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十二兽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二时兽。即指每十二日交替司时辰,常于阎浮提内游行教化之十二兽。彼为:鼠、牛、狮(虎)、兔、龙、蛇、马、羊、猿、鸡、犬、猪。此皆系菩萨为化度众生之所变现,一日一夜常有一兽遍历人间天上,教化众生,余十一兽则安住修慈,如是周而复始。[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三净目品、经律异相卷四十七、法苑珠林卷三十菩萨部]
十二礼拜 [佛学大词典]
礼拜仪式之一种。乃依赞颂阿弥陀佛之十二礼偈,作十二次礼拜。(参阅‘十二礼’347)
十二礼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龙树造,禅那崛多译。又作十二礼文、十二礼偈。收于卍续藏第二册。本经系以十二颂(七言四十八句)赞叹阿弥陀佛之庄严功德,故称十二礼。注疏有觉树之结谶法一卷、科解一卷、僧朴之讲录一卷。
十二头陀行 [佛学大词典]
即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之十二种梵行。头陀,修治等意。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头陀十二法行。十二头陀之行者,称十二法人。(一)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二)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三)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四)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五)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六)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七)着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八)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九)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十)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十二)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关于头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种等说。[十二头陀经、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两通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
十二随眠 [佛学大词典]
指长时随逐、眠伏于第八识中之十二种烦恼。据众事分阿毗昙论卷三载,十二随眠即:(一)贪欲,谓于顺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二)嗔恚,谓于不顺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嗔忿。(三)色贪,谓于色界爱乐净法,贪着禅味。(四)无色贪,谓于无色界识处等定,爱乐顺意,心生味着。(五)无明,谓于事理等法,无所明了,障覆真性。(六)身见,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身。(七)边见,谓于身见上,计我或断或常,随执于一边。(八)邪见,谓由计断常,不信因果,以为无作无得,起见诽谤。(九)见取,谓因此见,而能通至非非想天,信此非余,执劣为胜。(十)戒取,谓执邪为道,非因计因,如持鸡狗等戒,以为可得清净解脱。(十一)慢,谓贡高自举,轻慢他人。(十二)疑,谓于谛理不能解了,心生犹豫,是非不决。
十二灯 [佛学大词典]
此据陀罗尼集经所载,乃六千转陀罗尼轨救病人法供养物之一。盖取供药师十二神将之意。
十二叹释 [佛学大词典]
日本净土真宗之开祖亲鸾于所著教行信证卷三,以十二句称叹他力之信心,称为十二叹释。十二句即:(一)长生不死之神方,(二)忻净厌秽之妙术,(三)选择回向之直心,(四)利他深广之信乐,(五)金刚不坏之真心,(六)易往无人之净信,(七)心光摄护之一心,(八)希有最胜之大信,(九)世间难信之捷径,(十)证大涅槃之真因,(十一) 极速圆融之白道,(十二)真如一实之信海。
十二摩多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二转声、悉昙十二韵。为悉昙字母中之十二母音字。摩多为梵语ma^tr!ka^ 之音译,即母之义,又作韵(母音)。十二摩多,即:豙(a,阿上)、傓(a^,阿引去)、凕(i,伊上)、喐(i^,伊引上)、圐(u,坞)、堗(u^,污引)、訮(e,噎)、塄(ai,爱引)、堫(o,污)、塅(au,奥去引)、蛊(am!,暗)、奥(ah!,恶)。将十二母音附加于体文(子音字)上,则成十二种字,但此时,此等悉昙字应写成略体,而将其附于子音字之上下等,如汉字附一点一画,故又称为点画。[悉昙藏卷二、卷五、悉昙字记](参阅‘悉昙’4564)
十二恶律仪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二种恶戒。恶律仪者,谓所不应作之律仪。即:(一)屠羊,或杀而食之,或杀而卖之,以取利资生。(二)养鸡,因嗜其肉而畜之,意图烹杀。(三)养猪,因口腹之欲,或图贩卖之利而畜养之。(四)捕鸟,以杀心故,网捕禽鸟,或食或卖,伤害物命。(五)捕鱼,以杀心故,网捕鱼类,或食或卖。(六)猎师,以杀心故,网捕一切禽兽,或食或卖。(七)作贼,见一切物,常怀劫盗之心,或妄行窃盗,贼害于人。(八)魁脍,为官行刑,习操刃之业,残害同类。(九)守狱,为牢狱之吏,以器械枷锁非理凌虐罪囚,无慈善之心。(十)咒龙,习诸邪法咒术,咒于龙蛇以为戏乐。(十一)屠犬,杀犬以资利养。(十二)伺猎,谓作猎主,伺捕禽兽以利其生,而自积罪业。[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五]
十二喻 [佛学大词典]
凡夫、外道不了知诸法真相,偏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诸妄执,佛为对治此等妄执,而作十二种譬喻。即:(一)渴鹿阳焰,群鹿为渴所逼,见热气及空尘所生之焰,乃作水想,迷乱驱驰,不知非水。如凡夫之无始贪爱种子习气,内熏三毒,外发现行,渴爱所逼,于一切色境妄起贪求乐欲。(二)干闼婆城(梵gandharva -pura ),意译蜃气楼。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待日渐高即消灭。比喻物之幻有实无,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者起城想,实非有城亦非无城。(三)梦中诸境,譬如有人梦中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见自身入种种庄严,觉后追念不舍。(四)画像高下,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凡愚作高下想。比喻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无有高下,而外道自恃生灭之恶见,矜己为高。(五)翳目垂发,譬如朦胧眼见垂发,而谓众人言‘汝等观此’;然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惟以彻见与否而了达其性。比喻外道自恃邪见,转教他人同己。(六)火轮非轮,譬如火轮并非轮,而愚夫认为是轮,非有智慧者。(七)水泡摩尼,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者作摩尼珠想,计着追逐。而水泡非摩尼珠非非摩尼珠,乃因计着之故,遂妄以水泡为摩尼珠。(八)水中树影,譬如水中现树影,为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喻佛之现身如水中影,水喻众生心,树喻佛法身。其所现,原是众生本具法身,自心现量故,因而影树俱非。外道不达唯心所现,故妄执一异等见。(九)明镜色像,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执着,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然妄想之愚夫作像想。(十)风水出声,譬如风水和合而出声,彼非性非非性。此喻佛说法乃缘击而发,如风水和合而后有声,故一切声教本无实法,愚者妄以为实。(十一)日照洪浪,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焰川流,洪浪云涌,彼非性非非性。(十二)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凡愚妄想计着往来。此喻佛身非身,但以无作妙力成就众生,本无去来、出没之相,凡愚不了,妄以为实。[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入楞伽经卷三、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六]
十二部经 [佛学大词典]
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梵su^tra ,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梵geya ,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梵vya^karan!a ,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梵ga^tha^ ,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梵uda^na ,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梵nida^na ,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梵avada^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梵itivr!ttaka ,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梵ja^taka ,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vaipulya ,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adbhuta -dharma ,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梵upades/a ,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八章(印顺)]
十二处 [佛学大词典]
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a^yatana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十二处摄尽一切法,若配于五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十色处,相当于色蕴;意处即为识蕴,赅摄六识及意界之七心界;法处为受、想、行三蕴,即赅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
十二真如 [佛学大词典]
亦称十二无为或十二空。即真如之十二种异名。(一)真如,真者真实,如者如常。诸法之体性真实如常。(二)法界,界者所依之义。真如为诸法之所依。(三)法性,是为诸法之体性。(四)不虚妄性,法性真实而离虚妄。(五)不变异性,法体不变不改。(六)平等性,离诸法之差别相,平等不二。(七)离生性,离生灭。(八)法定,法性常住。 (九)法住,住于真如之法位。(十)实际,极真如之实理,至于穷极之际。(十一)虚空界,理体周遍。(十二)不思议界,理体绝思虑言议,不可思议。[大般若经卷三六○](参阅‘真如’4197)
十二时 [佛学大词典]
近代于敦煌发现之佛教俗曲韵文文献,系流行于唐代之佛教俗曲之一。系以我国划分一日时间之十二支为单位,其文体形式,依相同之字句格式,每一时辰作一首或数首曲,再汇集成篇,此类形式,即称‘定格联章’。其字句格式多数为三、七、七、七之体例,亦有三、五、五、五之体例,例如:‘食时辰,努力早出尘;莫念时时苦,早取涅槃因。’十二时有多种:禅门十二时、太子十二时、法体十二时、法界十二时、圣教十二时、维摩五更转十二时、天下传孝十二时等。
十二宫 [佛学大词典]
天文占星之法。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列其名目及形像,与宿曜经中之名大同小异。为月天之眷属,即太阳分有狮子宫、女宫、秤宫、蝎宫、弓宫、摩羯宫等六宫;太阴分有宝瓶宫、鱼宫、白羊宫、金牛宫、男女宫、蟹宫等六宫。十二宫各有分掌之事物以判吉凶,如太阳分之六宫,次第分掌军旅、宫房、库藏、病患,将相、刑杀之事;太阴分之六宫,掌学事、吏职、厨膳、马□、户钥、狱讼之事。又如男女宫、秤宫、宝瓶宫等三者,东行则大吉;弓宫、狮子宫西行大吉,白羊宫西行则大凶;蟹宫、女宫、蝎宫、鱼宫南行大吉,摩羯宫南行则大凶;金牛宫北行亦大凶。十二宫配以方位,分属四方,即东方为男女宫、白羊宫、金牛宫等;西方为秤宫、蝎宫、弓宫;南方为宝瓶宫、鱼宫、摩羯宫;北方为蟹宫、狮子宫、女宫。[宿曜经卷上、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二]
十二面观音 [佛学大词典]
乃指大士之化现。经轨中并无十二面观音之说。佛祖历代通载卷九(大四九·五四四中):‘尝诏画工张僧繇寒志像,僧繇下笔辄不自定,既而以指厘面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殊丽,或慈或威,僧繇竟不能写。’[临济义玄禅师语录]
十二律 [佛学大词典]
为古乐的十二个定音器。用竹管制成,以管之长短组成高低清浊顺序排列的十二个音程。其名初见于战国时代之吕氏春秋音律篇。对以五音七声来相互衬显乐音之相对性音阶而言,十二律则系根据绝对基音以显示乐曲之调子。声明、舞乐等皆采用十二律,即以黄钟之‘宫’为绝对基音,竹管长度为九寸、圆九分,其余诸音之推求及其长度,系采我国和声法之‘三分损益法’。一般多假定黄钟为西洋音乐之中央C音,下列二表分别举示十二律之名称与五音七声之关系等(表一),及十二律在西乐键盘上之位置(表二)。上表之奇数为律调,偶数为吕调,合称为律吕。
十二品无明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别教所立菩萨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中,初地以上十二阶位断尽无明,故称十二品无明。而圆教之断除无明篇初住以上四十二阶位,故共有四十二品无明。据天台宗,依空、假、中三观各能断除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别教之人断灭见思之惑,称为十住;断灭尘沙之惑,称为十行、十回向;断灭无明之惑,称为十地、等觉、妙觉。圆教之人断灭见思、尘沙等惑,称为十信;断灭无明之惑,称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摩诃止观(会本)卷一之四](参阅‘五十二位’1044)
十二品生死 [佛学大词典]
出自十二品生死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佛为诸比丘说,从四果至三涂,善恶生死有十二品。即:(一)无余死,谓罗汉无所著。(二)度于死,谓阿那含不复还。(三)有余死,谓斯陀含往而还。(四)学度死,谓须陀洹见道谛。(五)无欺死,谓八等人。(六)欢喜死,谓行一心。(七)数数死,谓恶戒人。(八)悔死,谓凡夫。(九)横死,谓孤独苦者。(十)缚着死,谓畜生。(十一)烧烂死,谓地狱。(十二)饥渴死,谓饿鬼。故比丘当学禅一心,无得轻戏,无得后悔,是为佛教,是佛法则。
十二门禅 [佛学大词典]
十二门之禅定。略称十二门。乃合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禅定,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定而成。据法华玄义卷四上载,禅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三种。于世间禅中,此十二门禅为‘根本味禅’,而与‘根本净禅’相对称。[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摩诃止观卷九上、法华玄义释签卷四上]
十二门论疏 [佛学大词典]
凡六卷,或作三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龙树所著十二门论之注释书。本疏初设六科释僧睿之十二门论序,六科为:标大宗、释题目、叙造论之意、赞论之功能、赞论之利益、作者谦让。次立玄谈五门,即:释名门、次第门、根本门、有无门、同异门,再分三章释本文。本疏与唐朝法藏之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共为十二门论注疏之双璧。本书之注释书有闻思记一卷及翼赞钞序一卷。[三论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作者乃立于华严圆融无碍之立场以作释,与吉藏所著十二门论疏相较,此为其特色。注疏有明道之玄谈一卷。
十二门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Dva^das/amukha -s/a^stra 。全一卷。龙树着,鸠摩罗什(344~ 413)于弘始十一年(409)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三论宗重要依据之经典。本书立十二门以发挥大乘空观,为中论之纲要书。十二门为:观因缘门、观有果无果门、观缘门、观相门、观有相无相门、观一异门、观有无门、观性门、观因果门、观作者门、观三时门、观生门。本书虽由二十六偈颂与注释组成,然其中有二偈援引著者之空七十论,有十七偈引用中论者,其余之偈颂亦与中论颇多类似,故本论是否为龙树所造,古来多有论说。本书与中论、百论合称三论,历来受到我国与日本佛教界之重视。或更合大智度论,而称四论。注释有吉藏疏六卷、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宗致义记二卷。[十二门论讲话(慈航)]
十二供养菩萨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之八供养菩萨加四摄菩萨。略称作十二供养。供养为奉献之意,故四摄亦属供养。又于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经卷一,以分坐第三院四门左右之金刚灯、金刚声、金刚香、金刚甘露、金刚衣、金刚幢、金刚舞、金刚涂香等八光明菩萨,及居第二院外四隅之金刚散华光明、金刚贯华光明、金刚宝盖光明、金刚善哉光明等四菩萨,称为十二供养菩萨。[守护经卷九]
十二佛名神咒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全称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乃说除障灭罪法,佛告弥勒以东方二佛及四方、四维、上下等共十二佛之名号及其功德;若能至心称念十二佛名号,持经中之陀罗尼,并行忏悔一切诸罪及回向等法门,则可灭罪净业障,得种种功德。十二佛名为:东方有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毫相日月光明华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东方有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南方有辩才璎珞思念如来,西方有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北方有华庄严作光明如来,东南方有作灯明如来,西南方有宝上相名称如来,西北方有无畏观如来,东北方有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下方有师子奋迅根如来,上方有金光威王相似如来。以上十二佛名与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圣十二佛大乘经、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所载者雷同。
十二地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地与等觉、妙觉之阶位。大日经疏卷十(大三九·六八九中):‘一岁十二月而成,还复本际得其元本,亦如菩萨十二地,即十住、等、妙之觉,犹如十二月。’(参阅‘菩萨阶位’5221)
十二因缘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净意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乃释十二因缘法之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初出颂六偈半,次以问答体之长行释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与四谛 [佛学大词典]
若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集谛,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等七支为苦谛。若依生、灭二观与顺、逆二观,则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灭、道之二谛。
十二因缘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吴·支谦译。叙述十二因缘之经,为研究十二因缘之重要资料。又称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闻城十二因缘经、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思惟十二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与缘起圣道经虽为同本异译,惟本经仅叙述十二因缘,后者更述及八正道。阅本经者须注意以下之顺序:(一)由念老死依何因缘,次第求到识,即老死、生、有、受、爱、痛乐、六入、名相、识。(二)由老死灭尽依序以至痴。[历代三宝纪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二、古今译经图纪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十二因缘异名 [佛学大词典]
指十二因缘之诸异称。(一)又作十二重城。五苦章句经(大一七·五四四中):‘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以十二重城譬十二因缘,众生依十二因缘,涉三世而轮回六道,犹有十二重城围之,故称之。 (二)又作十二率连。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以三世系续,故称率连。 (三)又作十二轮。出自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三。十二因缘辗转不穷,犹如车轮,故称之。
十二因缘 [佛学大词典]
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 )、行(梵sam!ska^ra )、识(梵vijn~a^na )、名色(梵na^ma -ru^pa )、六处(梵s!ad! -a^yatana )、触(梵spars/a )、受(梵vedana^ )、爱(梵tr!s!n!a^ )、取(梵upa^da^na )、有(梵bhava )、生(梵ja^ti )、老死(梵jara^ -maran!a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着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着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
十二合掌 [佛学大词典]
十二种合掌之形式,与六种拳印同为诸印契之基础,称为印母。乃合两掌所作之十二种印相。下列地、水、火、风、空依次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之异称。十二合掌即:(一)坚实心合掌,即坚合二掌,两掌间无空虚。(二)虚心合掌,又称空心合掌,即如坚实心合掌,惟两掌间存少许空虚。(三)未敷莲(华)合掌,又称未开莲合掌、如来开莲合掌,其形虚心合掌,而内空稍呈穹隆,似莲华未开形。 (四)初割莲(华)合掌,即二地、二空相着,水、火、风三指稍离,如莲花初开状。(五)显露合掌,即两手并排,二地相着,掌心向上。(六)持水合掌,即两掌并仰,指头稍屈相着,仅二空各拄于二风侧,如掬水状。(七)归命合掌,又称金刚合掌,即十指头相互交叉,右手之五指置于左手五指之上。(八)反叉合掌,即两手背相合,十指相叉。(九)反脊(背)互相着合掌,即仰右手,俯左手,两手背相着。(十)横柱指合掌,即二手仰掌,仅二火相着仰之,余之指头稍开散。(十一)覆手向下合掌,即覆两掌,并二空,仅两火相着。(十二)覆手合掌,即覆两掌,二空并接,十指头皆向外。以上十二种合掌,各皆具有深秘之意义。[大日经疏卷十三]
十二光佛 [佛学大词典]
阿弥陀佛成就光明无量之愿,其威神为最尊第一,为赞叹其光明之智体及德用,分立十二种称号。即称: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无量寿经卷上](参阅‘十二光’334)
十二光 [佛学大词典]
称赞阿弥陀佛光明之十二种名称。即:(一)无量光,谓佛光不可算数。(二) 无边光,有缘无缘无所不照。(三)无碍光,人法皆不能障。(四)无对光,诸菩萨所不能及。(五)焰王光,谓光明自在无可及者。(六)清净光,从佛无贪之善根所现,能除众生贪浊之心。(七)欢喜光,从佛无嗔之善根所生,能除众生之嗔恚心。(八)智慧光,从佛无痴之善根心生起,能除众生无明之心。(九)不断光,光明恒照不绝。(十)难思光,诸二乘等不能测度。(十一)无称光,声闻菩萨等亦难称扬道尽。(十二)超日月光,日夜恒照,超越日月之光。若有众生遇此等光,则身意柔软,欢喜踊跃,而生善心。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经卷上(魏译)、赞阿弥陀佛偈、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十二巧方便 [佛学大词典]
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大乘菩萨施用之善巧方便,于内起佛法者有六种,于外成熟众生者有六种,计十二巧方便。内起佛法者,即:(一)菩萨以慈悲心顾念一切众生,于心顾念众生,故称内起佛法。(二)如实了知一切诸行,即厌离有为之心。(三)菩萨求无上菩提之智。(四)依念众生,舍离生死。据大乘义章卷十五所释,菩萨依念众生,欲济拔之,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则无以能度,故依念众生而舍生死。然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载,菩萨以顾念众生之故,而不舍生死。(五)依如实了知诸行,以无染心轮转于生死。菩萨知生死虚妄无实,故能无染而常处其中。(六)菩萨求佛智精进不退,佛由勤而成就,故起精进。上记内起六方便之中,前三种为本,后三种依前三种以显方便。 外成熟众生者,即:(一)以少善根得无量果,即以少财物施下福田,用此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德,以回向故,使其以少善能得无量果。(二)以少方便起无量善根,又分二种:(1)教众生舍邪归正。(2)教众生舍小归大。(三)予毁坏佛法之众生,除其暴虐,使其生信。(四)使处中众生入佛法,化他使生解。(五)已入佛法之众生令其成就,即使之起行。 (六)根机成熟之众生令得解脱,即化他得果。(参阅‘方便’1435)
十二火 [佛学大词典]
西藏语 me mam-pa-bcu-gn~is。指十二种火法,或指修此十二种火法之本尊。又作十二火天。即密教针对外道所说之四十四种邪护摩不契护摩之真义,故说真实之十二火。即:(一)智火(藏Ye-s/es-me ),为帝释之内证,即表菩提心之慧光烧破无明之义。与息灾法相应。帝释为诸天之王,故以之表具一切如来功德之大日如来智光;本尊为黄色,围绕圆光焰鬘,住正受三昧相,修此法者作方坛观。(二)行满(藏H!dsin-bye),表大悲行。亦与息灾法相应。其形如秋月,身着鲜白衣,右持数珠,左持军持。(三)摩噜多(藏Rlun% ),译为风燥。如风能坏云,表散坏诸障之义,与调伏法相应。端坐黑色半月中,手执帛,如天衣形。(四)卢醯多(藏Dmar-po ),译为赤色,表利慧之义。其形相端坐三角中,右执刀,带微怒。(五)没栗拏(藏Mr!d!a ),表慈悲、智慧和合之意。其形相左半身呈赤色怒形,右半身呈黄色微笑,左执刀,右持金刚杵。(六)忿怒(藏Khro-bo ),摄降伏与息灾。其身烟色甚黑,闭一目如不动尊,火发,开大口作大吼状,出四牙。(七)阇吒罗(藏Itc-ba ),译为温腹。其形具五色,呈极忿怒形。(八)迄洒耶(藏Bran%-ba ),译为费耗。表遣除业障之义。其形相如众多电光聚生,不可瞻视。(九)意生(藏Yid-las-skyes ),表自在之慧。普于法界以善巧之身口意应众生,随意成大佛事。(十)羯罗微(藏H!jig-rten-h!dsin-pa ),译为受食火。表受得三身之果。其形相为手持唵字印。(十一)大日经与大日经疏皆缺其说。(十二)谟贺那(藏Rmugs-byed ),译为悉成。表降伏诸魔,所作已办之义。上记之十二火,除第十一尊之外,其余诸尊之形相皆载于大日经疏卷二十,同卷又举出其中智火、行满与没栗拏等之修法作法。然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之胎藏外金刚部院左方,仅列此十二火神之名。[大日经护摩品](参阅‘事火外道’3039)
十二月名 [佛学大词典]
指印度十二个月份之名称。印度之一月,系自满月翌日起至次一满月之间。月名之立,即从满月时出现之星宿而设。前半月指自满月至新月之十五日间,称黑分,或作黑月;后半月指新月至满月间之十五日,称白分,或作白月。故印度之一月,相当于我国阴历十六日至次月十五日间。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为六节或二行。以春分为岁首,由此至秋分日之运行为北行;秋分至春分日之运行为南行。我国旧有之太阴历,以建寅为岁首,春分以在二月为多,以此月配于印度之第一月。又宿曜经载有关于十二月之卜占。玆将十二月名与十二支、太阳历(阳历)等之关系,列表于前页。(参阅‘历’6227)
十二支 [佛学大词典]
梵语dva^das/a^n%ga。(一)十二支缘起之略称。即十二因缘。(参阅‘十二因缘’337)(二)印度耆那教经典。西元前三世纪于华氏城举行第一次结集时,将筏驮摩那(梵Vardhama^na ,耆那教创始者,尊称为大雄,即尼乾陀若提子)之教义整理而成。其后第十二支散佚,五世纪时在伐拉彼(梵Valabhi )举行第二次结集,将其余十一支加以整理,成为白衣派之文献。天衣派以此十二支不全,复以其派之文献补充之。
十二天 [佛学大词典]
指护持佛法之十二天尊。乃诸天、龙鬼神、星宿、冥官之总主。由八方、上下、日月等合计共为十二天。即:东方帝释天(梵Indra )、东南火天(梵Agni )、南方焰摩天(梵Yama )、西南罗刹天(梵Nir!iti )、西方水天(梵Varun!a )、西北风天(梵Va^yu )、北方多闻天(梵Vais/ravan!a ,又作毗沙门天)、东北伊舍那天(梵I^s/a^na ,又作大自在天,镇守东北),以上为八方天。又有上方梵天(梵Brahma^ )、下方地天(梵Pr!thivi^ )、日天(梵A^ditya )、月天(梵Candra )等。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二一·三八五上):‘是十二天乃是往古诸佛,为度众生而来现也,是故行者不可依形势天,唯观彼天法身庄严。’ 十二天乃总摄一切诸天鬼神之护世者,若祈愿灾害消除、国土安泰等,则供养此十二天,称十二天供。常附随大法而修之。十二天报恩品(大二一·三八五上):‘若求息灾,帝释为首;若求增益,梵天为主;(中略)若欲除热寒病,随用日月天。’[十二天供仪轨]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佛学大词典]
即药师如来。药师又称医王、善逝,诸佛十号之一,犹言如来。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如医中之王,故称之。
十二口传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之读经论章疏,或特指讲传大日经奥疏时,相承之方式计有十二种口传。即:(一)未会,未经再治之书。(二)烂脱,经文记载前后错简者。(三)引牒,先作解释,后引经文以合。(四)总牒,广引大段之经文转记者。牒是转记之意。(五)别牒,分别牒释总牒之文。(六)校牒,将已治定之经文和释文校合而读。(七)取意,经文无牒释,仅取其经文一段之大意而记载者。(八)回文,回文而牒,即未循经文之顺序,忽前忽后,迂回而牒者。(九)回文向上,回上之文置下,先作释再引经文。(十)回文向下,回下之文置上,先引经文后作释。(十一)治定,指再治修订之经文。(十二)语略,简择经文之言而引之,有前略、后略二种。尔来密教以口传为其教权,若仪轨与本经异时,取仪轨;仪轨与口传异时,采口传。
十九说法 [佛学大词典]
观世音菩萨应众生之机类而现十九种身以说法。此十九种身为: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四众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妇女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龙八部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侯罗伽身)与执金刚身。[法华经普门品]
十九执金刚 [佛学大词典]
指列于大日经说法之会座上之十九尊金刚,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其名称为: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被杂色衣、善行、住一切法平等、哀愍无量众生界、那罗延力、大那罗延力、妙、胜迅、无垢、刃迅、如来甲、如来句生、住无戏论、如来十力生、无垢眼等十八执金刚与金刚手秘密主。彼等总司如来大智之德;若细分之,初之十八者为别德,第十九金刚手秘密主为总德。别德诸尊中,若由自证、化他而分,初之六金刚为自证,七、八、九三金刚为化他之尊,余九尊通自证化他。此十九之数系由不动明王十九布字之内证所展开,不动明王即为胎藏界金刚部之教令轮身。[大日经疏卷一、十九执金刚秘释]
十七种庄严 [佛学大词典]
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而明二十九种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之十七种即:清净庄严、量庄严、性庄严、形相庄严、种种事庄严、妙色庄严、触庄严、三种庄严、雨庄严、光明庄严、妙声庄严、主庄严、眷属庄严、受用庄严、无诸难庄严、大义门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庄严等。
十七种净土 [佛学大词典]
即佛陀在毗耶离国庵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所说之十七种净土。乃维摩诘经卷上佛国品所载。计为:(一)直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之众生来生其国。(二) 深心。(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持戒。(六)忍辱。(七)精进。(八)禅定。(九)智慧。 (十)四无量。(十一)四摄法。(十二)方便。(十三)三十七道品。(十四)回向心。(十五)除八难。(十六)守戒行。 (十七)十善。凡此皆为菩萨之净土。
十七群比丘 [佛学大词典]
依十诵律卷十三载,王舍城有少年僧团,共十七人,后皆为目连所度成为佛弟子。止持会集音义谓,罗阅城中有十七名童子,共为亲友,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诸比丘即令出家,与授具足戒,然多习嬉戏,少学禅诵,其中唯优婆离童子(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
十七尊 [佛学大词典]
指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及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之十七尊,指本尊、四亲近、八供养、四摄等尊。此中,四亲近系表本尊四智之德,与本尊合为五智。其他别尊曼荼罗中,亦可见具此形式之尊。
十七条宪法 [佛学大词典]
乃日本推古天皇十二年(604),圣德太子所作之宪法。该宪法系针对当时豪族官吏所制之有关政治、道德之训诫。内容主要强调:以和为贵、尊崇佛教、皇室权威、政治公正等项,强烈反映出佛教精神。此外,于君臣之尊卑亦有明确之划分,此系受到我国儒家、法家等思想之影响。当时,圣德太子有感于与我国、朝鲜之对抗,急须形成以天皇为中心之强大中央集权体制,因此以十七条宪法作为改革氏族制度弊害之政策。然亦有疑之为伪作者。
十七地 [佛学大词典]
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 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九)无心地,(十)闻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无余依地。此中,初九地系属三乘境,观此境能起以下六地之行,再依此行得证以下二地之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顺序。此说见于瑜伽师地论卷一至卷五十。
十七句 [佛学大词典]
出自般若理趣经初段说金刚萨埵内证法门之文句。一切诸法虽现种种差别相,然其自性皆为绝待清净,证悟此自性清净之理,乃离差别之妄执,自他共受永劫真实之大乐,是金刚萨埵之内证,即所谓大乐之法门。十七句为:妙适清净句、欲箭清净句、触清净句、爱缚清净句、一切自在主清净句、见清净句、适悦清净句、爱清净句、慢清净句、庄严清净句、意滋泽清净句、光明清净句、身乐清净句、色清净句、声清净句、香清净句、味清净句。理趣经以男女异性之欲乐,表显金刚萨埵内证之大乐法门,显示出烦恼即菩提之极义。理趣释以此十七句配金刚萨埵之十七字真言及曼荼罗十七尊,为其内证法。如左图所示:[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