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方服 [佛学大词典]
比丘之法衣(袈裟)皆为方形,故称方服,又称方袍。[方服图记]
方所 [佛学大词典]
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大二九·四一上):‘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
方念 [佛学大词典]
(?~1594)明代曹洞宗僧。唐县(河南)人,俗姓杨。字慈舟。号清凉。十岁出家,初修性相宗旨,而倾慕教外禅法。受具足戒后,游学两河禅窟,多谒耆德,后参少室寺幻休常润座下,遂继其法绪。年二十八,入五台山掩关,后登普陀洛山,住越州(浙江)大善寺,应请说法。历主东塔、云居、圆通等名刹,后迁京师大觉寺。万历二十二年示寂于五台山,世寿不详。[续灯存稿卷十一、五灯全书卷六十二]
方典 [佛学大词典]
方等经典之略称。即大乘经之总称。方,方正;等,平等。大乘经典乃说方正平等之理的经典,故称方典。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五上):‘读诵方等经典。’
方位 [佛学大词典]
指方向。我国原有所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维;四方与四维合则为八方。自佛教传入我国后,复加上、下,则为十方。其列举之顺序应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上、下。其中,在四方有关须弥山者,有须弥四洲、四天王天之说;有关现在佛者,则有四方四佛之说。又四方四佛中,以西方阿弥陀佛特别著名,为净土教所尊崇。密教之发心、修行、菩提、涅槃等四门,可配合于东、南、西、北等四方。于现图曼荼罗中,胎藏界曼荼罗之上方为东;向曼荼罗之右为南;其下为西;向曼荼罗之左为北。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其上方则为西,向右为北,其下为东,向左为南。至于八方,在密教有东方因陀罗等八方天之说;关于十方,除十方十佛之通说外,另有十方诸佛、十方世界。十方即代表全体而言。此外,教团全体之共有物,称为四方僧物或十方僧物,而别于一结界中之僧众共有物(现前僧物),此四方或十方,均指全体之意。
方色喻五道 [佛学大词典]
据圆觉经略疏钞载,圆觉净性,于五道中随类各应;譬如清净之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此因摩尼宝珠体性莹净,绝无瑕疵;故以之比喻圆觉之性在五道中之随类应现,此即方色喻五道之义。即:(一)白色喻天,谓天因纯善白业所感,乃得为天,故以西方白色而喻之。(二)黄色喻人,谓人由持五戒功德所感,乃得为人;以人不在四趣之苦,不在诸天之乐,处于两者之中,故取中方黄色以喻之。(三) 黑色喻地狱,谓地狱由上品十恶黑业所感,乃获此报,故取北方黑色以喻之。(四)青色喻饿鬼,谓饿鬼由中品十恶之业所感,身常饥瘦,面多青色,故取东方青色以喻之。 (五)赤色喻畜生,谓畜生由下品十恶之业所感,常为刀杖所伤害,受报血涂,故取南方赤色以喻之。
方外友 [佛学大词典]
方外,世外之义,或指僧道等。士子俗人与沙门交游往来,乃世俗以外之友,称方外友。禅林中,在家之士大夫为新任住持致贺所作之疏,称方外疏。[禅林象器笺文疏门]
方外 [佛学大词典]
方,乃‘道’之意;在人应守之道外,称为方外。道外之人,多指舍世之人,后世则专指佛教徒。又指方域之外,此即指夷狄之地。由儒家立场而言,除其本身以外之教,均称方外之学,认为佛教乃外国、夷狄之教,故称佛教为方外之教。又称僧侣为方外之侣。但依佛教立场而言,出家者乃俗人所守道之外者,故不应以世俗之道规律之,因此自称为方外之士或尘外之士。[沙门不敬王者论、梁高僧传卷六、弘明集卷五]
方分 [佛学大词典]
主张极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在空间占有体积,称为方分。一说极微为圆形,而无方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参阅‘极微’5479)
方寸禅 [佛学大词典]
谓仅仅得到少许领悟之禅。五灯会元卷十七法云杲章(卍续一三八·三三九上):‘每谓人曰:“我于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禅。”’
方士 [佛学大词典]
我国古代好谈神仙之说或奇方异术之人。源于战国时代燕、齐一带之近海地区。以修炼成仙及不死药等方术求得统治者信任。如秦之徐福、汉武帝时主张祀灶之李少君等。
方口食 [佛学大词典]
四邪命食之一。方口,巴利语disa^mukha,本指脸朝四面张望,故‘方口食’引申为出家人曲媚显贵,通使于四方,借巧言令色而求活命。[杂阿含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三](参阅‘四食’1741)
方丈内贺 [佛学大词典]
禅林中,每月一日朝食后,五侍者往方丈室向住持表示祝祷之礼法。其作法为五侍者之一烧香,然后五人同时向住持九拜,住持若言免九拜,则三拜即可。此外,受业、授戒、嗣法之弟子等,亦须于五侍者行礼之前后,往方丈室同样烧香九拜(或三拜)。[僧堂清规卷二月分行法次第]
方丈 [佛学大词典]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维摩经文疏卷二十二、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大唐西域求高僧传卷上慧轮传]
方 [佛学大词典]
梵语dis/。乃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指方位、空间。色法(物质的存在)与色法相对而生存在空间之分位关系,计有东、西、南、北、四维(四隅)、上、下等十方。[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显扬圣教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三]
斗帐 [佛学大词典]
又作户帐。为遮覆佛像、死骸等,覆挂于前面之斗形帷帐。在日本,则主要作为覆盖佛像之用。[佛本行集经卷十五、起世经卷四、般泥洹经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卧息方法]
斗 [佛学大词典]
(一)计物量之容器。法华经卷七(大九·五九中):‘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诳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二)量之单位。即十升。汉书律历志卷上:‘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十诵律卷二十六、阿毗昙毗婆沙卷二十二、禅苑清规卷四]
文觉 [佛学大词典]
日本真言宗僧。生卒年不详。原系北面武士,因误杀源渡之妻而悲痛出家。后欲兴复荒废之高雄山神护寺,乃至‘后白河上皇’之离宫强诉,引起骚乱,被流放至伊豆。于此地,受源赖朝之知遇,助灭平家,后经源赖朝之援助而复兴神护寺,并完成东寺之修复。及源赖朝殁,图谋不轨,事发,被流放于佐渡,入寂于九州。[神护寺缘起、元亨释书卷十四]
文类 [佛学大词典]
指集成之书。即搜集整理经、论、释重要文章所成者。例如宋代宗晓所编之乐邦文类、日本亲鸾之集教行信证(全称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等。文类虽非阐述自说,然编辑之同时,亦可披沥一己之信仰于其中。此外,以敬虔信顺之态度从事,书名附集、抄等,亦具同样之旨趣。
文纲 [佛学大词典]
(636~727)唐代律僧。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孔。十二岁出家,勤奋好学,潜心律部,兼及禅那。永徽末年受具足戒,从京兆道成学四分律诸章疏,该通南山之教。中宗嗣圣二十一年(704),奉敕于歧州迎佛舍利。景龙年中,又敕于乾陵宫,为二圣内尼讲四分律。先天元年(712),睿宗从受菩萨戒。后于开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入寂,享年九十二。师毕生弘通南山、相部两宗,受戒者千余人,世有尊为南山第二祖者。[释氏稽古略卷三、宋高僧传卷十四]
文遂 [佛学大词典]
宋代法眼宗僧。浙江杭州人,俗姓陆。自幼出家,十六岁游方,禅教俱修。谒大法眼文益禅师,文益以八还义勘之,不能对,乃服膺请益,后嗣其法。初住吉州(江西)止观院,乾德二年(964)迁长庆寺,更历清凉、报慈诸刹。署雷音觉海大导师,年寿不详。[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联灯会要卷二十七、五灯会元卷十]
文载 [佛学大词典]
(1452~?)明代曹洞宗僧。蔚州广宁人,俗姓王。字月舟。号虚白。十二岁礼白庵空入道,后参无方从禅师,发明己见,得其印可。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开法于登封华严寺。武宗正德元年(1506),奉敕继席少林祖庭,参徒云集。后于世宗嘉靖三年(1524)隐退,结庵烟霞峰侧。著有洞山绪余。后人称之为嵩少祖。卒年不详。[五灯续略卷一、释氏疑年录卷十]
文义四用 [佛学大词典]
法华文句记将众生应用文字、义理之情形分为四种,即:(一)有文有义,常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有文字可资证据,有义理可以依凭者,此寻常之人皆能用,故称常人用之。(二)无文有义,智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无文字可资证据,但有义理可以依凭者,此唯智者能用,故称智人用之。(三)有文无义,暗者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有文字可资证据,但无义理可以依凭者,此暗昧之人不明义理而强自用,故称暗者用之。(四)无文无义,迷者用之。谓凡立言立论,既无文字可资证据,又无义理可以依凭,此愚迷之人不了文义而强自用,故称迷者用之。
文超 [佛学大词典]
华严宗三祖法藏之弟子。生卒年及其生平均不详。其著作亦仅存‘随闻要科自防遗忘集’(又称华严经义钞)、‘华严关键’之部分,虽系断简,犹可自此窥得其独具之十观组织。
文胜 [佛学大词典]
(?~1026)宋代之法眼宗僧。世称慈济禅师。婺州(浙江)人,俗姓刘。自幼即出家受戒,其后参谒洪州(江西)云居山道齐禅师,并嗣其法。据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九载,云居道齐一日上堂,举示:庞居士问马祖道一(卍续一三五·四四四上):‘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之公案后,随即转问师:‘不与万法为侣者,且道是阿谁?’师从此契悟,遂留云居山,不再外游。后住于杭州灵隐山之南院,大弘法化,晚年退隐于杭州兴庆庵。仁宗天圣四年,朝廷特以故驸马吴元扆宅舍为精舍,亲笔御书赐额为‘慈孝寺’,肇建禅林,是年春,诏师往住。师奉诏之后,行至楚州(安徽),病发而示寂,年寿不详。[五灯会元卷十]
文琇 [佛学大词典]
(1345~1418)明代临济宗僧。江苏昆山人,俗姓李。号南石。从同邑绍隆院智兴出家。洪武四年(1371)闻行中至仁于虎丘山演法,参之,师资证契而为侍司,继为记室。其后历住苏州普门寺、灵岩寺、万寿寺。永乐四年(1406)春,奉诏与修永乐大典,遂留京三年。永乐七年住浙江兴圣寺,举扬宗风。晚年归万寿松院,编集‘增集续传灯录’四卷。十六年示寂,世寿七十四。[增续传灯录卷五、续灯存稿卷六、五灯严统卷二十二、五灯全书卷五十六]
文理 [佛学大词典]
文句及义理。文句为能诠者,义理为所诠者,文理融会贯通,经义乃明。
文淑 [佛学大词典]
生卒年不详。于唐武宗在位时(840~846),每于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宣讲法华经,为俗讲之第一人。然与假托经论而说淫秽之事之文淑是否同一人,则不得而知。[因话录卷四(赵璘)]
文素 [佛学大词典]
唐代僧。德宗建中二年(781)应吐蕃(西藏)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受遣与良琇入藏弘法。
文益 [佛学大词典]
(885~958)五代僧。余杭(浙江余杭)人,俗姓鲁。七岁出家,初依明州希觉攻毗尼。后投长庆慧棱学禅法,久之不契。偶遇罗汉桂琛于漳州,遂嗣其法。出世于临川崇寿院。南唐国主李氏礼敬有加,并迎至金陵,住报恩院,事以师礼,赐号‘净慧大师’。后主且从之受戒,为建清凉伽蓝。高丽、日本等国渡海来学者,相望于途。显德五年秋闰七月示寂,世寿七十四。谥‘大法眼’,为法眼宗之开祖。著有宗门十规论、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各一卷。[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禅林僧宝传卷四]
文珠 [佛学大词典]
(1930~ )广东湛江人,俗姓詹。十岁依福寿山果敬尼师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同时开始研究法华、楞严及天台教观。后入香港中文大学及东京大正大学深造。四十二岁创办美国罗省美西佛教会,往返于港美之间教学及弘法。四十五岁于美国罗省创建圆觉寺。历任香港佛教青年会会长、香港佛教青年会学校校监兼校长、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世界佛教友谊会港澳分会执行委员、美国美西佛教会会长。著作有人性之觉悟、佛学与教育、正信与迷信、般若心经讲义、金刚经讲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大佛顶首楞严经笔记、妙法莲华经讲义、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等。
文海福聚 [佛学大词典]
(1686~1765)清代僧。为律宗千华派第七祖。浙江义乌人。受戒于江苏宝华山,深究律藏。未久,继承珍辉实咏之法嗣。雍正十二年(1734),世宗召见,住北京大法源寺传戒,遂开千华派弘于国都之端绪。后归宝华山,受戒者达数十万。乾隆三十年示寂,享年八十。著有南山宗统、瑜伽补注、施食仪轨等。
文泰 [佛学大词典]
(?~1289)宋末曹洞宗僧。太原(山西)汾州阳城人,俗姓魏。字崧山。少即颖悟过人,笃好宗乘,礼本乡智禅师剃发受业,潜心禅修,倾慕别传之法,遂辞师游学,经太行入东鲁,初习教乘于演三藏、德律师之法席;复参临济宗之雪峰恒,参请累年,得蒙授记;次参曹洞宗太原深之丈室,复蒙印证;后诣燕京(北平)大万寿寺,参雪庭福裕,得契玄旨并嗣其法。当时雪庭之高弟中有称二泰一肃者,师居其首。侍锡十年,迨福公将入寂,特嘱师开堂于少林祖刹,遂继席少室。至元二十六年正月示寂,世寿不详。[五灯会元续略卷一、续指月录卷九、续灯存稿卷十一、五灯全书卷六十一]
文殊萨迦班禅 [佛学大词典]
(1182~1251)西藏名Sa-skya pan!-chen 。又称孔迦嘉赞(藏Kun-dgah! rgyal-mtshan )。为萨禅之第四子巴尔煎火普(藏Dpal-chen h!od-po )之长子。生后一年余,即能写字,读梵语,且知西藏与中国文字之读法。初于萨迦派第四世宝尊者(其伯父)之座下,受梵行优婆塞之戒,次依二流之仪轨门而发菩提心,入大悲空智金刚曼荼罗,受灌顶,又受真言之戒,在宝尊者之下,掌下仆之劳役。以其能恭敬信解,故尊者授予喇嘛瑜伽。自少时,即宣说成就法海生(梵Sa^dhana -saroruha )、小秘密真言、分别、瑜伽、怛特罗等法,迄七十岁示寂为止,对于经、真言、诸明处之说示不绝。当其十八岁时,在梦中听闻阿阇梨世亲讲俱舍论,梦醒后,对俱舍论皆了悟无遗。又于迦湿弥罗之大班底达修学量论,从僧伽师利等学僧习量、般若、声明、诗、音韵,歌舞等,通达诸明处。二十五岁,以释迦师利为勘布,以须巴普伊哈巴(藏Spyi-bo-lhas-pa )为阿阇梨,以须拍拉巴(藏Shu-h!phrad-pa )为秘密教主,后受具足戒。六十五岁(1246),应蒙古哥旦汗之招请而至兰州大城。次年,面谒蒙王,传授大乘经、大悲空智金刚等颇多深广之法,此后王与蒙古人民多数归依三宝,又重新制订蒙古文字,在蒙七年之间,从事教法与利益众生之业。西元一二五一年,于兰州入寂,享年七十。其著作范围甚广,有三戒律分别(藏Sdom-pa gsum-gyibar-dudbye-ba )、量明藏(藏Tshad-ma rig-pah!i gter )七部、善说宝藏(藏Legs-par bs/ad-pa rin-po-cheh!i gter )、牟尼意趣明(藏Thub-po dgons-gsal )等多种论著,以其通达五明处,故被誉为无拟慧之最上大班底达。[蒙藏佛教史、蒙古佛教史、Deb-ther sn%on-po(TheBlue Annals); L.A. 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 H. 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The Religions of Tibet)]
文殊会 [佛学大词典]
指日本每年七月八日祭祀文殊菩萨,为祈求诸人化益,或孤独者得养育所行之法会。于会期前后三日禁断杀生,至该日,则授予会众三归五戒。又于是日,施给贫者即同于供养文殊菩萨。此外,又于每年此日兼修堂塔经藏等之破损。
文殊菩萨 [佛学大词典]
文殊,梵名Man~jus/ri^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槃,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有关文殊菩萨之净土,于经典记载说法不一。据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载,此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称为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离尘垢心世界、无垢世界、清净无垢宝置世界。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等亦有相同之说法。又据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载,过东方十佛刹微尘数之世界有一‘金色世界’,其佛号为不动智,此世界之菩萨,即称文殊师利。华严宗称东方清凉山为其住所,而以我国山西五台山(清凉寺)为其道场。于密教胎藏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中,呈金色童子形,头有五髻,左手捧青莲花,上立五股杵,右手持梵箧。密号吉祥金刚,三昧耶形为青莲花上金刚杵。胎藏界曼荼罗另设文殊院,以文殊菩萨为中尊,又称五髻文殊,密号吉祥金刚、般若金刚,三昧耶形为青莲上三股或梵箧。形像为童子形,身呈紫金色,顶有五髻,右手仰掌,指端向右,左手执青莲花,上立三股杵。由其真言字数之不同,有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区别。在印度、西域等地,有关文殊信仰之记载甚少。我国自东晋以来,崇信文殊之风渐盛。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载,唐代宗大历四年(769)由不空三藏之奏请,敕令天下佛寺,食堂中除宾头卢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菩萨像,以为上座。现今敦煌千佛洞中存有文殊维摩变、文殊普贤像、千臂千钵文殊师利等之壁画及绢本画。[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阿阇世王经卷上、菩萨璎珞经卷四四谛品、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二十九菩萨住处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二普通真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大智度论卷一、卷一○○、大日经疏卷五](参阅‘文殊信仰’1425)
文殊院 [佛学大词典]
(一)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位于上方第三重,即释迦院之东方。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主尊。文殊之右方,次第安置观音菩萨、髻设尼等文殊五使者、五使者之眷属,左方则依次置有普贤菩萨、光网童子及其眷属四位等等,合之共二十五尊。[大日经义释演密钞、胎藏界大法对受记](二)位于四川成都。其前身为创建于唐代之信相寺,于明代曾因战火而荒废,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始大事重建,并更改寺名为文殊院。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及藏经楼等大殿堂。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如来及文殊、普贤菩萨像,皆为清末作品。藏经楼除收藏经典外,另有一座放置玄奘法师头盖骨之宝塔。
文殊般若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扶南人曼陀罗仙译,书成于梁天监二年(503)。全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曼陀罗仙示寂后,扶南人僧伽婆罗复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其中第七会曼殊室利分,亦为本经之同本异译。内容叙述文殊室利、佛如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之说法。[开元释教录卷八]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略称宿曜经。唐代不空译,杨景风修注。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共分八品,内容系详叙二十七宿、七曜等事,及吉凶占卜之法。高丽藏与明藏中收之。[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参阅‘宿曜经’4512)
文殊师利问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梁·僧伽婆罗译。略称文殊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文殊师利菩萨之发问,而答以种种问题者。全经计分十七品,卷上十四品,卷下三品。内容包括菩萨戒、佛身、无我、涅槃、般若、有余气、来去相、中道、三归、十戒、无垢、无所著无漏、发菩提心、字母及部派分裂等问题。唐代不空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即本经第十四品之别译。[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
文殊信仰 [佛学大词典]
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此系基于六十华严菩萨住处品所称,文殊菩萨住于东北方清凉山之说而来者。唐大历四年(769),依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等之奏请,敕令天下食堂中,于宾头卢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七年更敕令天下僧尼寺内各选一胜处,设置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院,安置文殊塑像。此外,据古清凉传卷上载,北魏文帝游五台山,于中台建造一寺,安置菩萨像。宋高僧传卷四亦载,窥基曾于五台山造立文殊菩萨玉像。类此之记载,不胜枚举。今敦煌千佛洞存有多种文殊维摩变、文殊普贤像,及千臂千钵文殊师利等之壁画及绢本画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法苑珠林卷十四、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参阅‘文殊菩萨’1426)
文殊法王 [佛学大词典]
(1379~1448)西藏名H!jam-dbyan%s chos-rje 。音译甲养曲吉、江样曲吉。其名为拉西佩典(藏Bkra-s/is dpal-ldan ),即吉祥德之意。系西藏喇嘛教黄帽派开祖宗喀巴之高足。奉宗喀巴之命,创建别蚌寺(藏H!bras-spun%s ),该寺位于拉萨西方约八公里之丘陵,系黄帽派四大寺院之一。别蚌寺完成后,至达赖喇嘛五世为止,皆为法王之宫殿,文殊法王即住于此研究佛法,凡三十余年。与第一世班禅等六人同被尊为‘事业虚空平等之七子’。
文殊三昧 [佛学大词典]
发得无相妙慧之三昧。为文殊菩萨及其眷属所住之三昧。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中):‘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者,如承受音告之形,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
文殊三名 [佛学大词典]
文殊,指文殊师利菩萨。据翻译名义集载,文殊师利(梵Man~jus/ri^ )又作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意译作妙德、妙首、妙吉祥,故称文殊三名。即:(一) 文殊师利(妙德),谓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故称妙德。(二)满殊尸利(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称妙首。(三)曼殊室利(妙吉祥),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称妙吉祥。
文悦 [佛学大词典]
(998~1062)宋代临济宗僧。江西南昌人,俗姓徐。七岁时剃发于龙兴寺,十九岁游历诸方。参谒筠州(江西)大愚守芝,开悟后承其法,并随侍守芝八年。守芝入寂后,师再游方,参谒同安院慧南,为首座。历住翠岩寺、南岳法轮寺等,后又住南岳云峰,故又称云峰文悦。嘉祐七年示寂,世寿六十五。有语录二卷行世。[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八、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二、五灯会元卷十二、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
文法学派 [佛学大词典]
在古代印度,语言系作为一种思考之对象,然在吠陀(梵Veda )神学中,有关祭典上实际之补助文献中,有所谓‘吠陀六支分(梵Veda^n%ga )者,其中即有音声学(梵s/iks!a^ )、韵律学(梵chandas )、文法学(梵vya^karan!a )及语源学(梵nirukta )等。至波尔尼(梵Pa^n!ini )、迦旃延(梵Ka^tya^yana )、巴丹阇梨(梵Patan~jali )等文典家辈出,对语言机能亦作绵密之思考,后世分为数派,其中伐■呵利(梵Bhartr!hari )究明语言之本质,确立有关语言哲学之吠檀多(梵Veda^nta )哲学体系。属于此一学说者,即称为文法学派。该学派之特色,乃在于史波达说(梵Sphot!a )。即在语言内在之本质中,显示其常住不灭之意义,谓与宇宙最高原理之‘梵’为同一,个个所生之差别相系根据添性(梵upa^dhi )之说而来。又主张了悟此一最高梵(梵brahman )与个人我(梵a^tman )为一如,而灭除无明时,即得解脱。[E.B. Cowell and A.E. Gough:The Sarvadars/anasam!graha byMa^dhava a^carya, 1882、哲学的思索の印度的展开(中村元)]
文果 [佛学大词典]
清代临济宗僧。法名超揆,号轮庵,乃长洲文征明之孙。年十七,以白衣参退翁弘储于江苏灵岩寺。永历四年(1650)受菩萨戒,后剃染。历住越州(浙江)大能仁寺、成都昭觉寺、云南文殊院、吴江灵岩寺。康熙年中,朝廷召住玉泉山普陀寺,又迁澄心园古华严寺,晚年返南中,未久入寂,年寿不详。曾校阅霁仑超永编集之五灯全书。[五灯全书卷八十六]
文底文上 [佛学大词典]
日本日莲宗用以解释法华经意义之二种方法。谓文字除了文上明显的意义外,尚有隐寓之深义,称为文底秘沈。[开目钞卷上、录内启蒙卷四]
文成公主 [佛学大词典]
为西藏佛教史上极力护持佛法的重要人物之一。姓李,为唐宗室女。生卒年不详。贞观十四年(640),吐蕃(西藏之古名)弃宗弄赞请和亲,唐以公主嫁之。临行,选文士技工数百人、高僧经像千数而去。至其国,建立佛寺,广布教化,以佐其政,百姓大治,视之如神。后唐僧西行求法者,经其国,皆优礼之。曾出兵助王玄策平天竺。永徽初年,弃宗弄赞卒,立其子,国赖以安。一生作为,对西藏佛教之发展,具有重大之影响。[旧唐书卷一九六上、新唐书卷二一六上]
文夹 [佛学大词典]
收置书札之手箱,禅林称之为文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