参阅‘月喻菩萨十种善法’1465、‘水喻菩萨十种善法’1490、‘火喻菩萨十种善法’1498、‘海导师十喻’4172、‘莲华十喻’6147)
十种善巧智 [佛学大词典]
善巧,意为应众生之根机,善施以方便。华严经中载有十种善巧之智慧,即:(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六十华严经卷十一、八十华严经卷十六、卷四十九]
十种教体 [佛学大词典]
教,指如来所说之一大藏教;体,即体性。谓十种教法之体。出自澄观之华严玄谈。即:(一)音声言语体,以语业为教体,即以佛之言辞论说为教体。(二)名句文身体,依事立名,名之众合为句,合众义成文,身是聚集之义,以此三种为诠显教法之体。(三)通取四法体,通取声、名、文、句四法为教体。(四)通摄所诠体,通摄所诠之义理为教体。(五)诸法显义体,世间一切诸法能显义理者为教体。(六)摄境为心体,总前之五种为唯心所现,故以一心为教体。(七)会缘入实体,会前之六门同入一实,故以之为教体。(八)理事无碍体,以真如为理,教法为事,二者无碍,故以之为教体。(九) 事事无碍体,文圆义亦圆,并具十种玄门,以之为教体。(十)海印炳现体,以如来之海印三昧为教体。华严玄谈卷七,就此十种加以分别,谓前五种仅涵盖‘体’,后五种则‘体、性’均涵盖之;前四种通于小乘,后六种仅限于大乘;前七种通于三乘,后三种仅限于一乘;前八种通于‘同教一乘’之义,后二种则属于‘别教一乘’之义。根据此十种教体,法藏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立十门以论教体。实则华严玄谈系诠述大小乘通谈之教体,而略述别教一乘之教体;反之,探玄记略述大小乘通谈之教体,而诠述别教一乘之教体。[华严大疏卷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六](参阅‘教体’4610)
十种得戒缘 [佛学大词典]
于小乘有部,得具足戒之缘有十种。即:(一)自然得,自然发得具足戒之意。指佛与缘觉发尽智时,无师自然得具足戒,不通于余人。(二)见谛得,又作见道得。入见道观四谛理时所得。即世尊成道之初,度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时,彼等闻四谛之理而自得戒。(三)善来得,佛见耶舍之机已熟,称之善来比丘,彼乃即座得戒;是唯佛独善之。(四)自誓得,自坚誓而得戒。如大迦叶信受佛为大师,自誓言而得戒;唯大迦叶能,不通于余人。(五)论议得,与佛陀问答论议而得受戒,如苏陀夷。(六)受重得,又作敬重得、八敬得。指受持八尊重法(八敬)而得戒,如佛陀之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七)遣信得,又作遣使得。由佛遣音信而得戒。如法授尼。(八)边五得,又作五人得。由五人授之作法得戒。边地僧侣少,不能从正式仪规行三师七证之十人受时,以四僧众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九)羯磨得,又作十众得。即在国境内立三师七证,依规定行羯磨作法授戒。(十)三归得,闻归依佛法僧三宝即得戒,如六十贤圣三度听闻归依三宝而受得具足戒。上述出自十诵律卷五十六、杂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四,但得戒之缘依诸律、论所载互有异同。[顺正理论卷三十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
十种得地三昧 [佛学大词典]
菩萨修行所得之三昧。盖地之为德,博厚平静,无物不载;生育滋长,不自为功;包含摄受,周遍无量;于净于秽,皆无爱憎分别。菩萨修行,得其三昧,有似于地,故称得地三昧。据宝雨经卷三载,十种得地三昧即:(一)广大无边,指菩萨功德智慧,不可思议,庄严愿行,无量无边。譬如大地,周遍十方,无有界限。(二)存济众生,指菩萨以广大慈悲之心遍行六度,存济法界一切有情。如地广大无边,容受一切众生,令得生长。(三)恩不望报,指菩萨利益一切有情,而心不希报。譬如大地生育万物,而亦无所望报。(四)普能容受,指菩萨于诸佛所说无量无边之法,皆能一心受持而不遗。譬如大地,天降无量无边之洪雨,皆能容受。(五)众生依止,指菩萨能为一切有情作归依处。譬如大地,能为一切万物之所依止。(六)能生善种,指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所有善根种子,皆因法雨而生。譬如大地,世间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七)如大宝器,指菩萨以方便力,能令一切有情修习一切功德善法之宝,随其根器,皆因菩萨而得成就。譬如大地,能为众宝之器。(八)能出众药,指菩萨善巧说法,能除一切有情烦恼等病。譬如大地,生一切众妙之药,以疗一切病。(九)不可倾动,指菩萨以禅定力,安忍逆顺二境,一切内外诸缘皆无能扰动。譬如大地,不因他缘倾覆摇动。(十)不惊不畏,指菩萨以定慧力,安住正理,于邪魔外道之侵挠伤害,全无惊畏。譬如大地,虽遇烈风雷电,而地犹自若。
十种鬼 [佛学大词典]
据楞严经卷八载,十种鬼即:(一)怪鬼,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二)魃鬼,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三)魅鬼,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于人。(四)蛊毒鬼,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五)疠鬼,此鬼宿因多嗔,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流年不利或体弱命衰者,即入其身,兴诸苦恼,如患疠疫、传尸(肺病)、骨蒸(虚劳内热之症)等。(六)饿鬼,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凌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七)魇鬼,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八)魍魉鬼,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九)役使鬼,此鬼宿因多违法,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十)传送鬼,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
十种修三昧法 [佛学大词典]
据大集贤护经卷五现前三昧中十法品载,十种修三昧法即:(一)摧折我慢,指修行者应先摧灭我见与憍慢之心,于三宝及一切众生皆起恭敬。(二)知恩念报,指修行者应知所受天地、父母等种种恩德,无时或忘,以报其恩。(三)心无嫉妒,指修行者心无偏倚,于他人不生嫉恶妒忌之心。(四)断除疑惑,指修行者应以诸佛正知正见,断除疑惑。(五)深信不坏,指修行者须发深信之心,于正法坚固持守。(六)精勤无倦,指修行者应精进勤敏,而无倦怠。(七)常行乞食,指修行者应行乞食,折我慢心,益彼福德。(八)少欲知足,指修行者应离尘寡欲,常自知足。(九)乐无生法忍,指修行者于不生灭之法,起希乐心,安忍不退。(十)常念三昧,指修行者应事彼能证三昧法者。即作佛想,念念于此三昧,修习而不退。
十种空相回向心 [佛学大词典]
十回向位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之菩萨,以一切善根观其所回向时,能了知十种无相。即:(一)了知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二)知一切法无有寿命,(三)知一切法无有作者,(四)悟一切法无补特伽罗,(五)了一切法无有忿诤,(六)观一切法皆从缘起而无有住处,(七)知一切物皆无所依,(八)了一切刹悉无所住,(九)观一切菩萨行亦无处所,(十)见一切境界悉无所有。[八十华严卷二十五](参阅‘十回向’455)
十种法行 [佛学大词典]
梵语das/a dharma-carya^h!。乃十种有关受持经典之方法行仪。略称十法行。即:(一)书写,书写经、律、论,使其广为流通。(二)供养,乃尊敬有经典或有佛塔之所在。(三)施他,指为他人说正法,并施与经典而教化之。(四)谛听,专注聆听他人读诵经文。(五)披读,自开经典读诵。(六)受持,指受纳教法,忆持不忘。(七)开演,指为他人说教法,使其起信解。(八)讽诵,指讽诵、宣扬经文,使他人产生喜悦。(九)思惟,指思惟佛陀所说之法义。(十)修习行,指修习佛陀所说之法。[辩中边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二]
十种所观法 [佛学大词典]
依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位,各有十种所观法。即:(一)十心(十住)位之十种所观法为:(1)厚集一切善根,如四弘誓。(2)修习无量善行,如四念处观。(3)善习佛道法,如观十‘一切入’。(4)一切佛前受法而行,如八胜处。(5)修诸清白法,如八大人觉。(6)为诸佛所护,如八解脱观。(7)广正法,如六和敬。(8)信喜大法,如三空。(9)心住四等法,如化众生教四谛法。(10)好求佛功德,如六念。(二)十行心:(1)自得一切种智,如四正法。(2)为得自身有大力,如四如意足。(3)愿无畏具足,如五根。(4)求具足三宝,如五分法身。(5)为化一切众生,如八正道。(6)得大慈悲,如七观门入一相。(7)为得四无碍,如五善根。(8)入一切佛国中行,如四化法。 (9)为于一念中照一切法,如三世十二因缘。(10)为自在转大法轮,如菩萨三宝。(三)十回向心:(1)二谛正直,如学习第一义谛。(2)深第一义智,如五神通。(3)淳至,如于无生慧中四不坏净。(4)量同佛力,如三相。(5)善计量众生力,如五阴色者。(6)佛教化力,如十二入。(7)趣向无碍智,如十八界。(8)随顺自然智,如因果。(9)能受佛法僧,如二谛空。(10)以自在慧化一切众生,如中道第一义谛。(四)十地心:(1)欢喜地住中道第一义谛慧,如二十欢喜心。(2)金刚海藏法宝,如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赞叹十善。(3)入如幻三昧,如十二门禅。(4)遍行法宝藏,如三十七道品、四念处。(5)入法界智观,如十六谛。(6)达有法缘故起智,如十种十二因缘十种照。(7)尽果报无障无碍智,如以三空智观三界二习。(8)不思议无功用观,如无相大慧方便大用。(9)入法际智,如四十辩才一切功德行皆成就。(10)无碍智观,如无量法云雨,澍及一切众生。(五)等觉心之心所行法,如勇伏定入法光三昧,入此定中修行十法:(1)学佛不思议变通,(2)集菩萨眷属,(3)重修先所行法门,(4)顺一切佛国问讯一切佛,(5)与无明父母别,(6)入重玄门,(7)现同如佛现一切形相,(8)二种法身具足,(9)无有二习,(10)登中道第一义谛山顶。
十种性 [佛学大词典]
一切众生之种性分为十种。即:(一)凡夫性,指尚未求佛道之单纯凡夫,乃起种种异见,受五趣别异之性,故新译作异生。(二)信行性,指闻信善知识之教,如其教随顺修行者。此相当于三慧中闻、思二慧之位,七方便中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三)法行性,指不待善知识教,依佛所说之法而修行者。相当于三慧中之修慧,七方便中之后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相当于见道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之位者。因具八忍、七智,故称八忍性。即起无漏智观四谛,而空观无间更无所凝滞。因观四谛理,空四谛之相,又称无相行。(五)须陀洹性,即为预流果,正当第十六心。以之初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初果之圣者为预流。(六)斯陀含性,为一来果,指第二果之圣者。乃断除欲界第六品修惑之位。因九品修惑中尚残存三品,须来欲界受生一次,方得涅槃,故称一来。(七)阿那含性,即不还果,第三果之圣者。已断九品之修惑,不再返欲界,故称不还。(八)阿罗汉性,断尽一切思惑,一世之果报尽,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又称不生。(九)辟支佛性,即缘觉,断尽习气之圣者。以上为自调孤度之人,为缺乏利他之大悲者。(十)佛种性,可成二利圆满佛果之种性。舍离与无上菩提心相违之前九性,入顺应大菩提之佛种性,即得净印三昧,以其净故,胜一切之声闻缘觉,而施光明与一切众生,故以净宝珠喻之。[大方等大集经卷八、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二、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俱舍论卷二十三分别贤圣品]
十种依果 [佛学大词典]
相当于十种功德。所谓依果,乃诸行依前起后,或相依各得增长,亦即相依之果。出自旧华严经卷三十六,谓菩萨修行菩萨乘,能得如下十种功德:(一)菩提心依果,究竟不忘菩提心。(二)善知识依果,善友随顺和合。(三)善根依果,长养诸善根。(四)诸波罗蜜依果,究竟修行诸度之法。(五)一切法依果,依一切法永出生死。(六)诸愿依果,起诸大愿长养菩提。(七)诸行依果,广修习诸行。(八)菩萨依果,得菩萨之一生补处。(九)供养佛依果,供养佛而信心不坏。(十)一切如来依果,如来能正教授令离颠倒。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谓十种依果为行起之所依,故明此为信位行相中之第一,遂置于二千普贤行法之首,复辨其次第:(一)首置菩提心依果,乃因菩提心为万行之本,不忘失菩提心,余行方得增长。(二)内虽有胜心,若外无善友则行亦不成,若不顺同善友则无功而非依果,故须以随顺和合而成依果。(三)若无宿善根不能顺修,故要依宿善更增新行。(四)若未能究竟修行,则亦无可广修诸度之法。(五)若理法不达虚通,则触处皆碍,故依一切法皆得出。(六)若无大愿,则滞寂不增菩提。(七)若不胜进广修,无由究竟。(八)须外依胜侣之故,一生菩萨以余之菩萨为兄为长,方堪为依。(九)供佛以成坚信。 (十)唯如来为究竟之所依,以能正教授令离颠倒之故。[华严经疏钞卷五十三、传通记糅钞卷三十八]
十种见佛 [佛学大词典]
菩萨修殊胜行,应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称为十种见佛。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一离世间品载,十种见佛即:(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指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应佛无著而见。(二)愿佛出生见,指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应佛出生而见。(三)业报佛深信见,指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应佛深信而见。(四)住持佛随顺见,指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应佛随顺而见。(五)涅槃佛深入见,指如来由深入涅槃生死境界,故其化身能示现灭度,菩萨应佛深入而见。(六)法界佛普至见,指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应佛普至而见。(七)心佛安住见,指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应佛安住而见。(八)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指如来清净无量三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应佛无量无依而见。(九)本性佛明了见,指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应佛明了而见。 (十)随乐佛普授见,指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应佛普授而见。
十种见 [佛学大词典]
指瑜伽师地论卷八所载之十种邪见。即:(一)萨迦耶见,意译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于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我)、我所(即五蕴色身等)。(二)边执见,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 (三)邪见,谓外道之人不了四谛因果(苦谛与集谛为世间因果,灭谛与道谛为出世间因果)之法,邪心推度,谓无此理,而断灭出世善根。(四)见取见,谓外道之人于六十二见一一别计为最为上,为胜为妙,坚固取执,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复自谓由此见之故,能得清净解脱,而得出离。(五)戒禁取见,谓外道之人,于所受持若戒若禁,妄计为最上,为胜为妙,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虚妄。’复自谓由此戒禁,能得出离。(六)贪见,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着而起诸见。(七)恚见,谓于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八)慢见,谓心生憍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九)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着邪见。(十)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
十种衣 [佛学大词典]
指比丘众能着用之十种衣服。从形状区别,称为三衣或五衣;从质料区分,称为十种衣。即:(一)拘舍衣(梵kaus/a ),又作高世耶衣、憍赊耶衣(梵kaus/eya )。为蚕丝(绢布)所制。(二)劫贝衣(梵karpa^sa ),又作吉贝衣、劫波育衣。为棉布所制。(三)钦婆罗衣(梵kambara ),乃羊毛布作成。或称系奢(梵kes/a ,毛发)钦婆罗衣。(四)刍摩衣(梵ks!auma ),为麻布衣之一。(五)叉摩衣(梵ks!ama ),又作纤摩衣。亦为麻之质料。(六)舍■衣(梵s/a^n!a ),又作奢那衣、扇那衣。为似麻之树皮所制。(七)麻衣。(八)翅夷罗衣(梵ci^ra ),木皮布作成。(九)拘摄罗衣,又作拘遮罗衣、鸠夷罗衣。以拘翅罗鸟(梵kokila )、鸠那罗鸟(梵kun!a^la )之羽毛制成。(十)嚫罗钵尼衣(梵s/araparn!i^ ),又作谶罗半尼衣、差罗波尼衣、厕罗婆尼衣。为草所制,亦有以野蚕茧为纬,麻苎为经制成。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中仅举七种衣,有部毗奈耶卷十八亦列出七种,而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则说六种。又野麻衣、驼毛緂树叶衣、豹衣、鹿衣及小浴衣,为外道之衣类,皆不用。
十种行 [佛学大词典]
又作坐禅人十种行。据解脱道论卷四行门品载,十种行即:(一)令观处明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饱不饥,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进、念、定、慧等五根,不令消灭,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三)晓了于相,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必当晓了意识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宽,调适得中,则不生妄想,易入禅定。(四)制令心调,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五)折伏懈怠,谓坐禅之人若以不得胜定,令心无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是时必当谛观诸禅功德,策励精进,则定相现前,三昧可得。(六)心无味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故于胜定无所乐着。(七)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八)心定成舍,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调伏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静,而舍一切非正之行。(九)近学定人,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应当远离不修威仪及不习寂静之人,而常亲近安住寂静、威仪整肃、心源泯净者,依其教诫,成就正定道业。(十)乐着安定,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即当爱乐恭敬,求其开导,以起定心。
十种有依行轮 [佛学大词典]
有依行,为有可凭依之行业;轮,为摧破之义,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十种行业为:(一)具足净信,具足清净信心。(二)具足惭愧,具足惭愧之心。(三)安住律仪,摄身、口、意业,安住净戒。(四)安住慈心,安住平等慈爱之心。(五)安住悲心,安住平等悲悯之心。(六)安住喜心,安住欢喜之心。(七) 安住舍心,安住舍离之心。(八)具正归依,初发心修行时,须依止佛、法、僧三宝。(九) 具足精进,随顺修学,勇猛精勤。(十)常乐寂静,指寂默一心,如理思惟而绝诸妄想。[地藏十轮经卷六]
十种如来藏 [佛学大词典]
系释摩诃衍论卷二根据大乘起信论所说之如来藏所别立之十种。(一) 大总持如来藏,此藏总摄一切诸藏,无所不通,圆满平等,为一切如来藏之根本。(二) 远转远缚如来藏,此藏无惑因、惑果,亦无觉因、觉果,一味清净圆满。(三)与行与相如'来藏,此藏能给予流转力,令法身如来覆藏。(四)真如真如如来藏,此藏唯有真如而无彼彼;既非正体智之所证得,亦非意识之所缘境界。(五)生灭真如如来藏,此藏即不生不灭之真如被生灭所染,故称为生灭真如如来藏。(六)空如来藏,即一切染法为幻化差别,体用无实,作用非真,故称为空。此空能覆藏如来实德真体,故称为空如来藏。(七)不空如来藏,即一切净法远离虚伪,体用俱真,名为不空;此不空能被空所染。 (八)能摄如来藏,即无明藏中之自性清净心,能摄一切诸功德。(九)所摄如来藏,即出离一切染法无明地藏,圆满觉者为所摄持。(十)隐覆如来藏,法身如来为烦恼所隐没覆藏。
十种方便 [佛学大词典]
指修菩萨行者之十种善巧方便,此说出自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新华严经卷五十六称为十种勤修。即:(一)布施方便,毫无悭吝,喜舍身、命、财而无求报之心。(二)持戒方便,持一切戒,心无染着。(三)忍辱方便,离嗔恚、我慢之烦恼,忍一切恶,其心不动。(四)精进方便,三业不曾散乱,一切所作皆不退转,以至究竟。 (五)禅定方便,远离五欲、诸烦恼,于禅定之法锐意修习。(六)智慧方便,离愚痴之烦恼,修习一切功德,能开发慧解。(七)大慈方便,运平等大慈之心,利益一切众生。(八)大悲方便,知诸法无自性,以平等大悲,代诸众生受苦恼。(九)觉悟方便,以无碍智了悟众生之十性。(十)转不退法轮方便,转无上之法轮,化导众生,使依教修学,增长菩提,不退行位。[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十种化不失时 [佛学大词典]
谓佛应众生之机而有十种不失时宜之教化。即:(一)成等正觉化不失时,指如来出现世间,既成佛道,随机应感,适彼时缘而起化导。(二)成熟有缘化不失时,指如来了知众生善根成熟,随时化度,皆令解脱。(三)授菩萨记化不失时,指如来能知菩萨久修梵行,功业成就者,即授与菩提之记。(四)示现神力化不失时,指如来随众生所宜,示现威神之力,令生信乐而得开解。(五)示现佛身化不失时,指如来随顺众生所宜,而现相好之身,令皆得利益。(六)住于大舍化不失时,指如来修无著行,具大舍心,随缘化利一切众生,而不见有能化及所化之想。(七)入诸聚落化不失时,指如来以大悲心,随缘摄化,遍入城邑聚落,普作饶益。(八)摄诸净信化不失时,指如来具无碍智,能知众生清净心,随缘摄化。(九)调恶众生化不失时,指如来以大威神力,调伏暴恶众生,令舍恶迁善,不失时宜。(十)现佛神通化不失时,指如来以不思议力示现神通,于一念中饶益一切众生,不失时宜。[新华严经卷四十六]
十种不净 [佛学大词典]
出自说法明眼论卷上。即:(一)身不净,指身在生死之污泥中,故称不净。(二)口不净,口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说不净。(三)意不净,意起妄想不净之诸念。 (四)行不净,游行于六道轮回之秽土。(五)住不净,居住于流转生死之三界火宅。(六)坐不净,坐于生死污泥之狱中。(七)卧不净,卧于无常四苦之旅宿。(八)自行不净,不行如来真传之性戒,仅持方便之浅戒。(九)化他不净,徒使持小乘权门之善。(十)所期不净,仅期望有漏不净之果。
十种不思议法 [佛学大词典]
(一)指佛有十种不可思议法。乃出自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七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一(大一一·七九五上):‘尔时佛告舍利子言:“信心住菩萨于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十种不思议法中,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即:(一)最胜身相不可思议,(二)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三)最上大智不可思议,(四)微妙光明不可思议,(五)圆满戒定不可思议,(六)广大神足不可思议,(七)十种智力不可思议,(八)四无所畏不可思议,(九)大悲之心不可思议,(十)不共佛法不可思议。此经之卷七至卷十六皆叙述十种不思议法。(二)旧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中,亦说十种不可思议。即:(一)诸佛刹土不可思议,(二)诸佛净愿不可思议,(三)诸佛种姓不可思议,(四)诸佛出世不可思议,(五)诸佛法身不可思议,(六)诸佛音声不可思议,(七)诸佛智慧不可思议,(八)诸佛神力自在不可思议,(九)诸佛无碍住不可思议,(十)诸佛解脱不'可思议。
十种大乘论 [佛学大词典]
隋代僧僧粲着。文帝开皇年间,僧粲曾于总化寺大开讲肆,接化学众,后于开皇十七年(597)受任命为‘二十五众’中之第一‘摩诃衍匠’,住于大兴善寺,乃将昔时宣讲之论说整理成文,此即本论。内容分为:一通,二平,三逆,四顺,五接,六挫,七迷,八梦,九相即,十中道等。全书援引经论成文,一一皆有典据,为当世学者入门书之一。[历代三宝纪卷十二]
十种三法 [佛学大词典]
乃天台宗之说。即指三道(惑、业、苦)、三识(庵摩罗识、阿梨耶识、阿陀那识)、三佛性(正因、了因、缘因)、三般若(实相、观照、文字)、三菩提(实相、实智、方便)、三大乘(理、随、得)、三身(法、报、应)、三涅槃(性净、圆净、方便净)、三宝(佛、法、僧)、三德(法身、般若、解脱)等十种三法。在诸经论中,说明三法之例极多,由上述十种三法来说明因果之始终,以无明为本,则依序自三道乃至三德;若以法性为本,则逆次由三德乃至三道。智顗之法华玄义卷五下载,以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各配于十种三法,例如法身配真性轨、般若配观照轨、解脱配资成轨,依此而言,诸种三法名异而义同。又据智顗之金光明玄义卷上谓,十种三法,在空间上有无限之意义,在一种三法之中,同时具足其他九种三法,而在时间上配合于本有(三道、三识)、当有(三德、三宝)、现有(其他六种三法)等三位。[维摩经玄疏卷五、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二]
十疑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隋代智顗述。全称净土十疑论、阿弥陀十疑论、天台十疑论、西方十疑。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就弥陀净土往生之法门举出十项疑难,再一一加以解答。例如:因何求生净土?何以必须偏念西方阿弥陀佛?因何而得生西方净土?何以必须求生西方净土等等疑难。注释书有十疑论注(宋代澄彧)、十疑论科(宋代元照)、升量录(僧朴)等。[乐邦文类卷三、净土十要卷四]
十对 [佛学大词典]
华严宗三祖法藏以华严义海宏深、浩瀚无涯,故于所著华严经旨归中,将一部华严经教法之‘事法界’归纳为相对之十种义门,用以统收。即:(一)教义一对,教,指能诠之言教;义,指所诠之义理。(二)理事一对,理,指常恒不变之理体;事,指缘起变迁之事象。(三)境智一对,境,指所观之真俗妙境;智,指能观之普贤大智。 (四)行位一对,行,指实践修行;位,指依行所得之进趣阶位。(五)因果一对,因,指至佛果以前之种种修行;果,指达于佛果之境界。(六)依正一对,依,指依报,即有情所依之国土;正,指正报,即依住于依报国土之佛、菩萨及一切众生类。(七)体用一对,体,指不变之体性;用,指随应外物之化用。谓华严经中凡举一法,必内同真性,外应群机,无有一法体用不具。(八)人法一对,人,指能知能观之主体;法,指所知所观之客体。谓佛菩萨师徒等人,显说法界诸法门海。(九)逆顺一对,逆,指逆本性之作用,即逆法教化;顺,指顺本性之作用,即顺法教化。(十)应感一对,应,指随应不同根机之种种应化;感,指感得应理之当机众生。谓众生根欲器感多端,圣应示现亦复无边。
十梦 [佛学大词典]
(一)波斯匿王所梦之十事,详见于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一)梦见三釜罗(瓶),两边釜满,中釜空,两边釜沸气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二)梦见马口进食,尻(脊椎骨末端)亦进食。(三)梦见大树生花。(四)梦见小树生果。(五)梦见一人索绳,然后有羊,羊主食绳。(六)梦见狐坐金床上,以金器进食。(七)梦见大牛还从犊子吸乳。(八)梦见黑牛群,从四面吼鸣而来,相趋欲斗,当合未合,不知牛处。(九)梦见大陂池水,中央浊,四边清。(十)梦见大溪水,波流正赤。王醒后惊怖,请佛为解梦,佛告以所梦之含意,并谓诸梦将于后世现应。[舍卫国王十梦经、五分律卷二十六](二)讫栗枳王所梦之十事。出自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一)梦见有一大象自窗牖出,身虽得出,尾为窗碍。(二)梦见有一渴人,井随其后,是人宁忍于渴终不取饮。(三) 梦见有人以其真珠交换■。(四)梦见有人以其栴檀木交换寻常木。(五)梦见有一大园,花果茂盛,忽为猛风吹落散坏。(六)梦见有诸小象,驱大香象奔走而出。(七)梦见有一猕猴,身有粪秽,四向驰走,污诸猕猴,众皆回避。(八)梦见有一猕猴坐于一处,有众猕猴为作灌顶。(九)梦见有一白叠,有十八人各各执夺一分,而叠不破。(十)梦见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诤,竞论是非。迦叶佛为之一一解说,谓所梦皆非王事,亦非当时善恶之相,于王寿命亦无损。如第一梦,乃示释迦佛涅槃后,于遗法中有婆罗门长者居士,若男若女,弃舍眷属出家学道,虽出家已,心犹贪著名利俗事,不能解脱。[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阿阇世王授记品、俱舍论卷九]
十境 [佛学大词典]
为天台宗十乘观法所观之境。又作止观十境、十种观境。即:'(一)阴界入境,又作阴入界境、阴入境、阴妄境。即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为对象作观。正修观时,唯取五阴中之识阴,即以现实日常之心动为对象,而观其即空、假、中之理。因行人所受之身为五阴、十二入等所成,常自现前,故特以为初境。(二)烦恼境,即对贪、嗔、痴等重惑所引起之境地作观。五阴、十二入等系随烦恼而起,故须观其原因之贪、嗔、痴。(三)病患境,又作病境。由四大不调或修观而起病患,以之为对境,观病患之病相、病因与治病方法等等。(四)业相境,略称业境。观以上三境,皆由远昔自己所作善恶等烦恼所现之业相,故对之无须喜悦,亦无须恐怖,明朗作观,其相自然消除。(五)魔事境,略称魔境。观业相而灭恶之际,即令天魔畏惧而加以扰乱,故须以死之觉悟作观。(六)禅定境,又作禅门境、禅发境、世禅境、禅境。作观除魔事,而真智犹未生时,将起四禅、十六特胜、通明禅等诸禅,但若耽着于此禅味,将成为止观之障碍,故须次第观诸禅。(七)诸见境,略称见境。随观法之进境,生出相似真理之见解,或闻法而产生相似妙悟之智解,但此皆属邪见、偏见,究非真理,将成为止观之障碍,故须进而观诸见。(八)增上慢境,又称上慢境、慢境。观前诸见而知错误之际,将误以此等状态即为涅槃,遂起慢心而成为止观之障碍,故须观增上慢。(九)二乘境,见与慢静止之际,将产生满足于卑小志之心,而偏执空寂之理,遂无法趋入大乘,堕落于二乘,故须更观二乘。(十)菩萨境,当二乘之心静止时,同时会产生‘藏、通、别’前三教菩萨(即相异于圆教菩萨之境界)之心,凡此皆为止观之障碍,故须再观此境。如上所列,次第观此十境,遂生圆教实相之智解。十境之中,阴入境经常自现于众生前,故十乘观法必先以此为对象而作观。[摩诃止观卷五之上、法华经玄义卷三下、四教义卷十一]
十过 [佛学大词典]
(一)食肉有十过,即:(一)一切众生皆是六亲眷属,今所食之肉无非亲者。(二) 众生闻食肉者之气,悉皆惊怖逃走,故菩萨欲度化众生不应食肉。(三)食肉者断众生信根,令生谤毁三宝心。(四)修行之人若食肉,则不能出离,故不应食肉。(五)食肉之人乃因过去之恶罗刹习气故。(六)食肉者不能成咒术,况学无上之圣道。(七)学道之人应视一切众生与己无别,故不应食肉。(八)食肉者诸天贤圣皆远离之。(九)不净所出,一切畜牲以不净业而成不净身,食之亦不净。(十)食肉者死后,还堕于恶道。[法苑珠林卷九十三](二)饮酒有十过,即:(一)颜色恶,指颜貌无有善相。(二)下劣,指威仪不整,举止轻薄,人所贱恶。(三)眼视不明,指瞻视昏昧,色境莫辨。(四)现嗔恚之相,指行不善法,恣肆忿怒。(五)坏田业资生之法,指破费产业,资财散失。(六)致疾病,指身体失调而致疾病。(七)益增斗讼,指与人争竞中,斗讼益增。(八)恶名流布,指恶声流布远近。(九)智慧减少,指昏迷愚痴而减少智慧。(十)命终堕恶道,指恶业日增,死堕恶道。[四分律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