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分证 [佛学大词典]
谓初地以上菩萨次第修行,断除一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之中道。大乘起信论称之为随分觉,天台家则称为分证即。[摩诃止观卷一下、止观大意]
分诸乘 [佛学大词典]
‘融本末’之对称。法藏于华严五教章中,以融本末解释同教一乘之名义,而以分诸乘彰显同教一乘之法体。所谓同教之名义,系以一乘为本,三乘为末,合同融和三一本末,故释其名义为融本末。然同教一乘之法体,乃方便引接分为二乘、三乘乃至无量乘之诸乘,或将一乘分为二乘、三乘乃至无量乘而诱引之者,故所分诸乘即为同教一乘之法体。同书又将分诸乘分别为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无量乘等六重。第一重之一乘有七义,即:(一)约法相交参,(二)约摄方便,(三)约所流辨,(四)约殊胜门,(五)约教事深细,(六)约八义意趣,(七)约十义方便。此六重七义之分别,即祖述华严孔目章之所流、所目、摄方便等三义。其中,第一重之七义一乘依所流、摄方便二义,第二重以下之二乘乃至无量乘等五重则依所目一义。所流者,谓三乘之法门由一乘海流出。摄方便者,谓三乘法门乃入一乘之方便。即指三乘之法门为一乘之所流,总为一乘之方便,故称之为同教一乘,此为七义一乘之大要。所目者,谓就三乘等之法,非以所流、摄方便等义为一乘,而以三乘等之当体本来即一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
分齐 [佛学大词典]
指限界、差别。又指有所差别之内容、范围、程度,或指具有程度差别之阶位、身分等。为佛教论书中之常用语汇;其不云‘分别’或‘界别’等语者,概用以强调程度上之差异、区别,而非仅为一般性质之异同出入而已。后世多与‘分际’一词混同。
分岁 [佛学大词典]
又称岁夜。即指除夕夜。谓旧年去、新年来之分界。联灯会要卷二十七北禅智贤章(卍续一三六·四四七上):‘岁夜小参,示众云:“年穷岁尽,无可与诸人分岁。”’此外,又以除夕夜之祭祖聚饮称为分岁。[古今类书纂要卷三]
分喻 [佛学大词典]
凡譬喻仅藉以比况其法部分之义,而未能显喻其法之全貌者,称为分喻。如说面如满月,系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容丰满端正之一分。北本涅槃经卷五(大一二·三九六中):‘面貌端正,犹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得即同于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
分座 [佛学大词典]
分半座令坐之意。分座席之半与他人并坐,表示受者与自己有同等之地位。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一载,释尊分半座与摩诃迦叶;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载,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又于禅林之中,首座代替住持而接化,升座说法,称为分座说法。[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参阅‘半座’1593)
分段轮回 [佛学大词典]
指三界众生之生死轮回。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三界众生各以果报之不同,生生世世,各现其身形寿命之差别相,沉浮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中而流转不息。(参阅‘分段生死’1319、‘轮回’6186)
分段身 [佛学大词典]
即分段生死之身。为凡夫轮回于六道,所受各种不同果报之身。亦即寿命有长短、形体有大小等之差别、限度之身。
分段同居 [佛学大词典]
分段,为分段生死身之略称,即吾人之体。盖‘分段’,原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吾人之身形寿命皆因果报而有异,故以‘分段生死身’代称之。同居,为凡圣同居土之略称,如吾身所住之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为凡夫与圣者同住之国土,故称同居。盖分段是凡夫之身,同居是其住处。
分段生死 [佛学大词典]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大乘义章卷八将分段生死分为二种,谓三涂之报为恶道分段,人天之报为善道分段。复于大乘人中恶道分段立三阶,即:(一)凡夫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 (二)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善道分段亦有三阶,即:(一) 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地上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此外并详说其报尽之位次。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列举分段生死之四魔,即分段烦恼魔、分段蕴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卷八、胜鬘宝窟卷中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六]
分段三道 [佛学大词典]
即指惑、业、苦等迷界之三道。分段,区别之意,特指显现于外在上的形貌、寿量等果报之差别相。盖惑、业、苦等迷界三道,以果报之别,遂有形貌等之差别相,而以‘分段三道’称此三道,其意概谓三道各有果报上之差异。天台宗依此三者轮转之义,而说三道之别,即以见思之惑称为烦恼道,烦恼润业称为业道,招感界内之生称为苦道。(参阅‘三道’644)。
分身摄化 [佛学大词典]
谓佛菩萨等变化成各种身,依众生之根机而广行化导。又作分身遣化。佛为摄取十方有缘之众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现种种身,是即分身如来。又如观世音菩萨分三十三身,地藏菩萨现六道身等,皆以慈悲权化而垂无穷之应益。[法华经卷四、观无量寿经、法事赞卷下]
分身舍利 [佛学大词典]
荼毗之遗骨分葬于各地者,称为分身舍利。又称碎身舍利。为‘全身舍利’之对称。如佛陀之舍利分葬于八国,阿难之舍利分葬于毗舍离、摩揭陀二地。[长阿含经卷四、大唐西域记卷七]
分身 [佛学大词典]
指分身化现,或指其化身。诸佛、菩萨由于慈悲,用种种方便法门,化身至各处教化众生;故分身乃是为教化、摄取众生而起,称为分身摄化。[法华玄义卷七]
分别变 [佛学大词典]
谓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别力所产生之对境。为‘因缘变’之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所缘之境,乃由因缘任运而生,皆有实用,故称因缘变。相对于此,第七识及第六独头意识所缘之境,由分别作意力而生,非由实种子所生,如镜中之火,无有实用,仅为影像而已,故称分别变。又与第八识相应之触等心所之境,虽任运而起,然系假种之所生,无有胜力,故亦摄于分别变。据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所载,三类境中,独影境与带质境之一分,为分别变;性境由因缘而生,具有实用,故为因缘变。[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三、百法问答抄卷二]
分别论者 [佛学大词典]
梵名Vibhajya -va^din ,巴利名Vibhajja-va^din 。音译毗婆阇婆提、毗婆阇缚地。又作分别论师、分别说部。指作分析论议之论者。对未尽理之说,更须分别论究,故称分别论者。所立如信等五根唯无漏、缘起无为、阿罗汉无退、三界无中有等说,皆与小乘化地部之本宗同义相合。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部,主张一切如来无有漏法、佛无睡眠、心性本净等,亦与分别论者所立相同。或谓饮光部(属上座部)、说假部(属大众部)亦称分别论者。锡兰所传之上座部原属于分别说部。盖南方流传之上座部学说,并非正宗,印度佛教史家均视之为上座部之别传,常用‘分别说’之名加以区别。如玄奘所译无性菩萨摄大乘论释,言及上座部称阿赖耶识为有分识一段,结论即作‘如是等分别说部’。西藏所传,关于分别说部,异说甚多,概以分别说部为独立之一派,与说一切有部关系密切,其下分出化地、铜鍱、饮光等诸部。另据印顺所著印度之佛教、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论中,谓分别说部属于上座部,别成一系,下出化地、饮光、法藏、(赤)铜鍱(传于锡兰者)等四部。[俱舍论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五、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三、摄大乘论释卷二(无性)、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本、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教团分裂详说](参阅‘小乘二十部’928)
分别论 [佛学大词典]
巴利名Vibhan%ga-ppakaran!a 。略称毗崩伽(分别)。系由多方面分别解说一切法之作。为锡兰分别上座部七论之一,一般认为系法聚论之续篇。乃仅次于‘法集’之基础论书。在有部诸论书中,法蕴足论最类于本书。本书共有十八分别(品),前十五分别概揭示经分别、论分别与问难三段;末三分别则分本母与广释二段而解说之。其次第如下:蕴、处、界、谛、根、缘相、念处、正勤、神足、觉支、道、定、无量、学处、无碍解、智、小事与法心等分别。本论之原文已整理出版,并有日译本(南传大藏经第四十六、四十七卷)。此外,佛授(A.P. Buddhadatta)。五世纪时佛音(梵Buddhaghosa ,巴同)对本论所作之注释书‘除痴迷论’(巴Sammoha-vinodani^ )之原文,整理出版(P.T.S. 1923)。[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论书解说、B.C. Law: A History ofPa^li Literature]
分别瑜伽论 [佛学大词典]
为法相宗所依十一论之一。本颂系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释论。又称摄散归观论。本书未传译。
分别智相应染 [佛学大词典]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相当于六粗中之智相。依境界而起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之法,故称分别智。此智与心王相应而能染污清净心性,故称相应染。为俱生起之微细法执,菩萨于第七地之位断之。[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起信论疏卷上]
分别智陀罗尼 [佛学大词典]
又作分别知陀罗尼、分别陀罗尼。为大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陀罗尼,谓能总持而不忘失之念慧之力。悉知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大小好丑等差别之念慧力,称为分别智陀罗尼。[大智度论卷五]
分别智 [佛学大词典]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分别起 [佛学大词典]
梵语parikalpasamutthita。即一切烦恼中,由邪教、邪师、邪思惟等所引起者。为‘俱生起’之对称。十根本烦恼中,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四者均属之。分别起易断,故于见道中,证得生法二空之真如时,得顿断之。[成唯识论卷一、卷二、卷六、显扬圣教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参阅‘俱生起’4027)
分别相似过类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三。即于因明对论之中,敌者(问难者)为破立者(立论者)所立之量(论式),于立论者之同喻(由正面来说明之例证)强以物性之种种差别为攻击非难之词所犯之过失。如胜论师立‘声为无常(宗,命题),以声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理由)’之论式,以‘瓶’等为同喻,以‘虚空’等为异喻(由反面来说明之例证);声论师则相对立一‘声为常(宗),以声不可烧、不可见故(因)’之论式,以‘虚空’等为同喻,以‘瓶’等为异喻,并在立者之同喻‘瓶’等,作种种物性之差别分析,即以瓶之可烧性、可见性及声之不可烧性、不可见性等之差别义,而谓‘若可烧、可见为无常,则不可烧、不可见为常’,并以不可烧、不可见之义通于无常之心、心所与常住之虚空,强说对方违犯‘不定’之过,然实为敌者自己违犯此分别相似之过。此过相当于如实论道难品所说颠倒难中第三之‘长相难’。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三二·四上):‘分别差别名分别者,前说示现等故,今说分别差别故,应知分别同法差别,谓如前说瓶为同法,于彼同法有可烧等差别义故,是则瓶应无常非声,声应是常不可烧等,有差别故,由此分别颠倒所立,是故说名分别相似。’[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因明论理概论(法峰)](参阅‘十四过类’ 415、‘因明’2276)
分别事识薰习 [佛学大词典]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净法薰习中,妄心薰习二义之一。与‘意薰习’相对称。谓凡夫及二乘人等,不觉阿黎耶本识,不知唯识无境,执着外界实有境界,于分别事识之中,厌离生死之苦,发心企求无上之道。(参阅‘四薰习’1848、‘薰习’6612)
分别事识 [佛学大词典]
意识之别名。略称事识。大乘起信论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总称为意识,能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境及内根外尘之种种事相起分别之认识作用,故称分别事识。
分别功德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Pun!ya -vibhan%ga 。凡五卷。又作分别功德经、增一阿含经疏。属印度小乘论部。着者、译者均不详,传系后汉时代所译出。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详释增一阿含经之前四品,并叙述有关佛弟子之事迹及修行之功德。虽属小乘论,但论述之内容叙及六度与十住,同时认可大乘戒与小乘戒,在思想上与般若经颇为类似,故知著者熟知大乘佛教。又由书中之称扬大天,可知著者亲近大众部之思想。本书如为后汉时代所译出,则最迟约于二世纪之后所成立。然学界或有谓本书乃于东晋之后译出者。[开元释教录卷十三、出三藏记集卷四、法经录卷五]
分别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savikalpa );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avikalpa )。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二)梵语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
分位 [佛学大词典]
分,指时分;位,指地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中之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或生变化之分位者,故为无别体性。[顺正理论卷二十七]
分手板 [佛学大词典]
即禅堂内之西南床。又作立僧板、汾州板。乃后堂首座分手位之板,故称分手板。
公验 [佛学大词典]
指正式验证,亦指僧侣受戒时,官方所发之公认证明书。例如度缘、戒牒等属之。[显戒论缘起卷上、禅林象器笺簿券门]
公案 [佛学大词典]
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之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之指示,久之亦成为一种思考之对象,或修行坐禅者之座右铭。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之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作为后代依凭之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行。一般以公案之总数约计一千七百则,然实际未必真有一千七百之数,且通常所用者约仅五百则而已,其余或重覆,或较乏参究价值。禅宗最初仅有独家语录,其后语录之书日伙,遂有编选汇辑成公案之书,其中以碧岩录、从容录、无门关、正法眼藏、景德传灯录等五灯录,及人天眼目、指月录、续指月录等为着。此外,公案中大多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者,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一对话即为一则公案,而‘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对公案之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师家以言语示予学人之公案,称为话头公案。通常而言,公案不可以逻辑推理或一般常识来解释,此盖因禅家之精神乃超越言诠、思量者,故师家每藉公案之‘非逻辑性’来触发学人分别意识之外的深层直觉,以帮助学人体证真性。又公案之重要涵义有五:(一)作悟禅之工具,(二)作考验之方法,(三)作权威之法范,(四) 作印证之符信,(五)作究竟之指点。[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一上、碧岩录三教老人序、第一则、第四则]
公界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指公共物。原称井田中央部分之公田。禅苑清规卷一挂搭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下):‘新到两展三礼,如在上法眷,亦两展三礼,所以还住持人公界之礼也。’
公巴饶萨 [佛学大词典]
(952~1035)西藏拉萨东北彭波人(一说朵康人)。移居青海丹底地方(今循化县)。为西藏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之初祖。又称为喇钦(大师之意)。本名穆苏萨巴,法名格瓦饶萨。依从自西藏躲避朗达玛灭佛之祸而逃来之僧人藏饶萨、钥格回、玛释迦牟尼出家。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收授由西藏前来求法之鲁梅楚臣喜饶等为徒,授戒传法,其后鲁梅等返卫藏建寺收徒,藏地佛教乃再度弘传。
公 [佛学大词典]
指高僧。据金石要例载,僧之称公,当称其名(法号)之第二字,如慧远法师称远公,道生法师则称生公。
六观音 [佛学大词典]
指教化六道之六种观世音菩萨,即大悲、大慈、师子无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大梵深远等。据摩诃止观卷二载,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罗道三障,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又日本台密认为化导饿鬼之千手观音、化导地狱之圣观音、化导畜生之马头观音、化导修罗之十一面观音、化导人间之不空罥索观音、化导天人之如意轮观音为六观音。东密则删除不空罥索,另加准胝观音。亦有综合台密、东密二说,称为七观音者。[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一、陀罗尼杂集卷七]
六观法 [佛学大词典]
即别教菩萨之六种观法。(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称为住观。(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称为行观。(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称为向观。(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修习中观,能生佛智,故称为地观。(五)无相观,谓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修习中观,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称为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种,即能生之义。谓别教妙觉果佛中道观成,能知一切道种差别,故称为一切种智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六体 [佛学大词典]
密教将人身分为六部分,称为六体。即脐以下、脐以上、心以下、心以上、咽以上、头顶。[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四]
六触 [佛学大词典]
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之精神作用;即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心所。故六触即为六根、六境、六识和合产生者;于凡夫位,则生爱染,称为‘六触生爱’。六触即:(一)眼触生爱,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方圆长短等种种颜色、形相而贪爱不舍。(二)耳触生爱,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丝竹歌咏等种种之声,而贪爱不舍。(三)鼻触生爱,谓鼻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栴檀沉水等种种之香,而贪爱不舍。(四)舌触生爱,谓舌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珍馐美馔等种种之味,而贪爱不舍。(五)身触生爱,谓身能触对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世间所有种种上妙衣服等,而贪爱不舍。(六)意触生爱,谓意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色声香味触等种种之法,而贪爱不舍。[杂阿含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
六难 [佛学大词典]
指修梵行、向菩提道者之六种难处。即:(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纵使诸佛出世,若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亦不得遇。(二)正法难闻,谓虽值诸佛出世,然因机缘之违逆、身体之障难、根性之愚钝等,而不能听受;又值佛灭后,不得听闻正法,或生邪见,虽听闻而不能信受。(三)善心难生,谓人生于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邪惑蔽心而生诸贪着,若不遇善知识之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四)中国难生,此系以地域而言,与边国、夷狄之域相对称。佛教所称之中国,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处佛法流布,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则不得生于此。(五)人身难得,谓行持五常、五戒,出离四趣者,方得人身,故称人身难得。(六)诸根难具,谓虽得人身,然或有聋盲喑哑等六根难具者,故称诸根难具。此说出于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相当于阿含部经典所广说之八难处(指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聋盲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等八种障难)。其中,佛世难遇、正法难闻相当于佛前佛后及长寿天之障难,善心难生相当于世智辩聪之障难,中国难生相当于边地之障难,人身难得相当于三涂之障难,诸根难具相当于聋盲喑哑之障难。[中阿含经卷二十九之八难经、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参阅‘八难’318)
六识十名 [佛学大词典]
指第六意识之十名。据宗镜录卷五十所举,即: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
六识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vij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俱舍论卷二、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阅‘六根’1284、‘根’4131)
六转依 [佛学大词典]
转依,即转舍下劣之所依而证得胜净者。法相宗依所得位之别,将转依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即资粮、加行二位之转依。此二位修习胜解而有惭愧心,故减损本识中染种子之力而增益净种子之势力,虽未断灭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未证转依,然以渐伏现行,故亦称为转。(二)通达转,即通达位之转依。以见道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之粗重,证得一分真实之转依。(三)修习转,即修道位之转依。由数度修习十地之无分别智,渐断俱生起二障之粗重,次第证得真实之转依。(四)果圆满转,略称圆满转,乃究竟位之转依。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难行,金刚喻定现前时,于无间道断一切粗重,永除惑障,于解脱道证得菩提、涅槃,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五)下劣转,即二乘位之转依。二乘以自利之念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已断烦恼障之种子而未断所知障种子,仅得生空之理智。(六)广大转,乃大乘位之转依。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厌欣生死涅槃,通达二空真如之理,断除一切二障之种子,顿证大菩提、大涅槃。[摄大乘论本卷下果断分、成唯识论卷十、摄大乘论释卷九(无性)、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唯识论同学钞卷十之二、百法问答钞卷八]
六斋日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此等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必下降世间,探查人间之善恶。[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天王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十诵律卷五十七](参阅‘布萨’1910、‘斋日’6545)
六环 [佛学大词典]
锡杖顶部之六个环轮,表六道,振之,对内意味觉醒六道迷梦,对外则行脚时可避野兽。由此而转指锡杖。
六头首 [佛学大词典]
六班之头首,乃禅林中司掌修行教育之六职。临济宗称首座、书记、藏主、知客、库头、浴主等为六头首,曹洞家则以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等为六头首,其席位排于法堂之西序。又六头首中之最上位者,称为大头首。[禅苑清规卷五、卷六、百丈清规卷下]
六随眠 [佛学大词典]
谓贪、嗔、痴、慢、疑、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乃俱舍家之说。随眠即根本烦恼之异称,根本烦恼随逐有情,行相微细,故称随眠。[俱舍论卷十九](参阅‘根本烦恼’4135)
六亲 [佛学大词典]
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种亲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大四○·二一下):‘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参阅‘父六亲’1503、‘母六亲’2008)
六蔽 [佛学大词典]
全称六蔽心。蔽即覆蔽之义,覆蔽吾人之清净心有六种恶心。即:(一)悭心(悭贪心),指众生因悭吝蔽覆于心,不能行于布施,纵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与人。 (二)破戒心,指众生由贪、嗔、痴等烦恼蔽覆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三)嗔恚心,指众生由嗔恨忿恚蔽覆于心,历事对境常怀恼害于他,而无忍辱之行。(四)懈怠心,指众生由懈怠蔽覆于心,不能精进勤修圣道之行。(五)乱心(散乱心),指众生由散乱蔽覆于心,妨于禅定。如风中灯,虽有光明不能照物。(六)痴心(愚痴心),指众生由愚痴蔽覆于心,而无智慧。于一切事皆不能知,受着邪法不起正见。[佛说象腋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摩诃止观卷八下、诸经要集卷十、翻译名义集卷四第四十四篇]
六学僧传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十卷。元代昙噩撰。今收于卍续藏一三三册。全名新修科分六学僧传。收录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宋代之高僧一二七三人之传记,依六学(慧、施、戒、忍辱、精进、定)、十二科(译经、传宗、遗身、利物、弘法、护教、摄念、特志、义解、感通、证悟、神化)分类。书成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卷首并附有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皇子魏王之跋文。为收录僧传数量最多之著作。
六器 [佛学大词典]
密教于修法坛所供之六种供具中,阏伽、涂香、华鬘三种之盛器各有二个,总称六器。六器依次置于火舍左右,其中,置于行者右方者用于前供养,置于行者左方者用于后供养。此六器之形状相同,皆由碗与皿所成,其质料依经轨载,有金、银、熟铜、宝玉、玛瑙、商佉等,或用瓷器、新瓦器,今用铜、亚铅等合金制造。[瞿醯坛跢罗二合经卷中、大日经疏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