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诠 [佛学大词典]
乃指表示事物意义之两种方法,即:(一)遮诠,即用否定方式来显示某一意义者。(二)表诠,即以肯定方式表示者。(参阅‘遮诠表诠’6191)
二解脱 [佛学大词典]
乃指二种解脱。解除业绳系缚而得自在,称为解脱。此有多说:(一)有为解脱与无为解脱。(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为解脱,为一切烦恼除灭,亦即涅槃。[俱舍论卷二十五](二)性净解脱与障尽解脱。(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为断尽惑障而得解脱自在。[宝性论卷四](三)慧解脱与俱解脱。(一)能以智慧离一切烦恼障,而未得灭尽定者,称为慧解脱。亦即以慧力断烦恼而得解脱者。(二)兼以灭尽定力而得之解脱,称为俱解脱。[俱舍论卷二十五](四)一时解脱与不时解脱。(一)钝根之阿罗汉,待胜时而入定,以脱烦恼之缚者,称为一时解脱。(二)利根之阿罗汉,不须择时而入定,以脱烦恼之缚者,称为不时解脱。[俱舍论卷二十五](五)心解脱与慧解脱。(一)心离贪爱等系缚者,称为心解脱。(二)慧离无明烦恼者,称为慧解脱。[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八]
二罪 [佛学大词典]
指受佛戒者所犯之罪,分为二类:(一)性罪,指杀、盗、淫、妄四重戒。因其自性为恶,故不待佛制,犯之即获罪报。(二)遮罪,指酒戒等。因其自性非恶,佛为保护余戒,故遮止之。若是犯此遮罪,则得犯佛制之罪。
二经体 [佛学大词典]
谓经典中之文、义二者。经者,自一面观之,但为显义之文字;自他面观之,则为由文而显之义理,故称文与义为二种经体。
二烦恼 [佛学大词典]
二种之烦恼。(一)根本烦恼与随烦恼。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载:(一)根本烦恼,即无明惑。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故称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即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嗔、痴等烦恼,随逐不舍,故称随烦恼。(二)内着烦恼与外着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载:(一)内着烦恼,指身见(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边见(妄于身见中,各执断、常之一边)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着,故称内着烦恼。(二)外着烦恼,指贪、嗔、痴等烦恼,于外境不了而起贪着,故称外着烦恼。(三)随眠烦恼与现行烦恼。华严经疏卷八载:(一)随眠烦恼,指无明烦恼种子,潜伏于第八藏识中,能生一切妄惑,故称随眠烦恼。(二)现行烦恼,指六根对六尘境,现起贪、嗔、痴等烦恼,故称现行烦恼。
二灭 [佛学大词典]
即择灭与非择灭二种无为法。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称为择灭,亦即涅槃。不依择力而得灭者,能妨碍缺自生缘之法,令其毕竟不生,称为非择灭。择灭者,圣道所得;非择灭者,缘缺所得。[俱舍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二业 [佛学大词典]
(一)据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即:(一)引业与满业。六趣各有总、别之二报,如人趣中,所有人皆同属人趣之果报,此为总报;其中复有智愚、美丑等差异,称为别报。引发总报之业因,称为引业;成满其别报之业因,则称为满业。(二)善业与恶业。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作,能感善趣之乐果;恶业为五逆、十恶等罪恶之所作,能引恶趣之苦果。(二)助业与正业。净土宗善导立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正行,以五正行中之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四者,名为助业,即能资助往生之业者;而唯以称名为正业,即正为往生之正因者。[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散善义]
二爱 [佛学大词典]
谓欲爱与法爱。(一)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二)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大智度论卷七十二]
二愚 [佛学大词典]
乃指十地菩萨所起之两种迷惑。即:(一)执着我法之迷惑,即主客本来皆空无自性,视其为实体而起执着之迷惑。(二)执着恶趣、杂染之迷惑。执着恶道、杂染,徒秽自心,而招苦果。林间录卷下(卍续一四八·三二三上):‘至十地中,尚有二愚。’百法问答钞卷七]
二圆 [佛学大词典]
乃天台宗指法华以前,华严、方等、般若三时所说之圆教教理,以及在法华经(开三显一)时所说之圆教教理而言。
二量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即现量、比量。色等诸法,以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称为现量;如以眼识见色、以耳识闻声等,乃八识中前五识之用。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法,量知未知之法,称为比量;如见烟而比知有火,此乃八识中第六识之作用。[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一本]
二答 [佛学大词典]
乃指两种回答之方式。即用言语回答之言答,及以种种相表示之示相答。
二等 [佛学大词典]
断等与得等。据宗镜录卷十四载:(一)断等,指佛极解脱道初发起时,一切众生所有无明之惑,一时究竟顿断。此系就如来望众生界,一切诸法皆悉清净,故称断等。(二)得等,指佛初成道,得满始觉之时,一切众生始觉之智,皆得满足。此系就众生望佛世尊,所有无明等惑,皆悉清净,无所障碍,故称得等。
二无常 [佛学大词典]
即念念无常与相续无常。无常者,变化不止之意。(一)一切有为之法,刹那生灭而不停住,称为念念无常,又作刹那无常。(二)若干期限中,相续之法终必坏灭,如人命之终、灯火之灭,称为相续无常,又作一期无常。[大智度论卷四十三]
二无记 [佛学大词典]
谓二种非善非恶之无记性。即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一)有覆无记,又作染无记。乃惑障之极微弱者,如第七识俱生起之我法二执。其体性羸弱,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道,故称有覆;以其非感苦果之恶性,故称无记。(二)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乃离惑障之无记法,如阿赖耶识之自体及内之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以其非自性妄惑,故称无覆。[成唯识论卷三、百法问答钞卷三、七帖见闻卷三末]
二无知 [佛学大词典]
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污无知与不染污无知。(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天台家所谓之见思二惑。以无明为体,无明执着于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之真理,故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余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二)不染污无知,即天台家所谓之尘沙惑。以劣慧为体,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理、法门之义,是为无始以来不学之果。此无知非执着于事物之不净性分,故称为不染污;以其不知事理,故称为无知。此无知非为悟谛理、离生死之自行障,但为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故亦谓之化导障之惑。阿罗汉独断染污无知,不断不染污无知,故有赤盐亦不知之愚者;佛兼断两者,故称为一切智人。[俱舍论光记卷一、俱舍颂疏卷一]
二无我 [佛学大词典]
即人无我与法无我。又称人空、法空,或我法二空。(一)人无我,了知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二) 法无我,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实体。乃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彻知此理之智慧,称为二无我智。楞伽经卷一]
二无心定 [佛学大词典]
指十四不相应行中之无想定、灭尽定而言,又称二定。(一)无想定,梵语asam!jn~I-sama^patti。谓外道欲得无想天之果,而修灭一切心想之禅定;属第四禅,为外道修出离想所作意。(二)灭尽定,梵语nirodha-sama^patti。谓不还果以上之圣者,灭尽六识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禅定。亦称灭受想定,为圣者修止息想所作意。[俱舍论卷五、大乘义章卷二、卷九](参阅‘心不相应行’1396)
二智 [佛学大词典]
指二种出世圣者之智慧。有下列六种:(一)尽智与无生智。(一)尽智,乃断尽一切烦恼得入无学位之无漏智慧。(二)无生智,为知其智不退之智慧。[俱舍论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二)根本智与后得智。唯识家所用之名相。(一)根本智,又作根本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正体无分别智、正体智,乃直证二空所显真如之理,断惑障之智。亦即照了无差别之智。(二)后得智,又称后得差别智,乃转有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之迷惑。亦即照了差别之智。[摄大乘论本卷下、成唯识论卷九](三)权智与实智。(一)权智,又称方便智。通达权巧方便之智慧。(二)实智,乃契合实理之智慧。若判其事理深浅,则权智照事浅,实智照理深。如来之实智、权智皆能圆满,称为二智圆满。古来诸家学者亦以此二智,各宣扬其教说。[大乘义章卷十九、法华玄义卷三之下](四)如理智与如量智。(一)如理智,指照了第一义谛真理之智慧。(二)如量智,为照了俗谛森罗差别之智慧。[十八空论、佛性论卷三](五)一切智与一切种智。若依大乘玄论卷四所释有各种异称,前者为空智,后者为有智。或前者为总相之智,后者为别相之智。或前者相当于如量智,后者相当于如理智。若以权实判别,则一切智为权智,一切种智为实智。 (六)观察智与取相智。出自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一)观察智,乃照了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不分别能证、所证之相的平等智。(二)取相智,乃照了事、理之法圆融无碍,善取法界之相的差别智。
二恶 [佛学大词典]
乃指见思烦恼与无明烦恼之二恶,又指已作之恶与未作之恶而言。
二惑 [佛学大词典]
(一)见惑与修惑。(一)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称为见惑,如我见、边见等,是为见道所断之惑。(二)修惑,又作思惑,乃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为修道所断之惑。[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见惑’2997、‘修惑’4047)(二)理惑与事惑。藏、通二教,以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四谛之理者,故为理惑。修惑为迷于色声等之世法事相者,是为事惑。别、圆二教,总归一切之妄惑为三,根本无明能覆中道之理,是为理惑。尘沙能障菩提,覆俗谛之法;见思能障涅槃,覆真谛之法,二者皆为事惑。又依法相宗所立之烦恼、所知二障,前者迷于涅槃之理,故为理惑;后者迷于俗谛之事相,是为事惑。[大明三藏法数卷七、法华玄义释签卷六]
二尊教 [佛学大词典]
指弥陀与释迦二尊之教。净土宗称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摄有二尊之教义。善导对此曾有说明,以其鉴于自来慧远、智顗、吉藏等师,皆以一尊教释观经,故特显二尊教之深义,以楷定古今。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玄义分归三宝偈(大三七·二四六上):‘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散善义、汉语灯录卷一]
二尊 [佛学大词典]
乃指释迦佛与阿弥陀佛二尊。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玄义分举要门与弘愿,同书卷四散善义举发遣与招唤。前者具为释迦教,后者具为弥陀教,皆系显示二尊之教说(二尊教)。二尊教之同异,日本净土宗镇西派主张二尊一致之立场,认为念佛为散善之一,弘愿摄于要门中。而于西山派中,西谷流主张二尊一教,谓要门中说者释迦佛之语并非往生行,由佛语所显之弥陀弘愿才是往生行。深草流称为二尊二教,主张要门所显示之定散行为释迦教,而弘愿之念佛则为弥陀教。又日本净土真宗谓,观无量寿经之正宗分,表面为释迦所说之要门,然实涵蕴弥陀本意之弘愿念佛,故称二尊二教。然自同经流通分言之,释迦曾将念佛一行付嘱阿难,乃是二尊之遣唤(发遣与招唤,即释迦之遣与弥陀之唤)一致,故亦称二尊一教。
二善三福 [佛学大词典]
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者,定善、散善。三福乃世福、戒福、行福。(参阅‘二善’213、‘三福’647)
二善 [佛学大词典]
(一)止善与行善。(一)止善,乃避作恶,远离犯罪之善。(二)行善,为修善根,积极行业之善。[菩萨戒经义疏卷上、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二)定善与散善。(一)息虑凝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称为定善,即以禅定心修习之善业。(二)策身口意以废恶修善,称为散善,乃散心所修之善业。唐代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此定、散二善,以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玄义分](三)未生善与已生善。(一)未生善,乃未曾修习戒、定、慧等诸善法者。(二)已生善,为已曾修习者。[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四)事善与理善。灭事恶为浅近之善称事善,灭理惑为深妙之善称理善。如藏教为界内之事善,通教为界内之理善。别教为界外之事善,圆教为界外之理善,是皆以深浅相对而分事理。[法华玄义卷五上]
二鸟 [佛学大词典]
乃指迦邻提或鸳鸯一类之雌雄二鸟。以其同游而不相离,故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南本涅槃经鸟喻品(大一二·六五五中):‘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又大般涅槃经疏卷十二(大三八·一一○下):‘言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二谛即中,中即二谛;非二中而二中。是则双游义成,雌雄亦成。’
二部戒本 [佛学大词典]
即指比丘与比丘尼之戒本。乃明示二者戒律之本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戒正仪篇]
二部五部 [佛学大词典]
佛教最初分裂之根本二部,即上座、大众二部。佛灭百年,优婆鞠多之时,复分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等五部。[三论玄义、印度之佛教第四章、第六章(印顺)]
二贫 [佛学大词典]
谓财贫与法贫。(一)缺乏资生之财物,称为财贫。(二)邪见不能信正法,称为法贫。大智度论卷九十八(大二五.七四一下):‘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功德法贫。功德法贫,最大可耻。’
二处三会 [佛学大词典]
指法华经之说会。二处即灵山、虚空。三会者,即:(一)自初至宝塔品之半,在灵山说,故称为灵山会。(二)自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神力品之终,坐于虚空之多宝塔中,佛又以神力使大众亦在虚空,故称为虚空会。(三)嘱累品以下,由塔出还本座说,称为复灵山会。
二众 [佛学大词典]
(一)道众与俗众。(一)道众,乃出家修道业,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众,为在家归依三宝,受五戒、八戒者。[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二)比丘与比丘尼。(三)指优婆塞与优婆夷。
二现 [佛学大词典]
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种。(一)须现者,乃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示现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于天台判教中,须现为别教之机,故华严以兼别教之故,称为须现之尊特。(二)不须现者,中道之智眼已开者,观丈六之佛身为周遍法界之妙身,故佛不必更现广大之尊特相。如法华经卷四中,龙女见佛之三十二相,赞叹为微妙净法身。于天台判教中,不须现为圆教之机,故法华以纯圆之故,称为不须现之尊特。[观经妙宗钞卷下]
二教论 [佛学大词典]
(一)全一卷。北周道安撰。论述儒佛二教之大旨并比较其优劣之作,凡十二篇。全篇由问答体而成。后周天和四年(569),武帝敕令百官论释、道、儒三教之优劣,五年甄鸾奉进笑道论三卷,群臣论之,以为伤蠹道教,遂焚于殿庭;道安慨然上本书,以论究儒释道之优劣真伪,群臣莫敢非议,佛道二教之诤论乃为之中止五年。收载于广弘明集卷八。[历代三宝纪卷十一、续高僧传卷二十三](二)辩显密二教论之略称。凡二卷。日僧空海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乃真言宗教判中之横教判,论显、密教之优劣深浅,而主张密教所说为佛陀证悟之境界,乃真实之教法。本论系十卷章之一。
二教六理 [佛学大词典]
谓法相宗用以证明第七末那识存在之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教者,即引代表大乘经之入楞伽经及大小乘共许之解脱经加以证明。六理者,即举(一)不共无明故,(二) 六二缘故,(三)意名故,(四)定差别故,(五)无想许有染故,(六)有情我不成故等六理而加以证明。[成唯识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参阅‘末那识’1941)
二教 [佛学大词典]
乃佛法之分类。系由教说之意义内容、实践方法、说法形式、说教者(即教主)、受教对象之差异而分。其分类如下:(一)小乘教与大乘教。小乘教,指运载声闻、缘觉之人至灰灭小果之人空、自利等教法。大乘教,指运载菩萨大人至涅槃大果之二空、二利等教法。(二)半字教与满字教。昙无谶所立。半字教,指义理未遍之声闻藏。满字教,指义理圆足之菩萨藏。(三)生空教与法空教。生空教,指说人无我之教。法空教,指说人法二无我之教。(四)顿教与渐教。顿教,指对直往之大机,一时宣说大乘。渐教,指约渐悟之机,次第由阿含至涅槃,经五时七阶等。如齐朝刘虬、昙延之门人慧诞(于渐教中,不限定五时)等,皆持此等之说。(五)三乘教与一乘教。隋代信行所立。三乘教,指区别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或初习小乘,后趣大乘之教。一乘教,指一佛乘之华严法门,或指直进之教。(六)权教与实教。权教,指权假方便未了义之教。实教,指真实究竟了义之教。(七)称性本教与逐机末教。称性本教,指华严别教一乘之法门。逐机末教,指由别教一乘流出者,即指三乘及小乘。(八)有相大乘教与无相大乘教。有相大乘,指说菩萨十地功德行相之华严经、璎珞经、大品般若经等。无相大乘,指说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之楞伽经、思益经等。(九)化教与制教。化教,指经论所诠之定慧法门,即指大小乘经论。制教,即律教所诠之戒学法门,指四分律等。(十)教禅二教。指不立文字之禅与由经论所立之一般佛教。(十一)显教与密教。即显露之教与秘密之教。真言宗以自宗为密教,以其他宗派为显教。(十二)屈曲教与平道教。又作印师二教。乃唐初印法师所立。屈曲教,指释迦佛所说之经,方便委屈,为顺应众生性质能力之教,如涅槃经等。平道教,指毗卢遮那佛所说之经。即随顺法性,自在而说之教,亦即说法性平等之理,如华严经。(十三)释迦经与卢舍那经。江南敏法师所立。释迦经,指释尊所说之经典,如涅槃经等屈曲教。卢舍那经,指卢舍那佛所说平等道教之经典,如华严经。(十四)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华严宗之教判。别教一乘,指全别于三乘教之华严一乘独特之思想。同教一乘,指三乘与一乘共同之教义。(十五)释迦教与弥陀教。又作二尊教。释迦教,即指要门;弥陀教,即指弘愿。典出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其后成为日本净土宗所重教义之一。(十六)要门教与弘愿教。日本净土真宗所立。要门教,指定散自力之教。弘愿教,指他力念佛之教。(十七)相顿教与性顿教。日本净土宗镇西派所立。又北周时,道安之二教论分为内教(救精神之教)与外教(救形体之教),以此比拟于佛教与儒教。此外,亦有指佛教与道教为二教者。[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总料简章、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华严玄谈卷四、法华玄义卷十上、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一]
二宿因力 [佛学大词典]
指大愿力与昔行力。如来悲智双行,以摄化众生,系由二种宿因力所致。据华严经疏卷一载:(一)大愿力,指佛于因位,发大誓愿,欲度众生,今既成佛,乃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二)昔行力,指佛过去于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而得果,方能演说诸法。
二密 [佛学大词典]
指理密与事密。(一)理密,即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即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台密,以法华涅槃为理密,以真言诸经为事理俱密之教。
二执 [佛学大词典]
(一)我执与法执。又称我法二执、人法二执、生法二执。(一)我执,又作人执,以不知人身为五蕴假和合,而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二)法执,乃不明诸法因缘而生,如幻如化,而固执法有实性者。以上二执为五见中萨迦耶见(我见)之所执,起我执而生烦恼障,起法执而生所知障。[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之二执章](参阅‘人我法我’255)(二)增执与减执。(一)谓增益之执,乃执着诸法实有,偏于有之执情。(二)谓损减之执,乃执着诸法空无,偏于无之执情。[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二假 [佛学大词典]
(一)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一)乃世间常用之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法体但为妄情,为遍计所执性,而无实体,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故称无体随情假。(二)乃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故称有体施设假。为圣教所用之我法。[成唯识论卷一、宗镜录卷六十七](二)指生死假与建立假。天台家常用之语。(一)生死假又作妄假,指迷妄众生不知诸法空平等之理,而谓差别诸法为实在。(二)建立假又作施设假,指圣者知诸法空平等之理,以出世间眼观照生死假即为空理,而谓诸法差别为假有。[金光明玄义拾遗记卷五]
二般若 [佛学大词典]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一)共般若,即天台宗之通教,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三乘共修证,故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天台宗之别、圆二教,唯对别、圆二菩萨说,而不共于声闻、缘觉二乘,故称不共般若。(二)菩萨般若有二,即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一)世间般若为不行寂静真实之般若,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此等般若,有取有着。与声闻、缘觉二乘共。(二)至于出世间般若则是无取无着、平等寂灭而离诸名相者。此等般若,超胜一切声闻、缘觉,故又称菩萨出世般若大甲胄轮。[地藏十轮经卷十](三)指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华严大疏钞卷一]
二胁士 [佛学大词典]
又称二挟侍。谓侍于中尊左右之二菩萨。如弥陀如来两旁之观音、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两旁之日光、月光二菩萨,释迦如来两旁之文殊、普贤二菩萨。
二祖断臂 [佛学大词典]
禅宗故事。相传二祖慧可,到嵩山少室峰求道于达磨,立雪中以利刀断左臂,以示求法之决心。达磨看慧可意志如此坚定,便准请收为弟子,后世遂称为断臂慧可。[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
二祖庵 [佛学大词典]
位于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少林寺西南四公里之钵盂峰上。传禅宗二祖慧可,从初祖菩提达磨学佛,立雪断臂,得受衣钵后,养伤于此。其徒众于此建庵以为纪念。庵内有大殿三楹,碑碣数通。殿前有四口井,虽近在咫尺,而味各异,传为慧可卓锡时所开凿。庵外有三塔,其中以周(唐武后)万岁登封元年(696)所建之唐塔最挺拔俊秀。南上里许有觅心台,又称炼魔台,乃二祖经行处。
二真如 [佛学大词典]
即二种真如。有如下五类:(一)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即将真如妙理依据离言诠及依言诠而分别为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五](二)空真如与不空真如。前者能究竟而显实;后者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大乘起信论](三)不变真如与随缘真如。前者乃随顺万象差别之诸法,而不失真如之自性;后者则不囿于自性,而随染、净之缘各生染、净之法。[大明三藏法数卷五、释摩诃衍论卷三](四)有垢真如与无垢真如。垢指烦恼染法之意,以其有无而区别真如。[大乘止观法门卷二](五)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而显之真理,称为法空真如。[成唯识论卷十](参阅‘真如’4197)
二益 [佛学大词典]
指现益与当益。现生可获得之利益,称为现益。命终后,来生可得之利益,称为当益。
二殊胜 [佛学大词典]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二根 [佛学大词典]
(一)利根与钝根。(一)利根又作上根,谓根性锐利,速证妙果者。(二)钝根又作下根,乃根性迟钝难开悟者。[无量寿经卷下](二)正根与扶根。(一)正根又作胜义根,乃五根之本体,四大种所造之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有发识取境之用。(二)扶根又作扶尘根、浮尘根,乃外形可见之眼等五根。此根唯为正根之依处,虚假不实,无发识取境之用。(三)男根与女根。即男女起色欲之处。[楞严经卷九、俱舍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
二时 [佛学大词典]
(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ka^la ,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samaya ,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二)指朝、夕二时。
二悟 [佛学大词典]
(一)指渐悟与顿悟。速疾直入究极之觉悟称顿悟;依顺序渐进之觉悟称渐悟。法相宗谓具有菩萨定性者,不须经声闻、缘觉之过程,而直登菩萨阶位者,称为顿悟菩萨;不定种性者则须经声闻、缘觉过程方得入菩萨道,是为渐悟菩萨。我国禅宗依宗风之不同,有南顿(南宗主顿悟)北渐(北宗主渐悟)之说。(二)因明用语。指悟他(梵para^rtha )与自悟(梵sva^rtha )。悟他者,使他人了悟,亦即使他人获致正智;自悟者,使自己了悟,亦即使自己获致正智。立者(立论者)用言语来启发敌(问难者)与证(证义者),令其了悟正理,称为悟他。惟立论者必先自悟而后始能悟他。二悟有自悟、悟他两种利益,故又称二益。悟自、悟他各有四门,合称因明八门。[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因明八门’2290)
二师 [佛学大词典]
(一)指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二大导师。(二)指圣师与凡师。圣师乃具慧眼、法眼、化导之三力者。至于凡师则指不具以上三力者。[摩诃止观卷五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