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文守 [佛学大词典]
(1608~1646)日本临济宗僧。为山城灵源院之开山。俗姓源。字一丝。十四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后入愚堂寔之室,并蒙其印可,时与妙心寺之云居膺、雪窗崔等相往来,道契甚深。于后光明天皇正保三年三月入寂,享年三十九。遗有缁门宝藏注垂诫、童行谈苑等行世。[正法山志卷四]
文字禅 [佛学大词典]
(一)凡三十卷。石门文字禅之略称。又称筠溪集。乃宋代石门寺僧慧洪觉范禅师之诗文集,为门人觉慈所集录。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刊行本(四部丛刊景明本)。[宋诗钞初集第四帙、四部丛刊第一○八帙](参阅‘石门文字禅’2116)(二)又作葛藤禅。谓以文字言语解说禅法。(参阅‘葛藤’5595)
文字般若 [佛学大词典]
三种般若之一,五种般若之一。指般若波罗蜜经等。文字虽非般若,但能诠般若,又能生般若,故称之为般若。[大乘义章卷十](参阅‘三般若’603、‘五种般若’1183)
文字法师 [佛学大词典]
禅林中,对专习教相而不修禅行者之蔑称。又禅门修行之人,无坐禅修行之实际体验,仅于文字上解释禅之文字禅者,亦称文字法师。
文字人 [佛学大词典]
‘暗禅者’之对称。指拘泥执着于文字之学问,而无真修实行之修业者。与‘文字法师’为同类用语。
文印 [佛学大词典]
(1909~1975)台湾台中人,俗姓何。幼随慈母出入寺庙斋堂,深受薰陶。十七岁投月眉山灵泉寺出家,礼德玄和尚为师。曾负笈东瀛,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书道学院。二十一岁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参访各地名山古刹。二次世界大战中,师随善慧长老挂锡上海,救济苦难,设义学,帮助失学青年,促进中日民间友谊,贡献甚多。曾任灵泉寺第五代住持,基隆市佛教支会理事长、中国佛教会理监事等职,并受聘为庆安宫住持,对该宫重建工程,厥功至伟。
文光塔 [佛学大词典]
位于广东潮阳县城。旧为千佛塘,建于宋咸淳二年(1266),为道士赵汝篪所创,当时规模较小。明崇祯八年(1635)兴工重建,改称文光塔。全塔为砖石结构,高约二十九公尺,宽三十八点四公尺,八面七级,每层设石栏,中有铜铸佛像。文光塔之故基藏有石函,其中三点二公尺刻曰‘天下太平’。另有玉像三尊、铜像三尊、银瓷像各十六尊,及细如豆粒之珍珠数百颗,捶击不碎。塔下尚藏有各种文物、铜版、方尺等。
文句 [佛学大词典]
(一)指解释经文。又称章、疏、述义、记、释解等。以文句为题之书名有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等。一般文句系以释者之句,分别解析本经经文之义。(二)凡十卷,或作二十卷。为妙法莲华经文句之略称,通称法华文句。隋代智顗说,灌顶笔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法华三大部之一。(参阅‘法华文句’3399)
文化财保护法 [佛学大词典]
日本为保存及应用各种文化资产所制定之法律。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五月公布,法律第二一四号。内容包括:(一)总则。(二)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三) 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资料。(四)埋藏文化财。(五)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六)补则。(七)罚则、附则。其有关之律令条文亦包含古社寺保存之规定。此法律类似我国之文化资产保护法。
文才 [佛学大词典]
(一)(1241~1302)元代僧。俗姓杨。字仲华。博通古今坟典史籍,尤精性理之学。壮年出家,遍游讲肆,专究华严。曾隐于成纪,筑室植松,人称松堂和尚。后奉敕领洛阳白马寺,声誉日隆。成宗时,受帝师迦罗斯巴之推举,为大万圣佑国寺开山第一世,赐号‘真觉国师’。大德六年示寂,世寿六十二。著有肇论新疏三卷、肇论新疏游刃三卷、惠灯集二卷传世。[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五、大明高僧传卷二](二)(1273~1352)元代曹洞宗僧。平阳府(山西)临汾人,俗姓姚。号淳拙。从福岩普公受业,初阅证道歌欣然有省,谒还源福遇,呈所解,得其印可。于龙门阅藏经三年,泰定元年(1324)住少林寺,五年退隐香严寺,诠释佛典。至正五年(1345)再住少林寺,建立钟楼等。于十二年四月示寂,世寿八十。[续指月录卷十一、五灯全书卷六十一、续灯存稿卷十一]
文 [佛学大词典]
梵语vyan~jana。音译便膳那。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字,为名与句之所依。据俱舍论卷五、俱舍论光记卷五载,文为字(梵aks!ara ,音译恶刹罗)之同义词,具有‘能彰显’之义,或显名、句,或显义。即■(a)、阿(a^)、壹(i)、伊(i^)等字称为文,其体无诠表,但为名、句二者所依,摄于不相应行,与我国之书法文字不同。乃为彰显本有之■、阿等字而制作纸上书分,非为彰显纸上书分之文字而制作诸字,故诸字非为书分之名。文有三种,说一字时称为‘文’,说二字时称为‘文身’,说三字或四字则称‘多文身’。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文别有自体,经部及唯识家则认为文仅为名、句之所依,故离声即别无自体,而视其为分位假立之法。[大毗婆沙论卷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成唯识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二](参阅‘名’2254)
支疆梁接 [佛学大词典]
三国时代之译经三藏。西域人。疆梁接为梵名,译作正无畏。又作枝□。曹魏甘露元年(256),译法华三昧经于交州,凡六卷,今已失传。然据出三藏记集卷四载,此经实为正法华经之别名。又其译经之年代,有说为吴之五凤二年(255)者。其生卒年不详。[法华游意、开元释教录卷二、历代三宝纪卷五]
支曜 [佛学大词典]
东汉译经僧。西域人。博达典籍,妙解幽微。于汉灵帝中平二年(185)抵洛阳,先后译出成具光明定意经等大小乘经十部十一卷。现存成具光明定意经、阿那律八念经、马有三相经、马有八态譬人经、小道地经等各一卷。[梁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一]
支谦 [佛学大词典]
为三国吴之译经家。三世纪末大月氏人。字恭明。初随族人迁至东土,寄居河南。通晓六国语言,并从支娄迦谶之弟子支亮受业,饱览群籍,时人呼之为智囊,而与支娄迦谶、支亮并称为‘三支’。后避乱入吴,颇受吴王孙权之礼遇,并尊为博士,以辅导太子孙亮。吴黄武元年至建兴年中(222~253),凡三十余年间,致力于佛典汉译工作,译出维摩诘经、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明度经等诸经。其所译经典部数异说颇多,如梁高僧传卷一载为四十九部,历代三宝纪卷五载为一二九部等。所译经书辞旨雅驯,为时所称。此外,又依无量寿经及中本起经,制作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并注解了本生死经。至太子即位(252),师遂隐遁入穹隘(隆)山,从竺法兰净持佛戒,潜心禅寂,公卿士大夫每多入山归依者。晚年病终,世寿六十。其生卒年不详。[出三藏记集卷七、卷十三、法经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
支昙籥 [佛学大词典]
东晋僧。月氏人。生卒年不详。寓居建业,少年出家,栖止于吴之虎丘山。戒行清卓,众所钦服。东晋孝武帝初,敕请人建初寺,为帝授五戒,帝以师礼敬之。师特禀妙声,善于转读,尝梦天神授其声法,觉而裁制新声,成六言梵呗,为后学所法。世寿八十一。
支节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pras/a^kha^。音译钵罗奢佉、波罗舍佉、钵罗□佉。为俱舍论所说胎内五位之第五。即托胎第五七日后,肢节等形相皆已圆满之位。另于瑜伽师地论卷二之中,有胎内八位之说,以五七日内名钵罗赊佉,六七日内名发毛爪位,七七日内名具根位,七七日以后名形位。即开五位中之钵罗奢佉位而为四位。[俱舍论卷九、法华经玄赞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九、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阅‘胎内五位’3933)(二)梵语marman。音译末摩。又作死穴。指由身体外部加少许伤害即会丧命之部位。[俱舍论卷十、俱舍论光记卷十](参阅‘末摩’1945、‘断末摩’6559)
支遁 [佛学大词典]
(314~366)东晋学僧。陈留(河南开封)人,或谓河东林虑(河南彰德)人,俗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世称支道人、支道林。家世事佛,早悟无常之理,隐于会稽之余杭山中,专研道行般若经等般若系之经典,二十五岁出家,后游京师建康,每至讲肆,善标宗会,颇为名士所激赏。时尚老庄,师每与当世倜傥之流王蒙、孙绰、许洵、殷浩、谢安、王羲之等畅谈庄子,言说数千,才藻惊绝,为时人所叹服。师形貌丑异,而玄谈妙美,养马放鹤,优游山林,又善草隶,文翰冠世。后于吴地创建支山寺,因之又号支硎。未久应王羲之之请,至吴兴,初止灵嘉寺,复于剡山建立精舍,僧众百余。又迁至石城山,创立栖光寺,木食涧饮,游心禅苑,注解安般、四禅等经,追蹑马鸣、龙树之旨。晚年复出山阴,宣讲维摩经。又于隆和元年(362),蒙哀帝召请,居于京师东安寺,宣讲道行般若经,三年后上书请辞。太和元年四月示寂于余姚坞山,享年五十三。遗有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行世。所创般若学即色义,主张‘即色本空’思想,为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广弘明集卷三十、梁高僧传卷四、释氏稽古略卷二、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论目录、佛祖统纪卷三十六]
支过 [佛学大词典]
因明用语。‘阙过’之对称。指因明理论上,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三支之过失。又作支失。即新因明家所谓之‘三十三过’,即似宗之九过、似因之十四过、似喻之十过。[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参阅‘三十三过’513)
支道根 [佛学大词典]
东晋译经僧。游化诸方,说法利众。成帝咸康元年(335),译出方等法华经五卷,其后又译阿■佛刹菩萨学成品经二卷,今俱失传。其年寿不详。[开元释教录卷三]
支硎山 [佛学大词典]
位于江苏吴县西南。又作南峰山、报恩山、观音山。硎,谓平石。以此山多平石,且因晋代高僧支遁隐憩于此,故称支硎山。支遁亦因而以支硎为其号。又以梁武帝尝在山中建报恩寺,故又称报恩山。其东址有观音寺,俗称观音山。
支愍度 [佛学大词典]
晋代僧。又作支敏度。为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心无宗之创始者。永嘉之乱,南渡避兵。成帝时,与康僧渊、康法畅共游江南,世有聪哲之誉。又慨叹于诸家所译经论尚未精详,遂合糅异译,以明文义。着有合首楞严经记、合维摩诘经序、经论都录一卷等。生卒年均不详。[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七、历代三宝纪卷六、卷十五]
支提国 [佛学大词典]
支提,梵名Ceti ,又作枝提、支陀、脂提渝、枝提庾。意译众积、忆。为印度古国名。即今印度阿拉哈巴(Allahabad)西南班得尔肯德(Bundelkand)及中央省(Central Provinces)之一部,西为钦巴河(Cham-bal)之支流卡利兴都( kali-sindh),东及顿士河(Tonse)。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等,均谓支提国乃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据中阿含卷十八天经、四分律卷十六所载,佛陀曾于其地说法。[杂阿含经卷二、优陂夷堕舍迦经、菩萨戒义疏卷上、T.W.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支提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福建宁德之支提山西面。吴越王钱俶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历代均曾重修。以大雄宝殿为主,接连有天王、伽蓝、祖师诸殿及藏经阁、斋堂、鼓楼等,寺周梵宇亭台楼阁处处林立,金碧辉煌,林峦交映,至为宏伟。四方游僧来谒者甚众,兴盛时,住僧达千人。寺中有千尊铁铸天冠佛像。有大毗卢铜佛一尊,千佛绕座,栩栩如生,另有金龙紫衣一袭,寺内藏经七八四○册。
支提山 [佛学大词典]
梵名Caitya -giri 。(一)梵名又作 Caitya -parvata ,巴利名Cetiya-giri 。又称支多耆利、支多哥梨、支帝耶山等。山为梵语giri(音译耆厘)之译。支提山意即功德聚山、象山、或聚山,位于锡兰岛(即今斯里兰卡)。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摩哂陀(巴Mahinda )至锡兰布教,及高僧法显传所载,可知锡兰古都阿■罗陀补罗(巴Anura^dhapura )东方眉沙迦山,又称支提山,位于现今阿■罗陀补罗东方约十三公里之密哂达列山(Mihintale)。若就善见律毗婆沙卷二,及巴利文之岛史、大史而言,摩哂陀尝在此山为天爱帝须王(巴Deva^nam!piyatissa )广说佛陀教法,并于山中建立支提山寺(巴Cetiyapabbata-viha^ra ),种植菩提树。今密哂达列之安巴须多罗塔(Ambasthala),相传为埋葬摩哂陀遗骨之地。[印度旅行记、 J. Fergusson: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Architecture, vol. I](二)又作制多山、枝坚固山。为天冠菩萨住处之名。新华严经卷四十五诸菩萨住处品载为支提山。旧华严经卷二十九菩萨住处品称枝坚固山。另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华严经疏卷四十七所载,支提山宜在中国南部,小乘二十部中有制多山部,其根据地为制多山,系现今奇斯多那河(Kistna)之河畔都市培座瓦拉(Bezwada)对岸之支提山(Caitiya-giri),然是否确指此山亦未可知。[异部宗轮论述记、慧苑音义卷下](三)乃卑地写之异名。为位于南印度优禅尼国之山名。(参阅‘卑地写’3090)(四)位于福建宁德。支提山高海拔八百余公尺,山峦绵亘二十五公里,远近罗列九十九峰,峭壁万仞,危岩千层,古木参天,为天下三十六洞之一。
支提 [佛学大词典]
梵语caitya,巴利语cetiya。又作支帝、枝提、支陀、支征、脂帝、制多、制底、制底耶。积集之义。又译聚相。释尊荼毗时,曾积聚香柴而成大积,此为‘支提’一名之起因,其后于佛陀之灵迹等堆积砖土而营造之,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于此,故举凡塔庙、灵庙、庙、方坟等,皆称支提。此外,穿凿石窟之特殊构造,亦称支提。塔(梵stu^pa ,音译窣堵波)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后世多混用之,地持经论即主张不论有无舍利,皆称支提。又据阿育王经卷七载,佛之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称四支征,而世所广知者则为‘四大灵塔’,亦是混用之例。另有说总称为‘塔’,别称‘支提’者。现今印度称为支提之石窟颇多,其中,七叶窟(梵Sapta -parn!a-guha^ ),及史达玛(Suda^ma)、洛马斯利夕(Lomas Rishi)等窟,被视作原始支提。又如帕贾(Bha^ja)及贝达沙(Bedsa^)等窟,则被视为支提之大成。[起世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有部目得迦卷十、法华经文句卷八下、法华义疏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
支娄迦谶 [佛学大词典]
(147~?)梵Lokas!ema 。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共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杂譬喻经、首楞严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宝积经等二十余部,然现存者仅十二部,为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之僧人。于所译诸经中,以道行般若经最为重要,乃般若经系各种经典中最早之译本,此类般若系经典促进魏晋时代玄学清谈之风。又般舟三昧经系以西方阿弥陀佛为对象之重要经典,为我国佛教史初期弥陀净土信仰,如慧远之庐山东林寺等念佛结社之主要依用经典。此外,首楞严经之传译则带动四、五世纪间中国佛教之大乘化。师操行淳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着称。讽诵群经,致力宣法,于译出诸经后不知所终。[梁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十三]
支郎 [佛学大词典]
僧之雅名。高僧传载,魏僧支谦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聪明多智,时贤称之为支郎。其后,支郎一词乃转用为僧人之雅称。[释氏要览卷上]
支施仑 [佛学大词典]
月氏国优婆塞。博通诸经,特善方等三昧。东晋咸安三年(373),奉经抵凉州,受刺史张天锡所敬重,口译须赖经一卷,及首楞严经、上金光首经、如幻三昧经等各二卷。其后不知所终。生卒年等俱不详。[首楞严后记(出三藏记集卷七所收)、开元释教录卷四]
支度 [佛学大词典]
为度量、支办之意,亦即准备之意。密教修法之时,需先准备必要之本尊及资具,如金铜铃等诸器具、龙脑苏合等诸香、七宝五谷等诸物、杂草香花等诸花,此类预备工作即称支度。此一名词或为‘度支’之转用语,本含算计、供给之意。[陀罗尼集经卷十二、苏悉地羯啰经卷中、诸尊要抄卷三、卷四、卷十一]
支亮 [佛学大词典]
汉末三国时代僧人。字纪明。为支娄迦谶之弟子,支谦之师。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等均不详。[合首楞严经记(支愍度)]
支法领 [佛学大词典]
东晋僧。投庐山慧远门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与法净等共游西域求法,至于阗,得华严经梵本三万六千偈及四分律梵本,并会佛陀耶舍三藏。姚秦弘始十年(408),佛陀耶舍入长安,译出四分律,师与弟子慧辩均参与其事。所赍华严经,于义熙十四年(418),由佛陀跋陀罗于扬州道场寺译出,即今之旧译华严经六十卷。后不知所终。生卒年、籍贯等皆不详。[旧译华严经后序、四分律序、出三藏记集卷十四佛大跋陀传、开元释教录卷四]
支法度 [佛学大词典]
西晋译经僧。惠帝永宁元年(301),译出逝童子经、善生子经、十善十恶经各一卷,及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其中,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十善十恶经等二部均已失传。其生卒年、籍贯不详。[历代三宝纪卷六、大唐内典录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二]
支具 [佛学大词典]
一般多指密教修法时所需之各种必要器具。包括各种法器、供物、所燃点之香,及布置道场之大小器物等。(参阅‘支度’1416)
支那内学院 [佛学大词典]
乃我国现代著名之佛学院,为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创办于民国十一年(1922)。因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教自称内学,故有此名。院址位于南京公园路。院务由欧阳氏本人主持,设学务处、编校流通处、事务处,分掌研究、讲演、图书、出版、校勘、编纂、庶务等责。教授除欧阳氏本人外,另有汤用彤、吕澄、邱虚明、王恩洋、聂耦庚等人。学生除正式招生者外,社会各界亦经常有来该院问学者。十四年,该院开设法相大学特科,招收比丘、居士等学员四十余人,十六年特科因故停办。二十六年中日战争爆发,南京被日本占领,该院迁往四川江津,定名为蜀院。三十二年欧阳氏去世后,院务由吕澄接掌。原在南京刻经一一○部,一○五五卷,入蜀又刻经三十部,五十余卷。该院以主持人欧阳氏为一代佛学名家,教授亦多为一时之选,故颇受中日等国佛学界所重视,俨然为当时我国佛学研究中心。该院以‘师、悲、教、戒’为院训。所刊行之‘内学年刊’,与太虚大师之‘海潮音’杂志,并为民国以来之两大佛教刊物。
支孝龙 [佛学大词典]
魏晋僧。淮阳(河南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神采卓荦,高论适时。精研小品经,以为心要。与当世名士陈留、阮瞻、颍川、庾敳等为友,世称八达。生卒年不详。[梁高僧传卷四]
支妙音 [佛学大词典]
魏晋比丘尼。生卒年不详。幼而志道,通内外之学,善为文章。孝武帝时,与会稽王道子、孟顗等交,道子为师建立简静寺。其徒众甚多,富倾都邑,乃至干预政事,权倾一朝。后不知所终。
支伐罗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vara。又作至缚罗。意译作衣。为佛制比丘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之总称。一般以袈裟(梵kas!a^ya )为三衣之总称,然义净于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谓,袈裟乃赤色之义,北方诸国多称法衣为袈裟,实非律典之语,支伐罗方为三衣之名。
支用 [佛学大词典]
支,分之意。谓分用钱物等。于禅林,掌管常住钱物之支用,乃副寺(库头)之职权。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大四八·一一三二下):‘掌常住金、谷、钱、帛、米、麦出入,随时上历收管支用。’[禅苑清规卷四库头、禅林象器笺卷十二]
支分生曼荼罗 [佛学大词典]
又作支分上曼荼罗。支分者,四肢五体之义。即密教于本尊、阿阇梨或行者身上,以观念建立之曼荼罗。此有二类:(一)三重曼荼罗,又称三重流现曼荼罗。以头为中台八叶院,心至咽安置第一院之内眷属诸执金刚,心至脐安置第二院之大眷属菩萨,脐以下配置第三院之生身释迦及二乘六趣等眷属。即于一身流现胎藏曼荼罗。出于大日经疏卷三、卷十四。(二)五轮成身之曼荼罗,又称五字严心观、五轮观。以足至脐为大金刚轮(地轮),脐至心为水轮,胸为火轮,头部为风轮,顶上为空轮,次第观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等之五轮塔,而观此五轮塔即大日,大日即行者。出于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大日经疏卷十四。[大日经疏卷五、大日经疏演奥钞卷二、卷四十七、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参阅‘五轮观’1201)
支分 [佛学大词典]
(一)如手足等之四肢五体,称为支分。大日经卷一(大一八·四上):‘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二)密教修法灌顶时所需之支具、印明等,称为支分。护摩所需之乳木、香、药等称为护摩支分;又印明结诵之误谬缺漏,称为阙支分。另如大日经疏卷三为说明入曼荼罗之支分,而举出阿阇梨支分、弟子支分等之名称,故支分一词所用之范围极广。
扎玛茹 [佛学大词典]
藏语之音译,意为手鼓。系西藏佛教修持时常用之法器。以手握中间凹处摇摆出声。有木质与象牙二种。为密宗修法时所必需之法器,与藏铃、金刚杵,为修密法之三法器。
扎厦 [佛学大词典]
为西藏佛教格鲁派寺院中最基层之单位,隶属于密村之下,意指僧徒宿舍。于每一扎厦内,或亲族同居,或师弟共处,人数自三、四人至七、八人不等,由扎厦格干监督指导僧徒之学问、戒律,及其他一切事务。
扎仓 [佛学大词典]
藏语之音译,意为僧院。即西藏佛教僧众学习经典之学校。各寺院拥有之扎仓数目不同,如色拉寺有三个,哲蚌寺有四个,拉卜楞寺有六个。按学经性质不同,分为:居巴扎仓(密宗)、参尼扎仓(宗教哲学)、丁科扎仓(天文历算)、曼巴扎仓(医学)。扎仓由堪布主持,下设翁则、格贵、吉索等执事僧,组织扎仓会议,管理本扎仓之学经、财产及经济事务。
扎巴僧格 [佛学大词典]
(1283~1349)西藏佛教迦尔居派噶玛迦尔居红帽系始祖。西藏盆波地方夏家族旺古支族人。初学迦尔居派密法,修拙火定。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始,先后于粗朴寺、桑浦寺修学显密教法,其后修建乃囊寺。弟子中以亚德班钦(1299~1378)较著名。
手足指缦网相 [佛学大词典]
梵语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网缦相、俱有网鞔相、手足网缦相、手足指鞔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手足于各指间有网缦,类似雁王之蹼,其色金黄。盖佛于因位时常修四摄法,摄取众生,故感得此妙相,恰如水鸟捕取小鱼,在水陆出没自在而无碍,表示佛常入三界流转之爱河,摄取五道众生,使离烦恼恶业之浪,而至无为之彼岸。[大般若经卷三八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参阅‘三十二相’507)
手印 [佛学大词典]
手指所结之印契。印,梵语 mudra^,巴利语mudda^,音译母陀罗,乃记号之意;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为教义规范之表记,如一法印、三法印。密教四种曼荼罗谓‘四智印’,即:大智印(指佛、菩萨之形像)、三摩耶智印(表佛、菩萨所持之物或手势之形像)、法智印(表佛、菩萨德行之文字)、羯磨智印(表佛、菩萨自利利他之智用)。此即将佛、菩萨证悟之境界以具体之器物或手势表达。印有‘有相’、‘无相’两种区别。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之;无相印不以色彩、形状、姿态表示,而在于体会真意,举凡一投足一举手等一切动作皆是。手印之种类甚多,大日经密印品即谓,十二合掌与六种拳为基本之手印。(六拳即金刚拳、莲华拳、内缚拳、外缚拳、如来拳、忿怒拳。)由于修行者结手印即能感受佛、菩萨之力量而与之成为一体,故结印、解印,必要拜师亲授,敬谨慎重。结手印之二手(日月掌、二羽)及十指各有其不同之含义。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代表佛手印者,乃金刚界大日智拳印;胎藏界则以大日法界定印、弥陀力端定印表示五智、五佛之五股印;其他另有施无畏印、与愿印、触地印等。观音莲花、文殊利剑以及焰摩法王之人头杖等均为契印。此外,初入密教者必先学习十八道契印。(参阅‘印相’2231)
手巾 [佛学大词典]
梵语sna^tra-s/at!aka。大乘比丘所常持用的十八物之一。又作拭手巾、净巾。乃拭净脸、手之布片,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手帕;然在丛林中,手巾则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抹布、杂巾等,为公众之用具。又毗尼母经卷八举出净体巾、净面巾、净眼巾三种;诸律中有拭面巾、拭脚巾、污巾、足巾、钵巾、拭身巾、拭污巾、摄热巾、扪泪中等名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则并举拭身巾、拭手巾、拭面巾等。[梵网经卷下、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大坐参条、两序章知浴条、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禅林象器笺器物门]
戈壁 [佛学大词典]
蒙古语 gobi,意为难生草木之沙漠。又称戈壁滩、戈壁沙漠。东至大兴安岭,西接帕米尔高原,可分为哈密以东之戈壁沙漠本部与哈密以西之塔克拉马干( Takla Makan)沙漠两部分,纵约二百余公里,宽约千余公里。此地遍布积沙,且多盐分,春夏之交,常起狂风,致令沙阜一夕数迁,故又称为流沙。其土性干燥,禽兽不繁,杳无人迹,是为不毛之地,法显之佛国记曾描述自敦煌至罗布泊湖畔之鄯善国(楼兰)间之行程(大五一·八五七上):‘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略)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然亦有低湿之区,水草萌生,宜于畜牧,或湖泽满布,有鱼盐之利,西域诸国即依此维生。概言之,新疆沙漠较蒙古沙漠尤为荒凉。敦煌以西之东土耳其斯坦古国,即横卧于塔克拉马干沙漠,西接帕米尔高原,南临昆仑山,北邻天山,为自印度、西域诸国至我国的传法、传经必经之地。东行而入我国之译经家,如安息之安世高、昙无谶、月支之支娄迦谶、龟兹之佛图澄等;或我国西行求法之高僧大德,如魏之朱子行、东晋之法显、北魏之惠生、宋云、唐之玄奘等,莫不缘此沙漠之北道、南道。北道系经塔里木盆地北侧,沿天山山脉蜿蜒而行之路线,即抵疏勒后复经龟玆、焉耆、高昌诸国而东进;南道沿塔里木盆地南侧,由疏勒经莎车、于阗而东进。另如法显则穿越塔里木盆地中央之塔克拉马干,至南道之于阗再西行,后世称为中道。南北二道均横越帕米尔高原,而于罗布泊湖畔之楼兰会合,即可经由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而直抵长安、洛阳,使间接传至我国之佛教,得以经此而有直接之交流。[中国佛教发展史第一篇第一章(中村元)](参阅‘西域佛教’2581、‘佛教入传路线’2669)
戈本捷 [佛学大词典]
(1913~ )河北人。国立北洋大学毕业。民国四十二年(1953)皈依三宝,六十四年于士林报恩小筑依印顺导师受在家菩萨戒。历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美国佛教会驻台译经院副院长、东海大学、成功大学教授,译有‘佛陀之教义’。晚年退休后,与其夫人周腾同住于佛光山佛光精舍,勤修佛法不已,并参与佛光大辞典之编审。
心观 [佛学大词典]
指天台圆教一心三观之观法。为不次第三观,即空、假、中三观融即于一心,举一观而圆具三观。此观法系以吾人平常之心念为所观之境,故有别于华严宗之法界观与法相宗之唯识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