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二种邪见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邪见感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邪见报即:(一)生邪见家,指因前世邪僻覆心,起诸妄见,故感今世不具正信之心,而生于邪见之家。(二)其心谄曲,指因前世邪见,心不正直,故感今生心常谄曲。
二种邪见 [佛学大词典]
即破世间乐邪见与破涅槃道邪见。(一)乃无视因果之理,离善为恶之邪见。以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此邪见,则堕于苦趣,不得世间之乐,故称破世间乐邪见。(二)为贪着于我之邪见。虽修善而得世间乐,然以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故称破涅槃道邪见。[中论卷四]
二种身行施 [佛学大词典]
指生身行施、法身行施。据大智度论卷十二载,菩萨以二种身行布施,即:(一)生身行施,指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吝惜,此称生身行施。(二)法身行施,指菩萨既舍生身,得法身时,能于十方世界,以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等,施给一切众生,又能于一时之顷,随众生音声,普为众生说法,此称法身行施。
二种身土 [佛学大词典]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据佛地经论卷一载,二种身土即:(一)自受用身土,指自己修因之所感,称性受用,种种法乐,自在无碍,故身名自受用身,亦称圆满报身;土名自受用土,亦称实报庄严土。此自受用身土为诸佛如来之所感,诸大菩萨虽可得闻,而不能见。(二)他受用身土,指他机之所感见。乃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转变不定,令他受用。
二种见 [佛学大词典]
即想见与正受见。(一)修观察行,尚存觉知之所见,称之想见,亦称思惟见。(二)以犹有觉知故,虽见净境,多不明了。灭尽觉知,息念静虑之所见,称之正受见。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而心境合一。[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定善义]
二种戒 [佛学大词典]
(一)止持戒与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恶,不杀不盗之戒法,称为止持戒。 (二)积极奉行作善者,称为作持戒。[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二)在家戒与出家戒。(一)如优婆塞、优婆夷等信持之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二)如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称为出家戒。[毗尼母论卷一、卷三](三)性戒与遮戒。(一)如杀、盗、邪淫、妄语等四戒。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则得福,犯之则受罪,故称性戒。(二)如饮酒等戒。饮酒之性固非罪,然能犯诸戒,故佛特遮止,使不饮之,故称遮戒。[俱舍论卷十八](四)性重戒与息世讥嫌戒。(一)杀、盗、淫、妄四者,于自性乃极重之罪,称为性重戒。(二)饮酒以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讥嫌,特向内众而制,称为息世讥嫌戒。[北本涅槃经卷十一](五)道共戒与定共戒。乃二种之律仪。(一)三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于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是为道共戒。此律仪与无漏道共生,故称道共戒,又作无漏律仪。(二)行人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定共戒。此律仪依静虑生,故又称静虑生律仪。[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十四](六)随相戒与离相戒。(一)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称为随相戒。 (二)持戒之人,心无所著,一切之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称为离相戒。[华严大疏卷五]
二种忍辱 [佛学大词典]
即众生忍辱与非众生忍辱二者。前者乃忍受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后者为忍受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大智度论卷十四]
二种序 [佛学大词典]
经典之序,有通序、别序二种。(一)如是我闻等六成就,诸经通有,故称通序,又作证信序。(二)说本经特殊之缘起者,称为别序,又作发起序。[胜鬘宝窟卷上本]
二种利行 [佛学大词典]
指自利行、利他行二种。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 (一)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利行。(二)四摄、四无量等,为利他行。[成唯识论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
二种佛境 [佛学大词典]
即证境与化境。前者谓诸佛所证之境界,如真如法性之理;后者谓诸佛所化之境界,如十方国土者。
二种佛土 [佛学大词典]
谓真土、应土等二种佛所住之国土。(一)真土,亦称真佛土,为真佛之住处。(二)应土,又称方便化身土,为应身佛之住处。[大乘义章卷十九、教行信证卷五十六]
二种色身 [佛学大词典]
谓诸佛如来之实色身、化色身二者,亦即报身与应身。(一)实色身,乃诸佛如来因中修无量之德,至于果感无量之相好庄严。(二)化色身,为诸佛如来由大悲愿力,为众生变化之种种身形。[佛地经论卷七]
二种色 [佛学大词典]
(一)内色与外色。据宗镜录卷五十八载:(一)内色,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属内身,故亦称为内色。 (二)外色,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又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外境,故亦称为外色。(二)显色与形色。据宗镜录卷五十八载:(一)显色,指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者。(二)形色,指长短方圆、粗细高下等形相可见者。(三)净色与不净色。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载:(一)净色,指清净美妙之色。此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者宜远离之。(二)不净色,指不净丑恶之色。此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者亦宜远离之。
二种自在 [佛学大词典]
指观境自在、作用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载:(一)观境自在,指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二)作用自在,指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
二种死 [佛学大词典]
即命尽死与外缘死二者。(一)命尽死,谓全其天命而死者。又分为三,即命尽非是福尽、福尽非是命尽、福命俱尽等。(二)外缘死,非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亦有三,即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死、俱死等。[北本涅槃经卷十二]
二种有 [佛学大词典]
实物有与施设有。据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六载:(一)实物有,指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称实物有。(二)施设有,施设为安立、建立、发起之义。指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称施设有。
二种存济 [佛学大词典]
指有罪存济、无罪存济。存,存活;济,救济,谓以饮食存济其生。据阿毗达磨论卷二载:(一)有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如是得饮食已,欢喜受用,贪爱不舍,不见生死过患,不知出离之法,称为有罪存济。(二)非如前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但以正道而乞饮食,得饮食已,如法受用,不贪、不爱、不着,能见生死过患,善知出离之法,称为无罪存济。
二种字 [佛学大词典]
即根本字与增加字。字者,梵有二音,一言阿刹罗,是为根本字;一言哩比鞞,为增加字。[大日经疏卷十七]
二种如来 [佛学大词典]
指出缠如来与在缠如来。(一)出缠如来,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位之称。(二)在缠如来,则是在一切有情缠垢中之称。此二如来为一般修行者所供养。[秘藏记钞卷一]
二种如如 [佛学大词典]
指如如智、如如境。据佛性论卷二载:(一)如如智,指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既不为无明所覆,亦不为烦恼所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称如如智。(二)如如境,指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称如如境。
二种妄语报 [佛学大词典]
由前世妄语,今生所得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之记载,即: (一)多被诽谤,指因前世不务诚实,妄语无信,故感得今生多被他人诽谤。(二)为人所诳,指因前世专以妄语欺诳于人,故感得今生为人之所诳惑。
二种妄见 [佛学大词典]
指别业妄见、同分妄见,乃众生个别或共同所起之两种妄见。据楞严经卷二载:(一)别业妄见,指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见,见有一切虚妄境界,或苦或乐,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见有虚妄境界。如得眼疾者,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无眼疾者,则不见灯别有圆影,此称别业妄见。(二)同分妄见,指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妄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此称同分妄见。
二种因果 [佛学大词典]
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前者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后者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光明 [佛学大词典]
(一)色光与心光。前者乃佛身所放之光,由眼可见;后者为佛智所发之光,以能破无明昏闇,故又称智慧光。[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六要钞卷三末](二)常光与现起光。前者乃常备于佛身,凡圣共睹之光;后者为佛随机应缘,以神力特放之光。[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三)魔光与佛光。前者为使人心恍惚躁动者;后者则使人心清净澄明。[宝王论]
二种立题 [佛学大词典]
对于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者,亦有经家所立者,称为二种立题。(一) 佛自立者,如金刚经(大八·七五○上)谓:‘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二)经家所立者,即佛灭后结集时所立,如妙法莲华经。[法华文句卷一]
二种白法 [佛学大词典]
谓惭与愧二者。以能光洁一切诸行,故称白法。(参阅‘白法’2088)
二种生灭 [佛学大词典]
即粗生灭与细生灭。此依生灭相之粗显、微细而名。六染心中,前三种之相应染为粗生灭,后三种之不相应染为细生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参阅‘六染心’1278)
二种本觉 [释摩诃衍论卷三]
大乘起信论立随染、性净二义以明本觉之相。(一)随染本觉,乃依妄染之污秽,显示本觉之体相。分智净相、不思议业相二种:(1)本觉之智净相,即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乃依真如内熏之力与如来教法外缘之力,而如实修行,以方便满足,故破妄心而现法身,使始觉之智淳净,与本觉合一。(2)本觉之不思议业相,即还净本觉业用之相,乃依智净相故,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相之根自然相应,而现为种种利益。故知智净相乃依自己之染缘而成,不思议业相则依他之染缘所成,两者皆不离染缘,故称随染本觉。(二)性净本觉,本觉之真如,远离一切染法,具足一切性德,体相二大为内熏之因,用大为外缘之资,称为性净本觉。若以明镜喻之,性净本觉具有如实空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缘熏习镜等四义。
二种本尊 [佛学大词典]
本尊者,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者。大日经本尊三昧品,以本尊之字、印、形三者,各立为二。(一)字之二种:(1)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心。(2)唱阿之声,唱之如铃铎之不绝,以此声调出入之息。(二)印形之二种:(1)有形,形者,青黄等色、方圆等形、屈伸坐立之类。印者,所执之印,如金刚杵之类。即初心者先于心外观有形之画尊,藉此以渐入无形。(2)无形,后渐淳熟,又以加持力故,本尊自然显现于心,与心相应,而于心外无缘。 (三)本尊形之二种:(1)非清净,即初心者初观有相之尊,藉此而渐入无相清净处,然以本尊为有相故,称为非清净。(2)清净,即由有相进入无相清净处,而寂然无相,是为清净。[大日经疏卷二十]
二种布施 [佛学大词典]
(一)财施与法施。(一)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他人,称为财施。(二)说法使人闻受,则称法施。财施有尽,法施无穷。前者但得世间之果,终将还失;后者则得涅槃,必不退转。[大般若经卷五六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法界次第卷下](二)净施与不净施。(一)净施,即谓不求世间之名闻利养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行之布施。(二)不净施,为以妄心求福报而行之布施。[大智度论卷三十三]
二种加持 [佛学大词典]
谓五相成身后之‘一切如来加持’与‘四佛加持’二种。后者不举大日(大日如来),系以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以摄大日之意。
二种出家 [佛学大词典]
出家之类别有二,即:(一)身出家,仅形体出离在家之生活。(二)心出家,虽处居家,而心于诸境不生耽染,如大乘之菩萨居士,维摩、贤护即是。景德传灯录卷一优波鞠多章(大五一·二○七中):‘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
二种比丘 [佛学大词典]
比丘,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三藏法数卷七分比丘为二:(一) 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却不并行修行者,称为多闻比丘。(二)寡浅比丘,经教少通,却能专心修行者,称为寡浅比丘。
二种心相 [佛学大词典]
谓心之内外二相。(一)心内相者,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之相。(二)心外相者,心随诸缘而生种种对境之相。
二种心 [佛学大词典]
指安隐(稳)心与快乐心。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菩萨初发心坚固有二事,于诸众生起真净心,即:(一)安隐心,谓众生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菩萨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处,而置之于善处,令彼心各获得安隐。(二)快乐心,谓众生贫乏困苦,无所依怙,菩萨即起大慈之心,利济摄受,平等饶益,令彼心各得快乐。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佛学大词典]
即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有二种禅相,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载,即:(一)辨邪伪禅发相,指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此等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着,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应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为虚诳,不爱不着,则自然灭谢。(二)辨真正禅发相,指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稳,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
二种子 [佛学大词典]
全称二种种子。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称种子。瑜只经疏卷二(大六一·四九五上):‘佛部以豙(阿)为种子,成率都婆;莲花部以高(啰)为种子,成八叶莲花(中略)若秘密法品以逘(娑)为莲花部种子;金刚部以釯(缚)为种子,成五股金刚。’唯识家言,种子是由前七转识熏习所成,与能、所熏不可分割(前七识为能熏,第八本识为所熏),而表现为体与相、因与果之关系。亦即种子依附在本识体上,成为本识相分之一分;同时种子随逐本识潜滋暗长,一遇现缘引发,便腾跃而生,现起转识,是之谓由种子生起现行。譬如人体之行动,口中之语言,心里之意想,都能印在心中,称为业,或称种子,遇缘之助力即能发起现行。 (一)约唯识宗言,依种子之性质,分为二类:(1)名言种子,系依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乃为一切善恶诸法显现之亲因缘。(2)业种子,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具有助长其他羸弱、无记种子现行之功能。 (二)依种子之生起而分,有二,即:(1)本有种子,即无始以来,在第八识中产生蕴处界之功能者。(2)新熏种子,即无始以来,由现行之前七识,熏习第八识后所聚集染净之种子。 (三)依漏之有无,复可分为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二种。[成唯识论卷八](参阅‘种子’5863)
二种大乘 [佛学大词典]
即有相大乘与无相大乘。为南北朝时北地某禅师所立之教判。(一)有相大乘,如华严经、璎珞经、大品经等,说修行之阶段与其功德、行相。(二)无相大乘,如楞伽经、思益经等,无真法之诠释,而以一切众生即成涅槃为教义。[法华玄义卷十上]
二种三观 [佛学大词典]
即次第三观与一心三观。前者亦称别相三观,乃别教之观法;后者亦称不次第三观,为圆教之观法。[摩诃止观卷三、卷五、维摩经略疏卷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卷五](参阅‘三观’706)
二种三心 [佛学大词典]
(一)定之三心与散之三心。前者谓发起定机之三心,后者为发起散机之三心。[教行信证文类化身土卷](二)自利之三心与利他之三信。乃日本净土真宗所立。自利、利他为自力、他力之异称。三心者,即至诚心、深心、及回向发愿心。三业之所作,使身口意三者皆得调和,是为至诚心;深信修善往生之教理而不疑,是为深心;回向所修之行业而求往生,是为回向发愿心。三信者,即弘愿他力之行者的三种信心,即至心、信乐、欲生三心。[观无量寿经、愚秃钞]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佛学大词典]
据摩登伽经载,摩登伽女心染着于阿难,请母以咒术致之,其母告之,世间有二种人,为咒术所不能加者,即:(一)断欲之人,指人断欲,必自持戒,正念坚定,立行端方,为神所呵护,妖邪莫能挠害,故咒术不能加之。(二)死人,指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且寿夭有限,死不复生,故咒术亦不能加彼。
二种 [佛学大词典]
凡种与圣种。据法华安乐行义载:(一)凡种,指凡夫之人,不能觉了,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称凡种。(二)圣种,指人由善知识之助,得闻法义,善能觉了一切诸法皆从妄念而生,观此妄心,犹如虚空,如是而不着诸法,能为圣果之种,故称圣种。
二福田 [佛学大词典]
(一)学人田与无学人田。(一)学人田,乃小乘见道以后,修学圣道之圣者。此依圣位之差别而有十八种人,称为十八有学。(二)无学人田,乃得极果,更无可修学之圣者。依根性之差别而有九种人,称为九阿罗汉。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载,学无学能正其身,故可尊敬;乃世人福田,施之可得福。 (二)悲田与敬田。(一)悲田,谓贫穷困苦之人,是为可施与慈悲心之田。(二 )敬田,谓三宝,是可以恭敬心供养之田。[智者大师别传](三)有作福田与无作福田。有作,乃欲得福报而修;无作,乃无欲得福报之念,唯起恭敬而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四)敬田与恩田。(一)敬田,恭敬三宝而供养,可获无量功德。(二)恩田,对父母之养育恩、师长之教诲恩,恭敬供养,非仅报恩,亦能获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二福 [佛学大词典]
即梵福与圣福。前者乃大梵天王之福德,后者为三乘圣果之福德。[法华文句卷十]
二漏 [佛学大词典]
即有漏与无漏。漏者,烦恼之意。(一)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缘之法,称为有漏。(二)离烦恼之清净法,或不为增长他烦恼缘之法,称为无漏。
二悭 [佛学大词典]
指财悭与法悭。悭者,吝之义。据地持经卷四载,吝惜财物,无怜悯心,见贫穷困苦,而不能惠施,称为财悭;悭惜佛法,心怀妒嫉,唯恐他人优胜于己,不肯教导于人,称为法悭。
二寿行 [佛学大词典]
即留多寿行与舍多寿行。(一)留多寿行,乃阿罗汉为饶益众生、久住教法而舍福延寿之法。阿罗汉或于僧众、或于他人,布施诸衣、钵等物,施毕发愿,即入第四禅定,心念口言:凡我能感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能招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舍多寿行,为阿罗汉梵行已立,因病等苦逼身而减寿增福之法。阿罗汉如前布施僧众,施毕发愿,即入第四禅定,心念口言:凡我招寿果之业,愿皆转招富果。彼时招寿果之业,即转招富果。[俱舍论卷三](参阅‘留舍寿行’ 4189)
二鼠啮藤 [佛学大词典]
比喻人命无常。二鼠喻昼夜(时间),藤喻生命。昼夜相继,岁月迁流,人命转瞬届终,犹如黑白二鼠之争相啮藤。翻译名义集卷五(大五四·一一四一下):‘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啮藤将断。’
二顿 [佛学大词典]
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与顿顿二种,分圆教为渐圆与顿圆二种;而以华严经为顿顿与顿圆之教法,法华经为渐顿与渐圆之教法。
二道 [佛学大词典]
(一)无间道与解脱道。乃断惑证理之二道。(一)无间道者,谓正断惑之智慧。其智不为惑所间隔,故称无间,旧译为无碍道。(二)解脱道者,谓正证理之智慧。其智离惑之系缚,自在证理,故称解脱。凡断一切惑,必存此二道,无间道乃前念之因道,解脱道为后念之果道。[俱舍论卷二十五](二)难行道与易行道。净土宗之判教学说。为龙树菩萨所判。(一)难行道,指净土宗以外之教说,谓于此娑婆世界,修六度万行,入圣得果之道。此法难行,故称难行道。(二)易行道,指净土宗之教说,乃念佛往生净土,于彼土成佛之道。此法易行,故称易行道。[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教行信证卷六本](三)有漏道与无漏道。(一)有漏道,乃三乘之行人,见谛以前之一切行法。(二)无漏道,为见谛以后,顺谛理所修之行法。漏者,烦恼之意。见谛以前,未断一毫之烦恼,故称有漏;见谛以后,已断一分之烦恼,离烦恼之垢染,故称无漏。[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四)教道与证道。前者乃如来方便教示之道,后者为诸佛所证之实理。[十地经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九](五)谓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卷三十(大四九·二九八下):‘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四分律卷三、佛所行赞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