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心魔 [佛学大词典]
指贪欲、淫欲等烦恼魔。乃使人步入邪途之力。楞严经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之语。此烦恼之恶魔,能贼害世间与出世间之善法,故又称心魔贼。[净心诫观卷上]
心觉 [佛学大词典]
(1117~1180)日本真言宗僧。世称宰相阿阇梨、常喜院阿阇梨。于园城寺剃发受戒,修学天台止观法门。曾与三论巨匠珍海辩论宗义,败而转入真言宗,并于醍醐寺、高野山受法。后创建常喜院,且栖隐于此。著述颇多,有别尊杂记五十卷、心目钞三卷等。治承四年示寂,享年六十四。付法弟子有显觉。后世称其门流为往生院流、常喜院流。[血脉类聚记卷五、卷六、金刚顶无上正宗传灯广录正编卷六]
心镜 [佛学大词典]
指心。众生之心犹如明镜,能映照万象,故称为心镜。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下):‘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心证 [佛学大词典]
即心与佛相印证。释皎然诗有‘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之句。
心识 [佛学大词典]
心与识之并称。小乘俱舍宗主张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宗则以心、识二者为别体,而有一识、二识,乃至无量识之别。(参阅‘心’1395)
心药 [佛学大词典]
指佛法。佛教以出世之教法医治众生之心病,故称心药。众生之心原本清净,无有垢染,然以无明覆盖之故,生起种种烦恼,沉沦于世间诸苦繁生之海,故须以强调出世间法之佛教教法对治之。
心缚 [佛学大词典]
喻指妄想。妄想缠缚吾人之心,故称心缚。楞伽经卷二(大一六·四九六下):‘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生。’
心灯 [佛学大词典]
譬喻心灵。心灵能烛照一切,静而不昧,故喻之以灯。法苑珠林说‘不生意树,未启心灯。’又梁简文帝与广信侯书中亦有‘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之语。
心树 [佛学大词典]
喻指吾人之心思、意念。意念生起,犹如树木之生长,故以树喻之。
心器 [佛学大词典]
指有情之心识。心识总摄吾人一切精神现象,能缘虑、容受、积集诸法,其自性原本清净,佛典中多称为如来藏、真如,法相宗称之为阿赖耶识;以其能摄受万法,犹如器皿能容受物品,故以器喻之。
心莲 [佛学大词典]
(一)在显教,喻称众生自性心之清净为心莲。(二)密教以凡夫之肉团心(汗栗驮),形如未开敷之八叶莲花,故称心莲。[大日经疏卷四]
心缘 [佛学大词典]
谓起心而攀缘外境,即认识心外事物之意。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心慧 [佛学大词典]
身守戒,心研慧;相对于身戒而称心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大一二·五三四上):‘身戒心慧,不动如山。’
心铭 [佛学大词典]
全一篇。唐初牛头法融撰。全称牛头山初祖法融禅师心铭。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法融与菩提达摩系之禅无直接关连,而系学于三论宗学者茅山大明,属三论宗系之习禅者。后有以法融为牛头宗初祖及四祖道信之法嗣者。心铭之中心思想为般若思想。最早引用本书者有祖堂集卷二南阳慧忠之问答、宗镜录卷九十八龙牙之示众等著名禅籍。
心境录 [佛学大词典]
凡百卷。又作宗镜录、宗鉴录。宋代僧永明延寿集。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其内容广涉诸经论疏,用以阐明禅家一心为宗之旨。(参阅‘宗镜录’3169)
心道 [佛学大词典]
(1058~1129)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眉州(四川)丹棱人,俗姓徐。年三十得度,初学唯识。后出游,参谒佛鉴慧勤,并承其法嗣。政和二年(1112)开法襄阳天宁万寿,宣和初主常德府(湖南)文殊院。建炎三年,贼至,众请南奔。师以学道即为了脱生死,故不远避,因而被杀。世寿七十二。[大明高僧传卷五、嘉泰普灯录卷十六、五灯会元卷十九]
心路 [佛学大词典]
一般称心思之历程为心路,佛典中‘心路’一词则多指心。盖以吾人之心乃修往佛地之道路,故称心路。无门关第一则(大四八·二九二下):‘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
心解脱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vimukti。谓由定力而于定障得解脱。与‘慧解脱’相对。其原始本义,系指心由一切束缚中解放;解脱之当体即为心,故称心解脱;而以智慧解脱者,则称慧解脱。但后世术语化,将无明之灭称慧解脱,将渴爱之灭称心解脱。更以心解脱连结于禅定,谓依定而解脱定障,与无贪相应者,称为心解脱。依慧而解脱烦恼障,与无痴相应者,称为慧解脱。此二者同时解脱,则称俱解脱。俱舍宗即将阿罗汉分类为慧解脱、俱解脱(得灭尽定)二种,又有所谓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等种种心解脱之说。[中阿含卷二十九说处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一、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集异门足论卷三、俱舍论卷二十五]
心猿意马 [佛学大词典]
指起妄念,心意驰放不定,譬如狂奔之马,飞跃之猿。今多用以比喻一个人心思变动不定,与‘三心二意’之义相近。
心源 [佛学大词典]
(一)指心性,亦即真如。心为一切万有之根源,故称心源。(二)(1881~1970)台湾台北人,俗姓孙。民国前二年(1910)依大石法师出家,两度赴厦门南普陀等内地名山参访,修学禅宗,亦尝赴日本参访观察。民国四年(1915)创东和禅寺于台北市仁爱路,五年兴办私立台湾佛教中学林(今之泰北中学),后又建北投中和禅寺灵光塔。曾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台北市佛教支会理事长、泰北中学董事、东和禅寺住持、灵光塔主任等职。发行台湾佛教月刊,著有指月集。
心灭不灭论 [佛学大词典]
指心神死灭与否之言论,即佛教徒与反佛教徒之间,有关心神灵魂死灭与否之论争。盛行于南北朝时代。昔东晋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有‘形尽神不灭’之说。牟子之理惑论亦有‘魂神固不灭’一语,表示其心神不灭之主张。至刘宋初年,慧远之门人宗炳(375~443)著「明佛论’,阐论精神不灭,然治城之慧琳作‘白黑论’,以论难心神不灭之说,遂因而牵引出一段返往论争,历南齐而不衰,其中最著名者为范缜作‘神灭论’所引起之激烈论战。此外,与学者间有关神灭不灭激烈论争之同时,民间则颇为流行有关鬼神故事等之传说,且有收集编纂此类传说之专书,如晋代干宝之搜神记、陶渊明之搜神录、刘宋临川王义庆之宣验记、幽明录,及太原王延秀之感应传等。[弘明集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广弘明集卷二十二、支那に于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常盘大定)、支那儒佛道三教史论(久保田量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参阅‘神灭不灭论争’4257)
心业功德 [佛学大词典]
为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佛八种功德庄严之一。即阿弥陀佛以平等无分别智庄严其心业之功德。[新译华严经卷十七、大乘庄严论卷三、往生论注卷上](参阅‘二十九种庄严’170)
心想 [佛学大词典]
(一)指心之作用、想念。[观无量寿经、往生要集卷中](二)指心与其作用之念头。能令心想寂静者为禅。[随闻记卷二]
心意识 [佛学大词典]
指心、意、识三者。心为梵语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即集起之义。意为梵语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即思量之义。识为梵语vijn~a^na 之意译,音译作毗若南,即了别之义。大略言之,心是主体意与识是心作用之两面。有关此词之语意,大小乘论典有种种不同之说法。据俱舍宗,心、意、识三者为六识之异名,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作用或业,故称为心;心能思惟量度,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故称为识。或谓心有种种差别(从梵语citta 所导出之种种义)之义、意有起识所依止(所依止)之义、识有依托于意而起(能依止)之义。据大乘之解释,心、意、识三者各别。唯识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思量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认识对象,故称为识。据大乘起信论载,阿赖耶识为心,五意为意,六识为识;其所异于唯识等说者,以意有五种别名,其余说法均同。此外,佛性论卷三分别以六识心配于心,阿陀那识配于意,阿赖耶识配于识,亦异前述诸说。[入楞伽经卷七、解深密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成唯识论卷五、成实论卷五]
心塔 [佛学大词典]
(一)密教之深旨,以众生之一心即为大日如来法性之塔婆,故称心塔。大日经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七中):‘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佛塔也。’(二)密教三种塔印之一。即未敷莲华印。[印诀钞卷三](参阅‘塔印’5432)
心量 [佛学大词典]
谓心起妄想,对外境起种种度量。此为凡夫之心量。如来真证之心量,则远离一切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楞伽经卷三]
心华 [佛学大词典]
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经中每以‘心华开敷’一语表示豁然大悟之意。[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六]
心无宗 [佛学大词典]
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其代表人物为温法师,主张空‘心’(不执着外物)不空‘色境’。然据世说新语假谲篇载,‘心无义’系支愍度所立,又刘孝标之注将‘心无’解释为佛之虚静而无所不知之一切种智,着重‘心虚’,而不强调外境之否定。肇论不真空论(大四五·一五二上):‘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心智 [佛学大词典]
心与智。心为体,智为用,体用二者并举,故称心智。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八上):‘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
心眼 [佛学大词典]
指藉禅定之力可透见障外之色,照了诸法。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由定力之故,能照见他方佛国诸佛及佛土之庄严,或能觉知己身内之种种不净。据观无量寿佛经所载,频婆娑罗王受其子阿阇世幽禁时,曾以心眼遥见世尊。[观佛三昧海经卷三、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般舟三昧经、法华经玄义卷四上、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卷四]
心理 [佛学大词典]
西藏因明书名。有各种不同作者之版本。着重叙述思维活动理论。将心分为量、非量二种,属于量之认识中包括现量、比量等;属于非量之认识中包括已决智、分别意、现而未定、颠倒识、疑等。又将心概括为心王、心所二大类,前者如六种识,后者如五十一心所。为西藏格鲁派三大寺等学制规定之必修课程。
心清净 [佛学大词典]
指灭除内心之邪曲,远离污秽不净,使之清白净洁。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身转清净成菩提品所载,心之清净可分为两种:(一)自性清净,谓吾人之心性原本清净,无有染污。(二)离垢清净,即远离一切客尘烦恼而得清净。(参阅‘清净’4667)
心鬼 [佛学大词典]
谓心邪而于现生作恶业,死后自觉忏悔之恶鬼。又以心之可怖,犹如恶鬼,亦称心鬼。然一般俗谚以‘疑心生暗鬼’称为心鬼,谓因内心惊疑而生种种幻觉。
心舫 [佛学大词典]
(1936~ )台湾澎湖马公人,俗姓高。出身佛教家庭,幼具慧根,宅心仁厚,从事儿童、幼稚教育多年。民国五十四年(1965)礼星云大师披剃出家,同年于苗栗法云寺受具足戒,并求学于寿山佛学院。毕业后,以弘法为职志,常至学校、监狱布教。现任澎湖县佛教支会理事长、菩萨学会会长、明见寺及信愿寺住持,并秉承师志于澎湖筹建海天佛刹,作为澎湖佛教文化之中心。
心真如门 [佛学大词典]
指如来藏心之体。又作真如门。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与‘心生灭门’并称。分别而言,心真如门认为一心之本体为超越迷悟等一切差别之绝对平等之理体,即为不变真如;心生灭门则认为,真如(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依无明妄缘而起动之生灭心,产生各种差别现象,即为随缘真如。而此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起动,称为阿黎耶识;此识与不生灭心、生灭心二者为非一非异,即为不生灭心与生灭心之和合。[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乘义章卷三末、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
心真 [佛学大词典]
指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盖吾人之心性原本清净,远离烦恼,无有染污,故经典中多称为自性清净心、本性清净心或性净心,于大乘经典中又称为如来藏心或佛性。(参阅‘自性清净心’2525)
心珠 [佛学大词典]
喻指众生之心性。众生之心性本来清净,犹如明珠一般,故称心珠。
心海 [佛学大词典]
喻指众生之心体。楞伽经卷一(大一六·四八四上):‘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此即喻称外在之境界为风,众生之心体如海,而八识之缘动如浪,故一般有所谓‘境风’、‘心海’、‘识浪’之语,即由此类譬喻而来。
心城 [佛学大词典]
(一)喻指禅定。禅定防心,能抑制妄动,犹如具有防御作用之城,故喻为心城。与遗教经中所说堤塘之喻同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之三](二)指心。以身为城廓,故喻心为城。[华严经入法界品]
心乘 [佛学大词典]
佛教之别称。乘,运载、乘物之意,比喻为能运载众生至解脱之岸的教法、法门。佛教之教法以观照、省察、体悟众生清净本性之心观为主,以之为救度众生之究竟法门,故有此称。
心香 [佛学大词典]
指心中之香。学佛者心中精诚,自能感格于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故称心香。世俗本此,对于心所崇拜者,多用‘一瓣心香’之语,以示其崇拜之意。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亦有‘窗舒意蕊,室度心香’之语。
心要 [佛学大词典]
(一)心髓与精要。即指法门之至极。又谓心性上精要之法义。(二)全一卷。唐代不空撰。为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之略称。以大日、释迦一体之义,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出生及三昧等。
心相应行 [佛学大词典]
指一切之心所法。心所法与心王同时起作用,故称心(王)相应;以其系有为法,故称行。[尊婆须蜜集论卷一]
心相应心不相应 [佛学大词典]
原始佛教后之部派佛教时代,倾向于整理组织阿含经教说之阿毗达磨,其时,对心之作用亦作种种考察。于上座部中,分心识为主体与属性,如心、意、识等主体称心法,或称心王;受、想、思等部分之作用、状态、性质等属性,称心所法,或称心相应法。就此而言,具体的心,经常须与一心王或受、想、思等数个心所同时俱起。如此,心、心所与所依、所缘等同时俱起者称为相应。此相应思想,虽始于部派时代,然重视原始经典之部派并非皆承认心所法与相应思想。在原始经典中,受、想、思等不为心之部分,而各为独一之心作用,故谓除此心之作用外,并无心之存在。说一切有部、巴利佛教(南方上座部)、舍利弗阿毗昙论(犊子部系)等皆立心相应说;对此,譬喻者、经部师、成实论等经部系以及南方大众之王山部、义成部等主张心不相应说。此两者之论争,即称心相应心不相应之说。[成实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九十、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记卷四、大乘义章卷二、心心所思想の发生过程に就て(水野弘元,日本佛教学协会年报十四)]
心相 [佛学大词典]
(一)指心之相状。有心内相与心外相之别。心之本性清净平等,称为心内相。心随诸缘而生种种对境,称为心外相。[维摩经卷中](二)心之本来面目。[维摩经卷中](三)心之行相。即指见分。[圆觉经](四)肉团心。即心脏之形状。
心空 [佛学大词典]
(一)心性广大,能容摄万象,犹如大虚空,故称心空。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上):‘无始以来,本住心空。’(二)谓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七下):‘空慧寂然无缘观,还观心空无量报。’
心波 [佛学大词典]
凡夫之意念恒常相续不绝,犹如波浪之层层叠生,故称心波。若能超越此种念虑不绝而入于不起任何心念之境界,即为佛境。(参阅‘一念不生’50)
心法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dharma,巴利语 citta-dhamma。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于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之说中,心法仅有一种,即六识心王;于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之说中,则谓心法有八种,即八识。唯一切万有若以色心二法分类时,则总合心王与心所,称为心法,相对于色法。[瑜伽师地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
心所 [佛学大词典]
梵语caitta, caitasika,巴利语cetasika。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应而同时存在,为种种复杂之精神作用。以从属于心,故对心所而言,心谓‘心王’。心王与心所之间,有所谓五义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行相平等、时平等、事平等)之相应关系,故心所又称相应法、心相应法。离此心王,是否别有心所之体,对此,有部主张别体说,其他诸派另有多种异说。有关心所之数及其分类之方法,有种种说法。小乘俱舍论立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大地法(相应于一切心之心所);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大善地法(相应于一切善心之心所);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大烦恼地法(指一切污染心而言,即与不善心、有覆无记心共通而相应之心所);无惭、无愧等二大不善地法(仅相应于一切不善心之心所);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小烦恼地法(与无明相应,而不能同时起两种以上之心所);恶作、睡眠、寻、伺、贪、嗔、慢、疑等不定地法(上五类以外之心所);总共六位,计立四十六心所。此外,如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三,就上述大善地法中,以无痴取代无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则列举七类心所,即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大有覆无记地法、大无覆无记地法等,而列举四十九心所。大乘成唯识论中,则将心所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位。对此而立四种一切义;即一切性(共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而起)、一切地(共通于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地而起)、一切时(无始以来,恒常相续)、一切俱(一切心所同时而生)等四种。大体而言,遍行之心所具足四种一切义;别境之心所具足性、地二种一切义;善仅有地之一切义;不定仅有性之一切义;烦恼、随烦恼则不具足任何之一切义。遍行乃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乃欲、胜解、念、定、慧;分别称为五遍行与五别境,合之则相当于十大地法。善有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随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二十;不定仅有悔(恶作)、睡眠、寻、伺等四不定。以上所立五十一心所之中,随烦恼复分三种:最初之十者(忿至憍者)乃个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小随惑)。其次之二者(无惭、无愧),乃普遍于一切不善心而起,故称中随烦恼(中随惑)。最后之八者(掉举至不正知者),普遍于一切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而起,故称大随烦恼(大随惑)。又瑜伽师地论卷一于上列二十随烦恼外,别说邪欲、邪胜解,总成五十三法;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则将根本烦恼中之恶见,开立为身见等五种,故共立五十五法。[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十、界身足论卷上、成实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五、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三下](参阅‘心心所’1397、‘心王’1398)
心性本净 [佛学大词典]
指不变之心体本来清净。烦恼虽能覆蔽心性,但此后起之客尘烦恼,不为心之本体,此说见于部派佛教中之大众部。大乘如来藏与佛性说亦依此而立。[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七绪分假心品、异部宗轮论](参阅‘心性’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