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大纲 [佛学大词典]
即根本要义。法门之大义,譬如网之大纲;委细之教义,则譬如网之细目。法华玄义卷十(大三三·八○○中):‘唯论如来设教大纲,不委微细纲目。’
大精进菩萨 [佛学大词典]
大精进,梵名S/auraya ,音译输罗野。又称勇猛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降三世羯磨会等各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第二位之菩萨。密号不退金刚,种子为晵(s/u)或朜(vi),晵有本性寂静之义,即涅槃寂静之貌,朜有如来言说精进坚固之义。三昧耶形为独钴戟或一钴杖,表示勇猛精进,犹如独钴戟之能贯彻。其真言为:唵(om!)秫罗野(s/u^ra^ya ,勇猛)尾(vi,种子)娑缚贺(sva^ha^)。其形像,身呈肉色,左手作拳,置于腰际,右手执独钴戟,趺坐莲华座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拏罗品、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下]
大种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ha^bhu^ta。指构成色法之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大(梵pr!thivi^ -dha^tuh! )、水大(梵ab -dha^tuh! )、火大(梵tejo -dha^tuh! )、风大(梵va^yu -dha^tuh! )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四大种、四大、四界。分别可称地种乃至风种,地大种乃至风大种,或地界乃至风界等。据俱舍论卷一载,地大有坚性(梵khakkhat!atvam! ),水大有湿性(梵dravatvam! ),火大有暖性(梵us!n!atvam! ),风大有动性(梵laghu -samudi^ran!atvam! )。又就四大之作用而言,地大有保持不使坠落之作用,水大有摄集不使散溢之作用,火大有使物成熟而免于坏烂之作用,风大有增盛流引、上下纵横生长之作用。[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一二七](参阅‘四大’1649)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唐代慧立撰,彦悰增补。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全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略称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三藏法师传、慈恩传。本书为唐代玄奘大师之传记,初系慧立撰述,原为五卷,其后彦悰增补为十卷。前五卷记载玄奘出生、西域求法之事迹;后五卷则载玄奘归国后之译经事业。其中有关西域之国名、游历之行程、西域各国及印度之风土等,均详实记载,乃研究玄奘生平行迹及唐代长安文化之珍贵文献。本书前五卷,英国学者比尔(S. Beal)于一八八五年翻译,题为 "The Life of Hiuen Tsiang"并出版之,此外并有法国学者朱利安(S. Julien)之法译全本。[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佛典疏钞目录卷下]
大慈恩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西安城南之古寺。又称慈恩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治(高宗)为报其母文德皇后之慈恩,故于进昌无漏寺(一说净觉寺)之旧址营筑该寺。寺分十余院,一千余间,庄严雄丽。寺成,太子亲幸,拜佛像幡华,敕度三百僧,别请五十大德,迎玄奘为上座。且于寺之西北,筑造翻经院,安置玄奘所携回之经像舍利等。后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请来梵筴,因玄奘担忧经像遭火难、散佚,帝乃令采西域之制,建大雁塔(五层砖塔),安置梵筴等。玄奘所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太宗亲制‘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子亦亲撰序记,各镌之于石碑。永徽四年(653),由中书令褚遂良书此两碑文,亦各刻之,置于塔南之后壁。玄奘一生译经事业大半完成于斯,先后译有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佛地经论、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乘广百论释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等多部。显庆元年(656),玄奘奏请建立大慈恩寺碑,帝乃亲制其文,赐之与寺,仍奉迎于芳林门。三年,西明寺新成,玄奘奉敕移住。麟德元年(664),玄奘示寂于玉华宫,门人遵其遗命,将其柩迁往翻经院,并葬于浐东白鹿原。后有义福继至,住二十余年而入寂。德宗时,北印度三藏牟尼室利来此译经,其后示寂于此。后历经数代灾变,本寺之故址仅存者唯大雁塔,至清康熙年间重加整修,以迄于今。[释氏六帖卷二十一、开元释教录卷八、旧唐书本纪第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五○五]
大慈法王 [佛学大词典]
(1354~1435)西藏名Byams-chen chos-rje ,音译甲卿曲吉、江卿曲吉。为明成祖所赐之封号。名为释迦智(藏S/a^kya-ye-s/es ),乃宗喀巴之门弟。藏州(藏Gtsan% )根塘(藏Gun%-than% )人。自幼即善记忆,入佛门后修苦行以正身口意。复受教于诸多善知识,以修习诸学。皈依宗喀巴后,勤习根本中论、四百观论、菩提道次第论、秘密集五次第论(梵Guhyasama^ja -pan~cakrama ),益加充满悲心,谨行戒律,通晓秘密道。其时明成祖耳闻宗喀巴之美名,乃欲招请之。宗喀巴再三固辞,而派遣释迦智前往。永乐十二年(1414),释迦智取道成都至北京,奉命住法渊寺,举行四秘密部之曼荼罗成就供养。成祖虔信之,且赐予大国师之称号及黑金印玺。入明后凡两年间,法王巡锡五台山等地,其后归返藏土,听闻宗喀巴讲说注释明灯、五次第导论、时轮广注无垢光明、六瑜伽、胜乐根本怛特罗等。其后奉宗喀巴之命,先后建立下部秘密学部(藏Rgyudsmad grva-tshan% )及色拉寺之大乘院(藏Theg-chen-glin%, 1419),色拉寺内安置携自我国之十六罗汉像及印度经律典籍等。永乐十九年,再次蒙成祖招请,住北京。未几,帝薨,法王主持葬礼,举行四秘密之曼荼罗成就供养。一四二六年宣宗即位,亦笃信皈依之。法王复于我国建立寺院,修筑古寺,弘法布教。明宣德十年示寂,享年八十二。于荼毗时,传闻有诸多不可思议之征兆出现。[蒙古佛教史、西藏佛教研究]
大慈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四川成都。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创建于唐代,玄宗赐额‘大圣慈寺’。多次毁于兵火,今所存者为清代之建筑。
大慈大悲 [佛学大词典]
指佛菩萨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心而言。即广大无边之慈悲。慈悲二字,本即含有‘摄受众生,拔苦与乐’之义,佛菩萨住于利他之心,拔除众生无边之苦,而予以喜乐。尤以佛更以无缘之大悲心而度化众生,故‘大慈大悲’一般多用于佛之慈悲。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以‘大慈’为‘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为‘拔一切众生苦’。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六中):‘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佛地论卷五](参阅‘慈悲’5805)
大梦 [佛学大词典]
比喻生死之境界。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中):‘长寝大梦,莫知悕出。’
大僧正 [佛学大词典]
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命光宅寺之法云为大僧正,为此阶位之最早设置者。日本在天平十七年(745)始授行基任大僧正,为该国设此阶位之始。(参阅‘僧纲’5747)
大僧 [佛学大词典]
沙弥仅受持十戒,称为小僧;相对者,受持具足戒之比丘,则称为大僧。又日僧最澄于显戒论卷中‘开显大乘大僧篇’与‘开显授大乘戒为大僧篇’中亦举出大僧之名,且谓其乃大小乘之通称。
大鼓 [佛学大词典]
梵语dundubhi。法器之一。又称太鼓。即诵经、梵呗时所用乐器之一。印度自古即用之,有部目得迦卷八载,佛陀曾于逝多林为六大城比丘说法,击大鼓以集众。我国古代亦用于仪式、舞乐、军阵等。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或设鼓楼而悬击之,或悬于佛堂一隅,以报法会之起作。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所载,禅林依大鼓之用法,分为法鼓、茶鼓、斋鼓、浴鼓、更鼓等数种,其敲击之法与敲击之数各有不同。其中,法鼓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等击之,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三下,皆当缓击;茶鼓于祖忌献茶汤时长击一通,由侍司主之;斋鼓悬于库司前,斋时击三通;更鼓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通,余随更次击之;浴鼓于浴时击四通,由知浴主之。日本则以太鼓、钲鼓、羯鼓为佛前奏乐之三鼓,又舞乐时用大太鼓,读经时用经太鼓,日莲宗唱题之际则用皮制之团扇太鼓。[文殊师利问经卷上、隋书音乐志第九、第十、禅林象器笺呗器门、歌舞品目卷三]
大顿悟师 [佛学大词典]
指东晋僧道生(355~434)。因道生发表顿悟成佛说,引起佛教界长期之论诤。其后,产生大顿悟义与小顿悟义之别,对后世禅宗、华严宗之影响极大。其主张小顿悟义者,人称‘小顿悟师’,有僧肇、支遁、真安埵、邪通、慧远、道安等。[法华经疏卷一、二谛义卷下、肇论疏卷上(惠达)、三论游意义、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卷十五]
大圣寺塔 [佛学大词典]
位于江西信丰县城内孝义坊祝圣寺后。因于塔上发现木雕像铭文‘大圣寺’而得名。此塔高约五十公尺,共九级六面。三面有真门,其余相间之三面则隐出假门。门上有平座及腰檐。底层檐脊之上为第二层平座,底层内空,平座内形成一暗层,故为十八层。塔身以青砖砌成。据信丰县志所载,不知此塔始建年月,然砖石间记有‘杨贯重修’及三国赤乌年号等文字。赣州府志亦载,宝塔寺初为延福寺,今更名祝圣寺,殿后宝塔相传系吴大帝赤乌年造。此塔气势雄伟,颇具历史研究及建筑艺术价值。
大圣世尊 [佛学大词典]
为佛之尊号。佛为圣中之极、举世之尊。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众中而宣是言。’
大圣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
大义渡 [佛学大词典]
指黄檗希运禅师为母引导之故事。黄檗,闽人,幼年出家,其母哀念而失明。黄檗参礼百丈,得悟后归省,母子虽相见,然互不相识。乡人告之,其母恍然追至福清渡畔,不幸跌溺。黄檗隔岸见之,不禁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是妄语,诸佛妄语!’乃投炬入河,为母引导。自此,福清渡又改名为大义渡,而此一典故又称黄檗引导。
大义 [佛学大词典]
(745~818)唐代僧。衢州(浙江)须江人,俗姓徐。二十岁出家,受具足戒。参谒洪州马祖道一,嗣其法。后住于鹅湖山,故称鹅湖大义。曾为德宗、顺宗说法。宪宗时,尝诏入内,于麟德殿论议,对答四谛禅道,众法师皆杜口心服。师并举(卍续一三八·五五上)‘顺宗问尸利禅师:“大地众生如何得见性成佛?”利曰:“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一事,而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中月如何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由是益重禅宗。元和十三年示寂,寿七十四。敕谥‘慧觉大师’。[五灯会元卷三、释氏稽古略卷三]
大经 [佛学大词典]
各宗派所指之大经各异,于天台宗,多指大涅槃经;于净土宗,乃指大无量寿经,对此而言,小无量寿经(即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一卷)则称小经;于密教,则多指大日经及金刚顶经两经。
大爱道比丘尼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 -praja^pati^-bhiks!un!i^-su^tra 。凡二卷。译于北凉,译者不详。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爱道受戒经、大爱道经。内容叙述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佛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时,姨母大爱道请求出家、受持佛之法律,佛不许,阿难以姨母对佛有养育之恩,多次代为恳请,佛遂听许之,为说比丘尼种种戒律。盖大爱道依阿难之斡旋,得出家受八敬、十戒等法,于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中本起经卷下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四分律卷四十八、五分律卷二十九等均广说之,本经或即根据此等所说加以敷陈而成。开元释教录将本经编为北凉失译经。[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法经录卷五、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八]
大愚三拳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又作临济大悟。大愚指唐代之高安大愚禅师,三拳指临济义玄击打大愚肋下三拳。此公案为临济义玄大悟之因缘故事。临济初于黄檗希运座下,三次问法,其声未绝,黄檗便打。其后临济辞离黄檗,经黄檗指引,往见高安大愚,恳切问以(卍续一三八·一九四下)‘不知某甲有过无过?’而致三次被打。大愚谓:‘“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师于言下大悟,乃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愚搊住曰:“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师于大愚肋下筑三拳。’[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章、禅苑蒙求卷上]
大意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大意’为童子之名,系佛陀过去世前身之一。本经内容叙述大意童子欲济助其国之贫,遂入海求宝,闻海底有明珠,欲抒海水而采之。天帝感其精诚,前来助之,海神大恐慌,急忙出珠,大意童子乃得明珠,施与国人。
大意 [佛学大词典]
(一)指经论之大体纲要。即一部经论中,初分大意,谈教起因由及其纲要;次有题号,解释名题;后始入文解释。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四上):‘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法明眼论钞卷上](二)十六开士之一。又作上慧、广慧。系大乘佛教最初之在家菩萨之一,其族姓、事迹今已不详。[大智度论卷七](参阅‘十六开士’392)
大塔 [佛学大词典]
(一)建于释尊成道圣地佛陀伽耶(梵Buddha -gaya^ )之高塔形精舍,为炼瓦所造。约建于阿育王时代,其后,由改信佛教之婆罗门予以扩建。十三、四世纪顷,印度教与回教战争中,回教军队到处破坏佛迹,佛教徒为保护圣迹,乃以土掩塔,直到十九世纪,英国统治印度才重新发现,加以整修。(二)存于中印度山琦之佛塔,约建于西元前二世纪。阿育王时代或系砖造,今所见则是后来加盖于其上者,系以石块砌成,圆顶呈半球形,塔身在一圆形土堆上,塔直径三十六公尺,高十六公尺。(三)又作根本大塔、高野山大塔。位于日本高野山,建于弘仁十年(819),后历经修葺,今所见为一水泥造之多宝塔。(参阅‘根本大塔’4132)
大圆觉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韩国京城庆幸坊之古寺。创建于朝鲜世祖九年(1464)。十一年,建立十三层窣睹婆,内置佛陀分身舍利、新译圆觉经。塔由白色大理石所成,基坛三层雕有各种罗汉神将,第四层以上则刻佛菩萨像及各种刻铭。塔侧有大圆觉寺碑,亦由白色大理石制成,上刻有螭首,系建于朝鲜成宗二年(1471)。碑面文字为金守温撰,成任书,姜希孟篆,碑阴文字为徐居正撰,郑兰宗书。与十三层寺塔同为李朝美术之杰作,惜碑文多已磨灭不可辨识。[大圆觉寺碑铭并序、朝鲜佛教通史、李朝佛教]
大圆镜智 [佛学大词典]
梵语a^dars/a-jn~a^na。即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种佛智,如大圆镜之可映现一切形像,密教称为金刚智。依唯识宗所说,成佛以后,烦恼即转变为智慧。此种智慧可分四种,其第四种(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智,此即大圆镜智。密教将此四智,加上法界体性智,合称五智,即东方阿■佛所成之智。(参阅‘五智’1161)
大圆满法 [佛学大词典]
西藏佛教宁玛派之主要修行方法。宁玛派为修行密宗之主要宗派,其根本教法主张:人之心体,其本质纯洁,远离尘垢,故若能听其自然,随意而往,于空虚明净中将心安于一境,即可成佛。
大势佛 [佛学大词典]
如来之德号。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故称大势佛。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
大势至菩萨 [佛学大词典]
大势至,梵名Maha^ -stha^ma-pra^pta ,音译摩诃娑太摩钵罗钵跢。意译作‘得大势’、‘大精进’。略称势志菩萨、势至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涂,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首楞严经卷五念佛圆通章谓,大势至菩萨于因地时,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故今摄此娑婆世界之念佛众生,归入净土。又依悲华经卷三载,当阿弥陀佛入灭后,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观世音入灭后,则由大势至补处成佛,掌握化权,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关于其形像,据观无量寿经载,其天冠中有五百宝花,一一宝花又有五百宝台,每一宝台皆现十方诸佛之净妙国土相;顶上之肉髻如钵头摩花,肉髻中安置一宝瓶;其余身相则与观世音菩萨大同小异。又据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载,二菩萨俱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之身形较观世音小。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位于观音院内列上方第二位,全身肉色,左手持开合莲花,右手屈中间三指,置于胸前,坐于赤莲花上。密号持轮金刚,三昧耶形为未开敷之莲花。[大阿弥陀经卷上、悲华经卷二、法华经玄赞卷二、陀罗尼杂集卷一、大日经疏卷十三](参阅‘观世音菩萨’6953)
大传法院 [佛学大词典]
乃日本新义真言宗之大本山。通称根来寺。位于和歌山县那贺郡岩出町。大治五年(1130),觉鍐于高野山建传法院,后并受敕兼任金刚峰寺座主,由此而引起金刚峰寺徒众之不快,而渐与传法院之徒众产生冲突,觉鍐遂于弘安九年(1286),将传法院移至现址,独立成新义派,学僧云集,兴盛一时。
大黑天 [佛学大词典]
大黑,梵名Maha^ka^la ,音译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嘛哈噶拉。又作大黑神、大黑天神、摩诃迦罗天。乃佛教之守护神,具有战斗神、财福神(厨房神)、冥府神等几种性格。形像颇多。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列于左方第三位,呈现黑色极忿怒相,火发竖立,三面六臂,正面有三目,左右二面各二目。以髑髅为璎珞,以蛇为臂钏,趺坐于圆座上。其种子为棙(yam!),三昧耶形为剑。大黑天神法载其真言为:唵蜜止蜜止(micch micch,降伏)舍婆隶(s/vare,自在)多罗羯帝(taragate,救度)娑婆诃。印度教视之为毗瑟奴(梵Vis!n!u )之化身,大日经疏卷十以此天为毗卢遮那佛之化身,即降伏‘荼吉尼’之忿怒神;良贲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一则以之为战神,乃摩醯首罗(大自在天)之化身,夜游林间,食人血肉。凡此,盖皆基于忿怒相而立说。此神由八思巴送入元朝宫廷,成为世祖以下历代崇奉之神,至明朝后,又辗转入满州。此外,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条则以此神为食厨之神。我国江南一带,自古以来民间厨房即多祀此神。日本亦沿此风,多于诸寺库厨安置二臂之大黑天像。[大集经卷五十五分布阎浮提品、理趣释卷下、玄法寺仪轨卷下、青龙寺仪轨卷下、慧琳音义卷十、诸说不同记卷十](参阅‘大自在天’783)
大云轮请雨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 -megha-su^tra 。凡二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大云轮经、请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收录请雨时所受持之陀罗尼。卷上列出十种供养云海、降雨之利益及五十四佛名,卷下举示大陀罗尼。佛曾于难陀邬波难陀龙王宫大云道场宝楼阁中对大比丘、诸菩萨、百八十余龙王等宣说此经。本经之同本异译有三种:北周阇那耶舍所译之大云请雨品第六十四、隋代阇那崛多所译之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各一卷、隋代那连提耶舍所译之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其中,那连提耶舍所译本,于一八七一年,由英国佛教学者比尔(S. Beal)英译出版。一八八○年,英国佛教学者宾达(C.Bendall)复刊行本经之梵本及其英译本。晚近于新疆吐鲁番所发掘回鹘文字土耳古语佛典中之 Tisastvustik,其内容与本经颇为类似。[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大云寺 [佛学大词典]
(一)位于甘肃武威县东北。前凉王张天赐时所建。原名弘藏寺,后改天赐庵,武则天称帝,令全国供奉大云经,改天赐庵为大云寺。寺有一钟楼,为凉州八景之一,所挂铜钟乃前凉王张氏所铸。寺毁于民国十六年(1927)之大地震。(二)俗称铁佛寺。位于山西临汾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毁于地震,五十四年重建。(三)又称大云经寺、摩尼寺、祆寺。乃唐代时奉则天武后之敕愿,于全国诸州所建之大寺。日本之国分寺即仿照我国之大云寺而造者。永昌元年(689),摩尼教之法朗伪作大云经进献与武后,武后改国号为周之同时,乃颁布此经于天下各地,且下令造大云寺。相传当时所度之僧,约有千人。自文献可知,长安、河内、凉州、扬州、温州、淄州、柳州、宣州等皆曾造立大云寺。其中,长安、河内(河南怀庆)、凉州(甘肃)等,系自古时已造之寺而改称者。其时新建之寺并不多。
大集经 [佛学大词典]
凡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全称大方等大集经(梵Maha^ -sam!nipa^ta-su^tra ,藏H!dus-pa chan-po )。乃大集部诸经之汇编。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系佛陀于成道后第十六年,集合十方佛刹诸菩萨及天龙鬼神等,为彼宣说十六大悲、三十二业等甚深法藏;以大乘六波罗蜜法与诸法性空为主要内容,兼含密教说法及陀罗尼与梵天等诸天护法之事。除‘空’之思想以外,尚富浓厚之密教色彩。全经计分十七品,其品名与内容概述如下:(一)璎珞品,即卷一前半。叙述佛陀成道后第十六年,升狮子宝座,为诸菩萨等宣说菩萨所行之无碍法门。(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即卷一后半至卷四。佛陀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宣说应修戒定慧三学及陀罗尼之四种璎珞庄严法等。(三)宝女品,即卷五、卷六。叙述宝女童女所成就之三十二种宝心等。(四)不眴菩萨品,为卷七。佛陀为不眴菩萨阐说八陀罗尼门、八精进、八法、八庄严、八发心等之要旨。(五)海慧菩萨品,即卷八至卷十一。佛陀对海慧菩萨说示净印三昧、菩萨之发愿、魔业、四天王咒、大乘之意义等。(六)无言菩萨品,即卷十二。佛陀依无言菩萨所说之无言、无声、空等,一一解说其法性。(七)不可说菩萨品,即卷十三。叙述不可说菩萨所说发无上菩提心之十六法、增长菩提心之三十二法等。(八)虚空藏菩萨品,即卷十四至卷十八。佛陀为虚空藏菩萨说六波罗蜜及菩萨之种种德业。(九)宝幢分,即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分为魔苦品、往古品、魔调伏品等十三品。(十)虚空目分,即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复分为声闻品、世间目品、弥勒品等十品。(十一)宝髻菩萨品,即卷二十五、卷二十六。佛陀为宝髻菩萨等宣说菩萨之波罗蜜行、助菩提行、神通行及调众生行等。(十二)无尽意菩萨品,即卷二十七至卷三十。阐说六波罗蜜、四无量心、六通、四摄、四无碍智、四依等之不可尽。(十三)日密分,即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包括护法品、四方菩萨集品等六品。(十四)日藏分,即卷三十四至卷四十五。包括护持正法品、陀罗尼品等十三品。(十五)月藏分,即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六。包括月幢神咒品、魔王波旬诣佛所品等二十品。(十六)须弥藏分,即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包括声闻品、菩萨禅本业品等四品。(十七)十方菩萨分,即卷五十九、卷六十。阐说五十种校计罪。上述十七品中,(一)~(十一)系昙无谶译。(十二)为南朝刘宋之智严、宝云合译,有别行本‘无尽意菩萨经’。(十三)昙无谶译。(十四)(十五)(十六)为那连提耶舍译,其别行本分别为大乘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大乘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大乘须弥藏经。(十七)系纂辑东汉安世高所译之明度五十校计经而成。又(一)(二)与西晋竺法护所译之大哀经八卷为同本异译,(三)与竺法护之宝女所问经四卷为同本异译,(五)与北宋惟净所译之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十八卷为同本异译,(六)与竺法护之无言童子经二卷为同本异译,(八)与唐代不空之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为同本异译,(九)与唐代波罗颇蜜多罗之宝星陀罗尼经十卷为同本异译,(十)与竺法护之宝髻菩萨所问经二卷为同本异译,(十一)与竺法护之阿差末菩萨经七卷为同本异译。西藏藏经中,别无大集部,仅于其他经典中散见上记所举诸经之内容,然‘月藏分’则全缺。近时,自新疆发掘之梵本断片,内有相当于本经宝幢分往古品之部分,后由英国学者多玛斯(F.W. Thomas)校订出版。本经之注疏本有大集经疏十六卷(佚名)、大集经疏五卷(憬法师集)、月藏分依义立名一卷(信行)等,然今皆不传。[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开元释教录卷四、卷七、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六]
大集部 [佛学大词典]
大乘经五大部之一。乃藏经之分类名。指大方等大集经及其别出之各支派经典而言。有关其部帙,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列出大方等大集经以下凡二十四部一四二卷;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则加不空所译之地藏菩萨问法身赞、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等三部十卷,而举出二十七部一五二卷;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三总举二十二部一五二卷。又于现藏之中,宋本收录二十四部一四一卷,元本收录二十四部一三九卷,丽本收录二十七部一五二卷,卍正藏经收录二十五部一五一卷,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二十八部一八四卷。‘大集部’之名,系开元释教录所定者,明代智旭于阅藏知津中改为方等部,并收宝积、大集二部。[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一、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卷二、缘山三大藏总目录]
大集月藏经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隋代那连提耶舍译。即大方等大集月藏经。略称月藏分、月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为大方等大集经之后分。本经虽为大集经之一部分,然以其首尾完全,故可视为独立之一经。其内记载佛于佉罗帝山初化比丘菩萨,并度化众多魔王、波旬、阿修罗、天、龙、鬼神等归佛之事迹。本经与会之会众有不同种类(菩萨、诸天、鬼神),数量甚多(如有学无学六百万、诸眷属八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摩诃萨),混有世俗之星宿占法等怪异记述,罗列印度十六国及西域诸国之史地,对佛法灭尽之思想并有详细之描述。[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大唐内典录卷六、开元释教录略出卷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参阅‘大集经’868)
大雄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ha^-vi^ra。为伟大之英雄之意。为佛之德号。因佛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法华经从地踊出品(大九·四○中):‘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我国寺院大殿之供奉佛陀者,即称大雄宝殿。此外,耆那教之教主筏驮摩那(梵Vardhama^na ),亦被其教徒尊为大雄。(参阅‘耆那教’4283、‘摩诃毗罗’6079)
大雁塔 [佛学大词典]
乃我国名塔。原十层,今存七层。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初名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依玄奘之建议所筑,旨在贮藏玄奘自西域请回之经论梵本。该塔仿西域形式建成,五层砖造。各层皆置舍利。基面各百四十尺,高百八十尺。武则天年中,依中国式样重行改造,筑至十层,每层四门,高三百尺。天祐元年(904)毁于朱温兵火,仅存七层,后虽经多次修建,然形式迄今未改。雁塔名称来源有二说,一为雁舍身供僧,僧感而筑灵塔,遂有此称;另一说谓达嚫国有伽叶佛伽蓝,穿石山作五层塔,底层成雁形,故称为雁塔。今塔高六十四公尺,呈方形七层楼阁式,不同于一般塔式。塔底层南门两侧,嵌有唐太宗撰文‘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及唐高宗所作序文。青石门框门楣上,刻有佛、菩萨像,端严优美,西门楣佛殿雕刻,细部毕具,皆为唐代原物,可能为初建或武则天重修时之作品,为现存唐代线刻之上品,亦为研究唐代建筑、雕刻艺术之重要文物。
大隆迦尔居派 [佛学大词典]
西藏名Stag-lun%-bkah!-brgyud-pa 。西藏佛教迦尔居派泼结派支系之一。又称达垄迦尔居派。南宋淳熙七年(1180),大吉隆坛(藏Stag-lun%-dam-pa )偕门徒至拉萨附近建大隆精舍(又作达垄寺),传其法灯,创立本派。景炎元年(1276)本派僧人桑结温(1251~1294)于西康省昌都之类乌齐地方建类乌齐寺,成为本派在康区(古代西藏四区之一)之主寺,与达垄寺并称为上塘、下塘。达垄寺第九任座主扎西贝则(1357~1424)曾受明成祖封为国师。
大阳家风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为大阳警玄与僧之问答语句。大阳,指宋代曹洞宗之大阳警玄禅师。禅林类聚卷七(卍续一一七·四六下):‘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满瓶’为此则公案之眼目。谓任何人原本皆有佛性,皆为自性清净身,故在佛法而言为满瓶,且在任何境遇下亦不改变其实态,故说‘满瓶倾不出,大地没饥人’。[五灯会元卷十四]
大隋乌龟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又作大随乌龟、大隋龟话。大隋,指唐代之大隋法真禅师。此则公案乃大隋法真藉乌龟来接化学人之机缘语句。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大五一·二八六上):‘师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遮个众生骨裹皮,如何?”师拈草履于龟边着,僧无语。’盖所有生类,其骨必在皮下,此为既成之常识概念,然以佛法立场观之,执着于常识概念,亦属妄见之一。故于公案中,此僧固执此一妄见,而对一切物无法直接领受,大隋遂藉‘拈草履于龟边’的不合常理之举措,以对治此僧之偏见,此即本公案之主旨。
大隋劫火 [佛学大词典]
禅宗公案名。大隋法真禅师以劫火起而破坏大地为因,论究了脱迷悟凡圣相对之妄执而主张人人本具灵性。碧岩录第二十九则(大四八·一六九上):‘僧问大隋:“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隋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隋云:“随他去。”’盖大隋以心、境一致,坏时悉坏,不坏时悉不坏,非可执着,宜泯绝相对之妄执而了悟心地,故答以‘随他去’。雪窦重显颂云(大四八·一六九中):‘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两重关,可怜一句随他语,万里区区独往还。’[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从容录第三十则、宗门统要续集卷十]
大华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云南昆明大华山。元代僧玄鉴(1276~1313)所建。有石碑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及大悲宝阁等建筑。虽曾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但仍保存宋代之样式。寺域宽广,庭院为亭阁及回廊所围绕,内栽植竹林、桂花、紫阳花,且饰以太湖石,充分表现中国式庭院之特色。如今,大华寺已成为观日出之名胜。
大菩萨藏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 -pit!akasu^tra 。凡二十卷。唐代玄奘译。为玄奘西行求法返国后最先译出之经。内容记述四无量、六度、四摄等大乘教义。唐代菩提流志将本经编入大宝积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卷三十五至五十四,称为菩萨藏会。
大菩萨 [佛学大词典]
指深行之菩萨。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下):‘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又发自利利他之愿心,实行佛道,于菩萨位中已达不退位,称为大菩萨;尚在退位者,则为小菩萨。故若以初住以上不退位为大菩萨,则在十信位者为小菩萨;若以初地以上为大菩萨,则地前是小菩萨。日本真宗谓凡夫信阿弥陀佛之本愿,全领其名号,得不退转之益,称为大菩萨;积集自力之善根,而得往生净土,是为小菩萨。此外,大菩萨一词,亦作为菩萨之尊称,而非相对于小菩萨而言。
大菩提幢 [佛学大词典]
指以象征定、慧之左右二手所作‘虚心合掌’之密印相。此印相系‘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所示现,为无上菩提之标帜,能圆满地波罗蜜,乃一切诸佛救世之大印。菩萨处生死中,巡历诸趣;或于一切如来大会,皆以此大菩提幢作其标帜。[大日经卷四密印品]
大菩提 [佛学大词典]
指佛菩提。又称无上菩提、佛果菩提。相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而言。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一上):‘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大焦热地狱 [佛学大词典]
大焦热,梵名Prata^pana ,巴利名Pata^pana 。又作大热炙地狱、极热地狱、釜煮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以焦热极剧,烧炙罪人,皮肉焦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故有此名。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二载,此地狱含有一切方焦热处、大身恶吼可畏处、火髻处、雨沙火、内热沸、吒吒吒哜、普受一切资生苦恼、鞞多罗尼、无间闇、苦鬘处、雨缕鬘抖擞之所、发愧乌、悲苦吼、大悲处、无非闇、木转处等十六受苦别处。关于堕此地狱之业因,正法念处经卷十一载,乐行杀生、偷盗、邪行、饮酒、妄语、邪见者,命终之后,堕此地狱。[大楼炭经卷二、起世因本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立世阿毗昙论卷八](参阅‘八热地狱’311)
大智度论疏 [佛学大词典]
原为二十四卷,今仅存七卷。北周僧慧影撰。本书卷十四、卷二十一,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四册;卷一、卷六、卷十五、卷十七、卷二十四,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系仅存之大智度论注释书。慧影为智度论师道安之弟子,因辑录道安有关大智度论之讲述而作此注释书。内容亦融和道凭之五时教判、道场法师之事迹、北地研读智度论之盛况等。[诸宗章疏录卷一]
大智度论抄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十卷。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原书内容已佚失,仅余序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出三藏记集卷十。或谓慧远鉴于大智度论内容广博,初学者入门不易,乃将大智度论之重要语句抄出,以利后学。慧远专精于大智度论之研究,由本书序文及‘大乘大义章’(慧远问,鸠摩罗什答)等书,可略窥一二,故能有大智度论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