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内证 [佛学大词典]
梵语pratya^tma^dhigama。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之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于外之活动,称为外用。内证系自己所独自证得者,故又称己证。由此独自证得之见解所开示之法,即称为己证法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二(大四六·二二五下):‘五百比丘,无非正说,各说己证,名随自意。’成实论卷一(大三二·二四四中):‘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俱舍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九、大日经疏卷一、法华玄义卷五上]
内薰 [佛学大词典]
‘外薰’之对称。众生心内有本觉之真如,薰习于无明,令迷妄之心厌生死之苦,而求涅槃之乐,称为内薰。反之,佛菩萨之教法及自身之修行,则称外薰。[新译大乘起信论序]
内藏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韩国全罗北道井邑郡。灵隐祖师于百济武王三十七年(636)开创,初名灵隐寺。及至李朝时代明宗王二十二年(1567),希默大师重建寺宇,寺号改称‘内藏山内藏寺’。后历经四次重修,迄一九五○年韩战爆发之际全寺烧毁,现存者系以后所改建。
内斋 [佛学大词典]
指皇帝于其诞日,诏选高僧入内殿赐食,并厚施财物,以徼福寿之仪式。起于后魏之际,自唐代宗设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宫饭嚫,称为内斋。[大宋僧史略卷下]
内缚拳 [佛学大词典]
为六种拳印之第四。又作二手拳、内掌拳。指向内相叉拳合掌。即十指叉手为拳,右指加于左指之上,而于掌内相叉。[大日经疏卷十三](参阅‘六种拳印’1304)
内学年刊 [佛学大词典]
民初支那内学院之佛教研究刊物。共分四辑,出版年代起于民国十三年(1924),迄十七年止。近年来,台湾坊间有流通本,将四辑结集为一册,以‘内学’之名行世。其中撰文者,皆为内学院教授,亦即当时佛学界名家,故诸文皆甚具分量,颇受学术界重视。其要目如下:第一辑:今日之佛法研究(欧阳渐)、显扬圣教论大意(吕澄)、杂阿含经刊定记(吕澄)、释迦时代之外道(汤用彤)等十余篇。第二辑:龙树法相学(欧阳渐)、楞伽疏决(欧阳渐)、杂阿含蕴颂略释(聂耦庚)、西藏传本摄大乘论(吕澄译)、起信论唯识释质疑(王恩洋)、境相章(熊十力)等十余篇。第三辑:支那内学院院训释上篇(欧阳渐)、诸家戒本通论(吕澄等四人)、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吕澄)、入论十四因过解(吕澄)等五篇。第四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欧阳渐)、南传念安般经(汤用彤译)、观所缘释论会译(吕澄、印沧)、集量论释略抄(吕澄)等六篇。
内缘 [佛学大词典]
与‘外缘’相对称。(一)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事象,称为内缘;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认识事象,称为外缘。(二)谓亲近之缘由。疏远之缘由,则称为外缘。
内障 [佛学大词典]
指吾人心内之障碍,即贪欲、嗔恚、愚痴等诸烦恼。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三七中):‘或有依内障不得食鬼,谓口如针孔,腹如大山,纵逢饮食,无由啖之。’
内种 [佛学大词典]
‘外种’之对称。法相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有漏无漏一切之种子为内种。此种子能生现行,即色心万象本源之真种子。
内尘 [佛学大词典]
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
内道场 [佛学大词典]
又作内寺。指大内之道场。即设于宫中之佛事修行场所。其始设年代,诸典所说不一。依晋书帝纪第九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于殿内建精舍,引诸沙门修行佛事。佛祖统纪卷三十七梁天监十六年(517)条载,武帝敕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居禁中讲论法集,注解经文,其下注云,此为内道场之始。另据大宋僧史略卷中,内道场起于后魏,至隋炀帝时始有其名,并谓武则天尝于洛阳大内置内道场,中宗、睿宗均不改其制。代宗时,常令僧百余人于宫中陈设佛像经教念诵,称为内道场。由上可知,内道场乃东晋以来宫中所设之祠佛场所,至唐代崇信益盛。其后唐德宗撤内道场,顺宗复之,以僧录端甫掌内殿之法仪。文宗又罢长生殿之内道场。武宗会昌(841~846)初年,以德阳节复之,四年又诏停。北宋初,于滋福等殿安置佛像经藏,称为内寺。至南宋则以传法院专掌内道场之法事。[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一北齐天统元年条、开元释教录卷九义净传、佛祖统纪卷四十三、续高僧传卷十二、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四、唐书列传第七十]
内道 [佛学大词典]
‘外道’之对称。佛教对于其他教门而称自教之教法为内道。有关内外道之分别,各家说法不一。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七载,道有常、无常二种,内道之道称为常,外道之道称为无常。同经卷三十五载,有说佛性即是内道,盖因菩萨虽于无量劫中修习外道,若离内道,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道安于所著二教论中主张,凡救形之教称为外,济神之典称为内,以释教为内,儒教为外。佛教一般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法印为内外二道之分域,然无相大乘不局限此说,如十二门论疏谓道无内外,随行人之道乃成内外分别,即于所得中道之立场,显示不执着于内外一异之差别相。
内煮 [佛学大词典]
即指比丘于僧房内所炊煮之食物。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内等净 [佛学大词典]
略称内净。乃第二静虑四支中之第一支。以信根为其体。俱舍论卷二十八举出二说:(一)有部异师之说,谓第二静虑远离寻伺之鼓动,相续清净转。反之,若有寻伺鼓动,相续不清净转,如河中有浪,内心等流不清净。(二)有部之正义,谓内等净以信根为体,证得第二静虑,则离初定之染而生定地之信,远离外之粗动,于内门转,前念后念等流相续。即信为净相,离外均流,等同内心,故称内等净。[显扬圣教论卷十九、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法界次第卷上]
内众 [佛学大词典]
即僧众。相对于外俗,故称内众。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下):‘佛制毗尼,紏绳内众。’
内眷属 [佛学大词典]
‘大眷属’之对称。即诸佛眷属中,在内常随给侍者。反之,在外辅佐大化者,称为大眷属。如释迦昔时修苦行时有五人给侍,得道之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是为其内眷属;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须菩提等诸圣人及文殊师利、弥勒等,则为大眷属。又在真言宗,大日如来以虚空无垢执金刚等十九执金刚为内眷属,文殊、普贤等四菩萨则为其大眷属。善导则以出家、在家分别内外眷属,以佛弟子等为内眷属,而以佛之伯叔等为外眷属。[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日经疏卷一、观无量寿佛经疏序分义(善导)]
内教 [佛学大词典]
(一)佛家自称其教为内教,以他教为外教。道安二教论谓救形之教为外教,故以儒道等九流为外教,而以释教为内教。[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二)佛教之经论书籍,称为内典,亦称内教。
内舍 [佛学大词典]
舍己之肉躯而施与他人。即菩萨十施中之内施。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下):‘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参阅‘十施’456)
内宿食 [佛学大词典]
将食物置于比丘住处,经一宿者,称为内宿食,乃不净食之一,比丘不许食之。
内阵 [佛学大词典]
又作内陈。为‘外阵’之对称。指于佛堂或变相图绘等安置本尊之中央部分。其外侧称为外阵。又佛殿内僧众之坐处,区画内外,内部为内阵,外面为外阵。(参阅‘外阵’1866)
内院 [佛学大词典]
兜率天二院之一。兜率天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有内外二院,内院称善法堂,大神牢度跋提所造,为弥勒菩萨最后身之住处,菩萨常于此处为诸天人说法。[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普曜经卷一](参阅‘兜率天’4385)
内秘 [佛学大词典]
谓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故作声闻、缘觉等二乘人,以方便化诸众生,如富楼那比丘、舍利弗等即是。法华玄义卷六(大三三·七五六中):‘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
内胎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央之中台八叶院。大日经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七上):‘谓头为内胎,心以上为第一院,脐以上为第二院,脐以下为第三院。’
内界 [佛学大词典]
‘外界’之对称。(一)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无形之心意为内界,有形之身体为外界。(二)六界中地、水、火、风、空等五界为外界,第六之识界为内界。
内门转 [佛学大词典]
‘外门转’之对称。心识缘心内之法及理性等,具有自证内省之功用者,称为内门转。即向内面而转之义。反之,心识缘外界对象而作用,称为外门转。八识中,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均属内门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唯缘现在之境,由外在对象而起作用,是为外门转;第六意识则通于内外二门转。[成唯识论卷七]
内空 [佛学大词典]
梵语adhya^tma-s/u^nyata^。十八空之一。内,指六内处。谓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之中,无我、我所,亦无眼等之法。[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参阅‘十八空’353)
内法 [佛学大词典]
即指佛法。相对于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法,佛教自称为内法、内教、内道、内学、内明。佛法以外之教法、教说,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学问,称为外法、外教、外道、外学。
内明 [佛学大词典]
梵语adhya^tmavidya^。又作内术、内明处。五明之一。相对于‘声明’、‘工巧明’等学艺,而专心思索佛所说五乘因果之妙理,即指形而上之学问。然印度外道婆罗门教徒亦各以其所宗称为内明。[菩萨善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大唐西域记卷二、翻译名义集卷十四、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二中](参阅‘五明’1112)
内典录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大唐内典录之略称。唐代道宣撰于长安西明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内容为后汉至初唐之译经经目,共分十录。继本书之后,另有续大唐内典录(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一卷,历代或谓系唐代智升所撰,或谓乃道宣补着,无有定论。[法苑珠林卷一○○、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参阅‘大唐内典录’832)
内典尘露章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日僧凝然着。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三。概述日本十宗(南都六宗与天台、真言、净土、禅宗)之教义,并记各宗弘传之概况。与八宗纲要同为重要之佛教入门书。
内典 [佛学大词典]
又作内经、内教。指佛教之经论书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称外典。大智度论有‘习外典如以刀割泥,无所成而刀自损’之语。道安之二教论(广弘明集卷八所收)则谓(大五二·一三六下):‘救形之教,教称为外;济神之典,典号为内。’用于书名方面则有南朝梁代虞孝敬之内典博要、唐朝道宣之大唐内典录等。[百论疏卷中之下、广弘明集卷十九、卷二十二、翻译名义集卷十四、华严原人论解卷上]
内供奉 [佛学大词典]
又作内供、供奉。谓宫中斋会时,于内道场任读师等职者。此职名始设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时由元皎补任内供之职。在日本,自古由十禅师兼职,故又称内供奉十禅师。[大宋僧史略卷下、类聚名物考卷三]
内我 [佛学大词典]
‘外我’之对称。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内,常一不变而能运转此身之主宰者,即自我,俗称灵魂。佛教主张诸法无我,故反对‘常恒不变而为主宰’的内我之存在,而谓执着于此理者,为内我外道,系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卷七](参阅‘三十种外道’519、‘外我’1860)
内佛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持佛。即以本尊佛为中心,其旁或下方奉祀自家历代祖先牌位之佛坛。(二)有别于寺院本堂佛殿,属住持个人之持佛及祀缘者灵位之佛坛。又寺院中,祀内佛之场所,或在家人之小佛堂,均称内佛堂。
内因外缘 [佛学大词典]
凡能直接产生结果之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之外在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如欲受身时,以自己之业识为内因,而以父母之精血为外缘。又于净土门,相对以佛之本愿为外缘,而以定散之行或真实之信为往生之内因。[入阿毗达磨论卷下、成唯识论卷八、观经疏序分义、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三](参阅‘因果’2293、‘因缘’2301)
内外道 [佛学大词典]
(一)内道与外道之并称,犹言内教外教。指佛教及佛教以外之一切教说。(二)于佛教内,特指教内之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等。据净名玄论卷一、维摩经义疏卷一等所载,犊子部虽主张五蕴由四大所和合而成,然未能入‘空无我’观,而计执有‘我’、有‘法’;方广道人主张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乃为一种误解‘空’之真义之‘恶取空’。此两类外道之宗义虽皆出自佛法,然却妄有所执,遂被视为‘附佛法外道’。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九(大三八·八二六上):‘若大乘中,但论观别,释名何殊,文中凡出四家,一毗昙、二犊子、三成实、四方广道人,其中犊子、方广是附佛法外道,自以聪明读佛经书而生一见。’[大智度论卷一、大日经疏卷二]
内外舍 [佛学大词典]
内指肉躯,外指财物名利等,此二者皆可施舍他人,称为内外舍。即菩萨所修十施中之内外施。(参阅‘十施’456)
内外曼荼罗 [佛学大词典]
内心曼荼罗与外相曼荼罗之合称。内心曼荼罗又称心中曼荼罗、内坛、心坛,外相曼荼罗又称心外曼荼罗、外坛。前者系住于大日如来自证之境界而说之心内本地曼荼罗,后者为如来住于等至三昧而示现之心外加持之曼荼罗。又深行阿阇梨以观想在心中画作诸佛圣众之秘密曼荼罗,称为内心曼荼罗。浅行阿阇梨于心外造七日作坛等之事业坛世谛曼荼罗,称为外相曼荼罗。[大日经卷五入秘密漫荼罗位品、大日经疏卷十六、大日经疏演奥钞卷五十四末]
内外兼明 [佛学大词典]
五明之中,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等前四明为外明,其第五者,即明自家之宗旨者为内明。五明熟习兼备,称为内外兼明。在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为内明,婆罗门则以四吠陀论为内明。[大唐西域记卷二](参阅‘五明’1112)
内外空 [佛学大词典]
梵语adhya^tma-bahirdha^-s/u^nyata^。十八空之一。又作身空、自身空。谓观内六根、外六境等内外二法中,俱无我、我所,亦无内外之法。(参阅‘十八空’353)
内外不二门 [佛学大词典]
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而论内外境之不二。外境,指众生、诸佛及依报;内境,指自己之心法。观内外二境,而使其相互融合,入于不二之妙,称为内外不二门。即托外境之依正色心,观‘即空、即假、即中’,又了知外境之色心一念无念,唯有内体三千之实性,以显示心、佛、众生三法其性无殊之意。[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参阅‘十不二门’374)
内外三教 [佛学大词典]
于我国,指儒教、道教、佛教。于日本,则指神教、儒教、佛教。
内四供养 [佛学大词典]
内院之四供养。又作内四供、内供养、内供。‘外四供养’之对称。即在金刚界曼荼罗金刚轮内四隅之嬉、鬘、歌、舞四菩萨。系由中央大日如来心中流出以供养四佛者。依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载,金刚嬉菩萨供养东方阿■(不动)如来,金刚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金刚歌菩萨供养西方弥陀如来(观自在王),金刚舞菩萨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分别住于四佛曼荼罗左侧之月轮内。又依秘藏记所载,金刚嬉菩萨身为黑色,金刚鬘菩萨为白黄色,金刚歌菩萨为白肉色,金刚舞菩萨为青色,此系现图内四供养形像之通轨。但理趣会则依据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三之说,安置内四供养于外院。[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二](参阅‘外四供养’1858)
内心 [佛学大词典]
相对于外形,故称内心。正法念处经卷二(大一七·七下):‘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内五股印 [佛学大词典]
‘外五股印’之对称。全称内缚五股印。又作金刚印。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印相为虚心合掌,左右无名指于掌中相交,二拇指、中指、小指皆直立而相合,二食指各屈第三节,置于中指指背而互不相着。[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卷七供养仪式品、大日经疏卷十三](参阅‘五股印’1116)
内五法 [佛学大词典]
又作内五事。为难提释经所载五种发自内心之法。即:(一)舍不信意,谓佛弟子于如来之法,应常存正信之意,则无量法门皆可从此而入;若有不信之意,悉当除去。(二)舍不净行,谓佛弟子当受持如来戒法,常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则一切烦恼不能染污;若有不净之行,悉当除去。(三)舍悭贪心,谓佛弟子当以财、法广施于人,则能饶益一切;若有悭贪之心,悉当除去。(四)舍愚痴心,谓佛弟子当以智慧之心照了诸法,通达无碍,不为惑业所覆蔽;若有愚痴之心,悉当除去。(五)莫乐不闻,谓佛弟子常当亲近善友,于诸法广学多闻,究明其义;若远离善知识,则独学寡闻,无所开悟,而于诸行不能进修。
内凡 [佛学大词典]
‘外凡’之对称。为见道以前阶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其对正理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内凡,未发相似之智解者称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贤位为外凡,而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为内凡。大乘以十信伏忍位为外凡,而以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为内凡。天台家于四教所配之位次各异,藏教配于暖等四善根位,通教配于大品十地中之性地,别教配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圆教配于六即中之相似即。[成实论卷十五智相品、大乘义章卷十七、卷十八本、四教义卷二、卷四、卷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五、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卷下]
允堪 [佛学大词典]
(?~1061)宋代律学名僧。浙江钱塘人。少从慧思出家,博通内外典,后从仁和择悟习南山律,深得奥义,先后于杭州大昭庆寺、苏州开元寺、秀州精严寺等名刹建立戒坛,宣扬南山律宗。曾注释并发挥南山律师道宣之戒律学十书,而成会正记、发挥记、正源记等十二部,世称十本记主。其于律学上之论说有关绕佛方向之左右、衣制之长短等见解,异于当时灵芝寺元照律师所著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之义;时人乃称允堪为会正宗,元照则被称为资持家。后于宋嘉祐六年十一月入寂,年寿不详。谥号‘真悟智圆律师’。[佛祖统纪卷四十五、释氏稽古略卷四、昭庆寺志\ 八]
允若 [佛学大词典]
(1280~1359)元代僧。绍兴相里(浙江绍兴)人。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十五岁出家,后从上竺湛堂性澄受天台教典,服膺法智之说。英宗时,赐‘慈光圆照’之号。历主净圣、兴化、圆通、上竺诸刹,晚年退居云门寺。能诗,世推为云门三高之一。元至正(1341~1367)年间,天下大乱,干戈纷扰,至正十九年为乱贼所害,世寿八十。师生平风范淡远,不苟言笑,待人接物,从不伏就,赵子昂誉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有集庆友奎、演福良谨、隆德法让、净圣圆证等人。著有内外集行世。[大明高僧传卷一、续释氏稽古略卷一、宋学士集卷五、宋学士全集补遗卷七]
允文 [佛学大词典]
(805~882)唐代僧。秀州嘉禾(浙江嘉兴)人,俗姓朱。字执经。自少入道,及长,精通相部律及中观论。唐开成元年(836),止於越州嘉祥寺,敷阐毗尼。后移居静林寺讲涅槃,学众踰千。会昌法难之后,住越之开元寺,宣讲律乘。中和二年六月入寂,世寿七十八。师素通儒典,善为文,尝自撰墓志,详述志业,时人称奇。[宋高僧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