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日本佛教 [佛学大词典]
西元六世纪中叶,佛教东传日本,时为日本钦明帝朝,朝廷分为以苏我为首之尊佛派与以物部为首之排佛系,前者获胜后,创建向原寺,是为日本有佛寺之始。至圣德太子时代(593~622)大力弘扬,佛教基础得以奠立。此后,佛教与日人原有之思想、文化、生活等融汇,形成独特之日本佛教。自飞鸟时代(五世纪中叶)至明治维新(十九世纪中叶),日本佛教教理始终承袭我国,如密宗之即身成佛论、天台之圆顿戒、净土真宗之信念主义、禅宗之生活即佛法、日莲宗之唱念法华等,其思想渊源无一不源自我国,至于修行实践方面,亦多采用我国佛教之修行方法,并加以组织与发展;所异者,即在社会活动(即教化)方面之普化,乃日本佛教最大之特色,此特色绵亘千五百年而巍然独存。(一)飞鸟、奈良时代(552~781):初传时期之佛教,其信仰对象为释迦、药师、观音、弥勒、四天王等,其崇拜目的概为延命、消灾等现世利益。此等贵族化之佛教至圣德太子时,制定十七条宪法,以佛教为国教,而转变为国家化之佛教,此特色维持至明治维新时期。推古天皇(593~627)以后,宗派渐明,最兴隆者为三论宗、法相宗,次为律、华严,再次为俱舍、成实,总称南都六宗。其中,三论宗成佛论重视根机利钝之说,法相宗讲究‘性相相待’、‘理事差别’、‘五性各别’等,均获得当时知识分子与官僚之接受,故特盛一时;华严宗之世界观亦能契合以国民为官吏化身之思想。此时期之学佛者常一人或一寺兼习数宗之学,有别于后代之执于一宗一家之说。此时期之日本佛教,蒙受国家之保护,致无真正之宗教信念,在僧尼激增且日趋腐化之下,空海、最澄二师乃于新京平安另创新宗派(密宗、天台宗)。(二)平安时代(约四百年):于八世纪中,密教大兴于我国,寻即影响日本。空海(774~835)以显教为佛所说法,而佛所证法则为秘密庄严之境界,将‘即心是佛’之思想,直转为即身成佛论,而成‘即事而真’之现实具体论,此种教义颇适合当时人心之需求。至如最澄(767~822),则以天台为经宗,法相为论宗;经宗为本,论宗为末。有关戒律之传授,则设立大乘戒坛,应此而有‘山家学生式’之制定。天台宗一乘主义传至安然(九世纪末)时,更提倡‘现世成佛’、‘即身作佛’,将宗教理想现实化;同时,四种三昧之修养道场亦落为形式化之法会道场。此时期后半,密教事相极盛,比睿山完全密教化,致有东密、台密之分。此外,由于社会扰攘不安,教界堕落,遂有末法思想与本地垂迹说(神、佛结合)之抬头,民众之宗教意识逐渐昂扬。(三)镰仓、室町时代(约四百余年):净土、禅、日莲宗之振兴期,亦为日本佛教史上最活泼、辉煌之时代。以平安朝末法思想为背景,应时而生之净土宗,原是形式性、彼岸性与深奥性的,至此时期,则转为现实性、此岸性与浅现性。法然(1133~1212)提倡专称名号,以称名为往生之本愿,其他杂行仅为助行;其高足亲鸾(1173~1262)更以信心为往生极乐之首要条件,一念之信为纯真且最清净之宇宙实相。信念主义之净土宗为易行化、社会化、民众化之佛教,故渐产生放弃修道、破除戒律之弊端,应运而生者即修道性、戒律性之禅宗。临济宗以棒喝禅、学人禅为特色,机锋激烈,为求证悟,不择手段;曹洞宗以默照禅、达人禅为特色,认为临济宗不但妥协且又公式化,道元(1200~1253)并著「正法眼藏’,阐扬曹洞禅之正法主义。值此禅净并盛之际,旧宗派如法相、真言、天台、华严等亦各自将教义易行化、民众化,天台宗甚至染上净土色彩以应时需。日莲(1222~1282)主张信仰久远实成之释尊,一心称念‘南无妙法莲华经’经题即可成佛,成就无作之圆顿戒,更以‘念佛无间、禅天魔、律国贼、真言亡国’之口号,破斥他宗之偏见。新兴宗派力求民众化之同时,南北八宗亦藉着民众化以维系命脉,旧宗派虽亦尝藉政治势力以阻止新宗派之发展,如正中二年(1325)之正中宗论、文明元年(1469)之决议放逐日莲宗徒等,然因禅、净诸宗所具有普遍化与生活化之特性,反浸透旧宗派。(四)江户时代(1600~1867):此时期幕府以法令制定各宗派寺院之本末关系,末寺须服从本寺之命令与支配,各宗派内纠纷因此顿减。此外,与朝廷或皇室有关之寺院,如门迹、院家、院室等,亦被剥夺实力,一扫向以俗权影响宗教之弊。先此,基督教已传入(1549),幕府乃利用佛教建立寺檀制度,使全民皆为佛教徒,各择一宗一寺而自为檀越,负责维持寺院所需,虽因而肃清基督教余势,佛教亦丧失朝气。此时,我国隐元(1592~1673)东渡,开创日本黄檗宗,与临济、曹洞鼎足而立,宗风大抵同临济,惟以唐音讽诵经文、法式亦悉用明风。其时,在寺院法令中,奖励学问为要项之一,故各宗纷纷兴办檀林、学寮等教育机构,由于教学兴隆,各宗学者辈出,天台宗有妙立(1637~1690)、灵空(1652~1698),日莲宗有日奥(1565~1630)、日讲(1626~1698),真言宗有运敞(1613~1693)、亮汰(1621~1680),禅宗有泽庵(1573~1645)、愚堂(1579~1661),净土宗有满誉(1562~1620)等。虽然人才辈出,却由于生活有保障而思想逐渐沉滞,复以儒学、国学抬头,佛教遂面临危机,此即明治时代神佛分离政策之执行。(五)明治维新以后:明治元年(1868),颁行神佛判然令,禁用以佛语称呼神号、供佛菩萨形貌之神像、用木鱼梵钟等佛具,神社遂脱离佛教而独立。同时,受‘毁释排佛’舆论之影响,朝廷以佛教在伦理实践方面不及儒家,经济建设方面不及西洋科学文明,政治目的方面不及神道等为由,迫令僧侣用俗姓,解除僧侣食肉带发娶妻之制。幸有福田行诫、大谷光尊、赤松光映等新佛教先驱之屡次抗辩,并赴欧美考察,以世界宗教大势评驳政府之宗教政策,使佛教得以渡过困厄而进入新时代。明治二十年前后,自由研究佛学之新风气普遍展开,在佛教原典方面,有南条文雄、荻原云来、高楠顺次郎等梵文学者,河口慧海、寺本婉雅等西藏文学者,长井真琴、高楠等巴利文学者;佛教史方面,有村上专精、境野黄洋。大正年间,复有织田得能、姊崎正治、望月信亨等人。同时,佛教大学如真宗本愿寺派之龙谷大学、大谷派之大谷大学、日莲宗之立正大学、真言宗之高野山大学、曹洞宗之驹泽大学亦纷纷建立。经典之整理,如缩刷大藏经、卍字正藏、续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等亦陆续刊行。又辞书之编行,日本佛家人名辞书(鹫尾顺)、佛教大辞汇(龙谷)、佛教大辞典(望月)、佛书解说大辞典等之问世,更充实了日本现代佛教学之内容。信仰方面,在基督教与西洋哲学影响下,已逐渐脱离中国佛教之形态与观念,凡普及于民间者,方得发展;同时,民主思想之抬头,僧人亦获参政机会。除佛教专门著作外,一般刊物亦多不胜数,如大法轮、世界佛教、女性佛教、东方佛教徒(英文)等近四百种。盖佛教自印度兴起,经中国、朝鲜而传至日本,然为适应日本人之思想、文化、生活等而浸入其中给予影响,其后,则由于同化之结果,而产生一种独特之日本佛教。总结其特色有下列诸点:(一)日本佛教被视为镇护国家之道具。佛教徒亦以协助者自居,故佛教成为与皇室有密切关系之国家佛教。(二)日本佛教为镇护国家,而特重密教之咒术祈祷。故咒术祈祷深深浸透日本民众生活之中,成为追求现世利益之具。(三)日本初期佛教,僧人并不参与死者之丧葬。至中世,禅宗传入以后,中国葬礼法亦随之传入,僧人始担当死者之葬礼。其后,由于净土信仰普及,故葬式成为僧人之重要职务。(四)以江户时代之檀家制度,致使佛教成为‘家之宗教’,而个人信仰方面之培养,反致薄弱。(五)日本佛教因与其古来神道思想同化、融合,而有所谓本地垂迹思想之产生。其中由于避免思想对立,而有神佛妥协之浓厚色彩,故佛教徒之信仰富有强烈之诸教混淆(syncretism)性质,惟此点仅为日本佛教性质之一。若将日本佛教与他国此较,则有下列几点特色:(一)日本佛教之致力于社会救济与慈善福利者甚多。(二)日本佛教从事深具意义而持续不断之民众教化工作。(三)日本佛教在思想方面,倾向于纯粹化,至中世以来尤为显著,如源空、亲鸾、道元、日莲等人辈出,于佛教思想发展上各有千秋,此诚为不可忽视者,亦为日本佛教特出之处。要言之,日本佛教之特质是国家化、社会化、信仰化、家庭化、宗派分明与现代学术化。此外,他国虽亦可举出类似之特色,但日本佛教与国民之间,具有密切之联结,确已形成日本佛教之特质。[日韩佛教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2)、中日佛教关系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1))、日本佛教史上世篇(■善之助)、东洋人の思惟方法(中村元)]
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 [佛学大词典]
(JapaneseAssociation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术界为适应国际思想文化学术之交流,而成立‘日本学术会议’。此学术会议由人文((1)文、史、哲、教、心)、社会((2)法、(3)经)、自然((4)理、(5)工、(6)农、(7)医)等七部分构成。首先展开学会活动之‘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即属于七部中之第一部,即‘文学、哲学、史学学会连合’之全国学会连合体。西元一九五一年十月十五日,日本印度学及佛教学研究学者宫本正尊、金仓圆照、山口益、水野弘元、结城令闻、花山信胜、平川彰、阪本幸男、西义雄、干潟龙祥、■直四郎、长井真琴、儿玉达童等,于东京大学山上会议所,创立‘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总会,审议会章,选举会员,并网罗日本全国著名的国立大学、佛教各宗立大学、私立大学之专门学者,从事学术研究。西元一九五二年七月,会员所发表之论文编印成册,刊行学会志,并定名为‘印度学佛教研究’,每年发行二册。最初发行时为七百部,至今则已超过三千册。此刊物除会员本身得以持有外,并捐赠于海外著名学者、大学、研究所、图书馆。该学会之特色,即是每年由某一公、私立大学主持召开一年一度之学术大会。其会员总数现有一千余名。事务所在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梵文学研究室,理事长一名,从创立迄今,先后由宫本正尊、平川彰担任。
日本四大寺 [佛学大词典]
依时代而异:(一)飞鸟时代飞鸟京之四大寺(推古天皇以后,百余年间,建都于飞鸟):大安寺(大官大寺)、药师寺、元兴寺(飞鸟寺)、弘福寺(川原寺)等。(二)奈良朝平城京之四大寺:大安寺、药师寺、元兴寺、兴福寺等。(三)平安朝之四大寺:东大寺、兴福寺、延历寺、园城寺等。其中,平安朝之四大寺,加上‘教王护国寺’(东寺),则称五大官寺,或五大本寺。[元亨释书卷二十二、太平记卷十五]
日本十五大寺 [佛学大词典]
即东大寺、兴福寺、元兴寺、大安寺、药师寺、西大寺、法隆寺、新药师寺、本元兴寺、招提寺、西寺、四天王寺、崇福寺、弘福寺、东寺。日本清和天皇(1525)、醍醐天皇(1558),皆曾为攘除兵疫、疫疾,而敕令十五寺读诵大般若经、金刚般若经。奈良朝(八世纪初)以前有四大寺、五大寺之称,至奈良、平安时代方增加至十五大寺,乃至有二十五大寺之称。
日出论者 [佛学大词典]
鸠摩逻多之别号。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载,佛入灭后一百年顷,北天竺怛叉翅罗国有鸠摩逻多(梵Kuma^rala^ta ,意译童受、童首)者,造九百论,喻如日出,明导世间,故称日出论者、日出论师,为经部宗之本师。大乘家以之与马鸣、提婆、龙树等并称四日论师。或谓彼乃成实论作者诃梨跋摩之师,属萨婆多部。[大唐西域记卷三呾叉始罗国条、三论玄义](参阅‘鸠摩逻多’5710)
日月灯明佛 [佛学大词典]
日月灯明,梵名Candra -su^rya-pradi^pa 。又作灯明佛。乃于过去世中出现宣说法华经之佛。其光明在天如日月,在地如灯,故得此名。据法华经卷一序品载,过去世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同名相继出世,而说法华经。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亦出其名,谓能持彼佛名号,不生于诸恶趣中。又佛本行集经卷一记六万诸佛皆同号灯明如来。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则谓弥勒往昔曾从日月灯明佛出家。[佛名经卷一(失译)、法华经玄义卷一上、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
日月轮 [佛学大词典]
于密教,日轮表胎藏界之理,月轮表金刚界之智,故诸佛以善巧智令行者于内心观想日月轮。[菩提心论、菩提心义卷一末]
日日是好日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日日是好日。碧岩录第六则(大四八·一四五下):‘云门垂语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此则公案谓,不徒悔过去,不托望未来,应积极努力于眼前之生活,故云门文偃勉励佛子,谓日日为最上、最高之日,应把握寸金难换之今日而精进。好日即吉辰之意,亦即日日皆为举扬佛法之吉辰。
日天 [佛学大词典]
梵名A^ditya 。音译作阿泥底耶。又作日天子、日神。在印度,将‘创造力’神格化,称为日天。后为太阳神(梵Su^rya ,音译苏利耶)之别称。传入密教后,成为十二天之一。即大日如来为利益众生之故,住于佛日三昧,随缘出现于世,破诸暗时,菩提心自然开显,犹如太阳光照众生,故称为日天。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作天人形,二手皆持莲花,乘赤五马车。有誓耶(梵Jaya^ )、微誓耶(梵Vijaya )二妃。若于十二天图中,则右手所持莲花之上,尚置有三足乌之日轮。[青龙仪轨、大日经疏卷五、卷十、秘藏记]
日什 [佛学大词典]
(1314~1392)日本日莲宗显本法华宗祖。会津(福岛县)人。通称玄妙阿阇梨。初于比睿山修行,为山门之学头。偶读日莲之书,乃皈依日莲宗。其后于弘法寺、中山法华经寺研究宗义。立一部修行、本胜迹劣之宗义。由于二条良基而与皇室接近,后创建妙满寺,成为根本道场。元中九年示寂,享年七十九。其法流称为日什门流、妙满寺派(今称显本法华宗)。[日什门徒建立由绪、本迹论と日莲宗の分派(望月欢厚,大崎学报第八十一号)]
日中宝石 [佛学大词典]
指不滞于一处,表示自由自在之境界;犹如宝石,置于日光下,呈现种种色,青黄赤白等,无有定色。此系出自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所举之譬喻。从容录第十八则(大四八·二三八中):‘日中宝石,色无定形。’
日中一食 [佛学大词典]
十二头陀之一。在印度,佛教之修行者,一日中仅一度用食,其他时间不得进食,此为戒律所规定者。[十二头陀经](参阅‘持午’3815)
日中 [佛学大词典]
六时之一。指巳刻至未刻,即今上午十时至午后二时之间。(参阅‘三时’596)
方坛 [佛学大词典]
又作地轮坛、金刚轮坛、金轮坛。谓四方正等之曼荼罗坛,大坛多用之。方形为地大之形,表示万物生长之德。为密教护摩法中与增益法相应之坛,然亦通用息灾法、敬爱法等。[大日经卷七]
方论师 [佛学大词典]
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系以方位为万物之因的外道论师。据外道小乘涅槃论载,方论师执方为常住,以四方、四维等方位为天地之本源,天地灭后还入彼处,称为涅槃。又大智度论卷十记胜论师亦以方为常住,摄于六句义之第一实句义中。[百论卷下破常品](参阅‘二十种外道’182)
方广道人 [佛学大词典]
指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方广,即方正广大之意,系指大乘。道人,即‘学道之人’意。自语义而言,系指大乘之学者;但据大智度论卷一载,方广道人乃误解大乘空之真义,而主张虚无主义之一派。小乘犊子部立补特伽罗说,承认有我之实体;大乘之方广道人则执着于空之思想(即恶取空),不承认因果。以上二者均为附于佛法之外道,应视为佛教内非佛教之教派。[华严经疏卷二十八、摩诃止观卷十、三论玄义]
方广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南岳衡山(湖南)莲花峰之中。四面峰峦拥抱,环绕如城,形似千瓣莲花,寺基则在莲房上。为唐代古刹,唐宋时香火甚盛,游人不绝。今已颓废,然规模犹依稀可观,殿上佛像修伟,可见旧时盛况。寺周森林蓊翳,荫蔽天日,泉流竹树间,冷然清澈。寺之西面,林泉夹道,有洗衲石、补衲石,为梁代惠海尊者洗补衲处衣之遗迹。(二)位于福建永泰方广岩。创建于宋代,系利用三二○○公尺之石岩所造成,全寺不用一瓦一木。石室可容千人,有胜迹一○八处。寺前巨石横刻‘方广禅寺’四大字。进第二门,有韦驮尊者像,内祀伽蓝祖师等。寺内诗文楹联甚多。(三)位于浙江天台山。原属石桥寺之一院。石桥寺创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居士葛一鹏重兴之,后分为上、中、下方广寺。上方广寺今存山门、大雄殿、左右廊庑、方丈、罗汉堂、藏经阁、七石塔等。中方广寺仅存客殿。下方广寺为小伽蓝,有大雄殿、左右僧房,及前门等。
方网三昧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之三昧。菩萨之三昧纵横八方,广大无边,犹如面面俱罩之罗网,故称方网三昧。从容录第八十二则(大四八·二八○上):‘如今却向延圣拂子头上,入方网三昧,东方入定西方起,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
方荣升 [佛学大词典]
明代安徽巢县人。为民间宗教圆教(大同教)之创始人。曾从清茶门教教主王秉衡之徒孙金悰有习教。著有破邪显正明心录。
方诣 [佛学大词典]
方,谓方所;诣,谓所至。即谓事物之方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大四○·二上):‘薄知方诣。’
方等忏悔 [佛学大词典]
指方等三昧之忏法。又作方等忏。即行方等三昧时,诚心忏悔六根之罪障。(参阅‘方等三昧’1441)
方等经 [佛学大词典]
(一)为大乘经之总称。(参阅‘大乘经典’828)(二)指十二部经中之毗佛略(梵vaipulya )。毗佛略,意译作方等、方广等,乃宣说广大平等之义理之经典。(参阅‘十二部经’344)
方等部 [佛学大词典]
大乘经五大部之一。指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诸经。为智旭阅藏知津所用之分类法,依天台五时判教,将大乘经类别为华严等五部,第二置方等部。包括开元释教录所分五大部(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中之宝积、大集二部,与五大部之外,不属于法华部之其余诸经,以及开元以后译出之密部仪轨等。方等部分为方等显说部、方等密咒部二部。显说部收大宝积经等三六九部,一一○七卷,密咒部复分密咒经、密咒仪轨二种,密咒经有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二八五部,五三九卷,密咒仪轨则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八十一部,一○三卷,显密合计七三五部,一七四九卷。[阅藏知津总目卷一]
方等时 [佛学大词典]
指佛陀宣说方等经之时期。乃天台宗所判五时中之第三时。即佛陀自成道后第十二年起,于八年之间,广说维摩经、金光明经等诸方等经典之时期。(参阅‘五时八教’1132)
方等戒坛 [佛学大词典]
依大乘方等之文所设立之戒坛。即不拘根缺缘差,亦不细拘禁忌,凡发大心之人皆能得戒,摄人最为周遍广大,故称方等戒坛,与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坛相对。盖小乘教中,须一一如法,稍有乖违者,则不得临坛受戒。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始于京城建方等戒坛,后历武宗破佛,宣宗朝,建方等戒坛盛度僧尼,使昔时遭令会昌沙汰返俗者得以先行忏罪,后得戒品,重入佛门。[大宋僧史略卷下]
方等三昧行法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智顗所说,门人灌顶笔受。为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称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仪、方等忏仪、方等行法等。方等三昧与法华三昧同属摩诃止观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乃基于大方等陀罗尼经之行法,为诵持陀罗尼,忏悔行道,期以延年增寿,得现世利益之单纯行法。另国清百录亦收有方等忏法,为此行法之别行本。
方等三昧 [佛学大词典]
半行半坐三昧之一。系天台宗智顗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制立之三昧行。三昧,谓专行其法而调直其心。即于闲静之处庄严道场,请二十四尊像,衣鞋等均须清净,长斋七日,每日三时洗浴,招请熟知内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咒,于初日分三请三宝十佛、方等、父母、十法王子,供养礼拜之后,以赤诚心陈悔罪咎,起诵摩诃袒特陀罗尼,旋绕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下。旋咒毕,却坐思惟,观实相中道之正空。观讫,又起而旋咒。旋咒竟,复却坐思惟。[摩诃止观卷二、方等三昧行法](参阅‘四种三昧’1793)
方等 [佛学大词典]
梵语vaipulya,巴利语vedalla 。音译作毗佛略、毗富罗、鞞佛略、斐肥儸、为头离。译为方广、广破、广大、广博、广解、广、无比等。又作大方广、大方等。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指大乘经典。即广说广大甚深之义者。于大乘佛教中,主要作为指大乘经典之用语,后世之小乘三藏(佛教圣典)中并未说及方等;故方等不仅意味其量之广大,主要乃指在内容上说广大平等之理趣者。大乘经典之名称冠以大方等、大方广等语者,系为与九部经、十二部经之一的方等加以区别。以方等意谓大乘经典,故大乘经典亦称大乘方等经典。此外,方广道人之‘方广’,亦为大乘之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华严经疏卷二十四、大乘义章卷一](参阅‘毗佛略’3849)
方术 [佛学大词典]
我国古代方士所行之术。指天文、历算、占验、星相、医药(包括巫医)、卜筮、堪舆、遁甲、神仙、房中术等。其炼丹采药、服食养生、祭祀鬼神、祈禳禁咒等为道教所承袭,成为重要之修炼济度方法。
方座 [佛学大词典]
指方板之台座。佛像之台座,形式极多,其中式样最简,仅为一方板,且其上无任何装饰者,称为方座。(参阅‘台座’5902)
方伦 [佛学大词典]
(1896~ )福建福州人。字心五。福建马尾海军学校毕业,曾任军舰轮机长、海军总司令部科长等职。笃信佛教,从事佛学教育多年,曾任东方佛教学院等佛学院教师、台湾南部道场及电台之宣教师。近年以来,于净土法门甚为提倡。著有大乘起信论讲记、唯识三颂讲记、禅话与净话、初级中级高级佛学教本、净法概述、今愿室文存等书。
方相 [佛学大词典]
五种结界相之一。乃大界中之界形方正者。即以河川、树木、道路等为界,或于四边立石、植树作为界标。(参阅‘五种结界相’1187)
方便声 [佛学大词典]
指密教阿字五转(阿字音韵上之五种变化)中奥(恶)字之声。其点画称为方便点。奥字即豙(阿)字加上方便点,表示方便究竟。依五字转生之义,方便点又称方便轮。[悉昙藏卷二]
方便随缘止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三止之一。又作系缘守境止,略称方便止。系相对于空假中三观中之假观而立者,偏于俗谛。菩萨知空非空,能善巧方便,随缘分别药病,化益众生,安于俗谛而心不为内外之变化所动,称为方便随缘止。[摩诃止观卷三之上](参阅‘三止’535)
方便智 [佛学大词典]
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之法,称为方便智;反之,了知一乘真实之法,则称实智。(参阅‘二智’215)
方便现涅槃 [佛学大词典]
即天台宗所说之方便净涅槃,为三涅槃之一。又作应化涅槃。谓如来法身虽常住不灭,但为使众生兴起佛世难值之想,而生追慕修道之念,乃以方便示现涅槃。[法华经寿量品、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方便杀生 [佛学大词典]
指大菩萨所行利益众生之杀生。此等杀生无染浊之过失,反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提。如菩萨了知某人必作无间等业,唯有杀之方能避免此恶,或知此人于舍命后必生善道;以此所为之杀生,即谓方便杀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
方便假门 [佛学大词典]
日本净土真宗以阿弥陀佛之第十九愿(来迎引接愿)为方便假门,系为诱导众生入于真实之道而假设之教。[显净土真佛土文类、显净土方便化身土文类、净土和赞讲义卷三](参阅‘真假二门’4219)
方便般若 [佛学大词典]
(一)谓圆常大觉之方便之德。为三般若之一。方便,犹言善巧。谓方便之德,非寂而寂,善巧分别诸法,故称方便。即指道种智。[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参阅‘三般若’603)(二)指方便智与般若慧。证达实理,称般若慧,得此慧者,心行寂灭;通权谋之智,称方便智,得此智者,备省众机。[往生论注卷下]
方便品 [佛学大词典]
(一)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系讲说三乘方便与一乘真实者,故称方便品。(二)为维摩经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记叙维摩诘居士以各种方便化益众生,且于毗耶离城权现疾患,为探病者说色身之无常犹如聚沬、浮云,使彼等发真正道意。
方便波罗蜜菩萨 [佛学大词典]
梵名A^rya -upa^ya-pa^ramita^ ,译作方便到彼岸。为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位列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虚空藏菩萨南方上列之第二位。密号究竟金刚、究竟善巧金刚。种子为臰(me)或臵(mai)。三昧耶形为罥索。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曲肘持索,左手仰置胸前,受索端,坐赤莲华座。结诵此尊之印明,可灭除无量劫无善巧方便之业种,而获得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有情方便善巧。其印契为两手各以无名指、小指握拇指,二中指相背而立,二食指于侧面相拄。其真言为:唵(om!,归命)摩贺(maha^,大)每怛啰(maitra,慈)唧帝(citte,心)娑缚贺(sva^ha^,成就)。[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五出世解脱坛像品、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玄法寺仪轨卷下、青龙寺仪轨卷中]
方便波罗蜜 [佛学大词典]
梵语upa^ya-pa^ramita^。为十波罗蜜之第七。音译沤波耶波罗蜜。又作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胜智波罗蜜。可分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二种。回向方便善巧即以前六波罗蜜所集之诸善巧施与有情,并与有情共同回向,祈求无上正等菩提;拔济方便善巧则指方便利益济度诸有情。前者为般若,后者为大悲。即以般若之故,乃求涅槃;以大悲之故,不舍生死。[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成唯识论卷九](参阅‘十波罗蜜’449)
方便有余土 [佛学大词典]
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之土。以彼等所修为方便道,断尽通惑,故称方便;然彼等尚未断灭无明之惑,故称有余。[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大乘玄论卷五](参阅‘四土’1647)
方便心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善恶正邪之方便。分明造论、明负处、辩正论、相应等四品。宋、元、明三本均谓本论为龙树所造,然高丽本与各经录中,皆未载其名。[出三藏记集卷二、法经录卷五、历代三宝纪卷七、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六]
方便心 [佛学大词典]
(一)四心之一。指权智之心。净土宗谓,能往生弥陀净土之菩提心有四,方便心即其一,与智慧心(实智之心)并称菩萨之父母。若二者具足,则为成就菩萨之法则。[净土论(天亲)、往生论注卷下](参阅‘四心’1670)(二)初地以上之菩萨所发三心之一。即以后得智利益众生之心。[大乘起信论](参阅‘三心’532)
方便化身 [佛学大词典]
指阿弥陀佛报身中之化身。此化身乃弥陀为酬报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修诸功德愿)、第二十愿(系念定生愿)等方便愿,而化现边地、懈慢界之佛身。
方便化土 [佛学大词典]
日本真宗所立二土之一。方便,乃对应于真实而言;化土,乃对应于真佛土而言。为摄引以自力修诸行及行念佛而愿求净土者,弥陀如来乃权现此一净土,使彼等得以往生。然此净土非真实之报土,故称方便;此净土系以化身佛为教主,非真实报身佛所居之土,故称化土。盖日本真宗主张,信乐阿弥陀佛之他力本愿者,则能直接往生真实报土而证得佛果;若不能信乐弥陀本愿,而以自力或修诸善,并回向其功德者,可往生方便化土;此因生前存有疑惑,故不能入真实报土,例如观无量寿经中十三观所观之净土及九品土皆属之。[阿弥陀经、愚秃钞卷上、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卷六本](参阅‘化土’1322)
方便二种相 [佛学大词典]
谓诸菩萨为救渡众生所示现之二种善巧方便。据地藏十轮经卷十所载,即:(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有所得、有所执着,故称世间方便。(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仅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无所得、无所执着,故称出世间方便。
方便 [佛学大词典]
梵语upa^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一)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二)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三)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四)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义、窥基之法华玄赞卷三等,举出四种方便,即:(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之七方便等,即趣向菩提之准备(加行),亦即加行道。 (二)权巧方便,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以实无三乘之法门,而为应物权现之。(三)施造方便(即施为方便),如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等,即为达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四)集成方便,如十地经论之六相说,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即诸法之本质均同,一中即具一切,一切之中亦成于一,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上述之加行道,旧译方便道,即见道位之加功用行;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载,所谓加行,乃为别于佛之善巧方便,而显二者之差异。此外,加行道单配于四善根。权巧方便,指佛以方便智施设三乘法门等;此方便智又称权智,即佛为引导众生,而施以筹谋假设之智。权巧方便与施造方便二者,皆属佛之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以四智中之‘成所作智’为体,又称方便善巧、善权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胜方便、善巧、善权、巧便等。所有教说,自其宣讲之观点而言,一切无非是方便施设,然其中有直接阐释菩提本身,表其真实之意图者,称为真实教;基于此,为使导入真实,而因应众生显示种种方法者,称为方便教(方便假门、权门),其方便称为化前方便、权假方便等;对此,他种方便则称为异方便;觉佛果后之方便,称为果后方便。此外,相对于法报称为‘果极法身’者,有应化称为‘方便法身’之用语;相对于真实之因行所酬之土称为‘实报土’者,有修方便道所感之土称为‘方便有余土’之用语;相对于般若称为‘实智’者,有利他之化用称为‘方便智’之用语;相对于一乘称为‘正乘’者,有三乘称为‘方便乘’之用语。施造方便,指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梵upa^ya -kaus/alya ,音译沤和拘舍罗)。即菩萨于一切所为作善巧修习。据大乘义章卷十五,将施造方便分为三种,即:(一) 教道方便,谓于世之所行巧能修习。(二)证道方便,谓能舍情相而证入实际。(三)不住方便,谓不执着于空有、染净、自他等相对差别之见解。同书又举出,菩萨地持经之十二巧方便,即属上述教道方便之说。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菩萨之十二巧方便,分为起内佛法(即向内修证佛法)之六方便,及外成众生(即向外教导众生)之六方便。起内佛法之六方便,即:(一)悲心顾念一切众生。(二)于生死、有为法等诸行,如实了知而生厌离之心。(三)求无上菩提之智。(四)依念众生,舍离生死。据大乘义章卷十五所释,菩萨依念众生欲济拔之,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则无以能度,故依念众生而舍生死。然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载,菩萨以顾恋众生之故,而不舍生死。(五)以无染心安住于生死之轮转,了知生死虚妄无实,故能无染而常处其中。(六)依求佛智之心而炽然精进。菩萨以上述之前三行为本,后三行则为菩萨依前三行而显示之方便。外成众生之六方便,即:(一)教众生以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德,以回向故,令众生以微少善根而得无量果。(二)教众生舍邪归正、舍小归大,而以如此之微少方便,令众生起无量善。(三)令坏法之众生除其暴虐,度化之,令生信心。(四)令处中众生(无信者)生解,而导入佛教正信。(五)令已入众生(已信者)起行,而使其成就。(六)令已熟众生(已发菩提心者)得解脱而证果。上述之前二种化他之行为‘起行善巧’,后四种化他之行为‘摄人善巧’。就后四种中另有六种巧方便行,能令众生怀持佛法破除敝害而得解脱,即:(一)随顺方便,因应众生之性质根机,次第教导,令其悟入。(二)立要方便,众生有求时,即以利益为誓约而令其修善。(三)报恩方便,菩萨先施恩于众生,若众生欲报恩时,菩萨不受而劝令修善。(四)异相方便,对不受教者示现嗔责、恐怖等相,以令其止恶修善。(五)逼迫方便,菩萨化现为王或为尊主,于已所摄之人民眷属逼令其修善。(六)清净方便,菩萨八相成道,以身作则,引导众生入于清净之行。据地藏十轮经卷十之说,方便又分为执着善巧方便之有所得者与远离执着之无所得者;或世间善巧方便与出世间善巧方便等二种方便。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在二千普贤行法中,谓地上之菩萨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觉悟、转不退法轮等十种方便。大乘起信论于信成就发心举出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与大愿平等方便等四种方便。其他诸经论亦可见种种的方便之称。天台宗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七举出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之对象所施与者,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之门者,为能通方便;法华以前权教之秘因法华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为秘妙方便。同书复举出体外、同体二方便,真实体外之方便,称为体外方便;方便即真实,称为同体方便,又称体内方便。诸佛之随他意语、随自意语即属于后者。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别方便之远近。即:藏教以三贤为远方便,以四善根为近方便;通教以十信为远方便,以三贤为近方便;圆教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观行五品为远方便,以相似之六根清净为近方便。净名经疏卷三举出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种方便。其中,诸佛及四十一位菩萨能悟知不可思议的二谛之理,即为自行方便;于藏通别三教及圆教有门已了然之诸菩萨,不断除烦恼,而平等地在界内、界外宣扬种种教法,即为化他方便;合以上二者,即所谓自他方便。此外,据摩诃止观卷四上、卷四下载,为修圆顿止观之准备,须先具备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种方便(二十五方便)。所谓具五缘即: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c 。呵五欲即劝修行者必须诃责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弃五盖即指弃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种烦恼心。调五事即调和食、眠、身、息、心五者。行五法即行能生善法之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般若经卷三二八、旧华严经卷三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十地经论卷一、法华经义疏卷四、法华文句(会本)卷七、法华经文句卷三上、大乘义章卷十九]
方东美 [佛学大词典]
(1899~1977)安徽桐城人。早岁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旋赴美入威斯康辛大学深造,二十六岁完成哲学博士学位。返国后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央政校及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迁台后任教于国立台湾大学与辅仁大学,并曾数度赴美讲学,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米苏里大学与南达柯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对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精神殊多阐发,为享誉中外之一代大哲。晚年致力于大乘佛法之钻研,于华严哲学尤有独到之见解。民国六十六年逝世于台北。门人汇集整理其著述,辑为东美全集,内有坚白精舍诗集、方东美先生演讲集、中国大乘佛学、华严哲学等中文论著,及 The Chinese Viewof Life; Chinese Philosophy: ItsDevelopment 等英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