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六相 [佛学大词典]
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种相。即:(一)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体。(二)别相,于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体虽为一,但眼、耳等诸根各不相同。(三)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互不相违背;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但同心协力分别作用而互不妨碍。(四)异相,即是构成一法之多德互异;如构成人体之眼、耳等诸根各个相异。(五)成相,乃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诸根互相相依成为一体。(六)坏相,即诸根各自住于本法而不移动,则总相不成;如眼、耳等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则不成为一体。上述之总、别二相系于相对关系之立场,表示平等、差别之二门。同、异二相乃是辨别平等、差别之二种意义。成、坏二相乃以同、异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结果,此称为平等差别之二门。[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经论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大乘义章卷三](参阅‘六相圆融’1280)
六界聚 [佛学大词典]
界,界分之义;聚,聚集之义。谓众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齐(限量)。据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载,佛命阿难当为诸年少比丘讲说众生之身为六大假c ,使其舍诸欲而修梵行,即:(一)地界聚,地以坚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地界’而受生成形者,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等类,称为地界聚。(二)水界聚,水以润湿为性;指人身中由‘内水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痰、髓、眼泪、汗、涕、唾、脓、脂、肪、血、涎等类,称为水界聚。 (三)火界聚,火以燥热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火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解饮食等类,称为火界聚。(四)风界聚,风以动转为性;指人身中由‘内风界’而受生者,即出息、入息、掣缩风(凡身之动转,皆属于风)等类,称为风界聚。(五)空界聚,空以无碍为性;指人身中由‘内空界’而受生者,即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食消下过等类,称为空界聚。(六)识界聚,识,即心识。识以分别为性;指人身中之乐、苦、喜、忧等识,为识大之假合,故称为识界聚。
六界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dha^tavah!。即万有生成之基本元素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此六大各有分齐,故称为界。[中阿含卷三度经](参阅‘界’3889)
六派哲学 [佛学大词典]
二世纪顷,出现于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六种哲学学派之总称。即:(一)弥曼差学派(梵Mi^ma^m!sa^ ),即对吠陀圣典中所规定的祭祀仪礼之实行及意义,以哲学立场加以研究之学派。其始祖为耆米尼(梵Jaimini ),根本经典则为弥曼沙经。(二)吠檀多学派(梵Veda^nta ),于吠陀圣典中,特别是以奥义书为根据,而主张‘梵我一元论’之哲学派。此派始祖乃巴达罗耶那(梵Ba^dara^yan!a ),其根本圣典为吠檀多经(一称梵书)。(三)僧佉学派(梵Sa^m!khya ),又作数论学派、删阇夜学派。从纯粹精神与根本原质二原理之关系,来说明现实世界。始祖为迦毗罗(梵Kapilarsi ),根本经典即为僧佉耶经。(四)瑜伽学派(梵Yoga ),即依瑜伽修行而得解脱之学派。始祖为巴丹阇梨(梵Patan~jali ),根本圣典则是瑜伽经。(五)卫世师学派(梵Vais/es!ika ),又作胜论学派。以实体、性质、运动、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原理,来阐明一切现象。始祖为羯那陀(梵Kan!a^da ),根本圣典则是胜论经(卫世师经)。(六)尼柔学派(梵Naiya^yika ),又作尼夜耶学派、正理学派。其形而上学之说法,与胜论学派大致相同,但特别重视论理学方面之研究。始祖为乔达摩(梵Gautama ),又名足目(梵Aks!apa^da ),根本圣典则是尼夜耶经。
六染心 [佛学大词典]
谓众生之心性本来自性清净而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而忽起无明,为烦恼所染污,遂有六种染心之相。即:(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着外境以染净心。(二)不断相应染,于苦乐等境上,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三)分别智相应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与心王相应而污染净心。(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不与心王、心所相应。(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动故,而使净心有能见之相,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六)根本业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力故,而心体始动,动而成业,亦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六染中之前三染相当于六粗中之前四粗,后三染则相当于三细;由粗至细断三细六粗(九相)之次第有六,即:(一)执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执取相与计名字相二种粗之我执,在声闻缘觉二乘中,已解脱三界见思惑之无学位与信根成就之十住以上者均可远离此染。(二)不断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相续相,即属粗分别之法执,于十住以上之三贤位断此而修学方便渐舍,后至发无漏清净心之初欢喜地菩萨远离此染。(三)分别智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智相,属粗的俱生起之法执,自第二地修空无相观至用方便之第七地菩萨远离此染。以上三者为与第六识相应之惑,故称相应染;相应即指心王与心所相应,意谓粗杂之惑。(四)现色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境界相(现相),于客观色法中得自在之第八地菩萨远离此染。(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见相(转相),于自心得自在之第九地菩萨远离此染。(六)根本业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业相,菩萨圆满第十地之因位,即果位之佛,能入如来地而远离此染。以上后三染为与第八阿赖耶识相应之惑,故称不相应染;不相应即谓与心王、心所不相应,指微细之惑。上述由粗至细所说之断惑顺序,正与九相由细至粗之顺序相反,此系显示修行向上、开悟上升之还灭门。[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四]
六度譬喻 [佛学大词典]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华严经中譬智慧为母,布施为乳母,持戒为养母,忍辱为庄严具,精进为养育者,禅定为浣濯,称为六度譬喻。
六度说意 [佛学大词典]
佛陀讲说六波罗蜜,有对治、次第生二义。(一)对治之义:对于善法,有悭法、恶业、恚心、懈怠、乱心、愚痴等六事,以此六法因缘之故,不得无上菩提,故讲说六波罗蜜以对治之。(二)次第生之义:菩萨舍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称檀波罗蜜;受菩萨戒,称尸罗波罗蜜;为护戒之故,默受打骂而不报,称羼提波罗蜜;戒既清净,勤修善道,称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而得五根调伏,称禅波罗蜜;五根既调,悟真法界,称般若波罗蜜。
六度满相 [佛学大词典]
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修行完满之相。如尸毗王代鸽割肉饲鹰,为布施之满相;普明王持不妄语戒,七日届满而舍国就死,为持戒之满相;羼提仙人受迦梨王截断手、足、耳、鼻,其心不动不恨,为忍辱之满相;大施太子为救国人而抒海水,虽断坏筋骨,终不懈怠,为精进之满相;尚阇梨修第四禅定,于树下兀然不动,鹊鸟于其顶上筑巢,为禅定之满相;劬滨大臣分阎浮提地为七分,以平息诤端,为智慧之满相。[俱舍论卷十八、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二、观音玄记卷下、天台四教仪]
六度集经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六度集、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吴·康僧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谭故事,配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而成者,故称为六度集经,其特色在阐扬大乘佛教之菩萨行。本经除释尊之本生谭外,亦有弥勒之本生谭。经中之本生谭大部分可见于巴利本及其他汉译本。又本经原典已散佚不传,然据其内容骨干推知,应成立于二世纪时。[历代三宝纪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三、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三、本生经类研究(干潟龙祥)]
六度无极 [佛学大词典]
即六波罗蜜。波罗蜜(梵pa^ramita^ ),旧译作度。以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无极之故,又称度无极。[增一阿含经卷一]
六度果报 [佛学大词典]
行六度所感之果报。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善戒经说行布施能感富,持戒则感具色,忍辱感力,精进感寿,禅定感安,智慧感辩,称为六度果报。
六垢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六垢法、六烦恼垢。能染污心者称为垢,为烦恼之异名。即指恼、害、恨、谄、诳、憍等六种能染污吾人内心之不净法。据显宗论卷二十一载,诳、憍二者从贪生起,害、恨二者从嗔生起,恼从见取生起,谄从诸见生起。[俱舍论卷二、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杂心论卷四](参阅‘无垢’5099)
六即佛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称为六即佛。据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上载,六即佛即:(一)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众生。盖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故称理即佛。(二)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从善知识处闻知,或从经卷中见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故称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进而依教修行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即境智相当)、观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证此位,故称观行即佛。此位分为五品位,即: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四)相似即佛,指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之人;此等之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五)分证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渐次破除一品无明,而证得一分中道。(六)究竟即佛,指断除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证入极果妙觉之佛位。此六佛虽因智(悟)情(迷)之深浅,而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称为‘即’。
六即 [佛学大词典]
谓与真理相即、成为一体之阶段有六。又作六是、六绝、六如。华严经谓大乘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位;天台宗以之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另立圆教菩萨六行位,称为‘六即’。即:(一)理即,谓一切众生悉住于佛性如来藏之理。(二)名字即,指听闻一实菩提之说,而于名字(名言概念)之中通达解了之位。(三)观行即,谓既知名字而起观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之位。此位分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之深浅次第,称为五品弟子位。即圆教外凡之位,与别教十信位相同。(四)相似即,谓止观愈趋明静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相似于真证者。即圆教内凡十信之位,又称六根清净位,与别教之三贤位相同。(五)分证即,又作分真即。谓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即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渐次破除一品之无明而证得一分之中道者。以上皆为圣位,在别教中,十地相当此中之十住位,等觉位相当十行中之初行,妙觉位相当十行中之第二行,至于圆教十行中第三行以上,在别教则未论及。(六)究竟即,谓断除第四十二品之无明,究竟诸法实相之位,此即妙觉位,为圆教究竟之极果。此六位虽有六种之别,而其体性不二,彼此互即。即者,是之义。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盖此六即之位,或显法门之深浅,或明修行之次第。以‘六’表示位次之高下有序,则可令修行之人不生上慢心;以‘即’表示理体之初后皆悉相同,则可令修行之人不生退屈心。又此六即位与八位、五十二位相配之关系表解如右。[摩诃止观卷一下、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五、六即义、观经疏卷上、观经疏妙宗钞卷上]
六门教授习定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
六空 [佛学大词典]
仁王经卷上说五蕴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空、十二因缘空,天台智顗注疏时引大智度论,称之为六空。(一)果报空,即五蕴空。(二)受用空,即十二入空。(三)性别空,即十八界空。(四)遍到空,即六大法空。(五)境空,即四谛空。 (六)义空,即十二因缘空。[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三]
六知事 [佛学大词典]
指禅林六职务。唐代以后,禅林诸大寺掌管僧众杂事、庶务之主要职务有六种,即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永平清规卷上典座教训条](参阅‘知事’3461、‘监寺’5847)
六物 [佛学大词典]
指六种物品。全称比丘六物。为僧尼不可或缺之生活资具,并为佛制所允许私蓄之物。即: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中衣)等一组,以及钵、尼师坛(敷布坐卧之具)、饮水所用之漉水囊等六种,此称六物。若略去后二者,一般称为三衣一钵。若加裁缝用具之针、筒,则为八物。最初佛教出家者之特征系以三衣一钵为代表,故将三衣一钵视为神圣之物。至于六物、八物则为后来所增加者。僧尼生活中一切靠他人布施之理由,主要即是为使出家人之欲望减少至最低限度,故规定不可携带其他物品。此类用具于比丘临终时均须交与看护者。除佛教僧侣外,印度古代其他教派之出家修行者亦有类似作法,以之为对治世俗欲望之道,据数论派所依据之经典金七十论卷下载,出家者所宜持之资具计有四种,即:三杖、澡灌、袈裟、吉祥等。其中之吉祥指灰囊、天目珠、三缕缨身、诸咒术章句、以一长草安于顶髻上,称为吉祥草;此五者能去除不净,故称吉祥。若以五种吉祥加上前三种,则共为八种资具。此类有关出家僧尼生活资具之规定,至后世亦被持守,然所制定之资具种类间有删增,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所载,参禅行者,将入丛林,必须先办资生顺道之具,即:三衣、坐具、偏衫、裙、直裰、钵、锡杖、主杖、拂子、数珠、净瓶、漉水囊、戒刀等十五物,此皆为增长善法之具。又上述六物、八物等之形状、材料、制法均有极严格之规定,而以远离华美及贪欲,为其一贯精神。至于漉水囊,则是为恐僧侣误食水中之虫而备者,亦是基于不杀生之精神而来。此外,六物中,仅可携持一组,其余称为长物、余长物(梵atireka ,规定之外之所有物),仅可于十日内携持,若超过此限期,则犯戒。[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七、十诵律卷二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四分律卷四十一、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释氏要览卷中](参阅‘十八物’352、‘僧物’5736)
六波罗蜜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da^na -pa^ramita^ ),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s/i^la -pa^ramita^ ),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ks!a^nti -pa^ramita^ ),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vi^rya -pa^ramita^ ),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dhya^na -pa^ramita^ ),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prajn~a^ -pa^ramita^ ),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
六法戒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dharma^h!,巴利语cha dhamma^。又作六法、正学律仪。乃式叉摩那受持之戒法。即:(一)染心相触,(二)盗人四钱,(三)断畜生命,(四)小妄语,(五)非时食,(六)饮酒。为四分律卷二十七所说。能遵守此戒法达二年者,始得为比丘尼,受具足戒。但十诵律卷四十五将前六法中之染心相触开立为三法,而除非时食及饮酒二法,即列举淫欲、偷夺、杀生、妄语、听任男子裸身摩触、听任男子捉手捉衣共语等六事为六法。又据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十八、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二等,式叉摩那所持者有六法及六随法之说。[五分律卷十三、卷二十九、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卷三十八、四分比丘尼羯磨法、有部百一羯磨卷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四](参阅‘正学女’2005)
六法令他欢喜 [佛学大词典]
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所列举六种令人心生欢喜之法。即:(一)身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而做礼敬、烧香、散华等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二)语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若未闻法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三)意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不生妒害悭嫉之想;于诸众生起悲愍心、利益心,令他欢喜。(四)如法利养,谓凡所有资生之物,乃至少分之饮食,于同修梵行之人,情无彼此,悉皆共他受用,令他欢喜。(五)受持戒法,谓于所受戒法始终坚持,不毁不犯,而于同修梵行之人,不生轻鄙,令他欢喜。(六)能生正见,谓于一切道法发起正见,无有疑惑,而与同修梵行之人共此正见,令他欢喜。
六法五愿 [佛学大词典]
日本净土真宗亲鸾所立。选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五愿,以建立教、行、信、证、真佛、真土等六法。即依第十七诸佛称名愿之文而立教,依同愿诸佛咨嗟之名号立行,依第十八至心信乐愿之三信(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立信,依第十一必至灭度愿之证果立证,依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与第十三寿命无量愿而立真佛、真土。[显净土真实教行信证文类]
六法不异 [佛学大词典]
六法,指舍、无起、无念、离相、无住、无戏论等,此六法随事之方便而假立名字,其妙理实无分别,故称六法不异。[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六法 [佛学大词典]
(一)在安乐境地得六种思念。与六念同。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处。[摩诃止观卷六之二](参阅‘六念’1271)(二)式叉摩那受持之六种学法。即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一说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之三](参阅‘六法戒’1272)(三)谓不敬佛、法、僧、戒、定、诸善知识。[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四)入涅槃之六法。即数息、随息、止心、修观、还、净。[法界次第卷上之下](参阅‘六妙门’1265)(五)如来无有厌足之六法。即施、教诫、忍、法说义说、将护众生、求无上正真之道。[增一阿含卷三十一]
六河 [佛学大词典]
涅槃经中以河流作六种譬喻。依灌顶之涅槃经疏卷二十七载,六河即生死河、涅槃河、烦恼河、佛性河、善法河、恶法河。此六河皆两两相对,以论究得出不得出生死、得入不得入涅槃、能断不能断烦恼、能见不能见佛性、能离不能离恶法、至极不至极善法等。[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一、卷三十、卷三十二]
六念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s!ad! anusmr!tayah!,巴利语cha anussati-t!t!ha^na^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念僧具足戒、定、慧,能为世间众生作良福田。(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之诸恶烦恼。(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能除众生之悭贪。(六)念天,念三界诸天皆因往昔修持净戒、布施、闻慧等之善根,而得此乐报。大小乘对于念天之解释不同。大乘依涅槃经之说,天有三种,即:(一)生天,谓三界之诸天。(二)净天,一切三乘之贤圣。(三)第一义天,即涅槃。又于此三种天之中,大乘之人仅念第一义天。[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卷二十五、观佛三昧海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二](二)比丘所必须熟知之六种要事。即:(一)念知日月,念知受戒之月日。(二)念知食处,如全不受请食者,谓我常乞食等;如受请食者,谓我今自食无请处等。(三)念知夏腊,记忆受戒以后之腊数。(四)念知衣钵,念我三衣一钵具足,若有长物,则念我有长物,已说净。(五)念同别食,若与众同食之时,念我今与众僧同食;若别食时,念我今以某缘,与众别而独食。(六)念身康羸,若无病,则念我今无病,堪能行道;若有病,则念我今有病,应当治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二]
六宗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六宗教、耆阇六宗。据华严五教章卷一载,南朝之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立有六宗之判教。即就所诠之理趣,将佛陀一代圣教分判为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宗、常宗、圆宗。另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所载,慧光判有四宗之别,即因缘、假名、诳相、常等四宗,其中,因缘宗指毗昙之六因四缘,假名宗指成实论之三假,诳相宗指大品三论,常宗指涅槃、华严等之常住佛性、本有湛然。安廪即根据其说,复加真宗(法华经)、圆宗(大集经),成为六宗之说。然据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五教章义苑疏卷二等载,上记四宗为北齐大衍寺昙隐所立,安廪所立六宗教中,前二者与昙隐所立相同,第三不真宗说明诸大乘通说诸法如幻化等,第四真宗说明诸法真空之理等,第五常宗说明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义,第六圆宗说明法界自在、缘起无碍、德用圆备,即指华严法门等。又不真宗与真宗二者,乃由昙隐所立不真宗分出,圆宗则由其所立之真实宗分出。其中,常宗与诸师之同归时教相同,圆宗与自轨所立五宗教中之法界宗相同。[四教义卷一、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九、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卷一](二)日本奈良时代之六种宗派,称为南都六宗。即法相宗、三论宗、俱舍宗、成实宗、华严宗、律宗。
六和敬 [佛学大词典]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喜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 (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
六和塔 [佛学大词典]
位于浙江省钱塘江边之月轮山上。其地原有六和寺,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建塔以镇江潮,故塔从寺名。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间改寺名为开化寺,塔名沿传至今。底座占地一亩三分,塔身高六十四公尺。初建时有九级,南宋初年重建成七级,外廓木檐八角十三层。塔内有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刊之金刚经、观音经碑,及二十九年跋之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系由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兴郡开国公沈该等四十二人书成。
六和合 [佛学大词典]
谓六根与六尘相合。即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传心法要卷上]
六味 [佛学大词典]
指苦、醋、甘、辛、碱、淡等六种味。出于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俱舍论卷一等。依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八载:(一)苦(梵tikta ),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 (二)醋(梵amla ),又作酸、酢,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三)甘(梵madhura ),又作甜,其性和,能调和脾胃。(四)辛(梵kat!uka ),即辣味,其性热,能却腑脏之寒。 (五)碱(梵lavan!a ),即盐味,其性润,能滋润肌肤。(六)淡(梵kas/a^ya ,涩),即薄味,为受诸味之体。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四以六味喻该经之法义,而谓苦为醋味,无常为碱味,无我为苦味,乐为甜味,我为辛味,常为淡味。[涅槃经疏卷九、甘露味论卷上、翻译名义大集]
六受 [佛学大词典]
指六受身。受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约六识而成六受,即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称为六受身。身,为集、类之义。[杂阿含经卷十七、俱舍论卷一]
六事明经意 [佛学大词典]
佛陀具足三达之智,于古往今来无不通晓,其所说经典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之弘深,以自然无造为本,然佛经中所演不可思议之理,或因深奥、反覆,使人难以明了,故五苦章句经粗略归纳为六事,令人得知其意。六事指:(一)正道,谓佛所说之经典,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二)善权,谓佛说经善权变化,无有方所,或出或处,皆顺机宜,随类开演,令人悟解,悉得证入。(三)至教,谓如来说经,为诸众生指示罪福,令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而未有作善得罪、作恶得福之理;以此理至为明白易晓,故称为至教。(四)诱导,谓如来说经,因蒙昧愚痴之人难以开化,故以现世可获福报因缘等之方便说,劝诱引导,令其欢喜顺从而生正信。(五)福德,谓佛说经,为令众生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行,以调伏诸根,令无所放逸,则得天人果报,长乐无穷。(六)禁戒,谓佛说经,制诸禁戒,令一切众生摄持身、口、意业,清净不犯,即能超脱三恶趣苦。
六身 [佛学大词典]
佛身之法、报、应三者各有二身,总为六身。即:(一)理法身,谓本有之理。(二)智法身,谓性德之智。以上二身为法身。(三)自受用身,谓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报土而自受法乐者。(四)他受用身,谓对于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而使他受用者。以上二身为报身。(五)胜应身,谓对于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六)劣应身,谓对于二乘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以上二身为应身。[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六足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S!ad!padas/a^stra 。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论藏。即:(一)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造,唐代玄奘译。(二)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大目犍连造,玄奘译。(三)阿毗达磨施设足论,大迦多衍那造,未传译。(四)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提婆设摩造,玄奘译。(五)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筏苏蜜多罗(世友)造,玄奘译。(六)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筏苏蜜多罗造,玄奘译。以上前三论造于佛世,后三论为佛灭后所作,皆属一切有部所宗之法,大智度论卷二称之为六分阿毗昙。其后有迦多衍尼子作发智论,法门最称广博,后代论师乃以六论为足,发智论为身,谓此六论助成发智论之意。又于上记六论之中,品类足论有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之别译本,为宋代求那跋陀罗所译。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之舍利弗阿毗昙三十卷,于体制与法义上颇类于集异门足论。北宋法护等所译之施设论七卷则为上记施设足论之节译本。此外,俱舍论释中有关六足论之作者另有异说,即集异门足论之作者为摩诃俱絺罗,法蕴足论之作者为舍利弗,界身足论之作者为富楼那。[俱舍论光记卷一本、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八]
六足尊 [佛学大词典]
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即大威德明王。又作降阎魔尊。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位于般若菩萨之右,其形像,身青黑色,呈忿怒形,遍身生火焰,具六头六臂六足,坐于瑟瑟座。[广大仪轨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上](参阅‘大威德明王’805)
六决定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s!ad!-vidha-niyati-pa^ta。又作六种决定、六事决定。乃菩萨依修六波罗蜜之力量所获得之六种功德。即:(一)财成决定,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财成就。(二)生胜决定,由持戒力而得随欲生于殊胜之所。(三)不退决定,由忍辱力而使所修善法,必定常不退失。(四)修习决定,由精进力,常时修善,无有间息。(五)定业决定,由禅定力成就众生正定之业,永不退失。(六)无功用决定,由智慧力,不加功行,得无生忍、无分别智而自然住理。[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六]。(二)指六种善决定。地上(初地之位以上)菩萨,依圣智证真顺理有六种善决定,即:(一)观相善决定,菩萨之正智决定观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无杂之相。(二)真实善决定,菩萨之实智出世间,决定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三)胜善决定,菩萨之行广大如法界,为一切佛之根本,决定具足胜德。(四)因善决定,菩萨之行因决定能有成果之功能。(五)大善决定,菩萨利他之行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而无局限。(六)不怯弱善决定,菩萨证果德,入一切诸佛智地,决定而无法惧。华严孔目章卷三说大部分通于十住等之地前(入十地中的初地之前),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五,则唯通于地上。[十地经论义记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七、卷九、大乘义章卷十二‘六种决定义’、华严五教章卷二]
六成就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六事成就、六种成就。谓诸经之通序‘如是我闻’等语有六种成就。即:(一)如是,称信成就。即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二)我闻,称闻成就。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之说法,故称闻成就。(三)一时,称时成就。即指说法之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四)佛,称主成就。即指说法之主。佛系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五)在某处,称处成就。即指说法处。佛于天上、人间、摩揭提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六)与众若干人俱,称众成就。即指闻法之众。菩萨、二乘、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以上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智顗之法华经文句、吉藏之观无量寿经义疏等,及慧净、智俨、元晓、慧沼、宗密诸师皆用之。另由开合不同,而有五事成就、七事成就等异说,梁代宝亮等之大般涅槃经集解、法云之法华义记、唐朝灌顶之大般涅槃经疏等,以六成就中之佛(主成就)摄属于住处(处成就),而立五成就之说;圆测仁王经疏卷上本则举出真谛所立七事之说,即别立‘我’与‘闻’为二事。此外,法相宗据亲光之佛地经论,将通序分为:(一)总显已闻,(二)说教时,(三)说教主,(四)所化处,(五)所被机。其中,‘如是’与‘我闻’合称总显已闻。‘如是我闻’依经典亦有译作‘我闻如是’、‘闻如是’,然此语置于经首之理由系根据大智度论卷二所载,佛入灭时答阿难之问,命从三世诸佛之法,故经首皆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林中’,而后世一般遂解‘我’作阿难之自称。[华严经疏卷三(澄观)、金刚般若经疏卷一、大般涅槃经疏卷一、华严经搜玄记卷一上](二)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菩萨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称为六事成就。即:(一)供养成就,此为成就檀(施)度。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二)学戒成就,此为成就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三)修悲成就,此为成就忍度。修习大悲心以饶益众生,否则忍度不得圆满。(四)勤善成就,此为成就精进。勤修众善,否则精进度不得圆满。(五)离諠成就,此为成就禅定。若在聚落多诤扰心,则禅定不得圆满。(六)乐法成就,此为成就智度。爱乐佛法,遍历诸佛而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否则智度不得圆满。
六忍 [佛学大词典]
相应于菩萨阶位之六种法忍。即:(一)信忍,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称信忍。(二)法忍,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忍证,故称法忍。(三)修忍,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融和,于中道中忍可忍证,故称修忍。(四)正忍,别教菩萨于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无明之惑,于中道之理忍可忍证,故称正忍。(五)无垢忍,别教菩萨于等觉位中断除无明惑染,而于自性清净心体忍可忍证,故称无垢忍。(六)一切智忍,别教妙觉果佛,断十二品无明惑尽,遍知一切中道之法,而于此法忍可忍证,故称一切智忍。又智,知之意。十二品,谓十地等觉妙觉所断之惑,各有一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参阅‘忍’2889)
六妙门 [佛学大词典]
为天台宗所立。妙,指涅槃;入于涅槃之法门有六,故称六妙门。此处特指六种禅观,即:(一)数息门,数息(从一至十)摄心,为入定之要法,故为第一妙门。(二)随息门,随息之出入而不计其数,如此则禅定自易引发,故为第二妙门。(三)止门,心止而诸禅自发,故为第三妙门。(四)观门,观五阴之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则无漏之方便智可因此开发,故为第四妙门。(五)还门,收心还照,知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为第五妙门。(六)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则真明之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故为第六妙门。六妙门中,前三门属定,后三门属慧,依此定、慧,即可获得真正之菩提。[六妙法门、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
六作 [佛学大词典]
即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者。摩诃止观卷二(大四六·一五下):‘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运六作。’(参阅‘四威仪’1728)
六住 [佛学大词典]
(一)指十住位中之第六位正心住。(参阅‘十住’430)(二)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即:(一)种性住,为十住、十行之位。(二)解行住,为十回向之位。(三)净心住,为初地之位。(四)行道迹住,为第二至第七地之位。(五)决定住,为第八、九地之位。(六)究竟住,为第十地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参阅‘六种住’1301)
六位心所 [佛学大词典]
心所乃从属于心王而起之心作用,依其性质,可分类为六种。有大、小乘之别。(一)受小乘有部之教系,俱舍家立四十六心所,分为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等六位。(1)大地法,指遍一切心品而起者,即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种心所。(2)大善地法,指遍一切善心而起者,即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种心所。(3)大烦恼地法,指遍一切不善、有覆无记等烦恼法而起者,即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种心所。(4)大不善地法,指遍不善之心品而起者,即无惭、无愧等二种心所。(5)小烦恼地法,指自体不善及有覆无记,而于一切心品不遍起者,即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心所。(6)不定地法,指不决定入前五位者,即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等八种心所。列表如下:(二)大乘唯识家立五十一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种。 (1)遍行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俱生起之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2)别境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得起,于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心所。(3)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心所。(4)烦恼心所,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心所。(5)随烦恼心所,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所。 (6)不定心所,指不入于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寻、伺等四种心所。列表如下:
六位 [佛学大词典]
为菩萨修行过程之六阶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佛地位。旧译华严经说六位,新译华严则另有‘等觉位’之名,而总称为七位。[华严五教章卷二、十住心广名目卷五]
六行观 [佛学大词典]
以有漏智次第断除修惑之际所修厌下欣上之观法。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上地与下地,下地为粗、苦、障,故观而厌之;上地为静、妙、离,故观而欣之。依此欣上厌下之力,可次第断除下地之惑,故又称欣厌观。有部主张,行者入见道之前,可以六行观断除修惑之一分,而入于见道。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于无间道时,缘自地(自己现在之境位)与次下地之诸有漏法,观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于解脱道中,缘次上地之诸有漏法,观静、妙、离等三行相之一,如是则可断除次下地之惑。合其上下,共须观六行相,故称六行观。另据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所载,厌下地之苦、粗、障,欣上地之胜、妙、出,依此六法修行,是为六行观,其一一之观法为:(一)厌粗观,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而此身为屎、尿等三十六种臭秽之物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二)厌苦观,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而欲界报身常受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三)厌障观,思惟烦恼障覆真性,是为因障。而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四)欣胜观,厌恶欲界下劣贪欲之苦,欣喜初禅上胜禅定之乐。(五)欣妙观,厌恶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欣喜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厌恶欲界臭秽之身,欣喜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因妙果妙,皆可欣喜。(六)欣出观,厌恶欲界烦恼盖障,欣喜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厌恶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欣喜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因出果出,皆可欣喜。依此上下对望之欣厌力,能断下八地之惑,不能断第九地(有顶地)之惑。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因无漏智势力强,能对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此六法入观之顺序,系随断惑者之意而定,不必依无间道之厌粗观与解脱道之欣静观对应之顺序。唯识宗认为,六行观能伏住烦恼,不令起现行,然无法断除烦恼之种子。[俱舍论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四、卷一六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之四]
六行 [佛学大词典]
(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金刚三昧经、性灵集卷八](二)印度古代六种苦行外道所修之苦行。即自饿、投渊、赴火、裸形自坐、寂默、持牛狗戒。[北本涅槃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五、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七](三)六行相之略称。即厌离下地之粗、苦、障,而欣喜上地之静、妙、离。以此六行相顺次作观,称为六行观。(参阅‘六行观’1263)
六舟 [佛学大词典]
譬喻六波罗蜜。波罗蜜(梵pa^ramita^ ),意译作到彼岸,故以舟喻之。[十住心论卷六]
六耳不同谋 [佛学大词典]
指三人无法保全秘密。其义转为禅家教导弟子之警语,意谓耳食之学,无益于道。景德传灯录卷六(大五一·二四八上):‘洪州泐潭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打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
六字释义 [佛学大词典]
研究阐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意义之论题。唐代善导大师于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中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意义,详明经中所说下下品劣机所以得即时往生之理由;盖当时摄论家认为下下品之往生乃是以方便语而说即时往生而已,实则相当于摄大乘论四意中之别时意趣(亦即为往生之远因);善导对此加以驳斥,而主张下下品之称念弥陀名号,由于愿行皆具足,故能即时往生。盖善导由此阐发念佛往生之深义,故后世净土教徒奉为最重要之释义论题。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上):‘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参阅‘别时意会通’2798)
六字经法 [佛学大词典]
系密教根据六字神咒经、请观音经,为祈求调伏或息灾所行之修法。又称六字法、六字供、六字神咒、大吉祥六字章句。六字,系指六观音之名字,即观音部之主要六尊观音:圣观音、千手、十一面、马头、如意轮、准胝(或不空罥索),并非指陀罗尼之字数为六(如大乘庄严宝王经所说之观世音菩萨之小咒‘唵嘛呢叭□吽’,即称六字陀罗尼)。以上系日本台密或东密之说。关于修六字经法所供奉之本尊,有诸种异说,或谓修息灾法时,以圣观音为本尊;修调伏法时,以黑六字明王为本尊。(参阅‘黑六字明王’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