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一乘菩提 [佛学大词典]
真实菩提之意,乃相对于二乘、三乘之方便菩提而言。
一乘真实三乘方便 [佛学大词典]
乃天台、华严二宗所立。谓一乘教为真实教,三乘教为方便教。一乘教主张一切众生悉成佛果之法,然对根性未熟之众生,则无由直作此施,遂设三乘教,诱导卑近之三乘以立各别之因果,故谓一乘为真实,三乘为方便。(参阅‘一乘’59)
一乘海 [佛学大词典]
譬喻一乘之教法如海。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判观无量寿经时,亦有‘菩萨藏顿教一乘海’之说。(参阅‘誓愿一乘’5930)
一乘要决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日僧源信撰。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本书就一乘三乘之诤论判决其要旨,并成立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义。书中并推尊天台教义之一乘思想,而驳斥法相宗五性各别之说,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必须以一乘示导之。
一乘法界图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详称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僧义湘(625~70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以三十句之七言诗,列出二一○字、五十四角之图形,附以注释,咏述华严经与十地经论所论之圆教要旨。此图成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七月,为朝鲜华严思想之重要文献。注释书有法界图记丛髓录四卷。附图如下:
一乘分教 [佛学大词典]
新罗元晓所立四教之一。元晓将如来之一代时教判为四教,分别为三乘别教、三乘通教、一乘分教、一乘满教。一乘分教之义如梵网经、璎珞经所载。因菩萨不与二乘共学,故称一乘;又以其未能彰显佛法之周遍圆融,故称为分教。[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玄谈卷四](参阅‘晓公四教’6242)
一乘三宝 [佛学大词典]
六种三宝之一。乃不定种性所修。依胜鬘经、法华经之说,谓一乘指根本一乘所有之三宝,佛、法、僧皆摄于此一乘三宝之体;即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故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三下):‘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事。’又同书同卷(三四五上):‘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处为大乘故说。初四是法,后二是僧,故为一乘方便,二宝亦一乘摄。’
一乘三乘 [佛学大词典]
一乘,梵语eka-ya^na。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三乘教法则针对众生之性情与能力,而分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并以其各有三种不同之果报。‘一乘’之语出自华严经明难品、法华经方便品与胜鬘经一乘章。又作佛乘、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宣说一乘教者,称为一乘经。信仰一乘教,则称一乘机。喻如海水般深广,称为一乘海。由于一乘为大乘之最高教义,故佛书中有‘一乘极唱’之语。又法华经乃说明一乘理法之妙典,故有‘一乘妙典’之称;其经文称为一乘妙文。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四等载,声闻乘属小乘、下乘;缘觉乘属辟支佛乘、独觉乘、中乘;菩萨乘属大乘、佛乘、如来乘、上乘,故三乘之教法称为三乘教。声闻、缘觉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故称愚法二乘;至如回小向大之二乘菩萨,则称不愚法二乘。于大乘法中,法相宗区分众生为五性,其中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信受三乘教,唯不定性菩萨才能信受一乘教,并得佛果,故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立场。于此,天台宗、华严宗视一乘为真佛教,故取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立场。三论宗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二乘为方便;天台宗与华严宗则于三乘之外另立佛乘。故法相宗与三论宗有‘三车家’之称,华严宗与天台宗有‘四车家’之称;其三车、四车之别,乃根据法华经譬喻品中说明三乘、一乘之关系而来。此外,华严宗称究极之教理为‘一乘圆教’,而称其他宗义为‘别教’。[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解深密经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二十、摄大乘论释卷十(玄奘译)]
一乘 [佛学大词典]
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法华经载,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时,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喻品]
一食顷 [佛学大词典]
梵语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上):‘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皆为短暂时间之例。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四七初分嘱累品,按时间之长短依次分为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瞬息顷,故知一食顷乃介于一时及须臾之间。[大宝积经卷三十七、法华义疏卷二(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二末、慧琳音义卷三]
一食 [佛学大词典]
谓世间分段之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上]
一音教 [佛学大词典]
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又作一圆音教、一音说法。谓佛唯以一音说法,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而有大小、空有、顿渐等教义之异解,故又称一音异解。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大二七·四一○上):‘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独为我说种种义。’印度部派佛教中之大众部即采用此说。我国佛教则以此说作为判教之依据,谓佛教之所以有众多分派,即由此而来。例如后魏菩提流支认为佛陀一音教中,包含大、小二乘之教法;姚秦鸠摩罗什则以为大、小二乘之分别,乃众生于听闻佛法时,由理解上之差异而产生,故华严五教章卷一(大三三·八○一中):‘北地禅师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满等教,但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一音说法,随类异解。诸佛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但是一音教也。’[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经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法华玄义卷十上]
一音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侧,又称为玉泉寺。开皇十三年(593)顷,天台宗智者大师为报答生地恩所建造者。敕给寺额,名为一音。
一音 [佛学大词典]
谓佛之音声。盖众生缘有深浅,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维摩经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
一面器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置于大坛正面之供养器。密教于其护摩坛四方所设之供养器,称为四面器,此等供养器皆以金、银、宝、铁、铜、瓷等物铸造,作成涂香、饮食、灯明、华鬘等器。其中,饰于正方之一面器即包含阏伽、涂香、华鬘各二个(合称六器),火舍一个,饮食器、瓶、灯台各二个,总计十三器。
一面 [佛学大词典]
(一)指一张。禅苑清规卷三维那篇(卍续一一一·四四六上):‘各造入寮牌、腊次牌各一面。’(二)表示场所之一方。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二中):‘各礼佛足,退坐一面。’(三)表示人事上之一方面,指一人、自己等。禅苑清规卷三监院篇(卍续一一一·四四六上):‘如院门小事及寻常事例,即一面处置。’
一衲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纳。指一袭衲衣。衲衣即僧衣,故一衲又转指一僧。(参阅‘衲衣’3952)
一相无相 [佛学大词典]
真如实相之法乃寂灭平等,故称一相;又一相亦不可得,故称无相。诸法一一遍摄一切,法法互遍无际,其当体寂灭平等之实相,本来就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故称之一相无相。
一相智 [佛学大词典]
即证悟诸法实相之智。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中):‘此诸法相即是诸法实相,无所挂碍。以是方便教诸弟子,入一相智。’
一相法门 [佛学大词典]
乃谓诸法入于一相,不作种种分别,不可尽,无所思,不可得,离相对,不执着之法门。文殊功德庄严经卷下,载有十余位菩萨所说之各种一相法门。
一相一寂 [佛学大词典]
乃指一事一理。相,指事相;寂,指寂灭之理体。[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上]
一相一味 [佛学大词典]
乃指实相一味之法。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故称一相一味。法华经卷三(大九·一九下):‘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中略)。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佛亦如是。’盖一相,指众生之心体;一味,指如来之教法。若以一地喻众生心体,以一雨喻如来教法,则一地合一雨,一相合一味,真如之体(众生心体)乃与一实之理(如来教法)相契合而无间隔。
一相 [佛学大词典]
梵语eka-lak!s!an!a。(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
一界 [佛学大词典]
(一)指众生居住之处。又作一世界。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中):‘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参阅‘三千大千世界’523)(二)指十法界中之任何一界。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上(大三三·六九六上):‘以无边佛智,照广大佛境(中略)。己身他身,微妙寂绝,皆非权非实,而能应于九界之权,一界之实,而于佛法无所损减。’
一炷 [佛学大词典]
炷,为烧香之意。烧香一次即称为一炷。敕修百丈清规卷七(大四八·一一五四上):‘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
一流 [佛学大词典]
同一派别之意。各宗派自立教以来,师徒相传不断,犹如河水,其流不绝,故称一流。
一段事 [佛学大词典]
喻指本体之相,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坏以后,犹然存续,无始无终,无得无失。于禅林中,转指眼前之事、重要之事、悟道之事等,与‘父母未生时’为同类用语。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二上):‘父母未生时如何?云门道:“从古至今只是一段事,无是无非,无得无失,无生与未生。”’
一柱塔 [佛学大词典]
越南河内之佛寺。又称延友塔。李朝太宗皇帝建于崇兴元年(1049)。其建筑风格甚为特殊,系建于湖中圆石柱上,供奉铜铸八臂观世音菩萨。寺庙全部采用木造建筑,屋顶为中国式之庑殿顶,四面呈坡形,为越南现存年代最久远之寺阁。
一星事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星,乃秤器上之刻度。譬喻如秤星般之些微小事。碧岩录第九则(大四八·一四九中):‘有般底人道:“本来无一星事,但只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此是大妄语,谓之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一拶拶倒了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一拶,指禅师勘验弟子之推逼谈话。整句义为推逼谈话已结束。碧岩录第三十五则(大四八·一七三下):‘当时便与一喝,一拶拶倒了也。’
一指禅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又作俱胝一指、俱胝竖指、一指头禅。宋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以竖立一指作为化导学人之机法,世称之一指禅。俱胝和尚初住庵时,因一尼之三问而不知应答,遂立志弃庵,往诸方参寻,后逢山神告示,得遇天龙和尚,天龙以一指示之,师当下大悟。从此,凡有参学僧到,师皆竖一指以对。当其临终时,谓众(大五一·二八八中):‘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七、卷十一、五灯会元卷四、碧岩录第十九则]
一指 [佛学大词典]
手之一指。楞严经卷六载,若如来灭后,有一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于如来形像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则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一恒河沙 [佛学大词典]
指以一恒河沙之数,譬喻物之极多。略称一恒。诸经中每以恒河为福德吉祥之河,由于此河沙多,又为佛生处、游行处,乃弟子们所现见者,故引此河为喻,而不取他河。[大智度论卷七](参阅‘恒河沙’3813)
一回饮水一回着噎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每次饮水时皆噎在喉咙,丛林中转指事物之变化非自己所能预料。从容录第二则(大四八·二二八下):‘廓然无圣,一回饮水,一回着噎。’
一客烦两主 [佛学大词典]
禅林用语。指善于活用禅机之人。一个客人同时须要两位主人接待,就主人立场而言,表示该客人颇令人疲于应付。从容录第八十七则(大四八·二八三中):‘后到明昭举前话(一客烦两主)。’
一品经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乃将法华经二十八品一一分别书写之谓。此风盛行于日本平安末期。日人以法华经二十八品为歌题而作短歌,称为一品经和歌。
一品 [佛学大词典]
指一章或一篇佛经。品,梵语varga 之意译,音译为跋渠,乃‘别’之义,用以划分文章之单位。(参阅‘品’3764)
一即六 [佛学大词典]
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中,若有一根返回真性,则其余五根亦皆得解脱。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上):‘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中略)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一即十 [佛学大词典]
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则无二乃至十,故此一即二乃至十。二乃至十以一为本数,使得成就,一之外别无自体,故一十相即。就此以喻,约法而言,举一尘,则一切佛土悉在其中,如一毛孔含摄四大海水。又如一月当空,千江映影,对月即为一,对影则为多,一多无碍,相即相融。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谓一与一切,其体用相融而不二。即谓一与多可以等同,用以说明法界缘起中现象间之相即关系。此乃华严、天台等圆教所立之圆融无碍之极理。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中,谓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中由两方面论证之:(一)就现象之异体关系言,一与十乃相对待而言,一为十之基数,十由十个一构成,无一即无十,既得成十,故知‘一即十’。同理可证成‘十即一’。(二)就现象之同体关系言,十中各个一之自体,即是第一个一,由此而言,十之自体性空(无独立自性),故谓‘十即是一’。同理,视十为自体,一为构成十之因素,自体亦是性空,故称‘一即是十’。由此说明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皆为相即之关系。故一尘之中,即与一切佛土相即;一念之中,亦与无量之时间相即。华严宗运用此种认识方法于佛教理论与实践,或将佛教全部义理与实践视为一整体而称为‘一’,其各个分支和法门则称为‘多’,或于能生万有之一心称为‘一’,而所生之万有则称之为‘多’。[华严经探玄记卷一、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摩诃止观卷五上、天台四教仪集解卷下]
一刹那 [佛学大词典]
梵语ks!an!a。指极短之时间。即现今二十四小时中之六百四十八万分之一,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据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上载,一念为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又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上):‘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
一刹 [佛学大词典]
刹,梵语ks!etra,田土、国土之意。指一佛救度众生之范围,亦即三千大千世界。[翻译名义集卷七]
一雨 [佛学大词典]
譬喻佛法如一雨之普润众生。佛说一乘法诠示一实相之理,无二三之别,犹如雨水之下降,草木得蒙滋润。虽然雨是一,然受利益之草木则各各有别。同理,佛所说之法虽为同一,然受者之机根有万差之别,故以一雨喻之。
一门普门 [佛学大词典]
一门,指一德一智之法门;普门,指含摄总德全智之法门。显教是以实相中道圆通之法为普门。密教则以大日如来为普门之本尊,盖大日如来具有无量万德,故为普门之尊,其他如弥陀、药师、不动、观音等,则以分别司大日万德之一一别德,故为一门之尊。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若诸行人殷勤修习,能令三业同于本尊,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指真言行者,归依一门本尊,殷勤修习,得入法界;归依普门本尊之大日法身亦得入一切法界门。故了达一即一切后,由不动明王三摩地观察宇宙,则宇宙一切无非是不动明王忿怒三昧;由观音菩萨之三摩地观察世界,则世界一切无非是观音菩萨慈悲三昧。[大日经疏卷三、观音玄义卷下]
一门 [佛学大词典]
一谓一理,即是所通;门谓正教,即是能通。盖譬佛所说一乘之教,则能通于实相之理。[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
一花五叶 [佛学大词典]
指禅宗。又作一华五叶、一华开五叶。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衍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条( 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空一切空 [佛学大词典]
于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观中,空并非只作空义解,同时亦兼含假中二义,以表示空之真义,故称一空一切空。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中略)若一切法一法,我说即是空,即随智一切智。’
一空 [佛学大词典]
乃万法皆归一空之意。‘一’虽为数字,然在此表示超越对立之数,为绝对唯一之状态。空,意为本性空寂。三藏法数卷四:‘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有种种不同,但求其体性,毕竟皆空。’[摩诃止观卷七上]
一知半解 [佛学大词典]
原指不完全了知,后转用为知识浅薄之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八(大四七·八八七中):‘世间文章技艺尚要悟门,然后得其精妙,况出世间法只恁么了得?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此为其例。[禅林宝训卷三]
一盲引众盲 [佛学大词典]
谓邪解之师误导从学之人。或喻一人、一事之误,波及于其他。无门关之竿头进步颂(大四八·二九八下):‘瞎却顶门眼,错认定盘星;拼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碧岩录第十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