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十功德 [佛学大词典]
功即功能,能破生死、得涅槃、度众生。此功乃善行利德,故称功德。又作十德、十事功德。据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载,菩萨因修行大涅槃经,可得十事之功德。即:(一)入智功德,观解趣实,称为入智。若辨其相,有五种差别:(1)未闻者能得闻,(2)已闻能为利益,(3)能断疑惑之心,(4)慧心正直而不曲,(5)能知如来之密藏。其中,(1)为闻慧,(2)、(3)为思慧,(4)为修慧,(5)为证智。(二)起通功德,妙用随缘,称为起通。其五种差别为:(1)昔不得而今得,(2)昔不到而今到,(3)昔不闻而今闻,(4)昔不见而今见,(5)昔不知而今知。其中,(1)、(2)为身通, (3)为天耳通,(4)为天眼通,(5)为他心通、宿命通。(三)大无量功德,化心深广,称大无量。即菩萨无缘大悲心,如虚空无所分别,而能普益一切众生。(四)十利益成就功德,行德建立,称为利益成就。有十种差别:(1)根深难拔,(2)于自身生决定想,(3)不观福田及非福田,(4)修佛净土,(5)灭除有余,(6)断除业缘,(7)修清净身,(8)了知诸缘,(9)离怨敌,(10)除二边。(五)五事报果成就功德,报果成就即胜报圆具之意。五事为:(1)诸根完具,六根不缺。(2)不生边地,常处中国,降化随物。(三)诸天爱念。(4)一切人天大众恭敬供养。(5)得宿命智。上举五项中,(1)、(2)是报,(3)、(4)为福,(5)为智。(六)心自在功德,即具金刚定,所为无碍,为诸三昧中第一。(七)修习对治功德,即善于修习四种离过道。(1)亲近善知识,(2)专心听法,(3)系念思惟,(4)如法修行。以此四种方法对治诸过。(八)对治成就功德,解脱德立,称为对治成就。其差别有八:(1)断五事,即色、受、想、行、识。(2)离五事,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3)成六事,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4)修五事,即知定、寂定、心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5)守一事,即菩提心。(6)近四事,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7)信顺一实,即一大乘。(8)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即灭贪嗔痴心,知一切法无碍。(九)修习正道功德,习正道即起修上顺之意。其差别有五:(1)信心,(2)直心,(3)戒心,(4)近善友,(5)多闻。(十)正道成就功德,修习三十七道品,入大涅槃之常乐我净,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此十种功德与五行之关系,通论之,为遍菩萨位之始终所修;若分论之,则五行为初地阶位以前之菩萨所修,十种功德为初地以上之菩萨所修[大乘义章卷十四](参阅‘五行’1085)
十仙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仙。(一)出自涅槃经。指十位婆罗门,即:阇提首那、婆私吒、先尼、迦叶、富那、清净、犊子、纳衣、弘广、须跋陀。彼等皆先与佛论议,终受佛教化,证阿罗汉果。[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九憍陈如品、南本涅槃经卷三十五](二)十种仙人。(参阅‘十行仙’430)
十世隔法异成门 [佛学大词典]
为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时间而言,表示时间之圆融无碍,彰显诸法皆为缘起一体,以破众生执时间有迁流相不能于一念具足之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含过、现、未三际,共为九世,九世诸法不出当前一念,前九世为别,一念为总,总别相合,故称十世;十世区分,不相杂乱,称为隔法;十世隔法相即相入,不失前后长短等差别相,称为异成。时间本无始终,三世相因互摄,故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入时出时、入世出世,相融无碍,乃佛海印定中所表现之无碍相之一。又如智者大师于阅法华经时,入于法华三昧,于一念顷神游灵山,参与千年前释迦开讲之法华盛会,闻佛说法,同时又与千年后之慧思禅师对语,传为千古佳话。[华严经不思议法品、离世间品、普贤行品、华严五教章卷四、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参阅‘十玄门’416)
十世界 [佛学大词典]
(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之义。(二)世界海,色类多、深广之义。(三)世界轮,齐用之义。(四)世界圆满,具德之义。(五)世界分别,不杂之义。(六)世界旋,正旋之义。(七)世界转,侧转之义。(八)世界莲华,敷发之义。(九)世界须弥,胜妙之义。(十)世界相,形貌之义。[华严经搜玄记卷一下] (二)出自新华严经卷七十五,指华藏世界海中十方无量诸世界种所摄之世界,与(一)不同,非十种各别之世界,而系一世界所知之相状。[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疏卷五十九]
十世 [佛学大词典]
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各有三世,而成九世,此九世容融而成一世,合之共为十世。华严经问答卷上就一人之相续而说十世,如过去为畜生,现在为人,未来作佛。其中,过去世之三世:(一)过去之过去,自当体是畜生。(二)过去之现在,即其畜生是现在之人。(三)过去之未来,即其畜生是未来佛。现在世之三世:(一)现在之过去,即现在人是过去之畜生。(二)现在之现在,即是人自为当时之人。(三)现在之未来,即现在人是未来佛。未来世之三世:(一)未来之未来,即其未来佛自为当时之佛。(二) 未来之现在,即其佛是现在之人。(三)未来之过去,即其佛是过去之畜生。如此九世法即是一念,故为第十世。总计之,共有十世。[旧华严经卷三十七、华严五十要问答卷下](参阅‘三世’536)
十王经 [佛学大词典]
为我国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混合而产生之经典,乃冥府信仰与地藏信仰之结合。系描述人于死后之世界,将因生前之罪业受十王制裁之事。有各种异本,例如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等。本经中之十王信仰与七七忌、百日忌、一周忌、三周忌等追福法会并行流传。(参阅‘十王’406 、‘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2321)
十王华报 [佛学大词典]
十地菩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作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大天王,化导众生。此十王之报,对十地菩萨之果而言,谓之华报,故称十王华报。(参阅‘十地寄报’425‘华报’5233)
十王 [佛学大词典]
在冥府裁断亡者罪业之十判官。又作十殿阎王。依预修十王生七经载,人死后趣冥途时,初七日过秦广王,二七日过初江王,三七日过宋帝王,四七日过五官王,五七日过阎罗王,六七日过变成王,七七日过太山王,百日过平等王,一周年过都市王,三周年过五道转轮王,如斯次第受十王裁断。十王之信仰起于唐末五代顷,有关十王说之起源,释门正统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皆以唐代道明为十王之始唱者。有谓十王中除阎罗王外,其余九王皆为中、日佛道二教界之传说,并非印度所传。然其他另有多种异说。 描绘十王之画,释门正统卷四谓始于唐代张果老,其后敦煌、朝鲜、日本等地亦相次图绘,遗品不少。斯坦因自敦煌千佛洞发现之地藏十王图有两种,系宋代之作品。[灌顶经卷十二药师琉璃光经、净度三昧经、佛祖统纪卷四十五、释氏六帖卷十六](参阅‘阎罗十殿’6339)
十牛图 [佛学大词典]
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之方法与顺序。十牛图颂(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一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所谓‘十牛’,即:(一)寻牛,喻吾人放失本具圆成之心牛,寻于得失是非之中。(二)见迹,喻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渐见心牛之迹。(三)见牛,喻依闻法修学之功,发见本具之心牛。(四)得牛,喻虽得心牛,犹存烦恼习气,恐再放心,遂加修练。(五)牧牛,图示持牛之鼻索而牧之,得纯和之相。即示身不离修练之意,喻悟后之调心。(六)骑牛归家,喻脱离情识妄想之羁绊,骑本具之心牛,归还自己本来之家乡。(七)忘牛存人,喻若归本觉无为之家乡,无须再修练,则无事安闲。(八)人牛俱忘,喻凡情脱落而全界无物,凡圣共泯,生佛俱空,故图以空白表之。(九)返本还源,以水绿山青,不留一尘一埃之图,喻自己之本心本来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诸法实相。(十)入廛垂手,绘济度众生而垂慈悲手,入市井之尘境相,以喻不偏居于向上,更能向下入利他之境。十牛图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印,称四部录。寻牛颂: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所觅,但闻枫树晚蝉吟。见迹颂: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见牛颂:黄鹦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得牛颂: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牧牛颂: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鞭锁无拘自逐人。 骑牛归家颂: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忘牛存人颂: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人牛俱忘颂: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返本还源颂: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入廛垂手颂: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十方普觉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北平泰安山(又作寿安山)南麓。因寺中供有卧佛,故俗称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一说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至顺二年(1331)竣工,改称昭孝寺,后又更名为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禅林,同时颁赐大藏经置诸佛殿。成化年间(1465~1487)宪宗敕建舍利塔于寺前(今已无存)。崇祯年间(1628~1644)又改名为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改今名,并制文立碑。寺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祖堂、行宫院等建筑。卧佛殿所供铜制卧佛,长五公尺余,后立十二尊泥塑之弟子像,意在表诠佛在沙罗双树下涅槃时之情景。卧佛造型浑厚朴实,充分表现元代铸造和雕塑之技巧。
十方普现色身 [佛学大词典]
佛菩萨为利他摄化,乃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现种种无量之色身。如妙音及观音之三十三身等。正法眼藏都机篇称,应以普现色身得度者,即现普现色身而为说法。(参阅‘普现色身’4993)
十方净土 [佛学大词典]
即十方诸佛之净土。又称十方佛刹、十方佛土、十方佛国、十方妙土。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引宝月童子所问经载,东方有无忧世界,佛名善德如来;南方有欢喜世界,佛名栴檀德;西方有善解世界,佛名无量明;北方有不可动世界,佛名相德;东南有月明世界,佛名无忧德;西南有众相世界,佛名宝施;西北有众音世界,佛名华德;东北有安隐世界,佛名三乘行;下方有广大世界,佛名明德;上方有众月世界,佛名广众德。 灭十方冥经亦载有东方等行如来以下十力十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东方阿■鞞佛以下十方诸佛之名,其他经典亦多举出十方十佛名。然十方诸佛现在出现之说独见于大乘经典,小乘人不信有十方净土。又净土宗于十方净土中,特选西方极乐称扬赞叹之原因,谓弥陀净土乃净土之初门,极乐净土与娑婆此土机缘深厚。[兜沙经、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观无量寿经义疏(吉藏)、净土论卷中(迦才)](参阅‘十佛’433)
十方刹 [佛学大词典]
广请诸方名德高僧为住持,不许徒弟继承之禅宗寺院。又作十方住持刹、十方丛林。
十方念佛 [佛学大词典]
即指行阿弥陀忏法时,供养十方佛菩萨之文。即唱:‘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唱诵之初,唱导之师自礼盘(狮子床)起身,取香炉及华筥而立,独唱头句,众僧乃取华筥蹲踞于座前。第二句以下众僧同唱,一揖后行道(绕堂),自第三句以下,每唱至‘南无’即行散花。
十方往生 [佛学大词典]
全称十方随愿往生。即随愿往生十方净土之意。十方净土指:东方之香林刹(入精进佛)、东南方之金林刹(尽精进佛)、南方之乐林刹(不舍乐佛)、西南方之宝林刹(上精进佛)、西方之华林刹(习精进佛)、西北方之金刚刹(一乘度佛)、北方之道林刹(行精进佛)、东北方之青莲华刹(悲精进佛)、下方之水精刹(净命精进佛)、上方之欲林刹(至诚精进佛)。往生十方佛土之法,即愿生者于临终之日洗浴身体,着鲜洁衣,烧众名香,悬缯旛盖,歌咏三宝,读诵尊经。[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一、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十方 [佛学大词典]
梵语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a^。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观佛三昧海经卷四、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五除业品]
十支论 [佛学大词典]
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之十部书。又作十支末论或十支。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包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包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及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辩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论之中,仅分别瑜伽论缺传译。而至后世,或有除去摄大乘论,加入陈那之正理门论为十支论。[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之本、大藏法数卷五十八]
十心 [佛学大词典]
(一)菩萨所安住之十种心,即:(一)大地等心,扶持增长一切众生之诸善根。 (二)大海等心,一切诸佛之大智法水悉流入。(三)须弥山王等心,如须弥山王,能令一切众生安住出世间最上善根处。(四)摩尼宝心,如摩尼宝王,乐欲清净而无杂染。(五)金刚心,心如金刚之锐利,能悟入一切法。(六)坚固金刚围山心,其心坚固,不为一切诸魔外道所坏动。(七)莲花等心,不为一切世法所污染。(八)优昙钵花等心,如优昙钵花之希有,于一切劫中难值遇。(九)净日等心,心之智光清净如日,能除一切众生之愚痴闇障。(十)虚空等心,其心广大不可量知。[旧华严经卷四十] (二)法界性起之心所具之十种德相,即:(一)平等无依心,(二)性无增减心,(三)益生无念心,(四)用兴体密心,(五)灭惑成德心,(六)依住无碍心,(七)种性深广心,(八)知法究尽心, (九)巧便留惑心,(十)性通平等心。[新华严经卷五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七] (三)旧华严经所说之种种十心。如:(一)十住之菩萨所发之十心,(二)十回向中第一、六、九回向之菩萨各发之十心,(三)初欢喜地菩萨依所发十大愿所得之十心,(四)各于第二、三、五、六、九地中所起之十心,(五)菩萨分别十种入法所安住之十种直心,(六)十种发普贤心,(七)十平等心,(八)十种发不动心,(九)十种不舍深心,(十)十种发无懈怠心,(十一) 十种须弥山王正直之心,(十二)十种金刚心,(十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旧华严经卷十四、卷十六、卷二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卷三十三、卷三十七至卷四十一、卷五十五、卷六十] (四)摩诃止观卷四上之二种十心。(一)顺流十心,谓众生由此十心,随顺烦恼,流转生死。即:(1)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广造诸业。(2)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迷惑我心,不修善业。(3)善不随从,谓诸众生既具内外恶缘,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复于他人所作善事无随喜之心。 (4)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无恶不为。(5)恶心遍布,谓诸众生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所,欲恼害于人。(6)恶心相续,谓诸众生起恶心,昼夜相续不断。(7) 覆讳过失,谓诸众生不自发露所作恶行,无悔改心。(8)不畏恶道,谓诸众生不知戒律,无恶不为,于恶道全无畏惧。(9)无惭无愧,谓诸众生造诸恶业,不知惭愧。(10)舍无因果,谓诸众生生邪见,拨无一切善恶因缘果报。(二)逆流十心,谓修行者由此十心,可翻除由顺流十心所造之恶法。即:(1)深信因果,破拨无因果之心。(2)生惭愧心,破无惭无愧之心。(3)生大怖畏,破不畏恶道之心。(4)发露忏悔,破覆讳过失之心。(5)断相续心,破恶念相续之心。(6)发菩提心,破遍布之恶心。(7)断恶修善,破三业造罪之心。(8)守护正法,破善不随喜之心。(9)念十方佛,破随顺恶友之心。(10)观罪性空,破无明昏闇之心。若欲忏悔二世重障,行四种三昧者,当识顺流十心而明知过失,运逆流十心以为对治。此二十心通为诸忏之本。(五)念佛之十种心。据大宝积经卷九十二载,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于命终时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十种心即:(一)无损害心,谓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二)无逼恼心,谓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愍伤,令得脱苦。(三)乐守护心,谓念佛之人于佛所说之正法,当须不惜身命,守护爱惜。(四)无执着心,谓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不生执着。(五)起净意心,谓念佛之人能离世间杂染之法,复于利养等事,常生知足之心。(六)无忘失心,谓念佛之人求生净土,成佛种智,于一切时念念不舍。(七)无下劣心,谓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诸众生尊重恭敬,不生轻慢。(八)生决定心,谓念佛之人不着于世间言论,于无上菩提,深生正信,毕竟不惑。(九)无杂染心,谓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烦恼杂染。(十)起随念心,谓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之中,常念彼佛。(六) 据大日经疏卷二所载,十心即:种子、牙种、疱种、叶种、敷华、成果、受用种子、 婴童、殊胜、决定等心。皆得建立于人天二乘菩萨一一地中。(参阅‘八心’277)
十六观门 [佛学大词典]
(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观门。(参阅‘十六观’396)(二)密宗依显教九次第定之顺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余众生界之说,而立十六观门。如菩萨修禅时,于九次第定中逆顺出入定散超间,奋迅游戏无不自在。诸如来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亦复如是,或观无尽法界,以一切心为一心,以一切门为一门;或观无余众生界,以一心为一切心,以一门为一切门。无尽法界之八门:以一切心为一心(顺观),以一心为一切心(逆观),以一心为一心,以一切心为一切心,以一切门为一门,以一门为一切门,以一门为一门,以一切门为一切门;其中,心以所入之体而名,门以能入之教而名。无余众生界之八门,如上。无尽法界为一法界门,而观诸佛法界;无余众生界为多法界,以观九界差别之迷境。[大日经疏卷三]
十六观 [佛学大词典]
即十六种观法;出自观无量寿经。又作十六观法、十六想观、十六妙观、十六正观、十六观门。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行有十六种。即:(一)日想观,又作日观、日想。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目皆令明了。(二)水想观,又作水观、水想。初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三)地想观,又作地观、琉璃地观、地想。观想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等。(四)宝树观,又作树观、树想。观极乐国土有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花叶作异宝色,又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五)宝池观,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观。观想极乐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摩尼水流注其间演妙法。又有百宝色之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六)宝楼观,作此观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种观法,故又作总观。亦作总观想、总想观。观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中无量诸天作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七)华座观,又作华座想。观佛及二菩萨所坐之华座。(八)像观,又作像想观、佛菩萨像观、像想。观想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观音、势至二菩萨像侍于其左右,各放金光。(九)真身观,又作佛观、佛身观、遍观一切色身想。观想无量寿佛之真身;作此想即可见一切诸佛。(十)观音观,又作观世音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想弥陀胁士中之观世音菩萨。(十一)势至观,又作大势至观、观大势至色身想。观想另一胁士大势至菩萨。(十二)普观,又作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观自生于极乐,于莲花中结跏趺坐。莲花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十三)杂想观,又作杂观、杂明佛菩萨观、杂观想。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即杂观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十四)上辈观,又作上品生观、上辈生想。往生净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三辈复分上、中、下三品,总为九品。上辈观即观上辈徒众自发三心、修慈心不杀行等、临终蒙圣众迎接,及往生后得种种胜益之相。(十五)中辈观,又作中品生观、中辈生想。即观中辈徒众受持五戒八戒、修孝养父母之行等,及感得圣众迎接而往生等相。(十六)下辈观,又作下品生观、下辈生想。即观下辈徒众虽造作恶业,然临终遇善知识,而知称念弥陀名号,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种种胜益之相。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本将此十六观大别为二类,初之七门为观依报,后九门观彼之正报。又后十观中,初之五门明佛菩萨观,次一门明自往生观,再次一门明佛菩萨观,后三门明他生观。智顗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分之为三类,初之六观观依果,次七观观正报,后三观明三辈九品之往生。慧远诸师皆以此十六观为定善观法,善导则称唯初十三观为定善,后九品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观为依报观,次六观为正报观。[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玄义分、十六观赞、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卷一、佛祖统纪卷五十三](参阅‘九品往生’136)
十六罗汉 [佛学大词典]
指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之十六尊罗汉。一般系十六尊同受供养。即:(一)宾头卢跋罗堕阇(梵Pin!d!olabharadva^ja ),此尊者与一千阿罗汉,多分住于西牛货洲。(二)迦诺迦伐蹉(梵Kanakavatsa ),此尊者与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三)迦诺迦跋厘堕阇(梵Kanakabharadva^ja ), 此尊者与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东胜身洲。(四)苏频陀(梵Subinda ), 此尊者与七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俱卢洲。(五)诺矩罗(梵Nakula ),此尊者与八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南赡部洲。(六)跋陀罗(梵Bhadra ),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耽没罗洲。(七)迦理迦(梵Ka^lika ),此尊者与一千阿罗汉,多分住于僧伽茶洲。(八)伐阇罗弗多罗(梵Vajraputra ),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九)戍博迦(梵Ji^vaka ), 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香醉山中。(十)半托迦(梵Panthaka ),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三十三天。(十一)罗怙罗(梵Ra^hula ),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毕利扬瞿洲。(十二)那伽犀那(梵Na^gasena ),此尊者与一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半度波山。(十三)因揭陀(梵An%gaja ),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广胁山中。(十四)伐那婆斯(梵Vanava^sin),此尊者与一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可住山中。(十五)阿氏多(梵Ajita), 此尊者与一干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鹫峰山中。(十六)注荼半托迦(梵Cu^d!apanthaka ),此尊者与一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持轴山中。此系据法住记所载。自此经典汉译以来,十六罗汉为禅宗寺院主要之造像,呈神仙姿态。十六罗汉之画像,有法愿、法镜、僧鲧诸师所绘者,尤以五代贯休之十六罗汉图与北宋之十六罗汉图(今藏于日本清凉寺)均为脍炙人口之作,贯休之作品尚可由敦煌千佛洞壁画窥其遗影。此外,盛传于世间之十八罗汉图,即于十六罗汉加绘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加绘降龙、伏虎二尊者。[弥勒下生经、入大乘论卷上、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五、禅林象器笺灵像门]
十六谛 [佛学大词典]
指印度正理学派所立之十六种认识及推理论证方式。又作十六句义(梵s!od!as/a pada^rtha^h! )。正理学派以考察十六谛乃到达解脱之要件。而龙树则于其广破经、广破论、回诤论中批判十六谛,并一一破之。十六谛者:(一)量(梵prama^n!a ),乃获得真智之方法,有现量、比量、声量、譬喻量四种。(二)所量(梵prameya),乃指知识之对象,有:我、身、根、境、觉、意、作业、烦恼、彼有、果、苦、解脱十二种。(三)疑(梵sam!s/aya ),指对所见事物之特性未明确之知,此乃推理论证之基因。(四)用(梵prayojana ),指解疑之作用。(五)喻(梵dr!s!t!a^nta ),指凡人、学者皆认可的推理论证之标准根据。(六)悉檀(梵siddha^nta ),即宗义,乃立者之主张。(七)支分(梵svayava ),乃论证之形式,即指五支作法。(八)思择(梵tarka ),指为了知事物真相,根据其原因,而行深思推理。(九)决(梵nirn!aya ),指义理之决定。(十)论义(梵va^da )。(十一)纷义(梵jalpa),指为坚守自说,用难难等不正之法。(十二)坏义(梵vitan!d!a^ ),指自无立论,而以不正之法难他人之立论。(十三)似因(梵hetv -a^bha^sa ),指似是而非之因,即不正之因,有不定、相违、问题相似、所立相似、过时五种。(十四)难难(梵chala ),乃指故意将敌者之语曲解,而非难之。(十五)诤论(梵ja^ti), 敌者颠倒同法、异法,以非难立者之正确论证,此与古因明之十四过类相当。(十六)堕负(梵nigrahastha^na ),指立者因误解、不解而致败北。[百论疏卷上之中、印度六派哲学、印度哲学史、中观佛教论考(山口益)]
十六资具 [佛学大词典]
指密宗行者所具有之十六种资具,即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一)衣之四种,即:(1)粪扫衣,拾人委弃之布,洗净以制法衣。(2)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而制衣,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3)纳衣,以破弊之布片,缀合为衣。(4)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等三衣。(二)处之六种,即:(1)阿兰若处,住于远离聚落之空闲处。(2)冢间,住于坟墓之处。(3)树下,坐、住于树下。(4)露地,住于露天之地。(5)常坐,即常趺坐。(6)随坐,有草地即坐。(三)食之六种,即:(1)乞食,自行乞食,不敢受他人之请待及僧中之食。(2)次第乞食,不择贫富,次第托钵。(3)不作余食法,于午前但作一度之正食,不作二度以上之正食;二度以上之正食,称为余食。(4)一坐食,于午前作一度之正食外,不作小食;饼、果、粥等,称为小食。(5)一揣食,又作节量食,即受一丸之食于钵中便止而不多受。(6)不中后饮水,即正午后不饮水。[大日经不思议疏卷上]
十六开士 [佛学大词典]
指显教经论中普遍列举之十六位求正道之居士菩萨。又作十六大士、十六正士、十六贤士、十六善丈夫、十六丈夫众、十六菩萨。即贤护、宝积、星德、帝天、水天、善力、大意、殊胜意、增意、善发意、不虚见、不休息、不少意、导师、日藏、持地等菩萨。有关十六开士之名称,诸经所出略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大宝积经卷一一一、无量寿经、碧岩录第七十八则]
十六菩萨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十六菩萨,有二种。(一)又作慧门十六尊。指金刚界曼荼罗羯摩会三十七尊中,阿■佛以下四方四佛之各各四亲近菩萨,特称为十六大菩萨。即:(一) 东轮阿■佛之四亲近,即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及金刚喜菩萨。彼等皆以持戒忍辱而成就菩提心功德。(二)南轮宝生佛之四亲近,即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彼等皆以无执着之布施而成就福德庄严功德。(三)西轮阿弥陀佛之四亲近,即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萨、金刚因菩萨、金刚密语菩萨。彼等皆以正定大慧而成就智慧功德。(四)北轮不空成就佛之四亲近,即金刚业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彼等皆以利他之精进而成就事业方便功德。[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二)指表贤劫千佛因位千位菩萨之十六菩萨。其十六菩萨之名,出自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金刚顶经卷一、贤劫十六尊轨。(参阅‘贤劫十六尊’6175)
十六旒幡 [佛学大词典]
为十六执金刚神或十六大天所建者。旒,指旌旗下垂之饰物;幡,乃旌旗之总称。于佛教,幡具有降魔延寿之福德。
十六恶律仪 [佛学大词典]
出自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指十六种恶戒。即:(一)为利养而饲养羔羊,肥而转卖。(二)为利养买羊而屠杀之。(三)为利养而饲养猪豚,肥而转卖。(四)为利养买猪而屠杀之。(五)饲养牛犊,肥而转卖。(六)为利养买牛而屠杀之。(七)为利养而养鸡,肥而转卖。(八)为利养买鸡而屠杀之。(九)钓鱼。(十)猎人。(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以离间语挑拨于人。(十五)狱卒。(十六)咒龙。从事此等恶业者为恶律仪者,乃修学佛道者所应远离。如能破坏一切众生之十六恶律仪,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则称为修戒。[北本涅槃经疏卷二十六(灌顶)](参阅‘十二恶律仪’345)
十六善神 [佛学大词典]
指守护般若经及其持诵者之十六尊夜叉善神。又作十六神王、十六夜叉神、十六大药叉将、般若十六善神、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据陀罗尼集经卷三所载之十六善神,即:(一)提头赖吒神王,(二)禁尾噜神王,(三)跋折噜神王,(四)迦毗噜神王,(五)咩窥噜神王,(六)钝徒毗神王,(七)阿你噜神王,(八)娑你噜神王,(九)印陀噜神王,(十)婆姨噜神王,(十一)摩休噜神王,(十二)鸠毗噜神王,(十三)真陀噜神王,(十四)跋吒徒噜神王,(十五)尾迦噜神王,(十六)俱鞞噜神王。唐朝金刚智绘有十六善神图(后被日僧空海携回日本),呈神王形,以释迦佛为中心,左右有文殊、普贤、法涌与阿难、玄奘与深沙大将等并列,两侧则分列十六善神,但此图所示之神名与上述所举略有不同。此外,或谓十六善神为药师十二神将与四天王。依据别尊杂记所出之十六善神像,列图如下:
十六执金刚 [佛学大词典]
位于密教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十六尊神。据大日经疏卷十六载,即:(一)虚空无垢金刚,乃十九执金刚之一。(二)金刚轮。(三)金刚牙,乃不空成就佛四亲近之一。(四)苏喇多金刚,意译妙住,住于安稳之义。(五)名称金刚。(六)大分金刚。 (七)金刚利。(八)寂然金刚。(九)大金刚。(十)青金刚。(十一)莲华金刚。(十二)广眼金刚。(十三)执妙金刚。(十四)金刚金刚。(十五)住无戏论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住于大空慧。(十六)虚空无边游步金刚,十九执金刚之一。另据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载,十六执金刚神为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表示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如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如是金刚慧用之,故复现其暴恶可畏之身。
十六特胜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六胜行。为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数息观,即以数息来制驭散乱,使精神统一之法。有关其内容细目、顺序、解释,诸经论说法不同,据成实论卷十四所载,有下列十六种:(一)念息短,心若粗杂散乱,则呼吸短促,在此短促之呼吸中,集中心念,作意识分明之呼吸。(二)念息长,如(一)所述,观心微细而呼吸亦长。(三)念息遍身,知肉身是空,而作气息遍满全身之观想。(四)除身行,除去身体之行为,使心安静,并消灭粗杂之气息。(五)觉喜,即心得到欢喜。(六)觉乐,即身体得到安乐。(七)觉心行,知从喜心可能引起贪心之祸。(八)除心行,即灭贪心,除粗杂之受。(九)觉心,觉知心之不沉浮。(十)令心喜,心沈则令之振起生喜。(十一)令心摄,心浮则将之摄归于静。(十二)令心解脱,舍离心之浮沉而解脱。(十三)无常行,知心寂静,一切无常。 (十四)断行,知无常而断烦恼。(十五)离行,断烦恼,生厌离心。(十六)灭行,厌离而得一切之灭。法界次第卷上则载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等十六特胜。[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
十六知见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执我之心历诸缘,而有十六种知见之别。即:(一)我,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于人中。(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生为父母所养育,并能养育他人。(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又我生于人道,异于余道。(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十) 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人。(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又妄计我能起诸邪见、正见等,亦称见者。此十六知见皆为‘我’之别名。[大品般若经卷一习应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乘义章卷六]
十六法 [佛学大词典]
密教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中,正方四叶为如来之四智,隅角四叶为如来之四行,此八叶开立人、法二种,而成十六法。即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其所持金刚慧印之法,合而成为十六法。[大日经疏卷五]
十六使 [佛学大词典]
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嗔惑而共有十惑,合欲界之六惑即总计为十六惑。使,烦恼之异名,有驱使、役使之义;以烦恼随逐于人,能驱使众生流转于三界,故谓之使。[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六]
十六行相 [佛学大词典]
梵语s!od!as/a^ka^ra^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十六谛、四谛十六行相。行相,相状之意。观四谛时,各有四种差别,于其时所产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种。据俱舍论卷二十六所载,苦圣谛有四相(苦谛四相): (一)非常(梵anitya ),待缘而成故。(二)苦(梵duh!kha ),逼迫性故。(三)空(梵s/u^nya),违我所见故。(四)非我(梵ana^tman ),违我见故。集圣谛亦有四相(集谛四相):(一)因(梵hetu ),其理如种子。(二)集(梵samudaya ),同于显现之理。(三)生(梵prabhava ),能令续起。(四)缘(梵pratyaya ),能令成办;譬如泥团、轮、绳与水等众缘,和合而成一瓶。灭圣谛亦有四相(灭谛四相):(一)灭(梵nirodha ),诸蕴尽故。(二)静(梵s/a^nta),三火息故。(三)妙(梵Prani^ta),众患无故。(四)离(梵nih!saran!a),脱众灾故。道圣谛亦有四相(道谛四相):(一)道(梵ma^rga ),通行义故。(二)如(梵nya^ya ),契正理故。(三)行(梵pratipad ),正趣向故。(四)出(梵nairya^n!ika ),能永超故。十六行相名虽十六,实事唯七。谓缘苦谛者,名实俱四;缘余三谛者,名四实一。说十六行相之目的,为治常、乐、我所、我见等见,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为治无因、一因、变因、知先因等见,故修因、集、生、缘等行相;为治解脱是无之见,故修灭行相;为治解脱是苦之见,故修静行相;为治静虑及等至之乐为妙之见,故修妙行相;为治解脱是数数退堕而非永恒之见,故修离行相;为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之见,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坐禅三昧经卷下、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
十六生 [佛学大词典]
生,义即次第出生因、行、证、入四转功德。众生证果之过程,共有十六个生起次第;亦即以十六菩萨之位次表示真言行者之修证过程。又作十六大生、十六大菩萨生。十六菩萨,指四方四佛之四亲近菩萨,即东方阿■佛之萨、王、爱、喜四菩萨;南方宝生佛之宝、光、幢、笑四菩萨;西方阿弥陀佛之法、利、因、语四菩萨;北方不空成就佛之业、护、牙、拳四菩萨。其中东方为发心门,南方为修行门,西方为菩提门,北方为涅槃门。真言行者初由金刚萨埵之发心位,终至金刚拳之涅槃位,经十六生而成佛。或以萨、王、爱、喜四菩萨为初地以前,大日经疏则以十六生尽属十地所摄。[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如意轮瑜伽念诵法、大疏第三重卷十、密教奥义卷上、注理趣经卷一](参阅‘十六菩萨’392)
十六玄门 [佛学大词典]
真言宗用以解释梵字真言等诸字门之意义的十六种方法。即:(一)遮情,遮凡夫之迷情,觉法性之无相,不住一法,不着一相,无执无著,修行佛道。(二)表德,于一一法不论邪正,悉了本不生之理,于所见境界表显真言之功德。(三)浅略,即其意义浅显、内容简略。(四)深秘,言外含有深奥之意义,非其机不授之。(五)字相,仅系文字本身并无意义,文字与所表之义有别。(六)字义,不离文字,而观其字字不可得之义。(七)一字摄多,一字之中含摄多字之无量意义。(八)多字摄一,指多字之义摄入一字之中。(九)一字释多,指以一字能释多字。(十)多字释一,以多字阐释同一字之意义。 (十一)一字成多,以一字成立一切字义。(十二)多字成一,即结合多字成一字。(十三)一字破多,以一字破析多字之疑惑。(十四)多字破一,即合多字破析一字之疑惑。(十五)顺观旋转,略称顺旋转。观梵字之字义时,始自最初之阿字,依序观至最后之贺字。(十六)逆观旋转,略称逆旋转。与前者相反,依序逆观字门。[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大日经疏卷七、法华经开题(空海)]
十六王子 [佛学大词典]
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未出家时有智积等十六位王子。彼成佛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过二万劫,闻法华经,悉皆信受。后佛住禅定宣八万四千劫,其间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法华经,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于十方国土说法。即东方作佛之阿■、须弥顶,东南之师子音、师子相,南方之虚空住、常灭,西南之帝相、梵相,西方之阿弥陀、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之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须弥相,北方之云自在、云自在王,东北之坏一切世间怖畏、释迦牟尼。[法华经文句卷七下、法华义疏卷八]
十六心 [佛学大词典]
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为佛教最基本之教义。十六行相,即在修习观悟之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之理解与观念。见道,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种,意谓‘见照四谛真理之修行阶位’。无漏智,即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烦恼,而证得佛教真理(出世间智)之智慧。现观,即透过禅定,不经语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认识方法。此类认识方法,于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谛作为认识对象,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后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准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据俱舍论卷二十三贤圣品载,此十六心即:(一)苦法智忍(梵duh!khedharma -jn~a^na- ks!a^nti ),现观欲界之苦谛,断除迷惑苦谛之见惑。(二)苦法智(梵duh!khe dharma - jn~a^na ),现观欲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三)集法智忍(梵samudaye -dharma- jn~a^na-ks!a^nti ),现观欲界之集谛,断除迷惑集谛之见惑。(四)集法智(梵samudaye dharma -jn~a^na ),现观欲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五)灭法智忍(梵nirodhe dharma-jn~a^na-ks!a^nti ),现观欲界之灭谛,断除迷惑灭谛之见惑。(六)灭法智(梵nirodhe dharma -jn~a^na ),现观欲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七)道法智忍(梵ma^rge dharma -jn~a^na-ks!a^nti ),现观欲界之道谛,断除迷惑道谛之见惑。(八)道法智(梵ma^rgedharma -jn~a^na ),现观欲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九)苦类智忍(梵duh!khe'nvaya-jn~a^na-ks!a^nti),现观上二界(色界、无色界)之苦谛,断除对苦谛之见惑。(十)苦类智(梵duh!khe 'nvaya-jn~a^na),现观上二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十一)集类智忍(梵Samudaye 'nvaya-jn~a^na-ks!a^nti),现观上二界之集谛,断除对集谛之见惑。(十二)集类智(梵Samudaye'nvaya-jn~a^na),现观上二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十三)灭类智忍(梵nirodhe 'nvaya-jn~a^na-ks!a^nti),现观上二界之灭谛,断除对灭谛之见惑。(十四)灭类智(梵nirodhe 'nvaya-jn~a^na),现观上二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十五)道类智忍(梵ma^rge'nvaya-jn~a^na-ks!a^nti ),现观上二界之上道谛,断除对道谛之见惑。(十六)道类智(梵ma^rge'nvaya-jn~a^na),现观上二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概括而言,现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现观色界、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又所谓‘类’,类似、相似之意,即谓其类似于先前的欲界之法。法智与类智复各有‘忍’与‘智’,合为‘八忍八智’。所谓忍,即以‘忍’(忍许、认可)来断除烦恼,如‘法忍’、‘类忍’,均属于无间道;所谓智,即以‘智’来印证真理,如‘法智’、‘类智’,均属于解脱道。无间道与解脱道皆为修行佛道、求得涅槃解脱的‘四道’之一。上记谓‘忍’属于‘无间道’者,盖因于此阶段,正处于忍许、认可四谛之理,而丝毫不被惑体障碍间隔之故;谓‘智’属于‘解脱道’者,盖因既已了知四谛之理,自然即断除惑体而得解脱。又十六心之中,前十五心属‘见道’修行果位之预流向,又称十五刹那;后一心则属‘修道’之预流果。[大毗婆沙论卷一九六、俱舍论卷二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九](参阅‘见道’3000)
十六天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六大天。八字文殊仪轨所称之十六大天外护。即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天部中之主者,一一各有二位,合为十六天。东方为帝释天及帝释后;南方为焰摩天、焰摩后;西方为水天、水天后;北方为毗沙门天、毗沙门后;东南为火天、火天后;西南为罗刹天、罗刹后;西北为风天、风天后;东北为伊舍那、伊舍那后等。其图如右。
十六小地狱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六游增地狱。为八大地狱(八热地狱)之眷属。有关十六小地狱之名称,诸经所说不一:(一)依大智度论卷十六载,指八寒冰地狱与八炎火地狱。八寒冰地狱即:頞浮陀(多少有孔)、尼罗浮陀(无孔)、阿罗罗(寒颤之声)、阿婆婆(亦患寒之声)、侯侯(亦为患寒声)、沤波罗(此地狱之外壁似青莲华)、波头摩(红莲华色,众生于其中受苦)、摩诃波头摩等地狱;八炎火地狱即炭坑、沸屎、烧林、剑林、刀道、剑刺林。碱河、铜橛等地狱。盖大智度论以八寒冰地狱摄于十六小地狱中,为八大地狱之眷属,然俱舍论卷十一则以八大地狱除各有十六眷属地狱外,别有八寒地狱。 (二)据经律异相卷四十九、诸经要集卷十八等所载,八寒、八热大狱,每狱有四门,每门各有四狱,合为十六狱,受苦众生于此诸狱次第游历,其苦转增,故称十六游增地狱。十六狱为:(1)黑沙地狱,谓热风吹热黑沙,沙着于身,使皮骨焦烂,罪人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至沸屎地狱。(2)沸屎地狱,谓沸屎铁丸自然满于人前,鬼卒驱逼罪人,使其抱铁丸,烧其身手,复使铁丸撮着于罪人口中,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焦烂。另有铁嘴虫食肉达髓,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铁钉地狱。(3) 铁钉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偃卧于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钉钉其手足,尽五百钉,周遍其身,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饥饿地狱。(4)饥饿地狱,谓狱卒捉罪人扑于热铁上,以镕铜灌口,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焦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渴地狱。(5)渴地狱,谓狱卒将热铁丸放入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下过,无不焦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一铜镬地狱。(6)一铜镬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身已坏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多铜镬地狱。(7)多铜镬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其全身烂坏,再以铁钩将其取置余镬中,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石磨地狱。(8)石磨地狱,谓狱卒捉罪人扑于热石上,舒展其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转揩磨,使骨肉糜碎,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脓血地狱。(9)脓血地狱,谓罪人于脓血沸涌中东西驰走,汤灼其身,致使头面烂坏,又取脓血食之,通彻下过,苦毒难忍,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量火地狱。(10)量火地狱,谓有赤焰燃烧之大火聚,狱卒驱逼罪人手执铁升(量器)以量火聚,火焰遍烧其身,苦毒热痛,而呻吟号哭,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灰河地狱。 (11)灰河地狱,谓此狱纵广各五百由旬(限量),灰河沸涌其中,恶气蓬勃,回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横,岸上则有剑林,其枝叶花实皆是刀剑。罪人入河,随波上下,沉没于回流中,铁刺刺其全身,内外通彻,苦痛万端,罪人遂出灰河,至彼岸上,被利剑割刺,身体伤坏,复有豺狼来啃啮罪人,生食其肉。罪人走上剑树,剑刃向下刺之,下剑树时,剑刃则向上刺之。罪人以手攀树手绝,以足踏树足断,皮肉裂落,筋脉相连,另有铁嘴鸟啄其头,食其脑。罪人于此复入灰河,随波沉没,河中铁刺刺其全身,皮肉坏烂,脓血流出,唯有白骨漂浮于外,冷风吹来,不久即起立,由宿业所牵引,不觉忽至铁丸地狱。(12)铁丸地狱,谓狱卒驱逼罪人撮取热铁丸,以致其手足烂坏,全身火燃,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釿斧地狱。(13)釿斧地狱,谓狱卒捉犯人扑于热铁上,以热铁釿斧斫其手足及耳、鼻、身体,苦毒无量,久受罪已,方出此狱,复到豺狼地狱。(14)豺狼地狱,谓豺狼竞相来啮啮罪人,使其肉堕骨伤,脓血流水,苦痛万端,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剑树地狱。(15)剑树地狱,谓罪人入剑林中,暴风起吹落剑树叶,堕于其身,以致头面身体无不伤坏。另有铁嘴鸟啄其两目,苦痛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寒冰地狱。(16)寒冰地狱,谓有大寒风吹于罪人身上,使其全身冻伤,皮肉堕落而苦毒叫唤,然后命终。以上十六小地狱皆因众生造极恶业,故堕此等诸地狱受苦。[长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正法念处经卷五、大楼炭经卷二泥犁品](参阅‘地狱’2311)
十六大护 [佛学大词典]
指守护佛法及国土之十六夜叉神。一说为震旦国之守护神。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中列举十大药叉、三龙王、三天后为十六大护。即:(一)毗首羯磨,(二)劫比罗,(三)法护,(四)肩目,(五)广目,(六)护军,(七)珠贤,(八)满贤,(九)持明,(十)阿吒缚俱,以上为十大药叉,或称十护、十大护。(十一)缚苏枳,(十二)苏摩那,(十三)补沙毗摩,以上为三大龙王。(十四)诃利帝,(十五)翳啰缚蹉,(十六)双目,以上为三大天后。又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中,则以十六大天外护(八方天及其后)为十六大护。[大集经月藏分卷九、金刚界曼荼罗钞卷下]
十六大国 [佛学大词典]
即佛世时古代印度之十六大国。据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所列,十六大国即:(一)鸯伽(梵Anga),(二)摩竭陀(梵Magadha ),(三)迦尸(梵Ka^s/i),(四)居萨罗(梵Kosala或 Kosala),(五)拔只(梵Vr!ji ),(六)末罗(梵Malla ),(七)支提(梵Ced!i),(八)拔沙(梵Vatsa ),(九)居楼(梵Kuru),(十)般阇罗(梵Pan~ca^la),(十一)阿湿波(梵As/vaka ),(十二)阿般提(梵Avanti ),(十三)婆蹉(梵Matsya),(十四)苏罗娑(梵S/u^rasena ),(十五)乾陀罗(梵Gandha^ra ),(十六)剑洴沙(梵Kambboja )。鸯伽位于摩竭陀之东,佛世时隶属于摩竭陀,其首都为赡波(梵Campa^ )。摩竭陀为当时中印之强国,首都为王舍城(梵Ra^jagr!ha )。迦尸位于摩竭陀之西、居萨罗东南,正当现今之贝那拉斯,具有大势力。居萨罗位于中印北部,与摩竭陀共为当时之强国,释迦族隶属之。拔只隔恒河在摩竭陀之北,与离车、毗提诃诸族同盟,成立共和国。末罗在拔只之北,以拘尸那揭罗城为首都。支提位于迦尸之西,以憍赏弥为首都。拔沙在迦尸之西、支提之南,时或视同支提。居楼位于恒河上流西岸,正当现今德里之地。般阇罗隔恒河在居楼之东,分成南北二部。婆蹉位居楼之南,盐牟那河(梵Yamuna^)西岸。苏罗娑亦在盐牟那河西岸,北邻婆蹉,末土罗为其都城。阿湿波位于苏罗娑之南,补多勒迦为其首都。阿般提位于阿湿波之南,以邬阇衍那为都邑。乾陀罗占五河地方旁遮普之西北,首都为呾叉始罗。剑洴沙位印度河西岸,正当乾陀罗之西南,堕罗钵底为其首府。据近世之研究,在释尊当时,十六国并非依地理性或政治性加以区分,其区分法应系采录历来有关种族势力分布之说法。附十六国略图如上页。 有关十六大国之国名,异称颇多。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出曜经卷二十二广演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受持品等,皆列有不同名称之十六国。
十六大力 [佛学大词典]
佛应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并谓若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十六大力即:(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化导众生。(二)意力,谓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相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皆愿度脱之。(三)行力,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义。(四)惭力,谓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起种种善法。(五)强力,谓菩萨于一切障难之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六)持力,谓菩萨于所受持之法,皆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七)慧力,谓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虽千亿魔兵而不能恼之。(八)德力,谓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着。(九)辩力,谓菩萨有大辩才,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十)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等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十一)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十二)财力,谓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十三)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十四)神足力,谓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而度脱之。(十五)弘法力,谓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十六)降魔力,谓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卷二]
十六三昧 [佛学大词典]
为妙音菩萨所成就之三昧。出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经中叙述妙音菩萨之福德智慧时,谓其已得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而总括成此十六三昧。即: (一)妙幢相三昧,即三千之体,寂而竖超一切,无相而相。(二)法华三昧,即说圆融之法,譬喻奇特。(三)净德三昧,即性净无秽,具常乐我。(四)宿王戏三昧,即照权智机,善巧逗会。(五)无缘三昧,即缘平等大慧。(六)智印三昧,即以一心三智印一切法无非佛法。(七)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即众生之语言能了解无碍。(八)集一切功德三昧,即集诸三昧之功德。(九)清净三昧,即六根无染,互融自在。(十)神通游戏三昧,游诸世间,自在化众生。(十一)慧炬三昧,即以平等大慧之炬,除无明之暗。(十二)庄严王三昧,即性具万德,缘了庄严,融妙自在。(十三)净光明三昧,其性清净照明,离诸垢染。(十四)净藏三昧,即一念之净心能含摄权实一切功德。(十五)不共三昧,即不共浅劣之偏小。(十六)日旋三昧,即依实智之空而不住于空。又据法华文句记卷十下载,谓此十六三昧亦为法华三昧之异称;然‘法华三昧’一词,于天台宗通常系指一种于三七日(第三个七日)中行道诵经、忏悔灭罪之修法,实又异于上记所述妙音菩萨成就之三昧。
十六 [佛学大词典]
密教用以表圆满无尽之数。华严以十数为满数,真言密教则以十六摄无尽无量,故画胎藏界之曼陀罗,其中台八叶院最少之极为十六指。此八叶开人法,而有八种善知识之人与八种金刚慧印之法,合成十六之数。其他金刚界之十六大菩萨、十六尊、十六执金刚神、十六天神,显经所说之十六菩萨、十六居士等,亦以十六之数总摄一切;般若之十六空、月之十六分等,皆依此意。[大日经疏卷五]
十五智断 [佛学大词典]
十五智德与十五断德。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大一二·四八一中):‘譬如月光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渐渐增长,(中略)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形色光明渐渐损减。’是以月之体譬喻法身;以光色增长,譬喻十五智德之摩诃般若,谓诸善根本渐增;以光色渐减,譬喻断德之无累解脱,谓烦恼渐减;以地前之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妙觉各为一智断,而成十五智断。[法华玄义卷五之一]
十五尊观音 [佛学大词典]
指(一)正观音,(二)千手观音,(三)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轮观音,(七)不空罥索观音,(八)白衣观音,(九)叶衣观音,(十)水月观音,(十一)杨柳观音,(十二)阿摩■观音,(十三)多罗观音,(十四)青颈观音,(十五)香王观音等十五尊。[诸尊真言句义钞卷中]
十五尊 [佛学大词典]
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即:(一)观身如佛形,此乃先以全身为佛身,即理法身。(二)根本命金刚,发心最初金刚萨埵之身,为智法身,摄五佛。(三)释轮以为座,以帝释天所住之忉利天为座,此为曼荼罗坛。(四)多罗为二目,以观音之眷属多罗为二目。(五)毗俱胝为耳,毗俱胝亦为观音眷属,与多罗摄羯磨部四菩萨。(六)吉祥为口舌,文殊以大智转法轮,又为莲华部说法门以利菩萨故,以之为口舌。(七)喜戏为鼻端,举八供养中初之金刚嬉戏菩萨而摄八供养菩萨。(八)、(九)金刚观自在,以成两手臂,指以金刚部之金刚业为左臂,莲华部观自在为右臂,即此二尊摄金、莲二部诸尊。(十)、(十一)三世不动尊,以为两膝脚,即以降三世为右脚,不动为左脚,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十二)心为遍照尊,胸上为大日如来,即以大日如来为五佛心。(十三)脐成虚空眼,脐为身之中心,以表法界之中心,虚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诸佛能生之德,故为脐轮。此尊摄外金刚部二十天。(十四)虚空宝为冠,虚空宝乃宝部之金刚宝菩萨,即虚空藏;宝部表灌顶之德,故为顶。(十五)相好金刚日,金刚日菩萨相好,摄四波罗蜜菩萨。真言行者以此十五尊而成一身,而此十五尊统摄金、胎两部之诸尊。上记所述乃摄金刚界三十七尊。[瑜只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瑜只经疏卷下]
十五鬼神 [佛学大词典]
指恼乱童子之十五鬼神。常游行于世间,惊吓孩童。即弥酬迦(梵Man~juka )、弥迦王(梵Mr!gara^ja)、骞陀(梵Skanda )、阿波悉魔罗(梵Apasma^ra )、牟致迦(梵Mus!t!ika^)、魔致迦(梵Ma^trika^)、阎弥迦(梵Ja^mika^ )、迦弥尼(梵Ka^mini^ )、黎婆坻(梵Revati^)、富多那(梵Pu^tana )、曼多难提(梵Ma^tr!na^nda^)、舍究尼(梵S/akuni^ )、干吒婆尼(梵Kan!t!hapan!ini^)、目佉曼荼(梵Mukhaman!d!itika^)、蓝婆(梵Alamba^)。对治此十五鬼神之法,据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载,若有人结五色之綖,口诵乾闼婆神王之陀罗尼,每诵念一遍,手编一结,如是作一百零八结,则乾闼婆神王可前往缚之,以守护童子。[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十五依处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五种因缘依处。即唯识宗之随说因等十因所依之处。(一)语依处,指与法、名、想而起之语性,依此处而立随说因。(二)领受依处,指所观待之能所受性,其能受为受之心所,所受通一切法;依此处而立观待因。(三)习气依处,指漏无漏、内外种未熟之位,依此处而立牵引因。(四)有润种子依处,漏无漏、内外种已熟之位,依此处而立生起因。(五)无间灭依处,指心、心所之等无间缘。(六)境界依处,指心、心所之所缘缘(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七) 根依处,指心、心所所依之六根。(八)作用依处,于所作业上有作具之作用,指除种子外所余之助现缘。(九)士用依处,指于所作业上有作者之作用,即除种子外所余之作现缘。(十)真实见依处,无漏之见除薰生自种外,能助引证无漏之法。依以上之六处(由(五)至(十))而立摄受因。(十一)随顺依处,指漏无漏、三性之现种诸行能随顺同类及胜品之诸法,依此处而立引发因。(十二)差别功能依处,即有为法于各各自果能起证而有差别之势力,依此处而立定异因。(十三)和合依处,指从领受依处至差别功能依处,生住成得之果中有和合之力,依此处立同事因。(十四)障碍依处,指能于生住成得之事中障碍之法,依此处而立相违因。(十五)不障碍依处,指生住成得之事中不障碍之法,依此处而立不相违因。[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演秘卷六之末](参阅‘十因’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