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六震 [佛学大词典]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据华严经疏卷六载,指:动、起、涌、震、吼、击六种。动者摇扬不安,起为自下渐高,涌则忽然腾举,此三者指地动之形。震者隐隐出声,吼为雄声猛烈,击则砰然发响,此三者指地动之声。于形、声中各列举一种,称为震动。又此六者各有小(独)、中(遍)、大(普遍)三相,故合计有十八种震动之相。独者一方独动,遍为向四方俱动,普遍则是向八方齐动。(参阅‘六种震动’1307)
六轮对位 [佛学大词典]
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轮有运转、摧碾二义,谓佛菩萨运转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配对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次,称为六轮对位。即:(一)铜宝轮对十住位,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了粗垢,但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仍未能尽断,如铜之犹有渣滓。惑障既分次第而断,德位亦分次第而显,故能从体起用,随类现形而化诸众生。(二)银宝轮对十行位,谓十行菩萨不加功力任意运转,分断无明之惑,显发本然清净之性,如银之莹洁,镕炼不变。(三)金宝轮对十回向位,谓十回向菩萨功行加深,教化亦广,虽混于众尘而不为尘垢所染,虽居五欲而不为欲火所烧。(四)琉璃宝轮对十地位,琉璃,指出于须弥山之青色宝,一切众宝皆不能坏。谓十地菩萨所证真实,不为外魔之所动坏。(五)摩尼宝轮对等觉位,摩尼,又作末尼,为离垢之义。摩尼宝光净,不为尘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其余红、黄、赤、白等色亦复如是。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将尽,位居十地之上,随类现形,化用自在。(六)水晶宝轮对妙觉位,谓妙觉果佛诸惑净尽,万德圆明,常住湛然,有感则应,犹如水晶,内外映彻,无物不现。
六轮 [佛学大词典]
指铁轮、铜轮、银轮、金轮、琉璃轮、摩尼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示三贤十圣之果报,用铜轮王等之名,以铜宝璎珞、银宝璎珞、金宝璎珞、琉璃宝璎珞、摩尼宝璎珞、水晶宝璎珞等,分别配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称为六轮对位。天台宗取其经意而立六轮,以配于因位之六位,然增立铁轮十信位,删除水晶宝璎珞之妙觉位。其中,轮表运转、摧破之义,指佛菩萨转动法轮,则能断除诸阶位之惑障。(一)铁轮位,即十信位。(二)铜轮位,即十住位。(三)银轮位,即十行位。(四)金轮位,即十回向位。(五)琉璃轮位,即十地位。(六)摩尼轮位,即等觉位。[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五](参阅‘六轮对位’1310)
六论 [佛学大词典]
古代印度外道所用六种论。又作六皮陀分。与四韦陀、八论等合称十八大经,即金七十论第二十三章所说之外智。(一)式叉论(梵S/iks!a ),阐释六十四能法。(二)毗伽罗论(梵Vya^karan!a ),阐释诸音声法。(三)柯剌波论(梵Kalpa ),阐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竖底沙论(梵Jyotis!a ),阐释天文、地理、算数等法。(五)阐陀论(梵Chandas ),阐释作首卢迦法。(六)尼鹿多论(梵Nirukta ),阐释造立一切物名之因缘。[百论疏卷上之下]
六疮门 [佛学大词典]
指吾人身体中,漏泄不净之六门户。即:眼、耳、鼻、口、大小便道。若将耳、眼、鼻三者开立为两眼、两耳、两鼻孔,则称九疮门。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漏泄烦恼不净之所,亦称六疮门。
六慧 [佛学大词典]
(一)六种智慧。依别教菩萨六阶位所作之分类,即:(一)闻慧,属十住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了知一切法,远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二)思慧,属十行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三)修慧,属十回向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四)无相慧,属十地位之智慧,谓菩萨于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远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五)照寂慧,照即中道之用,寂即中道之体。属等觉位之智慧,谓等觉位之菩萨以中道之观慧,照中道理体之智慧。(六)寂照慧,属妙觉位之智慧,即菩萨于佛果位即中道之体而起中道之用,体用不二,定慧平等之智慧。[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二)六种性之异名。即指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参阅‘六种性’1302)
六德 [佛学大词典]
指梵语bhagavat 之六义。bhagavat,音译作薄伽梵,意译作世尊,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称为六德。[佛地经论卷一](参阅‘薄伽梵’6510)
六剑 [佛学大词典]
色、声、香、味、华服、邪念等六法,譬如剑刃能伤身,故称之为六剑。亦即指六尘。六度集经卷五(大三·二八上):‘吾以国为怨窟,以色、声、香、味、华服、邪念为六剑截吾身,六箭射吾体。’
六铢衣 [佛学大词典]
指轻衣。一铢为四分一厘六毛,六铢即其六倍,形容其重量极轻。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炎摩天衣重三铢,兜率天衣重二铢半,化乐天衣重一铢,他化自在天衣重半铢。
六聚 [佛学大词典]
类聚犯戒之相为六科,称为六聚。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一列举其名,即:(一)波罗夷(梵pa^ra^jika ),(二)僧伽婆尸沙(梵sam!gha^vas/es!a ),(三)偷兰遮(梵sthu^la^tyaya ),(四)波逸提(梵pa^yattika ),(五)波罗提提舍尼(梵pratides/ani^ya ),(六)突吉罗(梵dus!kr!ta )。盖四分律卷十七等类聚犯戒之相为七聚,即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突吉罗、恶说等;盖行事钞乃以突吉罗与恶说二者俱为轻罪,其体无异,故合为突吉罗之一聚。又毗尼母经卷三、律二十二明了论等,举出波罗夷、僧伽婆尸沙、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偷兰遮、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等七聚;行事钞以尼萨耆波逸提与波逸提二者属皆堕罪,故合为波逸提一聚。[犯戒罪报轻重经、文殊师利问经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十九、释氏要览卷上](参阅‘五篇’1197)
六种摄 [佛学大词典]
摄,摄取、摄受之意。菩萨地持经卷十载,菩萨以六种法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疲厌。六种摄即:(一)顿摄,顿乃遽之义。谓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作父母想,随力所能,以一切乐事饶益而摄取之。(二)增上摄,谓菩萨既已发心,若于父母则起尊重心,种种方便劝修善法,随时供养,知恩报恩;若于妻子眷属则教修善法,令其胜进;或菩萨为王,则摄受人民,如法正化,不加非罚,以财、法而为饶益,随其力能,教诸众生,令修善法。(三)取摄,谓菩萨常以二法摄取众生,即:(1)舍心,以财饶益一切众生,令其离于贫穷。(2)慈悲心,以法饶益一切众生,拔除邪见,教修正法。(四)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多历时数,久久教化乃得成熟。(五)不久摄,谓菩萨摄取众生,教化不久即得成熟。(六)后摄,谓菩萨于前五摄之后摄取众生,令于此生之内即能成熟。
六种转位 [佛学大词典]
唯识家将转依之果随其所得之位,分为六类:(一)损力益能转,在修道五位中之资粮位、加行位,减现行种子之势力,增进无漏种子之功能。(二)通达转,在通达位,断分别起之二障,证一分之真如。(三)修习转,在修道位,断俱生起之二障,渐次近于究竟之转依。(四)果圆满转。在妙觉位,断一切二障之种子,证得佛果。(五)下劣转,为二乘之转依,唯证人空,至灰身灭智。(六)广大转,为菩萨之转依,证人法二空,行无住处涅槃。[摄大乘论本卷下、成唯识论卷十、百法问答钞卷八](参阅‘六转依’1312)
六种震动 [佛学大词典]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阅‘六震’1310)
六种论 [佛学大词典]
论,谓决择是非,议论得失。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载,即:(一)言论,谓以一切言说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二)尚论,尚为高、尊之义。谓世间一切事理,随所尊尚,随所应闻,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三)诤论,诤为止之义。谓以言论互止其失,或因诸恶欲更相侵夺而起,或因身口恶行互相讥毁而起,或因有无等见,彼此执着而起。皆由于未离欲界贪、嗔、痴惑,坚执缚着,更相发忿而起斗诤,兴起种种之论。 (四)毁谤论,谓人怀恨发愤,或以粗恶语,或以不逊语,或以不实语等等,更相毁谤。 (五)顺正论,谓人随顺正法,为诸众生研究义理,决择是非,令断疑惑。(六)教导论,教即教训,导即导引。谓决择是非,辩论得失以教导于人,令其开悟真实之智。心未定者,令心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
六种调伏 [佛学大词典]
菩萨调伏恶事障害之法有六,即:(一)性调伏,谓菩萨具有善根种性,故修善法以调伏身心诸烦恼障。(二)众生调伏,谓菩萨调伏一切众生,了知声闻性、缘觉性,乃至人、天等根性之差别,使一切众生皆能得道。(三)行调伏,谓菩萨修万行调伏烦恼,为众生修苦行而无悔恨。(四)方便调伏,谓菩萨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对初发心者,教持禁戒,脱离生死;对已发心者,教令亲近善友,受持经法等。(五)熟调伏,谓菩萨对无善根之众生宣说人天之乐,令生菩提心;对有善根之众生宣说出世间法,令其增长,成熟善果。(六)熟调伏印,即指C 印。谓菩萨自身之善法成熟而印于自心。印有三种,即:(1)菩萨专念于菩提,其心柔软,然未能清净,称为下熟调伏印。(2) 菩萨虽得清净,然未能具足最大寂静,称为中熟调伏印。(3)菩萨修行多劫,具足清净,获大寂静,道品圆满,称为上熟调伏印。[菩萨善戒经卷三]
六种障 [佛学大词典]
欲入真如三昧时,所遇之障碍有六,即:(一)疑惑,谓于理犹豫。(二)不信,不信之心,能断善根。(三)诽谤,谓崇信邪法,诽谤正道。(四)重罪业障,谓犯五逆、四重罪者。(五)我慢,谓恃我自高。(六)懈怠,谓放逸而不精勤。[大乘起信论]
六种梦 [佛学大词典]
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五十所举之六种梦。即:(一)正梦,指内心无所感动而自形于梦。(二)噩梦,指因内心有所惊愕而形于梦。(三)思梦,因内心有所思惟而形于梦。(四)寤梦,因昼有所见,夜则形于梦。(五)喜梦,因内心有所欣喜而形于梦。(六)惧梦,因内心有所怖惧而形于梦。
六种意乐 [佛学大词典]
又作思修六意。凡心里所欲作为,皆称为意乐。据摄大乘论载,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于内心作意欣乐。六种意乐指:(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故称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谓菩萨行于六度,乃至现世得证佛果,心常好乐,无有间息,故称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谓菩萨能以六度饶益有情,由此所作,心生欢喜,故称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又作有恩德意乐。谓菩萨以此六度饶益有情,但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故称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谓菩萨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令其同得胜果,故称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又作善好意乐。谓菩萨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共诸众生回求佛果,而心无间杂,故称纯善意乐。
六种散乱 [佛学大词典]
指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称为自性散乱。(二)修善之时,心为五欲之境所乱而不静寂,称为外散乱。(三)修禅定时,其心动散,于诸尘生味着,退失静定,称为内散乱。(四)诈作修善之相而其心退失,称为相散乱。(五)修善法时,生起我、我所之执着及我慢等,以此邪执粗重之力,故所修之善法不清净,称为粗重散乱。(六)依外教作意修习,不得证悟,反生散乱,称为作意散乱。[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
六种拳印 [佛学大词典]
密教结手印时用以作印母之六种拳印。即:(一)金刚拳印,以拇指入于掌中,屈其余四指作拳。(二)莲华拳印,屈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等四指,以拇指压食指外侧。又作胎拳。(三)内缚拳印,叉手作拳,十指皆于掌内相叉,右手拇指置于左手拇指之上。略称内缚印。(四)外缚拳印,叉手作拳,十指于掌外相叉,右手拇指置于左手拇指之上。略称外缚印。如上四拳为密家较常用之印母。(五)忿怒拳印,先作金刚拳,再竖食指、小指。(六)如来拳印,右手在上,结金刚拳;左手在下,结莲华拳,然竖拇指入于右手中。上记之中,莲华拳又称胎藏拳、如来拳,经轨中所称之如来拳多指莲华拳而言。或谓六种拳印中,仅以前四拳为印母,后二者非印母,惟以六者均作拳状,故类聚之,并称为六种拳印,而与十二合掌共为密教印相之基本。[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义释卷十](参阅‘四种拳’1811、‘如来拳’2353)
六种食 [佛学大词典]
六种比丘之食法。即:(一)乞食,谓人中之上品,不以邪命而得食,亦不受食赴请,唯行乞食,省事修道,而使他人得施与之福利。(二)次第乞食,谓上行之人不计拣贫富,平等慈爱众生,次第乞食。(三)不作余食法,谓不于求处数数正食,不贮存余食。(四)一坐食,谓午前唯受一坐食,不数数食,亦不更作小食。(五)一揣食,又作节量食。谓一受即止,节量少食,以利修道。(六)不中后饮浆,谓节量饮食,并于午后不饮浆果、浆蜜等物,以避免邪命废道。[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六种苦行外道 [佛学大词典]
指古代印度专修苦行之六种外道。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寒时入深渊,忍受冻苦者。(三)赴火外道,以五热烧炙其身者。(四) 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身坐于露地者。(五)寂默外道,住于尸林冢间,默而不语者。 (六)牛狗外道,持守牛戒、狗戒,盼得生天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
六种回向 [佛学大词典]
回向西方之六种意义。依道绰所著安乐集卷下之说,回向之功不外六种:(一)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
六种阿罗汉 [佛学大词典]
声闻四果中之第四阿罗汉果,由其种性之优劣分为六种。即:(一)退法阿罗汉,指遇疾病等恶缘即退失所得者,系最劣之种性。(二)思法阿罗汉,指忧惧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三)护法阿罗汉,指能自己守护所得之证果者。(四)安住法阿罗汉,指不退不进,安住其果位者。即若无殊胜之退缘则不退其所得,若无胜缘则不转为较优之种性。(五)堪达法阿罗汉,指善修练根而达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指根性最为殊胜,不退动所得之法者。此六种阿罗汉中,前五者皆属钝根,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诸缘具足,方证入灭尽定等,故称时解脱,仅能证得尽智。不动法阿罗汉则属利根,不待衣食等诸缘具足而能自解法理,随时得证阿罗汉果,故称不时解脱,能证得尽智、无生智。此外,不动法阿罗汉又分为二:其不动种性由修炼而得者,称为不动法;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此两者合上记之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等五种阿罗汉,为七种阿罗汉,若加上慧解脱、俱解脱,即称九无学。[杂阿毗昙心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参阅‘九无学’147、‘阿罗汉’3692)
六种法师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法师。于妙法能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他人者,称为法师。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即:(一)信力故受,信指信向,受为领纳之义。谓以信向之力听闻正法,乃至一句一偈领纳在心。(二)念力故持,谓所闻之法,由忆念之力执持不失。(三)看文为读,谓目视经文,而以口宣读。(四)不忘为诵,谓习读既熟,不假看文,自然成诵,无有忘失。(五)宣传为说,谓将自己所得之法,辗转为他人宣说。(六)难晓须释,谓佛所说经教,义趣深远,难以明晓,须经解释,方能解悟。
六种性 [佛学大词典]
(一)阿罗汉之六种性。阿罗汉依根性之利钝分为六种,即:(一)退法(梵pariha^n!a -dharman ),谓遇小恶缘即退失其所得者。(二)思法(梵cetana^ -dharman ),谓恐惧退失其所得之证果,而常思自害者。(三)护法(梵anuraks!an!a^ -dharman ),谓于所得之法,欢喜而能自作守护者。(四)安住法(梵sthita^kam!pya -dharman ),又作住法、住不动法。谓不退亦不进,安住于其位者。(五)堪达法(梵prativedhana^ -dharman ),又作升进法。谓堪能修练根,速达不动法者。(六)不动法(梵akopya -dharman ),谓于所得之法绝无退动者。此六种性自四善根位以来即已有之,故至无学位亦产生六种不同。其中,前五者为钝根,第六不动法为利根,在见道,前五者称为信解,不动法称为见至;在修道,前五者称为随信行,不动法称为随法行;在无学道,前五者称为时爱心解脱、时解脱,不动法称为不时解脱、不动心解脱。又退法与思法二者在见修二道之学位中,缺恒时及尊重二种加行,护法仅有恒时之加行,安住法仅有尊重之加行,堪达法与不动法二者则具有恒时、尊重二种加行。又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二载,此六种性得配于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等九品。[大毗婆沙论卷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顺正理论卷六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参阅‘九无学’147)(二)菩萨之六种性。又作六性、六慧。出于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就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而言,分六种性,即:(一)习种性,指十住位,此位之菩萨研习空观,破除见思之惑。(二)性种性,指十行位,此位之菩萨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三)道种性,指十回向位,此位之菩萨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佛法。(四) 圣种性,指十地位,此位之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一分无明而证入圣位。(五)等觉性,指等觉位,此位之菩萨于妙觉虽逊一等,而胜于前四十位,得称为觉,故称等觉性。 (六)妙觉性,指妙觉位,此位乃佛果之地位,妙极觉满,故称妙觉性。同经复说六坚、六忍、六慧、六定、六观、六璎珞等,分别依次配于六种性。[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仁王经疏卷中本(圆测)、四教义卷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参阅‘种性’5870)
六种供具 [佛学大词典]
供养佛之六种物品。指水、涂香、花、饮食、灯明、烧香。取之配于六度,则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饮食表禅定,灯明表智慧,烧香表精进。[真俗佛事编卷二]
六种依正无碍 [佛学大词典]
依正,即依报与正报。依报,指世间之国土,此土为身所依之处所,故称依报。正报,指能依之五阴身,此身系业力感报之正体,故称正报。华严经疏卷一载,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报法性之身,故依清净国土而居。诸佛虽居于常寂光土,然为化渡众生,遂于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及‘九界身’,以不可思议之神通力,或于身中现土,或于土中现身;以身土圆融自在,故称依正无碍。其依正之无碍,总括之,可有六种之别,即:(一)依内现依,谓于一国土中复现一切国土。(二)正内现正,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身。(三)正内现依,谓于一身中复现一切国土。(四)依内现正,谓于一切国土中复现一切身。(五)依内现依正,谓于国土微尘中现无数佛身,复现一切佛刹。(六)正中现正依,谓于自身中现诸佛之身,复现诸佛之国土。(参阅‘依正二报’3054)
六种身风 [佛学大词典]
据显宗论卷二十九载,指人体内之六种气息。(一)入息风,谓诸众生处胎卵位时,先于脐中有业风起,穿身成穴,复有外风渐从口鼻相续而入。(二)出息风,谓入息风方至身内,复有风续出。(三)发语风,谓风从脐中生,流转冲喉,鼓动唇舌,由此势力而能发声。(四)除弃风,谓有别风以除去体内之秽物,因心生痛苦之感受,欲除弃之,以风引出,此风力能令身安稳,故称除弃风。(五)随转风,谓有别风遍随身体诸毛孔转。(六)动身风,谓身动、转,皆属于风。
六种戒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所受持之六种戒律。(一)回向戒,谓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果。(二) 广博戒,谓广摄一切所学诸戒。(三)无罪欢喜处戒,谓远离五欲,而于诸戒无所毁犯,得欢喜之乐。(四)恒常戒,谓虽尽形寿,亦不舍弃所学诸戒。(五)坚固戒,谓不为一切利养恭敬、烦恼、随烦恼等所惑动而毁坏持戒。(六)尸罗庄严具相应戒,谓具足一切戒之庄严。[菩萨地持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
六种住 [佛学大词典]
菩萨修行之位次。即种性住、解行住、净心住、行道迹住、决定住、究竟住。出于菩萨地持论卷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六。住者不退之义,此六位皆为不退之位,故称住。(一)菩萨于十住、十行之位成就佛道之因种,无有退失并继续增进,称为种性住。(二)于十回向位修习中道观,为入初地之方便,称为解行住。(三)于初地断除根本见惑,得无漏心,离凡夫我相不净之心,称为净心住。(四)二地至七地之菩萨修中道观,断除根本之思惑,而有行道证入之迹,称为行道迹住。(五)八地、九地之菩萨已得真实行,不还不退,称为决定住。(六)第十地之菩萨觉行满足,究竟不退,称为究竟住。[大乘义章卷十二]
六种印 [佛学大词典]
谓布施、戒行、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称六种印。[菩萨善戒经卷一]
六种正行 [佛学大词典]
(一)指菩萨之六种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菩萨之正行,称为布施正行、戒正行、忍正行、精进正行、禅定正行、般若正行。又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行相,分为最胜正行、作意正行、随法正行、离二边正行、差别正行、无差别正行等六项,称为六种正行。(参阅‘六波罗蜜’1273)(二)指往生极乐净土之六种正行。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举出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正行,日僧法然则将赞叹供养正行开立为赞叹正行、供养正行二种,而成六种正行。[选择本愿念佛集]
六种巧方便 [佛学大词典]
菩萨化导众生之六种善巧方便。即:(一)随顺巧方便,谓菩萨随顺教诫,使众生生起信乐,说甚深微妙之法而使之易解。(二)立要巧方便,要即誓约。谓菩萨与众生立誓约,给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等,而使众生受持禁戒行善法。(三)异相巧方便,谓菩萨于教诫不顺时,则嗔责之,令彼畏惧,舍恶从善。(四)逼迫巧方便,谓菩萨对犯戒者断绝供需,或加以责罚,使之脱离恶法。(五)报恩巧方便,谓菩萨以财物施与众生,或使其脱离苦难,众生乃生报恩之心,但菩萨不欲其世间财利,而观众生供养父母乃至受持禁戒。(六)清净巧方便,谓菩萨自天降生,出家学道,成无上菩提,又使众生坚固信乐,所有惑染皆令清净。[菩萨地持经卷八]
六种不生 [佛学大词典]
谓已至四善根中之忍位者所得之六种不生。即:趣不生、生不生、处不生、身不生、有不生、惑不生。(一)不受生于诸恶趣,称为趣不生。(二)不受生为卵、湿生,称为生不生。(三)不受生于无想、北俱卢、大梵处等,称为处不生。(四)不受生为扇搋、半择迦及二形等,称为身不生。(五)不生欲界之第八等有,称为有不生。(六)不生见所断之惑,称为惑不生。四善根中之得下忍位者,唯得趣不生,至上忍位方得其余五种不生。[俱舍论卷二十三]
六种三宝 [佛学大词典]
佛法僧三宝有六种类别,即:(一)同体三宝,又作一体三宝。谓佛法僧名虽有三,然体性是一。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二)别体三宝,又作别相三宝、化相三宝。谓三宝之体相各别,非为一体。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亦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三)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四)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归之体。即为三乘者所现之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众为僧宝。(五)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六)住持三宝,以舍利遗形及木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为僧宝,以示流通佛法。[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
六种力 [佛学大词典]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载,世间有六种凡常之力,即:(一)小儿以啼泣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有啼哭。(二)女人以嗔恚为力,谓女人原本柔弱,如有所争说,必藉嗔恚而起。(三)沙门以忍辱为力,谓沙门常以忍辱为心,而能御诸恶境,无所嗔恚。(四)国王以憍慢为力,谓国王威势尊重,能令天下归伏。(五)罗汉以专精为力,谓阿罗汉修行精进勇猛,心不放逸。(六)诸佛以慈悲为力,谓佛运慈悲之心,弘益一切众生,令其无所障碍。
六漏 [佛学大词典]
漏,即失、落之义。谓因烦恼惑业而漏落三界生死。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载,六漏指:(一)漏自性,谓六根对于六尘而起之贪、嗔、痴等烦恼诸惑,由惑而造业,遂招三界生死,是知惑自性业为有漏之因,故称漏自性。(二)漏相属,谓有漏之法属心、心所及眼等诸根相应而有,故称漏相属。(三)漏所缚,谓有漏善法(指天人所修五戒十善等法)相续不断,能招感后世生。(四)漏所随,谓如在欲界天人生死中,亦为余界诸有漏法之所随逐。(五)漏随顺,谓虽为有漏烦恼所随,然能随顺正道,决择对治,以建立无漏。(六)漏种类,谓阿罗汉现世惑业虽已断尽,但尚余有漏五蕴之身,此亦由前世烦恼所引起。
六榕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广州市。建于南北朝时代,初名宝庄严寺,后改名长寿寺,又改为净慧寺。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苏东坡路过该寺,对环寺六株巨榕颇感赞叹,亲题‘六榕’二字,自明代以后改称六榕寺。禅宗六祖得五祖弘忍所传衣钵后,一度居于该寺,示寂后,弟子造铜像供于六祖堂内。寺中主要之建筑尚有观音殿及舍利塔。舍利塔又称花塔,建于梁武帝大同三年(537),为远近驰名之古塔,共八角九级,内塔有十七级,高二十七丈,系广州最高之塔。塔内供有佛像八十八尊,最上层装置一座雕镂千佛之铜柱,重达千斤。塔尖有金葫芦,高数丈,连同四周铁链共八千斤。登塔远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寺中供有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所铸铜佛像三尊及铜观音像一尊,皆为具有艺术价值之历史文物。
六境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vis!aya^h!。指六根所取之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能引人迷妄,又称六妄;能令善衰灭,又称六衰;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故又称六贼。依俱舍论卷一载,色境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显色,与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形色。声境有由生物身体所发出,以及由物质所发出者;各有表示事物之理之言语与声音,如拍手、哭声、管弦音、雷鸣等非言语之声;复有快声与慢声之分,计有八种。香境有如沉香之好香,如葱、韭之恶香,亦有适中之香,以及强烈之香等四种。味境有苦、酢、碱、辛、甘、淡六种。触境有坚、湿、软、动四大,加滑、涩、重、轻、冷、饥、渴则为十一种。法境则广含一切法,狭义则指除五境以外之一切,即指意根、意识对六境全体之作用;或特指意根、意识所作用之对象,称为法境,在十二处之中,则称法处。有部认为法境包含无表色、心所、不相应行、无为等。此外,瑜伽行派之唯识学说,主张识外无境之说,而认为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显识论、俱舍论卷二、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六]
六尘 [佛学大词典]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阅‘六境’1298)
六道钱 [佛学大词典]
我国自汉魏以降,埋葬死者皆有瘗钱,据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代之葬礼,昏晚时埋钱于圹中,以为死者之用,称为昏寓钱,后世焚纸钱以代之。日本民间仿效我国,于棺内置铜钱六枚,称为六道钱,近代亦改用纸钱。
六道轮回 [佛学大词典]
六道,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参阅‘十界’457)
六道四生 [佛学大词典]
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俱舍论卷八]
六道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趣。即众生各依其业而趣往之世界。即:(一)地狱道(梵narakagati ),(二)饿鬼道(梵pretagati ),(三)畜生道(梵tiryagyonigati ),(四)修罗道(梵asura -gati ),(五)人间道(梵manus!ya -gati ),(六)天道(梵deva -gati )。此六道中,前三者称为三恶道,后三者称为三善道。有关五道六道之废立,各从其部派而不同,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大智度论卷十等载,说一切有部删除阿修罗道,唯说五道;犊子部等则立六道。我国及日本皆专行六道之说。又摩诃止观卷五上谓六道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称为十界,复立六观音、六地藏等,为六道能化之救主。[法华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俱舍论光记卷八、往生要集卷上](参阅‘五趣’1198、‘阿修罗’3651)
六贼 [佛学大词典]
(一)指产生烦恼根源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以贼譬之。[楞严经卷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最胜王经卷五](二)以六贼譬六根之爱喜。杂阿含经卷四十三(大二·三一三中):‘士夫!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中略)六内贼者,譬六爱喜。’
六解一亡 [佛学大词典]
据楞严经卷五载,佛陀尝以一宝花巾比喻涅槃,花巾绾六结,而以六结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根聚集而现生死。然生死与涅槃乃由对待而感之二者,故若解生死之六结,则涅槃之一巾亦随之不存。
六着心 [佛学大词典]
六种执着之心。即:贪着心、爱着心、嗔着心、疑着心、欲着心、慢着心。
六群比丘尼 [佛学大词典]
略作六群尼。此六名比丘尼,结党行恶,为佛制戒之因。但六人之名却不见于经传,恐系泛指示唆肇事者。[四分律卷十二]
六群比丘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vargi^ka-bhiks!u,巴利语cha-bbaggiya^bhikkhu^。指成群结党之六恶比丘。又作六众苾刍、六群。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勾结朋党,不守律仪,多行恶事,佛制戒多缘此六比丘而来。诸律所载,其名不一,依四分律卷二十二载,六比丘即:(一)难陀(梵Nanda ),又作难途。(二)跋难陀(梵Upananda ),又作邬波难陀。(三)迦留陀夷(梵Ka^loda^yin ,或 Uda^yin)。(四)阐那(梵Chanda ),又作车匿。(五)阿说迦(梵As/vaka ),又作阿湿婆,译作马宿、马师。(六)弗那跋(梵Punarvasu ),又作富那婆娑、补捺婆素迦,译作满宿。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所记,马师及满宿二人为六群比丘中之上首;十诵律卷十四、摩诃僧祇律卷十七等谓难陀、跋难陀为兄弟;鼻奈耶卷二谓马师、弗那跋为目犍连弟子,目犍连为执杖梵志所害,此二人亦杀彼梵志。又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四载,六群比丘中,迦留陀夷、阐那二人得入无余涅槃,难途、跋难陀二人生于天上,马宿、满宿二人则生于龙中。又摩诃僧祇律卷七、卷十五等,除难陀、跋难陀等,另加三文陀达多、摩醯沙达多二人,且谓提婆达多破僧之时,六群比丘皆为其伴党。[戒因缘经卷三、四分律卷六、摩诃僧祇律卷九、毗奈耶律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