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利 [佛学大词典]
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则兼利他。[无量寿经卷上、赞阿弥陀佛偈]
二佛性 [佛学大词典]
即理佛性、行佛性。(一)法相宗论众生之佛性,以其所依之体,乃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故称理佛性。(二)各人第八阿赖耶识中,得成佛果之无漏种子,法尔存在,称为行佛性。理佛性者,一切众生皆具;行佛性则有具有不具,不具者永不成佛。[佛地经论卷二、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本](参阅‘佛性’2633)
二佛并坐 [佛学大词典]
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以后,地下忽涌一宝塔现于空中,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于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称为二佛并坐。多宝佛表法佛及定,释迦佛表报佛及慧,二佛并坐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
二佛中间 [佛学大词典]
指释迦佛入灭,弥勒佛尚未出世期间。此时无佛住世,世人不能直接听佛说法。
二衣 [佛学大词典]
指制衣及听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载,比丘之持物有制听二门。(一)制衣,即比丘之三衣、比丘尼之五衣,乃佛所制定须受持之衣,违者犯戒。(二)听衣,指长衣、百一资具,乃如来特应机缘听任蓄之或不蓄。[释氏要览卷上]
二行废立 [佛学大词典]
净土门于往生之行业中,比较念佛、诸善二行之胜劣,以诸善为劣而废之,念佛为胜而立之。道绰之安乐集卷下,以‘诸善为万行,念佛为一行’定其废立(大四七·一五上):‘所修万行,但能回愿,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
二行 [佛学大词典]
(一)谓二种修行,即自利行与化他行。(二)谓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华严经卷十二(大一○·五七下):‘妙悟皆满,二行永绝。’(三)二种心行,即:(一)见行,即见惑。(二)爱行,即爱惑。(四)唐代善导分往生净土之行业有二种:(一)正行,(二)杂行。(参阅‘五正行’1074、‘五杂行’1208)
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词典]
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单堕九十条,提舍尼四条,众学一百条,灭诤七条。惟依各部派所传之不同律藏,各部派戒条之数亦略有出入。然大体皆以二百五十条为基本之数。
二百一十亿佛土 [佛学大词典]
谓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立选择之别愿,所预见之佛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中略),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
二守护 [佛学大词典]
指居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门之二守护神。全称门门二守护。一为不可越守护门者,二为相向守护门者。前者在内门右侧,后者在左侧,共受如来之教敕,守护法门。[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
二字 [佛学大词典]
(一)半字与满字之合称。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故称半字。余章之文字、语法均具足,称为满字。(二)僧名之异称。中国与日本之僧侣,其名通常取二个字,故有此称。后世相沿敬称僧侣,则分开两字,而称上某字下某字。
二如来藏 [佛学大词典]
指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如来,即理性如来;藏者,含摄之义。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称为如来藏。据大乘止观法门卷一载,如来藏有二种,即:(一)空如来藏,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所起染净等法及能起之心,皆不可得,故称空如来藏。 (二)不空如来藏,此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及诸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称不空如来藏。
二如 [佛学大词典]
(一)即随缘真如与不变真如。(一)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称为随缘真如。(二)随缘而为万差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称为不变真如。前者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是为安立真如;后者本来寂灭无为而离诸相,乃非安立真如。随缘真如如波,不动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以随缘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以不变真如故,万法即真如。[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二)指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一)真如之本体唯为观智之境,离一切言说之相者,称为离言真如。(二)真如之相状可依言说而分别者,称为依言真如。[大乘起信论](三)一空真如与不空真如。(一)谓其自体真空虚明而离一切诸妄染,如虚空之空。(二)乃其自体具一切之性功德,如虚空含有一切万象。[大乘起信论](四)在缠真如与出缠真如。(一)凡夫之真如实性为无量烦恼系缚而不显者,称为在缠真如。(二)佛菩萨之真如实性出烦恼之系缚,称为出缠真如。前者名为如来藏,后者名为法身。[胜鬘经、理趣分述赞卷下](五)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一)真如之体,虽覆于烦恼,然其本来清净,如泥中之莲,不染于污,此为有垢真如,又称自性真如,亦即在缠真如。(二)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而不覆于惑,如望月之清净圆满,此为无垢真如,又称清净真如,亦即出缠真如。[摄大乘论卷五(真谛)](参阅‘真如’4197)
二因 [佛学大词典]
(一)生因、了因。(一)生因,乃本具法性之理,能生一切善法者,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二)了因,乃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为辅助生成之资缘者,如灯之照物,了了可见。以上二者,与正因、缘因名异而义同。[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参阅‘六因’1256)(二)能生因、方便因。(一)能生因,谓第八识能生起眼等诸识,为一切善恶之因,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二)方便因,谓眼等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如水土能引发谷、麦等萌芽之方便。[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一](三)习因、报因。(一)习因,又作同类因,乃后起之果,习续前因而增长,如习于贪欲,则贪欲愈增。(二)报因,又作异熟因,乃后之果报引于宿行之业因,如行善恶之因,即得苦乐之报。[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法华文句卷十八](四)近因、远因。(一)近因,谓能直接引发果者,如凡夫行布施行,于其身后得好果报。(二)远因,谓间接引果者,如修世间之禅定,间接使遂生色界天之果报。[大智度论卷九十六](五)牵引因、生起因。(一)牵引因,谓未润位之种子,间接牵引生死之苦果者。(二)生起因,谓已润位之种子,直接生起生死之苦果者。如十二缘中之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等属前者,爱、取、有等属后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
二吉罗 [佛学大词典]
谓恶作、恶言二种突吉罗罪。恶作者,非如法之举止;恶言者,非如法之言语。(参阅‘突吉罗’3924)
二印 [佛学大词典]
指无相三昧印与有相三昧印。菩萨初入八地,上不见可求之佛,下不见可度之众生,故沈空多时,谓无相三昧印。此时诸佛劝起之,以如幻三昧起种种利益众生之事,谓有相三昧印。[十地经论卷十、演密钞卷六]
二光 [佛学大词典]
乃指自佛身所发出之二种光明。(一)色光与心光。(一)色光,又称身光,乃发自佛身,为肉眼可见之光明。(二)心光,又称智慧光,乃自佛智所放,能加护众生之光明。[六要钞卷三末](二)常光与神通光。(一)常光系指诸佛身体所发出之光明,如释尊之一寻光明或阿弥陀佛之无量光明。(二)神通光则指诸佛对特殊众生,以神通力所放出之光明而言。
二犯 [佛学大词典]
止犯与作犯二种犯戒。或称止作二犯,为‘二持’之对称。(一)乃厌诸胜业而不修学,依止而犯戒体,以不修善法为宗。(二)乃违本所受作,依于作而犯戒体,以作恶法为宗。道宣四分律行事钞卷中之四解此,谓作犯者,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犯,犯由作生,故称作犯。止犯者,痴心怠慢而违其行本受,厌诸胜业不修习,此名为止;止而违本所受,故称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
二正 [佛学大词典]
乃指体正、用正。中论别称正观论,三论宗释其‘正’字,有体正与用正二义。三论玄义(大四五·七中):‘于无名相法强名相说,令禀学之徒因而得悟,故开二正,一者体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为体正,真之与俗目为用正。所以然者,诸法实相言亡虑绝,未曾真俗,故名之为体。绝诸偏邪,目之为正,故言体正。所言用正者,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故名为用。此真之与俗,亦不偏邪,目之为正,故名用正也。’盖法体为实相,般若所证之理实乃不二,离偏邪曲伪,而强名为正,故谓体正。至于无言之体,乃离名相者,然不说则无以利物,故以般若智力起化他方便之用,强设真俗二谛之言教,以用说法教化。然不二之体正所起之用不堕于偏邪,二谛之用亦正,故称‘用正’。此外,三论玄义,复开二正为三正说,即:对偏正、尽偏正、绝待正等三种。[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三论玄义讲述卷中(晓悟)]
二句 [佛学大词典]
指文句与义句。句,即句逗,又众语和合而成句。谓如来所说经典必由文以载其义,由义以成其文,文义相成则为句。据翻译名义集卷五载,(一)文句,文即字。谓一切契经,皆以文为身,文成语为句,诠显其义,必藉于文,是为文句。(二)义句,义,即义理。谓一切契经,皆诠义理,然义必依文而得显,文因义而能成,裁断其文,必由于义,是为义句。
二加 [佛学大词典]
显加与冥加。加,即加被。佛于华严会上,以身、口、意三业神力,或冥或显,加被法慧等诸菩萨各各说法,故有此二加。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一)显加,谓佛以平等大慈,常鉴众生之机,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之,为其说法,如身业摩顶以增其威,口业劝说以益其辩。其加被显然可见,故称显加。(二)冥加,谓佛以意业神力加被菩萨,增长其智慧,于大众中为人演说,令无所畏。其加被隐密难见,故称冥加。
二世间 [佛学大词典]
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即:(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二)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者。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俱舍论卷十一世间品]
二世尊 [佛学大词典]
乃指多宝塔中之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二佛而言。又作法华二圣。[法华经卷四宝塔品]
二世 [佛学大词典]
指今生及来世,如称二世安乐、二世悉地。又称神与人之两种世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二王尊 [佛学大词典]
又作仁王、二天王、二天。谓立于寺门两侧,守护伽蓝之二金刚力士像。两者皆腰缠轻衣,筋骨逞露,束发怒目。左尊开口,右手执杵,左掌前张;右尊合口,左手提棒,右臂高张。寺门安置诸天及药叉神等守护伽蓝之风,印度自古以来即流行,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七载,佛陀教给孤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等之说。又现印度巴赫特(Bharhu^t)之瑞垣刻有药叉神像,与罗理恩坦加(Loriya^n Tangai)之密迹金刚力士侍卫佛左右之雕像同。[大宝积经卷九密迹金刚力士会、翻译名义集卷四、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抄卷二末]p191
二氏 [佛学大词典]
乃指释氏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
二木 [佛学大词典]
二树之意。法华经文句卷七上所喻别教与通教菩萨,即:(一)大树,喻别教菩萨。别教菩萨于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普度一切众生,如大树蒙受雨水之润泽而得增长,繁荣郁茂,能普覆一切,故称大树。(二)小树,喻通教菩萨。通教菩萨亦于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而其根器与化用,均不及别教菩萨,故称小树。
二方便 [佛学大词典]
(一)指世间善巧方便、出世间善巧方便。(一)略称世间方便,即菩萨为自利、利他,或二利所示现之种种善巧施为。以此尚有所得、有执着,故称世间善巧方便。(二)略称出世间方便,即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种种善巧施为。以此为无所得、无执着,故称出世间善巧方便。[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十、大明三藏法数卷六](二)指细作方便、不念方便。(一)乃为破众生着色身影像相,所显示之二种方便譬喻。分析三千大千世界之微尘,而说善巧,显示色身本为假,是为细作方便。(二)以诸经所说是诸微尘非诸微尘,是名微尘,达不生念想,远离对色身诸相之执着,是为不念方便。[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中、大明三藏法数卷六](三)指体内方便、体外方便。乃天台宗所立。(一)法华经所说之方便,在显真实之法者,开方便即真实,是为体内方便,又称同体方便。(二)余经所说,乃对望真实所立之方便,即真实体外之方便,是为体外方便。[法华文句卷三、垂裕记卷二]
二心 [佛学大词典]
(一)真心与妄心。真心即真实之心,离虚妄不实。妄心谓妄想分别之心。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二)定心与散心。定心即止息妄念杂虑,心住一境。散心谓心驰骋六尘。善导之观经疏卷一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二天三仙 [佛学大词典]
二天与三仙之合称。二天指大自在天(梵Mahes/vara )与毗纽天(梵Vis!n!u ),此二神为印度教最高神格之神祇。三仙谓三位仙人,或三位哲人,即指数论学派之祖迦毗罗(梵Kapila )、胜论学派之祖优楼僧佉(梵Ulu^ka )与尼干子派之祖勒沙婆(梵R!s!abha )。自佛教之立场而言,二天三仙皆属执持妄见之外道。[中论卷一、百论卷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十]
二天 [佛学大词典]
(一)指日天及月天。(二)指同生、同名二天。此二天分别与人同时而生、同其名字,常与该人相随伴。八十华严卷六十(大一○·三二四上):‘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三)梵天及帝释天。(四)指二王尊,即立于寺门两侧,守护伽蓝之二金刚力士像。(参阅‘二王尊’191 )
二分家 [佛学大词典]
为难陀论师所立之心识二分说。以心识起认识作用时所生相分(所缘之影像)、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之二种差别。另有安慧之一分说、陈那之三分说、护法之四分说。(参阅‘四分’1663)
二六时中 [佛学大词典]
谓一昼夜之十二时辰。即竟日。印度历法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和尚语录]
二六之愿 [佛学大词典]
药师如来之十二誓愿。即:(一)愿自他身光明炽盛。(二)愿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七)除一切众生之诸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八)转女成男。(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而引摄正见。(十) 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十二)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二六之缘 [佛学大词典]
即十二因缘。说众生涉历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参阅‘十二因缘’337)
二元神教 [佛学大词典]
主张有相互对立之善、恶二神存在,而唯以善神为崇拜对象之宗教。如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教)、诺斯替教、摩尼教等均属之。
二五食 [佛学大词典]
指蒲缮尼食与珂但尼食,皆各有五种食物。(一)五蒲缮尼食(梵pan~ca - bhojani^ya ),又作五蒲阇尼食。译作五啖食。即五正食。属于五种正食者,即饭、麦豆饭、面、肉、饼。食此五种,称为足食。(二)五珂但尼食(梵pan~ca -kha^dani^ya ),又作五佉阇尼食。译作五嚼食。系五种非正食,即根、茎、叶、花、果。仅食此五种而不食上述之啖食,则不成足食。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载,若先食五种嚼食,后可再食五种啖食;若先食五种啖食,则不可再食嚼食,若再食,则犯戒。[四分律卷五十九](参阅‘食’3997 )
二中 [佛学大词典]
谓三论宗之世谛中、真谛中二者。中者,不偏之意。二中即就二谛而辨中,以世谛不偏于有,真谛平等不偏于空,故各得中名。[三论玄义]
二女 [佛学大词典]
即功德天女与黑闇女。功德天女,能使人财宝盈满;黑闇女,能令人耗尽财宝。前者为姊,后者为妹。姊妹常不相离,功德天女所到之处,黑闇女亦必伴之。[北本涅槃经卷十二]
二土弘经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论生身得忍之菩萨,遍方便、实报二土,而弘经利益与否之题目。凡生身得忍之菩萨,虽已断无明,证中道,以尚未成就法性身,犹须带父母所生果缚之肉身,故遍及方便、实报二土,仍无弘经利益;则虽自能增道损生,未能起应,但以此土及神通往他土,犹不能入方便有余,故不能利益上土。[法华玄义卷七、法华玄义释签讲义卷七、台宗二百题卷五]
二土 [佛学大词典]
乃指二种国土而言。即将佛之国土大别为二种:(一)指净土与秽土。秽土为充满诸恶、不净苦恼之国土;净土为众宝庄严、清净安乐之国土。[心地观经卷四、法华经宝塔品](二)事土与理土。事土乃指应身佛所居住之事相土;理土则是真身佛所居住之实相土。[维摩经文疏卷一](三)报土与化土。此二土之分法多为净土宗所采用。由于酬报因位之愿行所现成之国土,称为报土。至于为救济众生而化现之国土,则称为化土。[安乐集卷上](四)报土与应土。众生依其修行所得之国土,称为报土。佛陀为救济众生而随顺众生所现之国土,称为应土。[维摩经略疏卷一](五)实智土与变化土。实智土指前智住于后智之土。变化土指变化、净秽、经劫、数量应现之土。[华严经疏抄卷七]
二千普贤行法 [佛学大词典]
略称二千行法。乃新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中,普贤菩萨应普慧菩萨之二百问,每一问与作十答,以信、住、行、向、地、妙觉六位之行所示之二千行法。二百问中,前二十问乃问十信之行,次二十问为问十住之行,次三十问为问十行之行,次二十九问为问十回向之行,次五十问为问十地之行,最后五十一问为问因圆果满究竟位中之行。又法藏之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中,将此二千普贤行法分别为因果、行位、普别、互摄、行相等五门。[华严经搜玄记卷四之末]
二凡 [佛学大词典]
谓三乘行人见谛以前之凡位,分外凡、内凡二种。外凡者,但闻教法而信之者,如小乘三贤、大乘十信位即是。内凡者,正行其法而近于圣位者,如小乘四善根、大乘十住以上之位。[法华玄义卷三]
二三 [佛学大词典]
指六师外道。于日本玄睿之三论大义钞卷一中,载有‘二三邪徒’一语,系指六师外道而言。六师即:富兰那迦叶(梵Pu^ran!a -ka^s/yapa )、末伽梨拘舍梨子(梵Maskari^ -gos/a^li^putra )、删阇耶毗罗胝子(梵San~jayi^ -vairat!i^putra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梵Ajitakes/akambala )、迦罗鸠驮迦旃延(梵Kakuda - ka^tya^yana )、尼乾陀若提子(梵Nirgrantha -jn~a ^tiputra )。[维摩经弟子品、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参阅‘六师外道’1282)
二十难 [佛学大词典]
二十种不易之事。据四十二章经载,二十难即:(一)贫穷布施难,指贫乏而能随力辍己济人为难。(二)豪贵学道难,指人处豪贵,而能厌乐求道为难。(三)判命必死难,指决志判命,或为法舍身,或以死徇节为难。(四)得睹佛经难,指人或生边地,不知出世之法,欲得见闻受持如来正教为难。(五)生值佛世难,指人不结胜因,不修善业,而欲值佛出世为难。(六)忍色离欲难,指人能制伏妄念,舍离欲心为难。(七)见好不求难,指人见彼富贵荣名及可意等物而不乐求为难。(八)有势不临难,指豪势者而能好礼忘势,不凌于他为难。(九)被辱不嗔难,指被他人凌辱,而能安忍不恨为难。(十)触事无心难,指触事遇缘,而心不染着为难。(十一)广学博究难,指人根性迟钝,而欲广其学问,穷究义理为难。(十二)不轻末学难,指人自有学问,而于末学者不生轻慢为难。(十三)除灭我慢难,指人能不生骄傲轻他之心为难。(十四)会善知识难,指人得遇善知识,劝奖诱掖,令得开解为难。(十五)见性学道难,指人能返妄归真,见性学道为难。(十六)对境不动难,指能持心寂静,不为外物所转为难。(十七)善解方便难,指人常怀慈爱,以种种方便饶益众生,为难。(十八)随化度人难,指能随机化导而度脱众生,为难。(十九)心行平等难,指能冤亲平等,心无分别为难。(廿)不说是非难,指能爱护口业,不说他人长短为难。[三藏法数卷四十七]
二十诸天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寺院供奉之诸神。据南宋行霆所撰‘诸天传’记载,天台宗之伽蓝自古奉列十六天像,后增日、月、娑竭罗龙王、阎摩罗王四天,总为二十天。即:(一)梵天王,统领梵众,主大千世界。(二)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即忉利天主。(三)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为北方天王。(四)提头赖吒天王,即持国天,为东方天王。(五)毗留勒叉天王,即增长天,为南方天王。(六)毗留博叉天王,即广目天,为西方天王。(七) 金刚密迹天,此天手执金刚宝杵,识达如来一切秘密事迹。(八)摩醯首罗天,为三界尊极之主。(九)散脂大将,乃鬼子母之次子,能护持正法,消灭诸恶。(十)大辩天,具无碍辩,护世利生,流通佛法。(十一)功德天,能令众生福德成就,常居金幢最胜园。(十二)韦驮天将军,南方天王八将之一臣,外护佛法,统护三洲。(十三)坚固地神,主大地之神。(十四) 菩提树神,守护如来成道处之菩提树。(十五)鬼子母天,为一切鬼之母,与人子息。(十六)摩利支天,常行于日月之前,救护兵戈等难。(十七)日宫天子,此天除冥破暗,成熟万物。 (十八)月宫天子,此天夜发光明,功次于日。(十九)娑竭罗,即碱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之第七龙王,为大权菩萨。(廿)阎摩罗王,为地狱之主。
二十亿耳 [佛学大词典]
梵名S/ron!akot!i^vim!s/a 或 S/rotravim!s/atikot!i^。译作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又称亿耳罗汉、闻二百亿。乃中印度伊烂拏钵伐多国长者之子。彼受佛陀教化出家后,居舍卫国独住安静,刻苦精勤,日夜不寝,修习道品。以不能尽除诸漏,乃罢道归家。佛知后召之,问在俗时有何嗜好?答以好弹琴。于是佛对彼云:琴弦若急,则不可得和音爱乐,若琴弦缓,亦无和音爱乐。惟在不急不缓时,始能得其中和。同此,过分精进能扰乱此心之调和,不够精进也易使心懈怠。亿耳聆训之后,遂复其志,心无放逸,修行精勤,遂证阿罗汉果。其后,亿耳游化南印度,寂于恭建那补罗国。师足下毛长二寸,足不踏地,为佛弟子中精进第一。[杂阿含经卷九、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二十种护摩法 [佛学大词典]
乃指扇底迦之四法,布瑟致迦之九法,阿毗遮罗迦之七法,合为二十种护摩法。广之,更有一百一十种火法,秘而不译。[金刚顶经义诀]
二十种随烦恼 [佛学大词典]
小乘俱舍论以一切之烦恼称为随烦恼,或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称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大乘唯识家则谓根本烦恼以外之二十法为随烦恼。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载,二十种随烦恼即:(一)忿随烦恼,忿,即暴怒之心。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三)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忏悔,故意隐覆,惟恐人知,恼乱其心。(四)恼随烦恼,恼,即热恼。谓外遇违情之境,热恼于心,不自安隐。(五)嫉随烦恼,嫉,即嫉妒。谓持心不平,常怀嫉妒,恼乱于心。(六)悭随烦恼,悭,即吝惜。谓于一切财法,贪求积蓄,不能惠施,常恐散失,恼乱于心。(七)诳随烦恼,诳,即诡诈不实。谓语言虚诳,巧虑多谋,心不自安,而生恼乱。(八)谄随烦恼,谓谄佞阿谀,心常愧赧,而不自安。(九)害随烦恼,谓衔恨蓄怨,常欲损害于人,求快己意,恒恐不遂,恼乱其心。(十)憍随烦恼,憍,即矜己骜他。谓心不谦下,常欲胜人,骜彼有德,恼乱其心。(十一)无惭随烦恼,谓屏处为非,不知惭天以自悔改,恼乱其心。(十二)无愧随烦恼,谓阴为不善,不知愧人以自悔改,恼乱其心。(十三)掉举随烦恼,谓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十四)昏沉随烦恼,谓心神昏闇沉迷,而于诸法无所明了,恼乱其心。(十五)不信随烦恼,谓邪见多疑,于正法不生信心,因而恼乱。(十六)懈怠随烦恼,谓身心懒惰,于道业不能精进修习,因而恼乱。(十七)放逸随烦恼,谓纵恣自逸,耽着欲境,不知检束,因而恼乱。(十八)失念随烦恼,谓心逐邪妄,遗失正念,遂致沦坠,恼乱其心。(十九)散乱随烦恼,散乱,指心常放逸。谓着诸缘境,令心流逸,恒不寂静,因而恼乱。(廿)不正知随烦恼,谓于法邪解,远离正知,背觉合尘,以妄为真,恼乱其心。
二十种烦恼随眠 [佛学大词典]
烦恼,指见、思、无明,为昏烦之法,能恼乱心神。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称为随眠。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显扬圣教论卷十九摄胜决择品等载,二十种即:(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指欲界散乱,不修禅定,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称为不定地随眠。(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界与无色界,指此二界虽修禅定,离欲界之苦,而于定地贪、痴、爱、慢诸见烦恼随逐不舍,称为定地随眠。(三)随逐自境随眠,指于三界中,各各自分境上所摄诸见烦恼,随根起灭,潜伏不舍,称为随逐自境随眠。(四)随逐他境随眠,指于色界起欲界之烦恼,或于无色界起色界之烦恼,或于欲界而欣乐上二界之禅定,生起味着,不知出离,称为随逐他境随眠。(五)被损随眠,指众生常为欲界烦恼所损害,而此烦恼随伏不舍,称为被损随眠。(六)不被损随眠,指已生色界,不被欲界烦恼损害,或未离欲界,虽不为烦恼所损,而烦恼随伏不舍,称为不被损随眠。(七)随增随眠,指三界众生各于自住之境起烦恼,随时增长,潜伏不舍,称为随增随眠。(八)不随增随眠,指住于色界与无色界禅定之中,不随他境增长烦恼,然其烦恼以未断之故,潜伏不舍,称为不随增随眠。(九)具分随眠,指诸众生于一切境起贪、嗔、痴等诸烦恼惑,无有缺减,称为具分随眠。(十) 不具分随眠,指声闻初果(即须陀洹果)等虽断三界见惑,而于思惑未能全断,称为不具分随眠。(十一)可害随眠,指声闻之人修道品(三十七道品),断见思烦恼而证涅槃,而习气无明则随伏不舍,称为可害随眠。(十二)不可害随眠,指凡夫众生不能修习道品,无可损断烦恼之惑,故随伏不舍,称为不可害随眠。(十三)增上随眠,指贪、嗔、痴等诸烦恼惑渐渐增胜,随伏不舍,称为增上随眠。(十四)平等随眠,指贪、嗔、痴等烦恼惑平等共起,随伏不舍,称为平等随眠。(十五)下劣随眠,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人,于诸色等尘念微薄,称为下劣随眠。(十六)觉悟随眠,指能觉知一切烦恼与业果俱时流转,然虽能觉悟而未能断,称为觉悟随眠。(十七)不觉悟随眠,指一切烦恼缠缚,随逐根识,不相舍离,而无所知觉,称为不觉悟随眠。(十八)能生多苦随眠,指欲界贪、嗔等烦恼能生诸苦,称为能生多苦随眠。(十九)能生少苦随眠,指色界与无色界禅定之中,虽无欲界众苦,而有欣上厌下之心,亦谓之烦恼,称为能生少苦随眠。(廿)不能生苦随眠,指诸菩萨虽离诸惑,不生众苦,然常存自行利他之心,亦为烦恼,称为不能生苦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