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心性三千 [佛学大词典]
谓一念之心性具足十界三千诸法。为天台宗之基本教义。天台宗认为,吾人之心中具有地狱、饿鬼等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重法界,共有百法界;每一界又具有三十种之世间,故共具三千种世间;凡夫即于当下的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参阅‘一念三千’49、‘三千诸法’524)
心性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A.N.I. 5, 6)中虽仅言心(梵citta ,巴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乎心之本性问题,亦即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故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系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乃继原始佛教以来之心性本净说而发展,此乃其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惟心性本净说在初期、中期及后期之大乘经论中皆提及,多方述及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思想型态,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大乘思想之发展,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之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而成为解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随想论、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辩中边论卷上、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
心念处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smr!ty-upastha^na。又作心念住。乃四念处之一。观心为无常之意。心为眼耳鼻舌身意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之为无常,破常颠倒。[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参阅‘四念住’1708)
心念 [佛学大词典]
即心识之思念,通常指心识中刹那相续之念头。又据净土论(迦才)卷上载,念佛之法通常有二,其一即为心念。心念念佛,复分二法:(一)念佛色身,谓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好有八万四千光明等。(二)念佛智身,谓阿弥陀佛有五分法身、大慈大悲力无畏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三十四、毗尼母论卷八、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下、往生要集卷中本]
心定 [佛学大词典]
(一)四种定(欲、精进、心、慧)之一,四神足之一。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解脱道论卷二(大三二·四○七下):‘依心修得,谓为心定。’(参阅‘四神足’1751)(二)(1944~ )台湾云林人,俗姓石。别号慧熙。民国五十七年(1968)于佛光山出家,五十八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毕业,历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书记、宜兰县佛教支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私立普门中学董事、高雄县佛教支会理事、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人事处主任。现任马来西亚鹤鸣寺住持。此外,短篇之弘法文字,散见于觉世、普门杂志。
心咒 [佛学大词典]
(一)指一字咒。诸佛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三种,一字咒又称心咒。心者,真实精要之义,与心经之‘心’同义。(二)为陀罗尼之总称。陀罗尼为如来心中最胜之法,故称心咒。楞严经卷七(大一九·一三三上):‘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心受 [佛学大词典]
‘身受’之相对词。二受之一。即经由六识中之第六识,而感受到精神或内部之喜悦、忧苦等。(参阅‘二受’200、‘感情’5452)
心具三千色具三千 [佛学大词典]
宋代天台宗之山家、山外二派所持异议之一。宋时,天台家对一念心之真妄问题,产生论争,山家派主张妄心观,山外派则主张真心观。山外派学者源清、庆昭、智圆等,立于唯心论之观点,主张心法为能造,生佛为所造,立‘心具三千’之说,即主张于一念之心性圆具三千,故不同意于色法中亦圆具三千。其中智圆主张心、佛、众生三法原来不外一心,不承认所谓独头之色本具三千,须‘色即心’之故,归于心具之本,则同意色法亦圆具三千。山家派学者知礼等,则固守天台一家实相论之立场,以色心不二之故,立色具三千之说。主张心法与色法皆圆具三千,谓心法若能造而摄一切,色法亦然。后世以山家派色具三千之说能显圆实之理,故以之为天台宗正义。[金刚錍论、金刚錍显正录卷一、别行玄记卷二、十义书卷上、止观大意、摩诃止观(会本)卷五之三]
心戒 [佛学大词典]
(一)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而南山四分律宗于制戒立深防、分限二者,其中分限即为心戒。(二)又作一心戒、达磨一心戒。系将一切戒法归结摄入于一己之心上而观之戒法观。(参阅‘禅戒’6454)
心佛 [佛学大词典]
(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二)心中所现之佛。(三)心即佛。[楞严经卷七](四)心与佛。(五)谓众生自心之本性即为佛体,即除自身所具有的真心之外,别无佛体之意。
心行处灭 [佛学大词典]
心行之处灭绝,谓不及思虑分别之境地。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上):‘离心缘者,非意言分别故;心行处灭,非思慧境。’此即法性真如之理,不可以语言说明,亦非分别思慧可知。[法华经玄义卷一下、大日经疏卷十九、宗镜录卷九十二]
心行不离 [佛学大词典]
日本净土真宗主张南无阿弥陀佛为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乃行者之信。于修行者之‘信’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若离南无阿弥陀佛之行则无信,离信则无行,称为心行不离。
心行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carya。(一)心内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指既无法用语言表达,亦不能以心思加以计度。有关心之活动,如自心之喜爱、喜好;大乘起信论说众生之心行不等,专为喜好文简义丰之文语者着起信论。(二)心之对象。心作用所及之范围。[中论卷三观法品](三)心之志向、心愿、性向、决心等。[无量寿经卷上](四)于心所起之分别意识、妄想、计较分别。[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碧岩录第四十六则](五)心、行之合称。净土教中,安心与起行,称为他力之心行;菩提心与众多之善行(发心修行),称为自力之心行。[安乐集卷上]
心自在者 [佛学大词典]
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大供养。此二类圣者皆已除尽一切障碍束缚,于禅定自在中,心无牵挂而能自由运作,故称心自在者。妙法莲华经卷四(大九·二八中):‘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
心自在地 [佛学大词典]
指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已达此阶位之菩萨,于他心得自在,自心亦得无碍智,故称心自在地。至此地者,能离六染心中之第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大乘起信论]
心地含种 [佛学大词典]
谓凡夫心中含藏可开为佛果菩提之种子。
心地 [佛学大词典]
(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心(菩萨之阶位)。菩萨系根据心而修行,故喻心为地,称为心地。(三)在禅宗,达摩所传之菩提即称‘心地’。
心印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称为心印。不依文字即可见性(悟自己之本性),称为传心印。[黄檗传心法要卷上、传法正宗记卷二、祖庭事苑卷八](二)密教以大日经之说法为心印。心为精要,印为决定。即于自身上实现一切佛心之作用,或指一切佛心之活动。[大日经疏卷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二](三)指圣观音之心印。
心冰 [佛学大词典]
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称为心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
心光摄护 [佛学大词典]
谓阿弥陀佛之心光摄取照护念佛行者。心光,又作智慧光,指佛心所起之光明。观念法门(大四七·二五中):‘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选择传弘决疑钞卷三、六要钞卷五]
心光 [佛学大词典]
(一)指心智明朗,或智慧鉴照之光。又称智光、内光。智光又有二义,一为法照,即谓真俗双鉴;一为机照,即谓普应群品。[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参阅‘光明’2173)(二)即高雄佛光山慈庄法师之内号。慈庄法师现任美国洛杉矶西来寺住持。(参阅‘慈庄’5804)
心田 [佛学大词典]
(一)指心。心如田圃,能纳藏善恶之种子,随缘滋生善恶之苗,故喻为田。(二)(1936~)台湾台南人。十六岁出家于嘉义清华山。二十岁于关仔岭碧云寺受具足戒。先后毕业于中国佛教三藏学院及研究院。历任新营妙法寺住持、关仔岭碧云寺住持、台南佛教支会理事长等职。并曾创办侨仁职业学校及贫民施诊所,对教育及慈善事业颇为热心。
心生灭门 [佛学大词典]
指如来藏心之相。又作生灭门。为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与心真如门并称为起信二门、真生二门,二门可视同如来藏心之体(心真如门)、相(心生灭门)二者。以如来藏心之相而言,彼心随熏起动,形成染净差别,然虽成染净,其性则恒不动。大乘起信论亦谓,据妄摄真,真妄相合,缘集起尽,称为心生灭。[大乘义章卷三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参阅‘心真如门’1406)
心平 [佛学大词典]
(1938~ )台湾宜兰人,俗姓吴。别号慈均。民国五十二年(1963)于宜兰雷音寺依星云大师出家,次年于基隆大觉寺受具足戒。出家以来,协助其师开创佛光山,曾多次代表中国佛教会访问韩国、日本、美国、英国、义大利、法国等国。曾任佛光山寺监院、彰化福山寺住持、宜兰雷音寺住持、台湾省佛教分会宜兰县支会理事长、私立普门中学董事、佛光山沙弥学园园长等职。现任佛光山第二代住持。
心王铭 [佛学大词典]
全一篇。据传南朝梁代傅翕撰。又作傅大士心王铭、心王论。系咏心性根本之作。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五灯会元卷二等收之。全篇为四言八十六句三百四十四字之韵文体,阐说即心即佛之玄理,以明心外无佛可求;为禅宗韵文之嚆矢。本篇虽未确证为傅翕所作,然究其思想则系梁代之产物无疑。其中‘水中盐味,色里胶清’之句,成为后世禅家之用语。其注释有心王铭记(智见)、双林傅大士心王铭玄谭(宜然、耳底记内)、心王铭参注(本光瞎道)等各一卷。[五灯全书卷三、先觉宗乘卷一、居士传卷七、居士分灯录卷上、禅学思想史上(忽滑谷快天)、支那佛教精史(境野黄洋)、禅思想史研究三(铃木大拙)]
心王如来 [佛学大词典]
系表示密教普门总德之大日如来。又称心王大日。以心王、心所之分别而言,大日如来乃心王之位,其他诸尊则为心所,故有此名。[吽字义、大日经开题]
心王 [佛学大词典]
有部及法相宗等所列五位法中之心法。相对‘心所’而言,六识或八识之识体自身称为心王。意为精神作用之主体。说一切有部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之识体为一,故列心王为一;法相宗以八识(六识加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有识体,故列心王为八。[百法明门论忠疏卷上、百法明门论疏卷上](参阅‘心心所’1397、‘心所’1403)
心水 [佛学大词典]
心中涌现万象,进而动摇,又有染净之不同,譬喻如水,称为心水。[大日经卷三]
心月轮 [佛学大词典]
譬喻菩提心圆满清净如月轮。密教金刚界观众生之肉团心为月轮,以其圆缺而有凡圣之分。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大一八·三一四上):‘我已见自心,清净如满月。离诸烦恼垢,能执所执等。诸佛皆告言,汝心本如是。为客尘所翳,菩提心为净。汝观净月轮,得证菩提心。(中略)能令心月轮,圆满益明显。’[心月轮秘释、菩提心论、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
心月 [佛学大词典]
心性明朗清净,譬如满月。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三二·五七三下):‘由作此观,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
心心相印 [佛学大词典]
佛教中‘心印’,原指佛心印,系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之佛陀自内证之心地。昔时,佛陀于灵山会上,手拈一花,于八万大众之中,唯有摩诃迦叶一人独会其意,乃破颜微笑。此一‘拈花微笑’之故事乃成为师徒之间两相契合之典型代表;于禅宗,历代祖师之相传亦多强调超越语言文字之教外别传,此种师徒相契、以心传心之情形,称为传心印、心印,后亦称心心相印。然今所用‘心心相印’一语,仅系套用佛家‘心印’二字,讹转其意为男女情意相投、心灵彼此感通。[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传法正宗记卷一、联灯会要卷一]
心心所 [佛学大词典]
指心王与心所。心,指眼识等之心王。心所从属于心王,系与心王相应之精神作用,旧译作心数。心王唯取对象之全体(即总相),心所则取对象之全体与部分(即别相)。心王、心所二者相应之关系、特质、王所之一异等,大小乘互有异说。在小乘,俱舍家举出五义平等之说,即:记同一之根,称为所依平等;缘同一之境,称为所缘平等;于所缘之境,行解之相相等,称为行相平等;于同一刹那现行,称为时平等;体事同一,称为事平等。于心法一位,虽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唯立一心王,而举出六位四十六心所之说。又依一切有部之正义,心王及每一心所各有别体,然四大论师中之觉天主张心所乃于心之分位所立之假名,非有别体。大乘唯识宗则说四义平等(所依、所缘、时、事),立八识(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为心王,而举出六位五十一心所之说,主张心王与心所具有非即非离之关系。[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三、卷五、卷七](参阅‘心’1395、‘心所’1403)
心不相应行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viprayukta-sam!ska^ra,巴利语citta-vippayutta-dhamma。乃俱舍家、唯识家等对于一切诸法所立五位分类中之第四位。又作心不相应行蕴、非色非心不相应行法、非色不相应行蕴、心不相应法、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不相应。指不属于色、心二法,与心不相应之有为法之聚集。依小乘说一切有部之义,在色、心及心所之外,另有与心不相应之实法,其体系有为法,又为五蕴中之行蕴所摄,故称心不相应行。经部、唯识等则主张不相应行乃于色心之分位所假立者,并非实法。心不相应行之数,大小乘均有异说。小乘俱舍家举出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四种不相应行法。顺正理论卷十二加上和合性,而立十五不相应行法之说。品类足论卷一则举出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生、老、住、无常性、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六法。此外,分别部及犊子部等,将随眠亦计为不相应法。大乘唯识家中,瑜伽师地论卷三举出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及不和合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除去不和合而立二十三不相应行法之说。大乘五蕴论则举出得、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无想所有、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等十四法。[俱舍论卷四、卷十九、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一、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卷四十五、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参阅‘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
心一境性 [佛学大词典]
梵语cittaika^grata^。音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故又称心一境性。与等持之体相同。[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参阅‘定’3171)
心 [佛学大词典]
(一)梵语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一)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二)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三)对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然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对此,前六识称为‘识’,即了别、认识作用;第七末那识称为‘意’,即思惟作用。将心之主体与从属作用分开时,前者称心王,后者称为心所。上记之六识或八识即为心王,心所乃指随之而生起者,亦即细微之精神作用。此外,佛教对于心与物之存在,乃主张心与物为相辅相成之关系,不论任何一方皆不能单独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系一种空无自性论,称为色心不二。然自实践之方法而言,则佛教特别强调心之主体性,故每被视为唯心论。(参阅‘心意识’1407)(二)梵语hr!d 或 hr!daya 之意译。音译作汗栗驮、肝栗大、干栗多、干栗陀多、讫利驮耶、纥哩陀耶、纥哩娜耶、纥伐耶。或译作肉团心、真实心、坚实心。原语乃具有心、精神、心脏等义之中性名词。犹如树木之心,为凡物具有之本质,为中心之(即处中者)心;又如万法具有真如法性之真实心,即指如来藏心,而非具有思考作用之心(缘虑心)。据四卷楞伽经卷一举出,此心系指自性第一义之心。另据大日经疏卷四之说,则指肉团心(心脏)而言。般若心经所说之‘心’即意谓般若皆空之心髓精要。于密教,观想凡夫之汗栗驮(肉团心)为八叶莲华(即心莲),而教人开显自己之佛身,故众生之自性真实心称为汗栗驮。(参阅‘汗栗驮’2471)(三)从各种情形所作有关心之分类有:真心(本来清净之心,即自性清净心)与妄心(烦恼污染之心);相应心(与烦恼相应之心)与不相应心;定心(静止妄念杂想之统一心、修定善之心)与散心(散乱心、修散善之心)等二心。或贪、嗔、痴等三心。或贪心、嗔心、痴心、等心(三毒之心并起)等四心;及肉团心(心脏)、缘虑心(取对象加以思考之心;共通于八识)、集起心(阿赖耶识)、坚实心等四心。或卒尔心(始对外境所起之心)、寻求心(欲知之心)、决定心(决断之心)、染净心(生染污、清净念之心)、等流心(持续念念相续而前后无异之心)等五心。即意识触对外境时,顺次而起之五心。此外,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所谓八心(善心次第成熟过程之八心),即:种子心、芽种心、疱种心、叶种心、敷华心、成果心、受用种子心与婴童心等。又据大日经卷一之分类,瑜伽行者之心相可分成贪心等六十心。[入楞伽经卷九、解深密经卷一、旧华严经卷十、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十六、摄大乘论本卷上、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参阅‘五心’1067)
引声念佛 [佛学大词典]
谓附曲调,称扬阿弥陀佛之名号。相传此等念佛方法,为我国法道(一说法照)和尚于定中赴极乐世界,听闻水鸟树林念佛之声,出定后,遂将彼法音流布于教界。至唐代,日僧圆仁入五台山,始学其念佛之音曲而传入日本,大为盛行。其中,真如堂之十日十夜念佛为日本净土宗十夜念佛之滥觞。行引声念佛之会堂即称引声念佛堂。[金刚界大法对受记卷六]
引磬 [佛学大词典]
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纽,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乃鸣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器具。[敕修百丈清规卷上尊祖章达磨忌条、卷下法器章]
引导 [佛学大词典]
指诱引开导。本为导人入佛道之意,后转用于葬仪中,在棺木前由一法师为死者说法语,教示亡灵随佛之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因宗派不同,其法语和作法亦各异。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中,即记载释尊于大爱道比丘尼示寂荼毗时,说明人生无常之道理及涅槃常住等佛法。在我国,此一做法始自唐朝百丈禅师,施行于一般僧侣之间,其后乃大行于民间。又于引导时,间或有作棒喝之状者,此乃源自黄檗希运以来禅宗之独门特色。引导死者之仪式,亦行诸日本真宗以外之各个宗派。至于密教之引导仪式则更有其特殊之作法。[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师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智度论卷十]
引驾大师 [佛学大词典]
唐代僧职名。四大师之一。主引导天子车驾之事。依佛祖统纪卷七智威条及其注载,唐太宗时,封法华尊者智威为引驾大师。[大宋僧史略卷下]
引饭大师 [佛学大词典]
指净槌。即僧家将进食时,所鸣之槌。据清异录释族引饭大师条所载,净槌由维那掌之,丛林视为引饭大师。
引路菩萨 [佛学大词典]
引导临终者去路之菩萨。其名号未见诸经典,系唐末宋初,与净土教之流行共同兴起之民间信仰。英国学者史坦因(Stein)曾由敦煌千佛洞持还此菩萨之图像,为唐末之制作。图中,引路菩萨着璎珞天衣,右手持柄香炉,炉中出香烟一缕,浮五彩云,云中现净土宝楼阁,左手持莲华,附有宝幢,并有一女子随其身后,共乘飞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苏老泉先生全集第十五极乐院造六菩萨记]
引牒 [佛学大词典]
密教十二口传之一。牒者,转记之义。即先作解释,后引经文以合之。(参阅‘十二口传’331)
引业 [佛学大词典]
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作引因、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之对称。即感有情总报果体之强胜业。大小乘解其名义,其说有异。(一)小乘之说:俱舍论卷十七谓,业能引众同分等为引业,圆满庄严其同分者为满业。即引业约因,满业约果而解,此即业果相对。又业有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顺不定业四种,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中,就顺现等四业配于引、满二业,举出三师之异说,即:(1)顺次生受业与顺后次受业皆能引众同分果,亦能满众同分果;顺现法受业与顺不定受业则能满众同分果,不能引众同分果。(2)顺现法受业能满众同分果,不能引众同分果;余三业皆能引众同分果,亦能满众同分果。(3)四业皆能引众同分果,亦能满众同分果。俱舍论卷十五即取此中之第二说。(二)大乘之说: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唯识论泉钞等有二解,其中,总报业感总报之果,同时扶其余劣弱之业,使彼亦能感别报,称为引业;第六识之别报业圆满庄严第八总报之果体,称为满业。此即业业相对。又总报之果起时,其果能为增上缘,引生其余别报之果,称为引业;此别报之果能使总报之果圆满,则称满业。此即果果相对。 此外,引业唯限于一业或通于多业,引一生或通于多生,大小乘之说亦有不同。小乘主张引业唯限于一业,唯引一生,大乘则主张一多互为不定。然小乘中之经部亦同于大乘之说,主张一业引多生之义。[大毗婆沙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俱舍论宝疏卷十七]
引票 [佛学大词典]
日本黄檗宗授戒时表三师七证等十僧座位之名票。票用红纸,长二尺余,宽五寸。如三师之引票上书‘第一(或二、三)引票上某下某某宗师为得戒大和尚(或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贴附于阿阇黎之座位上。七证之引票亦同。[黄檗清规弘戒仪式]
引接 [佛学大词典]
引导接取。又作引摄。其义有三:(一)指佛力摄取救济众生,令生佛国。(二)又作迎接。谓佛菩萨来迎,引导佛子往生净土。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一中):‘弥陀如来之本愿故,与诸菩萨、百千比丘众,放大光明,(中略)至行者前。大势至菩萨与无量圣众同时赞叹,授手引接。’(三)指教诫示导众生,令众生归于正法。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上):‘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往生要集卷上末]
引座 [佛学大词典]
指引导升座。禅林中,新来者将升座说法时,先立于一旁,由住持引请之,并介绍予大众。如他寺住持虚席,请本寺之西堂或首座迁补之际,必遣专使迎请本寺住持引座,而后受请之新住持升座。又他寺尊宿来访时,禅寺首座劝请彼尊宿升座说法,必由住持为之引座。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请新住持条(大四八·一一二四下)云:‘专使当隔宿怀香诣方丈,触礼三拜,词云:“拜请和尚来日为新命和尚引座。”’同书卷二住持日用(大四八·一一二二下)亦云:‘住持先引座,与常上堂同。’[禅林象器笺卷十一垂说类]
引果 [佛学大词典]
‘满果’之对称。众生之果报有总别之分,凡果报之主要成分,称为引果;果报之局部,则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五根、五境等好丑美恶为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反现人界五根、五境等之总体上,更就彼总体而成美恶、上下、贫富等种种差别,乃是第八识中具有满业种子之故。由此可知同一人间,果报之所以有上下种种差别者,此乃满果所致。引果总为同一。[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引因 [佛学大词典]
‘生因’之对称。生近果与正果之因,称为生因;引远果与残果之因,称为引因。就内种而言,以现在之种子生现在之身,称为生因;引其他枯丧尸骸等,称为引因。就外种而言,生芽、茎等为生因,引枯死之草木等为引因。此尸骸及枯草等之位皆无内外之种,或生于他界,或种既久而灭。然由生因之作用力故,犹能引彼,即依其义,说彼生因之种,称为引因,二因并无别体。又十二有支中,能生支称为生因,能引支及所引支皆为引因。即爱、取、有三支距生、老死之果近,能生近果,故称生因;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七支离生、老死之果犹远,引远果,故称引因。[成唯识论卷二]
引正太子 [佛学大词典]
引正王之子。引正王,梵名Sa^tava^hana ,音译娑多婆诃,系古代中印度憍萨罗国之主,归依龙树,从习药术,得年貌不衰之妙术。太子欲早登大位,私忖父王之长命乃依龙树之福力而得,遂乞龙树自裁。龙树既死,王亦命终,太子遂即王位。[大唐西域记卷十]
幻师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ya^-ka^ra。又作幻士、幻人、幻术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经论中多用之为譬喻。幻术不仅行于印度,我国之道士与日本之阴阳家亦传习之,即西欧古传说中之魔术师,其术称为幻术、外术、咒术、符术、魔术,亦称为外法、魔法。[大乘入楞伽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幻师■陀神咒经、大智度论卷四十四、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