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大转轮佛顶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os!n!i^sa -cakra-vartin 。又作大转佛顶、广生佛顶、广大佛顶、会通大佛顶、黄色佛顶。或称会通大顶轮。为三佛顶之一,或八佛顶之一。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安置于中尊释迦牟尼佛右侧下段第三位之尊。身呈黄色,现菩萨形,跏坐于赤莲华上,右手持莲华,莲上立一独股杵,左手拇、中指相捻,食指竖直,面向左。种子为毱(t!ru^m!)三昧耶形为五股金刚杵,密号破魔金刚。[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一字佛顶轮王经卷四、青龙寺仪轨卷下、大日经疏卷五]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北宋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集。略称法宝标目、标目。内容系就整部之大藏经,依卷帙之顺序,解说各经之大纲。本书撰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乃此类目录书之嚆矢。第一卷至第六卷前半为大乘经律论,第六卷后半至第八卷前半为小乘经律论,第八卷后半至第九卷前半为圣贤集、传记、经录,第九卷后半为贞元译经,第十卷为宋代新译经。现行本系元代管主八之续集补订。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与法宝总目录均收有本书。[佛祖统纪卷四十六、阅藏知津卷四十四、宋史艺文志第一五八]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宋代惟白集。略称大藏经指要录、大藏纲目、纲目指要、纲目。内容系就大藏经所收之诸经论,阐释其经题,并略示其纲要。本书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
大藏经索引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之内容索引。由日本大藏经学术研究会邀请六所佛教大学负责编纂。最初之计划以日本学者小野玄妙为中心,自一九四三年开始,刊行阿含部、目录部、法华部各一册,旋因小野玄妙逝世及二次世界大战而告中辍。一九五六年,由大谷、高野山、驹泽、大正、立正、龙谷等六所佛教大学重新提议,计划将‘大正新修大藏经’中之中、印、日等三国撰述部分八十五册之内容编成四十八册索引,以小野玄妙之计划为蓝本,分为分类项目别索引、音次索引、字划索引、四角号码索引、梵语索引。本书中,用语之选择以汉译大藏经为准,采综合研究法,每页选出五十个学术用语,分别配于五十种分类项目。此五十种分类项目以印度撰述部分为中心,逐项再分若干细目,如:(一)教说,经典分类名目(三藏、九分教、十二分教等):(1)通说,(2)三藏,(3)九分教,(4)十二分教。本索引之特色乃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以梵语、巴利语等音译、固有名词为中心,尽量附注罗马拼音原文。其功用甚广,可查出某一术语在某一部经书中之用例、定义、异名及在各宗派之观点,或查五十种分类项目之所在以及佛教之人生观、宇宙观等各种主题之有关资料。[简介研读大藏经的工具书(觉世第二十期)]
大藏经目录 [佛学大词典]
即历来各种汉文大藏经之书目。又称众经目录、一切经目录、藏经目录、经录。在我国,经典之翻译自后汉至元代,凡千余年间,所出之经律论等多达数千卷。初时译出之部数较少,且散于各处译出,故尚无一定之目录,前秦以后逐渐搜集编成,其后又次第增补,遂有数十种之多。历代三宝纪卷十五列举出二十四家录,然此等诸录至隋代皆已佚失,其中东晋道安所编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释道安录),出三藏记集收载其要目。历代三宝纪卷十五除二十四家录外,另举出六家之经录,然此六家经录中,仅存出三藏记集及大隋众经目录。此外,梁高僧传卷七举出刘宋昙宗之经目,广弘明集卷三举出梁代阮孝绪之佛法录三卷等,然此等经录均已佚失。由撰述目的之不同,经录内容亦有各种特色,有将各时代之译经依朝代先后记录者(代录之目录),有以大小乘、经律论、单译、重译之分类为主者(标准入藏录、分类整理之目录),有将特定寺院所收经藏之现存经予以目录化者(现藏入藏目录),复有将上述各类加以组合,或全体总合者(总合之目录)。现存之主要经录如下:(一)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梁代僧祐撰辑。本录分十七篇,其中撰出经律论录、安公古异经录、安公失译经录、安公凉土异经录、安公关中异经录、续撰失译杂经录、抄经录、安公疑经录、疑经伪撰杂录、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十篇,计列二二一一部,四二五一卷。本录为现存最古之经录,可信度颇高,系继东晋道安录之后所撰者,故凡有关后汉、三国、西晋、东晋时代之译经,皆以本录为首要之参照经录。(二)众经目录,七卷,又称法经录,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奉诏撰辑。收二二五七部,五三一○卷。本录不分经典之存缺,而将当时已翻译及记载于各经录之所有经典,全数目录化,即所谓标准入藏录。所载有关北朝之译经资料,为出三藏记集所欠缺者。(三)历代三宝纪,十五卷,隋开皇十七年费长房奉诏撰辑。入藏录收一○七六部,三二九二卷。本录关于北朝及隋代之译经,有其资料价值,然对古代之译经而言,则多混乱。(四)众经目录,五卷,又称隋仁寿年内典录、仁寿录,仁寿二年(602)彦琮等奉诏撰辑。收二一○九部,五○五八卷。本录系依法经录分类整理之方法为基准,搜罗隋代现存之经典所成,并附载缺本目录,为现藏入藏录中之较优者。(五)大唐内典录,十卷,唐麟德元年(664)道宣撰。入藏录收八○○部,三三六一卷。本录之入藏录为唐代之现藏入藏录,承仁寿录之形式,系根据长安西明寺之大藏经而作成。又本录在‘代录’与‘分类整理目录’两种性质之间,缺乏统筹连贯之处理,故尚非统一之总合目录。(六)续大唐内典录,一卷,唐麟德元年道宣撰辑。本录仅记载后汉之译经部分。(七)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录,五卷,又称众经目录、静泰录,唐麟德年中(664~665)静泰奉诏撰辑。收二二一九部,六九九四卷。本录为唐代之现藏入藏录,沿用仁寿录之形式,系根据洛阳大敬爱寺之大藏经而作成。(八)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唐代靖迈撰辑。内无入藏录,而于‘译人别’中,列出二○二○余部,六一八○余卷。本录之‘古代译经’部分颇受历代三宝纪之混乱所影响。(九)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明佺等奉诏撰辑。入藏录收八六○部,三九二九卷。本录不含代录,系由刊定入藏录(标准入藏录)与现定入藏录(现藏入藏录)所成之分类整理目录。以其广泛采用历代三宝纪之记载,故资料价值不高。(十)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辑。本录追补古今译经图纪以后译出之经典一六○余部,六四○余卷。(十一)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唐开元十八年智升撰辑。入藏录收一○七六部,五○四八卷。本录总合统一古来所有之目录,代录与分类整理目录之间有严密之连贯性,其分类整理目录包含标准入藏录与现藏入藏录。大体而言,本录目录完备,记载正确,分类合宜,为历来大部分藏经所沿用,并首将中国之撰述正式入藏。又昔时常以‘一切经五千余卷’作为大藏经之代称,亦由本录而来。(十二)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唐开元十八年智升撰辑。收一○七六部,五○四八卷。本录乃将开元释教录入藏录别出而成者。(十三)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唐贞元十年(794)圆照撰辑。入藏录续补开元释教录之遗漏者,及其后新译之经论、古今制令碑表记等三四三卷。(十四)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三十卷,唐贞元十六年圆照奉诏撰辑。入藏录收一二五八部,五三九○卷。本录除追加开元录以后七十年间之译经外,其余皆承袭开元录之记载。(十五)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一卷,南唐保大三年(945)恒安撰辑。本录追补开元、贞元二录之遗漏及其后新译等一三七部,三四三卷。(十六)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二卷,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杨亿等奉诏撰辑。本录收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至大中祥符四年等二十九年间之新译经典二○○部,三八四卷。(十七)天圣释教录,三册,北宋天圣五年(1027)惟净等撰辑,收六一九七卷。(十八)景祐新修法宝录,二十一卷,北宋景祐三年(1036)吕夷简等奉诏撰辑。本录追加由大中祥符四年至景祐四年等二十七年间所译之经典十九部,一五○卷。(十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即元版弘法藏之目录),十卷,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庆吉祥等奉诏撰辑。收一六四四部。本录对照汉译及西藏译经典,此一特点为历来各种经录中所无者。本录为宋代以后所撰经录中之重要者。上记十九种经录中,前十五种分别为大正藏第四十九及五十五册所收。其次三种,‘宋藏遗珍’中收之,均为残本。最后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亦收于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二卷。又宋代以后开版之各种大藏经颇多,均附有目录,此等目录皆属现藏入藏录。[历代三宝纪卷七、卷九、法苑珠林卷一○○、开元释教录卷十、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一、卷三、卷四、卷六、隋书经籍志第三十、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
大藏经 [佛学大词典]
又作一切经、一代藏经、大藏、藏经、三藏圣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诸藏圣典。亦即以经、律、论三藏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总集。‘大藏经’一词,不见于印度或我国最早期之记载,于我国南北朝时代仅有‘一切众藏经典’、‘一切经藏’等称呼,直至隋唐之后,始有‘大藏经’之称,当时系指由朝廷敕命(钦定)纂集之一切经。早期之佛教经典,有九部经或十二部经之分类,此外,类编佛所说之四阿含、五部,而称为经藏;纂辑有关诸弟子之戒仪等,称为律藏;诸论师之撰述则称论藏。原始佛典如阿含及诸律等,皆以口诵相传,经过结集、订正、确认后,成为圣典之权威,方以文字记录下来。大乘经典则反之,多以书写方式流通,如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一载用笔墨陀罗叶,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载用纸墨,持心梵天所问经卷四、宝女所问经卷四、普曜经卷八叹佛品等载用竹帛;亦有于壁上书写经文者。此外,正法念处经卷四十、卷四十六、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网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等,亦举出叶纸、桦皮、贝叶、纸、素白叠等名称。大藏经之原典,原本有梵语、巴利语二种,梵语原典今已残缺不全,巴利语藏经及译自梵语之汉译、西藏译、自西藏译本转译之蒙古语译、满洲语译、西夏语译等大藏经,大体上仍完整地留存至今。现今流传之佛典,从语文上可分为:巴利文、梵文、藏文、汉文、日文、蒙古文、满文、西夏文、西洋文等数种;前二种为原始型佛典,后面数种则由前二种转译者。(一)巴利文:巴利文三藏又称南传大藏经,为南方佛教所依据之圣典。其成立年代被推定为西元前二至一世纪。另据锡兰岛史(巴Di^pavam!sa )记载,西元第一世纪末,锡兰王婆他伽马尼王(巴Vat!t!aga^man!i )于无畏山(巴Abhayagiri )精舍邀集五百圣者,书写口传的巴利三藏,此即今日巴利文大藏经之原型。后经多次变迁,至西元五世纪,佛音(巴Buddhaghosa ,又称佛陀瞿沙)前往锡兰,将当时用土语所传之佛典全部改为印度本土之巴利文,并彻底整理有关之注释书,巴利文三藏至此乃见完璧。其后,佛音曾至缅甸等地传道,巴利文三藏亦随之传布于缅甸、泰国、越南、高棉等地,故知巴利文三藏系以锡兰为重心,渐次流布缅甸等处。今日巴利文系三藏有锡兰字、缅甸字、暹罗字,及柬埔寨字等之各种版本。十九世纪末期,泰王秋罗隆高五世(Chula Longkorn V)曾发起汇辑、校勘流传南方佛典,并以暹罗字官本刊行全部藏经,裨益学界至钜。此外,西洋佛教学者自十九世纪开始巴利文佛典之研究,故巴利文三藏之出版与传译情形颇有与日俱进之势。(参阅‘南传大藏经’3748)(二)梵文:印度贵族本有一种流行之雅语,然佛陀在世时,由于主张四姓平等,故不采用雅语。佛陀入灭后百年顷,文法学家波尔尼将雅语详为厘订,便于通行,佛教徒亦采用之,以记录佛典,此即梵文佛典。梵文佛典与巴利佛典,孰先孰后,已不可考,惟其流布区域有泾渭之别。据传,于迦腻色迦王时,曾勘定三藏,凡无传本者皆书写之,已有传本者则校勘之,梵文佛典乃称完备。然现存之梵文佛典大多仅余片断,内容亦笼统而杂乱,不若巴利文三藏之完整分明。就教理而言,巴利三藏可说全属小乘教义,梵文佛典则大部分属大乘教义,其中多数早已有汉译本,然亦有不少尚未汉译之珍贵文献。近代在尼泊尔、西藏、中亚等地均有梵文佛典之发现,而以尼泊尔发现者为数最多。一八二二年,英人荷吉森(B.H. Hodgson)于尼泊尔搜集梵文圣典,共得三八○部新旧写本。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六年间,英人莱特(D. Wright)继续搜集,共得三百二十余部。梵文佛典之所以多存于尼泊尔,据学者研究,佛陀入灭后三世纪初,中印度佛教遭到空前之教难,印度佛教徒多逃入尼泊尔。又于十三世纪,回教徒侵入印度,印度佛教徒再避入尼泊尔。其地气候苦寒,极适于梵箧之保存。除尼泊尔外,于阗、敦煌、高昌、龟兹等处,均发掘大量梵文佛典,对学界之贡献及影响极大。现存之梵文三藏原典虽仅吉光片羽,寥寥可数,然在西元一世纪顷即流入西藏、中国,早已翻成部帙浩瀚的藏文及汉文三藏,而于全部佛教经籍中,占着重要位置。(三)汉文:佛教各系之传译经典中,以汉译大藏经翻传最早,部帙亦最庞大,起自后汉,迄于元代,系由梵语、巴利语、胡语等译出。最早期之经典翻译,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至洛阳之安世高为代表,主要翻译小乘经典。桓帝末年之时,大月氏国之支娄迦谶亦至洛阳,主要翻译大乘经典。经典翻译之初,仅是各自书写传持,至苻秦道安(314?~385),始将译经加以搜集分类,编成目录,此即‘综理众经目录’一卷,内分:撰出经律论录、异出经录、古异经录、失译经录、凉土异经录、关中异经录、疑经录、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八部分,共收经典六三九部八八六卷,为我国第一部之佛典目录。其后,僧祐、宝唱等亦撰各经录以增补之。当时并书写全部译出之经安置宫室、诸大寺。迄隋唐,译经事业更盛,而有单译、重译、别生、疑惑、伪妄等之分,我国撰述之抄集、传记及著述等亦相继入藏。总计历代所编藏经目录,多达六、七十部,现存者有二十余部,其中以僧祐之出三藏记集、法经等之众经目录、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道宣之大唐内典录、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庆吉祥之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等为最着。又于上举各种经录之中,开元释教录以收录完备、记述正确、分类合宜,而受到各时代学者之重视,其分类法亦为开宝藏以降大多数之藏经所沿用。齐梁以后,抄集诸经要旨之风亦盛,计有梁朝宝唱等之经律异相五十卷、梁朝简文帝令学士撰之法宝集二百卷、后魏昙显等之众经要集二十卷、梁朝虞孝敬等之内典博要三十卷、梁朝贤明之真言要集十卷、梁朝僧旻等之众经要抄八十八卷、义林八十卷、梁朝净霭之三宝集十一卷、作者不详之法苑经一八九卷、唐代道世之诸经要集二十卷、法苑珠林百卷、唐代玄则等之禅林钞记三十卷、明代陈实之大藏一览集十卷等。隋唐以后,就藏经中之梵语及难解字句附以音义之风亦行,有唐代玄应之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唐代慧琳之一切经音义百卷、辽·希麟之一切经音义十卷、后晋可洪之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三十卷、宋代处观之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等。此外,解题大藏经亦不少,如唐代玄逸之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三十卷、宋代惟白之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十三卷、宋代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之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十卷、明代寂晓之大明释教汇目义门四十一卷、标目四卷、明代智旭之阅藏知津四十四卷、日本净土宗僧随天之缘山三大藏目录三卷等均是。汉文大藏经,在隋唐之世即有纂集,然其时未有印刷术,凡有编集,皆赖书写,直至宋代,始有刊本。而汉文大藏经之刊印,以宋太祖于蜀之成都雕刻(木版印刷)全部大藏经为嚆矢,此即官版蜀版开宝藏。此后,藏经印刻之事业陆续兴起。宋朝计有:辽版之契丹藏、金版之金藏、福州版之万寿藏、毗卢藏、湖州版(浙版)之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等。元代根据宋本印行藏经,有普宁藏与弘法藏两种,然元末天下大乱,藏经烧失殆尽。明太祖洪武年间,集硕德于蒋山,点校藏经,刊刻南藏,然校勘不精,时有脱误。南藏之外,另有北藏、楞严寺版、报恩寺版等。清世宗雍正十三年至高宗乾隆三年(1735~1738),以北藏为底本,复加新籍,刊刻龙藏。此外尚有频伽藏、百衲藏,及民国四十五年(1956)开始编行的中华大藏经、民国七十二年陆续出刊的佛光大藏经等。高丽藏亦属汉文系统,始刻于宋真宗时代(高丽显宗二年,1011),以宋代开宝藏为底本,加入贞元录所收各本,此即高丽大藏初雕本。另于高丽宣宗时又开雕续藏本。高宗二十三年(1236)开雕高丽大藏再雕本,即今所传之丽本藏经。文宗十三年(1059),仿契丹本而刊刻高丽契丹藏仿刻本,然今已全部佚矢。(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四)日本:日本刻印之佛典本属汉文系统,然因日本藏经刊印事业极盛,且至近世,大藏经之编辑愈趋完整,形成后来居上而一枝独秀之局面。日本印行大藏经,始于德川初期之天海藏,系参照宋本与元本翻刻成者。其次有德川后期之黄檗藏,为明代楞严寺版之翻刻。明治时代,有弘教书院刊行之缩刷藏经,系依照丽、宋、元、明四藏校对,并加入若干的日本撰述。明治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02~1905),藏经书院刊行卍字正藏,系以黄檗本与丽本为底本,另参照明本而成者。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12),日本藏经院搜罗卍字藏中未收之佚本,集成卍字续藏。明治四十四年至大正十一年,东京佛书刊行会陆续印行一套以日本撰述为主之佛教全书,即大日本佛教全书。大正八年至十年,由中野达慧主编,日本大藏经编纂会刊行,称为日本大藏经。大正十三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发起刊行大正新修大藏经,至昭和七年(1932)完成,内容集古来汉文藏经之大成,共收经律论万余卷,网罗印度、中国、日本、朝鲜一切佛教名著,为举世佛学界最完整之一部大藏经。校勘方面,除丽、宋、元、明四藏外,并对照日本圣语藏本、宫本、敦煌写本及各种古佚本、流通本而成。昭和十三年,影印、校订弘教本,而有昭和再订缩刷藏之刊行。此外,另有南传大藏经与国译一切经之编译,两者均以日文刊行,前者系南传系统之巴利三藏与藏外佛教典籍之整编,后者则为各种藏经中唯一包含解题、注解之藏经。(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五)西藏:七世纪顷,西藏国王弃宗弄赞(藏Sron%-btsan-sgam-po )派大臣端美三菩提(藏Thon-mi-sam bhot!a )留学印度,端美留印七年,携回许多梵文经典,遂以梵字为基础,创造西藏文字,并开始梵经之翻译工作。八、九世纪之间,西藏译经事业极发达。西藏僧伽于翻译之外,并留下大量有关佛学之注释、宗义、历史著作等。至十四世纪,布顿(藏Bu Ston )将一切经典分为甘珠尔(藏Bkah!-h!gyur ,内含经、律)、丹珠尔(藏Bstan-h!gyur ,内含论典)两大类。藏文藏经历代之版本甚多,最早有十三世纪初开雕之旧奈塘藏,其后有里塘藏、德格藏、新奈塘藏、卓尼藏、布那克藏、杰昆彭藏、却姆陀藏、永乐藏、万历藏、北京藏、拉萨藏等十二种,其中以德格藏、新奈塘藏、北京藏等三种最具代表性,尤以德格藏为现存藏文大藏经中最完整之一部。(参阅‘西藏大藏经’2588)(六)其他:西藏三藏流行于中亚细亚,至十三世纪顷,元世祖忽必烈侵入西藏,信仰喇嘛教,以八思巴为国师,八思巴受命创制蒙古文字,并从西藏佛典译成蒙古文。至十四世纪初,萨迦派之喇嘛僧齐乔世鲁(藏Chos-kyi h!od-zer ),至珠泯比丘等,及无数藏、蒙、回鹘、我国学者陆续完成蒙古大藏经之传译。满洲大藏经始于十八世纪,先译出藏、蒙大藏经之佛部,最早系清世宗时代之京城黄教领袖土观呼图克图一世奉敕翻译开版满、蒙、藏三体对照之甘珠尔,而全藏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成,其间亦曾尝试自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洲文。据闻世界现存之满文藏经唯有一部,保存于日本。西夏译大藏经始自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西夏王赵元昊自宋请得大藏经,后置蕃汉二字院,创制西夏文字,并请回鹘僧翻译佛典,至元大德六年(1302)全藏完备,约有三千六百余卷。后世所发现之西夏文字刻本仅有数百部。此外,近世西洋学者研究东方学之风气日盛,佛学亦在欧美学术界渐露曙光,佛典之翻译愈受重视。早期多译自巴利文佛典,及至梵文原典被发现后,则渐有取自梵典译成欧美文字,然迄目前为止,欧美佛典之翻译多属一经一典之单行本,于质于量皆远不如东方各国;但若以现代佛学在欧美一日千里之发展观之,则欧美文字大藏经之编译应属指日可待之事。[佛祖统纪卷四十七、英文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大藏经の成立と传播(秃氏祐祥,龙谷大学论丛第二八七)、大藏经に就て(高楠顺次郎,大崎学报第四十二)、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中国大藏经雕刻史话(释道安)](参阅‘西夏文大藏经’2579)
大藏会阅 [佛学大词典]
凡四册。民国会性着于(1978~1979)年。天华出版社印行。为经典解题书。收集自东汉至民国间之佛典及中国高僧大德之著述,撮摄提要,介绍原委,所录书目凡数千种。分经藏(小乘经、大乘经。大乘经包括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门)、律藏(小乘律、大乘律)、论藏(小乘论、大乘论)、密藏、杂藏(诸宗、史传、事汇、目录等部)等。
大藏法数 [佛学大词典]
凡七十卷(本文六十八卷,目录两卷)。明代寂照奉敕编集。全称一代经律论法数。乃广集散于大藏中之经律论释而成。由增一法,自一开始,顺序排列至八万四千法门为止,每项皆录出有关之出典。本书系以大明三藏法数为主要根据,兼采诸乘法数、藏乘法数、教乘法数等书,间亦载录外典名相。共收四六八五项项目,并附加略注。卷初题有‘起教佛祖’,乃揭示教祖释迦牟尼佛c 系图。
大藏全咒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即由清雍正十三年(1735)敕板之大藏经中,抄出陀罗尼咒,以满、汉、蒙、藏四体合之而成。共有八套,每套各十册,总计四五一经一○四○二咒。其板式为每页八行二列,一列之中,右第一行为满文,依序为汉、蒙、藏文。
大藏一览集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别有目录一卷。明代陈实撰。集录大藏经及其论释等之要义及重要文句而成。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法宝总目录第三册)。全书计有一一八一则,分八门六十品,每一门之首,皆以二文句标示要旨。就其形式、内容而言,实为当代之佛教概论。八门六十品如下:第一门,标题为‘首标大觉先容,俯为众生作则’,有八品十三则。第二门,标题为‘辨教门究竟,庶使学者知归’,有六品二十则。第三门,标题为‘果于此道可入,岂离自己本来’,有三品六十三则。第四门,标题为‘良由善恶二途,故使升沈六道’,有十六品四一九则。第五门,标题为‘天堂延以少欢,地狱待其剧苦’,有八品九十七则。第六门,标题为‘欲超三界轮回,是假三乘修证’,有六品一五三则。第七门,标题为‘功成果登正觉,相好妙用神通’,有四品四十八则。第八门,标题为‘四十九年苦口,末后一切收功’,有九品三五九则。又于各品之中,复分若干节,各节之初,均以七言二句之偈示其梗概,并列记经中重要文句,其终则注明所录经论之出处,如大藏经卷次、函次。撰者所用之大藏经为北宋东禅等觉院板大藏经。[明史卷九十八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五、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Bodhisattva -gocaropa^ya-vis!aya-vikurvan!a-nirdes/a 。凡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又作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大萨遮尼干子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内容叙述尼干子外道论师大萨遮(梵Maha^satya )应文殊菩萨之发问,而宣说大乘深妙之法,佛深加赞可,并为之授记。共分十二品:(一)序品,(二)问疑品,(三)一乘品,(四)诣严炽王品,(五)王论品,(六)请食品,(七)问罪过品,(八)如来无过功德品,(九)诣如来品,(十)说法品,(十一)授记品,(十二)信功德品。全经旨要大抵可分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世间方面,揭示王道之意义、治国之要术,并举出世间种种罪过以为警诫;出世间方面,宣说菩萨所修法门、如来所有功德,及‘唯佛一乘’、‘佛性普遍’、‘法身常寂’之理。本经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之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为同本异译。[法经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四]
大斋会 [佛学大词典]
指广设斋食以供养僧众及诸佛、菩萨、人、天、神、鬼等之大法会。又作无遮会、大会斋、大施会。上至佛、菩萨,下至地狱、饿鬼、畜生等,乃至于人中,不分贤愚、凡圣、上下、道俗等,皆须以财、法二施,平等供养。
大键■ [佛学大词典]
又作键■。即应量器内重叠三个小钵之第二鐼。于摩诃僧祇律称为大键■,于十诵律称为键■。[摩诃僧祇律卷三](参阅‘鐼子’6881)
大荐福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安城南之古寺。系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为高宗追福所建立者。初名大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大加营饰,并改为今名。景龙年中加建十五层砖塔,高四十三公尺,与大慈恩寺之大雁塔相对峙,称为小雁塔。景龙、景云年间,义净于本寺翻经院先后译出浴像功德经等二十部八十八卷、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等十二部二十一卷。开元年间,金刚智亦于此译出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各一卷。武宗会昌元年(841),日僧圆仁曾来本寺,并登佛牙楼供养佛牙。由于明嘉靖年间两度大地震,雁塔最上二层损毁,今仅余十三层。[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开元释教录卷九、旧唐书本纪第七、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圆仁)]
大总相法门 [佛学大词典]
指真如之实体。真如广大,含涵一切,故称之大;总体一味平等,无差别之相,故称总相;为修行者之轨范,故称之法;观智通游,故称之门。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六上):‘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大禅佛 [佛学大词典]
(一)指优秀之禅僧。(二)指仰山之法嗣景通,与归宗智常之法嗣智通。此二禅僧又称为二大禅佛。[祖庭事苑卷二雪窦拈古]
大禅叫悟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大禅,指唐代归宗智常之法嗣智通,又称大禅佛智通。大禅于归宗之会下时,一夜叫道‘我已大悟’,而被归宗认可之故事。景德传灯录卷十(大五一·二八一上):‘在归宗会下时,忽一夜巡堂叫云:“我已大悟也!”(中略)归宗云:“汝见什么道理言大悟?试说似吾看!”师对云:“师姑天然是女人作。”归宗默而异之。’[五灯会元卷四、禅苑蒙求卷上]
大应供 [佛学大词典]
(一)佛之通号。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应供,梵语arhat,音译阿罗诃,通于三乘。故为与声闻、缘觉之应供区别,特称佛乘之应供为大应供。(二)阿弥陀三十七号之一。盖取诸佛之通号,而为弥陀之别号,以弥陀独能满足救济一切众生,使之平等之故。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三涂黑闇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
大随烦恼 [佛学大词典]
梵语kles/a-maha^-bhu^mika^ dharma^h!。又作大烦恼地法。指恒与染污心相应之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二七·二二○中):‘若法一切染污心中可得,名大烦恼地法。’计有六种,即:(一)痴(梵moha ),为暗昧,于一切所知境障如理之解。(二)放逸(梵prama^da ),为纵荡,不勤修各种善法。(三)懈怠(梵kausi^dya ),为懒惰,心不勇悍。(四)不信(梵a^s/raddhya ),为不信因果之理。(五)惛沉(梵stya^na ),为身心钝重,不堪任当。(六)掉举(梵auddhatya ),为躁动,心不静寂。其中痴为六根本烦恼之一,其余五法属枝末之惑。品类足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则列举十种大烦恼地法,即以上述六种,除去惛沉,另加失念、心乱、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等五种;成唯识论卷六则除去‘痴’,另加失念、散乱、不正理,而称为‘八大随惑’。[顺正理论卷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
大随求菩萨 [佛学大词典]
大随求,梵名Maha^ -pratisa^rah! ,音译作摩诃钵罗底萨落。乃观音菩萨之变身。略称随求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此菩萨常随众生之愿求而施予,故称大随求。其形像,身呈深黄色,有八臂,作贡高无畏状。其右第一手持五钴跋折罗,其余三手依次持镑鉾、宝剑、钺斧钩;左手四臂依次持莲华、梵筴、宝幢、索,坐于莲华上。密号与愿金刚。种子为揬(pra)或傆(hu^m!),各代表此尊之众德及大日之分德。其随心真言为:唵(om!)跋罗跋罗(bhara bhara)三跋罗三跋罗(sam!bhara sam!bhara)印捺哩野(inariya)尼戌驮宁(vis/uddhane)吽吽(hum! hum!)噜噜(ruru)左黎(cale)娑缚贺(svaha^)。诵其真言,可息诸灾、灭罪障,一切愿求皆得满足。[瑜伽大教王经卷二、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秘藏记、诸说不同记卷三、胎藏界七集卷上]
大随求陀罗尼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 -pratisa^ravidya-dha^ran!i 。又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罗尼。指消灭一切罪障,破除恶趣,随所求即得福德之陀罗尼。此陀罗尼之字句,诸经所载不同,明本不空译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载列二九○句,宝思惟译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高丽本列二五○句,明本列二五二句。内容可分三段,首段揭示归命诸佛菩萨与三宝之理,次段叙说随求菩萨拔济一切众生所有罪障、恐怖、疾病,而令身心安乐、所求圆满。末段宣示受持此陀罗尼者可得诸天、龙、神等之守护,与一切如来之护念。关于其灵验,据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所载,迦毗罗大城中,罗侯罗童子仍于其母耶输陀罗胎内时,母曾投火坑;时,罗侯罗以忆念此陀罗尼故,火坑顿成莲华池。又摩伽陀国王施愿手无子,以此陀罗尼书带于其夫人颈下而终偿宿愿。此外,于随求菩萨感应传卷三,更载有各种有关之灵验,要之,听闻、受持读诵、书写、传布大随求陀罗尼,可得:火不能烧、毒不能中、降伏邻敌、破无间狱、除龙鱼难、产生安乐、免除王难等诸种功德。[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大醒 [佛学大词典]
(1900~1952)江苏东台人,俗姓袁。法名机警。晚年别署随缘,太虚大师赐号‘大醒’,因以字行。早年毕业于东台师范学校。读憨山梦游集,顿起出世之志,因从扬州天宁寺让之和尚出家,时年二十五。同年夏天,太虚大师讲维摩经于光孝寺,师始厕讲席,秋,入武昌佛学院,专究内典。民国十七年(1928),应太虚之命,至厦门南普陀寺,任监院,主持闽南佛学院。时革命初奠,佛教危机弥深,而教内犹多因循,师乃创办现代僧伽月刊(后改名现代佛教),为我国佛教有健全舆论之始。二十一年,随太虚离厦门。翌年,小住潮汕。冬,还武昌佛学院,主编海潮音,鼓吹人间佛教。二十四年,赴日考察佛教教育,备受欢迎,翌年返国,住持淮阴觉津寺,创办觉津佛学院、觉津月刊,主持七县僧众救护训练,讲学于感化院。会抗战军兴,师乃退而自修。后尝住持高邮善因寺,时值战乱,随缘而已,故师晚年自署‘随缘老人’。抗战胜利后,出任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秘书长。三十五年秋,继太虚大师住持奉化雪窦寺。三十七年,复主编海潮音,嗣以战火南侵,携海潮音来台复刊,兼任善导寺导师。三十九年,移住新竹香山。四十年,发起主办台湾佛教讲习会于新竹灵隐寺。冬,以脑溢血卧疾,缠绵及载,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示寂,世寿五十三。著有地藏本愿经讲要、八指头陀评传、日本佛教视察记、口业集、空过日记等,海潮音社辑为大醒法师遗著行世。[大醒法师行状(印顺)、大醒法师遗著]
大辨功德娑怛那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大辨功德天、大德天女。二十八部众之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系帝释天之女,多闻天之妃。其形像,左手把紫绀色如意珠,右手持金刚剑。真言为:唵摩诃具陵吉利他曳娑婆诃。[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像图汇卷四]
大卫斯 [佛学大词典]
(Davids, Thomas William Rhys; 1843~1922)英国佛教学者。又常译为瑞斯戴维斯。一八八三年以来任伦敦大学教授,讲授巴利语。复执教于曼彻斯特(Manchester)大学,讲授比较宗教学(1904~1915)。一八八二年设立巴利语圣典协会(Pali Text Society),组织和推动欧美佛学研究,刊行巴利文佛典与注释之绝大部分。晚年,又与史惕德(W. Stede)合著巴利英文辞典(Pali-English Dictionary),予研究者莫大之便利。此外,另著有佛教(Buddhism, 1877)、本生经(Buddhist Birth Stories, 1880)、弥兰王问经(The Questions ofKing Milinda, 1890)等书。大卫斯夫人卡珞琳(Caroline AugustaDavids)亦为佛教学者,自一八九四年结婚以来任曼彻斯特之维多利亚大学及伦敦大学东方研究学院讲师,讲授印度哲学、佛教学等。又从事巴利语圣典之英译,及原始佛教、阿毗达磨之研究。除襄助其夫外,亦著有佛教(Buddhism, 1912)、早期佛教之礼赞(Psalms of the Early Buddhists, 2 vols., 1909~1913)、佛教心理学(Buddhist Psychology,1914)、佛教之根本教义(What wasthe Original Gospel in Buddhism? 1938)等书。
大兴善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陕西西安市南二点五公里处。又称兴善寺。隋文帝于长安东南兴建新城(大兴城),于遵善坊左侧建立本寺,初称遵善寺。其寺领之宏大、堂塔之雄壮,堪称隋唐以来长安第一。其时,四方学僧云集,寺运殷盛。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住此传授密宗。唐中宗神龙、景龙年间(705~709),一度称为酆国寺。据传号称开元三大士之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亦曾驻此译出密宗经典。本寺为当时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天宝十五年(756)五月,不空在此举行息灾咒法,并设一灌顶道场与戒坛,此后遂与青龙寺并称为密教之中心道场。日僧圆仁、圆珍等人即于本寺受传密教。会昌法难后一度荒废,至明代再度兴起。清代时由于回教徒之掠夺,再度受毁。寺域内有唐建中元年(780)所立之不空三藏碑。[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开元释教录卷七、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大兴国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陕西大荔县之古寺。隋文帝大兴佛法时,曾命四十五州各置大兴国寺,本寺即其一,亦为文帝出生之地。东魏大统七年(541),文帝生,托神尼智仙抚养,住于般若尼寺。十三岁始还家,时值北周排佛之潮,及至隋起,帝由山东入,及登天子位,乃重兴佛教,继于各地造大兴国寺,并重建般若尼寺。仁寿二年(602),帝及后同感得舍利,遂于州郡之大刹内营塔百余所,塔下必置神尼之像。本寺背城临水,殿塔廊庑,极尽庄严,隋末唐初,法祥、道宗曾于此弘法。
大兴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海南郡。号头轮山。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原名大芚寺。创建于百济久尔辛王七年(426),八十余年后,善行头陀重建之。李朝宣祖三十年(1596),一度毁于兵火,六年后重修,此后为西山派之宗门重镇。寺内珍藏西山大师清虚休静之衣钵。盖休静继承碧松智严、芙蓉灵观等之法灯,主张‘教禅兼修’,乃渐统一高丽朝以来教禅两宗对立之势,门风甚盛,弟子千余人,上堂高足七十余人。休静示寂之后,门人松云惟政、鞭羊彦机、逍遥太能、静观一禅等各开一派,另又衍出青梅派、中观派、虚闲派等,门庭盛极一时,堪称为李朝佛教划时代之时期,直至今日,韩国佛教僧徒之中大部皆属西山派。于本寺之西山派,历代亦宗师辈出,大弘宗风。今有大雄殿、十王殿、罗汉殿、千佛殿、枕溪楼、驾虚楼、大香楼、洗尘堂、白雪堂、禅堂、念佛堂、寺务司局、接宾寮等,山内并有清神、挽日等十二庵,山外有道岬、美黄等三十二末寺。[朝鲜寺刹史料卷上、朝鲜佛教通史、李朝佛教]
大灯国师语录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又作大灯语录、大灯录。日本临济宗僧宗峰妙超(1282~1337)撰,性智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卷上、卷中辑录有大德寺语录、崇福寺语录、颂古、拈古、大灯国师行状等,卷下题名‘特赐兴禅大灯国师参详语要’二篇,内容包括雪窦语录中事、举古、勘辨、后录、雪峰和尚塔铭并序等。
大灯三转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大灯即日本宗峰妙超。宗门葛藤集卷下:‘大灯国师示众云:“朝结眉,夕交肩,我何似生?露柱终日往来,我因甚么不动?若透得这两转语,一生参学事毕矣!三段不同,收归上科。”’转语之‘转’,意指转身、拨转、转机等,此处指转动学人之心机。‘结眉交肩’指朝夕生活之状况。此则公案中,大灯禅师所欲表示者,即学人每日早上亲自前来问安,晚上又来告辞,对此应如何对付呢?露柱终日往来而自己何以不动?故知此公案之转语乃在‘究竟为何’。透过此一转语,颠倒向来主客关系之立场,而观察佛法之真实。
大机 [佛学大词典]
(一)又作大根机、大机根。指大乘之机根。即受持大乘法,信念坚固,以修行力可至菩萨乘之机类。(二)禅林用语。又作大机用、大机大用。意指具有极大之作用。与‘格外玄机’同义。然若将‘大机大用’一词析为大机、大用,则二者之意义有别,大机明示宗旨之境界,大用则是接化学人之方法。[人天眼目卷二、百丈语录]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其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香山中率诸眷属来诣佛所,自调琴瑟,出微妙音声,说法席上之大众,除不退转之菩萨外,余如大迦叶等皆悉起舞,无法自制。此段叙述,旨在说明虽了见四圣谛、证得八解脱之圣者,亦须起无上正真道心,方能达于泰然不动之不退转境地。其下又记载紧那罗王提出‘宝住三昧’之问题,佛遂以‘八十种法’答之。其后,佛应王之请,与诸佛菩萨共往香山,接受七夜之供养,其间并为大众解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十二法,及助长菩提、女身转男身等法。其终,佛并为紧那罗王记别,谓其未来当为功德王光明如来。本经于佛教史上之地位甚为重要,系以般若空之思想,说明大乘菩萨之修行。[历代三宝纪卷八、大唐内典录卷三、译经图纪卷三、开元释教录卷四、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六]
大树紧那罗王 [佛学大词典]
梵名Druma -kim!nara-ra^ja 。为音乐天之天子,四紧那罗王之一。居于喜马拉雅山马纳沙湖(梵Ma^nasa )北岸之香醉山(香山)。据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载,此王曾率领无数之紧那罗众、乾闼婆众、天众、摩侯罗伽众等,下山诣佛所,并于佛前弹琉璃琴。彼时,佛前大众,除不退转之菩萨外,余者皆听闻琴音而不能自制,悉如小儿之举身舞动。其后,佛为王说法,并为之记别。[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卷十一](参阅‘紧那罗’5895)
大晓实彻 [佛学大词典]
(1685~1757)清代临济宗僧。江苏崇明人,俗姓陈。月潭明达之法嗣。初居终南山之忆洞山,一日参云门公案,见电光而彻证。历住金山(江苏丹徒县)江天寺、常州(江苏武进县)天宁寺等名刹。清高宗南巡时(1757)尝赐予紫衣。其门人天涛际云继承江天寺、纳川际海继承天宁寺。其法系至近代仍存。
大导师 [佛学大词典]
(一)巴利语maha^na^yaka。音译为摩诃那耶迦。佛菩萨之德号。以其能引导众生超越生死之险难,故称大导师。[无量义经、维摩经佛国品](二)禅林中,能引导人天而创立宗派者,亦称大导师。又对胁导师而言,本导师亦称大导师,例如三佛事中,对奠茶、奠汤师而言,秉炬师(秉拂师)即大导师。(三)锡兰等国各派佛教僧侣领袖之称谓,管理本教派之全国僧务。
大坛 [佛学大词典]
为密教道场中心之本坛。即选择与悉地相应之地,开掘、除去秽物,埋置五宝、五药、五谷、五香等,其上再覆以净土造坛,称为大坛,亦即本尊坛。又相对于正觉坛(小坛)而言,两部大曼荼罗之供养坛亦称大坛。此外,相对于护摩坛、圣天坛等,而特指本尊坛为大坛。坛通常又有土坛、木坛两种。土坛又分为七日作业坛与一日事业之水坛两种。于印度,一般多用土坛,诸经轨中详载其造坛之法,而木坛之记载仅见于善无畏所译之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日经疏卷六、法曼荼罗略诠](参阅‘修法坛’4045、‘华形坛’5231、‘护摩坛’6872)
大轮金刚菩萨 [佛学大词典]
大轮金刚,梵名Maha^ -cakra-vajra 。或谓即持金刚利菩萨。为列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七位之菩萨。密号般若金刚,种子为傆(hu^m!),三昧耶形为三钴。其形像,全身呈白肉色,眼稍上视,右手屈臂,开肘仰掌,屈食、中、无名三指,系持数珠,左手屈臂,持三钴杵置于胸前,左脚立膝,坐白莲华座。此尊不见载于大日经及其疏或阿阇梨所传曼荼罗,玄法寺仪轨卷二、青龙寺仪轨卷中亦仅有持金刚利菩萨,而未载此尊之名。[胎藏界曼荼罗尊位现图抄私卷二、胎藏界七集卷上、胎藏界曼荼罗钞、诸说不同记卷四]
大轮明王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 -cakra 。又作大轮金刚。乃菩萨示现之忿怒身,即以消除一切业障、越法,以清净圆满戒品为本誓之明王。为密教八大明王之一。据大妙金刚经载,其形像遍身黄色,放大火,右手持八辐金刚轮,左手持一独股之金刚杵,种子为傆(hu^m!),三昧耶形为轮。坐莲华座。其真言为:唵(om!)缚日罗(vajra,金刚)作讫罗(cakra,轮)吽(hu^m!,种子)。[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参阅‘八大明王’272)
大贤 [佛学大词典]
韩国名僧。又称太贤。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其确实活跃时间在新罗景德王时代(742~764)。主要著述有:成唯识论学记、瑜伽纂要、唯识决择、菩萨戒本宗要、梵网经古迹记等。师于唯识、华严、戒律三学均有极深之造诣。于唯识学宗圆测、慈恩、道证,于华严学宗元晓、法藏,于戒律学宗义寂、胜庄。师始治华严,后攻唯识,皆能通达无碍。新罗佛教界深受元晓之影响,而元晓之后进学者,则又承大贤之学;中国学者,亦多称之。所著‘梵网经古迹记’,影响及于日本平安时代之唯识学者善珠(724~797)。善珠所著‘梵网经略疏’,其体系即依据大贤之‘梵网经古迹记’而成。景德王天宝十二年(753)发生大旱,大贤奉诏入宫讲‘金光明经’祈雨,涸井忽涌泉,高达二十二公尺,因名该井为‘金光井’。曾受国王召请,后隐栖深山以终。大贤信仰弥勒菩萨,常绕弥勒菩萨圆塔经行,据闻当大贤绕塔时,弥勒菩萨之脸常随着大贤而转。[朝鲜佛教の寺と历史]
大论十种戒 [佛学大词典]
大论即大智度论,其所载十种戒,称为大论十种戒。即:(一)不缺戒,谓修行之人毁犯净戒,如器已缺,无所堪用,若能恒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戒。(二)不破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若能护持不犯,无有破损,称为不破戒。(三)不穿戒,谓修行之人毁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若能护持无毁,称为不穿戒。(四)不杂戒,谓修行之人,或毁定共戒,念破戒事,称为‘杂’;若能护持不毁,欲念不起,称为不杂戒。(五)随道戒,谓声闻初果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称为随道戒。(六)无著戒,谓二乘之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称为无著戒。(七)自在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得自在无碍,称为自在戒。(八)智所赞戒,谓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称为智所赞戒。(九)随定戒,谓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导利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称为随定戒。(十)具足戒,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称为具足戒。
大乐大贪染 [佛学大词典]
密教金刚萨埵之内证法。金刚萨埵离世间杂染之欲乐,而乐于贪染色、香等之实相,故称大乐大贪染。即理趣经所说十七清净法门。盖一切诸法虽有种种差别,惟自性乃绝待清净,故若证悟此自性清净之理,离差别之妄执,则自他即共受永劫真实之大乐,此乃金刚萨埵之内证。又金刚萨埵以此大乐法门而别于世间之小贪小欲。[理趣释卷上]
大楼炭经 [佛学大词典]
略称楼炭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载须弥四洲之相状、世界之成立及其破坏时期等。本经有四部同本异译,其名称及内容如次:(一)大楼炭经,六卷十三品(西晋法立、法炬共译):(1)阎浮利品,(2)郁单曰品,(3)转轮王品,(4)泥梨品, (5)阿须伦品,(6)龙鸟品,(7)高善士品,(8)四天王品,(9)忉利天品,(10)战斗品,(11)小劫品,(12)灾变品,(13)天地成品。(二)起世因本经,十卷十二品(隋代达摩笈多译):(1)阎浮洲品,(2)郁多罗究留洲品,(3)转轮王品,(4)地狱品,(5)诸龙金翅鸟品,(6)阿修罗品,(7)四天王品,(8)三十三天品,(9)战斗品,(10)劫住品,(11)住世品,(12)最胜品。(三)起世经,十卷十二品(隋代阇那崛多译):(1)阎浮洲品,(2)郁单越洲品,(3)转轮圣王品,(4)地狱品,(5)诸龙金翅鸟品,(6)阿修罗品,(7)四天王品,(8)三十三天品,(9) 战斗品,(10)劫住品,(11)世住品,(12)最胜品。(四)长阿含卷十八以下五卷(东晋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1)阎浮提洲品,(2)郁单曰品,(3)转轮圣王品,(4)地狱品,(5)龙鸟品,(6)阿须伦品,(7)四天王品,(8)忉利天品,(9)三灾品,(10)战斗品,(11)三中劫品,(12)世本缘品。[开元释教录卷七、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十卷。略称大慧语录。南宋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语,雪峰蕴闻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分为语录(卷一─九)、颂古(卷十)、偈颂(卷十一)、赞佛祖(卷十二)、普说(卷十三─十八)、法语(卷十九─二十四)、书(卷二十五─三十)等七部。本语录之异本中,大慧普觉禅师书系由黄文昌重编(此为语录中之部分),略称大慧书,以书信体答门下缙绅居士所问,藉之说示宗门要旨,计收五十三篇书信。[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阅藏知津卷四十二]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南宋慧然、蕴闻、道先等编。略称大慧普说。乃编录大慧普觉禅师宗杲普说宋代诸禅匠之宗旨而成。首卷载诸人之问话,二至四卷详记临济禅风,末附汤丞相请大慧禅师升座疏语及大慧普觉禅师法语,第五卷系净智居士黄文昌重编。此书刊行于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即宗杲示寂后二十七年,为研究临济禅机之绝佳资料。
大慧派 [佛学大词典]
为我国禅宗临济宗杨岐派之一支,开祖为大慧宗杲(1089~1163)。宗杲自杨岐派第三世之圜悟克勤得法之后,初住江西云居山。南宋绍兴七年(1137),入住径山能仁寺,云衲来集者常逾数千,又着正法眼藏六卷等,大倡‘看话禅’,此一法脉即称大慧派。与圜悟之另一弟子虎丘绍隆所开创之‘虎丘派’相对称。嗣法者有拙庵德光、卍庵道颜、懒安鼎云等九十余人,其中,以拙庵之法系最繁兴,门下有妙玄之善、北涧居简、浙翁如琰等,日本达磨宗之祖大日能忍亦受拙庵之印可而返日弘法。元大德年间,成宗尝归依妙玄之善法孙元叟行端,并赐号‘慧文正辩禅师’,后住径山,阐扬大慧宗风。门下英才颇多,其中,楚石梵琦历住福臻、永祚、本觉诸大寺,主张‘教禅一如’,文宗赐号‘佛日慧辩禅师’。北涧居简之下有物初大观、晦机元熙、笑隐大訢等,日本天祐思顺即传大慧派北涧居简之法。又佛祖历代通载(念常)、释氏稽古略(觉岸)、五灯会元(普济)等,亦均为此派门人之钜着。[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五灯会元卷十九、禅宗正脉卷十九、续传灯录卷二十七]
大慧宗杲 [佛学大词典]
(1089~1163)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字昙晦,号妙喜,又号云门。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十七岁,出家于东山慧云寺之慧齐门下,翌年受具足戒。先后参访洞山微、湛堂文准、圜悟克勤等师。宣和年间,与圜悟克勤住东京(开封),大悟后,乃嗣圜悟之法,圜悟并以所著‘临济正宗记’付嘱之。未几,令师分座说法,由是丛林归重,名振京师。靖康元年(1126),丞相吕舜徒奏赐紫衣,并得‘佛日大师’之赐号。绍兴七年(1137),应丞相张浚之请,住持径山能仁寺,诸方缁素云集,宗风大振。绍兴十一年,侍郎张九成至能仁寺从师习禅,偶论议朝政;其时秦桧当道,力谋与金人议和,张九成则为朝中之主战派。秦桧大权在握,竭力斩除异己,师亦不得幸免,于十一年五月褫夺衣牒,流放衡州(今湖南衡阳),其间集录古尊宿之机语及与门徒间商量讨论之语录公案,辑成‘正法眼藏’六卷。绍兴二十年,更贬迁至梅州(今广东梅州),其地瘴疠物瘠,师徒百余人毙命者过半,然师犹以常道自处,怡然化度当地居民。绍兴二十五年遇赦,翌年复僧服。二十八年,奉敕住径山,道俗慕归如旧,时有‘径山宗杲’之称。师辩才纵横,平日致力鼓吹公案禅法,其禅法被称为‘看话禅’(即以考察公案、话头而求开悟之禅法),此与宏智正觉之‘默照禅’相辉映。晚年,住径山,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孝宗归依之,并赐号‘大慧禅师’。隆兴元年八月微恙,十日亲书遗奏,又书遗偈,掷笔委然而入寂,世寿七十五,法腊五十八。谥号‘普觉禅师’。遗有大慧语录、正法眼藏、大慧武库等书。嗣法弟子九十余人,较著名者有思岳、德光、悟本、道颜等。[明高僧传卷五、大慧年谱、嘉泰普灯录卷十五、联灯会要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九]
大慧 [佛学大词典]
(一)谓佛陀之大智慧。(二)为梵语maha^prajn~a^ 之意译,音译摩诃般若。[三论玄义卷六上](参阅‘摩诃般若’6080)(三)菩萨名,梵名Maha^mati ,音译作摩诃摩底,于楞伽经会上,为一会之上首。(四)(677~744)为唐代南岳怀让之谥号。故后世又称怀让为大慧禅师。(参阅‘南岳怀让’3755)(五)(1089~1163)南宋禅僧,名宗杲。(参阅‘大慧宗杲’881)(六)(1564~1636)明代法相宗学僧。又称大惠。(参阅‘大惠’858)
大庆喜心 [佛学大词典]
指净土行者由于弥陀以大悲摄取而产生之大欢喜心。即深信弥陀之摄取一切众生,凡愿往生者,纵业未了,亦得蒙佛接引;此一真实信心,相续不断,生大欢喜心,故称大庆喜心。
大德寺 [佛学大词典]
为日本京都佛教名胜之一。山号龙宝山。乃日本临济宗大德寺派之大本山。正中元年(1324),宗峰妙超(大灯国师)所创。自后醍醐天皇赐予‘本朝无双禅苑’之号后,遂被推为五山之一。足利义满许之为十刹之一。数次遭遇大火。应仁之乱后,一休宗纯入住该寺,由于豪商大力接助,遂得再兴。然开祖时之纯粹禅风,至今已渐趋式微,而以茶道闻名于世。此处伽蓝大多为桃山、江户初期之建筑。由于有力檀护之布施,茶道甚盛,遗留至今之茶室、茶庭甚多,另藏有室町末期王公贵族所珍藏之宋画。法堂、佛殿、钟楼、库里、方丈等并列。唐门是‘聚乐第’之遗构,为华丽之桃山建筑。方丈之庭园为江户初期之样式。除方丈室之八十四面障壁画外,另有大灯国师像等顶相,及牧溪所画中观音左右猿鹤图、龙虎图、南宋之五百罗汉八十二幅、墨迹、佛画等。
大德 [佛学大词典]
梵语bhadanta,巴利语同。音译婆坛陀。于印度时,为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又比丘中之长老,亦称大德。另于诸部律中,对现前之大众,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于我国,不以‘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为对高僧之敬称。然于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即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弘福译经时,另有证义大德十二人、缀文大德九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等。贞元释教目录卷十六亦举出临坛大德、百座大德、三学大德、讲论大德、义学大德、翻经大德、译语大德等名称。此外,统领僧尼之僧官,亦称大德。据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载,唐朝武德初年,以僧众过繁,乃置十大德以纲维法务;大宋僧史略卷下德号条亦列出临坛大德、引驾大德等名称。然至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对有德有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称之;或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而成为佛教界一般性之礼称。[别译杂阿含经卷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九、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六、释氏要览卷上]
大蒙山施食 [佛学大词典]
蒙山施食,旨在利济孤魂。蒙山,位于今四川名山县。宋时有不动上师,人称甘露大师,居于四川蒙山,曾为普济幽灵,集瑜伽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佛门必备课诵仪轨。及至近代,有兴慈大师力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施放大蒙山施食时,中间置一法坛,上供佛像,中置香花时果、香炉烛台,备白米清水各一杯,并请大僧主坛说法;法坛对面设一孤魂台,供十方法界六道群灵之位,于起香后,以黄布或绳围至法坛前,令诸鬼神于此礼拜,闻法受食,使无所障碍,得大利益,施放大蒙山施食之时,以戊亥二时为宜,一般施放蒙山亦于晚殿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