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十劫须臾 [佛学大词典]
指久远之十劫时间即如短暂之一念须臾。此乃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念与劫融通。例如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至今总历十劫。由普贤眼观之,则为现前之正觉。十万亿佛土,亦可以‘十劫须臾’之观点来测知。(参阅‘须臾’5360)
十劫 [佛学大词典]
劫,指长久之时间单位。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于修行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佛以来,至今十劫。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上皆有阿弥陀佛成佛,至今已十劫之记载。但依所译之不同,亦有为十小劫或十大劫之说。[法华经化城喻品、无量寿经卷上](参阅‘十劫弥陀’435)
十利 [佛学大词典]
(一)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例如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般若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月灯三昧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参阅‘乞食十利’725、‘多闻’2330、‘持戒’3816 、‘般若十利’4302、‘粥有十利’5179、‘慈忍’5800、‘精进十种利益’5884、‘禅定十种利益’6463)(二)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即:(一)摄僧,(二)极好摄,(三)僧安乐住,(四)折伏高心人,(五)有惭愧者得安乐,(六)不信者得净信,(七)已信者增长信,(八)遮今世恼漏,(九)断后世恶, (十)梵行久住。[十诵律卷一](三)十一面神咒经所载,即受持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十种利益。即:(一)身常无病。 (二)恒为十方诸佛忆念。(三)一切财物、衣服、饮食自然充足,恒无缺乏。(四)能破一切怨敌。(五)能使一切众生皆生慈心。(六)一切蛊毒、热病无能侵害。(七)一切刀杖不能为害。 (八)一切水难不能漂溺。(九)一切火难不能焚烧。(十)不受一切横死。
十佛易行 [佛学大词典]
称念十方十佛之名,得不退之法门。指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述说诸佛易行之一种。原出自宝月童子问法经。以称名较他种修行容易,故说易行。易行品载,行人若欲速至不退转地,应以恭敬心执持而称其名号。诸经所举十方十佛之名略异,列表如下:
十佛名 [佛学大词典]
又作食时十念。指每日粥、饭二时临斋所唱之佛名;‘十’系示约数,实际唱念十二佛名。相传此法为东晋道安所创。据禅林象器笺讽唱类载,粥、饭之前,初唱三宝之总念‘清净薄伽婆(佛)、圆满修多罗(法)、大乘菩萨众(僧)、功德难思议’,次唱‘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西方无量寿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乘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势至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另据律苑事规所载者,则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下加‘大小两乘毗尼藏’、‘一切法宝’两句,‘大势至菩萨’之下加‘十方三世诸大菩萨’、‘南山圣师菩萨’、‘大智律师菩萨’、‘西天此土传法祖师声闻缘觉’、‘得道真僧’等五句,而去掉‘诸尊菩萨’等末两句。
十佛 [佛学大词典]
(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所说之十种佛身。(参阅‘十身’440)(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十佛。即:(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三)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上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上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东北方无数百千俱胝广慧如来。于此经中,十方各举一佛或数佛,现所举系为首之佛名。(三)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之十佛。即:(一)东方无忧世界善德如来,(二)南方欢喜世界栴檀德如来,(三)西方善世界无量明如来,(四)北方不可动世界相德如来,(五)东南方月明世界无忧德如来,(六)西南方众相世界宝施如来,(七)西北方众音世界华德如来,(八)东北方安稳世界三乘行如来,(九)下方广大世界明德如来,(十)上方众月世界广众德如来。(四)十吉祥经之东方十佛。即:(一)庄严世界大光耀如来,(二)谛胜诸胜世界慧灯明如来,(三)金刚世界大雄如来,(四)净尊住世界无垢尘如来,(五)金光明世界上像幢十盖王如来,(六)大威神世界威神自在王如来,(七)香熏世界极受上影王如来,(八)宝严世界内宝如来,(九)海灯明世界大海如来,(十)十力灯明世界十力现如来。(五)华严经卷十六升须弥山顶品载,帝释以如来之神力,偈赞十佛过去于忉利天妙胜殿演说妙法之所有功德。此十佛为:(一)迦叶如来,(二)拘那牟尼佛,(三)迦罗鸠驮佛,(四) 毗舍浮佛,(五)尸弃如来,(六)毗婆尸佛,(七)弗沙佛,(八)提舍如来,(九)波头摩佛,(十)然灯如来。
十住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Das/abhu^mika 。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即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会之部分。本经乃金刚藏菩萨承佛威神力,为解脱月菩萨宣说菩萨修行之位次十地之法门,称为集地智慧功德法门。西晋竺法护所译之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及唐代尸罗达摩所译之十地经九卷为其异译本。龙树之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世亲之十地经论十二卷为本经之释论。
十住毗婆沙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Das/abhu^mika -vibha^s!a^-s/a^stra 。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乘菩萨修道之十个阶位而言。然龙树并非完整注释十地经,仅注释初地(欢喜地)与第二地(离垢地)之一半,此或为原典不备,或翻译未完成所致。本书序品先叙菩萨、十地之意义及区别三乘。本文计分三十五章(品),自第一章至二十七章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第二十八章以下始论第二地。初地部份首先说明欢喜地之内容,再说明菩萨之理想(愿)、实践(行)、果报(果)。至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详说大乘菩萨之十善业道。本书第三十五品第九篇之易行品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
十住心论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全称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日僧空海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七册。该论立十种住心,以论真言行者心品转升之次第,兼为显密诸宗教说之判释。乃日本天长年间(824~833)奉淳和天皇之命所作,建长六年(1254)快贤予以付梓开板。注书甚多,有觉鍐之略颂一卷、道范之他缘钞三卷、觉心钞三卷、赖瑜之勘文二十四卷、凝然之义批三十六卷、秀翁之科注等。空海之另一著作秘藏宝钥三卷,即本论之大纲。(参阅‘十住心’431、‘秘藏宝钥’4268)
十住心 [佛学大词典]
乃指心之十种状态。略称十住。日本真言宗对于众生发菩提心之过程,以宗教意识之发展,分类为十种形式,并以此此对显密诸教,认为显教劣,密教胜。此系日僧空海根据大日经、菩提心论所创倡者。即:(一)异生羝羊心,谓凡夫(异生)如羝羊(牡羊),但以食欲及性欲之本能生活终始,多恶少善。(二)愚童持斋心,如愚痴小儿,偶亦发心以人间道德来反省自己,而有谨慎日常行为之心。此相当于人乘。 (三)婴童无畏心,如母怀抱中之婴儿,无所畏怖,由于死后生天之信仰,而获得宗教上之安心。此相当于天乘。以上三心乃属世俗之思想,以下始为佛教思想。(四)唯蕴无我心,虽知一切法由五蕴假合而成,亦知无我之理,但仍固执五蕴存在。此相当于依四谛教法求阿罗汉果之声闻乘。(五)拔业因种心,乃观十二因缘,拔除惑业因缘之种子,出离三界。此相当于缘觉乘。(六)他缘大乘心,他缘与无缘同义,即以绝对之慈悲心救度众生,法相宗属此。(七)觉心不生心,觉悟到心性之不生不灭,此为三论宗‘八不中道’之境界。(八)一道无为心,又作如实一道心,如实了悟绝对真理之心,此为天台宗一实中道之境界。(九)极无自性心,觉悟到万有悉无自性,真如随缘而显现之境界,华严宗属此。(十)秘密庄严心,开显心地之秘密,一切功德庄严圆满,此指真言宗之境界。有关十住心之说述,十住心论以其旨在显示真言行者上转进升之相,故古来谓之九显十密之法相;对此,秘藏宝钥以其旨在判显密二教之浅深次第,故谓九显一密之教相。又宥快之秘藏宝钥钞卷上,对于横竖有二双四重之四种十住心说,如上表所示。日本佛教对于此十住心之教判,自天台宗始,至净土宗、日莲宗等对之均有非难;而台密安然之真言宗教时问答卷二亦举有五失,指其违大日经及义释、金刚顶经、守护经、菩提心论、众师说。[秘藏宝钥卷上、卷下、法华真言胜劣事(日莲)]
十住小白华位 [佛学大词典]
华,又作花。小白华为四种天华之一,又作白华。于天台宗,以法华六瑞相之第三雨华瑞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莲华表铜轮习种性十住,开佛知见,故称十住小白华位。除小白华外,大白莲华表银轮性种性十行,示佛知见;小赤莲华表金轮道种性十回向,悟佛知见;大赤莲华表琉璃轮圣种性十地,入佛知见。[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二下](参阅‘四华’1780)
十住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本业经十地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十住断结经卷一至卷四、大乘义章卷十四]
十行仙 [佛学大词典]
十种仙人。又作十行仙、十种仙。彼等皆于人中炼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十者即:(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食道圆成。(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而不休息,因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长寿而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 (四)空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能履虚空,气精圆成。(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年久有成,则离人欲。(六)通行仙,饮日月之精气,功久遂有异见,而通物情。(七)道行仙,坚固咒术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九)精行仙,坚固交媾(采阴拔阳之术)而不休息,则此感彼应,吸他人之精气以固己身。(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首楞严经卷八、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三]
十行 [佛学大词典]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阅‘十善十恶’468)
十耳 [佛学大词典]
指八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十种闻声力用。即:(一)闻赞叹声,断除贪爱。(二)闻毁訾声,断除嗔恚。(三)闻声闻、缘觉声,不起求心。(四)闻菩萨道声,发起欢喜奇特之心。(五)闻地狱、畜生、饿鬼、阎罗王、阿修罗、一切难处贫苦音声,发起大悲庄严而自庄严。(六)闻天人趣胜妙音声,观一切法皆悉无常。(七)闻佛功德音声,勤修精进,究竟满足一切功德。(八)闻波罗蜜四摄菩萨经藏音声,发究竟心到彼岸。(九)闻十方世界一切音声,悉明了如响。(十)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正受法耳而亦不舍教化成熟一切众生。[旧华严经卷四十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五十三]
十字佛顶印真言 [佛学大词典]
出自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由十字而成佛顶尊之真言,故称十字佛顶真言。印相:二手内相叉为拳状,二大拇指并屈入掌内,二食指屈而合背,置于二大拇指之背。真言:唵(om!,归命)缚日罗(vajra,金刚)萨怛缚(sattva,有情)乌瑟抳洒(us!ni^s!a,顶髻)吽发吒(hu^m! phat!,忿怒破坏)。
十字名号 [佛学大词典]
即‘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乃日本真宗用以表示本尊阿弥陀佛之别德者。(参阅‘九字名号’133)
十如权实 [佛学大词典]
指‘十如是’之权实。诸师对此说法不一。光宅寺僧法云谓,前五如是─相、性、体、力、作为权,属于凡夫。其次四如是─因、缘、果、报为实,属于圣人。最后一如是本末究竟等,乃总结权(本末)实(究竟等)。又北地师主张前五如是为权,后五如是为实。对以上二说,智顗评前者为凡夫缺因、缘、果、报,圣人缺相、性、体、力、作,即凡夫无实,圣人无权;评后者为偏于人情之见。故智顗另就十界而论十如是,认为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有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故有百法界千如是之说。以九界之十如是为权,佛界之十如是为实;并将十界分为五类,即恶、善、二乘、菩萨、佛,以前四类为权,后一类为实。此乃就表相而论,若细论之,则十界原为一念之心所具;就理体而言,十界本来无差别平等,而各具权实。(参阅‘十如是’427、‘权实’6894)
十如是 [佛学大词典]
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又作十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五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谓一切诸法之本来相状(实相)具足十种如是。智顗用以与十法界、三种世间等相配而构成‘一念三千’之理论。然历来诸家于十如是所解各有异说,智顗之师慧思主张上文应在‘如’字断句,而称为十如,或称十如实相、十如境。又此经文系归纳法华经中之‘开会’要义,即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会三归一等思想,故称略开三显一、略法华等。对此,日本天台宗亦盛行有关之各种口传。智顗以前诸师对此文之解释,或单称智慧之作用、或谓佛之十力作用、或解为叙说三乘法之内容。对上述各种解释,智顗皆不以为然,盖此十如是含摄下列诸理:迷悟与依正二报,事(现象)与理(本体)一体无别,权(假之事物)与实(真实)融于一如。依法华文句卷三下,则自十法界、佛界、离合与位次等四方面加以解释。据法华玄义卷二上载,于空假中三谛,此应有三种不同读法,即:是相如(即空)、如是相(即假)、相如是(即中)。十如是之中,‘相’意即相状,指外在之形相;‘性’意即不变,指内在之本性;‘体’即以相、性为属性之主体。‘力’即体所具有之潜在能力;‘作’乃显现动作者;‘因’指直接原因;‘缘’为间接原因;‘果’即由因、缘和合所生之结果;‘报’指果报。以上之因缘果形成后世之报果。‘本末究竟等’之中,‘本’指开始之相,‘末’指最末之报,‘等’指平等;即以上之如是相乃至如是报,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故说本末究竟等。[摩诃止观卷五上](参阅‘三转读文’695、‘别解四类十如是’2803、‘通解十如是’4806)
十地愿行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于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多行。修行须具四弘誓愿,故称愿行。(参阅‘十波罗蜜’449)
十地断障证真 [佛学大词典]
十地,谓菩萨所证之十地位,即指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据华严经疏卷三十一载,此十地之中,所断之障及所证之真如各不同,分别为:(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证遍行真如,此真如由人法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二)离垢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障(谓身、口、意三者误犯禁戒),证最胜真如,此真如具无边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三)发光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功用行,发起深广之心,如法修行,智慧光发,即断闇钝障(谓忘失闻、思、修三慧,照法不能显现),证胜流真如,此真如流出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四)焰慧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具修三十七品道法,发起慧焰,即断微细烦恼现行(无明微细之惑现起)障,证无摄受真如,证此真如,则无所系属。(五)难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修习平等加行,悟真俗二谛无差别智,无有能胜,即断下乘(声闻乘、缘觉乘)涅槃障,证类无差别真如(生死涅槃,其类平等,无有差别)。(六)现前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言后方净。(七)远行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及执无相)障,证法无别真如(了种种教法,同一真如,而无别相)。(八)不动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加修清净道行,离心意识,得无生法忍(谓一切诸法,性本不生,而于此法,忍可印证),一切烦恼所不能动,即断无相中作加行(无相指第七地,谓于无相中加功用行)障,证不增减真如,此真如不随净染而有增减。(九)善慧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观察众生境界,皆如实知,得无碍智慧,遍说诸法,普令获益,即断利他门中不欲行(谓第八地于无相中,舍离功用)障,证智自在真如,得此真如,能于四无碍智得自在。(十)法云地断障证真,谓菩萨以无量智慧,观察觉了,三昧现前,得大法故,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具足自在,即断诸法中不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真如(一切业惑悉得解脱,而与真如之理相应)。
十地废立 [佛学大词典]
真言宗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即:(一)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此为秘藏记等所说。(二)立门者,大日经疏卷三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谓,于三劫之上立十地,以之为开发金刚宝藏位。
十地经论义记 [佛学大词典]
凡十四卷(今存八卷)。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明十地经论所言之心意识,并以未见经文之阿梨耶识一语说明之。且谓阿梨耶识与心意识不同,阿梨耶识为真,心意识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则不得以赖耶缘起之八识论直接比拟真如缘起。至慧远作本书,以心意识(妄识)配前七识,而总第八真识、前七妄识为真如缘起论之大成。华严之六相圆融义虽亦据世亲之十地经论,实际系依用慧远之解释始得大成。其章疏有十地经论义记抄出二卷、十地义记心意识考略一卷。[续高僧传卷八、东域传灯目录]
十地经论 [佛学大词典]
凡十二卷。印度世亲着,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注释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之作。内容系解说菩萨修行之阶位,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寄说世间之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之相状;后三地则说一乘教法。此书为六朝时代地论学派所依据之重要典籍,至隋代净影寺慧远作十地义记十四卷(现仅存八卷)集其大成。
十地寄报 [佛学大词典]
谓十地菩萨藉往生为诸天王之果报而守护正法,修行佛事。即:(一)初地往生为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二)二地往生为转轮圣王,得大法力,成就七宝,有力自在。(三)三地往生为忉利天王,智慧猛利,能以方便转诸众生,使离淫欲。(四)四地往生为夜摩天王,教化众生,令破除我心。(五)五地往生为兜率天王,能摧伏一切外道。(六)六地往生为善化自在天王,能破一切增上慢者。(七)七地往生为他化自在天王,诸根猛利,能招众生悟道之因缘。(八)八地往生为第二禅大梵天王,能为诸众生、声闻、辟支佛善说菩萨之波罗蜜道。(九)九地往生为第三禅大梵天王,典领三千大千世界而无能胜者,为如实解义者,于自在中得自在。(十)十地往生为摩醯首罗天王,智慧明达,善为声闻、辟支佛说菩萨之波罗蜜。此十王之果报对十地菩萨而言,称为十王华报。又因可感得此种华报,故又作十地证王。[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
十地寄乘 [佛学大词典]
寄,寄显、寄寓之意。华严宗以菩萨十地之位次寄于世间人天乘、出世间三乘、世出世间一乘,以分别法门之深浅。即:(一)欢喜地寄显人乘,谓初地菩萨明修布施之行,复示现生于世间,以作人王。(二)离垢地寄显欲界天乘,谓二地菩萨明修十善之行,复示现生于欲界天上,以作天王。(三)发光地寄显色界无色界天乘,谓三地菩萨明修八禅定行,同于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处。(四)焰慧地寄显须陀洹乘,谓四地菩萨初断俱生身见,观于道品,同于初果须陀洹。(五)难胜地寄显阿罗汉乘,谓五地菩萨观于四谛之行已,同于四果阿罗汉。(六)现前地寄显缘觉乘,谓六地菩萨观于十二因缘生灭之行,同于缘觉。(七)远行地寄显菩萨乘,谓七地菩萨明修菩提分法之行,方便涉入三界,化度众生,同于菩萨。(八)不动地寄显一乘,谓八地菩萨舍所修之行,契合实理,离相离言,超于世出世间,为一乘法。(九)善慧地寄显一乘,谓九地菩萨以无量智观察无边境界,说法教化众生,超于世出世间,为一乘法。(十)法云地寄显一乘,谓十地菩萨以法身为云,普覆众生,观察觉了,意业自在,超于世出世间,为一乘法。[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华严五教章卷一](参阅‘十地’419)
十地品 [佛学大词典]
华严经之品名。即旧译六十华严之第二十二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新译八十华严之第二十六品(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此品乃佛于第六会(他化自在天)所说十地之法,内容详述十地菩萨之修业。
十地虎狼 [佛学大词典]
出自合部金光明经卷三陀罗尼最净地品,指十地之菩萨犹有虎狼之畏,世尊为说十种陀罗尼咒,菩萨各诵持其咒,可度脱一切怖畏、恶兽、恶鬼、人非人等灾横烦恼,解脱五障。虎狼之说法,依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下所载,圆教认为肉身可超登十地,故十地菩萨之肉身虽超登十地,已破烦恼而无地狱之业报,但犹有前业所感之肉身,不能免去被虎狼所食之畏。余教则谓肉身于一生之中不登十地,故虎狼作烦恼解。
十地心 [佛学大词典]
出自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为十地之异名,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
十地 [佛学大词典]
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梵语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一)干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干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智顗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一)干慧地(梵s/ukla -vidars/ana^-bhu^mi ),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干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二)性地(梵gotra -bhu^mi ),又作种性地、种地。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着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三)八人地(梵as!t!amaka -bhu^mi ),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四)见地(梵dars/ana -bhu^mi ),又作具见地。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五)薄地(梵tanu^ -bhu^mi ),又作柔软地、微欲地。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六)离欲地(梵vi^ta -ra^ga-bhu^mi ),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七)已作地(梵kr!ta^vi^ -bhu^mi ),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八)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九)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十)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光赞般若经卷七之十住品、放光般若经卷四治地品、卷十三甚深品、大般若经卷四一五修治品](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一)欢喜地(梵pramudita^ - bhu^mi ),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二)离垢地(梵vimala^-bhu^mi ),又作无垢地、净地。(三)发光地(梵prabha^kari^ -bhu^mi ),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梵arcis!mati^ -bhu^mi ),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五)难胜地(梵sudurjaya^ -bhu^mi ),又作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梵abhimukhi^ -bhu^mi ),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七)远行地(梵du^ram!gama^ -bhu^mi ),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八)不动地(梵acala^ -bhu^mi )。(九)善慧地(梵sa^dhumati^ - bhu^mi ),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云地(梵dharmamegha^ -bhu^mi ),又作法雨地。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一)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二)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三)须那迦(流照明地),(四)须陀洹(观明炎地),(五)斯陀含(度障难胜地), (六)阿那含(薄流现前地),(七)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八)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九)阿那诃(慧光妙善地),(十)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此外,梵文大事(Maha^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沈空之难。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此谓七劝。(八)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菩萨地持经卷九之十二住中,十地相当于其第三欢喜住乃至第十二最上菩萨住;于同书卷十种性第七地之说,初地相当于第三净心地,第二乃至第七地相当于第四行迹地,第八地相当于第五决定地,第九地相当于第六决定行地,第十地及佛地相当于第七毕竟地。此外,或谓初地相当于见道(通达位),二地以上相当于修道(修习位),或七地及其以前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或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为寂灭忍。或谓前五地为无相修,六、七地为无相修净,八、九地为无相修果,十地为无相修果成。或初地为愿净,二地为戒净,三地为定净,四、五、六地为增上慧,七地以上为上上出生净。如称十地以前之阶位为信地,则十地总称为证地。又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其中初地至七地之菩萨,有漏心与无漏心相杂混合,故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八地以上之菩萨,唯有无漏心,故为变易生死。天台宗谓别教、圆教皆各具十地之阶位,然自别教初地之菩萨断一品无明之观点言之,其证智与圆教之初住同等,故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因此别教初地以上之菩萨皆能成为圆教之行人,但实际上并无修成者,此谓有教无人。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九解释十地,谓由根本言之,即属果海不可说之性质者;由觉证之内容言之,有离垢真如;由觉智而言,即有根本、后得、加行等三智;由断烦恼之观点言,系为离开二障;自修行而言,有修愿行乃至受位行;自所修之成就而言,初地修信乐行,二地修戒行,三地修定行,四地以上修慧行;自修行果位而言,有证位与阿含位;自十地寄乘而言,初、二、三地为人天乘,四、五、六、七地为三乘,八地以上为一乘,系寄其位以示行,相当于十波罗蜜;自十地寄报而言,系尽摄于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王,心念三宝,引导众生。真言宗亦有十地之说,然于大日经中仅举出第八地与第十地,金刚顶经亦仅说初地与第十地,故真言宗乃援引华严、仁王等显教经论而一一设定十地之名目与内容。真言宗之十地可大别为深浅二义,浅略义之十地与前记所述显教十地相同,深秘十地则归结于密教之实义,即强调初地与十地并无高下之别,初地即极果,此因初地能悟极果之故。二地以上则分别显示初地之总德,并对所判别之浅略、深秘二义加以解释。又为表大日如来之果德,故以四佛四亲近之十六大菩萨配以十地。又自本有与修生两面解之,则本有无垢之十地,暗示所有众生本具之菩提心无所限量,故无高下之别;而修生显得之十地系依三密之行来断三妄执而现本有之十地者,故欲至佛果,犹须断一障。日本净土真宗谓,行者若得到他力之信心,即笃信弥陀救度力量之心,必定能成佛,其时内心充满欢喜,故称欢喜地。据世亲之净土论一书,菩萨为救度众生,示现种种形相,此一阶位称为教化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此为八地以上之菩萨所有,生于净土而成佛之菩萨,得再依‘还相回向’之作用复入迷界。又教化地一语,意谓教化之场所,即指迷界。[菩萨十住经、解深密经卷四、大宝积经卷一一五、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参阅‘十地断障证真’426、‘因分果分’227 4、‘菩萨阶位’5221)(三)声闻之十地:即声闻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受三归地,又作三归行地。即入佛法受行三归之位。(二)信地,又作随信行地。即外凡资粮位中之钝根者。(三)信法地,又作随法行地。即资粮位中之利根者。(四)内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即内凡加行四善根之位。(五)学信戒地,又作学戒地。或指见道以上之信解者。(六)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乃见道十五心之位,即须陀洹向。(七)须陀洹地,即初果。(八)斯陀含地,即第二果。(九)阿那含地,即第三果。(十)阿罗汉地,即第四果。[大乘同性经卷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释净土二藏义卷七](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即辟支佛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昔行具足地,又作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即于过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二)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又作自觉深缘起地。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三)觉了四圣谛地,又作觉四圣谛地。即觉了四圣谛理之位。(四)甚深利智地,又作胜深利智地。即起深智之位。(五)八圣道地,又作八圣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 (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七)证寂灭地,又作证灭地。即证寂灭涅槃之位。(八)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即证得漏尽等六通之位。(九)彻秘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彻微密地。即通彻缘起微密之理之位。(十)习气渐薄地,又作习气薄地。即断习气至渐渐微薄之位。[大乘同性经卷下、证契大乘经卷下、十住心论卷五](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诸德,计有十种,即:(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又作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又作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三)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又称作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又作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又作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八)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又作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九)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又作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十)毗卢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卢遮那地。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一六·六四九中):‘此地是如来十地名号,诸佛智慧不可具说。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细习气除故,复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转法轮故,说深法故。第三地者,说诸声闻戒故,又复显说三乘故。第四地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故,又复降伏四种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诸外道故,又复降伏傲慢及众数故。第六地者,教示无量众生六通中故,又复显现六种大神通故。谓现无边清净佛刹功德庄严,显现无边菩萨大众围绕,显现无边广大佛刹,显现无边佛刹自体,显现无边诸佛刹中从兜率天下托胎乃至法灭,示现无边种种神通。第七地者,为诸菩萨如实说七菩提分无所有故,复无所著故。第八地者,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种记故。第九地者,为诸菩萨现善方便故。第十地者,为诸菩萨说一切诸法无所有故,复告令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大涅槃故。’以上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皆出自大乘同性经卷下,三者与菩萨十地,合称为四乘十地。[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三、五教章通路记卷六]
十因缘 [佛学大词典]
即十支缘起。乃十二因缘中除去二支之十支缘起。诸经典对于缘起观之说明不一,有自无明依次至生、老死者,有逆观十二因缘者,有始自中间至于两方者,其中皆不必一定是十二因缘,其理由虽有各种论述,尤以十支缘起为论述之对象。 (一)指十二因缘除去无明、行,自识始,至生、老死止之十支。又婆沙论引用之经典,与汉译杂阿含一致主张生观十支、灭观十二支。巴利文则以生灭两观均为十支。(二)除去生、老死之前十支。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下):‘十因缘法为生作因’,即认为生与老死之二支属于未来,故以自过去至现在说明因缘者为十因缘。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中,以十二支解释过、现、未三世,以无明与行为过去之二支,其他十支则为未来。[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经卷二十四、阿毗昙毗婆沙论卷十三、发智论卷一、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二、原始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
十因 [佛学大词典]
梵语das/a hetavah!。又作十种因。(一)指四缘据所依处之十种分类。即用以说明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得以产生之十种原因。(一)唯识宗之说法:(1)随说因,依语依处而立。随见闻说诸义时,则能说之语为所说之因。(2)观待因,依领受依处而立。观待甲以生住成得乙之诸事,所待之甲为能待之因。例如以手为因,有执取之动作。(3)牵引因,依习气依处而立。诸种子未熟润之位,牵引遥远之自果。(4)生起因,依有润种子依处而立。种子已熟润,生起较近之自果。(5)摄受因,依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具等六依处而立。种子以外之诸缘相摄受而得以起果。(6)引发因,依随顺依处而立。善、染、无记之种现诸法能引起同类胜行及无为法之因。(7)定别因,又作定异因,依差别功能依处而立。一切有为法各引发证得自果,而无杂乱。 (8)同事因,依和合依处而立。由以上七种因,与果和合为一。(9)相违因,依障碍依处而立。以违缘为性,于诸法之生、住、成、得等事有所障碍。(10)不相违因,依不障碍依处而立。于诸法之生等无障碍。此十因以谷物之由种子至成熟为譬喻,说明阿赖耶识种子于生起世界各种现象及支配人之种种活动中之决定性作用,以及业报轮回之必然性。(二)诸经之说法:(1)菩萨地持经卷三所立之十因,即:随说因、以有因、种植因、摄因、生因、长因、自种因、共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2)菩萨善戒经卷三所立之十因,即:流布因、从因、作因、摄因、增长因、转因、不共因、共因、害因、不害因。[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阅‘十五依处’376)(二)菩萨成就十种行法,可得涅槃之境界,故此十种行法称为涅槃十因。即:(一)信, (二)戒,(三)近善友,(四)寂静,(五)精进,(六)正念具足,(七)濡语(软语),(八)护法,(九)布施,(十)正意。此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大乘义章卷十四明示其为十因。
十甘露明 [佛学大词典]
指阿弥陀如来之真言。又作十甘露真言、阿弥陀大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身咒、甘露陀罗尼咒。咒中有十句阿蜜栗多,且阿蜜栗多译为甘露,故称十甘露明。[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参阅‘甘露’2052)
十玄谈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唐代同安常察禅师撰。收于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联灯会要卷三十。凡分十玄:心印、祖意、玄机、尘异、佛教、还乡曲、破还乡曲、回机、转位、正位前,各付以七言律之颂。自心印至佛教五首,乃叙述宗门之要旨;自还乡曲至正位前五首,指示学人履践之要路。然依景德传灯录版本之差异(祖庭事苑、宋版、高丽版、天宁寺版、元版、明版),十玄之名称略有不同。如宋版无‘祖意’、‘转位’,元版名‘佛教’为‘演教’等。本书之注释,有朝鲜雪岑之十玄谈注、指月慧印之十玄谈假名注等。
十玄门 [佛学大词典]
又称十玄缘起。全称十玄缘起无碍法门,或作华严一乘十玄门、一乘十玄门,单称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通此义,则可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称玄门;又此十门相互为缘而起,故称缘起。十门相即相入,互为作用,互不相碍。华严宗以十玄门与六相圆融之说为根本教理,历来并称‘十玄六相’,二者会通而构成法界缘起之中心内容。此即从十方面说明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表示现象与现象相互一体化(相即),互相涉入而不碍(相入),如网目般结合,以契合事物之自性,即以十门表示法界缘起之深义。于此,复有古十玄与新十玄之分。智俨说一乘十玄门,法藏作华严五教章承其说,是为古十玄;法藏于华严经探玄记卷一所示者,澄观于华严玄谈卷六中祖述其意,此为新十玄。以下略说新十玄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切现象同时相应,同时具足圆满,依缘起理而成立,一与多互为一体,无先后之别。(二)广狭自在无碍门,空间广狭之对立似为相互矛盾,然其对立之矛盾正可为相即相入之媒介,故自在圆融而无碍。(三)一多相容不同门,有关现象之作用(用),有‘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之相入说。即一具多,多相容一,一多相入无碍,然其体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四)诸法相即自在门,有关现象之体,一与一切互为空、有,两者一体化,相融互摄而自在无碍。(五)隐密显了俱成门,有关缘起之现象,以‘一’为有而显现相之时,‘多’即为空而不显。即隐与显相互一体化同时成立,一切法与一法能互为一体。(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就缘起之现象说相入之理时,特别着眼于不坏自相之点。即于每一现象中,以小入大、以一摄多,大小相互为不乱,不坏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七)因陀罗网法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显发,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宝珠之网)。(八)托事显法生解门,深妙之理可托卑近之事法加以彰显,所托之事与所显之理无别无二。(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一一各有过现未三世,合为九世。此九世亦唯摄入一念,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而此十世虽有时间之间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时与法不相离。(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缘起之诸现象,随举其一则便为主,而其他一切现象即为伴,如此互为主伴,具足一切德。古十玄之顺序与新十玄稍异,且新十玄中以广狭自在无碍门代以古十玄中之诸藏纯杂具德门,以主伴圆明具德门代以唯心回转善成门。古十玄所以被改为新十玄之理由,疑系为避免诸藏纯杂具德门与理事无碍相混淆,同时唯心回转善成门亦唯显示诸法无碍之理由,并非为显示诸法无碍之相。此外,慧苑之华严经刊定记卷一,曾述及德相与业用两重十玄门。[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华严一乘十玄门](参阅‘四法界’1717、‘华严十义’5237)
十四变化心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四变化、十四化心。指小乘得神境智证通后所引发之能变化心,计有十四种。即:依初静虑有二:欲界之能变化心及初静虑之能变化心。依第二静虑有三:欲界、初静虑、第二静虑之能变化心。依第三静虑有四:欲界、初禅、二禅、三禅之能变化心。依第四静虑有五:欲界、初、二、三、四禅之能变化心。以上计有十四种能变化心。欲界之能变化心乃变化色、香、味、触四境。色界四禅之能变化心乃变化色、触二境。大乘则有二十种能变化心,以菩萨得神通自在之故,于四静虑中皆各有五化。[俱舍论卷二十七、大乘义章卷十五]
十四过类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系古因明之鼻祖足目仙人所类聚十四种似能破之过失。又称十四种相似过类。以其皆似真能破而实非能破,故称相似;类聚此相似之过,称为相似过类。十四过类,即:(一) 同法相似过类,以异喻为同喻,妄破真量之过误。喻,即譬喻;量,即论式。(二)异法相似过类,以同喻强为异喻之过失。(三)分别相似过类,不可分别而强分别之,以破真量之过失。(四)无异相似过类,于同类之法强举异点之过误。(五)可得相似过类,对无过之正因强说有过,又以余因可得而非难正因之过误。(六)犹豫相似过类,对正当之因强附犹豫不定之过,以成立别异之义。(七)义准相似过类,妄准立者(立论者)之义,倒离本量,而难破之。(八)至不至相似过类,论宗(命题)、因(理由)之至、不至,耍弄诡辩。(九)无因相似过类,对真量之宗分析因之宗前、宗后、宗俱三时,令陷于无因之难的诡辩。(十)无说相似过类,‘无说’系谓尚未说出‘因’,其时立证未能成立,若反而立一相反之宗以对立本量,即犯此过。(十一)无生相似过类,宗之前陈(主词)生起以前应无因,然却成立与立者所立相反之义的过误。 (十二)所作相似过类,分别因、喻,强立伪难。(十三)生过相似过类,为求同喻之因,于无过而附有过。(十四)常住相似过类,以诸法常不舍自性故为常住,声恒不舍无常之性,故亦为常住之法。此外,天亲之如实论道理难品中亦举三类十六种难之过失,依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之意以表对照十四过类,如上页所示。[因明正理门论、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六末、因明十四相似过类略释(惟贤,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1) ](参阅‘因明’2276)
十四等 [佛学大词典]
据唐译华严经卷八十所载,善财童子于普贤苦萨处得十四等而入法界。十四等为:(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三)刹等,(四)行等,(五)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三)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
十四无记 [佛学大词典]
又作十四不可记、十四难。乃十四种之不记答,为佛四记答中之舍置记答。即对于外道以颠倒之见来问难之十四种事,而佛则舍置不答。十四种,即:(一) 世间常,(二)世间无常,(三)世间亦常亦无常,(四)世间非常非无常,(五)世间有边,(六)世间无边,(七)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八)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九)如来死后有,(十)如来死后无, (十一)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十二)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异。又大智度论卷二载有十四难不答(大二五·七四下):‘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上述乃系总举外道由‘断常一异’等妄见生起之邪执,前十二句系针对‘有无’等而发之问句,后二则针对‘一异’而发。对于此类问题,佛陀一概置而不答。归纳原因,凡有三种:(一)此等之事,皆为虚妄无实之事。(二)诸法既非‘有常’,亦非‘断灭’。(三)此十四无记乃斗诤法、无益之戏论,对修行无有用处,故不予置答。[杂阿含经卷三十四、新华严经卷二十一、大品般若经卷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十九、大乘义章卷六]
十四无畏 [佛学大词典]
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即:(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使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二)知见旋复,在心谓‘知’,在眼谓‘见’;‘知’、‘见’之性热,则属于火。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入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三)观听旋复,‘观’、‘听’之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为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发大慈心,无杀害念,能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与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消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使众生之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众生虽被药叉■宣暗者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无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使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力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使一切性多淫之人不生贪欲,是为无畏。(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使怀忿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十一)消尘旋明,谓菩萨除暗消尘,旋复性明,能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使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同而无异,是为无畏。
十四神九王 [佛学大词典]
佛说华严经时,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出,拜辞佛陀,往南方游行人间;时与文殊菩萨同行者有十四神及九王。其中,十四神系指:(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养诸佛之诸身众神,(三)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摩尼为冠之主风神, (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九)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十)一心匪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十一)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十二)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十三)常勤积集趣一切智助道善根高大如山之主山神,(十四)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之主城神。九王:(一)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之诸大龙王,(二)常勤守护一切众生之诸夜叉王,(三) 常令众生增长欢喜之乾闼婆王,(四)常勤除灭诸饿鬼趣之鸠槃荼王,(五)恒愿拔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之迦楼罗王,(六)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之阿修罗王,(七)见佛欢喜曲躬恭敬之摩侯罗伽王,(八)常厌生死恒乐见佛之诸大天王,(九)尊重于佛赞叹供养之诸大梵王。[新华严经卷六十一]
十四根 [佛学大词典]
(一)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受(忧、喜、苦、乐、舍)及四根(男、女、意、命),共计十四根。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谓,出家之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照己身为地、水、火、风、空、识等分分不净,再观十四根,即五根、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发无上之菩提心。(二)吠檀多学派合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四内根(意、觉、我执、念)为十四根。
十四垢业 [佛学大词典]
四结、四处、六损财法,合为十四种垢恶业。四结为杀生、盗窃、淫逸、妄语;四处为欲处、恚处、怖处、痴处;六损财法为耽湎于酒、博戏、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懈堕。饮酒有六失,即:生病、失财、斗诤、恶名流布、恚怒暴生、智慧日损。博戏有六失,即:财产日耗、虽胜生怨、智者所责、人不敬信、为人疏外、生盗窃心。放荡有六失,即:不自护身、不护财货、不护子孙、常自惊惧、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喜生虚妄。迷于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早(故事)、多罗槃(手铃)、首呵那(大鼓)。恶友相得复有六失,即:方便生欺、好喜屏处、诱他家人、图谋他物、财利自向、好发他过。懈堕有六失,即:富乐不肯作务,贫穷不肯勤修,寒时、热时、时早、时晚皆不肯勤修。若富豪人家有六损财业者,则其家财业日日损减。[长阿含经卷十一、大乘义章卷十五]
十四忍 [佛学大词典]
乃指三贤十圣之十三忍,另加正觉忍,则为十四忍。即:住、行、回向、欢喜、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正觉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十四行偈 [佛学大词典]
指善导之观经玄义分卷首所题五言十四行之归敬偈。又称归三宝偈。偈文前以‘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九字总显偈意,最初二行(八句)发愿,后十二行归三宝。此偈常用于净土宗之法会。[观经玄义要义释观门义钞卷一、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一]
十四佛国往生 [佛学大词典]
无量寿经卷下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者,除此世界(释迦牟尼佛国)之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外,尚有他方十三佛国众多菩萨。彼国佛名于无量寿经各异译本所载不同,如下表所列。
十四色 [佛学大词典]
乃指成实论卷三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共十四色。成实论以色香味触四者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并眼等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此等相触故有声,故四大五根及声尘等十法皆为假色,假实合计为十四色。而俱舍论卷四分别根品以四大为能造之实色,摄之于触境,与所造之根境皆为实色。
十四生 [佛学大词典]
即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十四忍,称为十四生成佛。十四忍,即:伏忍之下品为十住、中品为十行、上品为十回向;信忍之下品为初地、中品为二地、上品为三地;顺忍之下品为四地、中品为五地、上品为六地;无生忍之下品为七地、中品为八地、上品为九地;寂灭忍之下品为十地、上品为佛地。(参阅‘十六生’387)
十句义 [佛学大词典]
(一)为佛教僧团建立之十种基本精神。据四分律卷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等载,十句义即:(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 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已信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来有漏,(十)令正法久住。(参阅‘佛教教制’2683)(二)梵语das/a pada^rtha^h!。句义,即指依语言所诠表之内容、意义及其对象。乃印度胜论学派(梵Vais/es!ika)之主张,由慧月(梵Maticandra)所倡导,谓一切诸法之实体、属性及其生成、坏灭之原理,可用十个范畴加以显示,即分为:实、德、业、同、异、和合、有能、无能、俱分、无说等十要素,而一切万有之生成、坏灭,即依此等要素之集合、离散而成。按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梵Ulu^ka )立实乃至和合之六句义(六谛)说,即一般所采用之六句义说,后加无说句义,为七句义说,最后复由慧月成立十句义说。即:(一)实(梵dravya )句义,为法之实体,亦为以下九者所依之体,计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即形成万有之要素分为九类,前五者为物质之要素,时、方为成立时间、空间之要素,我、意二者指心理之要素。有色、味、香、触者为地;有色、触、味及液润者为水;有色、触者为火;唯有触者为风;唯有声者为空;令起彼此、俱不俱、迟速等语及概念之因,即为时;令起东、西、南、北等语及概念之因,即为方;觉、乐、苦等和合之因缘,而亦能起智之相,即为我;觉、乐、苦等不和合之因缘,而亦能起智之相,即为意。(二)德(梵gun!a )句义,指实句义之属性功能。即事物之性质、状态、数量等义,计有二十四种。即色、味、香、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与声等(古说无重体以下之七性)。(三)业(梵karma )句义,指实体之动作,计有取业、舍业、屈业、伸业与行业五种,以此五种包括一切运动。(四)同(梵sa^ma^nya )句义,即有性,故又作有句义。为事物相互类同原因之原理。系知实、德、业三者同为有,为诠智之因。(五)异(梵vis/es!a )句义,赋与万有一切特殊性、个别性,使其产生差异原因之原理,故产生九种实句义相互间之差异。于六句义说,此一异句义尚包含有能、无能与俱分三句义。(六)和合(梵samava^ya )句义,结合以上五个独立原理,即指系属使有共同关系之原理。(七)有能(梵s/akti )句义,与实、德、业三句义和合,决定共同或个别造自果的必须之因。(八)无能(梵as/akti )句义,与实、德、业三句义和合,决定三者不造自果以外之其他余果必须之因。(九)俱分(梵sa^dr!s/ya )句义,一法体具亦同亦异两用之因,即诸法同异之关系,除同、异句义之极端外,其他一切关系均包摄于此句义。(十)无说(梵abha^va )句义,对以上九种存在之原理,指成为非存在之原理。以实、德、业等为例,若因缘未和合,则有未生之‘未生无’;因缘力尽则灭之‘已灭无’;有一方则无他方之‘更互无’;有性与实、德、业不和合故无之‘不会无’;以无因故,过、现、未不生之‘毕竟无’等五种无。前九句有关有性,第十句就非有立句义,以总括万有之生存坏灭。又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广以诸门分别十句义。[胜宗十句义论](参阅‘五种无’1186)
十功德论 [佛学大词典]
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所载十事功德之论。释尊为制止比丘作无意义之俗论,而令思惟正法之论,去离恶趣,故说十功德论,即:(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论此十事,得润及一切,多所饶益,得修梵行,得至灭尽无为之处,乃涅槃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