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十一识 [佛学大词典]
谓由阿赖耶识之变异而生起十一种识之差别。即:(一)身识,指眼等五根。(二)身者识,即染污识。(三)受者识,又作能受识,指意根,即第八、七、六后三识。 (四)应受识,又作彼所受识或尘识,指色等六尘。(五)正受识,又作彼能受识或用识,即眼识等能缘之六识界。(六)世识,生死相续不断绝之识。(七)数识,一乃至无数算计量度之识。(八)处识,又作器识,即四大五尘等之器世间。(九)言说识,即依于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十)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即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有地狱、人、天等六趣之异。(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即一切生死不离善恶两道。[摄大乘论本卷中、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五、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四]
十一声 [佛学大词典]
为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举出之十一种声。又称十一种声。即:(一)可意声,即和适其意之欢乐声。(二)不可意声,即违逆其意之愁苦声。(三)俱相违声,指不苦不乐之声。(四)因受大种声,又作执受(有感觉)大种声。指由内之四大种所出,如语言等声。(五)因不受大种声,又作不执受大种声。指由外之四大种所出,如树木等声。 (六)因俱大种声,又作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指由内外之四大种相依所出,如以手击鼓等声。(七)世所共成声,指世人谈话等声。(八)成所引声,指为济度众生,圣者所说之声。 (九)遍计所执声,指执著有无断常之外道所说声。(十)圣言所摄声,指见言见、不见言不见、闻言闻、不闻言不闻、觉言觉、不觉言不觉、知言知、不知言不知等八种正声。(十一)非圣言所摄声,指与前项所列之八种言说相反,即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不正声。形成此十一种声之因有五,即:相、损益、因差别、说差别、言差别等故。[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七(澄观)]
十一种稠林 [佛学大词典]
稠林者,喻种种烦恼交络繁茂。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有十一种之稠林,即:心、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差别等之稠林。
十一种月喻 [佛学大词典]
据南本涅槃经卷九载,如来为救度众生,随机而演说种种法要,能破一切众生之无明,令其皆能远离贪、嗔、痴等烦恼,而获得涅槃清净之乐;犹如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故以月为喻。即:(一)能破暗,谓如来种种说法能破除一切众生无明大暗;犹如月盛满之时,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二)令见道非道,谓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皆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犹如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或非路,皆令众生明见。(三)令见道邪正,谓如来开示生死邪险之途,令众生趋于涅槃平正之道;犹如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路之邪正险夷,皆令众生明见。(四)除郁蒸得清凉,谓如来说法令人皆能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生死之苦,而获涅槃清凉之乐;犹如月盛满之时,虽遇炎暑郁结之蒸热,然令清凉之气袭人。(五)破坏萤火高心,谓如来出世,正法昭著,一切外道邪见之光明悉皆破坏;犹如月盛满之时,一切山河大地无不普照,而萤火之光悉皆不现。(六)息盗贼想,谓如来说法令众生破无明暗,一切烦恼皆不复生;犹如月盛满之时,一切幽暗无不朗耀,使盗贼窃取之想法自然息止。(七)除畏恶兽心,谓如来说法开示众生正见,令其烦恼盖障悉皆除灭;犹如月盛满之时,一切幽暗无不照烛,令旷野夜行之人于恶兽出没时皆能明见。(八)开敷优钵罗华,优钵罗华,指青莲。谓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一切众生所有心华悉皆敷荣;犹如月盛满之时,因其光照之故,华乃开敷。(九)合莲华,谓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令众生被五欲覆盖之心不复发起;犹如月盛满之时,因其光照之故,莲华开而复合。(十)发行人进路心,谓如来说法令诸众生勇猛进修,趣向大涅槃之道;犹如月盛满之时,一切道路邪正夷险悉皆明白,使行者之心欢喜前进。(十一)令众生受乐,谓如来说法开示明了,令众生修习禅定,破诸烦恼,而得解脱之乐;犹如月盛满之时,令人赏玩而生娱乐心。
十一种不还 [佛学大词典]
指成实论所举的十一种不还之圣者。即:(一)现般,不还之圣者,不生于上界,而于欲界之现身断余惑般涅槃。(二)转世,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而得罗汉果。(三)中般,死于欲界而往色界,于中有之位断余惑而般涅槃。(四)生般,生于色界,速断余惑而般涅槃。(五)有行般,生于色界,加行勤修,经短暂之时而般涅槃。 (六)无行般,生于色界,懈怠无加行,经长久之时,余惑自解脱而般涅槃。(七)乐慧,(八) 乐定,此二者同属上流般,前者生于色究竟天,断余惑而般涅槃;后者生于无色界有顶天,断余惑而般涅槃,彼虽生于无色界,以经色界之生,故摄于色界。(九)信解,(十) 见至,此二者乃修道中钝、利之二根,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十一)身证者,乃入灭尽定而身得寂静乐者。[大乘义章卷十一本]
十一遍使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一遍行惑。指遍行因之惑。即迷于苦谛十惑中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迷于集谛七惑中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此十一者为一切烦恼之生因,遍生一切惑。[俱舍论卷十九](参阅‘六因’1256 )
十一号 [佛学大词典]
指诸佛之通号有十一种。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盖佛之通号俱为十一种,诸经论开合之而谓十号。如十号经中以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成实论卷一、菩萨地持经卷三皆以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法华经序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助念佛三昧品、大智度论卷二](参阅‘如来’2346)
十一想 [佛学大词典]
佛告比丘,当以十一想思念如来。十一想即:(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意,(六)苦乐不以为忧,(七)意不忘失,(八)止观现在前,(九)三昧意无休息,(十)智慧意无量,(十一)观佛无厌足。[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十一善 [佛学大词典]
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深信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种。(二)惭,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三)愧,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往昔所作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而无所染着。(五)无嗔,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心常忍辱,不起忿怒。(六)无痴,谓于一切理事等法,明解决了,无所迷惑。(七)勤,谓于一切善法,精进修习,不生懈怠,圆满善业。(八)安,安即轻安。谓远离粗重恼乱,及除障定之法,调畅身心,而转安适。(九)不放逸,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于所断之惑及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满世间出世间之一切善法,而无放逸。(十)行舍,谓精进身、口、意三业,令心平等,寂静而住,舍离一切掉举、昏沉等障。(十一)不害,谓于一切有情众生,无所损恼,不加嗔恚,常运慈悲之心,拔其危苦,与其安乐。[成唯识论卷六]
十一净 [佛学大词典]
乃地前至地上菩萨所具之十一种净。即:(一)种性净,菩萨于种性住习一切佛法种子,在身离粗烦恼。(二)解行净,菩萨于解行住修习净念,断除诸过,趣入出道。(三)净心净,菩萨于欢喜地得不坏之净,信念三宝,于大菩提净心趣求。(四)惑净,菩萨于离垢地性戒具足,微过悉离。(五)意净,菩萨于明地得世谛禅,厌伏烦恼,定心清净。(六)正见净,菩萨于四、五、六地观菩提分,觉诸缘起,灭除邪惑。(七)一切方便行满足净,菩萨于远行地修习一切十方便慧,发起胜行,增上满足。(八)真实智神通净,菩萨于第八地成就巧慧,具五神通,作用无尽。(九)正义无尽说无碍净,菩萨于第九地得智成就,知义无尽,而起四无碍辩,自在无碍。(十)随一切种所知净,菩萨于第十地成就佛之七种智慧,于一切种所知法中,知见无碍。(十一)一切烦恼智障习使净,终入于佛地,一切障习永亡,果德圆满。[菩萨地持经卷九、大乘义章卷十五]
十一殊胜 [佛学大词典]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对治胜等十一种殊胜事。即:(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识等五支)、能生(爱等三支)、所生(生等二支)之缘起法。(五)转异胜者,谓无明能于随眠、缠缚、相应、不共等四转起之相用而异。(六)邪行胜者,由迷于无明谛理,而起增益(有执常见)、损减(空执断见)之行相。(七)相状胜者,无明微细之自相,遍转爱与非爱诸法之共相。(八)作业胜者,无明能为生死所依之事业,亦能为障碍涅槃之事业。 (九)障碍胜者,无明能障碍胜法(无漏有为)、广法(无漏无为)。(十)随转胜者,无明能随转三途至有顶。(十一)对治胜者,无明非有漏智所对治,而乃见、修二道之无漏智所对治。[缘起经、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略述法相义卷中]
十一面观音 [佛学大词典]
梵名Eka^das/a -mukha 。六观音之一,七观音之一。又作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大光普照观世音菩萨。渊源于印度婆罗门教之十一荒神(梵Eka^das/a -rudra ),或于西元五、六世纪顷掺入佛教。其十一面之配置有种种不同,又有二臂、四臂、八臂等异。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下记载其四臂之像,身长一尺三寸,前三面作寂静相,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现相,后一面为笑怒相,顶上之一面作如来相。又印度孟买甘赫瑞(Kanheri)石窟安置之四臂像,本面顶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加一面,凡十一面,四臂中左第一手持莲花,右第一手结施无畏印,其他二手所持之物不明。我国山西天龙山第九窟、炖煌千佛洞伯希和第一○二号皆有十一面观音像,前者二臂,后者八臂。有关示现十一面之意义,依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载,顶上之佛面表示佛果,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而生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嗔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相,见净业者,发希有赞,劝进佛道;最后一面暴大笑面,见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改恶向道。 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十一面观音位列苏悉地院之最左端。具四臂,本面两侧各一面(忿怒形),其上具五面,其上复有三面。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军持(瓶),右第一手捻小指、食指,第二手捻小指、无名指。祈求十一面观音,可望除病、灭罪。又以十一面观音为中尊建立之曼荼罗,称为十一面观音曼荼罗。此外,日本十一面观音像之较著名者,有藏于圣林寺、观音寺之天平佛(木心干漆)等。[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十一面神咒心经、陀罗尼集经卷四]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ukhadas/aikavidya^ -mantra-hr!daya 。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经。与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为同本异译。乃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及其咒法。佛一时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时,观世音菩萨在会中,为除灭一切众生之忧恼、病苦、障难、灾怪、恶梦等,而说十一面观世音之心咒。次载持诵此咒之功德,复说七种咒法。
十一面真言 [佛学大词典]
指十一面观音之真言,有大、小二咒。大咒为:根本陀罗尼唵娜罗娜罗地哩地哩度噜度噜壹知缚知者隶者隶碆罗者隶钵罗者隶矩苏铭 矩苏摩缚隶壹里弭里止里止致惹罗摩跛曩也跛罗摩秫驮萨怛缚摩诃迦噜尼迦娑缚诃。小咒为:唵噜鸡入缚罗纥哩。[陀罗尼集经卷四、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不空)、十一面神咒心经(玄奘)]
十一苦法 [佛学大词典]
乃谓十一种苦行之方式。即:(一)阿练若(无诤声,适修行之闲处), (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行者若能于十一年间行此法,现身即成就阿那含,来生必能成就阿罗汉。[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六]
十一门科 [佛学大词典]
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观无量寿经九品之义,于其文前定九品之通科十一门。又作十一门义。即:(一)总明告命。(二)辨定其位。(三)总举有缘之类。(四)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正明受法不同。(七)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明回所修行,愿往生弥陀佛国。(九)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速。(十)明到彼处,华开迟速不同。(十一)明华开以后得益有异。九品各有十一义,相乘为九十九义,加以总义,计为一百义。[观经散善要义释观门义钞卷一]
十一空 [佛学大词典]
谓破种种邪见之十一种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空者,究竟而无实体。[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大乘义章卷四](参阅‘十八空’353)
十一法 [佛学大词典]
指比丘所应成就之十一法。即:(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以上为五分法身。(六)根寂,即六根寂静。(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着利。
十一生类 [佛学大词典]
谓十一种不同之生类。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等十生,加一以总通之一生而为十一生。卵生者,如鸟于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胎生者,如人于母胎成体而后出生。湿生者,如虫依湿气而生。化生者,如诸天、地狱及劫初之众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有色生者,如色界四禅天之众生。无色生者,如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有想生者,如三界九地中,第四禅无想天外之一切众生。无想生者,如无想天之众生。非有想生及非无想生则二分非想非非想处之一处,为非想非非想处之众生。[金刚经、性灵集卷六]
十一力 [佛学大词典]
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即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此中,大慈悲力与大誓愿力二者,乃弥陀之因力。法藏菩萨于因位时,以大慈悲发起四十八大愿,由此大慈悲、大誓愿之因力故,行者临命终时,能蒙护持之益,得无障碍。大智慧力、大三昧力二者,乃弥陀之果力,即佛之定、慧二德力。以佛之禅定、智慧二德究竟圆满,于一切诸法上更无障碍,故称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者,即无量寿经卷上所谓之威神力,总称佛果上之自在神力。大摧邪力者,乃佛以自在神力摧破诸邪恶外道之力。大降魔力者,即以同于佛果上之神力降伏魔障之力。由以上诸力故,能除邪见、恶魔之障。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等三者,出于六神通中之天眼通、天耳通及他心通。以天眼通力能观察远方异地之事;以天耳通力能自在闻取任何远方微细之声;以他心通力能鉴察魔力,故依此三力,得先见魔事获不蒙其障害之益。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者,乃摄取不舍之力,为弥陀不共之别德,他佛虽亦具此光明,然非摄取行者不舍之力,故谓为弥陀一佛不共之摄取力。[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元照)]
十 [佛学大词典]
华严圆教以‘十’说诸法之数量。‘十’数表圆,以此现其圆满无尽。[华严探玄记卷三、演密钞卷五]
力无所畏 [佛学大词典]
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又作四无畏,即:(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九](参阅‘十力’361、‘四无所畏’1773)
力者 [佛学大词典]
指附属寺院之扛舆僧。又作力者法师。乃因昔释尊入灭时,拘尸那城诸力士舁佛棺,故诸山之舆夫称为力者。在日本,出家者以力业为事,好斗,或作奴仆事之堕落僧,称为力者法师,如僧兵之徒。又持武器以装饰法席之警卫,亦称力者。(参阅‘力士’321)
力金 [佛学大词典]
(1327~1373)元末明初僧。吴郡人,俗姓姚。字西白。号白庵。少小入道,十一岁受具足戒,博通经论,特善天台教观,师事道原衍公,尽其奥蕴。后慕禅法,依虎林古鼎铭公参究,一日言下悟机,遂命分座。至正年间出主瑞光寺,迁嘉兴天宁寺,赐号‘圆通普祐禅师’。洪武六年示寂,享年四十七。[增集续传灯录卷五、补续僧传附宋濂撰行业碑、宋学士集卷二十九]
力波罗蜜菩萨 [佛学大词典]
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号勇力金刚。位于胎藏曼荼罗虚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肘伸展直竖,手握荷叶,叶上有一狮子。左手握拳插腰,面向右,视所持物。两足右内左外相交,坐于赤莲上。印契为二手内相叉,左右中指、食指、拇指皆竖头相合。其真言为‘唵娜么宁母你帝吽贺贺吽弱’。如结此印,并诵真言三遍,即能灭劣意业种,获得思择力与修习力。并可伏诸烦恼,断诸惑业,于修道时决定胜解,一切天魔恶友不能移易,获得不退转之圣果。[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卷下、秘藏记]
力士生地 [佛学大词典]
指拘尸那揭罗城,此地为力士一族之所生处,故称力士生地。据大般涅槃经疏卷一之解说,力士生地者,人中力士,力敌千人,凡三十万,共为群党,无所臣属,以法自持,亦不暴乱,是为土著,故称生地。[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参阅‘力士’321)
力士 [佛学大词典]
(一)大力之男子。 (二) 大力之一族,即末罗族,住拘尸那揭罗城。即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末罗国,佛涅槃时,由其族台佛棺木。长阿含经卷四称力士为末罗。(参阅‘末罗’1946) (三)或作金刚力士之略称。(参阅‘那罗延天’3029)
力 [佛学大词典]
梵语bala,音译波罗;或bala^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择力、修习力。(三)自力、他力。(四)指产生菩提心之力有自力、他力、因力、方便力等四力。(参阅‘二力’169、‘十波罗蜜’449、‘四力’1628)
刀轮地狱 [佛学大词典]
以刀山、刀轮惩治罪人之地狱。为乐见他人苦恼,杀害众生者所生之处。此狱四面皆山,山间积刀如塼,虚空中有八百万亿大刀轮,如雨滴下。罪人临命终时,患逆气病,心中充满烦闷如坚石,遂有得利刀削之而快之念,狱卒应其念来利刀,割重病,罪人得大欢喜,绝命而生刀山间,四山一时而合,切其身。又有狱卒驱罪人登刀山,未至山顶,伤及足乃至胸,因畏狱卒,匍匐登山,狱卒以刀树相扑,尚未死之际,有铁狗、铁虫来啄。又罪人脚着铁轮,自空而落,如是一日一夜,有六十亿生死,经八千万岁,五百世生于畜牲,复受五百世卑贱人身,遇善知识始知发心。[观佛三昧海经卷五]
刀途 [佛学大词典]
又作刀涂。三途之一,为饿鬼道之异名。途有二义,一为残害、涂毒之意,一为道途、归趋之意。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二载,以饿鬼道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屠杀、残害,故称为刀途。[翻译名义集卷二、玄应音义卷四]
八辩 [佛学大词典]
谓菩萨之八种辩才。即:(一)不嘶喝辩才,远离大众威德之畏故不嘶喝。(二) 不迷乱辩才,坚住明了而不怯弱。(三)不怖畏辩才,处众中,如师子王无恐惧。(四)不憍慢辩才,远离憍慢之烦恼。(五)义具足辩才,不说无义,契合法相。(六)味具足辩才,能解书论而知文字。(七)不拙涩辩才,积集多劫以来之善巧方便语。(八)应时节辩才,善顺春、夏、秋、冬之四时及初、中、后三分而不差乱交杂。此八种辩才又称为清净辩才。[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八缠 [佛学大词典]
即八种根本烦恼。缠者,烦恼之异称,以烦恼缠缚有情而置生死之牢狱,故称缠。八者即:(一)无惭,于所造之罪,自省无耻者。(二)无愧,于所造之罪,对他无耻者。(三)嫉,于他人之盛事,使心不喜者。(四)悭,于所有之财法,使生吝著者。(五)悔,于所作之善事,使生追悔者。(六)眠,使心闇昧者。(七)掉举,使心不安静者。(八)惛沈,使心惛重者。[俱舍论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卷五十]
八触 [佛学大词典]
谓将得初禅定时,身中所生之八种感触。即:(一)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二)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三)轻触,俄而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四)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稍动。(五)冷触,俄而身如水冷。(六)暖触,俄而身热如火。(七)涩触,俄而身涩如木皮。(八)滑触,俄而身滑如乳。此八触发生之原因,以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二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不明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惧,以为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摩诃止观卷八、卷九]
八觉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八种恶觉、八不善觉。谓众生所生之八种恶念,即欲、嗔、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觉者,新译作‘寻思’,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 (二)嗔觉,嗔恚之念。(三)害觉,又称恼觉,恼害他人之念。(四)亲里觉,常忆亲戚乡里之念。(五)国土觉,常忆国土安危之念。(六)不死觉,积聚财宝,常忆长命不死之念。(七)族姓觉,常忆族姓高贵之念。(八)轻侮觉,恃己之才德而轻侮他人之念。[菩萨地持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成实论卷十四、华严经疏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一]
八颠倒 [佛学大词典]
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八者即:(一)常颠倒,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二)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三)我颠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于自身中强生主宰,妄计为我。(四)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以为净。(五)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六)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七)无我颠倒,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八)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北本涅槃经卷二、俱舍论卷十九、摩诃止观卷二]
八难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as!t!a^v aks!an!a^h!,巴利语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 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
八关斋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失译之优婆夷堕舍迦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同本异译。二经记载之相异处为:优婆夷堕舍迦经载,佛陀对毗舍佉鹿子母教以每月六日持八斋戒之法,并说其持斋之功德将大于以十六国中之珍宝布施僧伽之功德;本经已将此简化,说法对象仅为比丘等,又其持斋功德之量谓远比五大河之水量为多。[历代三宝纪卷十、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三、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八]
八关斋戒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t!a^n%ga-samanva^gatopava^sa,巴利语at!t!han%ga- samanna^gata uposatha,或 at!t!han%gika uposatha。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之学处。受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又作长养律仪、近住律仪、八戒、八支斋戒、八分斋戒、八戒斋、八斋戒、八禁、八所应离。‘八’指持八种戒,‘关’即闭之意,‘戒’有防非止恶之作用。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便可关闭恶道之门。八戒中前七支为戒,后一支不非时食为斋,合之称为八关斋戒。此八法,佛陀制定于每月六斋日受持,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以中国农历算,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佛教虽有出家与在家弟子,但佛法以出世解脱为目的,更以出家为上,受持八关斋戒,令在家学佛者熏习长养出世善根,故称长养律仪。又因受此八戒,一日一夜远离家居,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故又称近住律仪。八关斋戒为八种斋戒法,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非时食。又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故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参阅‘斋戒’6546)
八识缘境广狭 [佛学大词典]
为唯识宗所立之八识,其缘境有广、狭之别。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实有之色,称为性境(现前所有实见之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等实有之声,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三)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四)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碱酸苦淡等实有之味,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五)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等实有之触,称为性境;此识所缘,称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六)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二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称为假,是则此识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皆缘,三量(现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故所缘之境广。(七)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故所缘之境最狭。(八)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故所缘之境最广。
八识规矩颂 [佛学大词典]
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着。概述唯识学说,着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之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第八识。无单行本,注释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明昱之八识规矩补注正义(一卷)、智旭之八识规矩直解(一卷)、广益之八识规矩纂释(一卷)等较为著名。
八识规矩补注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文略义深,堪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唯识学之大成。师复撮择精粹,撰颂八识规矩一卷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以其文略义深,后世遂出现多种注解释文,然以此书较为简明直截。本注内容以心意识之问题为主,一部十二偈颂,前三颂明前五识之心王、心所相应生起,次三颂明第六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心所,次三颂明第七识,最后三颂明第八识。
八识心王 [佛学大词典]
眼等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称心所。
八识五重 [佛学大词典]
法相宗所立,就八识而有五重唯识观之法。即观万法唯识之理,由浅至深之五重观想。(参阅‘五重唯识’1123)
八识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t!au vijn~a^na^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其中眼等六识随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识即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而立名。或称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为第七识,阿赖耶识为第八识。又眼至末那乃阿赖耶所生、转易故,总称为转识或七转识;对此,阿赖耶为七转诸法之因,故称根本识、种子识。又有分八识为三能变,阿赖耶识名为初能变,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识以了别为其性,缘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识以恒审思量为其性,乃有覆无记性,唯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自之内我;阿赖耶识为无覆无记性,以微细之行相缘自所变之器界、种子及有根身。地论家以阿陀那(末那识)为妄识,阿赖耶为真识;摄论家则以阿赖耶为妄识,别立第九无垢净识;唯识家则谓识仅限八种,且此诸识皆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净识。[入楞伽经卷八刹那品、成唯识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阅‘识’6697)
八转声 [佛学大词典]
梵语as!t!a vibhaktayah!,巴利语at!t!ha vibhatti^。乃指梵语中名词、代名词与形容词语尾之八种变化。又作八转、八声、八例。即:(一)体格(梵nirdes/e ),又作体声、泛说声。今称主格。‘……是’之意。(二)业格(梵upades!an!e ),又作所作业声、用格。今称受格。‘把……’之意。(三)具格(梵kartr!karan!e ),又作能作具声。或称作格。‘依……’意。(四)为格(梵sa^mprada^nike ),又作所为声。或称与格。‘为……’之意。(五)从格(梵apa^da^ne ),又作所因声。或称夺格。‘从……’之意。(六)属格(梵sva^mivacane )。今称所有格。‘……的’之意。(七) 于格(梵sam!nidha^na^rthe ),又作所依声。或称依格。‘于……’之意。(八)呼格(梵a^mantran!e ),又作呼召声。‘……啊’之意。除呼格之七声,称七例句、七例、七言论句。若以上名词语尾之格例变化,称作苏漫多声。苏漫多为梵语subanta 之音译,又作苏盘多,即语尾有 su 之意。动词之活用变化,称为底彦多声,恰与苏漫多声相反。底彦多为梵语tin%anta 之音译,又作丁岸哆,即字尾有 ti 之意。动词分为自言与为他言两种,各有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之别,并各个活用单数、双数、复数三变化,共成为二个九转声,合而为十八转声(十八转、二九韵)。[瑜伽师地论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西方学法]
八藏 [佛学大词典]
(一)佛所说之圣教分为八种,即:(一)胎化藏,乃说佛在胎中化现之经。(二)中阴藏,乃说从逝世至次生间中有(中阴)之经。(三)摩诃衍方等藏,即大乘经。(四)戒律藏,即律典。(五)十住菩萨藏,乃说菩萨修因证果之大乘经。(六)杂藏,杂说三乘及人天修因证果等之大小乘经。(七)金刚藏,乃说等觉菩萨修因证果之经。(八)佛藏,乃说诸佛所说法、神通变现,以化度众生之大乘经。[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 (二)大小乘各有经、律、论、杂等四藏,合称为八藏。即:(一)经藏,即四阿含经。(二) 律藏,即四分(比丘法、比丘尼法、受戒法、灭诤法)、十诵律等。(三)论藏,即阿毗昙等论。(四)咒藏,即除一切疾病陀罗尼、辟除诸恶陀罗尼等。(以上四者,是为小乘声闻四藏)(五)经藏,即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六)律藏,即菩萨善戒经、梵网经等。(七)论藏,即大智度论、十地经论等。(八)咒藏,即楞严咒、大悲咒等。(以上四者,是为大乘菩萨四藏)[大乘义章卷十三藏义]
八秽 [佛学大词典]
谓比丘八种不合戒律之行为。即:(一)置买田宅,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二)种植根栽,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三) 贮聚谷粟,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贮藏谷粟米麦,是为不净。 (四)畜养奴婢,比丘当闲居静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五)畜养群畜,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牛马等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六)积藏金银钱宝,比丘当以清雅为高,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之金银钱财等物,资生求利,是为不净。(七)积藏象牙刻镂等物,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不生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爱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积藏铜铁釜镬以自煮爨,比丘于众居止,当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积藏釜镬,以自煮爨,是为不净。
八还辩见 [佛学大词典]
又作八还辨见。还者,复之义。世间诸变化相,各还其本所因处,凡有八种,称为八还。辩,为分别之义;见,即能见之性。八还辩见,即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 据楞严经卷二载,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之理,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如来遂以‘心’、‘境’二法辨其真妄,若言‘心’,则谓‘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若言‘境’,则谓‘吾今各还本所因处’,用以显示‘所见之境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之理,故以八种变化之相辩之。即:(一)明还日轮,以日出则明,无日则暗,是则明因于日,故复还于日。然明为所见之尘境,非能见之性。以尘境则有生灭,见性原无生灭,故所见之明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二)暗还黑月,以白月则明,黑月便暗,是则暗因黑月,故复还于黑月。故知所见之暗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暗时,无复见其明。(三)通还户牖,以有户牖,则见通,若无户牖,则不见通,是则通属户牖,故复还于户牖。故知所见之通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通处,无复见其壅。(四)壅还墙宇,以有墙宇,则见壅,若无墙宇,则不见壅,是则壅属墙宇,故复还于墙宇。故知所见之壅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无壅处,不复见其通。(五)缘还分别,缘者,系之义。谓有分别所对之处,则有所缘之相,若无所对五尘之境,则无缘相而可分别,是则缘属分别,故复还于分别。故知所缘分别之相可还,而能分别之性不可还。若能分别之性亦可还,则不缘境时,无复知其无分别。(六)顽虚还空,顽者,无知之义。顽虚,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故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七)郁袝还尘,郁者,滞之义。袝者,气盛貌。以有尘象,则见郁袝,无尘则不见其昏滞,是则郁袝属于尘象,故复还于尘象。故知所见郁袝之象则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无尘时,不复见其清明。(八)清明还霁,以澄霁则见清净,昏暗则不能见其明净,是则清明属霁,故复还于霁。故知所见清明之象可还,而能见之性不可还,若能见之性亦可还,则不明时,无复见其昏暗。[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法汇之一)、楞严大义今释(南怀瑾)]
八谛 [佛学大词典]
指八种圣谛。又作八圣谛。(一)有作之四谛与无作之四谛的合称。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有作之四谛为小乘之观谛,彼观未究竟,后更须有所修作,故称为有作。无作之四谛为大乘之观谛,后更无修作,称为无作。又二乘之智力有限量,故又称有量;佛智无限量,故又称无量。[胜鬘经法身品、仁王般若经疏卷三](参阅‘四谛’1840)(二)开演苦等四谛为八种。即:(一)行苦谛,指有为诸行生灭迁流而不住。(二)坏苦谛,可意之法坏。(三)苦苦谛,常合不可意之法。(四)流转谛,指分段生死。(五)流息谛,指涅槃,又作还灭谛。(六)杂染谛,指烦恼、业及生等三种杂染法实为染污。(七)清净谛,指断杂染所得之无为实是清净。(八)正方便谛,谓一切无漏道实为趣涅槃之行。初四者为苦谛,第五为灭谛,第六通苦、集二谛,第七通灭、道二谛,第八为道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 (三)指仁王经所说之八谛。圆测之仁王经疏卷中本引用十地经所载十四谛中后八谛释之。即:(一)觉法之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谛。(二)觉法之差别,故善知差别谛。(三)觉分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四)觉身心之苦恼,故善知事谛。(五)觉诸道之生相续,故善知生谛。(六)毕竟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智、无生智谛。(七)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谛。(八)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集如来智谛。[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
八论 [佛学大词典]
(一)指外道十八大论中之八论,即:(一)肩亡婆论,(或谓系眉亡娑论)简择诸法之是非。(二)那邪毗萨多论(梵Naya -vistara ?),明诸法之道理。(三)伊底呵婆论(梵Itiha^sa ),明传记宿世之事。(四)僧佉论(梵Sa^m!khya ),明二十五谛。(五)课伽论(梵Garga ?),明摄心之法。(六)陀□论(梵Dhanur ),释用兵杖之法。(七)犍闼婆论(梵Gandharva ),明音乐之法。(八)阿输论(梵A^yur ),释医方。[百论疏卷上之下] (二)指赞述瑜伽师地论之义的八种论,为法相宗之八支论。即:(一)唯识二十论,世亲造,慈恩作述记二卷。(二)唯识三十论,世亲造本颂、十师长行,慈恩作述记二十卷。 (三)摄大乘论,无著论本,有世亲、无性作释,有真谛、达摩笈多、玄奘等译本。(四)对法论,无著作,师子觉释,安慧糅之,慈恩作疏。(五)辩中边论,弥勒造颂,世亲释之。(六)缘起论。(七)大庄严论,无著造,波罗颇伽罗密多罗译。(八)成业论,世亲造。此中八论,虽有余人造者,然皆归功于无著,故通称为无着八支论。[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 (三)陈那所造之因明八论,即:(一)观三世论,未译。(二)观总相论,义净译。(三)观境论,疑系玄奘译之观所依论。(四)因明论,未译。(五)似因明论,未译。(六)理门论,玄奘译。(七)取事施设论,未译。(八)集量论,义净曾译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