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词典

佛学大词典可以免费佛学词典在线查询、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界次第初门、法门名义集、法相辞典、唯识名词白话辞典、阿含辞典、佛识慧集
大乘起信论别记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系就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中选择要目解释而成。计分三十五章。另据湛睿之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卷十五、顺高之听集记卷十三本、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卷四等所载,本书并非法藏所作,而系他人伪造者。本书之末注有顺高之听集记四卷、宗性之要文抄一卷。[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起信论注疏详略卷中、大乘起信论之研究]
大乘起信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梵As/vaghos!a )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为佛教思想之重要入门书。全书共分五篇,第一因缘分,举出八分以叙述造立本论之因缘,是为‘序分’;第二立义分、第三解释分、第四修行信心分,此三分为本论之‘正宗分’。立义与解释二分阐明‘一心’、‘二门’、‘三大’之理论,修行信心分则说明‘四信’、‘五行’之实践法门。所谓‘一心’,即指绝对之一心,此一心即为众生心,亦为如来藏(真如)心;盖世界万有皆为真如之显现,一切众生本来亦常住于涅槃之中。所谓‘二门’,即指‘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真如门即为绝对之真如,即阐说众生心性之‘本体’不生不灭,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平等而常恒不变。又包含‘依言’、‘离言’二种。于生灭门中则揭示众生心性之‘现象’即为真如缘起。生灭门又分流转门、还灭门二种,流转门中揭出‘阿赖耶识’一词,说明此识乃‘生灭’与‘不生不灭’所和合的非一非异之识,并由此所谓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生起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五意(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六染(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不断相应染、执相应染)而流转于迷界;还灭门则系自迷界之中,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阶次之修行,而还至涅槃真如界。所谓‘三大’,即指体、相、用三者。所谓‘四信’,指虔信真如与佛、法、僧三宝。所谓‘五行’,指笃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第五劝修利益分,举示受持本论者可得广大利益,是为本论之‘流通分’。自‘历代三宝纪’以降,诸经录大多以本论为‘马鸣造,真谛译’,而广为各宗派所习用,然隋代之众经目录卷五(大五五·一四二上)则谓:‘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而将本论置于‘疑惑部’。惠均之四论玄义卷十、卷十二则谓本论系地论宗之论师所伪造,盖本论所谓之‘如来藏心能生起一切生灭诸法’之说,与诸地论师之宗说,实乃两相契符。开元释教录卷八亦表存疑之看法。此外,又因本论之梵本,今已不存,而西藏藏经中亦未收录本论,遂增加‘伪作’之可能性。然持‘平反’之立场者亦蔚然纷起,迄今不绝,遂成为历来学界争辩的悬案之一。归纳纷纭之众说,本论来源有三:(一)龙树以前之马鸣所作,(二)龙树之后某一同名异人之马鸣所作,(三)国人所伪作。以上诸说,迄无定论,而于现代佛学研究中,由日本学者望月信亨再度引发一场笔墨波浪,望月信亨从考证入手,著「大乘起信论之研究’一书,否认本论为马鸣所造。我国梁启超继之发难,并进一步否认本论为印度之撰述,其后欧阳渐、吕澄、王恩洋等亦相继批判本论之真实性。与之针锋相对而为本论辩护者,则有太虚、章太炎、唐大圆、印顺等人。此外,欧洲著名佛教学者戴密薇(P. Demieville)著有‘大乘起信论研究’之论文,广搜博证,肯定本论确系马鸣之著作,为辩护者增加一大力量,惜其论文未译成中文,而罕为国人所知。此正反两方之说,虽可谓旗鼓相当,然对本论之价值则同表一致,皆视之为严密精湛的大乘佛教思想之伟大著作。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用重要经论之一,大乘佛教之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密宗等皆深受其影响,隋代之昙延、慧远曾撰书以宏阐本论之旨,道绰于其‘安乐集’中屡屡引用本论,三论宗之吉藏、天台宗之智顗亦对本论推崇备至;唐代时,元晓、法藏、澄观、宗密等华严家争相为本论作注疏;至湛然作‘金錍论’,本论渐成为天台家造章疏时所必依用之经论;此外,宋代延寿之宗镜录、四明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教行录等亦每每依准本论之旨意。密宗所奉为重要论书之‘释摩诃衍论’,相传即龙树菩萨为阐释本论而作者。本论除真谛译本外,另有唐朝于阗沙门实叉难陀重译之二卷本,两种译本大同小异,然以真谛译本流行较广,且历代之注疏皆采用真谛本,新译本仅有明代智旭一人为之作注(起信论裂网疏)。除汉译本外,本论亦有两种英译本,一为一九○○年在美国刊行之 Asvaghosas/ discourse on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Maha^ya^na ,系日本铃木大拙所译;另一为一九○七年于上海发行之 Theawakening of faith。本论注疏之繁富不胜枚举,较著名者有隋代慧远之起信论义疏、新罗元晓之起信论疏、唐代法藏之起信论义记,三书合称为‘起信论三疏’,其中又以法藏之义记为最重要。上记之外,另有起信论疏(真谛)、一心二门大意(智恺)、起信论疏(智俨)、起信论同异略集(新罗见登)、起信论疏注(宗密)、起信论笔削记(子璇)、起信论纂注(真界)、起信论直解(德清)、起信论续疏(通润)等,亦为历来学者所重。[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二、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大乘起信论考证(梁启超)、大乘起信论真伪辩(建康书局)、大乘起信论讲记(印顺)、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三十五册)、大乘起信论开题(今津洪岳,佛教大系)]
大乘涅槃经 [佛学大词典]
阐述法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等论题之大乘经典。据诸经录所载,历来汉译涅槃经有如下十五种:(一)胡般泥洹经,凡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二)大般涅槃经,凡二卷,曹魏安法贤译。(三)大般泥洹经,凡二卷,三国吴之支谦译。(四)方等般泥洹经,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五)佛般泥洹经,凡二卷,西晋白法祖译。(六)大般泥洹经,凡六卷,东晋法显、佛陀跋陀罗共译。(七)大般涅槃经,凡三卷,法显译。(八)般泥洹经,凡二卷。译者不详。(九)佛遗教经,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十)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十一)般泥洹经,凡二十卷,刘宋智猛译。今已失传。(十二)般泥洹经,全一卷。译者不详。(十三)四童子三昧经,凡三卷,隋阇那崛多译。(十四)大般涅槃经后分,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会宁共译。(十五)大悲经,凡五卷,北齐那连提耶舍、法智共译。以上十五种中,(一)(二)(三)(十一)(十二)等五种今已不存,(五)(七)(十二)为小乘涅槃经,其余皆属大乘涅槃经,其中又以(六)(十)(十四)为重要。四十卷本为最完全者,即北本涅槃经,其后传于南方宋地,由慧严、慧观、谢灵运等将本经前半对照法显所译之六卷泥洹经,整理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此即南本涅槃经。[中国佛教史及佛教史籍卷一](参阅‘大般涅槃经’844 、‘南本涅槃经’3738)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佛学大词典]
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四十二经六十七条(或六十六条)。卷上引载象腋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等十一部之文,卷中引载海慧菩萨所问经、戏乐严经等十部之文,卷下引载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如来境界等二十一部之文。所引诸经之中,方广如来智经、演法师品经、戏乐严经、胜积品经、金光上胜毗尼经、降伏魔经、宝童子夫人所问经、如来境界经、离垢菩萨所问经、宝聚经、那罗延品经、梵刹经、一切诸佛所念经、法集经、集会品经、殊胜具戒品经等十六经为未传于中土之经。[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九、阅藏知津卷四十一]
大乘律 [佛学大词典]
又作大乘毗尼、菩萨毗尼、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指大乘菩萨受持之戒律。为‘小乘律’之对称。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七中):‘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历代各种译经目录所载大乘律之分类与部数各异:(一)法经之众经目录卷五,立有‘大乘毗尼藏’一则,内分一译、异译、失译、别生、疑惑、伪妄等六种,共有五十部八十二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十三,分成有译、失译两种,共有三十一部五十四卷。(三) 大唐内典录卷八之入藏录,别立‘大乘律’之部门,分为一译、重译两种。(四)开元释教录卷十九之入藏录,共收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八举出大乘律经典二十八部五十六卷。(六)日本缩刷大藏经则收载三十部四十八卷。[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四、卷二十九、阅藏知津卷三十二]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vya^khya^ 。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法相宗所依用重要论典之一,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其注释书较重要者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十卷(窥基)、述记贯练编二十八卷(信培)。[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大唐内典录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一]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本事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之本地分及摄决择分。三法品之‘广分别’门中之有色无色,乃至有上无上等义门,与摄品之十一种分别、成就品之三种成就说,皆符合于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五十二及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所说。本书与显扬圣教论同为瑜伽师地论之纲目书。又本书系于唐永徽三年(652)三月译出。本论之注释书有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与本论均为后之成唯识论等书所引用,故古来亦多为唯识家所重视。[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一]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略称髻珠经。唐代菩提流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就菩萨修行悟入所得之三摩地来说明其修行次第,并分别叙述护念者、愿求者、听闻者等之功德,与毁谤此法门之果报。[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四]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佛学大词典]
原为十卷,今仅存三卷。又作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唐代僧慧沼(650~714)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八册。系慧沼增补、注释其师窥基所撰之大乘法苑义林章之作。内容包括卷四、卷七、卷八之三科、空义、十二支、界处、二量等十二章。虽未见全貌,仍不失为法相宗重要典籍之一。
大乘法苑义林章 [佛学大词典]
凡七卷(或作十四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九章,第一卷有总料简、五心、唯识义林、诸乘义林等四章。其中之总料简章为本书最精要之部分,系著者基于唯识之立场以简择佛陀一代以降之教说,略分五段:(一)教益有殊门,举出小乘异部与诸大乘教各别之利益。(二)时利差别门,先叙我国历来各家之判教,次述唯识宗三时教之说。(三)诠宗各异门,初举古来各宗立宗之不同,后诠法相之‘非有非空中道宗’之要义。(四)体性不同门,先示外道、小乘、大乘等之教体不同,复揭示唯识宗‘四重出体’之说。(五)得名悬隔门,为六合释之概说。第二卷有诸藏、十二分、断障、二谛等四章。第三卷有大种造色、五根、表无表等三章。第四卷有归敬、四食、六十二见、八解脱、二执等五章。第五卷有二十七贤圣、三科、极微、胜定果色、十因、五果、法处色等七章。第六卷有三宝、破魔罗、三慧、三轮等四章。第七卷有三身义林、佛土等二章。七卷本为现今所流行者,相传另有八卷三十三章之异本,系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诸空、十二观、三根等四章。本书之注释书较重要者有:义林章决择记(智周)、义林章补阙(慧沼)、义林章狮子吼章(基辨)、义林章纂注(普寂)等。[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
大乘法相研神章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日僧护命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一册。略称法相研神章、研神章。叙述世界建立之相,并阐明‘三界唯识’等法相宗之要义。计分十四门,大多为问答之体裁。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称法界无差别论。印度坚慧菩萨造,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阐明菩提心之义,并论述法界之无差别平等。初举归敬颂,次列菩提心之十二义(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位、无染、常恒、相应、不作义利、作义利、一性),计分十二段。每段之初,先以五言颂总明大要,其次则一一详解其义。全书之五言四句颂共有二十四则,七言四句颂一则。其译出年代为武后大周天授二年(691)。本书另有一同名异译本,又称‘如来藏论’,亦为提云般若所译,然其译出年代则在开元(713~741)之后,亦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注疏有法藏之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现行二卷)、法界无差别论大意一卷(调云)、法界无差别论讲录三卷(撰者不详)、法界无差别论示珠钞一卷(德门)等。[开元释教录卷九、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六、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华严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卷下]
大乘法王 [佛学大词典]
明代对西藏佛教名僧之封号。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封萨迦派僧昆泽思巴为‘万行俱融妙法最胜真如智慧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简称大乘法王。
大乘成业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Karmasiddhi -prakaran!a 。世亲着,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异译本有毗目智仙所译之业成就论。系有关身口意三业之论书。全书站在大乘唯识思想之立场,以批判部派佛教诸派之学说。为‘唯识说’之重要论书,而与‘唯识二十论’同为世亲批判其他部派学说之重要文献。内容以有部、正量部为批评之对象,并论及业之体性,破斥有部之形色说、正量部之动色说、日出论者之非显非行说等以心外之物为实体存在之说法,并采用经量部之种子说,以破除有部之三世实有论、正量部之不失法、增长法等。[世亲の成业论(山口益)、世亲唯识の研究上(结城令闻)]
大乘佛教 [佛学大词典]
大乘,梵语maha^-ya^na,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如小乘行者)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以此为宗旨之佛教,即是大乘佛教。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此种教团中,亦有来自比丘教团者,彼等信徒逐渐纂集、传诵异于当时经藏(阿含经)之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诃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不仅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且渗入浓厚之宗教情绪。我国与日本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世界佛教通史第一篇第八章(圣严)、印度佛教史概说第九章(达和译)](参阅‘印度佛教’2215)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 -s/atadharma-praka^s/amukha-s/a^stra 。全一卷。属印度大乘宗经论部。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之百法名数,为法相宗所依据重要论书之一。全书系就诸法而略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法,有眼识等八种。(二)心所有法,立偏行等六种分位,即:(1)偏行,有作意等五种。(2)别境,为有欲等五种。(3)善,有信等十一种。(4)烦恼,有贪等六种。(5)随烦恼,有忿等二十种。(6)不定,有睡眠等四种。(三)色法,有眼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有得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无为等六种。本论有(大三一·八五五中)‘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之语,乃说明一切法即五位百法,次列举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而阐述一切法无我之理,以为本论之主要旨趣。盖俱舍立‘七十五法’之说,而仅论及补特伽罗无我之理,是犹妄计心外有实法;唯识则阐明百法皆不离识、实我本空,故一一之法亦非实法,是为唯识证理之门。有关本书之著者,至元法宝勘同录卷九,谓系提婆菩萨,西藏译本则举出护法(藏Dpal-ldan-chos-skyon% )之名。本书之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百法明门论解二卷(窥基)、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大乘光)、百法明门开宗义记一卷(昙旷)、百法明门论义一卷(德清)、百法明门直解一卷(智旭)等。[大唐内典录卷六、东域传灯目录卷下、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大乘同性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Maha^ya^na^bhisamaya -su^tra 。凡二卷。北周阇那耶舍译。又称同性经、佛十地经、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叙述如来之十地大乘同性之法门。初,佛于大摩罗耶精妙山顶说法,楞伽城罗刹王至佛所请问众生名义、业之种类,佛乃为彼解说声闻、辟支佛、菩萨、如来皆有十地,一切诸法如小川入于毗卢遮那智藏之大海,同住真如清净之法性,楞伽王因此发菩提心,得阿耨菩提之授记。唐代日照三藏所译之证契大乘经二卷为本经之同本异译。[观经玄义分卷一、法经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安乐集卷上、大唐内典录卷六、开元释教录卷十九]
大乘玄论 [佛学大词典]
凡五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4~623)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全书以三论宗空观中道之基本思想论证大乘佛法。著者嘉祥大师不仅为三论学之集大成者,且对于当时佛教界所重视之法华(四部)、大品(二部)、维摩(四部)、华严、涅槃、胜鬘、弥勒、仁王、观经、无量寿、金光明、金刚(各一部)等大乘经典之注疏亦多所研究,本书即包含上述经典之重要问题。内容分为:二谛义(十章)、八不义(六章)、佛性义(十章)、一乘义(三章)、涅槃义(三章)、二智义(十二章)、教迹义(三章)、论迹义(五章)等八门。(一)二谛义,阐明真俗二谛之义,并通论南北朝佛教界之问题,系三论宗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二)八不义,揭示‘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出、不生、不灭’之义。(三)佛性义,阐明三因佛性。(四)一乘义,解释法华经等所说之一乘。(五)涅槃义,解说涅槃之义,与佛性义、一乘义同受到当时涅槃经之影响。(六)二智义,辨说权实二智之义,与一乘义同为与法华教学有密切关系之论说。(七)教迹义,彰显佛陀一代教化之迹仪。(八)论迹义,解说大智度论及三论大要,与三论玄义之后半,共通点甚多。通观之,本论颇受当时流行之教判理论所影响。本书虽为吉藏之论著,然系由后人集录而成者,为吉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亦为理解三论宗之重要典籍。本书博采涅槃、维摩、大品般若、华严、法华、金刚、阿含等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大智度、成实、婆沙等论,又援引鸠摩罗什、僧肇、道生等诸师之说,一一加以论评,义旨精深,为古来三论家学者所重视。本书著作年代虽不详,然可推知应为著者晚年之作。[三论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卷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学大词典]
凡八卷。唐代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乃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为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叙述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关于本经之传译,据卷首御制序载,此经梵本系唐高宗时代之师子国王所献,逮元和年间,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诏译之,复由谏议大夫孟兰等四人修饰而成。[宋高僧传卷三、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四、阅藏知津卷五、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一]
大乘四果 [佛学大词典]
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通教菩萨历十地修行证果,有浅深始终之不同,借声闻四果之位以区别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遂称之为大乘四果。即:(一)初地生如来家,是为须陀洹果。(二)八地得授记,是为斯陀含果。(三)十地得受职,是为阿那含果。(四)佛地则为阿罗汉果。
大乘北宗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略称北宗论。为唐代流行之北宗禅籍。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另有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号)。本书标题之下有‘大乘心’三个小字,内文篇幅极短,全论仅四六九字,系以偈颂之形式,从北宗之立场来论述大乘心及生死与涅槃之对立。例如(大八五·一二八一下):‘我尚不起大乘心,何况声闻心?(中略)我尚不起涅槃心,何况生死心?’又本书‘忘心’之主张,尤受注目。
大乘止观法门 [佛学大词典]
凡四卷。略称大乘止观。南朝陈代慧思讲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系阐述大乘止观之法。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以心意识中真妄和合之本识为中心体系,此外又阐论染净二性之说;此二体系互为表里,尤以后者富于性恶思想之倾向。本书共分三科,即略标大纲、广作分别、历事指点,另设五番建立,以明要旨。其中,五番建立之内容为:(一)止观依止,修止观法门者,须先依止一心,即自性清净心(又作真如、佛性、如来藏、法界、法性),此清净心之体状有三种差别。即:(1)此心为第一义谛之真如心,本来即离一切名相。(2)此心虽离一切分别及境界之相,但与彼之诸相法性不一不异。(3)举空与不空二种如来藏义,以广辨真如之义。(二)止观境界,以真实性、依他性、分别性为大乘止观之所观境。真实性者,即出障真如及佛之净德;依他性者,即在障之真如与染和合而成之阿黎耶识;分别性者,即六、七二识之妄想分别。三性具染净两面功能,故泛通十法界。(三)止观体状,为修习大乘止观法门之入门步骤。共分二门:(1)就染浊之三性而说,(2)就清净之三性作释。二门之中又各分为三性。止观体状,在说明由三性入三无性之方法,亦即转分别性为无相性,转依他性为无生性,转真实性为无性性。若入三无性,可止行成就,安住常寂之境,复可由止起观,于定之中,兴起三业大用。(四)止观断得,依三性次第之止观修习,而得各各层次断惑证真之成果。(五)止观作用,如止行成就,能体证清净心‘理融无二’之实相法性,与一切众生圆同一相之身。若得观行成就,即因净心体显,使法界无碍之三业大用自然生出,一切染净之大能便得兴起。所谓‘历事指点’,即将日常生活、礼佛、饮食、乃至大小便利等活动,悉纳入修行轨迹中,并分止观二门,劝令奉行。本书系天台教学及性具思想之滥觞,亦为禅宗思想之先锋,是国人所著最早之一部综合性佛学钜着。注释书有了然之宗圆记五卷、智旭之释要四卷、慈山之颂注一卷、清潭之颂讲义一卷等。[天竺别集卷上、佛祖统纪卷二十五、天台宗章疏、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圣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十八册)]
大乘五蕴论 [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又作粗释体义论、五蕴论。印度世亲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小乘佛教以蕴、处、界等三科分类诸法,本书着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大乘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属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安慧有大乘广五蕴论(日照译),即广此论而作。[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卷九、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大乘中观释论 [佛学大词典]
梵名Mu^la -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a^khya^ 。凡九卷。安慧菩萨造,宋代惟净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又作中观释论。乃随文解释龙树之中观,为中观八大注释书之一。本论所释之颂,与鸠摩罗什所译之中论、波罗颇蜜多罗所译之般若灯论对比,互有存缺出入,日本学者羽溪了谛于日本‘国译一切经’中附有各经内容之对照表。本书屡屡举出毗婆沙师、犊子部师、经部师、胜论师、外人、异人、异宗、异部师、我宗、自部人等之说,而其所谓‘异部异宗’,系指中观派之论师。本书之梵本及西藏译本现均不存。有关本书之卷数,于旧宋本与宋、元、明三本,及日本缩刷藏、大正藏(以日本增上寺所藏高丽本为底本)仅有九卷,然卍字藏经(以日本建仁寺、法然院所藏高丽本为底本)则有十八卷。此外,关于本书之译者,据宋本、丽本、元本等所载,本书系法护与惟净所共译。[阅藏知津卷三十八、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大明三藏圣教南藏目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
大乘三宝 [佛学大词典]
佛、法、僧可尊可贵,称为三宝。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并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所载,大乘三宝,即:(一)大乘佛宝,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具足三身十身,能示现无边相好,称为大乘佛宝。(二)大乘法宝,如来所说之中道实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无量胜妙法门,能令众生依循此法而成正觉,称为大乘法宝。(三)大乘僧宝,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位之菩萨,不著有无二边,而与中道之理和合,称为大乘僧宝。
大乘三藏 [佛学大词典]
依大智度论之说,三藏为小乘之特称,大乘经典仅为一修多罗藏;若据摄大乘论之说,则大乘亦有三藏,即:(一)大乘经藏,指华严经等,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果之法。(二)大乘律藏,指梵网经等,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三)大乘论藏,指阿毗达磨、大乘起信论等,抉择诠辨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此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称为总部三藏,小乘之三藏,则称为别部三藏。[摄大乘论释卷一]
大乘十喻 [佛学大词典]
诸大乘经典每以幻、炎、水中月、虚空、响、犍闼婆城、梦、影、镜中像、化等十种譬喻,衬托出‘空’之道理,以助学人成就空观。(一)如幻,譬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悉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著,皆悉空寂,故说如幻。(二)如炎,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复如是,无智不了,于结使中妄计我相,智者了知虚诳不实,皆是妄想,故说如炎。(三)如水中月,月在虚空,影现于水,诸愚小儿见水中月,欢喜欲取,智人见之则笑;比喻无智之人于五阴中妄起我、我所见,执为实有,于苦法中而生欢喜,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说如水中月。(四)如虚空,虚空但有其名,而无实体,愚人不了,执之为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无智之人于虚妄中计为实有,起彼我执,修空观者,了一切法皆无所有,故说如虚空。(五)如响,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语声、击物声,随声相应而有响生,愚人不了,以为实有;一切音声语言亦复如是,有智之人了知语音无实,心不生着,故说如响。(六)如犍闼婆城,犍闼婆(乾闼婆),意为香阴。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智者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着,故说如犍闼婆城。(七)如梦,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一切结使烦恼皆是虚妄,愚人不了,执之为实,若得道觉悟,乃知虚妄,亦复自笑,故说如梦。(八)如影,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了不可得,故说如影。(九)如镜中像,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愚者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智者虽复见闻,了知无实,故说如镜中像。(十)如化,诸天仙得神通者变化诸物,虽有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有实,如人之生,但从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虚假,故说如化。[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参阅‘十喻’470)
大乘二种成佛 [佛学大词典]
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然又分为二种,即:(一)生得成佛,谓众生之心性原本清净,自可成佛。(二)修得成佛,谓遇值教化始修佛道,而得成佛。
大乘九部 [佛学大词典]
十二部经中除去因缘、论议、譬喻等三部,其余九部称为大乘九部。即:(一)修多罗,意为契经。即经中长行之文,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二)祇夜,意为应颂、重颂、重颂偈。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皆称重颂。(三)伽陀,意为讽颂,又作孤起颂。不颂长行之文而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之空品及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等均属之。(四)伊帝目多,意为本事,指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等。(五)阇多伽,意为本生,指佛说诸菩萨等本地受生之事及自说为菩萨时修诸苦行等事。(六)阿浮达磨,意为未曾有,又作希法。如佛出生时,即行七步,足迹之处皆有莲花,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并自言是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动,天雨众花,树出音声,作天伎乐,如是等无量希有之事,称为未曾有。又四众等,凡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者,亦称未曾有。(七)优陀那,意为自说,指无人发问,如来以他心智,观察众生之根机而主动宣说c 如楞严会上说五十种魔事,不待阿难请问;又如阿弥陀经,无有缘起,自告舍利弗等。(八)毗佛略,意为方广,指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即诸经之理体。(九)和伽罗,意为授记,指如来为诸菩萨、缘觉、声闻授记作佛,如法华经中,佛予阿逸多授记作佛,号为弥勒。[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卷五、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巴利文善见律毗婆沙序、长部经注](参阅‘九部经’145)
大乘七种大义 [佛学大词典]
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之‘大’有七种意义,即:(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无量修多罗之广大法义为缘,称为缘大。(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称行大。(三)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故称智大。(四)勤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自久远大劫以来,发广大心,精修无间,期登圣果,故称勤大。(五)巧大,谓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垂形诸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故称巧大。(六)畏大,畏即无所畏;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了决定,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既决定无失,则无所恐惧,故称畏大。(七)事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决了其大事因缘,故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故称事大。
大乘七善 [佛学大词典]
据法华文句卷三上载,七善指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即:(一)时节善,谓法华经具足序、正宗、流通三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三分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故称时节善。(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为顿教了义之理,而非声闻、缘觉所能测其边底,故称义善。(三)语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语巧妙,乃如来金口梵音,会理直说圆顿一乘妙教之文,听闻之人无不欢喜,故称语善。(四)独一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纯一无杂,独为菩萨而说,非为二乘所共,即圆顿一乘之妙教,故称独一善。(五)圆满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具明世间、出世间满足之理,故称圆满善。(六)调柔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清净洁白,唯谈中道之理,而无空、假二边瑕秽之相,调和柔顺,故称调柔善。(七)无缘慈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备有梵行之相,心不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现益,故称无缘慈善。
大乘 [佛学大词典]
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hi^naya^na )之相反词。乘(梵ya^na ),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vaipulya ,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阅‘大乘经典’828 、‘小乘’925 、‘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
大音 [佛学大词典]
(1593~1642)明代曹洞宗僧。世称久默大音禅师。浙西石门人,俗姓姚。家贫,以操舟为业,每于僧舍闻佛声,辄心生欢喜。二十四岁出家,参谒云门山湛然圆澄,忽染病几毙,乃悟前非;复闻瑞白明雪于湖州(浙江)弁山创龙华寺,遂往参叩,得其印记,并嗣其法。后继弁山法席,振扬禅风。崇祯十五年示寂,享年五十,法腊二十七。[五灯全书卷一一三]
大衍历 [佛学大词典]
我国历法之一。为唐代僧一行所作。唐开元九年(721),帝诏令一行制新历,此乃因李淳风所作之麟德历渐为人所忽用,且麟德历中之日蚀推测的误谬亦日益显著,故帝诏一行另撰新历。一行曾南赴交州,北抵铁勒,以测量各地之纬度,又用各种测日之仪器以定下各地日蚀之日期,并测见恒星之移动,撰妥草稿,然其于开元十五年十月寂灭,故所谓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概系为草稿。其后,帝又诏令张说、陈玄景编订历数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等,开元十七年颁付有司,实行至宝应元年(762)改用郭献之之五纪历。大衍历之名即依据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一语而来。[旧唐书卷三十四律历志、新唐书卷二十七上历志、通志略卷二十、佛祖统纪卷四十]
大红莲地狱 [佛学大词典]
大红莲,梵名Maha^ padma ,音译摩诃钵特摩、摩诃般特摩。八寒地狱之一。堕此地狱,则身体皮肉因严寒逼切而拆裂,犹如赤莲花,故有此称。[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参阅‘八寒地狱’297)
大相国寺 [佛学大词典]
位于河南开封市中心。本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始建立,时称建国寺,至唐睿宗改为相国寺。宋至道二年(996)重建,改名大相国寺,成为当时汴京第一大寺。寺内壁画与塑像皆出自当代名家手笔。其建筑结构之精巧,虽宋代建筑大师俞皓,亦不解其中之奥妙。其后,本寺渐成为万商云集之市场,有如北平之天桥、南京之夫子庙、西安之开元寺、台北龙山寺,热闹异常,已非属寺院性质。[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至卷四十五、释氏稽古略卷四、大清一统志卷一五○、河南通志卷五十]
大界 [佛学大词典]
于僧众之团体生活中,依作法规定某一特定区域为界,在此区域内之僧众,共同举行布萨、说戒等事。依戒场之大小而有大小界之别。大界范围大,其距离之大小,有不同说法。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二上载,大界之范围为三由旬,即方圆一百二十里以内。又标示大界区域之石柱常题有‘大界外相’四字。(参阅‘结界’5181)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佛学大词典]
凡二卷。唐代不可思议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略称供养次第法疏、不思议疏。随文解释大日经疏卷七供养念诵三昧耶法门一卷五品。初揭七言四句之归敬颂,其次分为:述大意、说来由、释题目、随文解释等四门。撰者生平不详,依本书卷末所载,仅知其为新罗零妙寺之沙门,且曾亲炙受教于善无畏三藏。[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七、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卷上、秘密仪轨随闻记卷二十三]
大染法 [佛学大词典]
指理智冥合之至极,形于男女两性之染爱,乃密教爱染明王之悉地。瑜只经卷上(大一八·二五六下):‘次左金刚弓,右执金刚箭,如射众星光,能成大染法。’
大昭庆律寺志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清代吴树虚撰。今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大昭庆律寺位于杭州西湖北岸,与南岸之净慈寺对峙。旧名菩提院,建于石晋天福元年( 936),宋乾德二年(964)重建,僧永智开山。太平兴国三年(978)筑戒坛,七年赐额‘大昭庆律寺’。历宋、元、明、清,或毁于火,或遭兵燹,屡废屡兴,香火不绝。记本寺之掌故,旧有昭庆伽蓝记、昭庆记事、喜日宗谱等。其后,广宾综理诸书而撰为西湖律宗大昭庆律寺辑略十四篇。清乾隆年间,寺僧宜洁别裁志稿五卷,沙门篆玉为之厘正。乾隆二十九年(1764),乡人吴树虚重辑,撰大昭庆律寺志十卷,计分盛典、兴建、旧迹、净社、戒律、轨仪、僧伽、游集等八门。
大昭寺 [佛学大词典]
大昭,西藏名Jo-khan% 。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又作大召寺、珠甘寺、□郎。唐代文成公主设计,而由弃宗弄赞之另一妃子尼泊尔公主墀尊(Bhr!kut!i,波利库姬)所建造,历代屡有扩建。建筑式样颇具唐代风格,有高四层之铜质馏金楼阁五座。正殿供奉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往之释迦牟尼像,各殿有弃宗弄赞、两公主之塑像及佛像、壁画等。明、清以降,拉萨之正月传召法会均在此举行。寺顶之‘金鹿与轮回’,乃本寺之标帜;金鹿为菩萨化身,双眼凝视轮回,象征倾听大乘佛法之奥理。寺门外有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所建之‘唐蕃会盟碑’,其上镌刻汉、藏二种文字。碑侧有古柳一株,传系文成公主所植,称为唐柳、公主柳。寺内保存有唐代以来之大量历史文物。(参阅‘小昭寺’924、‘珠甘寺’4187)
大屋德城 [佛学大词典]
(1882~1950)日本佛教学者。福冈县人。早稻田大学哲学科毕业,后至我国、韩国,以考察佛教文献史料。著有高丽经藏雕造考、石山写经选、宁乐刊经史、金泽遗文、宁乐佛教史论等书。
大威德明王 [佛学大词典]
大威德,梵名Yama^ntaka ,音译阎曼德迦。又作降阎摩尊、六足尊。乃五大明王之一,镇守西方。其异像极多,于胎藏界曼荼罗持明院之像,全身青黑色,呈忿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于瑟瑟座上,背负火焰,手持戟、弓、索、剑、箭、棒等武器。此外,骑乘水牛之像亦颇多。以此尊为主尊之修法称为大威德法。[广大仪轨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上](参阅‘五大明王’1058)
大品经义疏 [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隋代吉藏撰。今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八册。本书记述鸠摩罗什所译大品般若经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内容分为十门,即:(一)释经题,先依次详释摩诃、般若、波罗蜜,次就修多罗之义,广举诸家之说,并解其义。(二)序说经意,即阐明佛说摩诃般若之因缘,总析为九种因缘。(三)明部傥多少,如叙说般若波罗蜜时,又细别为三类:(1)两种般若,即共声闻、不共声闻。(2)三种般若,即光赞、放光、道行。(3)五种般若,即摩诃、金刚、天王问、光赞、仁王般若等五种。(四)辨开合,明示般若五时八部之别,谓其非浅深次第前后相成。(五)明前后,即论摩诃般若之前后。(六)辨经宗,谓般若以因果为宗,其正体非因非果。(七)明显密,谓如来之化有四门,其中,般若有显、密之化及傍、正等四门。(八)辨教,说明南方五时、北土四宗之说为非,谓如来之经教唯大小二乘而已。(九)明传译,叙述朱士行等经典传译者之事迹。(十)依文解释,依大品般若经,逐字逐句,详为解说。以上十门之中,第一至第九门收于卷一,第十门则为卷二至卷十,然卍续藏所收之本缺漏第二卷。全书内容援引涅槃、华严、四分律、大智度、成实等经律论之说,此外亦屡屡引用道安、鸠摩罗什、僧肇、僧诠等诸论师之说。[三论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卷上、三论宗经论章疏目录]
大品般若经 [佛学大词典]
梵名Pan~cavim!s/ati -sa^hasrika^-prajn~a^pa^ram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四十卷),九十品。又称二万五千颂般若。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四年至十四年(402~412)所译。又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系大乘佛教初期说般若空观之经典。据龙树之大智度论载,本经前六十六品为般若道,后二十四品为方便道。据吉藏之大品经义略序载,全书九十品中,前六品系佛对舍利弗等上根之人所说,第七品至四十四品为佛命须菩提对中根之人所说,第四十五品至九十品为佛对下根之诸天、人所说。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如下三种:(一)光赞般若波罗蜜经,西晋竺法护译,凡十卷,二十七品。(二)放光般若波罗蜜经,西晋无罗叉译,凡二十卷(或三十卷),九十品。(三)大般若经第二会,唐代玄奘译,凡七十八卷,八十五品。此外亦有藏译本(共分七十六品)。至于梵本(共分八品)则由杜持(N. Dutt)出版(1934年),惟非全本。本经之注释书极多,较重要者有龙树之大智度论一百卷、嘉祥大师吉藏之大品经义疏十卷与大品经游意一卷、真谛之大品般若经玄文四卷。[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八、开元释教录卷四、佛教圣典概说]
大勇猛菩萨 [佛学大词典]
大勇猛,梵名Maha^ -vi^ra ,音译摩诃尾啰。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中央一切如来遍知印南方第一位之菩萨。身呈肉色,左手上仰,置于脐下,手持如意宝,右手曲肘持剑,趺坐于赤莲花上。种子为觗(ka),为‘作业’之义,三昧耶形为如意宝珠,密号严迅金刚。[大日经卷三转字轮漫荼罗行品、青龙寺仪轨卷中、大日经疏卷五、胎藏界七集卷上、诸说不同记卷二]
大勇 [佛学大词典]
(1893?~1929)民国初年僧。四川巴县人,俗姓李,名锦章。辛亥革命后,曾任军政司法之职。初与重庆佛源法师共同创建香光学社,民国八年(1919)依太虚大师出家。翌年,受具足戒于金山寺。民国十年东渡日本,于高野山密宗大学专修密法,历时一年有余,得阿阇黎位,为民国以来早期留日学僧之一。民国十二年十月回国后,即先后于沪、杭、武汉等地传授密法,重振中绝千余年之唐朝密法,法尊、法舫等均受其影响。翌年,赴北京,依白普仁学藏密,并组织藏文学院,旋改为留藏学法团,率大刚、法尊等二十余人,拟赴西藏留学,藏人疑其有政治作用,乃阻之西康。遂依大格西洁尊者,专修藏文经典,并翻译宗喀巴之菩提道次略论。民国十六年,拟赴拉萨,又为守军所阻,遂止于甘孜扎迦寺,依扎迦习密,受阿阇黎法位。民国十八年示寂于该寺。
大阿阇梨 [佛学大词典]
密宗修法时之主要领导僧侣。又称大阿阇梨、大阿阇梨耶、大阿。助修者则称小阿阇梨。冠上‘大’字,系表尊崇之意。与灌顶时之‘教授阿阇梨’相对,而称呼授法之阿阇梨为‘大阿阇梨’,如曼荼罗供之导师即是大阿阇梨。(参阅‘阿阇梨’3688)
大阿弥陀经 [佛学大词典]
(一)梵名Aparimita^yuh! -su^tra 。音译阿钵啰弥怛阿喻失苏怛啰。凡二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宋、元、明三本首尾均题有‘阿弥陀经’四字,丽本于卷首题‘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于卷尾则题‘阿弥陀经’。又古来为与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区别,遂称本经为大阿弥陀经。本经为无量寿经之异译,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皆仅说二十四愿,故两经同称二十四愿经。经中所述有关阿阇世王太子之来会及弥陀入灭、观音成道等记事,与无量寿经之述说有所出入。若就此等诸经编纂之时代先后而言,二十四愿经之编纂先于无量寿经等之四十八愿经;又二十四愿经中,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之愿文较本经整然有秩,故本经之编纂又先于彼经,故知本经为无量寿经诸译中成立最早之一部。[出三藏记集卷二、法经录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二、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参阅‘无量寿经’5119)(二)凡二卷。宋代王日休校辑于绍兴三十年(1160)至三十二年间。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合糅对校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支谶译)、无量寿经(康僧铠译)、阿弥陀经(支谦译)、无量寿庄严经(法贤译)等四本而成者,而非由梵夹所译出。(参阅‘无量寿经’5119)
大门 [佛学大词典]
又作总门。日本寺院最外围之正门,若以东西南北之方位分,则有东大门、南大门、西大门、北大门之别。