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天人散花尸上 [佛学大词典]
指天人散花于其故身。据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载,有一天人,其故身于生时孝顺父母,忠信事君,敬奉三尊,复能禀承师教,而令其神得生天上,故散花以报故身之恩德。
天人师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sta^ deva-manus!ya^n!a^m!,巴利语sattha^ deva-manussa^nam! 。音译作舍多提婆魔■舍喃。为如来十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又以佛陀度天、人者众,度余道者寡,故称为天人师。[大智度论卷二](参阅‘十号’480)
天人致敬愿 [佛学大词典]
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七愿。又称人天致敬愿。即誓愿凡闻弥陀之名号即心生欢喜者可得诸天及世人等之尊敬。魏译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参阅‘四十八愿’1640)
天人五衰 [佛学大词典]
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天人,于寿命将尽时所表现之五种异像。通常分大小二者。大五衰相为:(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于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三)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轻清洁净,于福尽寿终之时,两腋自然流汗。(四)身体臭秽,谓诸天众妙身殊异,香洁自然,于福尽寿终之时,忽生臭秽。(五)不乐本座,谓诸天众最胜最乐,非世所有,于福尽寿终之时,自然厌居本座。以上五种大衰相显现时,天人将死亡。小五衰相为:(一)乐声不起,谓诸天音乐不鼓自鸣,于衰相现时,其声自然不起。(二)身光忽灭,谓诸天众身光赫弈,昼夜昭然,于衰相现时,其光不现。(三)浴水着身,谓诸天众肌肤香腻,妙若莲花,不染于水,但衰相现时,浴水沾身,停住不干。(四)着境不舍,谓诸天众欲境殊胜,自然无有耽恋,于衰相现时,取着不舍。(五)眼目数瞬,谓诸天众天眼无碍,普观大千,于衰相现时,其目数瞬。以上五种小衰相虽已显现,如遇殊胜之善根,仍有转机之可能。[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俱舍论卷十]
天人不动众 [佛学大词典]
指极乐净土之大众。极乐净土实无天人之存在,然以顺应他方世界之故,存天人之名。其大众实乃一生补处菩萨,为证得涅槃之妙理者,成就大乘根性,绝无倾动退堕,故称不动。[净土论(世亲)]
天人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薰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故称为飞天,自印度以来,佛教多用以表现其庄严。于诸经中,甚少有关色界天人之记载,然欲界六天之记述则颇为详备。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其发柔软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欲界诸天仍有淫欲,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诸天互执两手,兜率天彼此忆念,化乐诸天相互熟视,他化自在天则须共语,魔身诸天仅须相视。诸天之寿量竭尽时,必呈五种衰败之相,称天人五衰。有关天人之图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罗博物馆所藏之‘石造释迦说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飞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画中,亦有散花奏乐之飞天图绘。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后光中亦刻有飞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药师寺、冈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刹亦大多存有天人图像之壁画、屏风等。[起世经卷七之三十三天品、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阿■佛国经卷上](参阅‘天’1330、‘天人五衰’1333)
天乙 [佛学大词典]
(1924~1980)台湾高雄人。世出名门,早岁留学日本,二十二岁毕业于东京昭和大学文科,归国后,披剃于屏东东山寺,受戒于台南大仙寺。曾亲近白圣法师等诸大德,历任台北圆通学苑、彰化白云寺、嘉义紫云寺、高雄兴隆寺住持,历年说法布教,弘范毗尼。民国六十九年入寂,享年五十七。
天 [佛学大词典]
梵语deva-loka。音译作提婆。与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义。指在迷界之五趣及六趣中,最高最胜之有情,或指彼等所居之世界;若指有情自体时,称为天人、天部(复数)、天众(复数),相当于通俗所谓‘神’一词。此外,说明死后生天之因(十善、四禅、八定)之教,称为天乘。在初期佛教中,其教法以涅槃为中心,对在家信徒之教说,则以生天为主,谓依道德行善,即可生天。最古之经典经集(巴Sutta-nipa^ta )有云,如施食予沙门、婆罗门、乞食者,死后即可生天。其后,施论、戒论、生天论等成为对在家信徒宣教之三大论。天之原语,除 deve-loka 外,另有 devanagara, sagga, saggapatha, saggapada 等,均为单数型,亦即天仅为一,而无详细内容之规定与阶层等区别。此‘天’之思想,并非佛教所独有者,乃系当时印度一般民众之信仰,后为佛教所沿用。据佛经之记载,天之世界,乃于距离地上遥远之上方;由下向上,依次为四大王众天(又称四天王;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多闻天等及其眷属之住所)、三十三天(又称忉利天;此天之主称释提桓因,即帝释天)、夜摩天(又称焰摩天、第三焰天)、睹史多天(又称兜率天)、乐变化天(又称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又称第六天、魔天),合称‘六欲天’,为‘属欲界六天’之意。其次,属色界之天可大别为四禅天,总有十七天(或十六天、十八天)。即初禅天,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等三天。第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等三天。第三禅天,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等三天。第四禅天,有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阿迦尼吒天)等八天。若称十六天,是以大梵天包含于梵辅天之中;若称十八天,则是于广果天上别立无想天。属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之九天,均为生乐受乐之天,故称乐生天。大梵天又称梵天、大梵天王,与帝释天并称为‘释梵’;若再加四天王,则称‘释梵四王’,均为守护佛法之善神。又如四天王、帝释天及大梵天率领众多天众,故称天王。以上诸天中之四大王众天与三十三天,住于须弥山之上部,故称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则住于空中,故称空居天。此等诸天所住之宫殿,称天宫、天堂。诸天所居愈在上方,则天众身体愈大,寿命亦次第增长,肉体条件也愈加殊胜。此外,属无色界之诸天,乃由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有顶天)等四无色天形成。此等诸天均属无色(超越物质)之天,故无住处。在四大王众天或三十三天中,若因起嗔心或耽迷游戏之乐,而失正念者,则自天界堕落。前者称意愤天(意愤恚天),后者则称戏忘天(戏忘念天)。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亦举出四种天,即:(一)世间天,又作名天、世天。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王虽居人世却享受天福,故称为世间天。(二)生天,一切众生修行五戒十善之因,则受其果报,生欲界天、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称为生天。(三)净天,谓声闻、缘觉二乘断除诸烦恼,获大神通,变化自在,清净无染,称为净天。(四)义天,谓十住菩萨善解诸法之要义,称为义天。此四天若加第一义天(即佛),则为五天。佛为净天中之最尊者,故称天中天、天中最胜尊、天人师。此外,尚有地天、水天、火天、风天、伊舍那天、帝释天、焰摩天、梵天、毗沙门天、罗刹天、日天、月天等十二天(护世界、护世之天部)。在密教亦有金刚面天等二十天。天人命终时,身体必现五种衰相,称为五衰(天人五衰)。历来对此有各种异说,今举其一:(一)衣服垢,(二)头顶花冠枯萎,(三)身体发臭,(四)腋下流汗,(五)不乐其位等五衰。此外,六欲天之行淫事,四大王众天及三十三天,与人类同样以肉体相交,夜摩天则为两手互执,睹史多天为忆念,乐变化天为熟视,他化自在天则为共语。以上称为‘欲天五淫’。[杂阿含经卷三十、卷三十一、中阿含卷九地动经、卷四十三意行经、大楼炭经卷四、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大般若经卷四○三、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大教王经卷十、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立世阿毗昙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分别功德论卷三](参阅‘天人五衰’1333)
壬生狂言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壬生大念佛。系日本京都壬生寺举行之无言剧。本为正行之念佛(融通念佛),后来于正行之外创立乱行之念佛,即狂言。此为壬生寺每年行事之一,因以乱行之狂言著名,世称壬生狂言。在大念佛堂之舞台,壬生乡土带上假面具,随鳄口、笛、太鼓等乐器演奏之节拍而起舞,此系受能乐影响之童话剧。其乐曲包括桶取、红叶狩、汤立、猿座头、花折、饿鬼角力、山端、大原女、炮烙割、道成寺等三十曲。
反魂香 [佛学大词典]
又作返魂香。闻此香能返死回生,故有此称。据汉书东方朔十洲记载,武帝征和三年(90 B.C.)月支国献反魂香四两。又本草纲目卷十六谓紫苑一名返魂草,是为此香之别种。[慧琳音义卷十八、增广本草纲目卷三十四]
反照 [佛学大词典]
日悬西山而反照东方,称为反照。以此譬喻鉴往古之事,又喻穷明自心之本源。仁王经菩萨教化品(大八·八二七下):‘圆照三世恒劫事,返照乐虚无尽原。’
反流四位 [佛学大词典]
大乘起信论于始觉之始终,立不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等四位,此四位乃反流还灭(反无明生死之流,归于真如寂灭之本源)之次第,故称反流四位。又称始觉四位、始觉返流四位。其中,不觉指凡夫,相似觉指二乘人及三贤之菩萨,随分觉指初地以上至九地之菩萨,究竟觉则指第十地之菩萨。[释摩诃衍论卷三、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参阅‘本觉’1979)
反俗 [佛学大词典]
指还俗。即谓僧侣还为俗人。大宝积经卷八十八载(大一一·五○七上):‘诸比丘言:“(中略)我等不能修得此法,欲还归俗。何以故?信施之食难可消故。”’又有以还俗、归俗为异义者,前者为僧侣犯罪归家之谓,后者则指自愿终止僧道者。[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
反抄 [佛学大词典]
谓反着袈裟,即衣服从前面反翻于右肩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五四·二一五上):‘屏私执务,随意反抄。若对尊容,事须齐整,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勿安肘上。’另据十诵律卷十九载,佛陀及诸比丘于舍卫城内受供养,时六群比丘反抄衣入居士家,诸居士以此着衣法犹如王公大臣,遂呵责之。佛陀闻知,即告诫诸比丘不得反抄衣入居士家,否则即犯突吉罗戒。[弥沙塞五分戒本]
反出生死 [佛学大词典]
七种生死之一。为摄大乘论师所立。谓众生若发心修行,弃妄归真,则能反出生死而至涅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参阅‘七种生死’115)
友情 [佛学大词典]
指慈悲之慈。相当于佛教用语‘弥勒’(梵maitri^ )一词,此语乃由 mitra(友)字变化而来,即俗谓之友情。友情表示‘无缘之慈悲’,无缘即无条件之意。无条件之友情,为佛教对‘爱’之最高发挥。佛教之出世间即是超越血缘、地缘,出离家园与国家,超越骨肉血亲之爱,超越国别地域之爱,对所有人皆平等奉献无条件之友情,此即所有佛教徒必备之条件。
午供 [佛学大词典]
(一)指于午前所上之佛供。(参阅‘佛供’2631)(二)指僧众午斋。午斋,即午餐。昔于僧堂里,早餐食用稀饭,中午多以供应干饭为主。依照律制,午斋不得超过正午时刻。又午时亦可称为斋时。禅苑清规卷六警众条(卍续一一一·四五五下):‘斋前闻三下版鸣者,众僧下钵也,次鸣大钟者,报斋时也。’
化应身四句 [佛学大词典]
佛为救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变现为佛形者,称为应身;变现为异形者,称为化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出四种化应身,而有化应身四句。即:(一)化身非应,谓佛为救度众生而随类变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称为化身非应。(二)应身非化,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地前菩萨所见之佛身;即佛随彼等之机类应现佛身,而非佛对天、人、鬼、畜、地狱等五趣所化现非佛形之身,故称为应身非化。(三)亦应亦化,指诸声闻所见之佛身;彼等所见佛相好之形,皆因修行而成,此称为应;佛从无变有,此称为化。故称为亦应亦化。(四)非应非化,指佛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中之法、报二身。法身,为中道之理体,本有之三千;报身,即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此二身非属应、化,故称非应非化。
化坛 [佛学大词典]
又作涅槃台。即火葬之际,安置遗骸,以供焚烧之台。[敕修百丈清规卷三、禅林象器笺卷一]
化缘 [佛学大词典]
(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二)指化益之机缘。能接受佛、菩萨教化利益之众生根机,成为说法之因缘,故此众生之根机称为化缘。(三)为募化、劝化之意。于日本佛教,则为街坊化主之异称。即游街说法,并向人乞讨道粮或净资之意。
化乐天 [佛学大词典]
梵名Nirma^n!arati -deva ,音译作尼摩罗天、维那罗泥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乐天、不憍乐天、乐无慢天、无贡高天、乐变化天。乃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其上为他化自在天,下为兜率天。此天之人,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称化自乐。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日夜,寿长八千岁,身长八由旬,身具常光,男女互相熟视或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其子自男女膝上化生,甫生即大如人间十二岁之孩童。与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等,俱以长寿、端正、多乐三事胜阎浮提。[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
化仪四教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谓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四种,与化法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八教与五时即为天台宗判教之名。据四教义卷一、八教大意等载:(一)顿,指华严经所说不历阶次,‘顿’至佛位之教义,由化仪上而言,称为顿教。(二)渐,指阿含经、般若经、方等经等教义,须依次渐修,故称渐教。(三)秘密,指‘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各人听到与自己根机相应之道理,此称秘密教。(四)不定,指‘同听异闻,彼彼相知’,而各有不同之理解,称为不定教。[法华经玄义卷十下、法华经文句卷六下、维摩经玄疏卷六、天台四教仪备释卷上](参阅‘五时八教’1132、‘化法’1325)
化仪三宝 [佛学大词典]
四种三宝之一。又作化相三宝。大乘以诸佛三身为佛宝,六度等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以丈六化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等为法宝,声闻、缘觉为僧宝。此化相三宝为无常,其相有别异,故亦称别相三宝。[释门归敬仪卷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一、正法眼藏归依三宝](参阅‘四种三宝’1795)
化仪 [佛学大词典]
谓佛陀化导众生之形式方法。教化众生之经典内容,称为化法。化法有如药味,化仪有如药材,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方可奏效。天台智顗立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为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四教。[天台八教大意](参阅‘五时八教’1132)
化疏 [佛学大词典]
(一)指劝化本上记明劝化旨趣之疏。为禅林化主于行走劝化时所持者。[禅苑清规卷五](二)化,火化之义。化疏,指烧火告神之物。如文疏、纸钱、纸马之类。
化现 [佛学大词典]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参阅‘权化’6891)
化教 [佛学大词典]
指以理为本之教。南山律宗判佛教为化教与制教(又作行教)二大别,故称化制二教或化行二教。化教意谓应众生之性质、能力等,而以实践定、慧为本之教,即所谓大乘、小乘诸经。制教则指制止错误之教,于制法之立场上言,称为制教;于行为之立场言,称为行教。即所谓戒律一藏。化教以理为本,再由内心加以修行,故适用于出家在家、小乘大乘,对违犯者而言,须受业道报应。制教则以律为本,以守护身口为目的,故在家众若犯,须受业道果报;而出家众若有犯者,除受业道果报外,亦违犯佛制戒之罪。此外,道宣分化教为性空教(小乘、相空教(般若等大乘浅教)、唯识圆教(说唯识之大乘深教)等而立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等三观。再由制教之戒体论立实法宗(有部)、假名宗(成实论)与圆教宗(唯识圆教)等三宗,而有三教三宗、三观三宗等名称。关于律,道宣立制听二教之说。凡是由佛制所兴者,称为制教;以因缘而特别得佛允许之教,则称为听教。[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二]
化迹 [佛学大词典]
指教迹。即佛陀教化众生之遗迹。[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二]
化宫殿 [佛学大词典]
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手之一所持之物。其手称化宫殿手、宫殿手、宝殿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二○·一一九中):‘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图像抄卷六]
化城喻 [佛学大词典]
法华七喻之一。化城,梵语r!ddhi-nagara,指变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有众人将过五百由旬险难恶道以达宝处,疲极欲返,其导师为振奋众人,以方便力,于道中过三百由旬处化作一城,令彼等得苏息,终能向宝处前进。即藉化城比喻二乘所得之涅槃非为真实,乃佛为使彼等达大乘至极佛果之方便假说。有关五百由旬之解释,古来谓五百由旬乃喻指到达佛果所须经历之路程,其一一经越之处,智顗于法华经文句卷七下详举诸家之说,而谓三界果报处为三百,有余国处为四百,实报国处为五百。若就烦恼而言,见惑为一百,五下分为二百,五上分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若就观智而言,则入空观为能过三百,入假观为过四百,入中观为过五百。[法华玄论卷八、法华经玄赞卷八、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参阅‘法华七喻’3394、‘譬喻’6809)
化城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之九华山。九华山为著名的地藏菩萨之道场,本名九子山,唐代李白为更今名。山有九峰,壁立千仞,周围二百里,高千余丈,以奇峰胜景为着。本寺于东晋隆安五年(401)为杯度所创,其后有新罗僧金地藏居之,安禅石室,苦行自给,四众感其德,为构禅宇。时人每谓金地藏乃地藏菩萨之应化,远近尊崇之。建中(780~783)初年,朝廷赐予‘化城’之额。明末蕅益大师曾居止于此。清咸丰年间,全寺几毁于太平天国之兵火,至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寺今存,寺西神光岭有金地藏之塔,自古称肉身殿。民国初年曾加以修复。[宋高僧传卷二十、九华山志、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二池州府山川条]
化度寺碑 [佛学大词典]
唐碑,即化度寺之僧邕禅师之舍利塔铭。碑建于贞观五年(631),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书法如直木曲铁。其碑石断于宋,重摹本相传有三,一在西安府学,一在大兴翁氏,余一不详。今所传拓本多为翻刻者。[寰宇访碑录]
化度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长安(陕西西安)朱雀街义宁坊南门之东。原为隋尚书左仆射齐国公高炯之住宅。开皇三年(583),高炯舍宅为寺,号‘真寂寺’。其时,三阶教之祖信行禅师自山东来,高炯乃于寺内为之建院,信行遂居此撰三阶集录等四十余卷。信行示寂后,其徒僧邕、慧如、慧了等皆住此寺。其后信义于唐武德年中,于寺内置无尽藏院,作为三阶教之中心。武德二年(619),改称化度寺。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之际,寺虽一度被废,然次年恢复为道场,惟改称为‘崇福寺’。又据僧传载,隋代昙遂、昙良、唐代转明、智升、惟■、满意等皆曾住此。[历代三宝纪卷十二、续高僧传卷十六、卷十九、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宋高僧传卷五、卷六、卷十四、两京新记、三阶教之研究]
化前 [佛学大词典]
净土家依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序分义所载,谓佛陀说观无量寿经前之诸教法为‘化前’。天台宗则谓佛陀说法华经前之诸教法为‘尔前’。
化法四教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之判教学说。谓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四种,与化仪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分言之,即:(一)藏教,全称三藏(经、律、论)教。指小乘教。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之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惑,令入无余涅槃。(二)通教,指诸部般若,义通大小,包括深奥与浅显之道理。即为三乘人说体空无生之四谛,令同入无余涅槃。(三)别教,指其它方等经(大乘经)。即不共二乘人说,专为大菩萨说无量之四谛,以次第之三观破三惑,令证‘但中’之理。(四)圆教,指法华经教义。亦即为菩萨说无作之四谛,以圆融三观同断三惑,令证‘不但中’之理。[法华玄义卷一、卷十、四教义卷一、卷六、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四教仪](参阅‘五时八教’1132、‘化法’1325)
化法 [佛学大词典]
‘化仪’之对称。谓如来所说法门之教旨。天台宗称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而以化仪譬如药方。[天台八教大意、止观义例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化仪’1327)
化身 [佛学大词典]
梵语nirma^n!a-ka^ya。乃佛为利益地前凡夫等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一)二身之一,与法身或真身并称二身。即三十二相具足的佛之生身。与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相同。[法身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三身之一,与应身、法身合称三身。即佛为人、天等五趣众生所化现之龙、鬼等非佛形之身。此中,应身指现佛形之身。[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新译大乘起信论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三)三身之一,与应身、真身合称三身。即应身之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指生于王宫之身、道树现成之身)所化现,本无而忽有之佛形,故又称化佛。此应、化二身,系由前述之应身所别开者。[大乘义章卷十九](四)三身之一,与自性身、受用身合称三身。全名变化身。即佛为地前之菩萨、二乘及凡夫等所化现之八相成道之身。即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住于净秽二土,为地前菩萨等变现无量随类之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称为变化身。[佛地经论卷七](参阅‘四身’1699)
化佛 [佛学大词典]
梵语nirma^n!a-buddha。(一)又作应化佛、变化佛。佛陀为救度众生而变现另一种姿态,即称为变化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二)指原无而忽有之佛。即应机宜而忽然化现之佛形。观无量寿经云(大一二·三四三中):‘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其左手之一手中所持之佛即为化佛,故称化佛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乘义章卷十九](参阅‘化应身四句’1328)
化行 [佛学大词典]
化教与行教之并称。又称化制。应众生之根性能力而教化,令知因果道理与邪正差别之教法,称为化教,为实践定、慧之教,通于道俗,即大小乘诸经所说之教法。明示佛弟子当守之戒行,称为行教,又作制教,为制止过误之教,即指戒律一藏。南山律宗以此化行二教分判佛陀一代时教。大乘义章卷一(大四四·四六九上):‘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毗尼。泛宣理事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二、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卷一之上]
化色 [佛学大词典]
佛菩萨为方便教化各类众生,遂以神通力变作种种之形体,称为化色。
化地部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i^s/a^saka ,巴利名Mahim!sa^saka 。音译为弥沙塞部。又称正地部、教地部、大不可弃部。小乘二十部之一。相传在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顷,由上座部系统之说一切有部分出。有关此部派名称,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八三·二二○上):‘此部之主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也,化地上之人庶,故言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名,名化地部。真谛法师云:“正地部本是王师,匡正土境,舍而弘法,故言正地。”’关于此部之教义,异部宗轮论分为本宗同义及末宗异义来叙述。其中,本宗同义颇似大众部,认为无过去及未来,而有现在与无为法。并立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无为。主张于见道一时现观四圣谛之理,并肯定无‘中有’,又谓五识有杂染之力。于四沙门果之主张,谓预流果有退,唯阿罗汉果不退。末宗异义则与萨婆多部所说者近似,主张实有过去、未来,亦有‘中有’。此外,就解释‘五法定能缚,诸苦从之生,谓无明贪爱,五见及诸业。’一颂,其末宗之执义各异。慈恩及贤首二人将本宗同义摄为法无去来宗,将末宗异义摄为法有我无宗。又化地部所持之律,即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三十卷。[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佛本行集经卷二、部执异论、出三藏记集卷三、玄应音义卷二十四]
化生 [佛学大词典]
梵语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阅‘四生’1680)
化他寿 [佛学大词典]
‘自证寿’之对称。西方无量寿佛之无量寿,可以无限地度化众生,故称化他寿。(参阅‘自证寿’2536)
化他 [佛学大词典]
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为‘利他’之同义语。谓佛菩萨等教化众生,使之离恶向善。(参阅‘自行’2521)
化主 [佛学大词典]
(一)教化之主。即指释尊。与‘能化’、‘教主’为同义语。菩萨戒义疏卷上(大四○·五七○下):‘一标化主,大圣释尊。’(二)教化之主人。指住持。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卍续一一一·四六五下):‘凡具道眼,有可遵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三)街坊化主之略称。指禅林中专司行走街坊,劝檀化越随力施与以添助寺院者。有粥街坊、米麦街坊、菜街坊、酱街坊等别。其劝化所得,称为化米、化麦、化酱等。[禅苑清规卷四、卷五、禅林象器笺职位门]
化土 [佛学大词典]
梵语nirma^n!aks!etra。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作变化土、应化土、方便化土。系三土或四土之一。与‘真实报土’相对。此土随众生机宜而有净、秽之别,净心所感者称为净土,如弥勒净土;秽心所感者称为秽土,如释迦示现之娑婆世界。此净、秽二土皆为长时变现之化土,异于维摩经中之足趾按地而一时暂变之化土。又阿弥陀佛特为往生净土而不能见到真实佛土者,所权巧施变之弥陀净土亦是。信乐弥陀之他力本愿者,直接往生真实报土而证得佛果;不信弥陀本愿而以修诸善、称名号等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者,因其尚有疑惑,故不能入真实报土,唯入佛化现之佛土,如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净土相皆是,即疑城、胎宫、懈慢界、边地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成唯识论卷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末、显净土教行证文类卷六]
化人 [佛学大词典]
梵语nirmitaka。指经由神通力所变化显现之人。如佛、菩萨及鬼畜等,以神通力所化现之人。盖佛、菩萨、罗汉等为救度各类众生,常随机变化为各种形相、身分、肤色之人。[华严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
化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sa^dhya。指教导众生,使其转化改变。即普通所谓之教化、劝化(劝入正道)、化导、化益(利益教化)、化度(教化济度)等。教化他人者,称为‘能化’;被教化者,称为‘所化’;佛陀则为‘化主’。佛陀不以一定之方式而随顺众生之根机教化,称为‘适化无方’。又随缘作适宜之教导,称为‘随缘化物’(物指众生)。渐渐以顺当之方法教化众生,称为‘顺化’,而对不服之众生则以违逆之方法教化,称为‘逆化’。[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十](二)指改变而成为其他者。例如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以其神通变化成种种相貌。最初‘化’之一词意指变化、化作、化现、化生(忽然生起)、幻化(如幻之化现)等普通用语,后则指化身、化土、化佛、化菩萨、权化(以为方便手段之暂时假相)等普通用语。此外,化身以身、语、意三业来教化众生,称为三化,即身化、语化、意化。此三化与三轮、三种神变、三种示导、三示现等语同义。[观佛三昧海经卷三、观无量寿经](三)指迁化。乃人之迁移化灭,即死亡之意。
勾当 [佛学大词典]
又作句当。源于我国,后为日本真言宗、天台宗之僧官名。隶属别当,专掌寺内庶务之职。[文献通考卷一○九王礼考、东大寺要录卷十]
分证即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圆教菩萨修行阶位之一,为六即位中之第五位。又作分真即。即分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四十一品之无明,而分证中道之位。(参阅‘六即’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