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太岁 [佛学大词典]
(一)凶神。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之别名。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岁。习惯上只重视十二地支,故太岁每十二年一循环。(二)值岁之神名。据杜佑所著通典载,北魏道武帝(386~409)时,已立神岁十二(即十二位太岁神)专祀。
太廉纤生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太,甚之义。廉纤,即绵密而微细之义。生,犹言者,系接尾词。意即师家接化学人之方法,甚为亲切而微细绵密。碧岩录第二则垂示(大四八·一四二下):‘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太廉纤生。’
太虚空 [佛学大词典]
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菩提心论]
太虚大师全书 [佛学大词典]
凡六十四册,印顺主编。乃民国佛教主要推动者太虚大师之著述全集。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法相唯识学、法界圆觉学、律释、制议、学行、真现实论宗依论、真现实论宗体论、真现实论宗用论、支论、时论、书评、酬对、讲演、文丛、诗存等二十编。附册为印顺主编之太虚大师年谱上下册。
太虚 [佛学大词典]
(1889~1947)浙江崇德人,俗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为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之倡导者。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即今鄞县)天童寺寄禅和尚,时与圆瑛法师私交甚密。十九岁在西方寺阅读藏经,因读般若经而有悟境。其后游学于杨仁山之祇洹精舍,与欧阳渐、梅光羲同学。因受时代思潮之激发,故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进而兴国救世。民国元年(1912)赴广州宣扬佛法,被推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并与仁山法师首倡组织‘佛教协进会’,进京晋谒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提出改革佛教计画,中山先生以手令褒勉之。旋倡改金山寺为佛教大学,未获成功。翌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在追悼寄禅和尚大会上,主张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撰文鼓吹佛教复兴运动,建立新僧团制度。民国三年掩关于普陀山。某夜,忽闻前寺开大静,心念蓦然断息,复历悟境。二十八岁又历第三次悟境。在关中先后撰写佛法导论、整理僧伽制度论、首楞严经摄论等书。二十九岁出关后,即代圆瑛法师参加台湾法会,游历日本,并在上海创设觉社,主编觉社丛书,翌年改为海潮音月刊。三十二岁,与欧阳渐之支那内学院有法义之诤。大师以平素反对用进化论之历史考证法研究佛书,故于日本学者考证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等书为伪书时,乃起而反对。尝作‘评大乘起信论考证’、‘佛法总抉择谈’,力主法相必宗唯识,并为起信论辩护。同时,倡导大乘八宗平等,而宗本天台、禅宗。更主张以禅、律振兴佛教,且拟弘扬大乘佛法于国际上。时人将其归属为佛教界革新派之代表,而以谛闲大师为守旧派之代表。民国十三年,在庐山举行世界佛教联合会。次年,率团出席日本东亚佛教大会,并考察日本佛教,日人尊之为‘民国佛教界之盟主’。民国十六年,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十七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并弘化于英、法、德、荷、比、美各国,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院’,为中国僧人赴欧美传播佛教之始。自此声望日隆,国内有视之为佛教救星者。四十四岁,住持奉化雪窦寺。次年,与熊十力、支那内学院有法义之辩。四十九岁,作‘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自陈佛教改革每遭挫折之原因。其后,积极从事于建立佛教中心组织之工作,民国三十二年与于斌、冯玉祥、白崇禧等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三十五年受宗教领袖胜利勋章。师意欲成立中国佛教会,惜未克达成,即于民国三十六年示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享年五十九岁。师一生倡导佛教革命,致力佛教事业,虽未能竟愿,然其影响则极为深远。自谓:‘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萨瑜伽戒本。’故综其一生,皆为实践佛僧、佛化、佛国之三佛主义而努力。首先,为提倡僧教育,培植僧材,设立武昌佛学院(1922)、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1931,重庆北碚缙云寺)。其次,创办海潮音、佛化报、佛化新青年等杂志以弘扬佛法。民国十八年,更着手组织‘世界佛学院’,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并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其造就培养之人材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印顺、大醒、大勇等人。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后由印顺等辑为太虚大师全书六十四册行世。[太虚大师年谱、太虚自传]
太粗生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又作太粗生。太,甚之义。粗,暴之义。生,系接尾词。禅林中,每借此语责斥修行未臻圆熟而举止不慎重者。临济录(大四七·五○三中)载:‘师一日同普化赴施主家,斋次,师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是神通妙用?本体如然?”普化踏倒饭床。师云:“太粗生!”’
太能 [佛学大词典]
(1562~1649)朝鲜潭阳(全罗南道)人,俗姓吴。号逍遥。十三岁出家习经律,又从浮休善修受习禅法,后与云谷冲徽、松月应祥,并称门下三杰。曾于妙香山访休静而嗣其法,并历住金刚、五台、九月等名山。仁祖移南汉之际,曾奉命修治西城。于仁祖二十七年十一月入寂,世寿八十八。谥号‘慧鉴禅师’。门下数百,其法系称逍遥派。遗有逍遥集行世。[朝鲜佛教通史上篇(李能和)、朝鲜禅教史(忽滑谷快天)]
太原寺 [佛学大词典]
唐初,于长安、洛阳、太原、荆州、扬州等地置五所太原寺。长安之太原寺,乃咸亨元年(670)则天武后外氏侍中观国公杨恭仁舍故宅所建者,后经重修,改名魏国西寺。载初元年(690),复改名崇福寺。菩提流志与般若三藏分别于该寺译出大宝积经及四十华严经,智升之开元释教录、法藏之起信论义记亦成于此。洛阳之太原寺,先后改称魏国东寺、大周东寺,后称大福先寺。义净、善无畏、日照、宝思惟、菩提流志等诸师,相继于此从事译经工作,寺中并有武后所书福先寺圣教序碑。后因洛水泛滥,寺址北迁。太原之太原寺,亦改名崇福寺,慧警、崇政、怀玉等诸师,均曾住此讲学。荆、扬二太原寺亦属一方名刹,学僧云集,而为当地佛教之渊丛。
太孤危生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太,甚之义。孤危,孤峰险峻之义。生,系接尾词。丛林中,每以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登,比喻机锋锐利之向上一着,非言语思虑所能及。碧岩录第二则垂示(大四八·一四二下):‘盖天盖地,又摸索不着。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太廉纤生;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太孤危生。不涉二涂,如何即是?’
太田悌藏 [佛学大词典]
(1900~1976)日本佛教学者。青森县人。东京大学印度哲学科毕业。历任法政大学、大东文化大学教授。生平专研中国儒释道关系史。著有禅と伦理,译注弘明集、广弘明集、寒山诗等。
太玄真一本际经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初唐、中唐之际流行之道教经典。据甄正论卷下载,隋之道士刘进喜改换佛教经典,造五卷本,其后道士李仲卿又增广为十卷。其内容旨在教化三乘以导入一乘,并说一切诸法之根本为非因非果之道性。综观全经,受佛教之影响颇巨,尤其受三论宗之影响最大。系为对抗佛教教理而创之作。
太平兴国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蒋山(江苏钟山)。本寺肇建于六朝,初名道林寺。梁天监(502~519)年中,保志禅师寂于此,武帝为立塔寺,改称开善寺,为当时义学之枢府。咸通年中,又改名宝公院,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今名。元泰定年间毁于薪火,守忠禅师复之。明洪武初年,为筑孝陵乃移建其东之独龙冈,赐名灵谷寺。至清代,一度焚于太平军火,乱平后复建之。民国十八年(1929)北伐成功,政府为追念有功将士,遂改为革命先烈纪念馆。(二)位于翼城县(山西河东)。建于唐贞元三年(787),时称庆国寺,规模雄大。本有大雄、天王、南罗汉、北罗汉、西罗汉、华严、上生、观音、文殊、慈氏、经藏、钟楼等十二院,明洪武年间于此置僧会司,弘治年中一度重修,今仅存大雄、华严、经藏等数堂。(三)位于袁州(江西宜春县南)。原名栖隐寺。寺在大仰山集云峰下,山径萦回,悬泉飞瀑,景色幽雅,宿负盛名。寺为唐末慧寂禅师创置,时称仰山禅院。五代时门庭转盛,遂分为五院。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改太平兴国寺,然当地土人犹称为仰山寺。[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第三十一](四)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重建河南开封之龙兴寺,而以年号易为寺名。翌年,复将‘太平兴国’之寺额,敕赐予天下无名之寺,例如江西省袁州、山西省平阳府、太原府五台山、江苏省钟山、河北省开州、河南省开封府中牟县、河南省开封府尉氏县等地,皆有太平兴国寺。首都开封之太平兴国寺造有译经院(后称传法院),迎请天息灾、施护、法天等从事经典翻译。后又造印经院,从事经典刻版印行。日本留学僧一度参访本寺。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堂宇衰颓,今已不存。[佛祖统纪卷四十六、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四](五)位于五台山楼观谷。本名白鹿寺,沙门睿见住此,持律精严,缁白归信之。宋太宗闻师道行,乃诏令建寺,一时颇具盛观。[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五]
太平乐 [佛学大词典]
唐代之舞乐。又称五方师子舞。据通典卷一四六载,师子乃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仿师子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方师子各依其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日本则以武昌乐、朝小子、合欢盐等三曲合成太平乐,又称武将太平乐、武昌太平荣、武昌破阵乐、武昌乐。
太平广记 [佛学大词典]
凡五百卷。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李昉等奉敕撰。所引之书多达三百四十五种。内容记述古传之神异事迹与轶闻琐事。其录佛教有关者,共计三十卷。
太平道 [佛学大词典]
后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钜鹿(河北)人张角所创道教之一派。信奉太平经,引用五行思想,以符咒等为人疗病,徒众数十万,号为太平道。中平元年(184)起兵,以着黄巾为标帜,故被称为黄巾军、黄巾贼,后被镇压而失败。然在民间仍秘密流传。
太古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韩国京畿道高阳郡神道面之北汉山城内重兴洞。乃高丽末期僧普愚于忠惠王复位二年(1341)所建。其后一度荒废,直至肃宗、英祖间,圣能始复兴其遣址,而称太古寺。寺中存有普愚之塔碑、舍利塔、石钟等。[东国舆地胜览卷三、海东金石苑卷八]
太山府君 [佛学大词典]
梵名Citragupta 。音译质呾罗笈多,意译作奉教官。又作泰山府君。我国以之为冥府东岳泰山之主司神,佛教则以太山府君配当阎魔王之书记,记录人间善恶诸业,亦为冥界十王之一,称为太山王。在密教,太山府君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身呈肉色,右手执笔,左手持檀拏杖(杖端有金环,环中现人面),三摩耶形为人头棒。阿阇梨所传曼荼罗称之为质呾罗笈多讯狱者。[净度三昧经卷一、法事赞卷上、大日经疏卷六、玄法寺仪轨、法苑珠林卷六十二、幽冥记、冥报记卷中、十王经注卷五]
太山王 [佛学大词典]
又称泰山王。为冥界十王之第七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药师如来,系决定罪人生处之冥官。此王座前有通往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道之门,死者于七七四十九日中阴满时,过闇铁所,至太山王殿(厅),决定当来之生处。然在一般民间信仰中,则认为亡者尚须经过八、九、十等三殿之审判,才能投胎转世。[禅林象器笺灵像门](参阅‘十王’406、‘太山府君’1370、‘阎罗十殿’6339)
太子瑞应本起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二、古今译经图纪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二]
太子三妃 [佛学大词典]
翻译名义集卷三皇后篇第二十六载,悉达多太子十七岁时,纳妃三人,即:(一)瞿夷(梵Gopi^ ),意为明女,其父名为水光长者,女生之时,日将没,余光照其室内皆明,故名瞿夷,是太子第一妃。(二)耶输陀罗(梵Yas/odhara^ ),意为华色,其父名为移施长者,是太子第二妃,即罗侯罗之母。(三)鹿野,其父名为释长者,是太子第三妃。[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乃依据佛教大乘经典而成之道教经典。据北周道安所著之二教论载,元阳妙经乃采撮法华经所伪作。然道安时之元阳妙经,与现存本之元阳妙经不甚相同,现存本主要以涅槃经为素材,唯卷四之问行品仍依据法华经之序品所改作;当其改动之时,删除佛教之人名用语而改为道教名称。
天体崇拜 [佛学大词典]
视日、月、星辰诸天体为神灵或神灵之居所而加以崇拜。流行于许多古代宗教中,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与埃及宗教中均有,我国自古亦有之。一般主张天体崇拜始于游牧时期。由于太阳对作物生长及对气象之关系重大,以太阳或太阳神为对象之崇拜,在农耕时期尤获得普遍之发展。
天魔波旬 [佛学大词典]
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魔王,名为波旬,常娆乱释尊之修行。盖诸佛出世,常有与其同世之魔障难其修行成道,且魔各有不同。波旬乃释迦佛出世时之魔王,有无量眷属,常障害佛道。又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所载,波旬一词,应作波□,‘旬’恐系自古讹传之字。[四十二章经、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阅‘波旬’3437)
天魔外道 [佛学大词典]
指天魔与外道,为害佛道者。梵网经卷上(大二四·一○○二下):‘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天识 [佛学大词典]
指吾人之本性、真如。刘禹锡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能使学者还其天识。’
天罗国 [佛学大词典]
天罗,梵名Devala ,音译提婆罗。乃斑足王之国。据鸠摩罗什所译仁王经护国品载,斑足王之足有斑驳,其为天罗国太子时,称斑足太子,曾受邪师之教,后闻四非常偈,而得空三昧。参阅‘斑足王’4977)
天龙夜叉 [佛学大词典]
指诸天、龙神、夜叉。为八部众中之三者,其中,夜叉乃住于空中或地上,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之鬼类。
天龙寺船 [佛学大词典]
又称天龙船。指日本室町时代,与我国往来交易之商船。日本历应二年(1339)八月,后醍醐天皇崩,足利尊氏应梦窗疏石之劝,为其造寺以荐冥福,并采梦窗之议,遣船通商于元,以贸易之所得建天龙寺,其船世称天龙寺船。至明代仍通商不辍,改称贸易船。[天龙寺造营记录、续本朝通鉴卷五十五历应四年十二月朔条]
天龙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山西省太原天龙山麓。又称圣寿寺。建于北齐,其后久经废绝。至明代乃重兴。寺中有隋代塑像数尊,与浮雕、佛像、壁画等无数。诸堂之中,天王殿置有四天王及二王像,大雄宝殿奉祀药师佛、二胁侍、十二神将及观音、文殊、普贤等,毗卢殿安置毗卢遮那佛及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寺之南北均有著名堂塔,如彻证老人容像塔、大喇嘛塔、玄悟栖岩禅师塔等。(二)日本临济宗天龙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嵯峨町。寺内藏有梦窗国师顶相、佛画、策彦周良之入明记录类等。[天龙寺供养记、天龙杂志]
天龙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山西省太原西方,与响堂山同为北齐佛教文化之代表,以石窟闻名于世,称为天龙山石窟。自北齐文宣帝之佛岩石窟寺、孝昭帝之天龙石窟寺开始,历代相继营造石窟寺。本山规模远不及云冈、龙门,主要共有二十一窟,而以漫山阁及九连洞著称。二十一窟之中,北齐造四窟、隋造三窟,其余十四窟造于初唐。造像技术继承北魏,风格亦受北魏影响,日本飞鸟时代之建筑、雕刻且有与其相通者。与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同属我国著名之佛教石窟。又山麓有寺,名天龙寺,又称圣寿寺。[建筑学杂志第三八四、古贤の迹へ第一、支那佛教史迹评解第三](参阅‘天龙寺’1368、‘石窟’2118)
天龙八部 [佛学大词典]
又称八部众。即:天(梵deva )、龙(梵na^ga )、夜叉(梵yaks!a )、阿修罗(梵asura )、迦楼罗(梵garud!a )、乾闼婆(梵gandharva )、紧那罗(梵kim!nara )、摩侯罗迦(梵mahoraga )。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四](参阅‘八部众’296)
天龙 [佛学大词典]
(一)即天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县境。以石窟闻名于世。(参阅‘天龙山’ 1368、‘石窟’2118)(二)谓诸天与龙神等八部众。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上):‘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参阅‘天龙八部’1368)
天机 [佛学大词典]
(一)天然之机感。或谓天之机密,犹言天意。亦指天性而言。(二)(1942~)台湾屏东人,俗姓李。法名印证,别号天机。民国五十一年(1962)于屏东东山寺依圆融尼师出家,同年于旧超峰寺受具足戒。师尝赴美国、加拿大访问当地佛教,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弘法,协助屏东离岛小琉球成立正信念佛会,长期讲经说法,又创办东山幼稚园、圆融慈善会,以服务社会。历任屏东佛教支会理事长、台湾省分会理事、东山寺住持、东山佛学院院长。
天学初征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智旭述。明末,天主教传入我国,万历十年(1582)耶稣会至澳门,以利玛窦(Matteo Ricci)为中心进行宣教,出版天主实义二卷,主张儒家之天与天主教之天一致,而责难佛教与圣贤之道相悖。袾宏乃作天说四篇(收于竹窗三笔一书中)反驳之;智旭亦作天(主)学初征(诘),指出天主教之矛盾二十二条,复作天学再征,列举评破二十八条。智旭二著称为天学二征,收录于辟邪集二卷中。本书所论包含创造主宰、降生赎罪、奉事拜察、灵魂不灭、天堂地狱、临终翻悔等问题。
天慧实彻 [佛学大词典]
(?~1745)清代临济宗僧。江苏兴化人,俗姓唐。十九岁出家。天隐圆修下灵鹫诚禅师之法嗣,行脚三十年。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应帝招请上呈奏对,蒙受紫衣。翌年奉敕住磬山圣月寺。十三年移扬州(江苏省江都县)高旻寺,阐示圆相符号之禅要,法席极盛。门弟子有了凡际圣、霈霖际源等。乾隆十年示寂,遗有天慧彻禅师语录二卷。[正源略集卷十四]
天德教 [佛学大词典]
全名天德圣教,简称德教。为我国新兴宗教之一。民国六十三年(1974),由王德溥所创。崇奉无形古佛一气宗主。该教章程,计分十章四十六条,为该教之根本大法,总会设于台北市。其宗旨取儒教之忠恕、释教之慈悲、道教之感应、耶教之博爱及回教之清真,合为‘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等二十字。亦即以各教之成法与精神为宗,师法人类过去之仙佛圣贤及一切伟人,并以‘慈悲救人,教人为善’为其教义。据云该教教名乃为其宗主第七次临凡之萧昌明所制定。此一教派以正己化人,报国淑世,倡导宗教大同为其使命及理想。在该教佛堂中,不供佛像,唯供一块黄布,并认为佛法平等,故不专供一佛。早晚唯诵前述之二十字经,并用以修心治病。
天语 [佛学大词典]
指梵语。古代印度婆罗门自谓所用之梵语为梵天之语,故称天语。[释迦方志卷上]
天盖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华盖、悬盖。印度由于日射强烈,故使用伞盖以遮阳,后成为佛像之庄严具。其上饰以宝珠、宝网、璎珞、幡等。形状有方形、六角、八角、圆形等。僧侣行道时,亦使用长柄之天盖,例如我国求法僧玄奘,于西行时,即曾用之。此外,密教行灌顶时,例如三昧耶戒坛、金刚界大坛、胎藏界大坛等,均需设置天盖。用于金刚界大坛者,即称金天盖;用于胎藏界大坛者,即称胎天盖。又覆于行法之阿阇梨头上及悬于佛堂礼盘上之天盖,皆称人天盖;专用以遮翳佛像者,则称为佛天盖。[观佛三昧海经卷四、卷六、大宝积经卷十一密迹金刚力士会、阿■佛国经卷上、密教法具便览]
天寿国绣帐 [佛学大词典]
日本古物。又称天寿国曼荼罗。日本推古天皇三十年(622),圣德太子薨后,妃橘大女郎欲观太子往生天寿国之情状,遂奏请天皇,敕由采女作成绣帐二幅。绣帐原长五公尺余,宽一公尺余,上有铭文四百字,分别绣于一百龟甲上,此铭文即上宫圣德法王帝说之全文。现存断片六个,色彩鲜明,刺绣精巧,为日本此类遗品中之最古者。天寿国或即无量寿佛国(极乐净土),一说为兜率天宫。[圣誉钞卷下、上宫太子拾遗记卷五、天寿国新曼荼罗里书、观古杂帖]
天宁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江苏江都县天宁门外。据江都县志所载,寺址原为东晋谢安之别墅。义熙年间,有梵僧佛驮跋陀罗尊者译华严经,请司空谢琰启建兴严寺。北宋政和年中(1111~1118)改今名,为江都八大丛林之一。另据梁高僧传卷二所载,华严经系义熙十四年(418)于杨都(建康)司空谢石所立道场寺译出者,故道场寺迄今犹有华严堂。(二)在北平外城广安门外。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时称光林寺,后几经易名,明成祖扩大规模,宣十德年(1435)改名天宁寺。正统十年(1445)在此置戒坛,称广善戒坛,招请宗师十人,每年四月下旬集僧徒受戒说法,称为圆戒,传当时聚集僧尼近万。本寺诸堂以砖塔为中心,塔为八角十三层,高逾六十公尺,在施以装饰雕刻的二重基坛上立塔身,第二层以上之塔身较低,予人以安定之感。塔内置有二千余尊佛像。此外,本寺藏有明嘉靖四年(1525)铸造之铜钟,堪称明代之代表作。[续高僧传卷三十六、广弘明集卷十七、帝京景物略卷三、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一](三)位于山西交城县北三公里处。创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历代均有扩建和重修。现存者多为明清之建筑。(四)位于江苏武进。建于唐天复年间(901~904),旧名广福寺,后改为崇宁寺,宋政和年中复改为天宁寺。殿堂宏丽、堂寮万间、僧田千亩,富甲一方。明末之神异僧海宝,即曾住于天宁寺。清初时香雪戒润亦曾住此,彼乃金陵宝华山三昧寂光之门下,因与同门之见月读体意见相左,故离宝华山,而入住于本寺,大弘律宗,着楞严经贯珠十卷。入寂后,于寺内建塔。其后,复有金山江天寺之大晓实彻禅师来住,法缘大盛,学人万余,汇聚参修,雍睦严肃,为当世之冠。尔后,本寺即传临济宗之法灯,而与金山江天寺、扬州高旻寺并称为江苏省三大禅林。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南巡之际,曾赐天宁寺御联一对、匾额一方。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尘外楼、九莲阁等。境内林茂竹多,堪为胜景。[新续高僧传卷三十五、卷四十四、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中国佛教史卷四(蒋维乔)](五)位于广东海康县西关外。建于唐朝,旧称报恩寺。其山门有苏东坡手书‘万山第一’四字。历代为雅士名流所好,李纲、赵鼎、胡铨等南谪之时,皆曾栖止本寺。(六)位于河南浚县城东南大伾山(又称黎山)上。始建年代不详。寺内有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镌刻‘准敕不停废’记碑,乃大伾山中最早之碑,亦为研究后周灭佛之重要史料。寺后一石佛坐像,高二十七公尺,北魏时曾建楼保护,后毁于兵火。明代重建,计分三楼,因佛高于楼,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楼之佳话。石佛附近有唐代著名‘大伾山铭’摩崖题记以及藏经阁等。(七)位于浙江金华市。旧名大藏院。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政和年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元延祐五年(1318)重建。
天鼓雷音佛 [佛学大词典]
天鼓雷音,梵名Divyadundubhi meghanirghos!a 。又称鼓音如来、鼓音佛、鼓音王。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北方如来(四方四佛之一)。大日经具缘品、大日经疏卷四载,此佛住寂定之相,主大涅槃之德,故依义称为不动。而此大般涅槃异于二乘之永寂而无妙用,实如天鼓都无形相而能演说如来法音,成办事业,故本名鼓音如来。其形像周身金色,左手作拳安于脐下,右手指端触地,结触地印,跏坐宝莲华。密号不动金刚,种子为奥(ah!)字或絥(ham!)字,三昧耶形为万德庄严印或宝螺。或谓此佛与金刚界东方阿■如来为同尊。[大日经卷五秘密八印品、入秘密漫荼罗位品、摄大仪轨卷二、广大仪轨卷下、大日经疏卷十七、卷二十、秘藏记]
天鼓 [佛学大词典]
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众,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此外,又称天人所持之鼓为天鼓。复因天鼓音声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用以比喻佛之说法。据法华义疏卷一载,贼来贼去之际,天鼓皆鸣,而诸天心勇,修罗惧怖;众生烦恼之应来应去,佛皆说法,而弟子心勇,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如来虽说,亦复无心,故以天鼓喻显佛之音声说法。[新译华严经卷十五、卷五十一、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上、法华经玄义卷六下]
天道 [佛学大词典]
六道之一,三善道之一。指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亦指自然之道、主宰天地之神、日月星辰、太阳等。[无量寿经卷下、大度智论卷五十四](参阅‘天上’1334)
天圣释教总录 [佛学大词典]
凡三册。北宋惟净等编修。内容系录出东汉至北宋天圣五年(1027)之汉译经典及我国撰述入藏之佛典。现存之金藏本有所缺漏,难窥全貌。据载,本录载录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新入藏诸典、唐代圆照之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北宋杨亿之大中祥符法宝录等所载之佛典等,总计一四九六部,六二○八卷,六○二帙。本书夙佚失传,但近时在山西省赵城广胜寺发现中下二册之残缺本,今影印收载于宋藏遗珍第六册。[佛祖统纪卷四十五天圣五年条]
天圣广灯录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十卷。宋代镇国军节度使李遵勖(?~1038)编,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天圣七年(1029),遵勖献广灯录于仁宗,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继景德传灯录之后,收录释尊、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下九世、青原下十二世,约三百七十余人之略传及机缘。而于南岳下禅师之叙述特别详细,马祖以后之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
天业譬喻 [佛学大词典]
梵名Divya^vada^na 。据推定,系编于三世纪初之梵文譬喻故事集。书中引用巴利圣典中之长部(Di^gha-Nika^ya)、长老偈(Theraga^tha^)、马鸣之大庄严论经等。为研究大乘佛教成立过程的重要经典之一。现由英国印度学学者喀畏尔(Cowell)与奈尔(Neil)共同整理出版。
天爱帝须王 [佛学大词典]
(247 B.C.~207 B.C.或 307 B.C.~267 B.C.)天爱帝须,巴利名 Deva^nam!piya-tissa。为锡兰(今斯里兰卡)之名王,首先接受佛教信仰,并大力弘传之。依据大史(巴Maha^vam!sa )一、七之二十、佛音论师(巴Buddha-ghosa )之律藏注一切善见序等所载,天爱帝须王初即位时,印度之阿育王遣子摩哂陀(巴Mahinda )、沙弥修摩那(巴Sumana )等至锡兰,于眉沙伽山(巴Missaka ,今 Mihintale)为王说咒罗诃象譬经(巴Cu^l!a-hatthipadu^pama^-suttanta ),并于七日内度化八千五百人。王遂于大眉伽林营建大寺(巴Maha^-viha^ra ),于支帝耶山(巴Cetiya-pabbata )凿立六十八座石窟寺,又造塔园(巴Thu^pa^ra^ma )以供奉佛陀舍利。未久,王之弟无畏(巴Matta^bhaya )与三万人同时出家,王即于塔园营建精舍供养之。其后,天爱帝须受摩哂陀之导引而皈依三宝,并请摩哂陀在全国各地建立戒坛(巴Si^ma^ )传授戒法,度化大众出家。[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岛王统史十一之四]
天爱 [佛学大词典]
梵语deva^na^m!-priya,巴利语deva^nam! piyo。诸天所爱者之意。孔雀王朝时代,为表王者之威严,即敬称其为‘天爱’,如阿育王亦称天爱喜见王。其后又转用为讥骂愚人时之称。[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五、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
天意树 [佛学大词典]
天上之如意树。此树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慧琳音义卷二十五]
天须菩提 [佛学大词典]
须菩提,梵名Subhu^ti 。佛弟子之一。此人于五百世中常上生化应声天,下生王者之家,故称天须菩提。又食福自然而不匮乏,常着好衣,故于声闻中称‘着好衣第一’。[增一阿含经卷三、分别功德论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