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六罪人 [佛学大词典]
指违犯四波罗夷(淫、盗、杀、妄)、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六种重罪之人。
六经十一论 [佛学大词典]
法相宗立宗所依据之主要经论。六经指:(一)华严经(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两译本),(二)解深密经(菩提流支、玄奘两译本),(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四)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五)楞伽经(求那跋陀罗、菩提流支、实叉难陀三译本),(六)厚严经(未传译,一说为日照译之大乘密严经)。十一论指:(一) 瑜伽师地论(玄奘译),(二)显扬圣教论(玄奘译),(三)大乘庄严经论(波罗颇蜜多罗译),(四)集量论(真谛、义净两译本,今已失传),(五)摄大乘论(佛陀扇多、真谛、玄奘三译本),(六)十地经论(菩提流支译),(七)观所缘缘论(玄奘译),(八)阿毗达磨集论(玄奘译),(九)二十唯识论(菩提流支、真谛、玄奘三译本),(十)辩中边论(真谛、玄奘两译本),(十一)分别瑜伽论(未传译)。虽有此六经十一论之说,但法相宗在我国之主要理论依据被认为系六经十一论以外之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
六万藏 [佛学大词典]
藏,法藏之义,即佛所说之教法。佛所说之法藏六万偈,称为六万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大三·一四七上):‘提婆达多虽复随佛出家,嫉妒情深,窥望利养,虽复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大智度论卷十四]
六瑞 [佛学大词典]
又作法华六瑞。佛欲说法华经前所示现之六种瑞相。法华经为佛讲说出世本怀之经,故先现六种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称作法华六瑞序,为三世十方诸佛说此经前必定示现之教化法式。六瑞即:(一)说法瑞,佛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二)入定瑞,佛说无量义经毕,即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三)雨华瑞,佛入定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四)地动瑞,雨华之后,大地起六种震动。(五)众喜瑞,会中大众见此殊胜,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六)放光瑞,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一万八千之佛土。[法华经卷一序品、法华经文句卷二下]
六烦恼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随眠。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一](参阅‘烦恼’5515)
六业 [佛学大词典]
指五趣之业与不定业。即:(一)地狱业,为十恶业之上品。十恶分上中下三品,谓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时心无悔者,称为上品;作已能悔者,称中品;正作能悔者,称下品。(二)畜生业,为十恶业之中品。(三)饿鬼业,为十恶业之下品。(四)人业,为散善之下者。(五)天业,为散善之上者,能招感欲界之六天;八禅定业,能招感色、无色界之八天处。(六)不定业,为微善下恶,而受业不定者。[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成实论卷八‘六业品’、大乘义章卷七]
六想 [佛学大词典]
指六根触对六尘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称为六想。据大集法门经卷下载,即:(一)眼想,谓眼根对色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二)耳想,谓耳根闻声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三)鼻想,谓鼻根闻香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四)舌想,谓舌根尝味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五)身想,谓身根觉触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六)意想,谓意根分别诸法之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杂阿含经卷二]
六结 [佛学大词典]
比喻六根。据楞伽经卷五载,佛陀以一宝花巾比喻真性,花巾绾六结,而以六结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表示根本虽一,然由妄相乃分别生起六根。
六窗一猿 [佛学大词典]
六窗譬喻六根,一猿譬喻心识。六识之心与六根之关系,以猿与六窗为喻。为一识外道之说,谓众生之身中唯有一识,此一识透过六根,知觉外界,如行动敏捷之猿猴显隐出没于一屋之六窗。六识中,前五识与第六意识在本质上为一为异,佛教各派主张非一,大体言之,以六识别体为通说。又对一体论者,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称之为一心相续论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称之为一识外道。但在佛教中,小乘成实宗及经部皆主张六识体一,而用此六窗一猿之譬喻。[成实论卷五、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大乘义章卷三末、从容录第七十二则、小乘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
六无为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asam!skr!ta。法相宗对无为法之分类。无为,谓无因缘造作,又无生、住、异、灭之四相;即真理之异名。大乘唯识家以无为法为无体,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无为。其法性(依空无我所显真如)之六无为者,即:(一)虚空无为,谓离烦恼、所知诸障所显现之真如,其无障碍恰如虚空,故称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此系就正断障立名。择灭,即离系之意。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真理,故称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真如之自性本来清净,离诸杂染,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乃大乘之解释。又有为法之缘缺故不生,此不生若灭,即显真理,故称非择灭无为,此亦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为大小乘共通之解释。(四)不动无为,指显现于第四静虑之无为。第四禅唯有舍受,而离苦乐二受,故称不动。于灭苦乐受处显现寂静之真理,故称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乃显现于灭尽定之无为。于灭尽定中,灭尽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故称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无为乃真实如常而不虚妄变异者,故称真如无为。六者之中,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的假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的假名。识变(内识所变)之六无为者,即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由数习力故,变现似虚空等无为之相,此所现之相,前后相似而无变易,假说为常。又唯识家或开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成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三者,而立八无为之说。[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百法问答钞卷九](参阅‘无为’5112)
六无减 [佛学大词典]
得道开悟之后,永不退减之六种功德。为般若经所说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六种。即:(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永不退减。(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永不退减。(三)念无减,忆念三世诸法而不失之念心永不退减。(四)慧无减,分别一切法相之慧心永不退减。(五)解脱无减,佛已断除一切烦恼之正习而证得解脱,永不退减。(六)解脱知见无减,于证得解脱之知见无边而清净,永不退减。[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参阅‘十八不共法’348)
六无畏 [佛学大词典]
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位别,称为六无畏。即真言行者于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无畏,安稳苏息之义,此六处为行者再生苏息之处,故称六无畏。即:(一)善无畏,行十善业,止十不善业,常生于人天,远离三途之苦,为第一苏息处。即真言行者依三密之行而供养本尊之位。(二)身无畏,修循身观等,不生贪爱,于己身离诸扼缚,为第二苏息处。即真言行者依有相之观行,本尊之众相现前之位。(三) 无我无畏,了知我乃取蕴之积集,求之不可得,离我之扼缚,为第三苏息处。即真言行者于瑜伽境界之一切分段中,观心不可得,不生爱慢之位。(四)法无畏,观察诸蕴即空,远离诸蕴之扼缚,为第四苏息处。即真言行者于瑜伽境界如镜像水月,观无性无生之位。(五)法无我无畏,观察法无我性,觉了本不生之理,远离法之扼缚,为第五苏息处。即真言行者于瑜伽道中得心自在之位。(六)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观自心毕竟空性,我、蕴、法及无缘等皆同一性,即了知自性无性而生空智,远离有为无为界之二种扼缚,为第六苏息处。即真言行者观心实际,住虚空无垢菩提心之位。此六无畏配以三劫,前四者乃初劫之位,第五为第二劫之位,第六为第三劫之位。唯三劫乃就所度之三妄执(粗、细、极细)而立,六无畏则就能度之净菩提心而说。[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疏卷三、真言名目、大日经疏钞卷一、秘宗教相钞卷五]
六智 [佛学大词典]
指四谛智、法智、比智。四谛智即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乃了知三界苦、集、灭、道四谛之智。法智乃观欲界四谛之智。比智又称类智,乃观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此六智俱属无漏智。若法智、比智遍历四谛,则总为十六智,即见道之十六心。
六恶 [佛学大词典]
指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等六者。即:(一) 恶时,指五浊中之劫浊,即恶众生、恶见等四浊起时。(二)恶世界,即娑婆世界。(三)恶众生,即众生浊,谓由见浊,烦恼浊而起恶见、恶烦恼。(四)恶见,即见浊,系以身见、边见等五利使为体。(五)恶烦恼,即烦恼浊,谓缘五欲之境而起贪嗔等烦恼。(六)恶邪无信盛时,为五浊增时之总称。[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善导)]
六报 [佛学大词典]
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二) 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四)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
六喻 [佛学大词典]
指六种譬喻。如金刚经谓世间诸法乃是空而无常,而以梦、幻、泡、影、露、电为喻。净名经则以幻、电、梦、炎、水中月、镜中像等为喻。观佛三昧海经将念佛三昧之殊胜功德喻为长者之阎浮檀那紫金、王之宝印、长者之如意珠、仙人之善咒、力士之髻珠、劫末之金刚山。
六通愿 [佛学大词典]
指阿弥陀佛四十八弘愿中,愿其国中之人天皆得六神通之愿。即第五宿命智通愿、第六天眼智通愿、第七天耳智通愿、第八他心智通愿、第九神足智通愿、第十漏尽智通愿等六愿之总称。
六通 [佛学大词典]
指六神通(梵s!ad! abhijn~a^h! ),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参阅‘六神通’1290)
六粗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粗、六粗相。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系由根本无明而生出三种细微之相(称为三细),复缘三细中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粗显之相,称为六粗。即:(一)智相,谓不能了知现识所现之境界乃自识所现之幻影,妄生智慧而分别诸法。为俱生起之法执。(二)相续相,谓依智相之分别,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等,种种迷妄相续不断。为分别起之法执。(三)执取相,谓不能了知苦乐等境为虚妄不实,常缘念其境界,住持苦乐,于心起着。为俱生起之烦恼。(四)计名字相,谓依前之颠倒,于所执相上更立名字,计度分别。为分别起之烦恼。(五)起业相,谓着相计名,遂发动身口,而造种种善恶诸业。(六)业系苦相,谓系于善恶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果,不得自在。六粗之中,前四相为惑因,第五相为业缘,第六相为苦果。[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参阅‘三细六粗’617)
六众生 [佛学大词典]
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比喻眼、耳等六根。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载,佛陀以六众生比喻六根,并以坚柱比喻身念处,而谓此六众生系于坚柱上,虽各用其力欲向所乐之处,然不得脱离;藉此以告诫比丘若勤修身念处,则眼等六根不欲求可意法,亦不厌离不可意法。俱舍论卷三十援引此说,称之为六生喻经。
六现观 [佛学大词典]
唯识论所立。以有漏无漏之慧,明了观察现前之境,其方法有六种,称为六现观。即:(一)思现观,谓思所成之慧。此作用依止欲界之散地,观察诸法,最为猛利,能广分别诸法,故称思现观。(二)信现观,谓上品漏无漏之净信,以能资助现观,使不退转,故称信现观。(三)戒现观,谓无漏戒,即道共戒。以能除去破戒之罪垢,令观增明,故称戒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谓缘非安立谛之根本、后得二智。通于见道与修道。(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之后,缘各种安立谛之世智、出世智。通于有漏无漏一切之见道、修道。(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中一切之诸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一、成唯识论卷九、显扬圣教论卷十七]
六欲四禅 [佛学大词典]
指欲界之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及色界之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四天。[俱舍论卷八](参阅‘三界’584、‘六欲天’1291)
六欲天 [佛学大词典]
指欲界之六天。即:(一)四大王天(梵Ca^turmaha^ra^jaka^yika -deva ),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等四王及其所部之天众。身量为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五十岁为一昼夜,定寿五百岁。(二)三十三天(梵Trayastrim!s/a ),又作忉利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身量为半俱卢舍,以人间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千岁。(三)焰摩天(梵Ya^ma ),又作夜摩天、炎摩天、时分天。其主称须夜摩天(梵Suya^ma -devara^ja )。身量为四分之三俱卢舍,以人间二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二千岁。(四)兜率天(梵Tus!ita ),又作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喜足天。其主称删兜率陀天王(梵Sam!tus!ita -devara^ja )。身量为一俱卢舍,以人间四百岁为一昼夜,定寿四千岁。(五)化自在天(梵Nirma^n!a -rati ),由神通力自在变作五妙欲境而受用。又作乐变化天、无憍乐天、无贡高天、尼摩罗天。其主称善化天王(梵Sunirmita -devara^ja )。身量为一又四分之一俱卢舍,以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定寿八千岁。(六)他化自在天(梵Paranirmita -vas/a-vartin ),于他所变化之欲境自在受乐。又作他化自转天、他化乐天、化应声天、波罗尼蜜天。其主称自在天王(梵Vas/avartti -devara^ja )。身量为一俱卢舍半,以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定寿一万六千岁。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诸天,住于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间,故称为空居天。又此六欲天虽于欲境有三种受用之别,然犹为受欲之类,故称欲生(梵ka^motpatti )。[长阿含经卷二十、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九、成唯识论卷五](参阅‘三界’584)
六欲 [佛学大词典]
(一)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七、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九](二)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官及意(心法)所产生之欲望。(三)为六欲天之略称。(参阅‘六欲天’1291)
六情 [佛学大词典]
(一)即六根。旧译经论多译六根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六情。[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中观论疏卷四末六情品](二)指喜、怒、哀、乐、爱、恶等六种感情。
六坚法 [佛学大词典]
为别教菩萨所具六种坚固不坏之法,系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一)信坚,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即真谛,无能毁坏,故称信坚。(二) 法坚,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皆即俗谛,无能毁坏,故称法坚。 (三)修坚,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了一切法皆即中谛,无能毁坏,故称修坚。(四)德坚,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因修中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无能毁坏,故称德坚。(五)顶坚,谓别教等觉菩萨居十地顶,惑破德显,无能毁坏,故称顶坚。 (六)觉坚,谓别教妙觉果佛,觉了一切法皆即中道,无能毁坏,故称觉坚。
六神通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此外,杂阿含经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等亦举出三种神变之说,三种神变又称三示现,乃佛陀教化众生所施设之三种妙用,即:(一)随时可现身出没之‘神通神变’(巴iddhi-pa^t!iha^riya ),(二)知他人之心之‘记心神变’(巴a^desana^-pa^t!iha^riya )。(三)如何求菩提、断烦恼之‘教诫神变’(巴anusa^sana-pa^t!iha^riya )。三种之中,又以教诫神变最为殊胜。[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
六神病相 [佛学大词典]
谓若多惛惛,为肝中无魂;若多忘失前后,为心中无神;若多恐怖癫病,为肺中无魄;若悲哭,为肾中无志;若多回惑,为脾中无意;若多怅怏,为阴中无精。
六祖坛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又称法宝坛经、坛经。六祖慧能述,法海集,元代宗宝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其敦煌写本亦收于同册。为禅宗六祖慧能于韶州大梵寺之说法内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而成。共分十门:(一)行由,叙说六祖之行迹、得法缘由,及对法性寺印宗所说之法要。(二)般若,谓识自性即般若,即可见性成佛。(三)疑问,乃应韦刺史之质疑,就达磨与梁武帝之问答,阐释‘无功德’之义,又辨明念佛往生唯心净土之旨,并针对在家修行者之问,示以无相颂。(四)定慧,解说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即住于定慧不二之一行三昧。(五)坐禅,于外之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称为坐;于内了见自性不动,称为禅。(六)忏悔,解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香,此香各自内熏,非向外觅,称为无相忏悔。又明示四弘誓愿、无相三归戒之旨,而谓见得自性,乃真忏悔。(七)机缘,记述六祖为无尽藏尼、曹叔良、韶州法海、洪州法达、寿州智通、信州智常、广州智道、青原行思、南岳怀让、永嘉玄觉、河北智隍等所举示之禅要。(八)顿渐,谓法本一宗,原无顿渐,然以人有利钝之差异,故产生顿渐旨趣之别。又叙述六祖为吉州志诚,就‘戒定慧’之观点,举示与神秀教示之差异。并叙及接化江西志彻、荷泽神会之缘由。(九)宣诏,记载固辞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迎请之宣诏,并为敕使薛简指示禅法。(十)付嘱,先举示三科三十六数之法门,次揭示真假动静之偈,末述自过去七佛、西天东土三十二祖以迄慧能之传承次第,并嘱以递代流传,莫令乖误。本书初系法海奉韶州刺史韦璩之命集录而成,然后人多所节略,而未能见祖意之大全,元代德异乃探求诸方,得其全文,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于吴中休休庵上梓。翌年,宗宝更校雠三种异本,正其讹误,详其节略,并新增入弟子请益机缘,而予印行。卷首并附德异之序、宋代契嵩之赞,卷尾附法海等所集之六祖大师缘起外纪、历朝崇奉事迹、柳宗元之赐谥大鉴禅师碑、刘禹锡之大鉴禅师碑、佛衣铭及编者后跋。关于本书作者之问题,曾掀起三、四十年来学术界之论诤,其起因系由于胡适于民国十九年(1930)先后发表‘荷泽大师神会传’、‘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主张坛经之作者非为六祖慧能,而系其弟子神会。此说大违传统之观点:坛经乃六祖所说,法海所记;遂引起钱穆、杨鸿飞等两派之论战。印顺亦于民国六十年出版‘中国禅宗史’一书,详驳此三、四十年来中外学者之论点。胡适之主要论据为:(一)现存最古老之坛经─敦煌古本,强烈暗示神会乃慧能之唯一传人,如经中六祖曾谓(大四八·三四四上):‘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辽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弟佛教是非,竖立宗旨。’依其考证,慧能灭后二十余年,正为神会于滑台大云寺召开无遮大会,批判北禅之际,故有此说。经中又谓(大四八·三四三下):‘大师先天二年八月三日灭度,七月八日唤门人告别,(中略)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毁誉不动,余者不得。”’古本中不提怀让、行思,而单论神会,并谓‘余者不得’。(二)韦处厚兴福寺大义禅师碑铭谓:‘洛者曰会,得总持之印,独曜莹珠,习徒迷真,橘枳变体,竟成坛经传宗,优劣详矣!’坛经既为神会门下‘习徒’所作,此书当必出神会一系。(三)敦煌本坛经与神会之作品‘神会语录’,多所雷同,如:(1)二者皆主张定慧一体。(2)二者对坐禅之解说皆相同。(3)辟当时禅学论,二者皆批判‘看心、看净’之禅学,胡适以为‘看心、看净’乃神秀弟子普寂与降魔之主张,而坛经与神会语录则系为批驳此一主张而作。(4)二书皆宗重金刚经。(5)对‘无念’皆有相同解说。针对胡适之论点,印顺于其‘中国禅宗史’一书中,予以批驳:(一)对坛经暗示神会乃慧能唯一传人之反驳,谓敦煌本确为现存最古老版本,并受神会门下之宗重,但于其前,尚有更古老之曹溪古本,为法海等所集录,乃敦煌本之底本,故坛经非神会所作。印顺并举出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所述,慧忠早于西元七五○顷,已见坛经被添糅南方宗旨,此与神会思想全然不同,此尚明显存于敦煌本坛经中,故曹溪古本之存在当无疑议。(二)对坛经传宗之反驳,以为胡适误解坛经传宗之文义,胡适所举‘习徒迷真(中略),优劣详矣’一语,应解释为:神会之习徒迷真向俗,如‘橘’逾淮而为‘枳’(胡适原文为柘),竟演变成以坛经为传宗之依约,而失却传法─默传心印之实质,徒换来传授坛经之形式(当时师徒传法须附带传授一卷坛经作凭证);故神会为优,其门下为劣。(三)对坛经与神会语录内容雷同之反驳:(1)就辟当时禅学论,当时‘看净、看心’之禅风乃四祖道信以来所本有,而非普寂、降魔首倡,故不应以此二书皆批判此种禅风而推断此乃为批驳普寂等而作,更不应进而据以断定坛经乃神会所作。(2)就论金刚经而论,禅门之宗重般若经,乃源自道信之宗重文殊说般若经;慧能之宗重金刚经,乃继承此一传统而已,并列举文证说明真正偏重金刚经者,非为慧能而是神会之语录。否定胡适主张‘二者皆重金刚经,故坛经为神会作品’之说。(3)对‘无念’之反驳,坛经之无念乃直指本来解脱之一念,为肯定的;而神会之无念则偏于否定之不作意,二者完全不同。(4)坛经之坐禅为于外之一切境界心念不起,肯定‘念’之存在,而强调不着外境;神会语录之坐禅则以念不起为坐,为‘不作意’之消极意义,二者截然不同。(5)前述各点已足证明坛经非神会所作,故二者虽皆有定慧等主张,然其先后已判然有别。就现存最古之敦煌本坛经言,其主要思想为:(一)见性成佛,此佛性即真我,具有:众生本具足、众生之真我、具足无量功德、能生万法等四种特性。(二)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此为般若思想之展开,此三者系具体之修行方法,以遣除一切执着而达无烦恼之解脱境界。坛经之中心思想并非止于此,尤其是较晚之至元本坛经,然皆为此二大中心思想之衍生,如:(1)不落阶级之顿悟说,指不须方便即可开悟,为见性成佛之衍生。(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慢经、慢教说,后期禅宗乃极端慢经、慢教者,尤以南岳下之洪州宗及青原下之石头宗为甚。更进而喝佛骂祖,此乃从不立文字演变而来,主要受牛头宗之影响。(三)禅宗之道家化,此主要受江左牛头禅影响所致,注重实行之禅学,主要思想为:空为道本、无心合道;空既为万物之本,故一切本自解脱、本自合道,如此则无需经教、礼佛。此种放任、无为、老庄化之禅,使禅宗脱离烦琐之仪式教条而更形兴盛,更富中国色彩。唐代之有禅宗,不仅是佛学之革新,其后更成为宋代理学之先河,而六祖则为此一大转捩中之关键人物,坛经更是一部扭转乾坤之伟构。至于其版本:(一)敦煌写本,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慧能弟子法海集记。全一卷,凡五十七节,不分品目。为各种版本中之最古本。(二)日本兴圣寺本,题为‘六祖坛经’,晚唐僧惠昕编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据邵斋读书志、文献通考所载,惠昕所编共有三卷十六门,然现存者仅有二卷十一门,为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晁子健翻刻于蕲州,留传日本,由兴圣寺再行刻印。此外,真福寺本、金山天宁寺本、大乘寺本皆属此一版本。(三)曹溪原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经曹溪原本’。全一卷,十品。二万余字,比敦煌写本字数多一倍。不著撰人(亦有版本署门人法海录)。有人据宋吏部侍郎郎简所撰之六祖坛经序:‘会沙门契嵩作坛经序,因谓嵩师曰:“若能正之,吾为出财模印,以广其传。”更二载,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而谓此版本为契嵩所改编,亦有认为此即元代僧德异于至元二十七年之刊印本。(四)即至元二十八年宗宝之改编本。全一卷,十品,品目与前本不尽相同,然文字大致相同,此为常见之流行本。民国三十三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以上四种版本之合编本。本书之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法宝坛经赞一卷(契嵩)、注法宝坛经海水一滴五卷(天柱)、法宝坛经节录(袁宏道)、六祖法宝坛经解(李卓吾)、法宝坛经要解(宣璇)、法宝坛经肯款五卷(益淳)、法宝坛经讲义一卷(青峦)、六祖法宝坛经笺注一册(丁福保)、六祖坛经生苔帚三卷(无著道忠)。[景德传灯录卷五、释门正统卷八、曹溪大师别传后记、东域传灯目录卷下、禅籍志卷上、金刚经と六祖坛经の研究、禅学思想史卷上、六祖坛经研究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一册)]
六祖 [佛学大词典]
(一)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或指北宗禅之神秀)。[大藏法数卷三十八](二)指禅宗第六代祖师,即慧能。南海新兴(广东新兴)人,俗姓卢。幼丧父,家贫,鬻薪事母。偶闻诵金刚经,萌出家之志,遂投五祖弘忍座下,并嗣其法,后于韶阳曹溪宝林寺树立法幢,大弘禅宗顿悟之旨,为达摩祖师入东土后之第六代祖师,世称六祖大师。(参阅‘慧能’6040)
六气 [佛学大词典]
据翻译名义集卷六载,以观想之法,经由吾人之六种气息可治愈疾病。此六种气息即:吹、呼、嘻、呵、嘘、呬。此六气皆于吾人唇口之中,经由想心之作用,转侧运作,绵微而用,乃至可止疾治病。颂曰(大五四·一一六六中):‘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者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六根忏悔 [佛学大词典]
指各就六根忏悔。即向诸佛礼拜忏悔自己过罪之际,特各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忏悔罪障。大乘经论之忏悔,其特色或在僧众前告白自己所犯之过错,以示悔过;或伴以礼拜或其他行仪,普遍化的悔过罪障;其内容为身口意三业、贪嗔痴三毒、十恶五逆、六根忏悔。就六根之忏悔,分别经以六根为六欺,又文殊悔过经有六根悔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有六根忏悔等,其最具代表性者系基于普贤菩萨行法经及其忏法、行法类,对六根各作忏悔。[慈悲水忏法卷中、摩诃止观卷二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观心论疏卷三、大乘六情忏悔、敦煌本大佛略忏、礼忏文三种及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六根清净位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根净位。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别教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亦相当于圆教六即位中之相似即位。于此位之菩萨,已断除见修二惑,而得六根清净。[四教义卷六、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
六根清净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根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满种种功德而清净之意。今一般所用‘六根清净’一语,盖袭用自佛教经典。天台宗所说别教十信之位,为六根清净位。法华经法师品谓,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等五种行,则可依经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净,并得六根种种之功德。将以上之想法配当于修行之行位,就判教上之别教而言,则为初阶段之十信位;依圆教而言,则为六即中第四之相似即。五种行则为五品弟子位之次阶段。[大智度论卷十一、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文句卷十上、法华文句记卷十中、四教义卷六、摩诃止观卷一上、卷四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卷四之三]
六根食 [佛学大词典]
指六根之所对。即眼根以眠为食,耳根以声为食,鼻根以香为食,舌根以味为食,身根以细滑为食,意根以法为食。[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
六根功德 [佛学大词典]
于六根清净位所得之功德。据首楞严经卷四载,以三世(过、现、未)涉四方(东西南北),叠成十二之数,又以此十二之数变一为十,则叠成一百二十,复以此一百二十之数变十为百,则叠成一千二百;以此一千二百之数量而成六根功德,盖众生根尘相织,妄成诸相,世界相涉,而所缘之境量总不出三世四方。然以了别之功用而言,则六根之优劣全缺不同,故眼、鼻、身三根唯有八百功德,耳、舌、意三根则具有一千二百功德。即:(一)以眼仅能见前面、左右三方,共成八百功德之数,故眼根唯八百功德。(二)耳能周听十方,随彼声之动处,虽有近远之别,但若耳能静听,则十方无遗,故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三)鼻能嗅闻,通出入息时能取香、闻香,然除此外别无功能,故鼻根唯八百功德。(四)舌能宣扬世间、出世间之一切诸法,言说虽有限量,其理则无穷尽;于此仅论舌之言说而不论尝味,因其尝味之功劣而言说之德较胜,故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五)身能觉触,了知逆顺苦乐之境;以其与物合时则有知觉,与物相离则无知觉,故身根唯八百功德。(六)意根静默,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包容,故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参阅‘六根清净’1285)
六根互用 [佛学大词典]
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如此,其余诸根亦然。此系真六根互用。又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说菩萨在六根清净之位,亦有六根互用之德。此系相似之六根互用。
六根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六时观音 [佛学大词典]
三十三观音之一。取观音大悲甚深,于昼夜六时常哀愍护念众生之意,故称六时观音。表观音三十三身中之居士身。一般流通者为立像,右手持梵夹。[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像图汇卷二](参阅‘三十三观音’514)
六时忏 [佛学大词典]
指昼夜六时所修行之忏法。如唐代净土教高僧善导曾作‘往生礼赞’之赞文,主张昼夜六时皆须拜佛忏悔。
六时礼赞偈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往生礼赞偈、往生礼赞、六时礼赞、礼赞。唐代善导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六时即指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日中等时,本书内容即述说于六时之中,各时唱诵之赞文及其礼拜之法,为解说净土往生行仪之重要资料。[开元释教录卷十三、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
六时礼赞 [佛学大词典]
指昼夜六时礼赞佛德。净土信仰者之日课,系于昼夜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礼拜赞叹佛德,以及唱诵偈文等。唐代善导即曾编纂净土往生之行仪,而称往生礼赞(亦称六时礼赞),并付与曲调,在法会之时使用,故成为净土宗法会时所必用之重要法仪。(参阅‘六时礼赞偈’1283)
六时礼拜 [佛学大词典]
指昼夜六时中礼佛忏悔,消除罪障。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当以饮食及种种资具,随力所办,供养比丘僧,昼夜六时礼拜。
六时不断 [佛学大词典]
每日昼夜六时勤行佛事而不断绝。昼夜六时,指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六时三昧 [佛学大词典]
指昼夜六时勤行之三昧修法,如念佛、忏法等。一心勤行佛事,称为三昧。
六时 [佛学大词典]
(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印度,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在六时行道。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长阿含经卷二十二、舍利弗悔过经、十住毗婆沙论卷六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十五、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三时’596、‘时’4121)(二)指一年分为六期。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等六时。[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三际’668、‘历’6227)(三)时解脱阿罗汉于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处所、好说法、好同学之时(六时),可入定得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一○一]
六师外道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众社会中所流行之思想体系。凡六种,即:(一)珊阇耶毗罗胝子(巴San~jayaBelat!t!hiputta ),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AjitaKesakambala ),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三)末伽梨拘舍梨(巴MakkhaliGosa^la ),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导者。(四)富兰那迦叶(巴Pura^n!a Kassapa ),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巴Pakudha Kacca^yana ),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六)尼乾陀若提子(巴Nigan!t!haNa^taputta ),耆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以上(三)、(四)、(五)属阿耆毗伽派,与(六)均属于苦行主义派;又除(一)之外,余均站在唯物论之立场,主张聚积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卷三十七、四分律卷五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百论疏卷上之中、摩诃止观卷十上、印度哲学研究第二]
六家七宗 [佛学大词典]
东晋时代之般若学派别。自汉末迄刘宋时代,般若经流行,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为印度般若学说传入中国之始),朱士行讲经,道安亦着手研究般若。当时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面依据老庄玄学之义,理解及论释般若经义,产生‘格义佛教’,对般若空之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再方面则出现对空之思想之真正理解,此等派别总括称为六家七宗。据刘宋庄严寺昙济之六家七宗论(原书佚,今据唐代元康‘肇论疏’所引)、隋代吉藏之中论疏等所载,一般主张六家及其代表为:(一) 本无宗,包括道安、僧睿、慧远等之说。(二)即色宗,关内之‘即色义’与支道林之即色游玄论。(三)识含宗,为于法兰之弟子于法开之说。(四)幻化宗,为竺法汰之弟子道壹之主张。(五)心无宗,包括竺法温、道恒、支愍度等之说。(六)缘会宗,有于道邃之缘会二谛论。(七)本无异宗,为本无宗之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说。七宗之中,就基本观点而言,一般以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家为当时般若学说主流之所在。[中观论疏卷二末、世说新语假谲篇、支愍度学说考(陈寅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卷上(汤用彤)、佛教学の诸问题(宇井伯寿)]
六重本迹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种本迹。本,谓所依之住处不移动;迹,谓往来之踪迹出没多端。为天台宗对本迹二门所立之六种释义。即:(一)理事本迹,谓由实相真谛之理而生出一切法,故以实相之理为本,一切法之事象为迹。(二)理教本迹,谓本时(意谓本来之时)所悟之事理二谛乃超越一切言说之绝对真理,故以之为本,而昔佛方便之二谛之教为迹。(三)教行本迹,谓禀持昔佛之教为本,而由教诠理起行为迹。(四)体用本迹,谓以禀教修行契理而证得法身为本,而以法身之体起应身之用为迹。(五)实权本迹,谓以久远实得之法应二身为本,为度化众生之故,而以种种权施之法应二身为迹。(六)今已本迹,谓以法华经以前诸教(已说)所说之事理乃至权实为迹,而以法华经(今经)所说之久远事理乃至权实为本。非今经明示久远之本,则无以垂已说之迹;而由已说之迹,则可显出今经之本。本迹虽殊,而其不思议则一。故以此六重辗转显示本时今说之经意与迹中已说之教门虽不相同,然依本迹相关互显之义,以明本迹二门之不思议为一。[法华经玄义卷七](参阅‘本迹二门’1965)
六相圆融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相缘起。指六相相互圆融而不相碍。与十玄门之说,并称‘十玄六相’,为华严宗之重要教义。六相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华严宗以此六相之说为基础,而立六相圆融。即: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碍,全体与部分、部分与全体皆一体化,圆融无碍。世亲之十地经论卷一对菩萨行说有六相。隋代慧远之十地经论义记虽然解释六相,但仅说及体与理,而未说及相与事。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据华严五教章卷四,解释六相圆融之名义,即:缘起之诸法必由诸缘集合成立,故有成立之总相(一含多德,例如屋舍之总支柱、椽、梁等)与令其成立的诸缘之别相(依总相而存,令总相圆满者,例如屋舍分为柱、椽、梁等别相)。此别相系对应于总相而言,别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义多法,然互不相违,亦同样可成立总相,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组成屋舍)与异相(多义多德各各别异且互相望,例如竖柱与横梁相异);同时总相亦对应于别相而言,总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诸义而成立总相,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与坏相(别相各守自己本位,不成立总相,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合之即为六相。六相之关系可分为体、相、用来说。总、别二相是缘起之体德,同、异二相是缘起之异相,成、坏二相是缘起之义用。另据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载,缘起法有圆融与行布(差别)之二大义,其中总、同、成三相属圆融门(三相圆融);别、异、坏三相属行布门(三相行布)。但表无差别之圆融并不离表差别之行布,且行布亦不离圆融,故说圆融即行布,行布即圆融,于此乃成立无尽法界之缘起。同论又举出六相与十玄之关系,即:十玄中之初门为总相,其他九门为别相;或以初门为总相,而以其他九门配以五相说明之。又据凤潭之华严五教章匡真钞卷六,将同时具足相应门配于总相,一多相容不同、诸法相即自在、因陀罗网微细、微细相容安立等四门配于别相及同相,秘密隐显俱成、十世隔法异成、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异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唯心回转善成等三门配于成相,秘密隐显俱成、诸藏纯杂具德、托事显法生解等三门配于坏相。[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华严经搜玄记卷三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九、新华严经论卷二十四、华严经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卷三、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末、大乘义章卷三本](参阅‘六相’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