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水定 [佛学大词典]
指修习水观而得之禅定。即一心观想水,于水得自在,能随意使身之内外现为水。(参阅‘水观’1493)
水乳 [佛学大词典]
以水与乳之混合相融,比喻事物之和合相冥。最胜王经卷六(大一六·四二八上):‘上下和穆,犹如水乳。’(参阅‘乳水’3037)
水谷幸正 [佛学大词典]
(1928~)日本佛教学者。三重县人。龙谷大学毕业。现任佛教大学校长。著有印度佛教史等书。
水灾 [佛学大词典]
梵语ap-sam!vartani^。大三灾之一。于成、住、坏、空四劫中,坏劫之最末,火、水、风三灾次第而起,以荡尽世界。水灾起于七度火灾之后,自无间地狱至色界之第二禅天以下悉皆浸澜。经此一度之水灾,复起七度火灾,其后更有一度之水灾,及历八次七度火灾、一次七度水灾之后,则起一度风灾。[俱舍论卷十二](参阅‘三灾’554)
水老鹤 [佛学大词典]
又称水潦鹤、水白鹤、水白鹭。为珍奇难遇之鸟。依毗奈耶杂事卷四十载,有一苾刍于竹林园中说偈(大二四·四○九下):‘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阿难闻之,乃告彼苾刍佛世尊之说:‘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彼苾刍告知其师,其师谓阿难忘失记忆,不可依信。转喻世间之人多忘失自身之错误,反谓正说之教法有误。
水吉祥菩萨 [佛学大词典]
水吉祥,梵名Daka -s/ri^ 。又称大水吉祥菩萨。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外列上方(东)第五位之尊。密号润生金刚,种子为逘(sa)字,三昧耶形为莲花。其形像,身呈白黄色,左手持未开莲花,右手结施无畏印,坐于赤莲花上,左右各为烧香供养使者与涂香供养使者。[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卷十五、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下、大日经疏卷六、卷十六]
水目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云南祥云县治之南。据大清一统志卷三七八大理府载,水目山系在云南县(祥云县)南二十五里处。大明一统志则称‘宝华山’。山上有佛刹,山顶有泉,其深难测。山上始建佛寺,系在段氏之后大理国时代(1097~1252),净妙澄与普济庆光二人共同为段氏而建者。山上本无泉,庆光以锡杖卓地,遂有泉涌出,故称卓锡泉,且得水目山之名。庆光于该寺开堂弘法,归依者颇多。至明末,杨岐宗虎丘派无住洪如(1592~1664)于该山创宝华寺,与弟子普行非相(1604~1690)相继于此弘扬律禅,官民归依者甚众。至近代,水目、宝华两寺渐凋零,海瑞(?~1920)有感于此,遂集资复修之,迄今香火犹盛。[滇释纪卷一至卷三、新续高僧传卷五十九]
水火定 [佛学大词典]
水定与火定。于水得自在之禅定,称为水定;由自身出火之禅定,称为火定。法苑珠林载有后梁南襄阳景空寺僧法聪入水火定一事。
水月观音 [佛学大词典]
三十三观音之一。我国寺院所供奉之观音塑画像,作观水中月影状。或谓即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有各种形像,据图像钞卷七所说,水月观音坐于大海中之岩石上,垂左足,右足竖膝,与左膝相叉钩,面部微仰,作思惟之相。另有三面六臂像,左三手分别持宝莲花、金轮、孔雀尾,右三手分别持利剑、宝珠、青莲花,身色如日光,坐于宝山上。又其图像于尊容钞载为,跏坐于岩石上之莲座,左手持未开莲花,右手结与愿印,由掌中出水。[佛像图汇卷二]
水月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udaka-candra。又作水中月。大乘十喻之一,十缘生句之一。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现,并无月之实体,以此比喻诸法无自性,凡夫妄执心水中所现我我所之相,而着于诸法,实则诸法了无实体。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参阅‘十喻’470)(二)明代临济宗僧。常德(湖南)人,俗姓王。生卒年不详。少习儒学,偶阅金刚般若经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句,若有所省。十六岁乃投古林出家,专心致志研探生死究竟之法,乃遍参诸方,后至峨眉,忽获证琉璃三昧,乃大悟,晚见雪峤圆信,呈证所悟,得证心印。遂结庵于鸡足山弘扬祖风,题为水月庵,并以为名。一日集众勉以法道为重,语毕,端坐而逝,世寿六十四。[增订佛祖道影卷二(虚云)](三)(1928~ )河北昌黎人。法名圣禾。民国五十九年(1970)于湛然寺依慧峰法师出家,同年于临济寺受具足戒。师覃思因明,学识丰富,曾于东方、东山、净觉、莲华诸佛学院及华梵佛学研究所授课。一九七九年荣获美江大学名誉哲学博士学位。师并创刊因明杂志。有因明之论著约七十篇散见各佛教刊物。
水天眷属 [佛学大词典]
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眷属。列位于胎藏曼荼罗外院。于现图曼荼罗中,西门之南北各有称为水天者,侍从门南之尊者,双手合持三股戟,跪坐圆座;侍从门北之尊者,或称水天妃眷属,头戴八蛇,右手执锋,左手持蛇索,置于腰部,交脚坐于圆座。
水天法 [佛学大词典]
水天之供养法。又作水天供。即密教以水天为本尊,为请雨祈愿所修之法。系依陀罗尼集经卷十一所说之水天印咒法、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等而修者。
水天后 [佛学大词典]
梵名Varun!a^ni^ 。又称龙王妃。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后。于密教各曼荼罗中,水天与水天后、水天眷属及妃眷属每相混同,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院西门之北列有水天、水天后、水天眷属等三位,其中水天后头戴七蛇,右手执龙索,左拳覆腰,或谓此像为水天,而以其傍头戴九蛇,左掌安腰者为水天后。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则举出后、妃二位,水天后乘摩竭鱼,左手执蛇,右手持花。[诸说不同记卷十]
水天 [佛学大词典]
梵名Varun!a 。音译作缚噜拏、缚楼那、婆楼那、伐楼拿。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为西方之守护神,乃龙族之王。本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空之神,河川之主,主管祭祀,维持道德,赏善罚恶。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中,水天有二:(一)位于外金刚部院西门之北侧,身为赤色,头上有九龙头(形状似蛇),右手当胸,持轮索,左掌覆腰。或谓此乃水天后,而以头上有七龙头,左拳叉腰者为水天。 (二)位于西门之南侧,右手执剑,左手持莲,莲上有星。一般或疑为水曜之误。在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水天位于北方,右手持龙索,左拳安腰,身坐荷叶。一般常用之水天形像,为略本瑜伽护摩轨、十二天轨之说,水天住于水中,头戴五龙冠,乘龟,左手持龙索,右手执剑。此外,为请雨等,以水天为本尊所修之法,称为水天法。[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陀罗尼集经卷十一、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两部曼荼罗义记卷三](参阅‘八方天’278、‘十二天’331)
水大 [佛学大词典]
梵语ab-dha^tu。为构成一切色法的四种要素之一。其性湿,能为物所摄收,故称为水;其体宽广,周遍于一切色法,故称为大。[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参阅‘六大’1251、‘四大’1649)
水上泡 [佛学大词典]
比喻诸法之无常与变转。诸法为因缘和合所成,非恒常而不变者,犹如虚而不实,瞬间消失之水上泡。[维摩经观众生品]
毛绳 [佛学大词典]
毛绳缚身,有断肤截骨之苦;比喻世间利养缠缚于人,断坏功德本,使人不得解脱。[别译杂阿含卷七、大智度论卷五]
毛头 [佛学大词典]
(一)即毛道。为凡夫之异称。又指极小之场所。(二)禅林中为人剃净毛发者之职称。又作剃头行者。[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
毛道 [佛学大词典]
梵语va^lapatha。(一)又作毛端、毛头。指极小之场所。(二)指凡夫。又作毛头。谓凡夫心行不定,犹如轻毛之随风飘荡。然依梵本,则有婆罗(ba^la)、缚罗(va^la)二音,前者为愚之义,后者为毛之义。在菩提流支所译之金刚般若经中,将凡夫译作‘毛道凡夫’,此系婴愚凡夫(梵ba^la -pr!thag-jana )之前半误传为 va^lapatha 所产生之译语。基于此,金刚经之异译亦解作小儿凡夫(笈多译)或婴儿凡夫(真谛译)之意。[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本、玄应音义卷四、慧琳音义卷十]
毛惠秀 [佛学大词典]
南齐佛画家。阳武(河南)人。与兄惠远俱从顾恺之学画,擅绘佛像人物故实等。尝本于经意,作像一堂,布列佛、菩萨、天人等数百尊,雍穆生动,精细典雅,后世之‘变相’皆仿效之。齐武帝永明年中(483~493),待诏秘阁,后卒于家,年寿不详。
毛凌云 [佛学大词典]
(1910~ )湖北通城人。号惕园。北平民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历任军事委员会处长、国防部秘书、主任,国家安全局副主任及委员等职。曾任中国佛教会第二届监事,第三届至第八届理事、常务理事。协办佛学讲座及影印大藏经等弘法利生事业。曾编述净土丛书、续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四编、观音灵感录续编、念佛法要、念佛三要、在家戒仪录要、苦海梦等书。
毛坊主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指日本边远无寺亦无僧之地,代僧行佛事之俗人。
比罗婆洛山 [佛学大词典]
梵名Pi^lusa^ra 之音译。意译作象坚山。或谓婆字系裟字之误。据云此山之神作象形,故译作象坚。据大唐西域记卷一所载,象坚神尝奉请如来及一千二百位大阿罗汉,如来乃于大磐石上受供养。其后无忧王于磐石上建窣堵波,故后人称之为象坚窣堵波。
比睿山 [佛学大词典]
日本七高山之一。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北衔比良山,南接滋贺山,属近江国滋贺郡,跨山城、近江二国。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睿山。略称北岭、睿山。摹仿我国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别称天台山,最高峰别称四明岳。延历七年(788)最澄大师始创一乘止观院,奉药师如来为本尊。嵯峨天皇时,赐号‘延历寺’。最澄之后,义真、圆仁、圆珍等诸师辈出,大阐天台宗风。至圆仁之法系良源任第十八世座主时,宗风益盛,与圆珍门派之余庆对立,余庆等退于三井园城寺,而有山门、寺门之彻底分裂。良源门下源信、觉运二师,亦各树一方之法幢。盖自平安朝以后,比睿山即与高野山并为日本佛教之两大丛林。元龟二年(1571),因门下协助朝仓义景反抗织田信长,寺宇被焚。天正年中(1573~1592)得全宗、诠舜与丰臣秀吉之外护,堂塔再兴,并获德川幕府归依,遂渐复旧观。全山分为三塔十六溪,自古来往僧侣颇众,据载,嘉平年中,全山之僧侣有三千多人;宽正年间,僧兵多达二万余人。其坊舍于最盛时,号称三千坊,为圆、密、戒、禅并重,而净土思想特为发达之综合道场。此外,比睿山自古禁止女众登山。近时于各登山口道设有电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而逐渐变成游览地区。(参阅‘延历寺’ 2882)
比尔 [佛学大词典]
(Beal Samuel, 1825~1889)英国宣教师与佛教学者。自剑桥大学毕业后,即任海军布教师。尝至中国,从事中国之宗教与佛教之研究。归国后,担任伦敦大学教授(1877),发表甚多有关汉译经典、中国佛教之论著,为研究中国佛教之先驱者,功绩颇着。其主要著作有:Travels of Fa-Hian and Sung Yun,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to India, 1869; 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 1871; The Buddhist Tripitakaas it is known in China andJapan, 1876; O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 1882;Fa^-hiens/Fo-kue-ki(法显传,即佛国记),1866;Si-yu-ki, the Records ofthe Western Kingdoms(西域记),1884 ; A life of Hsu|an-tsiang(玄奘),1888;The Fo-sho-hing-tsanking, a life of Buddha byAsvaghosha Bodhisattva(佛所行赞),1883.
比量相违过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比量相违,梵语anuma^na-viruddh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法九过之一。即所立之宗(命题)与比量之因(理由)相违所招致之过失。如以瓶之所作性为立论主与敌者(问难者)皆同意之‘因’,故‘宗’决定无常。然若立瓶为常,宗既违因,使义成为反对,而与敌者比度之智相反,故称比量相违。即所作性之瓶现前虽未破坏,但由其他具所作性之物,如杯碟等曾经破坏者,比类而知瓶将来必坏,即是无常,现立瓶是常,与事实不符,故称比量相违。[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
比量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为梵语anuma^na-prama^n!a 之意译。谓比知之量。为因明三量之一。又作真比量。乃‘似比量’之对称。即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证未知之宗(命题),以生决定之正智。据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之本载,比量有自他二种:(一)自比量,系处弟子之位,局限于思惟领域。即为自己认识事物而于脑中进行之推理活动,不形诸语言文字。又分相比c 与言比量。由自己见相比知者为相比量,如见烟比知有火。闻师所说比度而知者为言比量。(二)他比量,系处师主之位,与弟子等作比量而使其生解。即以语言文字将通过自比量所得之认识表达出来,启发他人悟解接受。又立者(立论者)所立之比量,称前量或所违量;敌者(问难者)用以对抗之比量,称后量或能违量。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五种比量,即:(一)相比量,随所有之相状相属,由现在或先前所见而推度其境界。如见幢比知有车,见烟比知有火。(二)体比量,现见一物之自体性而比类其不现见之体,或现见部分自体而比类其余部分,或以现在比类过去、以过去比类未来、以现在之近事比类远事,或以现在比类未来。(三)业比量,以作用比知业之所依。如见远物不动摇而鸟居其上,比知是杌。(四)法比量,以相邻相属之法比知其他相邻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是苦,属苦比知是空无我。(五)因果比量,以因果展转之相比知。如见有行比知至他方,见至他方比知于前必定有行。[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卷下末、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卷上、卷下](参阅‘他比量’1542、‘自比量’2516)
比丘律仪 [佛学大词典]
又作苾刍律仪。即比丘之具足戒。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等。与其他律文相较,略有异同。
比丘尼传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又称尼传。为南朝梁代僧宝唱所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收集东晋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监十一年(511)为止之一百五十年间,尼僧六十五人之传记。[开元释教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十]
比丘尼御所 [佛学大词典]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女王御所。即尼寺中,由内亲王、女王(御宫室),与公卿之女(御禅室)所住持之寺院,称为比丘尼御所,为日本江户时代所成立之制度。明治初年时废除。其所附属之土地,又称御所。
比丘尼律仪 [佛学大词典]
又作比丘尼戒、苾刍尼律仪。通常称五百戒。南山律宗作三百四十八戒,即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又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分举出八波罗市迦、二十僧残、三十三舍堕、一百八十单堕、十一提舍尼、数十条众学、七灭诤等。上记所举,与其他律文相较,略有异同。
比丘尼阿姨 [佛学大词典]
梵名Bhiks!un!i^A^rya^ 之音译。为佛陀姨母大爱道之尊称。阿姨乃阿梨夷之略称。梵语阿梨耶,意译作圣者,依女声而称阿梨夷。或谓阿为发语词,姨即姨母。
比丘尼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iks!un!i^,巴利语 bhikkhuni^。又作苾刍尼、比呼尼、■刍尼等。意译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简称为尼。原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其后泛指出家之女子。印度之有比丘尼,起于释尊听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受具足戒,后有五百释种女出家得度,其戒条凡三百四十八戒。依比丘尼传卷一载,西晋建兴年(313~319)尼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后东晋咸康年间(335~342),僧建由月支国来,赍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及羯磨,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与同志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此为我国比丘尼之滥觞。又依大宋僧史略卷上‘尼得戒由’条所载,净检仅就比丘一众受戒,其受戒未尽如法,宋元嘉十一年(434)慧果、净音等三百余人,于建康南林寺戒坛从师子国尼铁索罗等十人受具足戒,为我国比丘尼得戒之始。此后比丘尼增多,遂于宋太始二年(466)任比丘尼宝贤为尼僧正,法净为京邑尼都维那。日本则自司马达等之女善信尼从高丽僧惠便出家,为女子出家之始。[杂阿含经卷二十四、中本起经卷下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大爱道比丘尼经、五分律卷二十九、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四分比丘尼戒本、五分比丘尼戒本、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大智度论卷十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参阅‘比丘’1479、‘具足戒’3078)
比丘三义 [佛学大词典]
比丘为梵语bhiks!u之音译。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之义有五种,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即:(一)破恶,谓比丘修戒、定、慧之道,能破除见思之恶,故称破恶。(二)怖魔,谓比丘既能修道,魔即惊怖其非但能出魔之界域,亦能转化于他人,而空魔之眷属,故称怖魔。(三)乞士,乞为乞求,士则清雅之称。谓比丘常当乞食,清净以自活命;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称乞士。
比丘入众五法 [佛学大词典]
旧称入众五心。指比丘入于大众中,应当遵守之五种规法。据四分僧羯磨所举,即:(一)修慈愍物,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愍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以精勤学道。(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常用谦和,以永绝憍慢,应自卑下,犹如拭尘之巾。(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于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则不应安座,若见下座,则不应起立。(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或请人说法,皆为说于法语。(五)见过默然,谓比丘入于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即言说,则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
比丘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 之音译。又作苾刍、苾刍、■刍、备刍、比呼。意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烦恼、除馑、怖魔。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至于比丘尼乃梵语bhiks!un!i^ 之音译。又作苾刍尼、苾刍尼、■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意为乞士女、除女、薰女。又称沙门尼、尼。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比丘原语系由‘求乞(bhiks!)’一词而来,亦可解为 bhinna-kles/a,破烦恼者之意。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之语义有五种,即:(一)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二) 破烦恼,(三)出家人,(四)净持戒,(五)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一词语义中之杀贼、应供、无生等三义,合称为‘因果六义’(比丘为因,阿罗汉为果)。有关比丘之种类,十诵律卷一及俱舍论卷十五举有名字(名想)比丘(有名无实之比丘)、自言(自称)比丘(自称比丘者)、为乞(乞丐)比丘(为乞食而生活者)、破烦恼(破惑)比丘(真比丘)等四种比丘。四分律卷一则举有名字、相似、自称、善来、乞求、着割截衣、破结使等七种比丘。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条数,依律而有异。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说。又比丘尼应敬比丘,故制定八敬法(又作八敬戒、八尊重法、八不可越法),此乃为防止女性出家者乱正教而设。八敬法即:(一)每隔半月,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导一次。(二)跟从比丘安居。(三)安居结束,必从比丘众中求自恣忏悔。(四)从比丘受具足戒。(五)不可辱骂比丘。(六)不可举说比丘所犯之罪过。(七)犯轻罪时,从比丘而忏悔。(八)比丘尼即已出家受戒百年,亦须向新受戒之比丘礼拜。[杂阿含经卷十四、长阿含经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九、大宝积经卷一一四、摩诃僧祇律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上]
止观辅行传弘决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十卷。全称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略称止观辅行、摩诃止观弘决、止观弘决、辅行、弘决。唐朝荆溪湛然(711~782)撰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原分为十卷,开为四十卷,为摩诃止观之注释书,亦为研究摩诃止观之最高权威著作,引用书典颇多。北宋天圣二年(1024)入藏,后由日僧最澄传入日本。注疏有湛然着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等。[佛祖统纪卷十、卷十一、卷二十五]
止观义例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唐代湛然撰。又称摩诃止观义例、圆顿止观义例。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以七科总括摩诃止观一部之要旨,以明天台观门之大概。七例即:(一)所传部别例,(二)所依正教例,(三)文义消释例,(四)大章总别例,(五)解行相资例, (六)心境释疑例,(七)喻疑显正例。注疏有从义之止观义例科一卷、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处元之止观义例随释六卷等。[佛祖统纪卷二十五]
止观业 [佛学大词典]
指止观学业。乃日本天台法华圆宗学生所必修学的两业(止观业、遮那业)之一,系由日本最澄于延历二十五年(806)正月上奏所制定者。止观业为学习法华、金光明、仁王等诸经,而以圆顿戒修止观(即定慧),以达成天台圆宗三学。遮那业即学习大毗卢遮那经(大日经),以通达真言密教。[显戒论缘起、天台法华宗年分缘起]
止观舍 [佛学大词典]
止,谓止息妄念,或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观,谓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或观智通达,契会真如。舍,梵语upeks!a^,音译作忧毕叉,含有平等、不诤、不观、不行等义。止观舍,谓止观皆舍而住于平等。即止观不二之位。摩诃止观卷三上(大四六·二二下):‘止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等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大乘义章卷十]
止观不二 [佛学大词典]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大四六·一五一下):‘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止观大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唐代湛然撰。又称摩诃止观大意、圆顿止观大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述明摩诃止观一部之枢要,举出五略十广、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等纲目而概说之。为初学者入门之指南。
止观 [佛学大词典]
(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s/amatha(奢摩他),观为梵语vipas/yana^ (毗婆舍那)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同为佛教徒之重要实践德目,如阿含诸经对此多有论说。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将天台之实践法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之代表人物为智顗。其著作‘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在摩诃止观卷三上,有关于止观名义之解说,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三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 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上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之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 (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待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此外,智顗从慧思所传之止观有三种,即:(1)渐次止观,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亦不定。此为六妙门一卷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初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此为摩诃止观十卷所说之实践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之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乘止观法门卷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华严五教止观](二)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末](参阅‘五行’1085)(三)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者,心缘其事。(参阅‘五念门’1109)(四)据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广说止观之行相,即: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灭。又世间之众生皆堕于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另七净中之戒净、心净为止,其余五净为观;八大人觉中之六觉为止,二觉为观;四忆处中之三忆处为止,第四忆处为观;四如意足为止,四正勤为观;五根中之四根为止,慧根为观;五力中之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之三觉分为止,三觉分为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为戒,二分为止,三分为观,其中,戒亦属于止。又止能断贪,观则能除无明。(五)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之三种事由,即:(1)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2)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之要法,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长阿含经卷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六妙法门、止观大意、守护国界章卷上之下](参阅‘三十七道品’506)(二)书名。为智顗讲述,灌顶笔录之摩诃止观之略称。(参阅‘摩诃止观’6076)
止静 [佛学大词典]
使大众止住,以寂静之意。亦指开始坐禅。又坐禅之时,于住持坐妥之后,直堂(负责禅刹中值日之职)即拉下前后门之帘子,并敲小钟(小磬)三声,此称为止静钟。敲止静钟后,大众须专心静坐,不得出入,直至鸣开静(开放止静)钟为止(参阅‘开静’5314)
止恶修善 [佛学大词典]
止恶与修善之并称。又作止恶行善、废恶修善、断恶修善。止恶,即不作杀、盗、淫等身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口邪行,嗔、恼、邪见等意邪行,及十不善道所不摄之鞭、杖、系、闭等,与十不善道之前后种种罪。即约诸恶莫作之意,是为诫门。修善,即作迎送合掌、礼敬等身正行,实语、和合语、柔软语、利益语等口正行,慈悲、正见等意正行。即约众善奉行之意,是为劝门。[百论卷上舍罪福品、菩萨戒义疏卷上]
止啼钱 [佛学大词典]
乃止息小孩啼哭之方法。譬如给予黄叶而称为金,以此譬喻引导弱者向上而设之方便。此譬喻出自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婴儿行品。于禅宗,对但知墨守成规而不能脱离束缚之学人,为设种种方便说法;虽不能实际解决该问题,然依之可转移学者谬见。[从容录第七则]
止贡迦尔居派 [佛学大词典]
西藏佛教迦尔居派泼结迦尔居支系之一。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止贡巴仁钦贝于拉萨东北修止贡帖寺,创立该派。重戒律,主张以因果说及真实相融合,可达真空与大悲之境界。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遭萨迦派袭击,止贡帖寺被毁,西藏史称为‘林洛’(意为寺庙之变)。其后曾与格鲁派角逐,至十七世纪中叶后衰落。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该派僧人领真巴儿吉监藏受封为‘阐教王’。
止贡帖寺 [佛学大词典]
又作止贡替寺、直孔堤寺。位于西藏拉萨东北。喇嘛教迦尔居派(白教)止贡系创始人止贡巴仁钦贝主持修建,为迦尔居派之主寺,由止贡巴家族世代相承。
止贡巴仁钦贝 [佛学大词典]
(1143~1217)西藏佛教迦尔居派止贡迦尔居支派创始人。意为宝祥。西康丹玛(今甘孜西北部)居热家族人,又称居热大师。系帕木竹巴之弟子。南宋淳熙六年(1179)至止贡地方,扩建帕木竹巴弟子木雅贡仁所建之小寺庙,称止贡帖寺,并于此创立止贡迦尔居派。
止持门 [佛学大词典]
又作止持戒、止恶门。意指保持所受之戒体,而停止恶业之造作,是为消极之作法。与此相对者,作持门意指随顺所受之戒法,而积极修习善业,与止持门合称止作二持。[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四持犯方轨篇、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序](参阅‘二持’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